Ⅰ 移動硬碟 品牌
西部數據
WD公司始創於1970年,總部在美國加州Lake Forest,是歷史最悠久的硬碟廠商之一,也是IDE介面的創始者之一。WD公司在1999年退出SCSI市場後主攻IDE領域,2001年下半年6個月銷售額為10.15億美元,並且保持著3300萬美元的盈利。WD公司是一個不擅於宣傳的公司,讓人能記得住的特有技術屈指可數,其實WD的技術實力是不容小看的,其硬碟性能長期處於高水平肯定有先進技術的支持。
希捷
希捷公司於1979年創立,總部位於美國加州Scotts Valley,2000年希捷主動從股市退出,成為私人公司,產品主要包括SCSI與IDE硬碟、磁帶機與網路存儲設備。在第四財季報表中,收入高達到27.4億美元,是無可非議的硬碟業界老大。希捷公司對技術的開發相當看重,研發費用高達9億美元。不過,與其他公司一樣,其特有技術主要針對於硬碟的保護與噪音的抑制。
日立
日立公司收購了IBM的存儲事業部,並在2003年1月正式推出全新的硬碟品牌,也就是今天的日立硬碟。日立主要有沿用IBM硬碟編號的180GXP系列和全新推出的7K250系列。兩個系列均採用了鋁合金碟片、GMR磁頭和液態軸承馬達,區別在於180GXP採用單碟容量60G的碟片,而7K250系列採用了單碟容量80G的碟片。2011年3月8日,西部數據宣布以總價值大約43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日立的硬碟業務(在第三個季度完成),從而宣布硬碟市場三足鼎立的時代結束。目前希捷的市值大約在63.2億美元,西數收購日立之前是84.1億美元,收購後將遠超希捷成為硬碟廠商中的"一哥"。
三星
三星的硬碟事業起步於1989年,當時涉獵面很廣,從筆記本電腦硬碟到SCSI硬碟應有盡有,但由於種種原因,最後只集中精力發展IDE硬碟。三星硬碟在業界的地位相對來說並不高,基本屬於技術採用者的角色,不過三星針對硬碟的噪音與可靠性也開發了自己的專用技術。三星電子北京時間2011年4月19日下午宣布,正式作價14億美元(現金加股票的方式)向希捷出售旗下硬碟驅動業務。
東芝
世界硬碟產業內,傳統的希捷、邁拓。西數、三星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但是專注於筆記本用途的2.5英寸以下尺寸的硬碟廠商東芝來說,許多DIY玩家可能只聽過名字而比較少接觸。其實,東芝在小尺寸硬碟方面無可爭議的屬於領導者的地位,從2.5英寸。1.8英寸到0.85英寸硬碟的推出,時期在小尺寸硬碟在筆記本電腦與消費電子方面業績非常不錯。東芝於2009年收購富士通硬碟業務。
富士通
作為全球幾大硬碟製造廠商之一的富士通(Fujitsu),其產品雖然不像希捷和邁拓那樣為人所熟知,但它在硬碟領域的地位一直以來都十分穩固。 稍有資歷的用戶相信對富士通硬碟並不會感到陌生, 因為直到富士通在幾年前宣布退出桌面市場和零售市場,富士通硬碟才開始"退居幕後",全力充當伺服器和筆記本廠商的OEM。但對於使用筆記本電腦的用戶而言,富士通的筆記本硬碟還是隨處可見的,就連和另一筆記本硬碟廠商日立有密切關系的IBM,在ThinkPad上也會採用富士通的產品,其實力可見一斑。富士通硬碟業務於2009年被東芝收購。
邁拖
世界上信息存儲方案供應商中佼佼者,成立於1982年,總部位於加州的Milpitas,全球員工大約6500人.Maxtor在NASDAQ上市,代號MXTR.1999年公司銷售額近25億美元,在2000年第一季度,其硬碟驅動器發貨量達660萬台,而其中大部分為三至四碟片產品.公司的快速發展,主要歸功於靈活的高聲策略、優異產品質量、強大技術實力以及令人稱心如意的客戶支持。Maxtor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硬碟存儲產品和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之一。 是業界磁介質產品的領導, 2007年已經被希捷並購。
IBM
IBM是硬碟的發明者也是創造者,擁有許多專利技術。但後來的玻璃盤遭遇到極高的返修率,加之其他種種原因,迫使風靡一時IBM硬碟退出了市場。
易拓
深圳易拓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易拓科技")成立於2001年,注冊資本2660萬美元,是長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中外合資企業,專業從事硬碟驅動器的研究設計、生產製造和銷售服務,是中國國內最大的自主研發、生產硬碟驅動器的世界級製造廠商,在中國深圳擁有現代化的生產基地,並在美國設立了自主的硬碟研究開發中心。2004年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專業從事硬碟驅動器的研究設計、生產製造和銷售服務, 易拓科技是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出口"百強企業"、"廣東省大型出口企業"、"2004年度全國工業500強企業"。
昆騰
美國昆騰國際公司(Quantum Corporation)創立於1980年,是數據保護與大數據管理領域全球公認的專家,提供獨特的智能存儲系列解決方案,為傳統、虛擬和雲環境提供無與倫比的價值。昆騰的產品包括:適用於快速備份和恢復的DXi系列磁碟重復數據刪除和復制系統;適用於保護虛擬機數據的vmPRO解決方案;適用於災難恢復和長期數據保留的Scalar磁帶自動化產品;適用於高性能文件共享和存檔的StorNext大數據管理軟體與設備。
Ⅱ 哪個品牌的移動硬碟比較實用聯想三星東芝
品牌不同,配置、設計理念、適用人群等也是不一樣的,各有優勢,建議根據需求及喜好選擇合適的機型。如需了解三星產品的詳細機型信息,請登陸官網-點擊右上角放大鏡圖標輸入型號查詢。
Ⅲ U盤是哪國發明的,發明人是誰
U盤,全稱「USB介面移動硬碟」,英文名「USB
removable(mobile)
hard
disk」。U盤的稱呼最早來源於朗科公司生查看詳細產的一種新型存儲設備,名曰「優盤」,也叫「移動硬碟」使用USB介面進行連接。
Ⅳ U盤什麼時候發明的
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聲稱自己是第一個發明了USB快閃記憶體檔。包括中國朗科科技,回以色列M-Systems,新加答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獲得U盤基礎性發明專利的卻是中國朗科公司。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專利號:ZL 99 1 17225.6)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授權。該專利填補了中國計算機存儲領域20年來發明專利的空白。該專利權的獲得引起了整個存儲界的極大震動。包括以色列M-Systems立即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無效復審,一度成為全球快閃記憶體領域震驚中外的專利權之爭。但是2004年12月7日,朗科獲得美國國家專利局正式授權的快閃記憶體檔基礎發明專利,美國專利號US6829672。這一專利權的獲得,最終結束了這場爭奪。中國朗科公司才是U盤的全球第一個發明者。
Ⅳ 誰發明的電腦
第一台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工學院製造的~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工學院計算機(全稱:電子計算機;別稱:電腦,英文:Computer)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目前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是人類進入信息時代的重要標志。
計算機是由早期的電動計算器發展而來的。1946年,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用於計算彈道。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工學院製造的。1956年,晶體管電子計算機誕生了,這是第二代電子計算機。只要幾個大一點的櫃子就可將它容下,運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現的是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最初的計算機由約翰·馮·諾依曼發明(那時電腦的計算能力相當於現在的計算器),有三間庫房那麼大,後逐步發展。
1946年面世的「ENIAC」,它主要是用於計算彈道。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氣工程學院製造的,它的體積龐大,佔地面積170多平方米,重量約30噸,消耗近150千瓦的電力。顯然,這樣的計算機成本很高,使用不便。這個說法被計算機基礎教科書上普遍採用,事實上在1973年根據美國最高法院的裁定,最早的電子數字計算機,應該是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物理系副教授約翰·阿坦那索夫和其研究生助手克利夫·貝瑞(Clifford E. Berry ,1918-1963)於1939年10月製造的"ABC"(Atanasoff- Berry-Computer)。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誤會,是因為「ENIAC」的研究小組中的一個叫莫克利的人於1941年剽竊了約翰·阿坦那索夫的研究成果,並在1946年時,申請了專利。由於種種原因直到1973年這個錯誤才被扭轉過來。(具體情況參閱網路----「約翰·阿坦那索夫」詞條,希望大家記住ABC和約翰·阿坦那索夫,希望以後的教科書能夠修改這個錯誤)。後來為了表彰和紀念約翰·阿坦那索夫在計算機領域內作出的偉大貢獻,1990年美國前總統布希授予約翰·阿坦那索夫全美最高科技獎項----「國家科技獎」。
硬體
所謂硬體,是指構成計算機的物理設備,即由機械、電子器件構成的具有輸入、存儲、計算、控制和輸出功能的實體部件。下面介紹一下電腦主機的各個部件:
(1)電源:電源是電腦中不可缺少的供電設備,它的作用是將220V交流轉換為電腦中使用的5V,12V,3.3V直流電,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其他設備工作的穩定性,進而會影響整機的穩定性。
(2)主板:主板是電腦中各個部件工作的一個平台,它把電腦的各個部件緊密連接在一起,各個部件通過主板進行數據傳輸。也就是說,電腦中重要的「交通樞紐」都在主板上,它工作的穩定性影響著整機工作的穩定性。
(3)CPU:CPU(Central Precessing Unit)即中央處理器,是一台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CPU由運算器、控制器、寄存器、高速緩存及實現它們之間聯系的數據、控制及狀態的匯流排構成。作為整個系統的核心,CPU 也是整個系統最高的執行單元,因此CPU已成為決定電腦性能的核心部件,很多用戶都以它為標准來判斷電腦的檔次。
(4)內存:內存又叫內部存儲器(RAM),屬於電子式存儲設備,它由電路板和晶元組成,特點是體積小,速度快,有電可存,無電清空,即電腦在開機狀態時內存中可存儲數據,關機後將自動清空其中的所有數據。 內存有DDR、DDR II、DDR III三大類,容量1-8GB。
(5)硬碟:硬碟屬於外部存儲器,由金屬磁片製成,而磁片有記功能,所以儲到磁片上的數據,不論在開機,還是並機,都不會丟失。硬碟容量很大,目前已達TB級,尺寸有3.5英寸、2.5英寸、1.8英寸、1.0英寸等,介面有IDE、SATA、SCSI等,SATA最普遍。
移動硬碟是以硬碟為存儲介質,強調便攜性的存儲產品。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的移動硬碟都是以標准硬碟為基礎的,而只有很少部分的是以微型硬碟(1.8英寸硬碟等),但價格因素決定著主流移動硬碟還是以標准筆記本硬碟為基礎。因為採用硬碟為存儲介質,因此移動硬碟在數據的讀寫模式與標准IDE硬碟是相同的。移動硬碟多採用USB、IEEE1394等傳輸速度較快的介面,可以較高的速度與系統進行數據傳輸。
(6)音效卡:音效卡是組成多媒體電腦必不可少的一個硬體設備,其作用是當發出播放命令後,音效卡將電腦中的聲音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送到音箱上發出聲音。
(7)顯卡:顯卡在工作時與顯示器配合輸出圖形,文字,顯卡的作用是將計算機系統所需要的顯示信息進行轉換驅動,並向顯示器提供行掃描信號,控制顯示器的正確顯示,是連接顯示器和個人電腦主板的重要元件,是「人機對話」的重要設備之一。
(8)網卡:網卡是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的網路組件,是區域網中連接計算機和傳輸介質的介面,不僅能實現與區域網傳輸介質之間的物理連接和電信號匹配,還涉及幀的發送與接收、幀的封裝與拆封、介質訪問控制、數據的編碼與解碼以及數據緩存的功能等。網卡的作用是充當電腦與網線之間的橋梁,它是用來建立局網並連接到inerrnet的重要設備之一。
在整合型主板中常把音效卡、顯卡、網卡部分或全部集成在主板上。
(9)數據機:數據機是通過電話線上網時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它的作用是將電腦上處理的數字信號轉換成電話線傳輸的模擬信號。隨著ADSL寬頻網的普及,數據機逐漸退出了市場。
(10)軟碟機:軟碟機用來讀取軟盤中的數據。軟盤為可讀寫外部存儲設備,與主板用FDD介面連接。現已淘汰。
(11)光碟機:電腦用來讀寫光碟內容的機器,也是在台式機和筆記本攜帶型電腦里比較常見的一個部件。隨著多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使得光碟機在計算機諸多配件中已經成為標准配置。目前,光碟機可分為CD-ROM驅動器、DVD光碟機(DVD-ROM)、康寶(COMBO)和刻錄機等。
(12)顯示器:顯示器有大有小,有薄有厚,品種多樣,其作用是把電腦處理完的結果顯示出來。它是一個輸出設備,是電腦必不可缺少的部件之一。分為CRT、LCD、LED三大類,介面有VGA、DVI兩類。
(13)鍵盤:鍵盤是主要的輸入設備通常為104或105鍵,用於把文字、數字等輸到電腦上。
(14)滑鼠:當人們移到滑鼠時,電腦屏幕上就會有一個箭頭指針跟著移動,並可以很准確切指到想指的們位置,快速地在屏幕上定位,它是人們使用電腦不可缺少的部件之一。 鍵盤滑鼠介面有PS/2和USB兩種。
(15)音箱:通過它可以把電腦中的聲音播放出來。
(16)列印機:通過它可以把電腦中的文件列印到紙上,它是重要的輸出設備之一。目前,在列印機領域形成了針式列印機、噴墨列印機、激光列印機三足鼎立的主流產品,各自發揮其優點,滿足各界用戶不同的需求。
(17)視頻設備,如攝像頭、掃描儀、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電視卡等設備,用於處理視頻信號
Ⅵ 移動硬碟是誰發明的,它的衍變歷史
您好
朗科公司是快閃記憶體檔的全球發明者和專利擁有者,憑借不斷的技術創新優勢和有口皆碑的品質,在移動存儲市場實際佔有率很高
謝謝
Ⅶ 移動硬碟什麼時候出現的
您是想知道移動硬碟發展史么?
如果說最早的商用移動硬碟,應該算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ZIP磁碟統治移動市場的艾美加公司生產的大容量移動硬碟(1GB和2GB的Jaz Drive——在那個年代算是很大很大了~)。而現在流行架構的移動硬碟應該是98年之後USB埠盛行所帶來的產物,由於只需要一塊電路板加上普通的硬碟就可以製造的低門檻、大容量,很快流行起來~
不知道是不是您想要的答案,有問題隨時追問吧~
Ⅷ U盤是什麼時候被發明的誰發明的
U盤的發明
當U盤代替軟盤成為人們常備的移動存儲工具時,很少有人知道,U盤不是產品名稱而只是一個公司注冊的快閃記憶體檔商標,而這個發明世界第一款快閃記憶體檔,並因此榮獲快閃記憶體檔全球基礎性發明專利的公司,其創始人、發明專利持有者之一、哈爾濱朗科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呂正彬,在創業之初,就在哈爾濱開發區海外學人創業園安了家,並與深圳朗科公司一道領導著全球移動存儲行業的發展潮流。
朗科公司推出的以優盤為商標的快閃記憶體檔(OnlyDisk)是世界上首創基於USB介面,採用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介質的新一代存儲產品。快閃記憶體檔,是中國在計算機存儲領域二十年來唯一屬於中國人的原創性發明專利成果
U盤、USB介面與即插即用
通俗地講,USB就是一種外圍設備與計算機主機相連的介面類型之一.除開USB介面外,還有如並行匯流排等介面.然而USB介面卻有個極大的優點使得它在這個領域非常的普及,那就是具有這種介面的設備可以在電腦上即插即用(即插即用有時也叫熱插撥).
電腦開機的時候要先開外圍設備再開主機電源,而關機時候的順序恰好相反。之所以要遵循這種開機順序,就是因為在電腦啟動之前必須先讓所有的外圍設備的電源都打開做好准備,然後等待主機對這些設備逐一進行檢查並安裝相應的軟體.只有這樣電腦才能正常運行,否則將可能出現外圍設備不可用或者電腦不能識別外圍設備的情況.
而USB介面的出現卻改變了這種狀況,如果某個設備是USB介面,那麼它就可以隨時插入電腦主機不管電腦此時處於什麼樣的狀態,而如果要取走這個設備,只需按照規范操作便可以將這個設備安全的從電腦上移走.這無疑給人們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因此,從U盤這個名稱上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存儲盤是USB介面的,因為這個存儲盤是USB介面,所以這個存儲盤也就能夠在電腦上即插即用,也就是說這個存儲盤是可以移動的存儲盤,它可以隨身攜帶.因此,廣義上的U盤實際上就是指的移動存儲設備.而狹義上的U盤僅僅指閃盤.
閃盤是指採用快閃記憶體技術來存儲數據信息的可移動存儲盤.快閃記憶體技術是計算機領域剛剛興起沒有幾年的存儲技術.它與傳統的電磁存儲技術相比有許多優點:一,這種存儲技術在存儲信息的過程中沒有機械運動,這使得它的運行非常的穩定,從而提高了它的抗震性能,使它成為所有存儲設備裡面最不怕震動的設備.二,由於它不存在類似軟盤,硬碟,光碟等的高速旋轉的碟片,所以它的體積往往可以做得很小.而現在的MP3播放器可以做得很小的原因就是因為採用了這種存儲技術.
舉個例子來講,如果某個人說他有一個U盤,那它可能只是普通的移動硬碟,也可能是最近幾年剛剛出現的微硬碟,還有可能是閃盤.當然了,正如前文所說,現在的U盤一般指閃盤,因此,我們通常理解為他擁有的是一塊閃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