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具有遠見、創造力和革新精神的企業家善於利用哪些發展趨勢
善於利用行業的發展趨勢。
善於利用消費變化的趨勢。
善於引導並創造消費需求。
B. 曾被評為傑出社會企業家的俞敏洪,他對社會究竟做過哪些重大的貢獻
一方面他在教育方面為社會做了很大的貢獻,另一方面就是從事了很多公益事業位社會做了貢獻,還有一方面就是他個人的美好品質和勵志經歷讓社會上的人民受益頗多。俞敏洪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在很多方面都影響著整個社會,他也在很多方面為這個社會貢獻了很多。
03.他個人勵志的創業經歷對這個社會貢獻了精神力量。
俞敏洪的出身是很貧窮的,但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了數不盡的財富,這個過程非常坎坷,但是他成功了。所以他的經歷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活生生的生活教材,他的精神感染著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尤其是學生。所以說俞敏洪為這個社會貢獻了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是無價的,這種貢獻是沒有辦法用物質來衡量的。
C. 優秀企業家的品質
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企業家,要具備哪些優秀的品質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企業家?近年來,經過對200位成功企業家的研究發現,這些最優秀的企業領導人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並能盡全部的努力去達到自己的目標,他們懂得做人、善於決策、充滿熱忱、持續創新、架構關系、激勵團隊以及贏得擁戴……最成功的企業家所共同具有的良好品質,使得這些企業領導人能夠脫穎而出。這些優秀的品質主要體現在:
懂得做人。會做人,別人喜歡你,願意和你合作,才容易成事。怎麼讓別人喜歡自己呢?好的企業領導者都習慣於能真誠地欣賞他人的優點,對人誠實、正直、公正、和善和寬容,對其他人的生活、工作表示深切的關心與興趣。
台灣著名企業家張忠謀在黑金橫行的社會大環境下依然從來不走後門、不走政商關系,更拒絕鑽法律漏洞,贏得企業界和民眾的極大尊重,官員也因此從來不敢故意刁難他的企業。
善於決策。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企業經營方案總是不止一個,決策就是要對各種方案進行分析、比較,然後選擇一個最佳方案。企業領導者的價值在於「做正確的事情」,同時幫助各階層的主管「把事情做正確」。
四川長虹總裁倪潤峰1996年率先拿起價格武器將彩電大幅降價,從而確立國產彩電的主導地位,正是看準市場、果斷決策的典型。
相信自己。成功的企業領導者都有很強的信心,他們既會在自己內心裡相信自己,也會在公眾面前表現出這種自信心。成功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成功的慾望是創造和擁有財富的源泉。
英特爾總裁葛洛夫認為「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堅持與自信成就了英特爾今天的偉業。
明確目標,什麼是領導?世界級企管大師班尼士下了個定義:「創造一個令下屬追求的前景和目標,將它轉化為大家的行為,並完成或達到所追求的前景和目標。」企業領導者們知道,要使員工能奉獻於企業共同的遠景,就必須使目標深植於每一個員工的心中,必須和每個員工信守的價值觀相一致;否則,不可能激發這種熱情。
有「神奇教練」之稱的米盧蒂諾維奇已經創造紀錄,他所帶的每支隊伍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打進世界盃的決賽圈。
充滿熱忱。熱忱有時候比領導者的才能重要,若二者兼具,則天下無敵。產生持久的熱忱方法之一是定出一個目標,努力工作達到這個目標,而在達到這個目標之後,再定出另一個目標,再去努力達到。這樣做可以提供興奮和挑戰,如此就可以幫助個人維持熱忱而不墜。
頑強精神。如果說有一種素質幾乎為所有的成功企業領導者所擁有的話那就是頑強精神。所謂頑強,並不是達到愚蠢地步的頑固,它是一種下決心要取得結果的精神。在管理實踐中,作為一個領導者,你手下的人都希望領導是一個不屈不撓的人。只有你的競爭對手希望你放棄這種精神。
重視人才。企業最好的資產是人,企業領導者的美德在於挑選好的合作夥伴。選一個適合的人,比選一個優秀的人來得重要。除了專業所必備的素質之外,他們找人要看3種東西:一是必須精力充沛。有精神、有氣派,這樣的人可以走長途,可以感染人,適應變動。
考慮個人利益的同時,能夠考慮到公司的利益。三是要有智慧和膽識,有進行思考的能力和魄力。
「蕭何月下追韓信」、劉備「三顧茅廬」都是識人用人的經典例子。
充分授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一個人做所有的事。所以,作為一個企業領導必須學會把權力授予適當的人。授權的真正手段是要能夠給人以責任、賦予權力,並要保證有一個良好的報告反饋系統。
美國前總統里根是一個出名的放任主義者,他只關注最重要的事情,將其它事情交給手下得力的人去負責,自己因此可以經常去打球、度假,但並不妨礙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激勵團隊。組織起一個優秀的團隊,是一件非常艱難和重要的事情。激發起他們的熱情,挖掘出每一位團隊成員的聰明與潛力,並將他們協調起來,是成功的領導者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一個企業領導人必須是一個能激發起員工動力的人。
終生學習。衡量企業成功的尺度是創新能力,而創新來源於不斷的學習,不學習不讀書就沒有新思想,也就不會有新策略和正確的決策。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正是終生學習的最佳寫照。
持續創新。當今世界正面臨著的一個非常嚴峻的現實是:如果你停步不前,你就會失去自己的立足之地。這一點對於任何領導或公司都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滿足於現狀,你就喪失了創新能力,而創新是人類發展的主要源泉。具有創新頭腦的人是不怕變革的。
耐克不斷改進自己的運動鞋,以適應人類行走和奔跑的需要;不斷尋找為當時年輕人所接受的明星作為代言人,希望永遠被認為是「酷」的代名詞,沒有持續創新,已有幾十年歷史的耐克就會被年輕一代拋棄。
第十二個習慣:架構關系。一個好的企業領導者習慣於架構關系。他們知道,關系已成為人際中個人成長、企業成事的重要條件與資源。關系就如同網路,構架起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企業與客戶、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互動。為了企業的發展,任何一個領導者都缺少不了「關系管理」。西方國家的大企業常常邀請其它大企業的管理者加入自己的董事會,不僅拓寬了眼界,而且在經營管理中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助力。
抓住機會。每個人都被機會包圍著,但是機會只是在它們被看見時才存在,而且機會只有在被尋找時才會被看見,關鍵在於你如何認識機會,利用機會,抓住機會和創造這些機會。
有效溝通。鄰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的有效溝通,是管理藝術的精髓。比較完美的企業領導者習慣用約70%的時間與他人溝通,剩下30%左右的時間用於分析問題和處理相關事務。他們通過廣泛的溝通使員工成為一個公司事務的全面參與者。
經營未來。成功的企業領導人都懂得,未來是屬於那些今天就已經為之做好准備的人。他們用20%的時間去處理眼前那些大量的緊要事情,這只是為了眼前的生計;而把80%的時間留給那些較少但很重要的事情,這是為了未來。
贏得擁戴。一個企業領導人的夢想不管如何偉大,假如沒有擁戴者的認同與支持,夢想仍然只是夢想。要贏得擁戴者的首要任務就是:認同我們的擁戴者,並找出他們共同的渴望是什麼?假如說領導人需要具備什麼特殊天賦的話,那就是感受他人目的的能力。
勇於自製。具有高度的自製力是一種最難得的美德。熱忱是促使你採取行動的重要原動力,而自製力則是指引你行動方向的平衡輪。在管理活動實踐中,一個有能力管好別人的人不一定是一個好的領導者,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功。
深圳萬科總裁王石1992年時針對一些房地產開發商低於40%的不做的暴利心態,提出萬科「高於25%的利潤不做」的口號,如今萬科還健康地活著,當年眾多追逐暴利的企業則大部分已死掉。
培養領導。最成功的領導者是那些把工作授權給別人去做的人,是把下屬培養為領導者的人,是把領導者變為變革者的人。聯想集團董事長柳傳志培養了兩大少帥:楊元慶和郭為,使集團的事業後繼有人、基業長青。
注重家庭。比較完美的企業領導者常把家庭比作登山的後援營地。他們在籌備後援營地(家庭)上所花的時間,絕不能少於實際登山(幹事業)的時間,因為他們的生存、登山的高度,常常與後援營地是否牢固和存糧是否充足有關。這些企業領導者還懂得,全面的成功才算真正的成功,他們往往在幹事業的同時,能夠兼顧家庭,珍惜幸福的婚姻。
經營健康。許多立志要成功但最後壯志難酬的企業領導人,往往是因為不能戰勝一個最大的敵人,這個敵人就是自己不健康的身體。美國管理界流行著一個觀點:不會管理自己身體的人亦無資格管理他人,不會經營自己健康的人就不會經營自己的事業。
這些優秀的品質值得立志成為優秀企業家的人好好學習修煉,這樣才能在激烈競爭的商海中立於不敗之地,並取得個人和企業的輝煌成就。
D. 你認為哪三個因素對於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來說很重要
在我的眼裡我認為誠信經營,並且選擇踏實努力的去工作對於每一個企業家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
E. 一個企業家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
一般人看來,企業家就是經商,經商不過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西方國家把企業家稱之為:「企業建立和發展過程中能承擔風險和責任,並實現創新的人」。什麼樣的人才算是企業家?創立「企業家」一詞的法國政治學代表人薩伊認為:「企業家是把經濟資源從生產率和產出較低的地方轉移到較高的地方」。
從生產力角度分析,企業家就是冒險家,是把土地、勞動者和資本這三個要素結合在一起進行活動的第四個生產要素,企業家必須承擔著可能破產的風險。
從管理學角度看,企業家是不斷地在經濟結構內進行「變革突變」,對舊的生產方式進行「具有創造力的破壞」,所以目前最普遍的觀點是從創新行為上確定企業家的概念。而德魯克認為,企業家是有目的地尋找革新的源泉,善於捕捉變化並把變化作為可開發利用機會的人。
從總體來看,企業家應當具備多重素質:
一、企業家應當是一種創造開拓性的人才。應該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想別人不敢想和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能打破常規,破除舊傳統,創造新的管理理論,革命就是企業家必須做的事情。
二、企業家對經濟生活中任何一個微小的變化都要反應靈敏。企業家是一個對生活中任何微小的事情都花大力氣去關注,並且能從小中見大的人。企業家階層的開拓意識和冒險精神是一般人所不具備的,其敏感、謹慎、理性的思維也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這恰恰是企業家所必須具備的。
三、企業家對企業的擴張有永不滿足的要求,對企業經營追求是永無止境的。真正的企業家應當是經濟動物,他對發展企業已經達到了不止疲倦的境界,這種執著的追求表明,企業家已經不單純是對金錢的追求,完全是為了自我能力和價值的實現。
四、企業家的使命是創新。企業家是推動企業變革的人,企業不變革就沒有生命力,但是,當企業真要變革並且觸動了企業固有的管理模式和思維習慣時,就特別需要一種特殊的勇氣,也就必然會引起爭議。所以,創新對中國企業很難說是利還是弊,但是我們不理解什麼是創新,也就不能理解什麼是企業家行為。
五、企業家是企業的靈魂,其胸懷決定了企業的生存能力。企業家既是打破平衡又能保持平衡的人,企業家能夠在市場的風浪中把握自己,並能保持企業在市場中的平衡。
六、企業家是一個有著獨特經營哲學和鮮明個性的人。不同的企業家有著不同的價值准則。就像是會說話的人不一定會唱歌,能唱好歌的人不一定就能成為歌唱家一樣。企業家和演員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是十分相似的,企業只不過是企業家表演的舞台,企業家的經歷越豐富,他所表演的空間也就越廣。
企業家只有用賽馬的方法通過市場才能測出高低。要培養企業家首先要給他們一個施展才能的舞台,企業家不能只有好壞的評判標准,要容忍其個性,個性化的人才是創造性人才敢於創新的前提,也是企業家的重要特徵。
F. 為什麼創造力是最有價值的能力
快樂營的「六力素質教育」系統中創造力與學習力互為陰陽,創造力是最有價值的能力,因為創造力是生發智慧的智慧,更是孩子未來成才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如果孩子的學習力相當,精神力差不多,那麼能給他們分出高低的就在於孩子的創造力了,而且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因為在孩子的物質基礎、精神風貌、待人接物、學歷等等背景都不相上下的情況下,想讓孩子更有競爭力,與人一較高下的資本就在於創造力,創造力能生發其他幾種生命能力,所以說創造力最有價值。
創造力強的孩子表現為好奇、興奮、充滿悟性和探究精神,大多數的中國孩子的創造力往往處於劣勢,孩子天生是圓滿具足的,可是我們的孩子怎麼養著養著創造力就比不上西方國家的孩子了呢?各位家長們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答案是我們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很多做法束縛了孩子,關閉了他們創造力的大門。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們用無盡的「愛」束縛了孩子的身體,包括他的手腳,這個不許碰,那個不許動,久而久之,孩子探索的天性就被抹殺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學校教育又給孩子灌輸各種標准答案,禁錮孩子的思想,束縛孩子自己思考的能力,這樣我們的孩子就被教育成了一個只有標准而沒有創造力的人了。
如何開啟生命的智慧,讓孩子充滿創造力呢?在快樂營組織的「創造力特訓營」中,教給孩子「變不利為有利,化腐朽為神奇」的思維,幫助孩子生發出創造力。解放孩子的思維,不再限制他們,當然這不等同於讓他們為所欲為,讓孩子的靈性釋放出來,就能打開創造力的大門。其次,可以帶孩子去大自然中放飛心靈,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體驗自然萬物本有的美,讓他們知道這本來就不需要什麼規則、框架、標准,萬事萬物有他自己的生長規律,找到並發現這些規律,就能開啟孩子的創造力,不要再被現在的標准答案束縛,我們能給到孩子的答案都是現有事物最末端的結果,很多時候甚至連孩子問一句為什麼都不行,孩子得不到答案當然就失去了創造力,因為他的創造能力的通道就此被我們堵上了,變成一個學習機器,不懂得探究原因,沒有好奇心,這多麼可悲可嘆!
G. 論述社會主義新時代如何創造企業家精神和企業家成長的社會環境。
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是財富積累和價值創造過程中最具生產力、最為積極的因素。中國改革開放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激發了企業家精神,激活了企業家這個最具活力創造力的市場組織者和財富創造者群體。
一是忠於黨忠於國家。國有企業家是在黨的培養下成長起來的,對黨和國家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對黨給予的信任和重託有著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十分珍惜黨和國家提供的施展才華的舞台,懂感恩、知回報,把為黨工作的赤子情懷同企業改革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把個人價值實現同黨和國家的事業緊密結合起來,團結帶領國有企業廣大幹部職工帶頭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主動服務國家戰略,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在應對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抗擊救援,脫貧攻堅、改善民生的項目實施等方面挺身而出、主動作為,當表率、做先鋒,充分體現出一種為國家為人民真誠奉獻的精神。
二是勇於創新。創新是企業家的本質特徵,在國有企業家身上也同樣得到充分的體現。近來熱播的《輝煌中國》《大國重器》《厲害了,我的國》中,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創新項目,無不體現國有企業的創新成果,無不體現國有企業家的創新精神,許多國有企業家本身是從技術帶頭人、項目總師成長起來的。國有企業家的創新還體現在國企改革機制轉換過程中,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創新體制機制和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新路。
三是敢於擔當。國有企業大多處於關系國家安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規模體量大、業務范圍廣、歷史包袱重,管好國有企業、帶好國有企業幹部職工隊伍十分不容易。國有企業家不怕矛盾復雜、不怕任務艱巨、不怕責任重大,敢於迎難而上,敢於奮勇爭先,敢於開拓進取,帶領廣大幹部職工不斷開創企業發展的新局面,創造出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的優秀業績。
四是善於經營。國有企業從計劃經濟的行政附屬物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獨立市場主體,要和各類所有制企業一樣,參與市場競爭、經受市場考驗。國有企業家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經過大浪淘沙成長起來的。在紛繁復雜的形勢和嚴峻的市場考驗面前,國有企業家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勇立市場競爭的潮頭,帶領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了主動、贏得了優勢、贏得了未來。
五是清正廉潔。國有企業家作為企業的領導者,作為整個班子的核心、整個企業的關鍵,把清正廉潔作為精神底色和行為准則,以上率下、以身作則。
H. 論文:創意與企業家精神:為什麼企業家需要企業
人物的內心世界是很豐富的,心理描寫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內心的喜、怒、哀、樂、愛慕、思念、苦悶、痛苦、怨恨、驚恐、嫉妒等等。常見的心理描寫方式有內心獨白、思憶聯想、夢境幻覺等。
不是每篇文章都適合出現心理活動的,我們在寫心理活動的時候應該注意:
一、應寫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環境中才會產生的心理活動,記得《賣炭翁》中有一句,「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I. 是政治家有能力還是企業家有能力
企業家、政治家,誰才是真的英雄?
人總是有英雄情結的,特別是男人。
問題是,什麼樣的人才堪配稱為英雄?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需要明確幾個方面,一是「英雄」的內涵與標准,二是時代背景等等。
「英」者,大概意味著「傑出、偉岸、灑脫」;「雄」者大概意味著「陽剛、強悍、征服」。
因此,配稱英雄的至少應該達到幾個標准:
一是具有卓越、突出的智慧和創造力,即所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二是具有非凡的膽略和勇氣,既勇於乘勢而上,又敢於逆天而行;
三是具有久遠而廣泛的影響力,歷經時間的洗禮和歷史的沖刷而不褪色,遠隔千山萬水也如雷貫耳。
就以上內涵和標准而言,人們(特別是我們中國人、華人)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政治人物、軍事人物,確實,就本土而言,符合這樣標準的古代當有秦始皇,現代當有毛澤東;就西方而言,古代當有愷撒,近代當有拿破崙。
不過,很遺憾,本文的主旨想說的是,就現在和未來的歷史而言,軍事家、政治家將逐漸退出英雄的行列,而企業家將逐漸成為真正的英雄!
為什麼,因為時代變了,過去幾千年主要屬於農業文明、游牧文明,為生存和炫耀而展開的軍事征服和為駕馭下屬與百姓的政治智慧顯得很重要,因此凸顯出了軍事家與政治家;加之信息不發達,交流不暢通,因此冷兵器和權謀成為智慧、膽略和影響力的重點。
但是,顯然,現在,至少100-200年以來,這一切都已經有了巨大的改變,工業文明、商業文明已經成為社會的主流,圍繞工商業展開的技術實力、創富膽略已經成為智慧角逐的主戰場,而之前的爭戰主要圍繞土地和牲口!
另外,在今天,所謂的「地球村」也就意味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非常了解我,我也非常熟悉你,你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你,世界的透明度已經大大增加了,陰謀權術可以發揮的空間已經大大縮小了,「愚民」政策越來越行不通了!
再一方面,以前一切以政治為中心,天下一人,一人天下,現在必須一切以經濟和工商業為中心;以前的所謂工商業為政治和軍事戰爭服務,現在政治和軍事必須為本國的經濟和工商業服務。
民主也好,人權也罷,社會契約必須為市民社會、公民社會服務,而市民社會、公民社會的大多數人(90%甚至更多)必須進入企業,成為企業公民,並以此獲得生存、生活的基本來源,其一生的大部分時間也要在企業中度過。中國五千年的農業社會早就應該結束了,官本位的時代也早就應該結束了!
工商業時代,誰配做英雄?——只有企業家!
因為,只有他們是創造社會財富和一國實力的基礎與根本;只有他們在提供工作機會,從而保證社會穩定;也只有他們通過企業的財富創造為社會、為其他部門的存在提供基本的稅收、支持和保障。
企業,已經成為社會的基礎細胞,穩定支柱和發展動力!
工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需要智慧與創造;企業的創造需要膽略和勇氣;卓越的企業家,具有久遠而廣泛的影響力!比如比爾.蓋茨,比如韋爾奇,比如王石等等,他們已經成為社會的新偶像,也已經成為政治家追逐的中心!
為什麼說本土企業界的王石是英雄,因為他符合本人的三條標准:從非常成功的多元化走向更加成功的專業化,這需要大智慧,即使柳傳志也做不到!50多歲「高齡」還敢於直上青雲8公里,勇登珠峰而且成功,有點「逆天」的味道!企業很成功,本人卻很輕松,即使比爾.蓋茨、韋爾奇也無法做到,巴菲特更無法做到!
最後補充一點,當今社會,誰是政治領域的英雄?由於歷史潮流的演變,當今社會政治領域的智慧需要已經不如商業和經濟領域對智慧需要的那樣迫切,比如美國,由於其強大的(以企業為基礎的)綜合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以及良好的政治體制,只要不是膿包(美國的政治制度當然也不會選擇膿包!),就可以讓美國保持全球領導地位!至於本土,則需要把握全球的大勢與潮流,真正需要智慧的地方是(在保證領導地位情況下)促進工商業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通過工商業),另外就是國家的統一了!
那麼,當今世界還有政治領域的英雄嗎?當然不會沒有!比如本.拉登,敢於逆天而行;比如普京,挽救垂死的俄羅斯於危難並重塑大國強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