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正面雙手墊球的技術要領及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
正面雙手墊球動作技術方法
准備姿勢:兩腳開立稍比肩寬。
擊球的手型:墊球手型主要有抱拳互握式、疊掌式、互靠式等。
墊球部位:看準來球,兩臂夾緊前伸,插到球下,用前臂腕關節以上10厘米左右的地方兩臂橈骨內側形成的平面擊球的下部。
抱拳互握式 疊掌式 互靠式 墊球部位 擊球動作 手臂角度
擊球動作:向前上方蹬地抬臂,迎擊來球,使插、夾、抬、蹬連貫完成,靈活控制傳球方向和力量。 手臂角度:墊球手臂與地面所形成的夾角,對控制球的方向、弧度、落點影響很大。一般來說,來球弧度高,手臂與地面的角度應該小些;來球弧度平,手臂與地面的角度應該大些。
(1)易犯錯誤
①墊球前准備姿勢不正確。重心過高、過低,或重心靠後,影響墊球效果。
②擊球位置不正確。球易擊在手、前臂和肘關節等處,影響墊球質量。
③手臂擊球時彎曲。
④非全身協調用力擊球。
(2)糾正方法
①多做徒手練習,體會正確動作要領。
②多墊固定球練習,體會全身協調用力,正確的擊球位置和正確的擊球動作。
③做完整墊球練習時要由易到難,由難到易反復進行,體會正確動作。
④多觀察別人的動作,從別人的動作中,吸取正確動作,找出錯誤所在,利於自己改進提高動作質量。
⑵ 日本排球小臂墊球發明者
一.墊排球定義:墊球是排球運動的基本技術之一,是利用手臂從球的下部向上擊球的技術動作。二.墊排球正確動作講解:墊球手型: 一般有三種。
一為抱拳式:雙手抱拳互握,兩拇指平行向前;
二為疊掌式:兩手掌根緊靠,兩手手指重疊後合掌互握,兩拇指平行,
三為互靠式:兩手腕部緊靠,兩手自然放鬆。無論什麼手型,都應注意手腕下壓,兩臂外翻形成一個平面。准備姿勢:兩腿前後開立,左右腳間距離與肩同寬,兩手自然持球.向上拋球:拋球出手時,盡可能使球向自己的正上方行進.與此同時,把要擊球的手上動作做好,准備擊球准備擊球姿勢:中心降低,雙腿微屈, 與此同時,把要擊球的手上動作做好,准備擊球擊球動作:重心抬高, 兩臂夾緊伸直,兩腳向正上方蹬地並抬臂,同時壓腕頂肘.分解動作
單個動作講解
准備擊球姿勢
1.手臂動作 將球拋出之後,兩手迅速做出墊球手型, 且兩臂夾緊伸直,
2.雙腿屈膝:將球拋出之後,身體重心迅速降低,同時把手臂動作做好.
輔助動作練習:空手做准備擊球姿勢
擊球動作
擊球部位:正面雙手墊球的擊球點一般應保持在腹前一臂遠距離,用小臂前半部腕關節以上左右撓骨內側平面去擊球。墊擊部位過高或過低,不便墊准和墊穩,並且還容易造成;持球;連擊;犯規或墊球失誤等。同時,擊球點保持在腹前,便於控制手臂與地面的角度;便於觀察來球;便於運用身體的協調力量,可以提高墊球的准確性。 對牆練習擊球擊球動作:重心抬高, 兩臂夾緊伸直,兩腳向正上方蹬地並抬臂,同時壓腕頂肘.空手練習擊球動作擊球時用力
墊球時根據落球力量、速度和墊擊的距離,掌握好手臂迎擊球的用力和緩沖作用。如落球速度慢或墊擊球的距離較遠時,墊擊用力大些,必須加大抬臂擊球動作,來增加球的反彈力;如落球速度快或墊擊距離較近,墊擊時,可用力小些,靠球的反彈力量將球墊起;如落球速度大,為了緩沖來球力量,
錯誤一:屈臂 屈臂是指在擊球的瞬間,利用屈肘關節,抬前臂的力量來擊球。初學者多數同學易犯此錯誤。屈臂擊球使球改變方向,造成傳球失誤。
糾正 練習直臂擊球錯誤二:抱手跑 抱手跑是指在移動過程中雙手抱在一起。初學墊球半數以上的同學易犯此錯誤。抱手跑造成身體在移動過程中不協調,並影響移動速度與墊球時身體的穩定性。
糾正 練習迅速空手抱手錯誤三:擊球部位不準確 此錯誤主要集中出現在初學者的身上,擊球偏前或者偏後,就會導致球改變方向。
糾正 對牆練習 雙人互墊練習錯誤四:擊球過早或過晚 主要是對球的落點判斷不準確造成的,特別是接很高的球,尤為明顯。
糾正 對牆練習 雙人互墊練習錯誤五:揮臂發力 揮臂發力指接球時,以肩關節為軸,由下向上揮動雙臂擊球造成。揮臂擊球的主要原因時沒有領會墊球時蹬腿、提肩、夾臂、壓腕的正確發力順序,以及准確判斷來球速度與明確出手後球需要達到的遠度、高度
⑶ 中國為世界女排創造了哪些技術
中國女排的備飛戰術,後排進攻戰術,近體快球戰術,都是世界一流的。
⑷ 簡述正面雙手傳球及正面雙手墊球技術動作
1、正面雙手傳球:
雙手相對成半球形置於臉前,一般在額前上方20厘米處。觸球瞬間,手指和手腕保持一定的緊張度,以增加彈性和產生適當緩沖。同時向前上方伸臂,以指和腕的彈力為主,配合兩腳蹬地和身體伸展的協調動作將球傳出。
2、正面雙手墊球:
運動員面對來球,成半蹲姿勢站立,兩手掌根靠緊,手指重疊互握,兩拇指平行,手腕下壓。兩臂外翻形成一個平面。
當球飛到腹前一臂距離時,兩臂夾緊前伸,插到球下,向前上方蹬地抬臂迎擊來球。身體重心隨擊球動作前移,擊球點保持在腹前。利用前臂腕關節以上10厘米左右的橈骨內側平面擊球的後下部。
雙手墊球要領
初學墊球時,由於是墊擊一般的輕球,故可採取一般准備姿勢。上體稍前傾,兩腳開立,兩腳間的距離稍寬於肩,兩臂微屈置於腹前,兩肘稍內收,兩眼注視來球。
正面雙手墊球的擊球點,一般應盡量保持在腹前約一臂距離的位置。用腕上10厘米左右的兩小臂撓骨內側所構成平面擊球。
如果兩人拋接球進行的很融洽的時候,這時可以進行兩人的對墊球,即兩人都採用墊球的方式去接球,這相對於上一步來說,難度系數就增大了,球的落點不穩定了,對接球人的要求就更高,腳下移動要快,墊球要穩。
⑸ 排球墊球技術起源是什麼時候
排球運動起源於美國。1895年2月9日,由美國麻省霍利奧克基督教青年會幹事威廉·摩根發明。
起初,人們分站在網球場球網的兩側,將籃球托來托去,參加人數、擊球次數不限。比賽中網高1.98米。這就是排球的雛形。
1896年,在美國斯普林費爾德體育專科學校舉行了第一場公開比賽。
初期,排球被稱為Mintonette(小網子之意)。1896年,霍爾斯泰德教授根據比賽特點,提議改為Volleyball(空中擊球),即現代國際通用名稱Volleyball(排球)。當時的正式用球圓周為25~27英寸(約63.5~68.8厘米),重量為9~12盎司(約255~346克)。現代國際比賽用球的材料和製作工藝有很大改變,但球的規格還和以前差不多。
⑹ 什麼事墊球技術中的接發球
接發球墊球是比賽的重要環節,是組織一攻的基礎。比賽中接發球主要採用正面雙手墊球,但根據各種發球的性能不同,接發球的動作方法稍有不同。
正面雙手墊球、正面低姿墊球、跨步墊球、體側墊球、側倒墊球、背向墊球、滾翻墊球、前撲墊球、魚躍墊球、單手墊球、單手和雙手擋球等。墊球技術按運用分類時可分為接發球、接扣球、接攔回球、接其它球等。
墊球技術在50年代就出現了動作雛形,當時叫下手傳球,是用手掌、虎口、手背、手腕關節部位來擊球,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和被普遍採用。當時主要用來接大力扣球和大力發球。自60年代初,由於來球技術的問世與普及,用雙手傳球和虎口,手部墊球已不能適應於接來球。
為了對付飄球,便出現了前臂墊球技術。採用前臂墊球技術,不但能適應接飄球、接扣球、接吊球等各種性能的來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墊球的准確性、穩定性和實用性。從而墊球技術被廣泛採用。
隨著排球規則的變化和技、戰術水平的提高,墊球技術也日趨多樣,不斷完善與合理,無論是墊球動作還是擊球手法都在不斷發展。
70年代單手墊球愈來愈被重視,並結合摔救墊球技術而普遍採用。80年代由於各項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扣球攻擊力的加大,各項快攻戰術的發展運用,單純依靠墊球技術來接球已非常困難,雙手擋球技術在高水平的比賽中便不斷出現,縷見不鮮。
進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單手接球技術越來越被廣泛運用。自從取消攔發球以後,以及攻強守弱的日益突出,鑽研各項墊球技術已成為各隊提高防守能力的當務之急。
隨著放寬墊擊尺度,放寬墊擊部位規則的實施,能否出現像足球那樣的顛球技術,或者用腳及小腿部位踢擋球等新技術,在緊急時刻加以運用,這樣就能擴大防守的面積,增加救起難險球的機會。
隨著「全身任何部位都可以觸球」規則(1995年開始)的實施,腳踢排球必然成為新的墊擊技術。腳踢排球也會像巴西的腳踢排球運動那樣,像足球、藤球、毽球等技術那樣,在不同的情況下要用不同的踢擋球動作,並且一定 會日益完善,向著合理、實用的方向發展。
⑺ 上世紀60年代日本女排創造了哪三項技術動作,從而一舉奪魁
上世紀60年代日本女排創造了(勾手飄球、前臂墊球和「滾翻防守」技內術)三項技術動作,從而一容舉奪魁。
日本女排:是亞洲排壇的一支勁旅。在20世紀60年代以「東洋魔女」之稱享譽世界,曾獲得1964年和1976年奧運會冠軍。
20世紀60年代初,大松博文創造和應用了勾手飄球、前臂墊球和「滾翻防守」技術,打破了蘇聯稱霸排壇的局面。日本女排成為亞洲「高快結合、積極防守」型的代表。在戰術上,基本功都比較規范,尤其是防守技術高於一些世界強隊,其防守拚命的精神格外令世界各隊贊嘆、佩服。在戰術進攻打法上,似因循天工人其固有的老傳統,即三號位快攻結合兩翼的高球強攻突破。
1962年、1967年和1974年三次世錦賽冠軍,1977年世界盃冠軍,共六度成為世界冠軍。是繼前蘇聯女排後第二支拿到世界排壇「三連冠」的球隊。在2001年被國際排聯評為20世紀最佳女子排球隊。日本國家女子排球隊以東道主身份自動獲得2020年東京奧運會女子排球參賽資格。
⑻ 哪些排球技術是中國人發明的
1、背飛、前飛,結合短平的加塞、梯次等一系列戰術
2、平拉開70-80年代中國人就用了,現在老外反而用的很好
3、攔防體系中的心跟進、邊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