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單介紹近年來的新科技,新發明。。急急急
1.EAST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2.納米量子結構可控性實驗和理論研究新進展
3.繪制出版天空中的宇宙線分布權圖,發現宇宙線分布是各向異性的和宇宙線的運動規律
4.甲醇製取低碳烯烴技術開發及工業性試驗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
5.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
6.水體污染的激光誘導熒光非接觸監測技術裝備系統
7.我國科學家發現阿爾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機制
8.我國抗糖尿病新葯研究取得開創性進展
9.揭示果蠅記憶奧秘,探索記憶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10.飲用水質安全風險的末端控制技術與應用
『貳』 最新的科技發明有什麼
反物質飛船
一種最新的科技發明。
最早出現在《反物質飛船》(威廉森)中,它首先於1942-1943期間在《驚奇故事》連載。
美國研究反物質太空船 以正電子為燃料6周可達火星
以正電子為燃料只需幾十毫克,速度卻比核動力太空船快一倍
時報綜合報道 美國宇航局先進理念研究所(NIAC)正在資助一個研究小組,該小組正致力於以反物質作為動力的太空船研究。
燃料重量比方糖還輕
科幻小說中,大多數自主型恆星飛船使用反物質做燃料,原因是反物質是最具潛力的燃料。要想把人類送上火星,需要成千上萬噸的化學燃料,但是如果以反物質為燃料的話,僅僅幾十毫克的反物質(一毫克約為一塊方糖重量的千分之一)就能幫助人類實現登上火星的夢想,而且只需要6周時間。
以前的反物質太空船設計使用反質子,它們在湮滅時會產生危害性的高能伽馬射線,所以可行性不大。新設計將採用正電子,正電子產生的伽馬射線能量比反質子低400倍,從而可以避免產生這種極具放射性污染的副作用。
如何儲存成技術挑戰
先進理念研究所正對此展開初步研究,不過目前還面臨一個技術挑戰,那就是生產正電子價格過於昂貴。在太空中,宇宙射線中高速粒子可以通過相互碰撞產生反物質。而在地球上,我們卻需要通過粒子加速器來生產反物質,NIAC首席研究員史密斯說,「據粗略估計,以現在的技術來為人類火星之旅生產正電子,每生產10毫克正電子將耗資約2.5億美元」。
另一個挑戰就是如何在小型空間內儲存足夠的正電子。因為它們會吞食正常物質,所以無法把它們裝入瓶子,只能存放在電磁場內。科學家們正致力於研究開發克服這些挑戰的方法,假如他們的努力實現,也許未來人類真的可以藉助科幻小說里描述的能源遨遊太空。
反物質太空船三大優勢
正電子動力太空船與現在美國的火星登陸計劃相比將有幾個方面的優勢。
優勢1:旅途更安全
美國火星登陸計劃正提議使用核反應堆為火星太空船提供動力。但是核反應堆相當復雜,在火星之旅中很多潛在的問題可能會導致核反應堆發生故障。而正電子反應堆能像核反應堆一樣為太空船提供充足動力,並且其結構相當簡單。
優勢2:不會產生殘留物
採用核燃料作為動力的太空船在其核燃料用完之後所產生的核廢料仍具有放射性。如果使用正電子反應堆,在其燃料耗盡之後則不會產生殘留物,因此即使殘留正電子反應堆偶然進入地球大氣層也不會引發安全方面的擔憂。
優勢3:45天內可達火星
正電子反應堆另一個重要優勢就是速度。按照火星登陸計劃,太空船和宇航員將在大約180天後飛抵火星。正電子動力太空船可能只需要90天左右就可抵達火星,甚至有可能在45天內完成。
『叄』 近年來的新科技新發明有哪些
第一. 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獲重大成果,「遙感衛星一號」發射成功,第三. 首個全超版導托卡馬權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建成 由我國自行設計,第四. 在量子水平上觀察到化學反應共振態,實現兩粒子復合系統量子態的隱形傳輸
『肆』 未來會有哪些新科技發明,能夠徹底改變世界
如今是科技大爆炸的時代,科學技術的快速更迭帶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各種高科技發明和創作已經對人類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不僅如此,人工智慧進步,讓那些科幻電影或書籍中智能機器人被製造出來,為人類服務。同時人類在自己身上也開始植入AI晶元,把自己改造變成了半人和半機器的身體,擁有真正的超能力,可以輕易地變成了超級人類。這些發明創造,足以讓人類有能力去探索宇宙里的奧秘。
『伍』 新的科技發明有哪些
反物質飛船一種最新的科技發明。最早出現在《反物質飛船》(威廉森)中,它首先於1942-1943期間在《驚奇故事》連載。美國研究反物質太空船 以正電子為燃料6周可達火星以正電子為燃料只需幾十毫克,速度卻比核動力太空船快一倍時報綜合報道 美國宇航局先進理念研究所(NIAC)正在資助一個研究小組,該小組正致力於以反物質作為動力的太空船研究。燃料重量比方糖還輕科幻小說中,大多數自主型恆星飛船使用反物質做燃料,原因是反物質是最具潛力的燃料。要想把人類送上火星,需要成千上萬噸的化學燃料,但是如果以反物質為燃料的話,僅僅幾十毫克的反物質(一毫克約為一塊方糖重量的千分之一)就能幫助人類實現登上火星的夢想,而且只需要6周時間。以前的反物質太空船設計使用反質子,它們在湮滅時會產生危害性的高能伽馬射線,所以可行性不大。新設計將採用正電子,正電子產生的伽馬射線能量比反質子低400倍,從而可以避免產生這種極具放射性污染的副作用。如何儲存成技術挑戰先進理念研究所正對此展開初步研究,不過目前還面臨一個技術挑戰,那就是生產正電子價格過於昂貴。在太空中,宇宙射線中高速粒子可以通過相互碰撞產生反物質。而在地球上,我們卻需要通過粒子加速器來生產反物質,NIAC首席研究員史密斯說,「據粗略估計,以現在的技術來為人類火星之旅生產正電子,每生產10毫克正電子將耗資約2.5億美元」。另一個挑戰就是如何在小型空間內儲存足夠的正電子。因為它們會吞食正常物質,所以無法把它們裝入瓶子,只能存放在電磁場內。科學家們正致力於研究開發克服這些挑戰的方法,假如他們的努力實現,也許未來人類真的可以藉助科幻小說里描述的能源遨遊太空。反物質太空船三大優勢正電子動力太空船與現在美國的火星登陸計劃相比將有幾個方面的優勢。優勢1:旅途更安全美國火星登陸計劃正提議使用核反應堆為火星太空船提供動力。但是核反應堆相當復雜,在火星之旅中很多潛在的問題可能會導致核反應堆發生故障。而正電子反應堆能像核反應堆一樣為太空船提供充足動力,並且其結構相當簡單。優勢2:不會產生殘留物採用核燃料作為動力的太空船在其核燃料用完之後所產生的核廢料仍具有放射性。如果使用正電子反應堆,在其燃料耗盡之後則不會產生殘留物,因此即使殘留正電子反應堆偶然進入地球大氣層也不會引發安全方面的擔憂。優勢3:45天內可達火星正電子反應堆另一個重要優勢就是速度。按照火星登陸計劃,太空船和宇航員將在大約180天後飛抵火星。正電子動力太空船可能只需要90天左右就可抵達火星,甚至有可能在45天內完成。
『陸』 新中國三大科技發明
1、熱干岩開采
北京時間2017年9月6日,中國國土資源部地質調查局,在我國青海正式宣布:日前我國科學家,在青海共和盆地3705米深處,鑽獲236℃的高溫乾熱岩體。
這是我國首次鑽獲溫度最高的乾熱岩體,實現了我國乾熱岩勘查的重大突破。這是一項全新的資源誕生了,比煤炭、石油高效幾十倍!不影響環境,說白了就是把地球裡面地熱開發出來,永遠可以利用。
2、沙漠的低成本土壤改良
重慶交通大學力學教授易志堅科研團隊首次發現並定義了土壤顆粒間存在萬向約束,正是這種約束使土壤施以溫和的力"抱住"植物根系,維持植物穩定,並且保水、保肥和透氣。而沙顆粒間不具備這種約束,找到了萬向約束,就找到了沙子向土壤轉換的密碼。
經過4年實驗,科研團隊研發出一種環保高效的萬向約束引入方式向沙中添加一種植物性纖維黏合劑。經過改造,"一盤散沙"就能獲得與自然土壤一樣的生態-力學屬性。 易志堅說,這項技術可實現土壤沙化的逆過程,有望將沙漠"土壤化",成為植物生長的理想載體。
3、袁隆平教授主持的海水,鹽鹼地水稻種植
海水稻已經在試種,將以最快的時間普及到全國。袁隆平院士表示,海水稻只要達到上億畝,可以多養活幾百萬的人口。所以海水和鹽鹼地真的能種植水稻了,而這背後是科研隊伍的默默努力和奉獻。特別是袁隆平和陳日勝教授的話「搞研究必須在中國」都無不體現了中國的民族氣節。
(6)上海的新科技發明擴展閱讀
熱干岩型地熱資源是蘊藏在熱干岩體中的地熱資源,儲熱岩體中不存在熱水和蒸氣。其溫度可達到數百攝氏度,但是由於地表缺乏大氣降水,或者因為其本身的透水能力太差,不能形成水熱型地熱資源,而岩體所蘊藏的大量熱能目前還難以直接利用。
根據地溫梯度值可將熱干岩型地熱資源分為:高級80℃/千米,中級50℃/千米,低級30℃/千米。將熱干岩體轉化為水熱型地熱田,叫人工激發。人工激發方法很多,如高壓水力破碎,化學爆炸破碎,甚至利用地下核爆炸,人為地使熱干岩體產生透水裂隙。
然後通過鑽孔將地表水送入其中汽化,再通過另一鑽孔引出蒸氣而後利用,這個過程就叫熱干岩體激發。地球熱能主要寓存於熱干岩體之中。通過熱干岩體激發形成的水熱型地熱田,稱人工地熱田。
『柒』 中國上海世博會有什麼科技發明
2010年世博會將在上海舉行,其命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預示著上海及其他城市將要利用和改造自然環境而創造出來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環境,造福全體城市居民。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綠色的世紀。日本愛知舉行的世博會的主題是「自然的睿智」。從這點可以看出人們對自然,對生態越來越關注。二十一世紀主導的住宅是綠色家園,二十一世紀主導的食品是綠色食品,二十一世紀主導的的環境是綠色環境。綠色也是人類的永恆主題。綠化就是體現綠色的一個重要環節。
綠化,這個詞對於我們並不陌生。眾所周知,綠化可以美化環境,釋放氧氣,減弱雜訊,降低氣溫,阻擋風沙、改良環境。不僅如此,綠化還可以減低人類害怕及生氣的情緒促進正向的心理反應。可以說,綠化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上海把綠化作為城市規劃的重頭戲。隨著世博會申辦工作進入倒計時,表盤上那分分秒秒都躁動著的指針撩撥起所有關心世博會的人的心弦,特別是與世博項目休戚相關的上海市綠化管理局的工作人員,畢竟400公頃的申辦會址上有60%-80%都將是綠地。綠化對上海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城市建設、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都非常重要,而且還能帶動經濟增長。
首先,綠化對上海的城市建設有促進推動作用。據了解,2010年世界博覽會將有多條與黃浦江垂直的綠色植物走廊,將綠化帶從濱江地區延伸到城市腹地,猶如現代城市與大自然連接的紐帶;在滿目綠意的襯托下,一條長四五百米、專供遊人徜徉觀光的花橋將橫跨浦江兩岸,成為聯系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標志性建築。世博會之後,將根據這一地區的城市雛形改造博覽會的空間,將其融入上海市區。綠色走廊和運河將予以保留。穿越黃浦江的花橋也將保留,它可把散步的遊人引向新的城市公園,在展覽會之後,作為上海市容的一部分,成為上海的又一標志性景觀。
其次,綠化能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2004年2月2日上海被正式授予「國家園林城市」的稱號,上海也提出了要建設森林城市的目標。在1990年,上海還處於還清債務階段;但就2004年上海全年新建綠地1800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36%,市區人均公共綠地達到10平方米。內環線內基本消除綠化500米服務半徑盲區,建設了一大批大型公共綠地;由於2010年世界博覽會建設的城市綠地將更多。在綠地建設中不僅突出生態功能,更加註重綠地的綜合服務功能和城市景觀功能。以這種發展勢頭,到2010年,上海達到目標就指日可待了。
不僅如此,綠化還帶會動經濟的增長。由於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緣故,上海的房價將會有所增長。房地產投資方面有數據顯示綠地最直接的收益者就是房地產開發商:由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園綠地總是"澤被"周邊---公園附近的房價幾乎沒有不"草長價高"的。近年來,公園附近的樓價每平方米至少上漲1000元,靠近綠地的樓盤的平均銷售套數也會高出遠離綠地的樓盤許多。
缺少綠色的家園就缺少了寧靜、安詳。沒有了茵茵綠草,只有片片慘白的路面,在強烈陽光下泛著刺眼的蒼白……
水是生命的源泉,而綠色是生命的色彩。只有充滿綠色的城市才有勃勃生機,充滿活力……
綠色,是人類永恆的理念
綠色,是文明的象徵。
綠色,它顯示了大自然的靈感和魅力。
讓我們從現在行動起來,讓城市多一份綠色,添一份活力。
另外一篇
我與世博會
2010年世博會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文明和諧的呼喚更是猶在耳邊。上海獲得了2010年世博會舉辦權,世博會將是世界的盛會,是展現上海豐采和形象的大好機遇。作為一名上海的小主人,我的心裡洋溢著一個想法――我要為世博會植棵樹,讓上海充滿綠色。
說干就干,三月的一天,我們全家買了幾棵樹苗,一起到公園去植樹。天下著毛毛細雨,我們來到小河邊,河旁的幾棵樹已吐出嫩綠的樹葉,美麗極了!我們拿著鐵鍬分頭幹了起來,我和爸爸一鏟一鏟地挖了一個土炕,媽媽小心翼翼地把小樹苗放進坑裡,扶正,然後用鐵鍬把坑旁的泥土慢慢填進坑裡,用腳踩實。可是因為我的力氣太小了,鐵鍬又太重,我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把坑邊的土撥進坑裡。我們不斷地往坑裡填土,一直到把坑填滿。最後我再給小樹澆上一些水,這樣,一棵樹就種好了。就這樣,我們種了一棵又一棵。此時,小鳥在枝頭嘰嘰喳喳地叫著,彷彿在說:「這兒的樹越來越多了!」看著一棵棵種好的小樹苗,我開心地笑了。雖然我已是滿頭大汗,精疲力竭,但是心裡卻甜絲絲的。我希望小樹苗在春雨的滋潤下能夠快樂地成長,到了世博會開幕的那一天,這些小樹苗一定會長得高大挺拔,鬱郁蔥蔥的!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我將與世博共成長,為世博盡一份綿薄之力,我與世博同行……
遙想2010年世博會開幕時。在2010年,我一定能與家裡人一起前往參觀,我的腦海里浮現的,是上海世博會宏偉明亮的展覽大廳中觀看各國展品的一幕。
我很光榮,我能居住在上海。2010年的上海,因為世博會而吸引全世界的眼球,2010年的世博會因為選擇了上海而成為歷史上最耀眼的一次。我們可以和世界各國的客人一同在上海避風塘喝中式早茶;上海的高度超越金茂、速度達到F1方程式、寬度融合進長三角經濟帶。世博會不僅僅是上海的,也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世界博覽會被稱為經濟、文化、科技領域的奧林匹克盛會,留下了人類在文明與科學之旅中的許多輝煌,現代社會的不少概念和活動方式都是從世博會開始或從世博會中得到啟發而形成的。世博會是一次科學的大會,2010年世博會在中國上。
上海舉辦,有利於進一步培養我們的科學精神,讓我們親身感受科學之光。相信上海世博會必定會促進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發展,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為了精彩的2010,我願意為上海的未來出份力,哪怕只是栽下一棵小樹,讓參加世博會的外賓在上海感受到:這是一座森林城市,無污染的城市,文明的城市。我准備在明年植樹節之際,在居民樓附近種一些小樹苗,希望更多的市民也積極參與美化家園的行動。
2010年,我會和我的家人一起,看一看繁華的大上海。我相信2010年世博會,會帶給上海更加繁榮昌盛的未來。
我將期盼世博的巨大熱情轉化為迎接世博的實際行動,我將與世博共同成長,與城市共同發展,為上海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努力,與上海攜手共前進。我的2010
最近是世博會倒計時500天的日子,世博會那熟悉的腳步正悄無聲息地向我們靜靜地走來。當世博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期待的時候,「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句世博會的宣傳口號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傳誦。而我,一個普通的小學生,也在盼望世博會的到來。
我想像中的世博會是個綠色的世博會。據我了解,2010年世界博覽將會有多條與黃浦江垂直的綠色植物走廊,將綠化帶從濱江地區延伸到城市的腹地,猶如現代城市與大自然相連接的綠色紐帶;在滿目綠意的襯托下,一條長四五百米、專供遊人徜徉觀光的花橋將橫跨浦江兩岸,成為聯系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標志性建築。
我想像中的世博會是個環保、一塵不染的世博會。那時,全中國以及全世界人民都會看到一個潔凈的上海。使去參觀世博會的遊客流連忘返,陶醉不已。
我想像中的世博會是個熱鬧的世博會。那時,世界各國的觀光者紛至沓來。使上海成為各國文化共同交流、探討的平台,讓外國遊客對上海刮目相看。
總之,我想像中的世博會是個多姿多彩的盛會!
『捌』 (高分)關於上海科技的發展
20世紀時的上海是怎樣的?
黃浦的夕潮不知怎的已經漲上了,現在沿這蘇州河兩岸的各色船隻都浮得高高地,艙面比碼頭還高了約莫半尺。風吹來外灘公園里的音樂,卻只有那炒豆似的銅鼓聲最分明,也最叫人興奮。……從橋上向東望,可以看見浦東的洋棧像巨大的怪獸,蹲在暝色中,閃著千百隻小眼睛似的燈火。向西望,叫人猛一驚的,是高高地裝在一所洋房頂上而且異常龐大的霓虹電管廣告,射出火一樣的赤光和青磷似的綠焰:Light,Heat,Power!(茅盾《子夜》)
這是茅盾對20世紀20、30年代的描寫:一條充滿喧囂和躁動的黃浦江。顯然,一提到上海,首先想到的是黃浦江,是黃浦江兩岸的高樓大廈。
白渡橋至金陵東路的一段黃浦灘,因位於上海縣城廂之外的浦灘,被習稱為「外灘」。它是上海都市的最初輪廓線,曾被稱作黃浦路、揚子路、黃浦灘路,1945年改名為中山東一路。
外灘原是一片荒蕪的淺灘,沿灘有一條狹窄的泥路,供船夫拉纖時行走。灘的西邊為農田,阡陌溝渠之間散布著星星點點的茅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英帝國主義在上海開辟租界前,首先劃定外灘一帶江面為其船隻的「下錨地段」。1845年11月29日,通過《上海土地章程》把外灘以西的830畝土地劃為英租界。此後,殖民當局便在李家莊(又名李家場,今圓明園路西南、北京東路近外灘的一段)建造英國領事館(今外灘33號中國旅行社上海分社所在地)。不久,英國領事館的南邊沿黃浦江一線,陸續出現沙遜洋行、仁記洋行、寶成洋行、旗昌洋行、天長洋行等洋行.臨黃浦江的纖道,1848年被改造成18米寬的馬路,並在馬路東側建造碼頭,堆棧、本行和船廠。1854-1941年間,出現十餘家外資銀行和中資銀行,成為上海的金融中心,有「東方華爾街」之稱。外灘的房屋開始時都是兩層樓和三層樓。
本世紀以來,由於建築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實力的增長,出現多層和高層,式樣五花八門,諸如英國古典式、英國新古典式、英國文藝復興式亞細亞大樓(原上海冶金設計院)、上海總會(今東風飯店〕、匯豐大樓(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樓)、恰和大樓(今外貿局大樓)等、法國古典式、法國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東印度式、折中主義式、中西摻合式等,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北起蘇州河口的外白渡橋,南至金陵東路,全長約1700米。無論是極目遠眺或是徜徉其間,都能感受到一種剛健、雄渾、雍容,華貴的氣勢。
現在我們見到的外灘大樓大都經過改建,但基本風格不變。1992年國慶節前,又完成了外灘綜合改造一期工程。現在的外灘防汛牆呈廂廊式,高6.9米,寬15.4米,可抵禦千年一遇的潮水。廂內能停放300多輛汽車,廂面是綠化景點和沿江步行道。路面比先前拓寬一倍,有8快2慢10個車道,外灘歷來是上海的旅遊熱點,除能觀賞中外罕見的「萬國建築博覽」外,還可領略外白渡橋與吳淞路閘橋的豐姿,黃浦公園的俊巧,防洪牆的設計匠心,以及大樓與江水交相輝映的勝景。浦江夜遊更有一番情趣。加之這里交通發達,購物方便,歷史掌故豐富,旅遊設施完備,使人留連忘返。
===================================================
現在的上海是怎樣的?
上海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城市?每個初到上海的人都會帶著這個疑問,漫遊在這個城市中尋找著自己的答案。它是國際化的大都市,但是最被人念念不忘的卻還是那一抹華麗……
如果要在上海找一個最具本土風情的地方,那一定是豫園,它保持著江南小鎮雜亂而清秀。穿過熙來攘往的城隍廟,你一定能體會到老上海里弄人家的生活氣息。衡山路上酒吧和油畫的韻致應該是不會錯過的,再帶上幾樣雁盪路上買來的小吃,讓晚風趕走你一天的疲乏。燈光裏,外灘一派旖旎的歐陸風情。瀕江遠眺,東方明珠電視塔、金茂大廈在現代化建築中分外醒目。
『玖』 現代科技新發明有那些
太多了,社會在進步科技飛速發展,主要是在能源方面的發明比較多,核電站(主要研究核聚變),
太陽能。量子計算機,基因科技,航天航空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