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張衡發明的記里鼓車是怎樣完成測量路程的
張衡
張衡,字平子,是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以及文學家。他與司馬相如、楊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做出來傑出的貢獻,由於他對人類的突出貢獻,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記里鼓車中有一套減速齒輪系,始終與車輪同時轉動,其最末端一隻齒輪軸在車行駛一里時正好回轉一周,車子上層的木人受凸輪牽動,由繩索拉起木人右臂擊鼓一次,以示里程。
原理
記里鼓車的擊鼓記里與“十里擊鐲”的原理大同小異,採用的原理與現代汽車上的里程錶的原理相同。記里鼓車的創造是近代里程錶、減速器發明的先驅,同樣也是科學技術史上的一項重要突破。
『貳』 指南車的發明者是
關於指南車的出現時間,有四種說法:一、西晉崔豹所著《古今注》及《志林》等
古籍說黃帝與蚩尤作戰時,蚩尤作大霧,黃帝造指南車為士兵領路。二、《古今注》及《鬼穀子》等古籍說周公(即周武王弟)作指南車,是因「越裳氏」來進貢,迷失了歸路,周公造「五乘」指南車,為他們引路。三、劉仙洲在所著《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第一編)》中說指南車的發明應以古籍《西京雜記》記載為據,定為西漢。四、王振鐸在所著《科技考古論壇》中說「創造指南車者,當以三國時馬鈞為可信」,並引《魏略》所記來加以證明。如何看待以上四種說法呢?
從現有資料判斷,知指南車的內部結構有兩種可能性:利用機械繫統之定向性或磁鐵的指極性。若以考古資料為據可知,中國齒輪出現的時間,在戰國到西漢之間。《宋史》記載了宋代兩種指南車的具體結構,可知宋代的指南車肯定是齒輪傳動系統,依靠機械傳動系統的定向性。則此種指南車出現時間不可能早在齒輪之前,上述所謂黃帝或周公造指南車之說都不能成立,尤其黃帝發明之說更早於車的發明時間。以劉仙洲所說西漢已有指南車較為妥當。至於王振鐸主張三國有指南車說,則就更穩妥了,但將這說成指南車出現的時間就保守了些。指南車是中國古代用來指示方向的一種具有能自動離合齒輪系裝置的車輛。關於指南車的發明有許多傳說和記載。據史書記載,東漢張衡(公元78-139年)、三國時代魏國的馬鈞、南齊的祖沖之都曾製造過指南車。《宋史·輿服志》中對指南車的結構和各齒輪大小和齒數都有詳細記載。
現今雖可知宋代兩種指南車的內部結構確是機械繫統,與指南針無關,但對其他朝代指南車的內部結構,未見任何古籍及參考資料,也就無法證明其他朝代指南車內部是利用了什麼原理。但如指南車利用了磁鐵的指極性,而指南車出現的時間不可能早過磁鐵的發現,現今認為中國磁鐵的發現時間為公元前三世紀,與黃帝與周公發明指南車矛盾
---來著《網路》
『叄』 是誰第一個發明了車如題 謝謝了
汽車發展史——早期 我國古代的車輛 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車是中華民族的祖先發明的。據史料記載,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初大禹時代,有一個叫奚仲的人,他發明的車由兩個車輪架起車軸,車軸固定在帶轅的車架上,車架附有車箱,用來盛放貨物。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輛車。 最初的車輛,都是由人力來推動的,稱為人力車。後來人們開始用牛、馬拉車,稱為畜力車。據傳說,畜力車是商湯的先祖相土和王亥共同發明的。 在歷代車輛發展過程中,有重要技術價值的還要數指南車和記里鼓車。 在三國時期,有一位叫馬鈞的技術高明的大技師,他發明了指南車。指南車是一種雙輪獨轅車,車上立一個木人伸臂南指。只要一開始行車,不論向東或向西轉彎,木人的手臂始終指向南方。 記里鼓車是早在公元3世紀時,中國最先發明的記錄里程的儀器,可惜最初結構已失傳,到宋代才由燕肅重新製造成功。 指南車和記里鼓車都是利用齒輪傳動原理來進行工作的。它的出現,體現了700多年前我國車輛製造工程技術已達到的高度水平,是我國古代技術的卓越成就。 汽車發展史——早期 第一輛蒸汽汽車 1765年,英國人瓦特發明了蒸汽機,帶領人類進入了"蒸汽機時代"。許多發明家也紛紛把瓦特的發明應用到"自走式車輛"的設計中。 法國人居尼奧花了6年時間,於1769年製成了世界第一輛具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汽車。這輛式樣很奇特的汽車,車身用硬木製成框架,由三個一人多高的鐵輪支撐。車的前面放著容積為50L的梨形大鍋爐,鍋爐後邊有兩個容積為11加侖的汽缸。鍋爐由簡單的曲拐把活塞的運動傳給前輪,使前輪轉動。同時前輪還是轉向輪,由於前輪上壓著很重的鍋爐,所以操縱轉向桿很費力。 這輛蒸汽車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點,每走15分鍾後,鍋爐的壓力就損耗盡了,只得停下來再加上水燒開成蒸汽,而它的最高時速也只有4km/h。 這輛車由於方向桿操縱困難,試車中不斷發生事故。一次在般聖奴兵工廠附近下坡時,因轉彎不及時而撞到了兵工廠的牆上,值得紀念的世界第一輛汽車,被撞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 (1):汽車發展史 早期蒸汽車的黃金年代(一) 18世紀末在歐美各國,出現了一個研究和製造蒸汽汽車的熱潮,各種途的蒸汽汽車相繼問世。汽車的車身和其它機構也在迅速改進。到了19世紀期,出現了一個蒸汽汽車的全盛時期。 1801年,理查德·特雷威蒂克製造了英國最早的蒸汽汽車。兩年後,代又製成了形狀類似公共馬車的蒸汽汽車。這輛公共汽車能乘坐8個人,創造了在平路上時速為9.6km/h,坡道上時速為6.4km/h的世界紀錄。 1825年英國公爵嘉內製成了第一輛蒸汽公共汽車。這輛車的發動機裝在後部,後軸驅動,前軸轉向。它採用了巧妙的專用轉向軸設計,最前面兩個輪並不承擔車重,可由駕駛者利用方向舵柄輕便地轉動,然後通過一個車轅,引導前軸轉動,使轉向可以輕松自如。 1831年嘉內利用這輛車開始了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汽車運營業務,所以這輛車也被認為是世界最早的公共汽車。 (2):早期蒸汽車的黃金年代(一) 1828年,哈恩格克製成了比嘉內的汽車性能更好的蒸汽公共汽車,並開始了公共運輸事業的企業化。他的車可以乘載22名乘客,時速32km/h,營運後很受歡迎。1834年,發展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汽車運輸公司--"蘇格蘭蒸汽汽車公司"。 (3):汽車發展史 早期蒸汽車的黃金年代(二) 1805年,美國人艾文思首次製造了裝蒸汽發動機的水陸兩用汽車。這種水陸兩用汽車是費城港當局為了疏通費城港,委託艾文思負責製造的,原來打算是製造疏浚船,不料船製成以後,因發列作業場地不在海岸邊,於是不得不考慮將這艘蒸汽船運送到有港口的地方。艾文思在船底裝上了四個車輪,用船上的蒸汽發動機驅動。這樣便把船運到了港。因此疏浚船成了水陸兩用車。它也成為現代水陸兩用汽車的鼻祖。 1928年,法國人配誇爾製造了一輛蒸汽牽引汽車。這輛汽車首次採用將發動機置於車的前端,而由後軸驅動的總布置方案。在發動機和後軸之間,用鏈條傳動。為了轉彎靈活,後軸系由兩根半軸構成,當中由差速齒輪連接,這就是最早發明的差速器。此外,兩個小小的前輪,是各自與車架彈性相接的,這稱作獨立懸掛。這種獨立懸掛設計,在當時有劃時代的意義。配誇爾的鏈條傳動、差速器、獨立懸掛等設計,對汽車的發展貢獻極大,至今仍在汽車上廣泛地應用。 (4):汽車發展史 早期蒸汽車的衰落 在蒸汽車的最初發展時期,它們的設計都很簡單,就是把一個蒸汽機裝上底架和輪了。為了達到一定的輸出功率,就要有個盡可能大的鍋爐;為了達到一定的行程,又要備有充足的水和煤;車身重了,就要求有一副結實的底架和堅固的車輪。就這樣,惡性循環,車越來越笨重,操縱越來越困難。 所以,這些大型蒸汽車僅適用於定班的往返行駛,路線固定,沿途又有煤、水供應。即便如此,仍有許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如制動困難,車太重,車輪窄,慣性大,轉向不靈敏。有時候明知要減速轉彎就是慢不下來,轉不過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車撞上障礙物,要麼就是制動太狠,輪軸斷裂。更可怕的是,爐壓過高,一時難以控制,經常發生鍋爐爆炸事件。 而且,乘坐這種車還得看天氣:下雨天車上遮蓋不嚴,道路泥濘不安全;嚴寒天燒水難,易熄滅,行駛也慢;熱天坐在鍋爐邊沒人願意忍受;刮風天要看風向,順風時車尾的濃煙會把乘車人熏得喘不過氣來。 (5):汽車發展史 早期蒸汽車的再度興旺與最後沒落 19世紀末葉,隨著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歐美各國政府深感馬車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於是又開始大力倡導動力機車。在此號召下,各國的蒸汽一事業如久旱逢甘露一般再次迅速發展起來。 法國人阿美德·珀列·配爾於1872年製造了一輛四輪蒸汽長途公共汽車,這輛車裝有兩台V型蒸汽發動機,它還具備有近似於現代汽車的變速器和轉向盤。 1883年,法國人提翁·浦東合組汽車公司,製造三輪蒸汽車。從此蒸汽車由單個試制進入了工業生產階段。 在載客汽車發展的同時,載貨蒸汽車也發展起來。載貨汽車要求牽引力大,能夠爬坡。早期的蒸汽貨車的典型式樣是發動機在前,後輪驅動,並有寬敞的車槽。 (6):汽車發展史上的四座里程碑 第一輛汽油發動機汽車 1885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研製成一輛裝有0.85馬力汽油機的三輪車。德國另一位工程師哥德利布·戴姆勒也同時研製出一輛用1.1馬力汽油發動機作動力的四輪汽車。 第一輛量產的汽車 1908年,汽車史上第一輛在生產線上大量裝配的四輪汽車福特T型車在美國誕生。福特T型車一改以往汽車馬車型的造型,加上功能配置上的創新和改進,使它成為當時城市最佳的個人交通工具,上市第一年就賣出1.9萬輛。1920年,T型車從裝配線退役時,總共生產了1500萬輛。 第一輛劃時代汽車 大眾甲殼蟲成功是眾所周知的:它打破了福特T型汽車的產量紀錄。目前,大眾汽車公司又推出新甲殼蟲,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它的優點是結實耐用,不講究豪華,而且價格大眾化。 第一輛微型汽車 1959年面世的「迷你(Mi ni)」轎車引發了汽車技術的一場革命。這種小型車在取得觀念上的突破的同時,還屢次在汽車賽中取得冠軍。40年後的今天,這款車仍然流行,幾乎所有公司都模仿了「迷你車」的設計,使之成為最家庭化的轎車。
『肆』 誰發明了指南車
對於指南抄車的發明者,襲有很多中說法,據史書記載,東漢張衡(公元78-139年)、三國時代魏國的馬鈞、南齊的祖沖之都曾製造過指南車。
不過其後又有歷史典籍顯示三國時馬鈞是第一個成功地製造指南車的人。《宋史·輿服志》則詳細地記載了燕肅和吳德仁所造指南車的結構和技術規范,成為世界史上最寶貴的工程學文獻。
(4)記里鼓車的發明人擴展閱讀:
指南車工作原理
指南車其工作原理是,靠人力來帶動兩輪的指南車行走,從而帶動車內的木製齒輪轉動,來傳遞轉向時兩個車輪的差動,再來帶動車上的指向木人與車轉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車上的木人指示方向。
不論車子轉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終指向指南車出發時設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車雖回運而手常指南」。
『伍』 指南車是誰發明的呢
指南車是三國時的馬鈞發明的。
指南車是中國古代用來指示方向的一種裝置。指南車的原理是,靠人力來帶動兩輪的指南車行走,從而帶動車內的木製齒輪轉動,來傳遞轉向時兩個車輪的差動,再來帶動車上的指向木人與車轉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車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論車子轉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終指向指南車出發時設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車雖回運而手常指南」。
指南車的發明較早。據傳說西周時就已發明,但最早的確切記載是在三國時期。有歷史典籍顯示三國時馬鈞是第一個成功地製造指南車的人。從三國時開始,歷代史書幾乎都有指南車的記載,但是都比較簡略。直至宋代才有完整的資料,《宋史》中較詳細地記載了它的內部結構。
(5)記里鼓車的發明人擴展閱讀
馬鈞的主要發明:
馬鈞是中國古代的機械大師。他從小口吃,不善言談。但是他很喜歡思索,善於動腦,同時注重實踐,勤於動手,尤其喜歡鑽研機械方面的問題。馬鈞早年生活比較貧困,長時間住在鄉間,比較關心生產工具的改革,並且作出了突出貢獻。
馬鈞在魏朝擔任給事中,同時研製機械。他雖然一生不大得志,但刻苦鑽研,設計製造出多種機械。魏明帝時,見當時織機五十條經線者有五十躡(腳踏操縱板),六十條經線者六十躡,便將織機一律改為十二躡,大大提高了功效。
在洛陽時,又發明了排灌水車,名叫「翻車」,它利用人力可以將水由低處提到高處。他還研究製造出指南車,改進了諸葛亮的連弩,改進了攻城用的發石車。他製造的「水轉百戲」以水為動力,以機械木輪為傳動裝置,使木偶可以自動表演,構思十分巧妙。
『陸』 記里鼓車的歷史
記里鼓車又有「記里車」、「司里車」、「大章車」等別名。有關它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晉書·輿服志》:「記里鼓車,駕四。形制如司南。其中有木人執槌向鼓,行一里則打一槌。」晉人崔豹所著的《古今注》中亦有類似的記述。因此,記里鼓車在晉或晉以前即已發明了。
1800年前的漢代,大科學家張衡發明了記里鼓車。據記載,記里鼓車分上下兩層,上層設一鍾,下層設一鼓。記里鼓車上有小木人,頭戴峨冠,身穿錦袍高坐車上。車走十里,木人擊鼓1次,當擊鼓十次,就擊鍾一次。
史書中留下姓名的記里鼓車機械專家,是三國時代的馬鈞。馬鈞,字德衡,三國時曹魏人,是當時聞名的機械大師。他不僅製造了指南車、記里鼓車,而且改進了綾機,提高織造速度;創制翻車(即龍骨水車);設計並製造了以水力驅動大型歌舞木偶樂隊的機械等,可惜,他的生卒年並無詳盡記載,只知道他當過小官吏,並因不擅辭令,一生並不得志。
到宋代,盧道隆於1027年製成記里鼓車,以及吳德仁於1107年同時製成指南車和記里鼓車的詳情,則被記載於《宋史·輿服志》中。417年,劉裕率軍打敗後秦軍,將繳獲的記里鼓車、指南車等運回建康(南京)。後宋太祖平定三秦時又將其繳獲。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內侍盧道隆又造記里鼓車。後來吳德仁又重新設計製造了一種新的記里鼓車。吳德仁簡化了前人的設計,所制記里鼓車,減少了一對用於擊鐲的齒輪,使記里鼓車向前走一里時,木人同時擊鼓擊鉦。
《宋史·輿服志》對記里鼓車的外形構造也有較詳細的記述:「記里鼓車一名大章車。赤質,四面畫花鳥,重台勻欄鏤拱。行一里則上層木人擊鼓,十里則次層木人擊鐲。一轅,鳳首,駕四馬。駕士舊十八人。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增為三十人。」由上述文字可知記里鼓車的外形十分精美,充分顯示出當時手工技藝的高超水平。
記里鼓車的用途很狹窄,從《宋書·禮志》、《舊唐書·輿服志》、《唐書·車服志》和《金史·儀衛志》等文獻材料來看,它只是皇帝出行時「大駕鹵簿」中必不可少的儀仗之一,沒有實際的用途。其次,是比較笨重。攜帶和使用不便,無益於世。故一經戰亂,其器失傳不存。至元代,此車已不見於鹵簿,明清以降未聞有傳其制者,此車遂絕跡於人間。
『柒』 早在1800年前的漢代,科學家張衡就發明了用來測量車輛行駛里程的「記里鼓車」,又名「記里車」、「司里車
6尺
『捌』 記里鼓車和指南車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的
在車輛發展的過程當中,從機械結構方面來說,我國記里鼓車和指南車的出現尤其重要。從三國時期開始,歷代史書差不多都有記里鼓車和指南車的記載,《宋史》詳細地記載了它們的內部構造。 『玖』 車是誰發明的 就是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人稱「汽車之父」。 『拾』 漢朝時發明的「記里鼓車」是什麼車 記里鼓車又有「記里車」、「司里車」、「大章車」等別名。有關它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晉書·輿服志》:「記里鼓車,駕四。形制如司南。其中有木人執槌向鼓,行一里則打一槌。」晉人崔豹所著的《古今注》中亦有類似的記述 與記里鼓車的發明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