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專利法如何定義「發明」
不同國家專利法對發明的定義不盡相同,歐洲各國利用排除規則從反面為發明劃定了范圍,而美日專利法則對發明的正面界定,即規定什麼是發明,我國專利法也多趨於對發明的正面界定:第2條第2款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專利法產品包含了機器、製造品、物質的組分,方法則等同於製法。利用自然規律和具有高水平技術思想也是技術方案的應有之義。所謂的發明,一是要利用自然規律,不利用自然規律的技術不是好技術。二是要正確的利用自然規律,比如能夠利用太陽能作為動力驅動機器,但是利用太陽能做出永動機就不靠譜了。三是一定要是技術方案,技術方案是技術手段的組合,也就是說這個問題利用自然規律怎麼做,分成了幾個部分,每個部分的問題都必須要給出可行的辦法。四是要能夠反復實施。賣油翁的熟能生巧、養由基的百步穿楊,扁鵲的妙手回春,都是讓人稱贊的技能,但是卻不能反復實施,即便是他們把自己是如何做到的寫成經驗,分解成詳細的步驟,也無法被其他人穩定的復制,因此不能被稱為技術方案,也無法稱為發明。我國專利法對發明的界定雖然與美日相似,有借鑒的因素,但絕不是抄襲,因為國際上對發明的定義大都相近。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標准《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協議)第27條第1款規定:除本條第2款、第3款規定的之外,所有技術領域中的任何發明,不論它是產品還是方法,只要它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工業實用性,都可以獲得專利。這與我國專利法中的表述不謀而合。
『貳』 12條發明技法是什麼
和田十二法,又稱聰明十二法,是我國創造學者許立言、張福奎在對奧斯本的檢核表法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創造發明,特別是上海和田小學創造教學的實際,與和田小學一起提出來的。1991年上海創造學會正式將其命名為「和田十二法」。具體內容為:
一、加一加:是指針對某件東西,考慮可否在這件東西上添加些什麼?需要加上更多的時間或次數嗎?把它加高一些,加厚一些,行不行?把這樣東西跟其它東西組合在一起,會有什麼結果?
二、減一減:是指針對某件東西,考慮可否在這件東西上減去些什麼?可以減去些時間或次數嗎?把它降低一些,減輕一些,行不行?可省略、取消一些什麼嗎?
三、擴一擴:是指針對某些東西,考慮將其擴大、擴展,會怎麼樣?
四、縮一縮:是指針對某件東西,考慮將其壓縮、縮小,會怎麼樣?
五、變一變:是指針對某件東西,考慮將其改變一下形狀、顏色、音響、味道、氣味會怎麼樣?或改變一下次序會怎麼樣?
六、改一改:是指針對某件東西,考慮其還存在什麼缺點?還有什麼不足之處需要加以改進?它在使用時是否給人帶來不便和麻煩?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嗎?
七、聯一聯:是指針對某個事物(即某件東西或事情)的結果,跟它的起因有什麼聯系?能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嗎?把某些東西或事情聯系起來,能幫助我們達到什麼目的嗎?
八、學一學:有什麼事物可以讓自己模仿、學習的嗎?模仿它的形狀、結構,會有什麼結果?學習它的原理、技術,又會有什麼結果?
九、代一代:是指考慮一下,還有什麼東西能代替另一樣東西?如果用別的材料、零件、方法,代替另一種材料、零件、方法,行不行?
十、搬一搬:是指把這件東西搬到別的地方,還能有別的用處嗎?這個想法、道理、技術搬到別的地方,也能用得上嗎?
十一、反一反;是指把一件東西或一個事物的正反、上下、左右、前後、橫豎里外顛倒一下,會有什麼結果?
十二、定一定:是指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或改進某件東西,為了提高學習、工作效率和防止可能發生的事故或疏漏,需要規定些什麼嗎?
(來源:蘆溪教育科研網 | http://www.lxjyw.net/Blog.asp?BlogUserName=%CE%D2%CA%C7%D2%BB%B4%BA%C4%E0&menu=ShowBlog&BlogID=2761 | www.LXJYW.NET)
『叄』 什麼是組合發明法
橡皮和鉛筆是兩項不同的技術成果。一位貧窮的畫家威廉把它們組合在一起,發明了把橡皮包在鉛筆頭上的鉛筆。他獲得了專利。他把這個專利和專利權賣給了拉巴地布鉛筆公司,使該公司每年僅專利費一項收入達50萬美元。有一家音樂工業公司的技術員豪斯菲爾德,把超聲檢查儀與計算機圖像識別兩項技術組合起來,發明了能夠進行人體內探測的CT掃描儀器,因而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這項發明技法叫組合法。它是在創造發明中,把多種技術成果綜合在一起,構思出新穎的設計和獨特的功能的方法。
組合法是詳細構思設想的有效途徑。有人對1900年以來的480項重大成果進行了分析,發現從1950年以後,組合型的成果的數量遠遠超過了突破型發明的數量,成為佔主導地位的技術。組合型的技術發明使技術更加完善、成熟。組合法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在有了某個創造性設想,或者謀求某種特殊功能的時候,我們可以從原理的組合、內插式組合、輻集式組合等三種形式,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發明設計。
『肆』 嘗試發明創造的方法都有哪些
「加一加」創造復法。是在原有基制礎上加一些物體、時間、次數、重量或者將兩個事物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事物的製造方法。
運用「加一加」進行發明創造,常常可以把物與物加或把事與物加,或把事與事加。
①物與物加就是把不同的物組合起來,例如筆簡與鍾表、魚缸與盆景、放大鏡與鑷子、拖鞋與刷子、跳繩與計數器、門鎖與拉手等等。
②事與物加就是把不同的事和不同的物組合起來。例如音樂與皮球、謎語與雪糕、保鍵與電吹風、保鍵與梳頭、生日音樂賀言卡等。有位小朋友發明了一種「枕頭叫醒機」。
③「事與事加」就是把不同的事組合起來。例如,氣象與醫療,京劇與魔術,就餐與洗衣,教學與旅遊等等,事與事加,就是不同的事互相滲透,互相利用,把兩種不同的事融合一體,達到一件事包含兩件事的目的。
『伍』 專利申請如何添加發明人
通過著錄事項變更手續來添加發明人,法律的規定如下:
變更時間版:
從專利申請日權到專利的整個有效期都可以,規定如下:
《專利審查指南》第一部分第一章6.7:著錄項目變更包括:申請號、申請日、……發明人姓名……。
變更程序:
第一百一十九條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交申請文件或者辦理各種手續,應當由申請人、專利權人、其他利害關系人或者其代表人簽字或者蓋章;委託專利代理機構的,由專利代理機構蓋章。
請求變更發明人姓名、專利申請人和專利權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國籍和地址、專利代理機構的名稱、地址和代理人姓名的,應當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辦理著錄事項變更手續,並附具變更理由的證明材料。
變更費用:
《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九十三條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申請專利和辦理其他手續時,應當繳納下列費用:
(一)申請費、申請附加費、公布印刷費、優先權要求費;
(二)發明專利申請實質審查費、復審費;
(三)專利登記費、公告印刷費、年費;
(四)恢復權利請求費、延長期限請求費;
(五)著錄事項變更費、專利權評價報告請求費、無效宣告請求費。
前款所列各種費用的繳納標准,由國務院價格管理部門、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規定。
『陸』 主體附加法發明的物品
這個主要看什麼上的附加法
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往往也有這三個特徵,你有嗎?
一、善於選擇
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平時看上去很普通,甚至顯得有些愚笨,在小事上常常犯一些糊塗,能力似乎也很一般,可在人生的重大關頭或者其他一些關鍵時刻,卻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給人以運氣好的感覺,可事實上,這種人靠的並不是運氣,而是他們本身就足夠的聰明,總是能在關鍵做出正確選擇,這種人就是大智若愚的人。
我們都知道,選擇大於努力,尤其是人生中幾次關鍵的選擇,只要你做對了,那麼,做什麼事情都能事半功倍,成功不難。而如果不善於選擇,或者總是做出錯誤的選擇,那麼,越努力反而是越迷茫,越努力反而離成功越遠。而「大智若愚」的聰明人,雖然看上去有些愚笨,不像有些人那樣能說會道、左右逢源,可是,這樣的人往往更有大局觀,看問題更加的深入和長遠,所以,在做選擇時也更加的客觀與理性。
二、懂得示弱
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往往懂得示弱的好處,善於以柔克剛、以弱勝強,而不是處處逞強,在與他人相處時,總是顯得很謙遜,所以,往往能贏得良好的人緣,也會免去許多無謂的煩惱,不會輕易給自己樹敵。所以說,懂得示弱,並不是懦弱,而是保護自己的聰明做法。
相反,有些自以為聰明的人,偏偏喜歡逞強斗勝、斤斤計較,凡事都想爭個上風頭,完全不懂得示弱和退讓。殊不知,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味逞強斗勝,遲早都會碰釘子,甚至是碰得頭破血流,看似精明,實際上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另外,懂得示弱,還要注意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能光想著逞口舌之能,否則就會言多必失,很容易禍從口出,給自己招惹禍端。
三、活在當下
有些人是活在過去,陷入回憶中難以自拔,有些人是幻想著未來,做著不切實際的夢,而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卻懂得活在當下,他們不會糾結於過去、痴迷於未來,他們知道過去的已經過去,是無法挽回的,至於未來的永遠還沒有到來,根本無法預知。你可以說他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卻不知對和尚來說,把每天的鍾的撞好,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事情,已經是一種幸福
『柒』 加法發明法都有什麼例子
把兩個以上具有獨立功能的部件組合到一起,並具有良好效果,就可以,如:待溫度計的勺子,帶U盤的筆,帶掃描儀的筆,帶MP3的筆,帶手電筒的筆等等,你可以照此原則想出很多。
『捌』 發明中的加法有哪些
神馬意思???
『玖』 組合發明法
The invention of method combination
『拾』 加法發明!
美國有個叫李小曼的畫家,他平時做事總是丟三落四,繪畫時也不例外,常常是剛剛找到鉛筆,又望了橡皮放在哪兒了。後來為了方便,他就把橡皮用鐵皮固定在鉛筆上,於是帶橡皮的鉛筆誕生了。在辦了專利手續後,這項發明被一家鉛筆公司用55萬美元買走。
急中生智的發明——筷子
建築物的保護神——避雷針
可隨身攜帶的火種——火柴
自由武俠的拉鏈
大科學家的小發明——體溫表
塗改方便的橡皮
探聽人體秘密的聽診器
一次失敗簽約的產物——鋼筆
油脂的功用——肥皂
千次實驗的結晶——白熾燈
隨身攜帶的電燈——手電筒
黃蜂的啟示——現代紙
保守了300年的秘密——鏡子
烏龜殼的啟示——小提琴
飛翔的希望——風箏
魯班的偶然發現——鋸
由眼鏡片得來的發明——望遠鏡
天然的建築材料——磚
仙丹變火葯
能夠減震的輪胎
古老的飛行器——熱氣球
萊特兄弟和飛機
富爾頓與輪船
能在水中潛行的船——潛水艇
垃圾堆里淘出來的寶貝——不銹鋼
鋼筋混凝土
世界上最大的一張網——互聯網
魅力無窮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