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計算機是幾幾年發明的
電腦是誰發明的,嚴格說起來很難界定。 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麻煩採納,謝謝!
2. C語言是誰發明的
C語言是「C語言之父」Dennis MacAlistair Ritchie(中文名:丹尼斯·里奇)創造出來的。
C語言是D.M.Ritchie在B語言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C語言的出現經歷了以下歷程:
在1970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 Ken Thompson,以BCPL語言為基礎,設計出很簡單且很接近硬體的B語言(取BCPL的首字母)。並且他用B語言寫了第一個UNIX操作系統。
1972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 D.M.Ritchie 在B語言的基礎上最終設計出了一種新的語言,他取了BCPL的第二個字母作為這種語言的名字,這就是C語言。
1973年初,C語言的主體完成。Thompson和Ritchie迫不及待地開始用它完全重寫了UNIX。直到今天,各種版本的UNIX內核和周邊工具仍然使用C語言作為最主要的開發語言,其中還有不少繼承Thompson和Ritchie之手的代碼。
(2)代碼是幾幾年被發明的擴展閱讀:
丹尼斯·里奇發明出C語言之後,產生了十分強大的社會影響,具體如下:
C語言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C語言的誕生是現代程序語言革命的起點,是程序設計語言發展史中的一個里程碑。
自C語言出現後,以C語言為根基的C++、Java和C#等面向對象語言相繼誕生,並在各自領域大獲成功。但C語言依舊在系統編程、嵌入式編程等領域占據著統治地位。
C語言,這種最有效、最通用的編程語言,就是丹尼斯·里奇開發的,而這還是他在做另一個項目時的副產品。丹尼斯·里奇還和肯·湯普遜一起開發了Unix操作系統,因此,他還是名副其實的Unix之父。
3. 編程語言是誰發明的
我也抄一下。
奧古斯塔·阿達·金,勒芙蕾絲伯爵夫人(Augusta Ada King, Countess of Lovelace,1815年12月10日-1852年11月27日),原名奧古斯塔·阿達·拜倫( Ada Byron),通稱阿達·洛芙萊斯(Ada Lovelace),是著名英國詩人拜倫之女,數學家。計算機程序創始人,建立了循環和子程序概念。
為計算程序擬定「演算法」,寫作的第一份「程序設計流程圖」,被珍視為「第一位給計算機寫程序的人」。為了紀念阿達·奧古斯塔對現代電腦與軟體工程所產生的重大影響,美國國防部將耗費巨資、歷時近20年研製成功的高級程序語言命名為Ada語言,它被公認為是第四代計算機語言的主要代表。
在1842年,人稱「數字女王」的阿達·洛芙萊斯(Ada Lovelace)編寫了歷史上首款電腦程序。
在1834年,阿達的朋友——英國數學家、發明家兼機械工程師查爾斯·巴貝其(Charles Babbage)——發明了一台分析機;阿達則致力於為該分析機編寫演算法,並於1843 年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套演算法。
巴貝其分析機後來被認為是最早期的計算機雛形,而阿達的演算法則被認為是最早的計算機程序和軟體。
1852年,阿達為了治療子宮頸癌,卻因此死於失血過多,得年36歲。無獨有偶,她與她父親拜倫死於相同年齡,一樣死於治療中的失血過多。她留下了兩個兒子與一位女兒—安妮·布蘭特貴女。
依她的遺言,阿達葬於諾丁漢哈克諾的聖 瑪麗亞·抹大拉教堂,長眠在父親的身旁。
在1842年與1843年其間,阿達花了9個月的時間翻譯義大利數學家路易吉·米那比亞對巴貝奇最新的計算機設計書(即分析機概論)所留下的備忘錄。在這部譯文里,她附加許多注記,內容詳細說明用計算機進行伯努利數的運算方式,而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電腦程式;因此,阿達也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位程式設計師。巴貝奇在他所著的《經過哲學家人生》(Passages from the Life of a Philosopher, 1846)里留有下面的述敘:
倫敦科學館分析機復製品
「我認為她為米那比亞的備忘錄增加許多注記,並加入了一些想法。雖然這些想法是由我們一起討論出來的,但是最後被寫進注記里的想法確確實實是她自己的構想。我將許多代數運算的問題交給她處理,這些工作也與伯努利數的運算相關。在她所送回給我的文件,更修正了我先前在程序里的重大錯誤。」
阿達的文章創造出許多巴貝奇也未曾提到的新構想,比如阿達曾經預言道:「這個機器未來可以用來排版、編曲或是各種更復雜的用途。」
她死後一百年,於1953年,阿達之前對查爾斯·巴貝奇的《分析機概論》所留下的筆記被重新公布,並被公認對現代計算機與軟體工程造成了重大影響。[2]
在1980年12月10日,美國國防部製作了一個新的高級計算機編程語言——Ada,以紀念阿達·洛芙萊斯。
在微軟的Wins產品里也可以找到阿達的全息圖標簽。
英國計算機公會每年都頒發以阿達命名的軟體工程創新大獎。
4. C語言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查看文章 C語言家族的發展史2007-05-18 10:15 1972年--,作為C語言的先驅B語言在貝爾實驗室誕生。B語言速度快,易維護,適用於從系統層到應用層各種各樣的開發。設計此語言的開發組很快贏得立即被解僱的待遇,因為其開發行為不適合一個電話公司雇員應有的行為。整個項目被移交到了一個叫Dennis傢伙的手裡,他將此語言改變得不易理解,難於維護,只適用於系統開發。他在指針系統里進行設計,以保證對每個超過五百行的程序提供一個指針給操作系統。這就是C語言。1982年--97%的C程序調用都限於緩沖處理過度的開發。C程序員開始認識到,不管何時都可將變數初始化並放到內存中實在是個糟糕的方法。但是強迫合理地初始化變數將會破壞現有97%的C程序,於是大家便一直將就忍耐,無動於衷。1984年--操作系統中指針亂指的數量能夠開始顯著的增長了。1985年——一種帶有面向對象特性的C變種語言,稱之為「帶類的C」,准備走進市場。但是,「帶類的C」這個名字太清晰易懂,對於外人來說都不敢理解,於是商業化後的版本就將其改了個名,叫C++1986年——C語言太流行了,於是產業分析師強烈推薦在商業開發中應用它。他們說,用C寫的應用程序將會多麼輕便靈活地用於各種各樣的系統。據猜測可能是很多分析師是吃了迷魂葯。1988年——產業分析師們的葯性終於消失了。當迷魂葯性一過,他們才注意到商業應用程序用C寫完後,其生產周期變成了原來的5倍長,但還是沒達到輕便靈活的目的。他們開始停止推薦用C寫應用程序。但一部分人仍然轉而吸食「可卡因」,推薦用C++寫應用程序,因為「其面向對象特性會導致代碼重用」。1990年——此時,所有的C編譯器都已經變成了C++編譯器了。但是大部分C++程序員不使用C++任何面向對象的特性,這就是說,實際情況是帶有指針的雍腫的代碼結構在操作系統中現在用C++編譯器編譯了。
麻煩採納,謝謝!
5. 源代碼誰發明的
源代碼一般是程序員自己編寫的,前端人員和後端人員編寫的都是屬於源代碼!編寫源代碼會用到很多種語言,這些語言有一部分是有作者的,有的是一個團隊或者組織
6. C語言是在哪年發明的~
1972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 D.M.Ritchie 在B語言的基礎上最終設計出了一種新的語言,他取了BCPL的第二個字母作為這種語言的名字,這就是C語言。
所以說,C語言是1972年發明的,這是C語言第一次出現。
1973年初,C語言的主體完成。
1977年,Dennis M.Ritchie發表了不依賴於具體機器系統的C語言編譯文本《可移植的C語言編譯程序》。
在1982年,很多有識之士和美國國家標准協會為了使這個語言健康地發展下去,決定成立C標准委員會,建立C語言的標准。委員會由硬體廠商,編譯器及其他軟體工具生產商,軟體設計師,顧問,學術界人士,C語言作者和應用程序員組成。1989年,ANSI發布了第一個完整的C語言標准——ANSI X3.159—1989,簡稱「C89」,不過人們也習慣稱其為「ANSI C」。C89在1990年被國際標准組織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一字不改地採納,ISO官方給予的名稱為:ISO/IEC 9899,所以ISO/IEC9899: 1990也通常被簡稱為「C90」。
至此,C語言正式有了官方標准,同時在世界推廣,發揚光大。
7. 最早的計算機是幾幾年發明的
最早的計算機是1946年發明的。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這台計算器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重達28t(噸),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約為487000美元。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6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沒有任何一門技術的性能價格比能在30年內增長6個數量級。
8. 計算機是哪一年發明的
計算機是1946年發明的。
1、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版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權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
2、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
(8)代碼是幾幾年被發明的擴展閱讀:
1、超級計算機是計算機中功能最強、運算速度最快、存儲容量最大的一類計算機,是國家科技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2、網路計算機是為客戶端計算機提供各種服務的高性能的計算機,其高性能主要表高速度的運算能力、長時間的可靠運行、強大的外部數據吞吐能力等方面。
3、計算機程序就是計算機執行指令的一個序列。它既可以只是幾條執行某個簡單任務的指令,也可能要操作巨大數據量的復雜指令隊列。
4、計算機設備一定要正確關閉電源,,否則會影響其工作壽命,也是一些故障的罪魁禍首。先關主機電源,然後再斷開其他外圍設備的電源。
9. 世界上第一個數字識別程序是幾幾年發明出來了
emmm。。圖像識別的話,應該在60-70年代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