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方面發明人

方面發明人

發布時間:2021-09-20 21:06:34

『壹』 什麼是第一發明

審查指南中規定的第一發明人需要填寫身份證號,由此將帶來一些隱性的權利或者權力。版
個人以為權:
1、第二發明人等不填寫身份證號,由於可能存在同名同姓的情況,假設出現了名譽權糾紛,則由於第一發明人是唯一沒有疑義的,因此,他可以提供有力證言。
2、當然,有人可能會說,這時單位可以做出證言證明到底誰是第二發明人。這在通常情況下當然沒有問題。但深入考慮,是否又存在這樣的疑問:究竟第一發明人與專利權人,誰的證言更有力?
雖然當初在提交專利申請時,第一發明人是「被」專利申請人寫進「發明人」一欄的,但是一旦確立了這個第一發明人,就是承認了該發明人的工作成果和名譽權,那麼後續一切與發明人權益相關的事務,第一發明人作為研發團隊中的重要一員,其立場和證言往往尤為關鍵。
專利權人若與第一發明人證言不同,當然可以考慮做發明人變更,可是要知道,這個變更程序必須要有原第一發明人的簽字。這時矛盾如何解決?就只有舉證了。可舉證難度,可想而知,如果沒有嚴格的研發記錄(會簽),哪怕你一共有10個發明人,恐怕都未必抵得上有身份證號的第一發明人。

『貳』 發明人和專利權人有什麼區別

專利發明人在專利法中稱為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回性特點作出創造性貢獻的人答,必須是個人,可以一個或者多個。
專利權人是指對某項發明創造依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享有專利申請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一個或者多個。
發明人和專利權人可以是同一個人,也可以不是同一個人。

『叄』 有什麼科學發明:發明人:特點:

史豐收(1956.2.23.-2009.9.29.),男,陝西省大荔縣兩宜鎮人。

1980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曾任史豐收速演算法國際研究與培訓中心主任、史豐收速演算法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八、九屆委員、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國際速算發明家史豐收教授,從11歲開始鑽研速演算法,經過10年的努力,成功地打破幾千年來四則運算的傳統計演算法,創立了能夠不用計算工具、不列運算程序、從高位算起、一口報出正確答案的快速計演算法,因而轟動海內外,獲得極高的評價。史豐收教授不但受到國際學術界矚目,亦被列為中國大陸的數學奇才。史豐收速演算法的計算速度甚至比計算器還快,1990年由國家正式命名,現已編入中國大陸九年制義務教育《現代小學數學》教材和馬來西亞國家正規教材,史豐收教授的事跡已編入中國大陸小學《語文》課本和《思想品德》課本及中學《政治》課本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贊「史豐收速演算法」是教育科學史上的奇跡,對開發人腦智能具有重要意義,應向全世界推廣。1991年5月,史豐收速演算法國際研究與培訓中心在中國深圳成立,美籍華人、世界著名數學家陳省身教授和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也分別題詞祝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馬約爾親自發函祝賀。「史豐收速演算法研究所」也隨後成立,成為研究「史豐收速演算法」的重要學術重地。

目前,史豐收速演算法已在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推廣和傳播,學生達上千萬。史豐收速演算法這項由中國人發明的智慧成果正在造福人類。聯合國教育科文組織連續三屆總幹事親切接見史豐收教授,並對史豐收教授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貢獻給予充分肯定。現在,他正在積極從事推廣工作,希望這項中國人發明的智慧成果,能貢獻給全人類。

1967年11歲的小豐收與母親的合影。他母親信奉基督教,具有勤勞儉朴、善良為人的品德,對子女教育要求非常嚴格,從小要求他們愛祖國,為人民做好事。這一年,11歲的小豐收正式提出速演算法的課題。母親的期望無時刻不激勵著他樹立為國爭光、刻苦鑽研、立志成才的理想。由於當時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學校被迫停課,於是他無法上學讀書,便在家裡埋頭鑽研速演算法,有限的練習紙用完了,由於家庭貧困買不起紙和筆,他便在牆壁上練,用木棒在地上堅持練,甚至在被單上、自己身上、手背上都寫滿數字,被別人誤認為「瘋子」。 有最了解他的慈母才理解孩子在探索速演算法。「天道酬勤」、「功不負人」,他終於在1970年成功發明了速演算法。1992年正當史教授要把自己發明的速演算法成果向全球推廣之際,驚悉在家鄉的母親因心肌梗塞不幸與世長辭,這對工作在離家鄉千里之外,深愛自己慈母的長子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為了報效祖國的培養,實現慈母要為人類做好事的囑托,他化悲痛為力量,孜孜不倦的投入史豐收速演算法的推廣工作,立志為中華民族爭光。

2009年9月29日,速算大師史豐收不幸因心臟病發作在北京逝世,享年53歲。史豐收的骨灰,10月4日從北京護送至陝西省大荔縣的故鄉安葬。

英雄出少年

史豐收從小就顯示出了與眾不同的才能。他上幼兒園時總喜歡把「小」字倒過來寫,阿姨說他寫錯了,他卻說「大」字的兩條腿向外伸得大大的,「小」字的兩條腿就應該向里並得小小的。他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上算術課,他向老師提出了一個怪問題:「算術能不能從左向右算起、從高位向低位算起呢?」此刻老師沒有批評他問得奇怪,而是鼓勵他說:「古今中外,幾千年都是從低位算起的,這是古人總結的經驗,你要是有本事,也可以發明創造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站好創新的制高點,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誰也沒想到年僅11歲的史豐收真的搞起了發明創造,他開始了從高位算起的艱難探索。那時正逢文革時期,學校停課了,這卻正好給史豐收提供了充裕的時間。他每天就趴在家裡的大炕上列算式,找規律。練習本寫完了,就在廢紙上寫;廢紙寫完了,就在自己身上畫;身上劃不下了,就在地上、牆上畫。那時史豐收家的牆上寫滿了算式,本來雪白的牆壁都成了「麻子臉」,他媽媽說那時家裡整個就成了數字的海洋,隨便那裡都有史豐收寫下的數字和算式。有次他媽媽給他兩個大饃吃,見他正忙著計算顧不上吃,就把大饃放在他旁邊讓他等會吃,誰知老半天,他也沒吃一口,卻在大饃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數字。學校停課七個月,史豐收在家算了七個月,終於摸索出了任何數乘以2至9,從左向右,從高位到低位的速算規律,編出了「算前位,看後位,提前進位」的速算口訣。

「天天算」+「時時算」

史豐收迷上了他自己發明的速演算法。文革時搞「天天讀」,要求學生上課背毛主席語錄,史豐收經常在桌面上立一本紅皮書,像搭個小屏風似的,然後就躲在下面算他的算術。後來秘密被老師發現了,他解釋說語錄本他早在課外時間背熟了,現在可以騰出時間來算算術了,老師一考他語錄,他真能背誦如流,因為他的聰明好學,老師不僅沒有責怪他,反而從此格外愛惜他,允許他在別人「天天讀」的時候進行他的「天天算」了。

史豐收不僅「天天算」,而且「時時算」。他不放過生活當中的每一個驗證他的演算法的機會。給別人算帳他最熱心,時間久了,人家知道他算帳又快又准也樂意讓他幫忙。即使走在街上看見汽車賓士而過,他也會將汽車後面的號碼數字乘一遍,諸如此類的計算他樂此不疲。有一次他和一個小夥伴在街上走,他口裡嘀嘀咕咕地默算著數字,手指也不停地掐著。正好一位婦女領著一個小女孩迎面而來,突然小女孩站住不動了,驚疑地看著史豐收對她媽說:「那個人怎麼啦?好像是個神經病。」這些話史豐收一點沒聽到,還沉浸在他一個人的數字世界之中,過後同伴告訴他,他才禁不住大笑起來:「啊,我成了神經病!」史豐收就這樣算了三年,終於在解決一位數乘法的基礎上,摸索出了一套多位數乘法和加、減、除法的速算規律。

夢圓科大

1972年,史豐收在西北大學附中學習其間,鑒於他的優異成績,北京大學決定破格錄取他入學,但由於當時正處在「上山下鄉」的年代,北京大學的申請未獲批准。史豐收高中畢業後,又值「四人幫」掀起「反擊右傾翻案風」,他被認定為「修正主義的苗子」受到批判,不得不離開省城回到家鄉,史豐收處於極度悲憤之中。1977年恢復高考,史豐收高興地參加了高考,卻因准備不充分未被錄取,再一次受到挫折。

1978年1月,史豐收決定進京毛遂自薦,農歷大年初四踏上了進京的列車。在北京,史豐收受到了中國科學院教育局的熱情接待,他的速演算法也受到了中國科學院有關專家、學者的肯定。經國務院副總理兼中國科學院院長方毅批示,中國科技大學破格錄取史豐收為數學系學生。在中國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兼副校長楊海波特意委派一位講師與史豐收住在一起,給予重點培養。楊海波還經常親自對史豐收諄諄教誨。在中國科技大學期間,史豐收學習了馬克勞林級數,解決了對數和任意三角函數的速算問題。1979年3月,史豐收在學校的支持幫助下,撰寫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專著<<快速計演算法>>一書,先後發行2000多萬冊。同年9月,中央電視台特邀他舉辦<<快速計演算法>>電視講座,在全國引起轟動。史豐收立即聞名遐邇、成了全國青少年崇拜的偶像。

他的腦子比電腦快

史豐收速演算法不僅獲得了國人的認可和青睞,也受到國際人士的關注。1987年8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姆博訪華,特意會見了史豐收教授,並看了他的速算表演,驚嘆不已。他當即邀請史豐收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4屆大會。10月23日中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廈,史豐收為參加大會的158個會員國的代表進行了速算表演。出第一道題的是斯里蘭卡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的夫人,當這位夫人把891876乘9寫在黑板上,手中的粉筆還沒有放下的時候,史豐收已經把答案寫了出來:8026884。隨後,裁判手中的計算器也顯示出了相同的答案。接著一位非洲國家的代表出了一道用17個個位數字相加的題目,史豐收不假思索地就得出了答案,而裁判此時還在一個數一個數地在計算器上相加呢!黑板上又出了一道多位數相乘的題目:43879乘以7089。史豐收略一思索,得出了答案:311058231。而這時裁判手中只有8位數字的計算器卻無論如何也顯示不出9位數的答案,引起了在座觀眾的一陣大笑。在半個多小時的表演中,史豐收進行了多位數的加、減、乘、除、開方等數學運算,並向觀眾介紹了速算的原理和推廣情況,獲得了一陣陣掌聲。擔任裁判的印尼大使握著這位年輕速算專家的手風趣地說:「我的結論是,你的腦子比計算機的電腦快!」

目錄

? 史豐收速演算法的4個特點

? 速算大師史豐收逝世 享年53歲

? 「史豐收速演算法」發明人悄然離世

? 參考文獻

史豐收速演算法的4個特點編輯本段回目錄 1、具有創造性。史豐收速演算法打破了幾千年來四則運算從低位算起的計算順序,創造性地建立了一整套從高位算起的速算體系,使讀、寫、算數的順序一致。計算時從高位算起(從左到右),基本計算可以不列豎式,一口報出或一下寫出計算結果。傳統的演算法是讀寫數從高位起,計算卻從低位起,使讀、寫數與計算的順序不一致,使計算速度緩慢。計算速度慢的主要原因是沒有解決好"進位"與"相加"問題。史豐收教授針對這兩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突破,獲得了成功,從而提高了計算速度,使他的速演算法成為獨具特色的史豐收速演算法。

2、具有規律性。史豐收速演算法有一套別具一格的計演算法則,計算口訣,也就是計算規律。在加法方面,發明了一位數加法的指算加法:直加、反手加。減內湊反手加、加外湊反手加,進1減補加;提出了多位數加法的新法則:數位對齊,高位加起,寫十記個,升個為十,串加下位,逐位右移,在乘法方面,總結出乘數是一位數乘法的8條進位規律共36句口訣和8條個位規律共13句口訣,以及一條求乘積的每位數的公式:本位積=(本個十後進)取和的個位數。有了這三個規律,再加上指算的配合,就可以丟掉乘法九九表進行乘法的快速計算。在減法里,提出了"復合數"概念,用"復合數"作鋪墊,把減法轉化為用加法來計算,又提出用乘法的"一口清"來定商,加快了求商速度。同時,兩位數乃至多位數的乘除法都有心算方法。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加、減、乘、除運算的計算速度。

3、具有系統性。史豐收速演算法有自己的計算體系,系統性強,在加法里,先是一位數的直加、反手加、減內湊反手加,加外湊反手加,進1減補加和多個一位數連加,然後是兩位數和多位數加法,在乘法里,先是乘數是2、3、4、5、6、7、8、9的一位數乘法,再是乘數是兩位數的筆算乘法和心算乘法,然後是乘數是三位數的筆算乘法和心算乘法。在減法里,只有基本概念沒有計算方法,通過以"復合數"為計算橋梁,把減法轉化為用加法來計算。在除法里,先是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再是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和心算除法,然後是除數是三位數的筆算除法和心算除法,為了保證整數四則運算的順利進行,還建立了一套基本概念,例如1至9的指型、內湊、外湊、補數、復合數、偶同數、自倍數、循環數、假小數、本位、本個、後進、本位積等。由此看出,史豐收速演算法的內涵體系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4、具有實用性。少年兒童對新鮮事物很感興趣,史豐收速演算法是個嶄新的快速演算法,所以容易激發少年兒童的興趣,史豐收速演算法道理不深,方法不繁,規律不多,動感性強,所以,少年兒童都愛學。這種速演算法,小學生連續學上兩三個月就可以基本掌握。成年人來學,時間還可以縮短。所以,兒童、少年、成年人都可以學會。速算大師史豐收逝世 享年53歲編輯本段回目錄

資料圖片:史豐收速演算法命名儀式舉行

核心提示

9月29日,陝西籍速算大師史豐收因心臟病發作在北京逝世,享年53歲。史豐收長年致力於推廣以他名字命名的速演算法,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知名度。多位著名學者專家指出,學習掌握史豐收速演算法,提高演算速度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能促進人的思維向更高層次發展。昨日,記者專訪了史豐收之弟史豐有。

昨日,史豐收速演算法發明人史豐收去世的消息獲得證實。

史豐收的弟弟史豐有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

史豐有在陝西省委辦公廳工作。他告訴記者,哥哥史豐收是9月29日因心臟病發作,搶救無效,在北京復興醫院去世。

史豐有說,哥哥史豐收的追悼會10月3日在北京八寶山舉行,40多人參加。當時,北京正在舉行新中國成立60周年盛大慶典活動,家屬堅持一切從簡,不邀請記者參加,故媒體鮮有報道。

10月4日,按照哥哥史豐收的生前囑托,史豐收的骨灰從北京護送回大荔縣的家鄉,在父母墳邊安葬。縣鄉村1000多名鄉親聞訊趕來送葬。弟弟說,9月初,史豐收最後一次回陝西,對西安城市建設的大變化感到頗為高興和驚嘆。

通過史豐有的口述,國際速算大師史豐收教授的傳奇人生軌跡展現在記者面前。

10歲娃顛覆千年計算方法

1956年2月23日,史豐收出生在渭南大荔縣兩宜鎮一戶普通的農戶家裡。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上算術課,史豐收向老師提出了一個怪問題:「算術能不能從左向右算起、從高位向低位算起呢?」此刻老師沒有批評他問得奇怪,而是鼓勵他說:「古今中外,幾千年都是從低位算起的,這是古人總結的經驗,你要是有本事,也可以發明創造嘛!」由此,年僅10歲的史豐收真的搞起了發明創造,他開始了從高位算起的艱難探索。從此,他每天就趴在家裡的大炕上列算式、找規律。練習本寫完了,就在廢紙上寫;廢紙寫完了,就在自己身上畫;身上畫不下了,就在地上、牆上畫。

弟弟史豐有回憶說,那時,家裡的牆上到處是哥哥寫滿的算式,本來雪白的牆壁都成了「麻子臉」,那時家裡整個就成了數字的海洋。有次媽媽給哥哥兩個大饃吃,沒有想到哥哥卻在大饃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數字。就這樣,哥哥算了七個月,終於摸索出了任何數乘以2至9,從左向右,從高位到低位的速算規律,編出了「算前位,看後位,提前進位」的速算口訣。

為什麼要推廣速演算法?

1980年,史豐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畢業後,一直傾心致力於速演算法推廣工作,「史豐收速演算法國際研究與培訓中心」、「史豐收速演算法研究所」已在深圳正式成立,並逐步在全世界設立培訓中心分部。

在電子計算機盛行的時代,學習和推廣史豐收速演算法有什麼意義?史豐收的弟弟史豐有回答記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姆博先生曾說,長期依賴電腦計算,其副作用是導致人類思維能力逐漸退化,這對全人類來說是災難性的後果。史豐收的速算方法,正是能夠避免過分依賴先進科技工具帶來的負效應。著名學者托夫勒、楊振寧、陳省身等都指出,學習掌握史豐收速演算法,提高演算速度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能促進人的思維向更高層次發展。

如果將史豐收速演算法與電子計算機相結合,改造它的硬體,那麼,電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這是一個待發掘的極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史豐收速演算法,用左手五指的伸屈,結合大腦進行快速計算,被國際心理學和腦科學專家肯定為鍛煉人類右腦的最佳途徑,並被列入當代智能工程。

「速算神童」邂逅大教授華羅庚

史豐收「發明」出任何數乘以2至9,從左向右,從高位到低位的速算規律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更加痴迷速演算法的研究。有一次他和一個小夥伴在街上走,他口裡嘀嘀咕咕地默算著數字,手指也不停地掐著。正好一位婦女領著一個小女孩迎面而來,突然小女孩站住不動了,驚疑地看著史豐收對她媽說:「那個人怎麼啦?好像是個神經病。」這些話史豐收一點沒聽到,還沉浸在他一個人的數字世界之中,過後同伴告訴他,他才禁不住大笑起來:「啊,我成了神經病!」史豐收就這樣算了三年,終於在解決一位數乘法的基礎上,摸索出了一套多位數乘法和加、減、除法的速算規律。

1972年,經西北大學劉致和教授推薦,北京師范大學趙慈庚教授帶著這位「神童」在北京進行速算表演,引起了轟動。最引人注目的是史豐收和中國著名數學教授華羅庚「競技」。華老拿算盤,小史用速算,結果,小史戰勝了華老!華羅庚高興地說:「你現在比別人快了一個圈,希望你將來把你的速演算法用到電子計算機上,再提高一個圈。」

史豐收速演算法揚名世界

史豐收速演算法引起世界的關注。1987年8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姆博訪華,特意會見了史豐收教授,並看了他的速算表演,驚嘆不已。他當即邀請史豐收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4屆大會。

1987年10月23日中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廈,史豐收為參加大會的158個會員國的代表進行了速算表演。出第一道題的是斯里蘭卡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的夫人,當這位夫人把891876乘9寫在黑板上,手中的粉筆還沒有放下的時候,史豐收已經把答案寫了出來:8026884。隨後,裁判手中的計算器也顯示出了相同的答案。

在半個多小時的表演中,史豐收進行了多位數的加、減、乘、除、開方等數學運算,並向觀眾介紹了速算的原理和推廣情況,獲得了一陣陣掌聲。擔任裁判的印尼大使握著這位年輕速算專家的手風趣地說:「我的結論是,你的腦子比計算機電腦快!」

馬來西亞第三電視台稱史豐收速演算法是繼萬有引力之後世界的又一大發明。

2004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松浦晃一郎在巴黎該組織總部會見了史豐收,感謝他「對人類教育事業的積極支持」,鼓勵在全球推廣史豐收速演算法。

首例命名:「史豐收速演算法」

史豐收速演算法引起陝西省教育廳的重視,他被省教育廳保送到西北大學附中學習。高中畢業後,鑒於他的優異成績,省教育廳推薦他上北京大學,但由於他沒有「上山下鄉」,這一申請未獲批准。1977年恢復高考,史豐收高興地參加了,卻因准備不充分落榜,再一次受到挫折。

1978年1月,史豐收決定進京毛遂自薦,農歷大年初四踏上了進京的列車。他的速演算法也受到了中國科學院有關專家、學者的肯定。經國務院副總理兼中國科學院院長方毅批示,中國科技大學破格錄取史豐收為數學系學生。

1979年3月,史豐收在學校的支持幫助下,撰寫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專著《快速計演算法》一書,先後發行2000多萬冊。同年9月,中央電視台特邀他舉辦《快速計演算法》電視講座,在全國引起轟動。史豐收立即聞名遐邇,成了全國青少年崇拜的偶像。

1989年2月21日,10位知名的數學家程民德、丁石孫、江澤涵、段學復、庄圻泰、趙慈庚、孫樹本、孫永生、嚴士健、劉紹學聯名給李鵬總理寫了一封信,請國家對史豐收速演算法予以「法律保護」。李鵬總理接到此信後,曾批示「對史豐收的成就國家要給予保護」。宋健同志專門接見史豐收,並由國家科委發文保護史豐收的發明成果。後來,國家有關部門對「史豐收速演算法」正式命名,成為國家對自然科學發明的首例正式命名。

史豐收速演算法紀事

1968年,用外移法解決多位數相乘難題。

1969年,相繼攻克加減法與乘除法速算堡壘。

1970年,西北大學馬家祿講師等三名教師幫助史豐收總結整理,列印史豐收速演算法油印材料40份,標志著史豐收速演算法問世。

1971年9月,省教育廳保送史豐收進西北大學附中學習。

1972年受北京師范大學趙慈庚教授邀請赴京,先後在北京師大、中科院數學所、北京大學進行速算表演,得到吳有訓、華羅庚等科學家熱情支持。

1975年史豐收高中畢業,省教育廳推薦他上北京大學,因沒有「上山下鄉」經歷,被退回。

1976年,史豐收回鄉務農,後當民辦教師。

1978年2月,經國務院副總理方毅批示,中國科技大學破格錄取史豐收進數學系深造。

1979年3月,史豐收《快速計演算法》一書正式出版。同年9月,中央電視台舉辦史豐收速演算法電視講座,連播20多天,速演算法傳遍全國。

1984年9月,史豐收出任中國速演算法研究所所長。

1990年10月16日,在國家有關部門支持下,「史豐收速演算法」命名儀式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這是中國首例被命名的自然科學成果。

1991年4月、5月,「史豐收速演算法國際研究與培訓中心」在深圳成立。同年,國家教委將史豐收速演算法正式納入全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技術教科書。

1992年10月1日,為表彰史豐收為發展我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國務院決定從1992年10月起發給政府特殊津貼並頒發證書

1997年12月,史豐收速演算法被編入《現代小學數學》課本第四、六、七、八冊。

新聞鏈接

史豐收速演算法『 史豐收速演算法是直接憑大腦進行運算的方法,又稱為快速心算、快速腦算。它打破人類幾千年從低位算起的傳統方法,運用進位規律,總結26句口訣,由高位算起,再配合指算,加快計算速度,能瞬間運算出正確結果,協助人類開發腦力,加強思維、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當代應用數學的一大創舉。史豐收速演算法的主要特點如下:從高位算起,由左至右;不用計算工具;不列計算程序;看見算式直接報出正確答案。

這一套計演算法,1990年由國家正式命名為「史豐收速演算法」,現已編入中國九年制義務教育《現代小學數學》課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之為教育科學史上的奇跡,應向全世界推廣。

『肆』 現代科學成就及發明人

我認為中國的土木工程技術在世界上是一流的,其它的技術都是垃圾,而且越來越垃圾。斜拉橋技術及其施工工藝,發明人很多,專利局網站上可以查到。

『伍』 中國發明家有哪些人

1 石申 天文學 戰國時期 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 石申--戰國時期的天文學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漢後,人們尊稱「天文」一書為「石氏星經」。書中標有 121 顆恆星的位置,書中還記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及交食等情況。石申編制了最早的星表。並稱之「少陽」已認識到能自身發光。

2 劉焯 天文學 隋代 《皇極歷》劉焯--隋代天文學家。創制了《皇極歷》,他首先考慮到了日、月視運動的不均勻性,創立了等間距二次差內插法。計算日月視運動的速度。同時他把差歲改為 75 年差一度。

3 一行 天文學 唐代 《大衍歷》一行--唐代天文學家。他編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大衍歷》,它包括十篇歷議,是古代非常先進的歷法。早在公元前 13 世紀,中國人以太陽和月亮運動為依據,創立了一種陰陽歷法。

4 楊忠輔 文學家 南宋時期 《統天歷》楊忠輔--中國南宋時期天文學家。他創制了《統天歷》,他確定回歸年長度為 365.2425 日。並發現回歸年長度有消長現象。

5 洛下閎 天文學 漢代 赤道式儀器洛下閎--中國漢代天文學家。改創了赤道式儀器,定下了赤道式渾儀的基本結構。

6 蘇頌 天文學 宋代 天象儀蘇頌--中國宋代天文學家。和韓公廉合作製成了天象儀及水運儀象台,是中國古代第一架天象儀。有 8 人高,每層有門,一到時間門開,木人出來報時。(後面有漏壺和機械繫統)。

7 莘七娘 10 世紀 孔明燈,走馬燈莘七娘——在10世紀時發明了松脂燈(孔明燈)作為打仗時的信號燈,這是中國人最早利用熱氣球。同時發明了走馬燈,這是航空燃氣渦輪的始祖。

8 裴秀 224~271 創立了繪制平面地圖的理論「制圖六體」 裴秀——在中國最早創立了繪制平面地圖的理論「制圖六體」。並繪制了《禹貢地域圖》。

9 馬鈞 機械設計 三國時代 龍骨水車(又叫翻車)馬鈞——魏國人,傑出機械設計和創造家。三國時代創制了龍骨水車(又叫翻車),他能連續提水,灌溉用的水機具——桔槔。結構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稱

10 李春 橋梁設計 605~617 趙州橋 李春—— 605~617 年,首創了在主拱圖上設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橋。有名的趙州橋就是他設計的。

11 丁緩 發明家 漢代 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 丁緩——漢代,在 180 年生於長安。發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有長安巧工之稱。

12 沈括 科學家 宋朝 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沈括—— 1031~1095 年,宋朝科學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13 蔡倫 62~121 紙 蔡倫—— 62~121 年,蔡倫採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為原料造紙成功。 105 年將此發明報皇帝。於 114 年被皇帝封為龍亭侯。當時人稱紙為蔡侯紙。 12 世紀,造紙術間接傳到歐洲。 13 世紀,蒙古人用蔡侯紙在波斯發行第一批紙幣。 14 世紀,朝鮮、越南、日本也開始使用紙幣。紙牌然後經由阿拉伯國家再傳到歐洲。

14 畢升 1041~1048 活字印刷術 畢升—— 1041~1048 年,中國北宋人。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15 杜詩 91~不祥 水力鼓風機 杜詩—— 91 年,河南人。首創了水力鼓風設備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動風扇鼓風。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風機,比歐洲早了 1100 年。

16 浦元 三國時期 淬火技術 浦元—— 300 年,三國時期。首創淬火技術,使鋼刀堅而有彈性。

17孫子 三國時期 孫子算經 孫子—— 300 年,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題為「物不知數」,寫了「孫子算經」一書系統論述了籌算記數制。

18 秦九韶 數學 1202~1247 創立解一次同餘式的「大衍求一術」和求高次方程數值解的正負開方術 秦九韶—— 1202~1247 年,中國數學家。寫有《數書九章》,創立解一次同餘式的「大衍求一術」和求高次方程數值解的正負開方術。

19李治 數學 測園海鏡李治——中國數學家,著有「測園海鏡」是中國第一本系統改述「天元術」的巨書。

20 沈括 宋朝沈括發現用細線系在磁針的中央(指南針),並將其懸掛起來。經過觀察、發現,寫進了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以後人們把用磁鐵製作的針成為指南針,還有指南桌。 13世紀到東方玩的義大利人馬可、波羅見到了指南針,並把它傳到了歐洲。

21 墨子 公元前 400 年 提出光是直線傳播的論點 墨子——公元前 400 年,墨子一書論述了杠桿平衡,提出光是直線傳播的論點。

22 張衡(78-139),東漢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並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的關系。
張衡[1]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恆星,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准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
張衡共著有科學、哲學、和文學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靈憲》和《靈憲圖》等。

23 祖沖之(ZǔChōngzhī ,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國傑出的數學家,科學家。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三方面。在數學方面,他寫了《綴術》一書,被收入著名的《算經十書》中,作為唐代國子監算學課本,可惜後來失傳了。《隋書·律歷志》留下一小段關於圓周率(π)的記載,祖沖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926(朒數)和3.1415927(盈數)之間,相當於精確到小數第7位,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這一紀錄直到15世紀才由阿拉伯數學家卡西打破。祖沖之還給出π的兩個分數形式:22/7(約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確到小數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紀才由荷蘭數學家奧托重新發現。祖沖之還和兒子祖暅一起圓滿地利用「牟合方蓋」解決了球體積的計算問題,得到正確的球體積公式。在天文歷法方面,祖沖之創制了《大明歷》,最早將歲差引進歷法;採用了391年加144個閏月的新閏周;首次精密測出交點月日數(27.21223),回歸年日數(365.2428)等數據,還發明了用圭表測量冬至前後若干天的正午太陽影長以定冬至時刻的方法。在機械學方面,他設計製造過水碓磨、銅制機件傳動的指南車、千里船、定時器等等。此外,他在音律、文學、考據方面也有造詣,他精通音律,擅長下棋,還寫有小說《述異記》。是歷史上少有的博學多才的人物。
為紀念這位偉大的古代科學家,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祖沖之環形山」,將小行星1888命名為「祖沖之小行星」。

『陸』 有沒有些發明人及發明的東西或科學領域有重大貢獻的資料

生命科學領域: 斯坦佛大學生物系系助理教授駱利群博士在果蠅嗅覺神經元精確調控機理方面的研究;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教授賀熹博士在胚胎神經發育的信號傳導與分子機理研究及關於wnt基因調節早期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過程的作用研究;德州西南醫學中心教授王曉東博士授在Caspase和細胞色素C在細胞調亡方面的調控研究,揭示細胞程序性死亡的機理研究等等。
來自斯坦佛大學生物系斯坦福大學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的駱利群主要利用果蠅模式生物研究神經元信號傳導的分子機理研究,2001~2002年在《細胞》雜志發表三篇論文,在《自然》和《自然神經生物學分冊》發表四篇文章,成為華人生物學家在最權威三大期刊發表最多論文的學者,最新報道顯示2003年1月24日駱教授的研究小組又在《細胞》雜志發表關於POU因子在果蠅嗅覺神經元精確調控機理方面的研究 醫葯學科領域:在醫學方面,蒙古族人民長期總結同疾病斗爭的豐富經驗,並吸取藏醫、漢醫的醫學理論、治療方法和葯物學成果。形成了自己的醫學體系。中國蒙古族的傳統醫學簡稱「蒙醫」。蒙醫的理論和醫療實踐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地區特點,適合牧區的地理氣候條件和本民族的生活習慣。在中國醫學界,蒙醫以外科發達、善於治療創傷和接骨著稱②[《中國大網路全書·民族》,蒙古族醫學條。]。在世界科技史上,蒙醫著作以提倡飲食療法,治療營養缺乏症見長。公元14世紀上半葉成書的《飲膳正要》,被列為對世界文明貢獻卓著的重要醫學發明成果之一③[羅伯特·坦普爾《中國--發現和發明的國度》。《新華文摘》1987年6期。]。其它著名的蒙醫傳世著作有:《蒙藏合璧醫學》、《蒙醫學大全》、《脈訣》、《蒙醫葯劑學》、《蒙醫本草叢新》等。著名的蒙醫有忽思慧、巴拉道爾吉、羅木曾蘇勒和木、沙圖穆蘇、伊桑阿、綽爾濟墨爾根等 空間科學領域: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和計算機模擬技術,美國一個研究小組首次繪制出了兩個星系簇中宇宙暗物質的分布。研究人員12月9日說,他們的分布圖支持了關於暗物質的理論假設。
暗物質(包括暗能量)被認為是宇宙研究中最具挑戰性的謎題,它代表了宇宙中90%以上的物質含量,而我們可見的世界只佔宇宙物質的10%不到。暗物質無法直接觀測,卻能幹擾星體發出的光波或引力等,其存在能被明顯感受到。科學家曾對暗物質的特性提出了多種假設,但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驗證。
美國約翰斯

『柒』 專利發明人如何排名如何進行的排名

我們在進行專利申請的時候,可以把其他與你一同合作的專利申請人寫在專利上面,但是專利發明人如何排名?會把貢獻小的人寫在前面嗎?我們通過本文來告訴你具體答案。專利發明人排名專利發明人的排名順序與享有的權利大小沒有關系,各方均是共同權利人。如果在權利分享與行使方面有明確的協議約定,則遵從協議約定(各方權利有可能不對等,但是各方協商一致的結果);否則,各方的權利是對等的。發明人的排序主要看對於技術的貢獻大小程度和相關的級別。如果是後續評職稱需要,建議可以協商下。按照專利法的法規,發明人順序是不分先後。發明專利的特點1、專有性。專有性也稱獨占性,所謂專有性是指專利權人對其發明創造所享有的獨占性的製造、使用、銷售和進出口的權利。也就是說,其他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不得進行為生產、經營目的的製造、使用、銷售、許諾銷售和進出口其專利產品,使用其專利方法,或者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為生產、經營目的的製造、使用、銷售、許諾銷售、和進出口依照其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否則,就是侵犯專利權。2、地域性。根據《巴黎公約》規定的專利獨立原則,專利權的地域性特點,是指一個國家依照其本國專利法授予的專利權,僅在該國法律管轄的范內有效,對其他國家沒有任何約束力,外國對其專利不承擔保護的義務,對其一項發明創造只在中國取得專利權,那麼專利權人只在中國享有專利權或獨占權。如果有人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生產、使用或銷售該發明創造,則不屬於侵權行為。搞清楚專利權的地域性特點是很有意義的,這樣,中國的單位或個人如果研製出有國際市場前景的發明創造,就不僅僅是及時申請國內專利的事情,而且還應不失時機地在擁有良好的市場前景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申請專利,否則國外的市場就得不到保護。時間性:所謂時間性,是指專利權人對其發明創造所有擁有得法律賦予得專有權只在法律規定得時間內有效,期限屆滿後,專利權人對其發明創造就不再享有製造、使用、銷售、許諾銷售和進口得專有權。至此,原來受法律保護得發明創造就成了社會的公共財富,任何單位或個人都可以無償使用。

『捌』 4大發明的發明人

印刷術是宋代的畢升所發明
造紙術是漢代的蔡倫所發明
指南針是上古的黃帝所發明
火葯是北宋的一個煉丹的人所發明

『玖』 常見發明及其發明人

一、生物技
(2) 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運用基因方法重組人胰素。
(3) 1984年3月9日,我國青年學者旭日干與日本學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試管山羊」,1989年,「試管綿羊」被成功培育。
(4) 被世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於1973年在世界上首稱育成秈型雜交水稻。直到90年代,雜交水稻的影響還在繼續。——基因工程
(5) 從1980年開始,由上海醫學遺傳研究所與復旦大學遺傳研究所合作進行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轉基因羊研究獲得重大突破,使我國的轉基因羊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6) 一種生長耗料低、肉質好、抗病力強的轉基因豬,已由湖北省農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導入總效率2.1%,比國外高出一倍多,超過國際先進水平。
(7) 在基因葯物方面,1988年,我國研製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製成功治療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療效的合成人工干擾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葯物,其中一些葯物已進入市場。
二、農業技術
(8) 早在1956年,廣東省的農民育種專家就培育出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矮稈秈良種。此後,隨著一系列矮稈品種的育成和推廣,1965年,我國南方稻區基本上實現秈稻矮稈化,每畝產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 90年代,我國農業科技人員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分離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進一步研製出只採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在全國大面積的試種中,表現出高產、優質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頃產量可達11250公斤。
(10) 1995年11月,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山東大學生物系聯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麥矮病毒的轉基因小麥品種。
(11) 1997年7月,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黃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經過多年攻關,成功地將抗除草劑基因轉入水稻,並應用於雜交水稻。
(12) 1997年10月,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中心郭三堆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個雙價抗蟲棉。
(13) 1998年9月,浙江農業大學核農所教授高明尉等帶領課題組利用農桿菌介導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轉基因抗螟蟲品系克螟稻。此外,我國在激光育種、輻射誘變育種、太空育種等先進技術領域也取得了很大成績。
三、工業技術
(14) 1956年7月,沈陽飛機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
(15) 1957年7月,昆明機床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台高精度電應坐標鏜床。
(16) 1957年10月,鞍鋼第二初軋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台1150毫米初軋機。
(17) 1958年6月,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試製成功中國第一輛國產高級轎車。
(18) 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廠製造成功中國第一台萬噸水壓機。四、通信技術——大型計算機
(19) 1983年12月,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研究所研製出被命名為 「銀河」的大型計算機系統。

閱讀全文

與方面發明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