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朱贏椿的個人作品
自《蟻囈》以後,他的兩部新作《蝸牛慢吞吞》和《設計詩》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概念作品《空度》、《蟲子旁》 由浦睿文化出版。他說《空度》這本書,是要傳達的是「慢生活」的理念,「慢,不是懈怠、懶惰、消極,而是讓日常生活與內心不斷地碰撞。哪怕一個星期或是一個月里,能有一天,忘掉時間,忘掉煩惱,和真正的自己好好相處,都好。
《設計詩》為朱贏椿自作詩集,收錄數十首以畫面傳達構成的詩歌。朱贏椿將詩歌用設計的手法製作展現,呈現出畫面上的詩意感覺,力圖在設計的剋制和約束管道中實現創意,用廉價的紙,單純的字,得以最大限度的展現生活中的會心一笑。
《蝸牛慢吞吞》是朱贏椿耗時三年完成的一部彩墨繪本作品,主角就是他收養經年的一隻蝸牛。靈感來自一次下雨天,他在校園里漫步,低頭的瞬間發現很多蝸牛在路邊,被踩死了,「人們的腳步太快了,沒有人注意到自己腳下會有東西。」他勸讀者看書的時候一定要慢,「才能感受到那種蝸牛的優雅。」 《空度》是一本極其精美的藝術攝影集。2013年年初,朱贏椿因腳踝骨折,數月時間都無法開展日常工作,於是他決定趁此機會,擺脫時間、日程表的束縛,在朋友的幫助下,來到工作室附近的湖邊,從早到晚,不被打擾,專心致志沉浸在自然中,讓時間在無所事事中「空度」。可自然世界裡每天、每分、每秒都在上演的美麗場景,這讓他產生了新的創作靈感。
《空度》就是想用至簡的方式來傳達最純的美,天亮了,湖邊有一艘船,小鳥時而飛過,蝴蝶時而飛過,湖邊的蜘蛛網里,一隻天牛正在和蜘蛛搏鬥,下雨了,湖面有許多蜻蜓……短短的一天時間里,已經有如此多的變幻,大自然每天都在上演的美景,正如生活里到處都有的小小美好一樣,總是被我們所忽略。
關於出版《空度》的意義,朱贏椿解釋道:「這本書記錄的是一天的變化,而這一天也就是人的一生,人來到世界,從黑暗來到光明,最後閉上眼睛回到黑暗之處。這就是這本書獨一無二之處,用對一天的記錄,描繪一生。」
被喻為圖書奢侈品的《空度》,定價480元,由上海浦睿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版發行。為了最好地展現圖文內容,傳達「空度」的理念,朱贏椿多次親自到印廠選紙、討論製作工藝、查看樣品。不僅用紙選了最好最貴的進口特種紙,印刷時為了極盡努力還原畫面的真實美感,使用了專利印刷技術,用四色調和來還原黑白灰。為了不讓書本在打開時有裝訂的痕跡破壞畫面的美感,整本書都是用對裱的方式,全手工裝訂,每一個細節都精心、費心。如此高難度工藝造就的《空度》,只限量發售一千本。 《蟲子旁》是朱贏椿通過對小昆蟲的長期觀察,用文字和攝影作品的形式來展現微觀世界裡的傳奇故事。
這個世界很小,小得足夠被我們忽略、遺忘,但跟我們一樣,蟲子也有著驚心動魄的生活。螞蟻被一根落下的枯枝砸斷了腰肢;煙管蝸牛想在夏日的午後睡上一個美美的午覺,卻未能如願;而千足蟲卡在路縫里,即使有一千條腿也無濟於事……
在蟲子的世界,一個水窪就是一片海洋,一片葉子就是一頂陽傘,一朵花就是一座島嶼,一粒米便值得它們相互殘殺、各自偽裝,而一塊路邊的石板就可以成為一個屍橫遍野的戰場……它們從容認真,它們生生不息。 《肥肉》,朱贏椿主編。長達六年的組稿,以「肥肉」作為本書主題,集結了數十位中外名家作者的圖文創作,從肥肉的歷史考據,到有關肥肉的種種回憶與軼聞,甚至以肥肉為中心的小說,將肥肉這種有時候覺得可愛,有時候令人厭惡的食物徹底剖析,題材新穎趣致,創作形式豐富,攝影作品與畫作互相搭配,相得益彰,題材小中見大,代表了幾代人對「肥肉」的不同態度,是具有深厚文學意義和審美價值的一冊。
作者群包括曹文軒、海岩、鍾叔河、沈昌文、趙本夫、蘇童、陳丹燕、葉兆言、池莉、黃蓓佳、馮唐、韓寒、虹影、林達、麥家、柏邦妮、安意如、趙傳、劉曉慶、濮存昕、楊瀾、左小青、郎昆、沈宏非、老貓、巫馬期、殳俏、葉傾城、丁承運等。 著名畫家丁芳、劉二剛、劉春傑、余潔、姚媛、沈敬東為本書專門製作插畫,除此之外還有德國、美國、日本、韓國、台灣等地作家加盟。 2015年10月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蟲子書》是著名設計師朱贏椿繼《蟲子旁》之後,「蟲子系列」的又一心血之作,經作者數年醞釀,其間幾度推翻既有方案從頭開始,可謂他數年來與工作室的各色昆蟲、小動物朝夕相處的結晶。崇尚慢生活的朱贏椿,在小動物身上得到無數靈感,創作出《蟻囈》《蝸牛慢吞吞》等廣受歡迎的作品。這部新作,主角依然是蟲子,但全書無一漢字,不是一部「有關」蟲子的作品,而是蟲子們自己創作的神奇作品,朱贏椿只是一個發現者、整理者。蝸牛、蚯蚓、椿象等小動物行走過的痕跡,旁人視若無睹,朱贏椿日久凝視,越看越覺得訝異、神奇,仿若一幅幅書法或是山水畫,頗費琢磨:潛蠅的行書、蚯蚓的大篆、蠟蟬的工筆、天牛的點皴、瓢蟲的焦墨、蝸牛的寫意、椿象的飛白、馬蜂的狂草……這是造物的神奇,彷彿也是生命的偈語,等待有心者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