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盒式磁帶和CD發明人去世,這款磁帶是如何被發明出來的
在世界的發展史中,不同時期總有一些傑出的科學家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同的改變,當法拉第發明出電動機以後,我們的生活有了質一般的飛躍,緊跟著愛迪生發明電燈泡,讓我們在晚上也可以享受燈火通明的感覺,隨著電視手機等等的發明我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歲月不饒人,他們也在漸漸地老去,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中。但是他們創造的價值一直永存。
他為人很是謙虛,一般人面對這么多的成績是總是想要包攬於一身,但是他一直在強調這些發明都是他和他的團隊一起製作研發的,不是一個人所為。現如今他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發明還一直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❷ 小型盒式磁帶錄音機和盒式磁帶是哪個公司發明的有什麼意義
1963年,來荷蘭菲利浦公司(PILIPS)發明了小型盒自式磁帶錄音機和盒式磁帶。這種革命性的玩意,一時成了人們——特別是時髦的年輕人的「囊中之物」。他讓大家「邊走邊聽」,一直風靡世界30多年。直到現在,依然可以看到它「夕陽的余輝」。
❸ 磁帶是何時發明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造成了78轉唱片市場的萎縮,卻陰差陽錯地從另一個方面對流行音樂市場提供了幫助。原來,德國的工程師們為了更好地廣播希特勒的講話,經過多年的研究,在磁帶錄音技術上取得了革命性的進步。二戰後,美國把這一技術原樣拿了過來,並很快就運用在流行音樂領域。磁帶錄音方便可靠,價錢便宜,質量又好,使得投資不多的小型錄音公司得以生存下去,為五十年代獨唱片立公司的發展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前面提到過,這些小型公司的興起直接促成了搖滾樂的誕生。 六十年代中期,RCA發明了可以在汽車上使用的八軌磁帶(8-Track),這一發明立刻吸引了眾多以前不怎麼買唱片的消費者的注意,美國的音樂銷售也從這一時期開始直線上升。七十年代初,一批自稱是"低者"(Downer,相對於傳統的"Higher")的吸毒群體發現在高速行駛中的汽車里聽震耳欲聾的重搖滾對達到"狀態"很有幫助。這種說法很快在聽眾中流傳開來,並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七十年代初期重搖滾的流行。一批重搖滾樂隊因此受益匪淺,如"深紫"(DeepPurple)、"黑色安息日"(BlackSabbath)和"AC/DC"等,他們的磁帶銷售往往會佔到總銷售額的70%以上。 再後來,杜比技術的發明讓可錄音的卡式磁帶走進了消費者的家中。這一新技術使得盜版磁帶開始在地下泛濫。唱片商不得不象當年對抗廣播業一樣,又開始藉助法律手段進行抵制。不過,磁帶的錄音質量比不上LP,再加上因為各種原因,六七十年代的美國流行音樂市場格外繁榮,因此盜版的影響不算太壞,倒是一些歌迷在地下市場交換私自錄制的歌手實況演唱錄音,算是彌補了錄音室唱片的不足。這些非法錄音不但為樂隊造就了一批批鐵桿歌迷,而且為後來音樂史學家們研究這段歷史幫助很大
麻煩採納,謝謝!
❹ 磁帶是哪一個年代發明的
20世紀30年代開始出現。1963年,荷蘭飛利浦公司研製成盒式錄音帶,由於具有輕便、 耐用、 互換性強等優點而得到迅速發展
❺ 磁帶發明者是誰
磁帶的發明人:卡姆拉斯(美國)
❻ 卡式磁帶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經過4年的開發,RCA-勝利者公司於1958年發布了一款磁帶寬為¼英寸(6.35毫米)、可翻面播放、立體聲的RCA盒式錄音帶。這一產品提供了與卡式錄音帶相似的錄音時間,但是尺寸要大得多(約為5"×7",即127×197毫米)。雖然經過多個版本的改進,最終沒有在市場上取得成功,在1960年代中期在市場上消失。
出現
1962年,飛利浦公司發明了用於存儲聲音的緊湊型磁帶,並於次年8月的柏林廣播器材展上第一次將其引入歐洲市場。1964年11月,飛利浦以「Norelco」為品牌在在美國推出了卡式錄音帶和對應的錄音播放兩用機Carry-Corder 150,並注冊了英文商標「Compact Cassette」。
盡管當時錄音磁帶的格式有很多種,但是由於飛利浦在索尼的壓力下決定免費發布卡式錄音帶格式的許可,使其後來在市場上佔領主導地位。截至1966年,僅美國一地就已售出25萬台卡帶錄音機,而日本則隨後成為卡帶錄音機的主要產地。根據截至1968年的統計,多達85家製造商共計銷售了250萬台卡帶播放器。[1]
音樂卡帶
1964年,德國的漢諾威開始了卡式錄音帶的大規模生產。預錄制好音樂節目的卡式錄音帶(又稱音樂卡帶,英語:Musicassettes,縮寫:M.C.)也於1965年的晚期在歐洲開始發行。1966年7月,飛利浦在美國的子公司水星唱片(Mercury Records)開始在美國發行音樂卡帶,最初一次發行了49部。然而,由於卡帶系統最初面向聽寫和便攜設計,早期播放器的聲音品質並不適於播放音樂,有些型號的機械構造設計也不穩定。直至1971年,Advent公司推出了201型磁帶機,該機擁有杜比B型降噪系統,採用二氧化鉻(CrO2)磁帶,以及由3M公司Wollensak相機部門提供的商業級磁帶傳動機構。此後,卡帶格式才被更加認真的用於音樂用途,並開始了高保真卡帶和播放器的時代。[2]
1980年代,由於如索尼Walkman系列等攜帶型袖珍卡帶錄音、播放器(隨身聽)的出現,卡式錄音帶的流行更加廣泛。卡帶隨身聽的尺寸通常比卡帶稍大,通常在一側有機械操縱按鈕或在正面有電子操作按鈕及(或)顯示屏,有些較小的隨身聽產品如索尼的WM-10甚至只能通過滑移方式打開以裝入卡式錄音帶。就如1960年代的晶體管收音機、1990年代的CD隨身聽和2000年代的MP3隨身聽一般,在音樂卡帶的銷售開始取代密紋唱片1980年代,卡帶隨身聽成為了攜帶型音樂市場的象徵(在1980年代中,由於單曲唱片的銷售,塑料唱片仍然有更高的銷售量,但在進入1990年代後單曲卡帶曾經一度更為流行)。
社會影響
卡式錄音帶除了帶來技術上的進步外,還成為了社會變革的催化劑。卡式錄音帶的耐用性和易於復制性促進了鐵幕時期的地下搖滾和朋克音樂的發展,成為了西方國家年輕文化的基石。[3]在發展中國家,卡式錄音帶也曾以類似的原因流行。
與卡式錄音帶有關的最著名的政治事件之一,是在1979年伊朗革命前,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利用卡式錄音帶在伊朗全國散發他的演講,以尋求推翻沙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的政權。
1970年代,卡式錄音帶在印度因為給傳統宗教地區帶去了多餘的世俗影響而遭受批評。卡帶技術當時在印度造就了急速發展的流行音樂市場,在受到保守派人士關注的同時為合法的唱片公司和盜版帶一起開拓了巨大的市場。即使在21世紀初,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卡式錄音帶仍是購買音樂的重要媒介之一。
衰退
在很多西方國家,卡式錄音帶市場經過了1980年代末期的高峰後就開始急劇的衰退。這一趨勢在預錄制卡帶市場更為顯著,在1990年代初期,CD的銷售就超過了預錄制卡帶。1993年,CD播放器的年銷售量達到了5百萬台,比前年增長21%,而卡帶播放器的銷售量則比前年下降7%僅剩約3.4百萬台。截至2001年,卡帶僅占所有音樂銷售份額的4%。此後的預錄制卡帶市場進一步衰退,由於主要的唱片公司不再發行音樂卡帶,鮮有零售商仍在進行銷售。但是另一方面,截至目前,空白的卡式錄音帶仍然在製造和銷售,市面上也仍然可以找到卡帶復制的服務。卡帶錄音機和播放器在逐漸減少,但在大多數地區仍然可以買到,並在高保真系統中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
進入1990年代後,卡式錄音帶在某些應用場合──如汽車音響──中仍然較為普及。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在1971年系列的型號中開始有卡帶播放器可供選擇,甚至還包括一個可選的用於聽寫的麥克風。卡式錄音帶及其播放器通常比其主要的數字競爭對手CD更佳健壯並且耐塵、耐熱、耐震。在嘈雜的車內,卡式錄音帶較低的保真度並不被認為是嚴重的缺陷。然而,隨著2000年代早期CD的抗震緩存技術發展、車內噪音水準的降低、客戶期待的提高以及CD自動換碟技術的出現,CD播放器在歐美市場迅速替代了卡帶播放器成為了新車款默認的音響配件。
在數碼錄音設備普及的今天,卡式錄音帶(以及微型卡帶)仍然是能夠提供教育和商業記錄用途的足夠質量的一個更便宜的選擇。由於不需要太高的音質,有聲圖書也常常以卡式錄音帶的方式銷售,並能夠提供超過CD的幾個小時的播放時間。此外,一些獨立搖滾的社群對於卡式錄音帶仍然保持興趣,有些藝人仍然使用卡式錄音帶發行自己的作品,也有藝人宣稱自己只聽卡式錄音帶。
❼ 磁帶是誰發明的
錄音帶是由荷蘭菲利浦公司在1960年左右研製出來的,其前身最初應該歸為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
而錄像帶分幾種格式
1/2帶是由日本JVC發明的,這個又叫VHS,另外還有3/4帶(VSH,1976),大1/2帶(U型機)。
而早年廣播級的貝塔帶,就是Beta和Betamax,則是由日本索尼開發的,而後就是Digital-Betacam 帶(藍盒)
至於現在常見的攝像機用的小卡帶,都是根據以上進行後繼研發出現的成果
上述都屬磁帶類型
❽ 手機sim卡誰發明的
用戶確認模塊即SIM卡(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le Card)是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數字移動通信系統的手機(移動台)中的重要部份。SIM卡是一內種符合ISO標準的容微型智能卡(Smart Card,俗稱IC卡),IC卡內部裝有微機集成電路,能夠實現計算和安全存儲信息,是1974年由Roland Moreno發明的。參考資料:
❾ 盒式磁帶發明人去世,你知道音樂磁帶是什麼時候風靡全球的嗎
盒式磁帶自1960年代問世以來,在全球現已售出1000億盒。近日,盒式磁帶發明人去世的消息,讓人想起了過去的好多事情。盒式磁帶是那時代中一個非常標志的東西,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歡樂,也改變了人們聽音樂的方式。卡帶的發明者,荷蘭工程師、發明家Lou Ottens去世了,享年94歲。雖然他沒了,但是他做出的貢獻永遠不會消失。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它也逐步走下了歷史舞台,它的作用也發揮完畢,圓滿謝幕了,但是它卻永遠停留在人們的記憶深處。
❿ 磁帶是誰發明的
1963年,荷蘭飛利浦公司研製成了全球首盤盒式磁帶,大小僅為早期的菲德里派克(專Fidelipac)循環卡屬式錄音機的1/4,磁帶雙面都由塑料外殼包裹,可最大程度保護其中的數據,每一面可容納30到45分鍾的立體聲音樂。
磁帶是一種用於記錄聲音、圖像、數字或其他信號的載有磁層的帶狀材料,是產量最大和用途最廣的一種磁記錄材料。通常是在塑料薄膜帶基(支持體)上塗覆一層顆粒狀磁性材料或蒸發沉積上一層磁性氧化物或合金薄膜而成。
工作原理:
放音頭的結構和錄音頭相似。當磁帶從放音頭的狹縫前走過時,磁帶上「小磁鐵」產生的磁場穿過放音頭的線圈。由於「小磁鐵」的極性和磁性強弱各不相同,它在線圈內產生的磁通量也在不斷變化,於是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放大後就可以在揚聲器中發出聲音。
線性磁帶技術在時間上早於螺旋掃描記錄技術十多年。在使用線性記錄技術時,磁帶被安裝在兩個磁帶軸上,通過磁帶軸的轉動使磁帶高速經過磁頭。如今線性技術已經成為非常流行的技術,並對螺旋掃描技術發起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