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信長之野望14:創造三州統一戰
>>>點擊進入信長之野望14全劇情流程戰國傳事件圖文攻略
2:三州統一戰
達成條件:島津義弘在城外和伊東義佑交戰,攻佔佐土原城、肝付城
統一薩摩、大隅和日向三州,一直是島津家的夙願,島津義久接掌家督之位,更要將這一願望實現。義久的三個兄弟:義弘、歲久、家久,人人爭先,激情四射,在這場戰役中發出耀眼的光華。
戰斗開始,將加久藤城的島津義弘派出來,迎擊從東方而來的伊東義佑隊,兵力相差比較懸殊,但不要緊,交戰即可觸發劇情。最後義弘以區區800兵力牽制伊東的5000大軍,詭計連連,運用不窮,終將伊東軍擊潰。此戰改變了九州的格局,以至於被後世稱為“九州的桶狹間”。伊東家的實力削弱了,島津家迎來進攻日向的絕佳時機。
接下來攻打東南方的肝付家和東方的伊東家,不過才六座城池,分兩路同時進攻。
Ⅱ 信長之野望14:創造天下布武島津家(1)
信長之野望14創造天下布武島津家攻略:
1567年8月
天下布武
島津貴久
(小地域上的多勢力爭奪戰)
海盜頭子島津家(汗!)地處日本的最西端。
不過這里也不是什麼蠻荒之地。
多家中小勢力在此爭斗,真可謂是天下布武的真實寫照。
形勢
島津家雖然本城只有一座,不過支城眾多,在這個區域算是中產。
在島津的包圍中,肝付家艱難的生存著。
東面有勢力弱小的伊東家。
背面是掐住了島津家北上通道的相良家。
再往北就是區域爭奪的核心。
大友、阿蘇、龍造寺等實力較強的家族都在這一線。
可以說,相良家在一定程度上實際上是島津家的屏障。
相關攻略推薦:
天下布武:島津家(1)
天下布武:島津家(2)
天下布武:島津家(3)
天下布武:島津家(4)
天下布武:島津家(5)
天下布武:島津家(完)
12下一頁
Ⅲ 什麼叫日本軍國主義
1929年2月,南京出版的《時事月報》上刊出一條讓世人震驚的新聞:《驚心動魄之日本滿蒙積極政策——田中義一上日皇之奏章》。曾讓蘇聯人出價30萬日元,美國出價25萬日元的《田中奏摺》被中國的報紙免費公之於眾。
這背後有一個頗有傳奇色彩的故事:20世紀20年代末,東京有一位華人富商叫蔡智堪,蔡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早年曾參加過同盟會,曾多次把自己在與日本上層人士交往中得到的消息,通過好友、張學良的秘書王家禎傳達給張學良。1928年6月,蔡智堪收到王家禎的密信,希望能設法弄到《田中奏摺》。蔡智堪從日本政壇少壯派政友會與元老派民政黨的矛盾入手,了解到元老派對少壯派的囂張氣焰十分不滿,有意通過向外泄露少壯派政府的計劃來挫一挫他們的銳氣。蔡便向元老派代表人物宮內大臣牧野仲顯提議,由自己把這份絕密材料向外公布。在一個深夜,蔡化裝成一個補冊工人,潛入皇宮書庫,用透明的繪圖紙蒙在《田中奏摺》上,將長達67頁的奏摺描摹下來,送給王家禎。王家禎接到奏摺後立即找人翻譯並呈報給張學良,張指示印製200本分給東北軍政要員,並給南京政府送去4本。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被我征服,其他如小中亞細亞及印度、南洋等異服之民,必畏我敬我而降予我。」《田中奏摺》繼承了明治時代大陸政策的基調,但更為狂妄,「使世界知東亞為我之東亞而不敢向我侵犯」,因為此時,日本已經在「滿蒙」經營了十幾年。
1905年結束的日俄戰爭鞏固了日本在甲午戰爭中的既得利益,也是日本人有步驟向中國東北和內蒙古輸入移民和殖民經濟的開始。最初輸入到中國東北的日本移民以退伍軍人和武裝農民為主,其目的是在從事農業生產的同時,為關東軍提供情報和後援,操縱地方勢力,抵擋蘇聯的南進。後來擴展到普通的農民。到「九一八事件」前夕,東北的日本移民數量已達23萬。投資方面,據《田中奏摺》自曝,日本通過設立「南滿洲鐵道會社」,「借日、支共存共榮之名」,在東北投資鐵道、海運、礦山、森林、鋼鐵、農業、畜產,達4.4億日元。
這些到別的國家開疆擴土、積累財富的日本移民從一開始就麻煩不斷。最初是不適應東北的寒冷氣候,加之物資匱乏,移民的動搖和抵制事件時有發生。「當滿洲的日本人發現自己正在成為中國愛國主義的靶子時,形勢變得更加嚴峻了。到1931年,滿洲的對外事務已經被置於南京的控制之下,東三省成立了新的運輸委員會,計劃建立一個統一的鐵路和電訊系統……中國人熱心於修築自己的鐵路以削弱南滿鐵路,開發葫蘆島港與大連抗衡,並通過拒絕延長租借地或阻止本國勞工為其工作以逐步遏制日本的礦業和林業。」——《劍橋中華民國史》對於當時東北形勢的描述與《田中奏摺》流露出的緊張情緒是吻合的:
「無奈歐戰以後,外交內治多有變化,東三省當局亦日就覺醒,起而步入我後塵,謀建設其產業之隆盛,有得寸進尺之勢。進展迅速實令人驚異。」
「日俄戰爭所得之南滿利益,亦因九國條約而大受限制。因而我國人民不能源源而進,支那人反如洪水流入,每年移往東三省,勢如萬馬奔騰,數約百萬人左右。甚至威追我滿、蒙之既得權,使我國每年剩餘之八十萬民,無處安身。」
「支那人日就覺醒,雖內亂大正之時,其民眾尚能精勤不息,模仿日貨以自代。因此,頗阻我國貿易之進展。」
1927年,發生在千里之外南京北伐革命軍武力回收英國租界的「南京事件」催生了《田中奏摺》。日本人為「南京事件」專門召開了11天的「東方會議」。「東方」即中國,這種地理方位錯亂的稱呼基於這樣的觀念:「日本在地理上屬於東方,但在政治上屬於西方;日本人在外表上看屬於東方人,而在內心的精神上是屬於西方的。」日本人把「南京事件」和自己在「滿蒙」的殖民經營受阻聯系在一起,他們將這視為一個危險的信號。
「東方會議」制定的《對華政策綱領》是日後直呈日本天皇的秘密奏章《田中奏摺》的藍本。
退出國聯,不瘋不罷休
4年之後,《田中奏摺》中早已被披露於天下的陰謀被關東軍先斬後奏,變成了事實。「九一八事變」給當時的國際社會出了一道難題:該如何應對身為國際聯盟成員而悍然武力入侵別國的日本?
事件爆發的初期,國聯派出了調查團。「日本蔑視為繼續保持其國際主義角色所提出的全部建議」,1932年1月,關東軍佔領了錦州,海軍陸戰隊在上海登陸,3月宣布「滿洲獨立」。日本大言不慚地宣稱,滿洲是「世界上沒有分裂和剝削的地方」。
這種說法和日本國內日漸聒噪的「國家社會主義」(即法西斯主義)遙相呼應。「日本為積極發展自己而發動的戰爭是正義行為,並非單為私利私慾,如同其他民族為促進覺醒、沖破現狀、排斥占據者和侵略者的自我行動被視為正義的行動一樣。正如國家內部的階級斗爭是因這種非正義的差別才發生的一樣,國際間屬於正義的戰爭也都是為了改變非正義的差別才發生的。英國是跨越全球的大富豪,而俄國是北半球的大地主。對於以散沙般的島嶼為國界,在世界上屬於無產者的日本而言,難道沒有在正義的名義之下,為奪取由它們所獨占的土地而發動戰爭的權力嗎?」做出這番驚人之語的是日本著名的法西斯狂人北一輝。
當年鹿鳴館里緊隨歐美老師之後的謙卑小學生之所以變得這么強硬,在法西斯意識不斷膨脹之外,也有其經濟基礎:在1929年到1932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中,建立在金本位以及商品、資本自由流通基礎上的國際經濟體系迅速土崩瓦解——日本人看不出有什麼理由再看別人的臉色,1933年,緊隨德國之後退出國聯。
在另一條戰線上,軍國主義文人們繼續繁殖他們的理論。日本國內宣傳進入「非常時期」,純文學作品被視為有閑文學急劇壓縮;報紙常因為違反「戰時宣傳條例」而「開天窗」;電台里連篇累牘地通報「皇軍」的神勇。很多在日本享有盛名、在中國也廣為人知的作家和藝術家,諸如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黑澤明都曾是法西斯軍國主義的吹鼓手。
至此,軍國主義已經在日本的國內政治和對外關系中完全佔了上風,軍國主義的日本走上了不歸路。
Ⅳ 信長之野望14創造高城川之戰事件怎麼觸發
先達成復「三州統一戰」,然後
1,
島津家制久作為城主,與山田有信守住高城
2,島津義久,島津義弘,島津歲久作為高城援軍
失敗條件是
1,島津義久不是大名
2,島津4兄弟任意一人投靠別人
3,高城失守
4,戰國傳發生經過了8年
5,山城有信或島津家久從高城逃亡
Ⅳ 信長之野望14創造威力加強版九州之王島津一門怎麼樣
戰國時代進入戰國時代後,與領土內各地的國人及其他島津一族展開了斗爭,宗家因而逐漸衰落。庶流伊作忠良(伊作島津家)勢力漸漸增大,壓倒了其他家,長男島津貴久以宗家的養子成為島津家家督。貴久之後將家督讓給長男島津義久,1578年耳川之戰當中大敗大友氏,加上1584年沖田畷之戰重創龍造寺氏、島津氏成為了「三州的太守」。此外,當時義久還擁有三個優秀弟弟(島津義弘、歲久及家久),因而被稱為戰國最強的薩摩武士,他們嘗試率領大軍統一九州南部三州及九州。1587年秀吉發動九州戰役,島津氏向秀吉投降,最終保住了三州的領土。 [編輯本段]江戶時期以後關原之戰爆發期間島津支持西軍,與德川家陷入對敵關系,戰後島津氏外交遊說下,成功保住了原有領土。江戶時代早期入侵琉球,佔領奄美諸島,並支配琉球王朝。幕藩體制之下在寶歷治水當中是被幕府的弱體化政策受壓的一方。德川綱吉養女竹姫為島津繼豐的後妻之後,與德川氏女兒進行婚姻,因而加深了與幕府的關系。幸運的是,他們的當主相當長命,並沒出現子嗣繼承問題需要幕府介入,因此與幕府的關系比較穩定。
關原戰後,島津家依然保持了西南部強藩的地位。之後於1609年開拓琉球。在積極經營薩摩藩同時,也與近代列強有過摩擦。1862年鹿兒島灣內爆發了「薩英戰爭」。英國以1年前發生的「生麥事件」為借口出動7艘軍艦炮擊薩摩藩的首府鹿兒島,薩摩藩則以10座台場與英軍對峙,戰斗持續了三個半小時,薩摩藩的台場全部被摧毀,鹿兒島的市街也被摧毀大半,英軍遭受了一定的損失,退出了鹿兒島灣.此戰暴露出日本無論在火炮性能、炮兵的能力、管制技術上都不是以英國為代表的歐美艦隊的對手.同時,一些背負日本未來歷史使命的人也在這次戰斗中登場。在島津家支持下,薩摩藩誕生了一批近代思想家、革命家。如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等。明治維新中,成為倒幕的中心勢力,同德川幕府作戰。德川家開設的幕府最終為島津家所屬的倒幕勢力所滅.。
踏入幕末,對抗西方帝國主義情緒高漲,28代島津齊彬時期組成了以西式制鐵、造船、紡織為中心的近代產業(集成館事業),開始出現了新的發展。另外幕府進入了崩壞期,薩摩藩內出現不少尊皇倒幕的人物,他們與長洲藩共同為主要倒幕力量。明治時代島津忠義本家與父親島津久光在明治維新過後各自分成玉里家共兩家,被授予公爵。其他有實力的分家包括了昭和天皇第五皇女子清宮貴子內親王所降嫁的日向佐土原島津家(幕末時是領有2萬7千石伯爵)。其餘的被任命為男爵。
今上天皇的祖母是島津忠義七女島津俔子,因此現時的島津氏一門與皇室有血緣關系。
Ⅵ 《信長之野望14:創造》戰略 戰役 戰斗 內政 玩法心得
這里的戰略,主要是指導戰爭全局的規劃和策略。信長14在這方面已經很到位。全局的規劃,一是布局,二是規模。戰略的法寶,就是集中牛逼武將和優勢兵力,各個擊破,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
1、初期
布局,通過外交結交盟友,或者通過一兩次戰爭大敗對手獲得區域安定,在初期,確保只有一個方向可能造成威脅,而這個方向也正好是自己想要納入治下的地盤。規模,在樹敵的一方主要啟用武將,在安定的一方主要使用文官,同時在戰略重城使用家中最牛的一波。
布局以織田信長為例,北與齋藤同盟而對抗今川,後與德川、淺井同盟而吞並齋藤,這都為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規模則讓人想起前段時間有個問統帥、勇武、智力、政治、創造等哪一項武將指標最重要的帖子,個人以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能力再差的武將都有用。垃圾只是放錯了地方的財富。
2、中期
布局,可大致劃分幾個軍團,2、3個主城主攻一個方向。感覺武將相對較少的時候,就先攻地盤小的鄰國;感覺武將多的時候,就攻周邊地盤最大的過。交戰一國,則滅一國,不要同時與多頭開戰。同時開戰的方向不要超過2~3個。
如果是從中部開局的,這時候一定要與中國的最大勢力提前結盟,盡早打通九州(可能是島津,也可能未必),親自指揮戰斗,盡早殲滅。
規模,主要集中為3、4個組團,其中一個守備首都,另外的2個為進攻軍團,把不好的武將全部委任出去,自己直轄的全部要牛逼武將,且有些城不用派武將。
3、後期
隨便你了。
【戰役】
戰役,我理解是許多具有同樣目的性的戰斗的集合。如果跟電腦打,比較省力的辦法是,每次都打打的過的,打不過的就不硬拼,時間拖住就撤。
以織田攻稻葉山城為例,直接攻肯定很難,所以先派2支攻城部隊攻大桓城,待稻葉山城援軍出動後,立刻派1支攻稻葉山城,而剛才2支中的1支則追擊增援軍,兩面夾擊優勢明顯,圍點打援,然後安心等大桓城陷落,同樣辦法再拔出稻葉山城周邊可能有援軍出動的城,最後佔領稻葉山城。
總結一下,大概是,任何交戰之處都是我軍武將、兵力都比對方占優勢。確實有劣勢的手動操作戰斗。戰役,就得有武將吃屎,有武將撿便宜,靈活運用兵法,什麼圍魏救趙、聲東擊西的三十六計,把其中一兩招運用到極致,打運動戰即可。
【戰斗】
已經有很多文章說這個,主要是初期和中期的決戰,大致思路為,「先用鐵炮隊射,再用騎兵沖,最後步兵上」,戰斗以不損失自己士兵為上。
詳細了解請移步:主要戰略戰術打法心得匯總;合戰操作及規則經驗心得總結;合戰戰術技巧心得。
【內政】
除了愛好某城,其餘的都按照該城的最事宜地塊開發,自動整備道路到3級後,自己升到5級,總之因地制宜。
【總評】
戰略、戰役方面,信長14最佳,戰斗方面,幕府將軍2好的多,此外在玩家方面,三國10的城主模式很喜歡。如果有一天能夠【信長14+三國10+幕府將軍2】,那就太棒了。
再弱小的勢力,在初期利用好時間、採用好正確的戰略,雖然未必都能一統天下(上級),但一定會玩的很有成就感。
以上淺見,請批評指正。
Ⅶ 日本開賣首款血液檢測阿爾茨海默症的裝置,你認為未來這種病可能被治癒嗎
2021年6月28日,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島津製作所研製出了全球首款血液檢測阿爾茨海默病致病蛋白質的裝置。
阿爾茲海默病一般發生於老年前期和老年,是一種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損害為特徵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主要表現為記憶障礙區域需用失認,視空間能力損害,抽象思維和計算力,損害人格和行為改變等。
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機最為常見的一種痴呆類型,屬於老年期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占老年期痴呆的50%~70%。根據我國學者賈建平教授團隊研究報道,女性患病概率高於男性。
阿爾茲海默病是由於基因,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部分是由特定的基因變化引起的。目前阿爾茲海默病的確切病因未闡明。而如果一級親屬患有阿爾茲海默症,那麼患有此病的風險會增高,而唐氏綜合征,輕微認知障礙,有過頭部外傷,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都有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低水平和較少的社交也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一個危險因素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缺乏鍛煉,經常接觸二手煙或吸煙,睡眠不足,高值飲食,久坐不動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會增加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風險。
我認為既然目前日本已經有可以檢測阿爾茨海默病的機器,那麼有可能可以實現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方法,只是這種技術可能需要等到後面的醫學家們同努力才有可能實現。不過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放棄,努力創造科技,努力去解決所遇到的困難,那麼終將有一天,我們是可以治療好這種疾病。
Ⅷ 信長之野望14創造 有哪幾個會創造
你好,很高興為復你解答
根據制我的理解,樓主是想知道那幾個大名是創造類型的吧
在選劇本的時候,把滑鼠移動到大名家徽上,電腦會顯示出是什麼類型的大名
類型有3中:保守,中道和創造(中道最垃圾)
因為大名實在大多,在此我列舉幾家:
織田信長(尾張國)伊達政宗(仙台藩)島津家的N多人(薩摩藩)
有馬家(九州西北部)三浦家(九州最西北部)大友家(九州中部)
還有很多大名,要一一列舉太多
最後祝樓主玩得愉快
Ⅸ 國內比較知名的十大汽車電瓶品牌有哪些
汽車蓄電池排名前十的品牌是瓦爾塔、超威、天能、駱駝、湯淺、風帆、理士、統一、旭派、南都。
1、南都
風帆電瓶是國內蓄電池行業的知名品牌,品牌知名度很高,前身是國有軍工蓄電池生產企業,一直致力於各類鉛酸蓄電池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是目前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產品性能達到當前國際技術水平,而且在產品品質方面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認可。
Ⅹ 信長之野望14創造怎麼算是過關
由於從10開始的慣性,果斷一條大神上級難度,給自己配上一個政勇90,其它85的軍師。
第一次玩14,開局還是按以往的思路的結盟小西先取長宗,不過一開始意外發現居然和這貨、大友是同盟關系了,於是果斷先取長宗,開局兩年屯錢屯兵,第三年開戰(話說,對將出戰的超級簡化各種不適應啊,整整花了半小時才整明白這些小方塊的怎麼用~)
雖然這代的打戰已經簡單到不能在簡單,不過依然還是有很多意外的驚喜,首先就是聲東擊西,縱觀信長還是三國系列,也只有14的戰略能表現出來,簡單點說這代攻城的難度被大幅提升,由於有據點的支持,特別是在初期沒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和神將前提,只能先一個個攻下據點,而這時聲東擊西就成了關鍵。
舉例來說吧,長宗一共有四個據點,一個水路一個陸路,先集中兵力進攻陸路,這時長宗就會從其它據點出兵來支援,水路的據點一下就空了,然後算好兵力集中時間,果然分兵走水路先取另一個據點,而另一路原地待命於長宗相持。
這里發現個有趣的地方,此代和其它最大不同的在於地型的限制,不像其它代,不管在什麼地型情況下,都能形成多兵包圍單兵的局面。 根據14中對道路的解釋,冒似行軍打仗會受到路面的影響,前面的一支部隊會擋住後面部隊的前進,如果不是在開闊並且道路發達的地方,就會看到部隊排成長長的一條,而冒似只有前三格有鐵炮的部隊才能從後方攻擊。
也就是說如果行軍時盡量將主力放在前三位,那麼在一開戰特別是有地型限制的地方會有很大的效果。曾經三千渣將對十河的二千,結果被十河一路碾壓撤退..................
另一方面如果在地型上形成包圍的話,也有意想不到的優勢,比如一支部隊被你前後夾擊或是從側翼夾擊,就算只是渣將也能更種牛B,冒似在14中一但形成這種包圍局面,我方受到所有傷害將被平分到包圍的前兩三支部隊上,而敵部隊受到傷害將是所有合擊部隊的總和。
這看起來好像和其它代沒什麼區別,但放到14這種地型限制中就是更種牛B了,比方說你將主力部隊擋在正面,側翼派兩三支渣兵形成口袋一樣,在雙方兵力差不多的情況下,敵方因為受地型限制只能排長龍一個一個往裡鑽....
總而言之,14的打戰雖然簡單到了不能在簡單,但因為有地型和出兵方式的諸多限制,使你在行軍安排上不得不做出各種考量標准,例如盡量避免大軍從山路進軍,以免被對方神將堵在山中錯過合戰最佳時機,因為各據點出兵的距離不同,要考慮大軍能夠會師的開拓地帶,避免自己的先行主力陷入電腦的包圍或是被個個擊破;
另外還可以根據電腦部隊的集結時間繞道聲東擊西,或是分兵抄後路對電腦形成兩路夾擊等等,總之,打戰方面和前幾代比起來,是從一個沖鋒陷陣的將軍變成了一個指揮全局的元帥。
除了打戰外,14簡單操作易上手的外交也比起前幾代有了質的提升,與前幾代就算沒有外交也能一統全日本相比,此代如果沒有外交你連門都不出去。
由於剛開始玩受前幾代的影響,也是准備武力上洛,結果發現,前幾代基本只要用兩三個小時游戲三年時間就能攻下的長宗,整整花了五個多小時近八年時間,我一萬多兵力硬是打不下長宗只有幾百守軍的獨城.....這裡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長宗的盟友十河..........這代的盟友,不在像前幾代只是互不打擾或是派幾支渣兵應付了事,那可真是傾全國之兵相助啊!
每年出兵八九千打長宗,十河這貨立馬傾半國之力相助,泥瑪不管是兵將都和十河天差地別的開局,長宗這貨硬是只有孤城幾百人堅挺了近六年三個多小時啊!後來實在打不下和大友的同盟也到期了,於是小摸下大友在四國的據點,泥瑪大友的同盟毛利發彪了,九千大軍揮師南下..............................我去,泥瑪你太講義氣了吧!
後面苦撐了十年,就見長宗原本只有幾百人的小孤城重新擁兵近四千,上面壓著毛利和大友萬把人的盟軍,苦逼的選擇了放棄重新開局...............
有了八個多小時的血淚史,重新開局就順手多了,率先滅了兩個小國收幾個武將,不給長宗機會利用聲東擊西取下四個據點形圍城~然後唯一能用的自定義武將帶兩隊渣兵約五千人堵住十河支援的山路,四據點強攻破城,終於一個多小時三年內收了長宗,然後外交北上活動毛利,西面島津,用了兩年時間終於取得和這方的同盟,
終於開始踏上經略九洲之路了!
另外發現這代史實泥瑪嚴重個坑爹啊!所有史實事件並不是只按時間段觸發,還有根據玩家的進度,我去!這樣一來在史實下如果玩家想利用史實事件坐收其利就基本不可能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