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一共發明了多少新型玻璃
太陽能節能玻璃
一種新型玻璃即將問世,那就是「太陽能節能玻璃.」它有許多顏色,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來選.這種玻璃的夾層里有一層細細的,但分布度很廣的一種「節能網」.「節能網」在夏天,太陽光強烈的時候,它可以將太陽的能量和熱量儲藏起來,並將太陽光擋之窗外,如你需要使用任何一類電器,都可以將儲藏的太陽能使用.這樣,就可以使資源節省很多;冬天,這種「節能網」便將夏天的熱量充分地釋放出來,將室內充滿溫暖,像開了暖氣一樣.
韌性玻璃
另一種有「韌性玻璃」不是用來防盜的.它非常柔軟,但有韌性,受到猛擊也仍安然無恙即使被石頭一下,它也毫發無傷,只有那塊石頭被彈落在地.有些商店喜歡把玻璃擦得很乾凈,有些老人就會撞上去,如果裝上這種玻璃,即使撞上去了也不會受傷.
自然玻璃
每天奔波在外的商務人士,回到家一定很累了,希望能像沐浴在大自然中一樣放鬆一下緊張的心理.現在,這已不是夢想了,我發明的自然玻璃已經上市了.如果把這種玻璃裝在屋子的某個地方,你下班一回到家就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和聞到撲鼻的香味.這種玻璃含有獨特的香氣磁石和空氣磁石,它能把很遠很遠的森林裡的空氣和香味兒吸收過來,當房間里的空氣不新鮮時,釋放出來,讓人好像沐浴在大自然中,聞著花草的香味,享受心曠神怡的感受.
吸塵玻璃
大家應該知道吸塵器吧,它可是打掃房間地板的好手,可它卻不能制服窗戶上的灰塵.我尋思著,要是有一種吸塵玻璃該多好啊!玻璃移門很高,要站在小凳子上才能抹到上面,要是換上了「吸塵玻璃」就不用費神了.只要一有灰塵粘在它上面,它就立馬把灰塵給消滅.聽起來不錯吧!那可要好好學習,研製出這種玻璃,為人類造福.
Ⅱ 玻璃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除了聲光電外,就是琉璃乾坤似的玻璃世界。現代化的大樓與住宅,幾乎除了鋼架、磚瓦,就是一片透明玻璃。站在樓里或室內可以望到街上的車水馬龍;人們在飛機、汽車、火車上,透過擋風玻璃,就可置身窗外的五光十色的大世界。在化學實驗室、醫院里,到處可見玻璃器皿;我們透過玻璃製成的望遠鏡、顯微鏡,既可瞭望無邊無際的宇宙,也可深入觀察微觀世界的秘密。就是日常生活中,品茶飲酒,端的是玻璃杯與盅,牆上的鏡框、手上戴的手錶、架上放的猶如水晶般的工藝品,甚至街頭小孩子玩的琉璃球,哪一件能離開玻璃製品呢?人很難想像,離開玻璃,世界會變成一個怎樣一幅模樣? 遠在五、六千年前,埃及人首先發明了燒制玻璃,後來傳遍歐洲大陸。最初人們認為中國的玻璃也是從西方傳入的。但考古發現打破了這一看法,1965年,在河南出土了一件商代青釉印紋尊,尊口有深綠厚而透明的五塊玻璃釉。1975年,在寶雞茹家莊西周早、中期墓葬里出土了上千件琉璃管、珠,經中外科學家對古代實物的鑒定,是鉛鋇玻璃,與西方的鈉鈣玻璃不同,中國的玻璃是自成系統發展而來。考古發現還告訴我們,中國的玻璃要比埃及晚,它萌芽於商代,最遲在西周已開始燒制。《穆天子傳》載,周穆王登採石之山,命民採石鑄以為器,就是燒制玻璃。不過,我國早期的玻璃,古人稱它為璆琳、琉璃、璢璃、璧流離、葯玉、水精、罐子玉等,南北朝以後,有時又稱玻瓈、料器。清代才稱玻璃。古代所說的琉璃,包括三種東西:一是一種半透明的玉石,二是用鋁、鈉的硅酸化合物燒製成的釉,三是指玻璃。玻璃的發明,應同燒制陶瓷與冶煉青銅有關。發明人也就是制陶或制銅器的工藝師傅。古埃及的玻璃就是陶器工匠,在從窯內取出陶器時,發現了窯內有一種亮晶晶的東西。經過細心研究,多次實驗,才燒制出玻璃。我國在商代,燒制陶瓷或冶煉青銅時,窯內溫度可達1100C——1200C,有時就會無意中產生鉛鋇與硅酸化合物的燒製品。這些無名的工匠,是中國玻璃的發明者與祖師。作為琉璃之一的玻璃,最初只是作為裝飾品或隨葬品,視如珍寶。漢樂府民歌《陌上桑》說羅敷「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明月珠,在當時是名貴的琉璃飾物。秦漢時,燒制玻璃已為人所知,像東漢王充在《論衡》一書里,就說,五月丙午日中,用陽燧(古代一種取火器),就可「消煉五石以為器」。不過,中國古代的玻璃絢麗多彩、晶瑩璀璨,但輕脆易碎,不耐高溫,難以適應驟冷驟熱的環境。北魏時,大月氏人來中國,在京城採石煉五色玻璃,曾一度「使中國玻璃大賤」。明清時,也有外國人來中國,傳授西方玻璃的冶煉技術。如清康熙時,養心殿造辦處就設玻璃廠,能生產水晶玻璃,灑金藍玻璃與套色玻璃,其製品名貴一時,為中外收藏家所重視。除北京而外,在山東博山、蘇州、廣州等地,都有玻璃生產地,山東博山的產品,曾遠銷東南亞各國。 玻璃本是冶煉工匠所發明,但民間傳說卻把玻璃的發明權歸到漢代陸毒(或作六毒)大王的頭上。說西漢末年王莽篡政後,各地農民揭竿起義。有一位叫陸毒的綠林好漢率軍幾次打敗王莽的軍隊,被激怒的王莽派十幾萬大軍圍剿陸毒,陸毒只得突圍,准備投奔劉秀。半路上躲進一處山口,被王莽的軍隊所包圍。陸毒眾人正用石頭架鍋做飯時,敵人沖上來,只得丟下飯鍋,與敵激戰到半夜。山谷中突然騰起一片光芒,將王莽的士兵嚇跑了。事後,爐毒查來查去,才發現是架鍋的石頭被燒得透明時,發出了強光。強光迫使敵軍不敢再進攻,最後陸毒終於盼到了劉秀的援軍,雙方會師。事後陸毒向劉秀匯報了情況,並向劉秀獻上燒得透明的石頭。劉秀視為珍寶,就封陸毒為王,並讓陸毒繼續燒制這種寶石。這種石頭就是玻璃,而陸毒大王也就被傳為玻璃業的祖師了。 傳說只能是傳說,到底有多少歷史的真實性,很難說。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玻璃的發明,離不開那些無名的陶瓷與冶煉工匠。如今我國已是玻璃生產大國,僅浮法玻璃就產量來論,世界排在前四位的國家是中國、美國、日本、德國,中國居第一位。隨著玻璃在建材、輕工、交通、醫療、化工、電子、航天、原子能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對玻璃製品高科技含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對我國玻璃業,是一個巨大挑戰,我們祝願我國的玻璃業勇攀科技高峰!
滿意請採納
Ⅲ 玻璃是哪個國家發明的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廣泛使用玻璃
世界最早的玻璃製造者為古埃及人。玻璃的出現與使用在人類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從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的遺跡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
雍正年間,廣州的對外貿易日漸繁榮。每年夏秋之際,計有進二十條西洋貿易大船到港,分別來自英國、法國、荷蘭,奧地利和瑞典。這些大船前來購買中國的茶葉、瓷器和絲綢,雖然船上帶來的基本上都是白銀,一般是三至五噸重的西班牙銀幣,但是也有一些西洋物產,比如呢絨,鍾表等,其中有一樣比較特別的物產,就是玻璃。
玻璃是非晶無機非金屬材料,一般是用多種無機礦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鋇、石灰石、長石、純鹼等)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輔助原料製成的。它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普通玻璃的化學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復鹽,是一種無規則結構的非晶態固體。廣泛應用於建築物,用來隔風透光,屬於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屬的氧化物或者鹽類而顯現出顏色的有色玻璃,和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方法製得的鋼化玻璃等。有時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稱作有機玻璃。
Ⅳ 誰發明的玻璃
其實我也不清楚誒
沒有人確切地知道玻璃是在何時、何地首先被製造出來的。公元前2600年左右,它出現於美索不達米亞(現今伊拉克)或埃及的早期文明中心地之一。
Ⅳ 誰知道玻璃什麼時候由誰發明的啊中國什麼時候有的啊
公元前3500年前,由古埃及人首先發明了玻璃,他們用它來製作首飾,並揉捏成特別小的玻璃瓶。
顏神鎮,位於山東省中部的博山縣內,地處群山環抱之中,從元至清一直為我國玻璃的重要產地,該處發現了元末明初的玻璃作坊遺址,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玻璃作坊。
Ⅵ 玻璃誰發明的
世界最早的玻璃製造者為古埃及人。玻璃的出現與使用在人類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從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的遺跡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
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18世紀,為適應制望遠鏡的需要,制出光學玻璃。1874年,比利時首先制出平板玻璃。
玻璃是非晶無機非金屬材料,一般是用多種無機礦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鋇、石灰石、長石、純鹼等)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輔助原料製成的。它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6)我國最近發明了多少玻璃擴展閱讀:
玻璃的性質:
1、無固定熔點
因為玻璃是混合物,非晶體,所以無固定熔沸點。玻璃由固體轉變為液體是一定溫度區域(即軟化溫度范圍)內進行的,它與結晶物質不同,沒有固定的熔點。軟化溫度范圍Tg~T1,Tg為轉變溫度,T1為液相線溫度,對應的黏度分別為1013.4 dPa·s、104~6dPa·s。
2、亞穩性
玻璃態物質一般是由熔融體快速冷卻而得到,從熔融態向玻璃態轉變時,冷卻過程中黏度急劇增大,質點來不及做有規則排列而形成晶體,沒有釋出結晶潛熱。
3、漸變性可逆性
玻璃態物質從熔融態到固體狀態的過程是漸變的,其物理、化學性質的變化也是連續的和漸變的。這與熔體的結晶過程明顯不同,結晶過程必然出現新相,在結晶溫度點附近,許多性質會發生突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玻璃
Ⅶ 玻璃是哪國最先製造,什麼時候傳入我國的
世界公認抄最早的玻璃製造者為古埃及人,約在五千年前開始製作
中國最早的自製玻璃的技術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已經出現,源自煉丹術煉制「珠玉」那時能生產的玻璃是「鉛鋇玻璃」
而「鈉鈣玻璃」的生產技術則是5世紀初由羅馬帝國傳入我國北方
Ⅷ 玻璃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世界最早的玻璃製造者為古埃及人。
玻璃的出現與使用在人類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從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的遺跡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
18世紀,為適應制望遠鏡的需要,制出光學玻璃。1874年,比利時首先制出平板玻璃。1906年,美國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機,此後,隨著玻璃生產的工業化和規模化,各種用途和各種性能的玻璃相繼問世。現代,玻璃已成為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材料。
(8)我國最近發明了多少玻璃擴展閱讀
歐洲玻璃工藝的另一個中心是波西米亞和德國。13世紀至15世紀的哥特時代,當地生產出一種墨綠色的玻璃器,被稱為「森林玻璃」,被世人譽為「萊茵玻璃酒杯」的就是這種玻璃的典型作品。到了17世紀,這個時期的歐洲玻璃工業發展迅速。
新技術不斷被開發出來,其中最著名的有兩個新技術:一是鉛玻璃製造技術;二是革新的熔化技術。隨著新工藝的大規模應用,以及用鑄造法生產大面積的玻璃鏡和平板玻璃的相繼出現,進一步推動了玻璃工業的發展。
18世紀後期,產業革命對玻璃製造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這一時期發明了路布蘭制鹼法。19世紀又發明了氨鹼製造純鹼,使過去依靠天然鹼和燒木製灰法的狀況得到了徹底的改變,為大量製造玻璃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Ⅸ 玻璃是誰發明的
1688年,一名叫納夫的人發明了製作大塊玻璃的工藝,從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
玻璃由沙子和其他化學物質熔融在一起形成的(主要生產原料為:純鹼、石灰石、石英)。在熔融時形成連續網路結構,冷卻過程中粘度逐漸增大並硬化致使其結晶的硅酸鹽類非金屬材料。普通玻璃的化學組成是Na2O·CaO·6SiO2,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一種無規則結構的非晶態固體。廣泛應用於建築物,用來隔風透光,屬於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屬的氧化物或者鹽類而顯現出顏色的有色玻璃,和通過特殊方法製得的鋼化玻璃等。有時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稱作有機玻璃。
3000多年前,一艘歐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滿載著晶體礦物「天然蘇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貝魯斯河上。由於海水落潮,商船擱淺了,於是船員們紛紛登上沙灘。有的船員還抬來大鍋,搬來木柴,並用幾塊「天然蘇打」作為大鍋的支架,在沙灘上做起飯來。船員們吃完飯,潮水開始上漲了。他們正准備收拾一下登船繼續航行時,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來看啊,鍋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瑩明亮、閃閃發光的東西!」船員們把這些閃爍光芒的東西,帶到船上仔細研究起來。他們發現,這些亮晶晶的東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蘇打。原來,這些閃光的東西,是他們做飯時用來做鍋的支架的天然蘇打,在火焰的作用下,與沙灘上的石英砂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物質,這就是最早的玻璃。後來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蘇打和在一起,然後用一種特製的爐子熔化,製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發了一筆大財。
大約在4世紀,羅馬人開始把玻璃應用在門窗上,到1291年,義大利的玻璃製造技術已經非常發達。「我國的玻璃製造技術決不能泄漏出去,把所有的製造玻璃的工匠都集中在一起生產玻璃!」就這樣,義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生產玻璃,他們在一生當中不準離開這座孤島。
1906年,美國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機,此後,隨著玻璃生產的工業化和規模化,各種用途和各種性能的玻璃相繼問世。現代,玻璃已成為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材料。
Ⅹ 玻璃是誰發明的
最早製造玻璃的人是古埃及人。玻璃被使用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專
大約在4世紀,古羅馬屬人開始把玻璃應用在門窗上,到1291年,義大利的玻璃製造技術已經非常發達。
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
1688年,一名叫納夫的人發明了製作大塊玻璃的工藝,從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
(10)我國最近發明了多少玻璃擴展閱讀:
幾百年來,人們一直認為玻璃是綠色的,是無法改變的。後來發現綠色來自原料中少量的鐵,二價鐵的化合物使得玻璃顯綠色。在加入二氧化錳以後,原來的二價鐵變成三價鐵顯黃色,而四價錳被還原成三價錳呈紫色。光學上,黃色和紫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補,混合在一起成為白光,玻璃就不偏色了。不過若干年後,三價錳被空氣繼續氧化,黃色會逐漸增強,所以那些古老房屋的窗玻璃會略微帶點黃色。
通性玻璃是一種無規則結構的非晶態固體(從微觀上看,玻璃也是一種液體),其分子不像晶體那樣在空間具有長程有序的排列,而近似於液體那樣具有短程有序。玻璃像固體一樣保持特定的外形,不像液體那樣隨重力作用而流動。
參考資料:網路-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