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1,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不適應時代發展需要,但經過改造仍然能夠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部分,既不是全盤繼承,也不是全部拋棄,而是推陳出新,進行創造性轉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現代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它不是傳統文化的簡單重復和模仿,而是結合當前、面向未來的創新、創造和再生。所謂推陳,即立足於當代,揚棄那些不適合今天需要的東西;所謂出新,即對這一層次的傳統文化進行清理和提煉,並積極創造新的內容和形式,賦予其新的生命力。
2,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有效的繼承和保護就是與時俱進地不斷發展,不斷創新。即對那些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3,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能夠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精華部分,必須積極加以繼承,進行創新性發展,使之不斷發揚光大。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質、最集中的體現,是民族文化的靈魂。
繼承與弘揚這種民族精神,在當前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我們應不斷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所形成的優良傳統中汲取力量,對傳統文化中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能夠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精華部分積極加以繼承,並不斷進行創新性發展。
將現代內涵融入民族精神之中,重塑當代中國精神,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凝聚和激勵中華民族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而團結奮斗。
(1)發掘創造性擴展閱讀
黨的十九大指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我們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文明的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高度概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內涵。
這些方針闡明了在新時代我們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科學態度,是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方針,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一是讓優秀傳統文化生動起來;二是要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蘊;三是要努力去實現生活和社會認同這種傳承、發展這種傳承;四是賦予優秀傳統文化以時代特徵。
首先就是找出傳統文化的生動性。其實,傳統本身就具有著生動性,但傳統在其傳承的過程中,由於時間的久遠,歲月的變遷,空間的轉換,可能使它的生動轉變或減弱,但它仍不失是一種生動的文化,這時,就要對傳統文化中具有生動的部分進行「修復」。
⑵ 如何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實現創造性轉化
首先,要善於從歷史傳統的角度進一步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歷史必然性。鴉片戰爭之後,在內外反動勢力的壓迫下,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救亡圖存,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夢想,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優秀兒女探索過各種道路,從洋務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到孫中山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可以說,中國不同的階級階層和政治力量都提出過救國方案,但均以失敗告終。教訓也表明,照搬西方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國共產黨人正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礎上,終於成功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並最終選擇了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為奮斗目標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
其二,要善於從文化積淀的角度進一步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深厚文化土壤。當代的中國道路也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的產物。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中,講仁愛、求大同等樸素社會主義思想一直是社會文化發展的主旋律,被視為人間正道、浩然正氣。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歷代仁人志士無不把公平正義、大同世界作為自己追求的理想社會目標。孫中山把「天下為公」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就是這種優秀傳統文化的體現。他在考察西方近代社會後提出,中國未來要建設的新社會,應當是「節制資本」的社會。中國道路中還有很多內容,都與我們獨特的優秀歷史文化傳統聯系在一起。
⑶ 如何發現自己的創造力
如何發現自己的創造力、發掘自己的潛力。簡單概括的講:一個人要具有反應靈活;有很強的處理問題的能力;有豐富的知識,自信有耐力,有想像力,這樣的人就能發現自己是天才;是有創造力的人。常常能夠出奇制勝、一鳴驚人。
⑷ 你身為一名國家公務員,談談如何發掘與提高自身及下屬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1、經常使用激勵法,可以提高員工創造性能力,塑造工作現場自由輕松、相互激勵的氛圍,提高工作效率、取得可惜成績。
2、營造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調動和發揮每個員工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通過不斷地創新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機制實現領先
3、創造條件多組織下屬去學習,創新並不是無根之水,任何創新都是在大量的學習基礎上產生的,在自己的單位里營造學習的氛圍是相當重要的
⑸ 亞里士多德認為什麼是發明發現等一切創造性活動的源泉
亞里士多德認為,(想像力)是發明、發現等一切創造性活動的源泉。
⑹ 意識具有目的性,主動創造性,分別是什麼意思,區別是什麼
(1)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就是說我們認識世界都有一定的目的,並通過計劃去實現我們的認識.比如我想知道怎樣才能使我的博客更加受歡迎,(這是目的)我就會去了解受歡迎的博客有哪些成功的要素。(這就是計劃)
(2)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為了弄好我的博客,我有空就會在頭腦裡面設計我的博客,讓我的博客看起來更好看,更方便讀者閱讀(這就是主動創造性),雖然網上能美化博客的元素有很多,但我在設計時不可能把它們全部用在我的博客上,這樣會很雜亂,我只能選擇最需要的元素放在博客上。(這就是自覺選擇性)
學習其實就是認識世界的活動了,學習是有目的的,而且我們的學習一般都是有步驟的。
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會主動創造出很多東西(比如舉一反三),而且還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學習。
(6)發掘創造性擴展閱讀
意識的能動作用
辯證唯物主義在堅持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於物質的同時,又承認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人的意識所特有的積極反映世界與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動。主要表現在:
第一,意識反映世界具有自覺性,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人是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確定反映什麼、不反映什麼、怎樣反映,表現出主體的選擇性。
第二,意識不僅反映事物的現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意識反映對象不只是一般地模仿,而是能動地創造。意識既有對當前的反映,又有對過去的追溯和對未來的預測,可以超越特定時空的限制。
第三,意識具有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作用。改變世界或創造世界不僅意味著強化客觀世界的變化過程,而且意味著創造出世界上所沒有的東西,創造出沒有人的參與永遠也不可能出現的東西。
第四,意識還具有指導、控制人的行為和生理活動的作用。
⑺ 意識具有目的性,主動創造性,分別是什麼意思
意識抄的目的性:
意識對客觀世襲界的反映同人的需要是分不開的,總是帶著一定的目的和計劃進行的.人在行動以前,總是根據已知的事實和條件,在頭腦中形成一定的目的,並依據這種目的建構准備實行的計劃.實踐就是在這種目的和計劃指導下的行動。
舉例:比如我想知道怎樣才能使我的博客更加受歡迎,(這是目的)我就會去了解受歡迎的博客有哪些成功的要素(這就是計劃)。
意識的創造性:
創造亦稱創新,是指發現新的客觀對象(科學創新)、推出新的美好事物,包括技術創新(發明)、體制創新(改革)、文化創新(創作)等等。
創造是意識能動性最突出的表現。
舉例:為了弄好我的博客,我有空就會在頭腦裡面設計我的博客,讓我的博客看起來更好看,更方便讀者閱讀(這就是主動創造性),雖然網上能美化博客的元素有很多,但我在設計時不可能把它們全部用在我的博客上,這樣會很雜亂,我只能選擇最需要的元素放在博客上。(這就是自覺選擇性)。
⑻ 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您好:
每個幼兒都具有潛在或正在萌發的創造力,創造能力越高的人往往具有較好的個性品質和積極的情感體驗,表現為自信、自立,興趣廣泛,喜歡探索、情感豐富等,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幼兒寶寶們的創造力開發。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家庭創造力的培養
1、創造始於不滿,鼓勵孩子不要滿足於現實。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鼓勵孩子積極獨立思考,不盲從,不迷信別人,主動探索,從多角度、多方面地想問題,看事物,發現事物的不足,敢於探索研究並發表獨特的見解。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相信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動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要鼓勵和啟發他想辦法克服和解決,但不能越俎代庖。
2、創造始於問題。引導孩子勇敢提出問題。平時家長要善於引導孩子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喜歡問「為什麼」,這正是孩子學習的最好時機。面對孩子的 「為什麼」,父母都知道要耐心回答,但其實最好的方式是先問孩子自己的答案,讓他有機會先思考,而不是被動的接受信息。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回答再繼續提出新問題,藉此來引導孩子發掘出更多的想法,並一步步找到答案。孩子無數個問號中孕育著創造力的萌發。
3、創造源於想像。豐富的想像是創造的翅膀,是孩子創造性學習、創造性活動的基礎和不可缺少的條件。激勵創造力的發展想像是一種形象思維,它是以記憶的表象為基礎,對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孩子在進行創造過程中,必先以想像為先導,沒有想像就沒有創造的意向,就不可能進行創造。明智的家長總是根據孩子的想像力進一步激勵,引導孩子去實現其創造構想。比如可以提供畫面、景物、音樂、文字等,引導孩子展開聯想;還可給孩子提供故事的起因,讓孩子推斷故事的經過和結果,或提供故事的結局,啟發了想像故事的起因和情節,或變換角度改編故事等。此外,給孩子提供適當的圖書、玩具也是至關重要的,雖然孩子太小不識字,但是書中色彩鮮艷、美麗的圖畫對孩子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閱讀,講解書中的內容,幫孩子想像自己是書中的角色,使他體會每個人的感受。
4、創造是獨特而新穎的。如果孩子能提出不同尋常、出人意料的問題,能回答出新奇的觀點,這正是他們的難能可貴之處。此是,家長千萬別早早地把孩子的創造力給抹殺了,應從中及時發現孩子與眾不同的地方,對孩子的新奇念頭、大明想像等進行稱贊和鼓勵。要接納孩子的邏輯觀,而不要要求孩子習慣成人的思考架構,由於尚未受到太多社會價值觀的影響,孩子的想像力本就天馬行空,父母要試著欣賞孩子的創意,多鼓勵他發表自己的想法。
5、創造成功需要大量實踐。鼓勵孩子大膽嘗試。激發孩子學習興趣,使孩子養成勤於思考,敢於質疑,勇於動手的好習慣。激起他們的創造發明的熱情可以多讓孩子搞些小試驗、小發明,使孩子觸類旁通,從中獲得創造成就的勇氣和信心。
6、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說興趣是激發孩子創造力的發動機,當孩子對某件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時,就會主動運用各種感官去看、去聽、動口說、動腦想、動手操作,積極探索,孩子的興趣越濃,就越能充分調動其創造性思維的活動。孩子天性活潑好動,玩水、玩沙、捉螞蟻、捉蝴蝶、做游戲等,這些自發的興趣是孩子認識社會,認識自然的基礎,家長們應該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多看看,多聽聽,滿足孩子的興趣,為孩子的創造力開發奠定基礎。同時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因為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們探索知識奧秘的動力。好奇心愈強想像力愈豐富,創造性就愈高。孩子對許多事情都感到好奇,凡事都想弄個明白。牛頓由於好奇蘋果落地的原理而反復探索,後來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瓦特少年時曾為壺蓋被水蒸汽頂起而驚奇,最終發明了蒸汽機。所以家長要引導孩子大膽去想,允許他們創造性地嘗試。
7、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古今中外做出巨大貢獻的、富於創造的人都具有熱愛事業、興趣廣泛、情緒樂觀、自尊自信,持之以恆,不怕困難的特點。因此,家長在重視和開發孩子的智力時,不能忽視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放手讓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給他「拆拆」、「裝裝」、「試試」的自由,即使孩子做錯了,也要因勢利導,使他不怕失敗,勇於進取。
8、創造活動來自生活。生活中有太多事物都是激發創造力的泉源。提供一個可以讓孩子盡情玩耍與探索的環境。另外,還要提供足夠的游戲與學習素材,例如:畫紙、彩筆、各式玩具等,這些都是輔助孩子發展創造力的重要工具。
9、人的發展需要鼓勵。學會欣賞孩子的作品。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極為精彩的,他們展現自己的心靈世界的方式也是極為豐富的。要學會認真聆聽孩子的心聲,學會欣賞孩子的每一次表現,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有創意的變化,一句新的詞語,一首不成調的歌曲,作為家長都要真心地發出贊嘆,鼓勵他們繼續努力。那樣,孩子是會很開心的。「創作」的靈感就一發而不可收了。
總之,創造力是一個孩子智力和能力的標志,是能否成才的重要因素,它取決於後天的培養。每位家長都應該做一個有心之人,用心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學會欣賞孩子,給孩子一個自由廣闊的空間,除了努力提高孩子智力水平外,同時關注和培養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即興趣、意志、性格、動作、情感等方面,使孩子的創造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將來成為一個具有很高創造力的有用之才。
⑼ 如何挖掘一個人的創造力
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創造力與一般能力的區別在於它的新穎性和獨創性。它的主要成分是發散思維,即無定向、無約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維方式。
那麼,該如何培養創造力呢?
一、富有創造力的靈感只賦予那些勤於鑽研的人
靈感的出現是在解決問題而又百思不得其解時,由於受到某種因素的啟發,出現「頓悟」,使問題忽然迎刃而解。有人把靈感看成「天賜」,其實,「天才出於勤奮」。靈感是創造力的一個要素,而靈感的出現需要有深厚的知識功底。人們運用這些知識時,其中潛伏著的智力因素便又表現出來,可以解決更為廣泛的問題。譬如,一塊大石頭擋住去路,有的人馬上想到用撬棍把大石頭搬走。在另一種場合,如汽車陷入泥土裡,同樣想到了撬棍,甚至由此發明了新式起重機。
二、創造力來自不懈地追求創新的慾望
沒有很強的創造慾望,創造活動便不能進行。美國的電話發明家貝爾,少年時代智力表現平平,而且貪玩,但後來受到祖父的影響,喚起了強烈的求知慾,並對發明創造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在少年時代便設計了一種比較輕快的水磨。這說明,創新的慾望與對創造的不懈追求是創造成功的重要條件。
三、頑強的意志是發揮創造力最寶貴的品格
在任何領域里,要想獲得成功,沒有良好的意志品質與拼搏精神是不可能的。歌德說過:「沒有勇氣一切都完了。」良好的意志品質不僅表現為堅持到底的頑強毅力,還表現在辨明方向、看清利弊之後的當機立斷,能排除各種干擾,在挫折面前不回頭,成績面前不忘乎所以。」
四、虛心好學使創造力更豐盈
虛心好學,不斷充實自己,才能超越自我的淺薄。你可根據自己設定的目標,准確地學習內容,能從所學的內容中推演出新觀念,並在與別人交談或日常生活中獲得靈感和啟發。
五、不拘泥於傳統的觀念,敢於標新立異
創造力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對原來框架的突破與發展,否則便不成其為創造。對大多數人來說,由於傳統文化觀念的束縛,很容易產生一種思想惰性,對他人超乎常規的想法和作法又往往多加指責。要想做出成績,重要的是要有打破定勢、標新立異的思想品格。
參考資料:http://www.5istudy.com/lishi/HTML/lishi_131637.html
⑽ 如何提升團隊的創造性讓他們有更多的創新意識
針對團來隊的創造性,有幾點是必須源要注意的。
第一、營造創新的分氛圍,鼓勵員工創新,不要害怕員工犯錯誤。
新想法都是有風險的,犯錯誤難免,必須允許員工的犯錯,不能打擊員工積極性,一犯錯就處罰。
第二、獎勵
創新不是容易的事情,想激發員工的動力,合理的獎勵是必須的。比如提出建議的的只要採納就應該給點獎勵,不用太多,一條合理化建議5元10元都行。對於建議創造了比較不錯的利益,要根據貢獻度給予一定的獎勵,可以按貢獻比例分配利益。
第三榮譽
除了物質獎勵,必要的榮譽也很管用,比如創新能手,排行榜等。
第四創新需要資源
應該給員工提供必要的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等的支持,讓員工的想法能夠進行落實。
第五全員創新
不管是管理者還是普通員工,要營造全員創新的文化,鼓勵大家的參與。
第六必要的培訓
針對員工開展一些創新工具、理念、思維的培訓,幫助員工提升技能水平,對創新是很有幫助的。
以上六點我是在管理過程中逐步積累的經驗,應該說,員工的參與很重要,結果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先積極參與創新,慢慢積累成果,這樣團隊才有活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