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最早的顯微鏡是誰發明的
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主要用於放大微小物體成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它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志。
在科學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顯微鏡是一位少年在偶然的機會中發現的。1590年,荷蘭有一位名叫楊森的少年,父親是一位眼鏡師,因而鏡片就成了他平時經常擺弄的玩物。一天,他無意中發現將兩片大小不同的鏡片重疊在一起,當移動到適當的距離時,眼前很小的東西會一下子配放大了好多倍。他把這個奇異的發現告訴了父親,兩人隨即動起手來,做成了兩個不同口徑的鐵片筒,把它安裝在大鐵桶裡面,使其自由滑動,用以調整兩個頭鏡的距離。然後就在外面套一個大鐵桶。就這樣,世界上最早的顯微鏡誕生了。
❷ 顯微鏡是誰發明的
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期在荷蘭製造出來的。發明者是亞斯·詹森,荷蘭眼鏡商,或者另一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他們用兩片透鏡製作了簡易的顯微鏡,但並沒有用這些儀器做過任何重要的觀察。
後來有兩個人開始在科學上使用顯微鏡。第一個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他通過顯微鏡觀察到一種昆蟲後,第一次對它的復眼進行了描述。第二個是荷蘭亞麻織品商人列文虎克(1632年-1723年),他自己學會了磨製透鏡。他第一次描述了許多肉眼所看不見的微小植物和動物。
1931年,恩斯特·魯斯卡通過研製電子顯微鏡,使生物學發生了一場革命。這使得科學家能觀察到像百萬分之一毫米那樣小的物體。1986年他被授予諾貝爾獎。
(2)顯微鏡是誰發明的50字擴展閱讀
粗調部分故障的排除
粗調的主要故障是自動下滑或升降時松緊不一。所謂自動下滑是指鏡筒、鏡臂或載物台靜止在某一位置時,不經調節,在它本身重量的作用下,自動地慢慢落下來的現象。其原因是鏡筒、鏡臂、載物台本身的重力大於靜摩擦力引起的。解決的辦法是增大靜摩擦力,使之大於鏡筒或鏡臂本身的重力。
對於斜筒及大部分雙目顯微鏡的粗調機構來說,當鏡臂自動下滑時,可用兩手分別握往粗調手輪內側的止滑輪,雙手均按順時針方向用力擰緊,即可制止下滑。如不湊效,則應找專業人員進行修理。
鏡筒自動下滑,往往給人以錯覺,誤認為是齒輪與齒條配合的太松引起的。於是就在齒條下加墊片。這樣,鏡筒的下滑雖然能暫時止住,但卻使齒輪和齒條處於不正常的咬合狀態。運動的結果,使得齒輪和齒條都變形。尤其是墊得不平時,齒條的變形更厲害,結果是一部分咬得緊,一部分咬得松。因此,這種方法不宜採用。
此外,由於粗調機構長久失修,潤滑油乾枯,升降時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甚至可以聽到機件的摩擦聲。這時,可將機械裝置拆下清洗,上油脂後重新裝配。
微調部分故障的排除
微調部分最常見的故障是卡死與失效。微調部分安裝在儀器內部,其機械零件細小、緊湊,是顯微鏡中最精細復雜的部分。微調部分的故障應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修理。沒有足夠的把握,不要隨便亂拆。
❸ 顯微鏡是誰發明的
第一台顯微鏡是荷蘭眼鏡商詹森(Hans Janssen)在1604年發明的。 1665年,英國的物理學家羅伯特·胡克(Robert Hooke, 1635~1703)用自己設計並製造的顯微鏡觀察櫟樹軟木塞切片時發現其中有許多小室,狀如蜂窩,稱為「cella」,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細胞,不過,胡克發現的只是死的細胞壁。胡克的發現對細胞學的建立和發展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其後,生物學家就用「cell」一詞來描述生物體的基本結構。
❹ 誰發明了顯微鏡
最早的顯微鏡是世紀末期在荷蘭製造出來的。發明者是亞斯·詹森,荷蘭眼鏡商,或者另一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他們用兩片透鏡製作了簡易的顯微鏡,但並沒有用這些儀器做過任何重要的觀察。
1931年,恩斯特·魯斯卡通過研製電子顯微鏡。這使得科學家能觀察到像百萬分之一毫米那樣小的物體。1986年他被授予諾貝爾獎。
顯微鏡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物之一。在發明出來之前,人類關於周圍世界的觀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所看到的東西。
(4)顯微鏡是誰發明的50字擴展閱讀:
顯微鏡的分類:
1、偏光顯微鏡
偏光顯微鏡(Polarizing microscope)是用於研究所謂透明與不透明各向異性材料的一種顯微鏡,在地質學等理工科專業中有重要應用。
2、光學顯微鏡
通常皆由光學部分、照明部分和機械部分組成。無疑光學部分是最為關鍵的,它由目鏡和物鏡組成。早於1590年,荷蘭和義大利的眼鏡製造者已經造出類似顯微鏡的放大儀器。
3、攜帶型顯微鏡
攜帶型顯微鏡,主要是近幾年發展出來的數碼顯微鏡與視頻顯微鏡系列的延伸。
4、數碼顯微鏡
數碼顯微鏡是將精銳的光學顯微鏡技術、先進的光電轉換技術、液晶屏幕技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而開發研製成功的一項高科技產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顯微鏡
❺ 顯微鏡是誰發明的
17世紀70年代,荷蘭德爾夫市有位看門人叫列文虎克。他年輕時曾在眼鏡店學習過磨製眼鏡片的手藝。到了晚年,他還常常用磨製鏡片來打發時間。一天,他透過兩塊鏡片,偶然發現鏡片後面的小鐵釘一下子變大了好多倍。這個發現引起他莫大的興趣,於是他取了一點牙垢放到鏡片下,結果竟發現了許多奇形怪狀的小東西在蠕動著。
列文虎克又動手做了一個金屬支架和一個小圓筒,把兩塊鏡片分別裝在圓筒兩頭,還安上旋鈕,來調節兩塊鏡片間的距離。這樣,世界上第一台顯微鏡就誕生了。
❻ 顯微鏡是誰發明的
最早的顯微鏡是由一個叫詹森的眼鏡製造匠人於1590年前後發明的。這個顯微鏡是用一個凹鏡和一個凸鏡做成的,製作水平還很低。
希望採納
❼ 顯微鏡是誰發明的
世界上最早的顯微鏡誕生於1590年,是荷蘭一位名叫江生的少年在偶然機會中內發現的容。
這位少年的父親是一個眼鏡師,因而他平時經常擺弄的玩物就是鏡片。一天,他無意中把兩片大小不同的凸透鏡重疊在一起,當移動至適當的距離時,突然發現特別小的東西一下子被放大了許多倍。這個不尋常的發現使他興奮極了。他把這個奇異的現象告訴了父親,父子兩人立刻動起手來,做成了兩個不同口徑的鐵片筒,把它裝在大鐵筒里,使其能自由滑動,用以調整兩個透鏡的距離,然後外面再套上一個大鐵筒。世界上最早的顯微鏡就是這樣誕生的。
1665年,英國物理學家胡克自製了一架由上下兩塊透鏡組成的復合顯微鏡,形成了顯微鏡的基本機制。胡克用這架顯微鏡第一次發現了細胞,「cell」一詞即為他所定名,一直沿用至今。現在這架顯微鏡存放在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
❽ 顯微鏡是誰發明的
發明者是亞斯·詹森,荷蘭眼鏡商,或者另一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亞斯·詹森與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各自獨立發明了顯微鏡。
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期在荷蘭製造出來的。發明者是亞斯·詹森,荷蘭眼鏡商,或者另一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他們用兩片透鏡製作了簡易的顯微鏡,但並沒有用這些儀器做過任何重要的觀察。
亞斯·詹森是它是用一個凹鏡和一個凸鏡做成的,製作水平還很低。詹森雖然是發明顯微鏡的第一人,卻並沒有發現顯微鏡的真正價值。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詹森的發明並沒有引起世人的重視。
(8)顯微鏡是誰發明的50字擴展閱讀:
顯微鏡發展歷史:
1611年,Kepler(克卜勒):提議復合式顯微鏡的製作方式。
1876年,Abbe(阿比):剖析影像在顯微鏡中成像時所產生的繞射作用,試圖設計出最理想的顯微鏡。
1930年,Lebedeff(萊比戴衛):設計並搭配第一架干涉顯微鏡。另外由Zernicke(卓尼柯)在1932年發明出相位差顯微鏡,兩人將傳統光學顯微鏡延伸發展出來的相位差觀察使生物學家得以觀察染色活細胞上的種種細節。
1981年,Allen and Inoue(艾倫及艾紐):將光學顯微原理上的影像增強對比,發展趨於完美境界。
1988年,Confocal(共軛焦)掃描顯微鏡在市場上被廣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