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宋元時期的重大發明對世界有何重要影響
huoyao打破歐洲中世紀騎士階層,世界開始向近代化發展
指南針是歐洲新航路開辟的重要條件之一
造紙術的傳入,使歐洲告別獸皮紙時代加之印刷術的傳入,使歐洲史料記載更為便利,進一步推動世界向近代化發展
『貳』 中國的四大發明在宋元時期取得那些重大成就
活字印刷術
北
宋
畢
升發明;指
南
針
北
宋
時期發明,火葯是唐朝末期發明的,但是廣泛用於軍事的是在宋朝
『叄』 宋元時期我國三大發明均有哪些較大發展
印刷術、指南針、火葯三大發明,起始遠在宋代以前,但其完成和發展卻在宋代。它代表著宋代自然科學技術的突出成就。
1.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代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印刷術先後傳到朝鮮,日本,中亞,西亞和歐洲。
2.指南針的前身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指南針對航海具有重大意義。沒有指南針也沒有哥倫布的環球探索了。
3.火葯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火葯是中國漢族發明於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宋的時候開始開發火葯的作用宋元時期,火葯被廣泛運用於軍事中。
『肆』 北宋時期有什麼重大發明么
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這一時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經濟高度繁榮基礎上的延續。沈括,郭守敬在天文歷法方面的成就,李誡在建築學上的貢獻,反映了那個時期我國科學技術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
宋元時期,文化高度繁榮的原因是
1.起點高,是在隋唐文化高度發展的基礎上繼續發展的。
2.宋元時期的政治和經濟條件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觀環境。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長期分裂割據和混戰的局面。那時經濟發展,城市繁榮,航海和對外貿易空前活躍。元朝實現了全國性的統一,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兩大因素的結合,使宋元文化突飛猛進,涌現出一批著名的科學家和文學家、藝術家。
一、活字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葯的應用
1.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及其傳播(板書)雕版印刷是活字印刷術的基礎。我國古代的雕版印刷,自隋唐出現後,到了宋朝,印刷技術日臻完善。但是,雕版費時、費工的缺點也隨之暴露出來。如宋太祖時,官方主持在成都刻印《大藏經》,花費了12年時間,雕板達13萬塊之多。因此,用活字印刷術取代雕板印刷已成為印刷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北宋慶歷年間,平民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具體做法如下:用膠泥刻活字,火燒使之堅硬,再把一個個活字排在有松脂和蠟的鐵板上,加熱,使蠟熔化,用平板壓平字面,冷卻後活字就固定在鐵板上。上墨印刷。印畢,又對鐵板加熱,蠟熔化後取下活字,以備再用。畢升的活字印刷術奠定了現代活字印刷基本工序的基礎。
(1)
『伍』 宋元時期的重大科技成就
1、宋代畢升的活字印刷
2、元代黃道婆的紡織技術
『陸』 宋元時期重大科技成就的出現及表現
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這一時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經濟高度繁榮基礎上的延續。沈括,郭守敬在天文歷法方面的成就,李誡在建築學上的貢獻,反映了那個時期我國科學技術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
宋元時期,文化高度繁榮的原因是
1.起點高,是在隋唐文化高度發展的基礎上繼續發展的。
2.宋元時期的政治和經濟條件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觀環境。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長期分裂割據和混戰的局面。那時經濟發展,城市繁榮,航海和對外貿易空前活躍。元朝實現了全國性的統一,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兩大因素的結合,使宋元文化突飛猛進,涌現出一批著名的科學家和文學家、藝術家。
一、活字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葯的應用
1.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及其傳播(板書)雕版印刷是活字印刷術的基礎。我國古代的雕版印刷,自隋唐出現後,到了宋朝,印刷技術日臻完善。但是,雕版費時、費工的缺點也隨之暴露出來。如宋太祖時,官方主持在成都刻印《大藏經》,花費了12年時間,雕板達13萬塊之多。因此,用活字印刷術取代雕板印刷已成為印刷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北宋慶歷年間,平民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具體做法如下:用膠泥刻活字,火燒使之堅硬,再把一個個活字排在有松脂和蠟的鐵板上,加熱,使蠟熔化,用平板壓平字面,冷卻後活字就固定在鐵板上。上墨印刷。印畢,又對鐵板加熱,蠟熔化後取下活字,以備再用。畢升的活字印刷術奠定了現代活字印刷基本工序的基礎。
(1)元朝王禎發明的木活字轉輪排字盤。(2)敦煌發現的元朝畏兀兒文木活字。傳播:活字印刷術後來陸續傳到朝鮮、日本、埃及和歐洲。歐洲15世紀才有活字版,比畢升的發明晚400年。
2.北宋指南針開始用於航海及傳播。戰國時期,我國人民已經利用磁石的指極性製成了「司南」(看圖)。它是由一把光滑的磁勺和刻著方位的銅盤組成,用手轉動勺子,當勺子停下來時,勺把所指的方向就是南方。北宋時,人們又不斷地試驗、探索、改進,終於發現鋼鐵在磁石上磨過以後也能帶磁,而且磁性比自然磁鐵穩固,根據這個發現,製成指南針。以後又學會把指南針固定在方位盤里,製成了羅盤針。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指向的穩定性,至今這種形式的羅盤針仍流行於世界各國。北宋時由於對外貿易空前發展,於是指南針就作為一種准確可靠的導航儀器應用到航海業上。南宋時期,我國的海船上已普遍裝有羅盤針。傳播:南宋時,由阿拉伯的人傳到歐洲。
3火葯在軍事上的廣泛使用及其傳播。火葯在唐末時用於軍事,到宋元時期,得到了更廣泛的使用。宋建立後,為抵禦遼、西夏和金的進攻,宋加緊對武器的製作和研究,火葯武器不斷得到改進。到了南宋,則有了新的突破,出現了管形火器,叫突火槍(看圖),以巨竹為筒,內裝有原始的子彈,是世界上最原始的槍炮,它的發明,大大提高了火器發射的准確率。元朝初年,出現了用銅或鐵製成的大型管形火器,統稱為「火銃」,裡面裝有鐵彈丸(見圖元代銅火銃),銃尾有火眼,用以點放,已具備了近代火炮的基本構造。火葯和火葯武器的廣泛使用,是世界兵器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進步,使人類作戰方式發生了重大變革。傳播:南宋時,火葯傳到阿拉伯。蒙古西征時,火器也傳到阿拉伯。14世紀初,伊斯蘭教國家攻打西班牙時,使用了火葯武器。這時歐洲國家才開始接觸到火葯武器並加以製造。印刷術、指南針、火葯和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也是我國成為世界文明古國的重要標志。提問:活字印刷、指南針和火葯的發明,有什麼重大歷史意義?
二、科學家沈括和郭守敬
1.北宋沈括創「十二氣歷」及著《夢溪筆談》沈括是一位在世界科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科學家,被英國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博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最奇特的人物。」(看圖)他有多方面的成就,請一位同學回答,他突出的成就表現在哪兩些方面?同學答:(1)他創制的「十二氣歷」是一種先進、合理的歷法。
(二)著有《夢溪筆談》,記敘了我國古代許多科技成就,也包括沈括自己的不少科學創見。(2)元朝郭守敬編《授時歷》及主持通惠河的開鑿。(板書)郭守敬是一位大天文學家,他創制了一部歷法——《授時歷》。該歷法以365.2425日為一回歸年。現代測定的回歸年為365.2419日,兩者相差只有26秒。目前世界通用的「格里高利歷」也採用365.2425日為一年,但它於1582年才頒布,比《授時歷》晚了300年,《授時歷》共施行了 364年,是我國古代最精密、使用時間最長的歷法。郭守敬還是一位水利專家,他領導修築了大都到通州之間的通惠河,使運糧漕船可以駛入大都的積水潭,大大便利了交通運輸。
三、農學和醫學(板書)1元朝農學家王禎的《農書》(板書)2宋朝針炙和法醫學的成就(板書)這一部分內容由學生自己閱讀,需要明確:王禎是元朝著名的農學家,他的《農書》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研究農學的著作。北宋針炙銅人和南宋醫學著作的出現反映了宋朝醫學的新發展。
四、成熟的古代建築(板書)北宋建築師李誡著《營造法式》(板書)北宋出現了若幹部建築學專著,其中以李誡的《營造法式》最為著名。它集中說明了我國古代建築技術已進入成熟階段,它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科學的建築手冊,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備的建築學著作。小結歸納宋元時期高度繁榮的文化,令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妄自尊大,故步自封。讓我們勇於和善於汲取世界文明中一切優秀的成果,創造出更燦爛輝煌的社會主義文化。
『柒』 宋元時期的幾項重大發明
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也是中國古代農業文明最輝煌的時期。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葯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大貢獻,也是中華民族科技精華部分所在。它猶如一個燈塔,不僅照亮了東方文明,而且引導西方人擺脫愚昧,走向近代文明。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中國古代科技為歐洲人披荊斬棘,那麼歐洲人決不會從野蠻的中世紀走向近代,更不要說推翻中世紀的封建堡壘,甚至連中世紀的冷兵器騎士也無法抗衡,也不會遠洋起帆為資本主義進行原始資本的積累。這樣後來的歐洲文明才會照亮東方和整個世界。
英國的文學家培根對中國四大發明就有極高的評價,他認為:印刷術指南針火葯這三樣東西,在我們的時代給世界帶來了非常尋常的變化,一個在文學上,另一個在戰爭上,第三個是在貿易商業和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無數的變革如此之大,以致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沒有一個宗教派別,能比這三種發明對人類的事業發生更持久的力量和影響。
印刷術的發明可起源於中國的古代金石文化和中國的印章文化的結合,後來發展成為中國隋唐時期雕版印刷,現存最早的雕版文化的印刷品,是發現與敦煌莫高窟的金剛經上面明確印刷於868年,首卷是圖畫,當時圖畫精美,文字清晰,印刷技術以相當成熟,不過後來近代中國屢遭外國列強的侵略,二十世紀中國再次經歷了由落後到災難,由災難到屈辱,由屈辱到獨立,由獨立逐漸走向富強,可以說20世紀的中國飽受了數次滄桑巨變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之少有,幾千年的鼎盛都化為塵土,幾千年的文化遭遇強辱,一個大國的衰落和沉淪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在這弱肉強食的社會,落後就會挨打,甚至會被奴役,遭受淪喪,中華幾千年大的文化竟遭受如此破壞和欺辱,無不令人心痛,那些曾經的強盜竟公然成為文化的保護者無不讓人憤怒。那些曾經的強盜竟然成為文化的保護者無不讓人厭惡,但願歷史的悲劇不要重演,否則中華民族又會遭到再次劫難。
『捌』 宋元時期三大發明及其西傳意義
活字印刷:北宋慶歷間(1041-1048)中國的畢升(約970年—1051年)發明的泥活字標志版活字印刷術的誕生權。
指南針:11世紀末或12世紀初,中國船舶開始使用指南針導航。北宋《萍州可談》:「舟師(掌舵者)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
火葯:宋政府建立了火葯作坊,先後製造了火葯箭,火炮等以燃燒性能為主的武器和(霹靂炮),(震天雷)等爆炸性較強的武器。南宋在1259年造出了以巨竹為筒,內裝火葯的(突火槍)。到了元代又出現銅鑄火統,稱為(銅將軍)。這些都是以火葯的爆炸為推動力的武器,在戰爭中顯示了前所未有的威力。
西傳意義: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促進了文化的傳播;指南針的發明促進了航海事業的發展,為新航路的開辟創造了條件,促進了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產生;火葯的發明改變了戰爭形態,摧毀了騎士階層,也為西方國家的殖民擴張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玖』 宋元時期的科技發明
一、火葯
北宋初年,曾用以製作火箭、火球等。後來又出現帶爆炸性的霹靂炮。南宋時期更出現鐵火炮、突火槍槍、火銃等新式武器。這些武器威力巨大,被廣泛使用在對蒙戰爭中 。
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
二、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北宋慶歷間(1041年-1048年)中國的畢升(970年—1051年)發明的泥活字,標志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的鉛活字印刷術早約400年。元代王禎成功創制木活字,又發明了轉輪排字。明代中期,銅活字在江蘇南京、無錫、蘇州等地得到較多的應用。
三、天文學與歷法
元世祖先後在上都、大都、登封等處興建天文台與回回司天台,設立了遠達極北南海的27處天文觀測站,在測定黃道和恆星觀測方面取得了遠超前代的突出成就。元朝有名的天文學家有郭守敬、王恂、耶律楚材、扎馬魯丁等人。耶律楚材曾編訂有《西征庚午元歷》,1267年扎馬魯丁撰進《萬年歷》,郭守敬等人修改歷法,以近世截元法主持編訂了《授時歷》。
四、數學
著名的成果有「楊輝三角形」等,數學著作則有《數書九章》和《楊輝演算法》。元朝數學涌現出了一批傑出數學家及其著作。如李冶及其《測圓海鏡》、《益古演段》;朱世傑及其《算學啟蒙》、《四元玉鑒》;李冶提出的天元術(即立方程的方法)及朱世傑提出的四元術(即多元高次聯立方程的解法)。
五、醫學
在本草方面,宋政府先後編撰了《開寶本草》、《嘉佑本草》、《圖經本草》。此外,根據當時唐慎微私人撰修的《證類本草》三次加以重修而出版棗《大觀經史證類備用本草》、《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紹興校定經史證類備急本書》,成為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以前最優秀的本草類著作。
在醫方方面,先後組織編纂了《神醫普救方》1000卷、《太平聖惠方》100卷、《聖濟總錄》200卷,成為收方最多的著作。
『拾』 宋元時期的重大發明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指南針被用於到歐洲航海 發現新大陸促進了世界的大融合但歐洲侵略洲亞非拉州掠奪了很多的資本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火葯運用到歐洲軍事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但是也成為侵略的武器 造紙術的發張促進了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