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青黴素發明意義

青黴素發明意義

發布時間:2021-09-21 09:43:30

⑴ 盤尼西林有什麼作用他的發明有什麼重大意義諾貝爾獎又是怎麼回事

盤尼西林有什麼作用?
盤尼西林是音譯,大陸一般使用其另一個名字「青黴素」,這是第一種大規模投入應用的抗生素。

他的發明有什麼重大意義?
該發明使得人類第一次擁有了針對細菌感染的超級武器,其應用挽救了數以億計人的生命。

諾貝爾獎又是怎麼回事?
是瑞典發明家,大富翁(相當於那個時代的比爾 蓋茨)用其財產創立的一項獎勵基金。用於獎勵那些對人類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提高作出貢獻的人。

⑵ 青黴素是怎樣發明的

青黴素的發現者是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

1928年的一天,弗萊明在他的一間簡陋的實驗室里研究導致人體發熱的葡萄球菌。由於蓋子沒有蓋好,他發覺培養細菌用的瓊脂上附了一層青黴菌。這是從樓上的一位研究青黴菌的學者的窗口飄落進來的。

使弗萊明感到驚訝的是,在青黴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見了。這個偶然的發現深深吸引了他,他設法培養這種黴菌進行多次試驗,證明青黴素可以在幾小時內將葡萄球菌全部殺死。

弗萊明據此發明了葡萄球菌的剋星—青黴素。

(2)青黴素發明意義擴展閱讀:

青黴素又被稱為青黴素G、peillin G、 盤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黴素鈉、苄青黴素鈉、青黴素鉀、苄青黴素鉀。青黴素是抗菌素的一種,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黴烷、能破壞細菌的細胞壁並在細菌細胞的繁殖期起殺菌作用的一類抗生素,是由青黴菌中提煉出的抗生素。

青黴素屬於β-內醯胺類抗生素(β-lactams),β-內醯胺類抗生素包括青黴素、頭孢菌素、碳青黴烯類、單環類、頭黴素類等。青黴素是很常用的抗菌葯品。但每次使用前必須做皮試,以防過敏。

青黴素是一種高效、低毒、臨床應用廣泛的重要抗生素。

它的研製成功大大增強了人類抵抗細菌性感染的能力,帶動了抗生素家族的誕生。它的出現開創了用抗生素治療疾病的新紀元。通過數十年的完善,青黴素針劑和口服青黴素已能分別治療肺炎、腦膜炎、心內膜炎、白喉、炭疽等病。

繼青黴素之後,鏈黴素、氯黴素、土黴素、四環素等抗生素不斷產生,增強了人類治療傳染性疾病的能力。但與此同時,部分病菌的抗葯性也在逐漸增強。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科研人員目前正在開發葯效更強的抗生素,探索如何阻止病菌獲得抵抗基因,並以植物為原料開發抗菌類葯物。

參考鏈接:網路-青黴素

⑶ 盤尼西林的發明有什麼重大意義

青黴素(盤尼西林一般指青黴素)的研製成功大大增強了人類抵抗細菌性感染的能力,帶動了抗生素家族的誕生。它的出現開創了用抗生素治療疾病的新紀元。

通過數十年的完善,青黴素針劑和口服青黴素已能分別治療肺炎、腦膜炎、心內膜炎、白喉、炭疽等病。繼青黴素之後,鏈黴素、氯黴素、土黴素、四環素等抗生素不斷產生,增強了人類治療傳染性疾病的能力。

青黴素屬於β-內醯胺類抗生素(β-lactams),β-內醯胺類抗生素包括青黴素、頭孢菌素、碳青黴烯類、單環類、頭黴素類等。青黴素是很常用的抗菌葯品。但每次使用前必須做皮試,以防過敏。

(3)青黴素發明意義擴展閱讀:

青黴素類抗生素的毒性很小,由於β-內醯胺類作用於細菌的細胞壁,而人類只有細胞膜無細胞壁,故對人類的毒性較小,除能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外,在一般用量下,其毒性不甚明顯。

使用該品必須先做皮內試驗。青黴素過敏試驗包括皮膚試驗方法(簡稱青黴素皮試)及體外試驗方法,其中以皮內注射較准確。

皮試本身也有一定的危險性,約有25%的過敏性休剋死亡的病人死於皮試。所以皮試或注射給葯時都應作好充分的搶救准備。

在換用不同批號青黴素時,也需重作皮試。乾粉劑可保存多年不失效,但注射液、皮試液均不穩定,以新鮮配製為佳。而且對於自腎排泄,腎功能不良者,劑量應適當調整。此外,局部應用致敏機會多,且細菌易產生抗葯性,故不提倡。

⑷ 青黴素的發現有什麼重要意義

青黴素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黴烷、能破壞細菌的細胞壁並在細菌細胞的繁殖期起到殺菌作用的一類抗生素,是從青黴菌培養液中提制的葯物,是第一種能夠治療人類疾病的抗生素。它的發明者是英國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

弗萊明於1881年出生在蘇格蘭的洛克菲爾德。弗萊明從倫敦聖馬利亞醫院醫科學校畢業後,從事免疫學研究;後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作為一名軍醫,研究傷口感染。他注意到許多防腐劑對人體細胞的傷害甚於對細菌的傷害,認識到需要某種有害於細菌而無害於人體細胞的物質。

戰後弗萊明返回聖馬利亞醫院。1922年他在做實驗時,發現了一種他稱之為溶菌霉的物質。溶菌霉產生在體內,是粘液和眼淚的一種成分,對人體細胞無害。它能夠消滅某些細菌,但不幸的是在那些對人類特別有害的細菌面前卻無能為力。因此這項發現雖然獨特,卻不十分重要。

1928年弗萊明做出了他的偉大發現。在他的實驗室里,有一個葡萄球菌培養基暴露在空氣之中,受到了一種霉的污染。弗萊明注意到恰好在培養基中霉周圍區域里的細菌消失了,他正確地斷定這種霉在生產某種對葡萄球菌有害的物質。不久他就證明了這種物質能抑制許多其他有害細菌的生長。這種物質——他根據其生產者霉的名稱(青黴菌)將其命名為青黴素——對人或動物都無毒作用。

弗萊明的結果發表於1929年,但是起初並未引起高度的重視。弗萊明指出青黴素將會有重要的用途,但是他自己無法發明一種提純青黴素的技術,致使這種靈丹妙葯十幾年一直未得以使用。

1935年,英國牛津大學生物化學家厄恩斯特·鮑里斯·錢恩和物理學家霍德華·瓦爾特·弗洛里偶然讀到了弗萊明的文章,很感興趣。錢恩負責青黴素的培養和分離、提純、強化,使其抗菌力提高了幾千倍,弗洛里負責對動物觀察試驗。至此,青黴素的功效得到了證實。

在英美政府的鼓勵下,醫葯公司進入了這個領域,很快就找到了大規模生產青黴素的方法。起初,青黴素只是留給戰爭傷員使用,但是到1944年,英美公民在醫療中也能夠使用了。1945年戰爭結束時,青黴素的使用已遍及全世界。

青黴素的發現對尋找其他抗菌素是一個巨大的促進,這項研究導致發明出了許多其他「神奇的葯物」,但是青黴素卻是用途最廣的抗菌素。

青黴素不斷保持領先地位的一個原因在於它對許多有害微生物都有效。該葯能有效地治療梅毒、淋病、猩紅熱、白喉以及某些類型的關節炎、支氣管炎、腦膜炎、血液中毒、骨骼感染、肺炎、壞疽和許多其他種疾病。

青黴素的另一個優點是使用的安全范圍大。五十萬單位青黴素的劑量對某些感染是有效的,但每日注射一百萬單位青黴素也沒有副作用。雖然有少數人對青黴素過敏,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該葯為既有效又安全的理想葯物。

由於青黴素的發現和大量生產,拯救了千百萬肺炎、腦膜炎、膿腫、敗血症患者的生命,及時搶救了許多的傷病員。青黴素的出現,當時曾轟動世界。為了表彰這一造福人類的貢獻,弗萊明、錢恩、弗羅里於1945年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

⑸ 盤尼西林有什麼作用它的發明有什麼重大意義諾貝爾獎又是怎麼回事

盤尼西林是第一種能治療人類疾病的抗生素。它的發明說明人類有進步了諾貝爾獎是瑞典著名化學家諾貝爾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的。
昨天剛做的語文同步上的題,正好寫上·····

⑹ 青黴素的發明展現了科學界的什麼樣的精神

青黴素的發明展現了科學界的(抓住機遇、勇於探究)的精神
青黴素的發現者弗萊明是英國細菌學家。
青黴素的發現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1928年的夏天不是涼快潮濕的天氣,如果某個青黴孢子沒有幸運地落在弗萊明的實驗培養皿上,如果弗萊明對這個意外事件漠然置之,青黴素能否發現或者能否在20世紀40年代就造福人類,我們都無法假設。但青黴素走向臨床又有一定的必然性:社會對抗生素的迫切需求,微生物學、病理學等基礎學科的發展,多學科的配合等都加快了青黴素的開發應用過程。所以說,一個葯物從實驗室研究到臨床應用存在很多關鍵因素和關鍵環節,缺了哪一個都可能會導致最終的失敗。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青黴素的發現與應用確實是人類的一大幸事。

⑺ 盤尼西林的作用它的發明有什麼重大意義諾貝爾獎又是怎麼回事

盤尼西林是青黴素
阿莫西林是羥氨苄青黴素,也是青黴素類
盤尼西林的功效
於細菌繁殖期起殺菌作用,對革蘭陽性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敏感的葡萄球菌)及革蘭陰性球菌(腦膜炎球菌、淋球菌)的抗菌作用較強,對革蘭陽性桿菌(白喉桿菌)、螺旋體(梅毒螺旋體、回歸熱螺旋體、鉤端螺旋體)、梭狀芽胞桿菌(破傷風桿菌、氣性壞疽桿菌)、放線菌以及部分擬桿菌有抗菌作用
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1833-1896)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

諾貝爾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他一生致力於炸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僅從事理論研究,而且進行工業實踐。他一生共獲得技術發明專利355項,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遺囑。在遺囑中他提出,將部分遺產(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學者。

據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設置了諾貝爾基金會,並於次年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自此以後,除因戰時中斷外,每年的這一天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隆重授獎儀式。

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於建行300周年之際,提供資金增設諾貝爾經濟獎(全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伯恩德·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金,亦稱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並於1969年開始與其他5項獎同時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評選原則是授予在經濟科學研究領域作出有重大價值貢獻的人,並優先獎勵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貢獻者。

1990年諾貝爾的一位重侄孫克勞斯·諾貝爾又提出增設諾貝爾地球獎,授予傑出的環境成就獲得者。該獎於1991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之際首次頒發。

諾貝爾獎的獎金數視基金會的收入而定,其范圍約從11000英鎊(31000美元)到30000英鎊(72000美元)。獎金的面值,由於通貨膨脹,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約為3萬多美元,60年代為7.5萬美元,80年代達22萬多美元。金質獎章約重半鎊,內含黃金23K,獎章直徑約為6.5厘米,正面是諾貝爾的浮雕像。不同獎項、獎章的背面飾物不同。每份獲獎證書的設計也各具風采。頒獎儀式隆重而簡朴,每年出席的人數限於1500人至1800人之間,其中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嚴肅的夜禮服,儀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黃花必須從聖莫雷空運來,這意味著對知識的尊重。

⑻ 丘吉爾為什麼說青黴素是二戰最偉大發明

葯品研發及生產領域,在特殊時代的特殊需求下變得十分特殊。二戰時期,有一種葯竟然與原子彈、雷達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三大發明」,它就是在戰場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青黴素。丘吉爾曾評價:青黴素是二戰最偉大的發明。
曾有一部電影叫《盤尼西林·1944》,講述抗日戰爭期間,為爭奪2箱青黴素,中共地下黨人與汪偽軍展開的一場殊死較量。現在一定有很多人會發出這樣的疑問:普普通通的青黴素,有那麼重要嗎?在抗生素泛濫的今天,人們難以想像青黴素剛剛能批量生產時的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青黴素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也並不為過。因為正是青黴素的出現,才使得眾多病菌感染者特別是戰場上的無數傷兵,擺脫了之前「聽天由命」的凄慘處境。

細菌「兇手」
在青黴素誕生以前,人們在外科醫學上已經有了許多重大的發明:麻醉劑,讓傷者不需要再忍著劇痛接受手術;消毒綳帶,讓醫生們不必再用燒紅的烙鐵為傷兵處理傷口……但在對付細菌的入侵方面,當時的醫療手段接近於「無計可施」,傷寒、痢疾、傷口的普通感染甚至是咽喉腫痛,都有可能因為無法及時殺菌而成為置人於死地的「兇手」。
在戰爭期間,這些「兇手」往往比對面之敵更有殺傷力。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南軍有18.6萬人死於疾病,是戰死人員的2倍,僅痢疾一項,就奪走了4.5萬條人命;一戰初期的6個月內,傷寒就從塞爾維亞奪走15萬名士兵的生命,到戰爭結束時,俄國有300萬人死於該疾病。當然,這些「兇手」對平民的「殺戮」也毫不手軟,在1918至1919年肆虐的流感病毒中,有2200萬人喪命。面對細菌的侵害,當時僅有的防護手段是噴灑化學葯劑,在碳酸溶液里浸泡綳帶,很顯然,這些都無法起到切實有效的抵禦作用。
1935年,德國科學家多馬克宣布,他找到了戰勝細菌的方法。通過實驗,他發明了一種被稱為「百浪多息」的磺胺類葯物,這種葯物提取自衣物染料,經過人體試驗,對鏈球菌感染所致的猩紅熱、肺炎、中耳炎和腦膜炎等都有顯著療效。而在這以前,這些疾病幾乎都是可以置人於死地的。
這一發明震驚了全世界,更多的科學家投入到對磺胺類葯物的研究。與之相對的是,更多種類的磺胺類葯物被發明生產出來。
然而,磺胺類抗菌葯物所存在的不足很快就被人們發現,這類葯物並不能殺死所有的細菌,而那些它可以殺死的細菌在用葯後會較易產生耐葯性。更重要的是,即使是最好的磺胺類葯物,也會產生各類副作用,病人可能會出現皮疹、劇烈嘔吐等不良反應,而在極端的病例中,磺胺類葯物甚至可以殺死病人體內的白細胞,反而加速病人的死亡。
是否存在一種接近於完美的抗菌葯,它能有效殺死細菌,同時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這樣的葯物的確存在,並且它被人發現的時間還要早於磺胺類葯物。

青黴素的發明歷程
英國葯理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在一次度假歸來後,發現他的培養皿中,用於觀測的葡萄球菌長了一大團霉,霉團周圍的葡萄球菌被殺死了,只有在離霉團較遠的地方才有葡萄球菌生長。這位曾在一戰中擔任過軍醫,與細菌進行過多年抗爭的科學家立刻想到,會不會是黴菌將周圍的葡萄球菌殺死了?
弗萊明隨即開始對此設想進行求證。大量的實驗讓他確信,這一霉團所產生的一種化學物質,可對包括鏈球菌、肺炎球菌、腦膜炎球菌等多種細菌具有致命的殺傷力,同時,它不會傷害正常細胞,也不會對白細胞的抵抗力造成影響。換言之,這就是人們一直所尋找的接近完美的抗菌葯物,由於這種物質產生於被人們稱為青黴菌的霉團,因此,弗萊明將它命名為「青黴素」。
在許多勵志書籍和名人故事中,青黴素的發明到此便告一段落,故事告訴人們,如果細致地對待身邊出現的不起眼的小事,甚至有可能做出影響歷史進程的事情。這是一個大團圓結局。然而在現實中,這僅僅是青黴素曲折命運的開始。
弗萊明深知發現青黴素的重大意義,但在提純青黴素的過程中,弗萊明發現,無論是想大量提取青黴素或是長期保持青黴素的殺菌性,都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弗萊明放棄了對青黴素的研究,僅僅將他的研究結果寫成論文。但在當時,他的論文無人問津。
在弗萊明的論文沉睡了10年後,澳大利亞人弗洛里看到了弗萊明的心血之作。他迅速意識到:這是一份可能拯救無數人生命的偉大發明。
弗洛里立刻著手弗萊明未能完成的任務,他與錢恩、希特利等科學家組成一個研究團隊,集體研究將青黴素大批量提純並生產的方法。但他們遇到了與弗萊明同樣的困難:僅能從霉中提取到二百萬分之一的有效物質。盡管幾經周折,他們提取到的青黴素也僅夠在幾只人為感染鏈球菌的老鼠身上完成實驗。
弗洛里等科學家給人為感染鏈球菌的4隻老鼠注射了青黴素,而另外4隻則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一天後,注射過青黴素的4隻老鼠全部存活下來,而未注射的4隻全部死亡。研究團隊成員為這次實驗結果振奮不已,接下來幾個月中,他們拼盡全力生產青黴素,並得到了一次在人體上試驗青黴素的機會。
病人是一名倫敦警察,在修建花枝時被刺傷了手指,傷口受到葡萄球菌和鏈球菌感染,發展為敗血症。盡管服用了大量磺胺類葯物,卻不見任何起色,在注射青黴素之前,他高燒40.6度,已經無限接近死亡。在注射青黴素後,這名病人的狀況顯著好轉,為他注射青黴素3天後,病人已經恢復了意識。但就在這時,弗洛里等人所提取的青黴素全部用完了,病人在24小時內重新陷入昏迷,並很快死去。
這一悲劇告訴弗洛里,如果沒有辦法大批量生產青黴素,那麼他無法幫助任何人。治療一個成年人所需要的青黴素數量約為一隻小鼠的3000倍,如果光靠弗洛里等人的生產,幾個月的時間也湊不齊治療一個病人所需的葯物。此時,正是二戰在西歐戰場上激戰正酣之時,弗洛里等人正身處英國,每日在頭頂上響起的戰機轟鳴聲就像對他的催促,哪怕能提早1分鍾實現青黴素的大批量生產,對數以萬計的傷員來說,都有著重要意義。

讓傷兵安然返家
弗洛里向英國政府尋求幫助。但是,此時的英國正處於德國「海獅計劃」的地毯式轟炸中,物質極度匱乏,無力對弗洛里提供任何幫助。
弗洛里轉而向美國尋求幫助。美國政府敏銳地發現了青黴素的潛在價值,召集數百位生化學家和數千位工程師聯合攻關,並將青黴素列入戰時國家重點開發項目名錄上,位於最優先項目的行列。
青黴素的發展開始進入「快車道」,這一龐大的研究團隊在實驗了數萬種形態的霉後,終於找到一種被稱為「產黃青黴素」的霉,它的提取物超過原來200多倍。1942年,隨著美國的參戰,對青黴素的需求量急劇增多,研究團隊決心對霉進行放射,以這種極端方式來增加產量。沒想到的是,這一方式產生了意料之外的效果,幾周時間,提取青黴素的產量提高了幾萬倍之多。
1944年,青黴素的快速和大批量生產已經成為現實,此時,二戰進入最後的攻堅階段,戰事一如既往的殘酷。但不同的是,此時盟軍所有參戰的野戰醫院和醫療分隊都得到了充足的青黴素供應,也就是在這時,青黴素被盟軍士兵親切地稱為「救命葯」,並因此名滿天下。有一幅盟軍的宣傳畫在當時流傳甚廣,畫上印有如下標語:感謝盤尼西林(青黴素),它讓傷兵安然返家。
這種在戰爭中誕生的「救命葯」,守護著人類的生命。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說道:「青黴素是二戰時最偉大的發明。」直到今天,這一葯物仍然在守護著人們的生命。

⑼ 青黴素發明的意義是什麼

問得來好,不過我也不知源道青黴素發明的意義,一樓說的有一定道理。
青黴素應用半個世紀以來,盡管有不少新抗菌葯物相繼問世,但青黴素仍不失為敏感菌所致感染的首選葯物。如破傷風感染在應用破傷風抗毒素的同時,仍應同時使用青黴素。還有大葉性肺炎,腦膜炎等等。青黴素都是首先用葯。
青黴素的作用機理是作用於細菌的細胞壁,從而抑制細菌的合成。而人體細胞是沒有細胞壁的,所以青黴素對人體沒有毒付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青黴素沒有腎毒性。主要是變態反應(過敏反應)。所以青黴素應在皮試後,皮試結果為陰性者才能使用。因其葯物作用原理,所以孕產婦及哺乳期婦女均可使用青黴素。

閱讀全文

與青黴素發明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