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大悲咒誰發明的

大悲咒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9-19 03:49:19

❶ 大悲咒能治抑鬱症嗎

看過國王的演講嗎?如果沒看過建議你去看看!這位國王很有毅力

一切皆有可能!

多數人認為這是瘋狂…和大部分那些人從不在生活中重新獲得真正的幸福。 想想愛迪生、萊特兄弟的發明家令人驚奇的事情,我們現在認為理所當然,他們被認為是「瘋了」我相信,因為他們相信,什麼都是可能的,如果你下定決心要去做它。


為你的生活和行為負責,選擇改變。它需要你明確的有意識的選擇,這樣你的頭腦是從事的過程。 這一步是問更好的問題的一部分(每天這樣做一段時間我對喬達摩的報價)如「我的生活領域,想什麼是阻礙我和產生問題? 」和「我可以採取什麼步驟來讓我的生活好一點嗎?」。

❷ 我發現長壽法,念大悲咒。有誰賣大悲水,吃大悲食,穿大悲衣,嗅大悲香的嗎

全是沉心靜氣的東西

❸ 各位大師,弟子每天念大悲咒,念完後會念回響文的

大悲咒怎麼能招鬼呢,這是胡說的。
就算咱們不招鬼,鬼也是跟咱們生活在一起,不過沒有因緣鬼與人之間都是看不到的。
念誦大悲咒的人,一切鬼神天魔外道都不能侵擾他,我推薦你看一部視頻很短,就是講述大悲咒的念誦方法跟來之不易 以及功德利益,畫面及其精美動畫,強烈推薦看過之後你就能更好的誦持了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AzNTg1ODU2.html

❹ 發現大悲咒和財神咒等很多咒都有多個發音,為什麼

多音字,有好多,一般按照正規的拼音即可,不用梵文的

菩薩 度人 不要一分錢的 ,送 經文 帶拼音,帶技術支持,感恩 合十

❺ 《楞嚴咒》、《大悲咒》等佛教咒語是釋迦牟尼佛創造、發明的嗎

釋迦摩尼佛也只是一個佛,佛擁有大圓鏡智慧,得佛眼,出得五行六道。
但是,所謂的佛法,並不是佛創出來的。佛法是宇宙存在之前就一直存在的一種真理。佛只是向眾生來闡述和引導佛法,並不能憑空生法,更不能篡改因果。

❻ 心經里的色不異空如何解釋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是解釋五蘊空的真理。舍利子即舍利弗,智慧第一,是釋迦佛講心經時的當機眾,故佛喚他一聲。凡夫謂一切色在心之外,心外有色,把心與色分成兩樣,卻不知色從心生,覓心不可得,色又何曾可得,所以色就是空,故色不異空。又凡夫以為空在心外,不知空是一法,此一法亦未離開這個心,空由心生,空因心而有,覓心了不可得,心空,心所生的空亦空,故空不異色。空與色不是兩個,是一個,色即是空,色從空而生,當體就是空,所謂[色性自空],不是色滅了才空,例如水中月,水中月當體即空,不是水中月滅了才空,故色即是空;又水中無月,能現一個月出來,是名空即是色,空性出生一切色,一切色終歸於空,如是一切法從空而生,終歸於空。天堂空,地獄空,貧富苦樂空,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現在再詳細的解釋一下:何謂色?言語,文字,及一切眼所見有相的物都是色,色如何空呢?例如大悲咒,很多人都會背,大悲咒是色,一字一字的學會後放在心內,再看心內是否有大悲咒存在?空的,一字不可得,大悲咒空,大悲咒是色,故色即是空,又因為大悲咒是空,所以可以容納另外的東西,若是有,便不能再學其他東西,不能把另外的經咒容入心內,因為是空,可以再學楞嚴咒,一字一字的放進去,再看,一字亦不可得,也是空。如是大悲咒讀熟,歸於空。楞嚴咒讀熟,歸於空。金剛經讀熟,歸於空,證明色即是空。何謂空即是色?心內的大悲咒是空,一字不可得,但還可以一字不漏的背誦出來,證明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現現成成,所以佛法現成,如來是發明者,故佛法稱為發明心地,不說創造。誰發明真理,誰就是菩薩,誰不發明其真理,誰就是凡夫,所以佛法平等。一人發明,一人成佛,兩人發明,兩人成佛,先覺覺後覺,後覺學先覺。把大悲咒楞嚴咒念出來是色,這個色的性本來是空,非色滅空,不是色滅了才空,色性自空。當你觀空的時候,[空性自色,非空滅色],不是空滅了才有色,空的性自然出生一切色,所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聖一老法師《心經講記》

❼ 發現大悲咒和財神咒等很多咒都有多個發音,為什麼呢

從古梵文翻譯到古中文,有所不同啊! 只要有信心,你念什麼都可以啊!
就像當初一個公案:
在一個山區里,住著一位孤獨的老婆婆,她的丈夫和兒子都去逝了,所以她覺得自己罪孽深重,到處向人尋覓解脫的方法。終於,她得到了高人的指點,叫她念觀世音菩薩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就可以消除罪業,但是她回家後,把咒語記錯了,念成「唵嘛呢叭咪牛」。

從此老婆婆就勤練咒語,同時准備了兩個大碗,一個碗放黃豆,一個碗空著,她每念一句咒語,就把一粒黃豆丟到空碗里,她就這樣念了三十幾年。後來,她已經不必丟黃豆了,只要念起「唵嘛呢叭咪牛」,黃豆就自動會從這個碗里,跳到另一個碗里。

有一天,一位修行的僧人路過此山區,遠遠就看見一座小茅屋,四周放射著金色的光明。僧人心中大為震驚,心想:「我走過這麼多名寺古剎,從來沒有看過這麼盛大的光明,這里一定住了一位修持很好的高僧大德。」

僧人想去參學請益,找到了小茅屋,到里邊一看,原來住著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太婆,僧人不禁感慨的說:

「您一個人住在這麼荒僻的山裡,不覺得孤獨嗎?」

老婆婆說:「不會啊!我在這里修行,過得很好呢。」

僧人問:「您修些什麼呢?」

老婆婆說:「我只會一句『唵嘛呢叭咪牛』。」

僧人一聽,不禁嘆息:「老婆婆,您念錯了一個字,應該是『唵嘛呢叭咪吽』而不是『唵嘛呢叭咪牛』啊!」

老婆婆聽了很傷心,認為自己三十幾年的功夫都白費了,僧人也告辭了老婆婆,逕自上路去了。

老婆婆坐在桌前,照僧人教的「唵嘛呢叭咪吽」重新念起,碗里的黃豆也不再跳躍了。僧人走遠了,回頭一看,小屋裡一片黑暗,已不見先前的赫赫光明了。他十分震驚,心想:「糟了,是我害了她!」於是趕緊走回小屋,對老婆婆說:「我剛才教你『唵嘛呢叭咪吽』是玩笑話,您還是照原來的念才對。」

老婆婆高興的跪下來說:「謝天謝地,我三十年的功夫不是白做的了!」

僧人走了之後,老婆婆一念「唵嘛呢叭咪牛」,黃豆又跳了起來,僧人走到山頂上去,只見那茅屋比以前更光亮了。

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可見音聲不能見本來面目,咒音雖然重要,可是信心與念力卻比咒音更重要。人生不也如此嗎?學識固然重要,可是信念與毅力才能決定一切。

❽ 發現大悲咒的讀法有好多,誰能給個權威的,這么多爭議本來就是一種著相!

南無、喝羅怛那、哆羅夜耶(Na Mo, He Le Da Na, Duo La Ye Ye).

南無、阿唎耶(Na Mo, Ou Li Ye).

婆盧羯帝、爍缽羅耶(Po Luo Jie Di, Shuo Bo La Ye).

菩提薩埵婆耶(Pu Ti Sa Duo Po Ye),

摩訶薩埵婆耶(Mo He Sa Duo Po Ye).

摩訶、迦盧尼迦耶(Mo He, Jia Lu Ni Jia Ye).

唵,薩皤羅罰曳(An,Sa Bo La Fa Yi),

❾ 梵唱大悲咒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1.緣起

1.1 《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濟世度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其中一字一句都包含著正等正覺的真實功夫,沒有一絲毫的虛假。《大悲咒》是《大悲心陀羅尼經》中的主要部份,全名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神咒》。其得名的由來是:有一次佛陀在補陀落迦山觀世音宮殿,告訴阿難尊者說:「如是神咒,有種種名:
一名《廣大圓滿》、
一名《無礙大悲》、
一名《救苦陀羅尼》、
一名《延壽陀羅尼》、
一名《滅惡趣陀羅尼》、
一名《破惡業障陀羅尼》、
一名《滿願陀羅尼》、
一名《隨身自在陀羅尼》、
一名《速超上地陀羅尼》。」

1.2 觀世音菩薩是古佛再來,在無量劫前早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故稱觀音古佛,現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候補位法身大士。但以大悲願力,為了要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不離寂光,倒駕慈航,現作菩薩,回入娑婆世界,成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手,渡二乘六道眾生,共生極樂。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隨機化現,遍十方微塵國土,以施無畏,而垂濟渡,尤其是與娑婆世界的眾生,因緣甚深,晝夜六時,常以大悲眼,觀照世間一切眾生,救苦救難,或賜福利;凡稱其名號者,即獲護佑,拔苦予樂,故名觀世音,又名觀自在。
1.3 至於為什麼觀世音菩薩也被稱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呢?原來在無量億劫以前,有佛出世,名千光王靜住如來。彼佛如來憐愍觀世音菩薩及一切眾生故,而說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更以金色手,摩觀世音菩薩頂,咐囑觀世音菩薩受持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是時觀世音菩薩始住初地,一聞此咒,即超第八地。於是他發出誓願說:「設我當來之世能利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發願後,應時身生千手千眼,並且十方大地六種震動,十方千佛都放出無量光明照觸其身及遍照十方無邊世界。從是以後,觀世音菩薩更在無量佛國及法會中,重更得聞,親承受持此陀羅尼,復生歡喜,踴躍無量,便得超越無數億劫微細生死。從是以來,觀世音菩薩常誦持此咒,未曾廢忘。由持此《大悲咒》的緣故,生生世世,恆在佛前蓮花化生,不受胎藏之身。
1.4 觀世音菩薩,從無量劫以來,已成就大慈大悲,而且修習了很多陀羅尼法門。菩薩說大悲心陀羅尼咒,是為了令眾生:
得安樂;
除一切病;
得壽命;
得富饒;
滅除一切惡業重罪;
離障難;
增長一切白法(善法)諸功德;
成就一切諸善根;
遠離一切諸怖畏;
速能滿足一切希求。

2.殊勝/功德

2.1 所謂「大悲」,即是拔苦,無論有什麼困苦艱難,若能誠心懇切的念《大悲咒》,都能得到平安,逢凶化吉。觀世音菩薩對佛說:「如果眾生誦持《大悲咒》,不能滿願,誓不成正覺,除非是不善或不至誠者。」誦持《大悲咒》,不但能得到自在,而且所求都能滿願,離苦得樂,化險為夷。
2.2 如果能在每一夜誦滿五遍,就能清除本身所造的業障及百千萬億劫的生死重罪。
2.3 臨命終時,十方諸佛都會來垂手接引,你想要往生到哪個國土,都可隨願往生到哪裡去。觀世音菩薩曾發誓願說:「假使有眾生,受持讀誦《大悲咒》,如果不能往生諸佛清凈國土,我即發誓不成無上正等正覺。」
2.4 持誦《大悲咒》者,決定
不會墮落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里。
可以隨願生到諸佛國凈土。
得到無量三昧辯才。
於這一生中,一切所求,都能實現。
厭女身者,可以轉男身,否則,觀世音菩薩發誓決不成佛。

2.5 如果有眾生,侵損常住(寺院、佛堂)的飲食、財物,就算千佛出世,也不通懺悔,要是他能誦持《大悲咒》,罪業便即刻得以滅除。
2.6 若有眾生造了殺、盜、淫、貪、瞠、痴、綺語、妄言、惡口、兩舌等十惡及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等五逆重罪;或毀謗別人、佛法僧三寶;或破壞佛塔寺廟;或偷了出家人的東西;或令修清凈行的人不清凈等如以上所說的種種惡業重罪;如果犯者能正心誠敬的誦念《大悲咒》,不再重犯,這些罪業,都可以滅盡。

2.7 誦持《大悲咒》的人或天人等,可以得到十五種善生,不會受到十五種惡死。即是:
不會因飢餓、困難、苦惱而死;
不會被枷鎖、禁閉、杖楚打死;
不會被冤家仇對而死;
不會在兩軍作戰時被殺死;
不為虎狼惡獸殘害死;
不為毒蛇、 蛇及蠍子所毒死;
不會被火燒死及水溺死;
不會中毒葯而死;
不為蠱毒(降頭)害死;
不為狂亂失念死;
不會被樹、山上滾下來的石頭及牆壁砸死;
不為惡人的惡咒、厭魅、邪咒、咒詛而死;
不會被邪神惡鬼有機會害死;
不為惡病纏身而死;
不為非分自害死 (即不會自殺而死)。

2.8 持誦《大悲咒》能夠得到十五種善生。即是:
所生的地方,常常遇到善良的國王;
常生善國;
常值好時;
常常遇到善友;
身根常得具足;
道心純熟(修道的心,成熟堅固);
不犯禁戒;
所有眷屬,恩義和順;
資具財食,常得豐足;
常常得到他人恭敬扶接;
所有財寶,不會被他人劫奪;
意欲所求,都能稱心如意;
龍天善神,恆常擁衛;
所生到的地方,都能夠見佛聞法;
所聞正法,都能夠悟入甚深義趣。

3.效驗

3.1 誦持者除了必須跟著觀世音菩薩發十大願以外,還要依以下所說的方式來誦持此咒:
發廣大菩提心(發廣大覺悟的心);
誓度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離苦得樂);
身持齋戒;
對一切眾生,都生平等心;
常誦此咒,莫令斷絕;
住於凈室(清凈的房子),澡浴清凈,穿上潔凈的衣服;
懸 點燈,用香、花、種種的飲食供養三寶;
制心一處,不起雜念,不打妄想,不攀緣其他的事情;
如法誦持《大悲咒》。

3.2 觀世音菩薩還說道:「假如能如法誦持,對於諸眾生起慈悲心的,我將派一切善神、龍王、金剛密跡,經常跟隨護衛,不離其側,就像保護眼睛,保護自己的生命一樣……而這些善神部眾,各有五百眷屬,大力夜叉,會時常跟隨擁護持誦《大悲咒》的人。」
3.3 至於《大悲咒》的其他效驗,有如:
不為惡羅剎、惡獸、魍魎、夜叉、魚鱉所害;
不遭王難苦;
能夠平安的渡過囚禁枷鎖;
不為咒詛諸毒葯所陷害;
於軍陣賊匪圍繞中,能逢凶化吉;
女人不會面臨生產之難;
多於淫慾、瞠恚、愚痴者,便得離欲、離瞠、離痴等的效驗與《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里所載的念觀音聖號的功德相等。

3.4 誦持《大悲咒》,其福德果報,不可思議。凡誦持者口中所出言音,一切天魔外道,龍天鬼神等聽起來,都是清凈法音,他們對這位持《大悲咒》的人都會起恭敬心,就像尊重佛陀一樣。

4.形貌狀相

4.1 大梵天王向觀世音菩薩請益有關《大悲咒》的形貌狀相。觀世音菩薩說明了此陀羅尼的相貌,就是以下的十種心:
大慈悲心
慈愛眾生並給予快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
平等心
即無所分別,無高下淺深之差別,對於眾生等同視之,無高低、親怨的區別。
無為心
即無造作之意,一切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無染著心
就是清凈心,沒有雜念、妄想、邪念、慾念,心中沒有受到貪愛等煩惱所污染與執著。
空觀心
指觀想一切諸法皆空之觀法。一切諸法,盡為因緣所生,因緣所生之法,本無自性而空寂無相;觀此空寂無相之理即為空觀。
恭敬心
即是自謙而尊重禮敬於眾生;恭敬通於身、口、意三業。
卑下心
即是謙卑低下的心,對任何人都謙恭,沒有貢高我慢的心。
無雜亂心
沒有雜亂的心,遠離狂心野性。
無見取心
見取,就是一旦見著,便產生了迷惑(即見惑),就有所取。
無上菩提心
即是發無上正等正覺的道心。

4.2 觀世音菩薩咐囑持誦者應當依這十種心,來誦持《大悲咒》,永不忘失,才能契入《大悲咒》的威神妙用。大悲心的內在精神就是這十種心;修持《大悲咒》的人,無論行住坐卧,隨時都應該保住這十種心;若二六時中,修持者都能夠契合這十種心,即是修持《大悲咒》有成就者。

5.誦持者十二藏

5.1 發心誦持《大悲咒》的人,即是以下所說的十二藏;他的功德,贊不可盡。所謂十二藏,即是:
佛身藏
由於《大悲咒》的加持力量,而一定現佛身,因為過去九十九億恆河沙諸佛都發過誓願,擁護誦持《大悲咒》的人,就像擁護十方諸佛一樣。
光明藏
誦持者現出種種光明,因為十方如來都放光照耀他。
慈悲藏
誦持者具備大慈大悲,因為他常常應用陀羅尼來救護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都離苦得樂,災消病除,罪滅福生。
妙法藏
誦持者即是妙法所聚會,因為《大悲咒》能夠普攝一切諸陀羅尼門,把一切妙法都攝持在一起。
禪定藏
誦持者即是禪定藏,百千三昧門,都能現前。
虛空藏
誦持者就是虛空藏;因為他常以般若空慧,來觀察眾生的因緣。
無畏藏
誦持者就是無畏藏,因為天龍八部、所有的善神,常常擁護他。
妙語藏
誦持者是妙語藏,因為口中陀羅尼音沒斷絕故。
常住藏
誦持者即是常住藏,因為水、火、風等三災以及刀、兵、瘟疫等惡劫都不能破壞他。
解脫藏
誦持者即是解脫藏,因為他自由自在,不受天魔外道的擾亂、稽留及統管。
葯王藏
誦持者即是葯王藏,一切病痛都離開他,因為他常以陀羅尼治療眾生的病痛。
神通藏
誦持者即是神通藏,在禪定之間,坐卧之中,就可以隨心所欲的到其他諸佛國凈土。

5.2 由此可見,誦持《大悲咒》的人,功德無量,贊不可盡。此外,在《大悲心陀羅尼經》里,佛陀還列舉了四十種手印,修行者要求得什麼,就要修那一種對應的手印。四十手印可分為五部,即:
如來部(息災法)
蓮華部(敬愛法)
金剛部(調伏法)
摩尼部(增益法)
羯磨部(鉤召法)
每部各有八法,分別用於五種不同的用途。像這種可求之法,有一千項,以上所說的四十種,只是略說而已。

6.增益

難能可貴的是,日光菩薩為受持《大悲咒》的人,說大神咒以擁護誦持者。誦此日光菩薩大神咒能滅一切罪、辟魔、除天災。另外,月光菩薩也為諸行人說陀羅尼咒而擁護之。誦此月光菩薩神咒能消一切障難、除一切惡病痛、成就一切善法以及遠離一切怖畏。因此誦持《大悲咒》的人,若也能誦持日光菩薩陀羅尼和月光菩薩陀羅尼,功力就會增強。

7.備注

7.1 觀世音菩薩再次叮嚀一切人天應該常常誦持《大悲咒》,不要懈怠,否則就得不到《大悲咒》的殊勝利益及護佑。
7.2 誦持《大悲咒》,能滅一切罪障、惡業、重罪。不過,對《大悲咒》產生懷疑,就連小罪輕業,也不能滅除,何況重罪呢!雖然重罪不能即刻消滅,但是還可以遠做菩提之因,成為將來證悟佛果的資糧。必須注意的是,如果我們所求的是不善或不至誠,必定不能滿願,切記!切記!所謂「不善」,就包括種種 邪僻的行為,譬如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等不正當的行為。至於「不至誠」指的是對於《大悲咒》,總是馬馬虎虎的念誦,或是帶著試探的心理來念誦,那麼一切所求的就不會靈驗了。
7.3 《大悲咒》威神之力是不可思議,贊嘆不盡的。如果不是在過去久遠劫廣積善根,甚至連此《大悲咒》的名字也不可能聽到,更何況能遇到及受持呢!
7.4 假如有人毀謗《大悲咒》,就是毀謗九十九億恆河沙諸佛。假如有人對此咒生疑而不相信,此人將永失大利,百千萬劫,常輪惡趣,無有出期,不能遇到佛、法、僧三寶。

以下是歌詞:
南無、喝羅怛那、哆羅夜耶(Na Mo, He Le Da Na, Duo La Ye Ye).

南無、阿唎耶(Na Mo, Ou Li Ye). 婆盧羯帝、爍缽羅耶(Po Luo Jie Di, Shuo Bo La Ye).

菩提薩埵婆耶(Pu Ti Sa Duo Po Ye), 摩訶薩埵婆耶(Mo He Sa Duo Po Ye).

摩訶、迦盧尼迦耶(Mo He, Jia Lu Ni Jia Ye). 唵,薩皤羅罰曳(An,Sa Bo La Fa Yi),

數怛那怛寫(Su Da Na Da Xia). 南無、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Na Mo, Xi Ji LieDuo, Yi Mong Ou Li Ye).

婆盧吉帝、室佛羅愣馱婆(Po Lu Jie Di, Shi Fu La Leng Tuo Po).

南無、那羅謹墀(Na Mo, No La Jin Chi). 醯利摩訶、皤哆沙咩(Shi Li Mo He, Ba Duo Suo Mi).

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Sa Po Ou Ta, Dou Shu Peng, Ou Shi Yun).

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Sa Po Sa Duo, Na Mo Po Sa Duo),

那摩婆伽,摩罰特豆(Na Mo Po Qie, Mo Fa Te Dou).

怛侄他(Da Zhi Ta), 唵,阿婆盧醯.盧迦帝(An, Ou Po Lu Xi, Lu Jia Di),

迦羅帝.夷醯唎(Jia Lu Di, Yi Xi Li). 摩訶菩提薩埵(Mo He Pu Ti Sa Duo).

薩婆薩婆(Sa Po Sa Po), 摩羅摩羅(Mo La Mo La),

摩醯摩醯、唎馱孕(Mo Xi Mo Xi, Lie Tuo Yun). 俱盧俱盧、羯蒙(Ju Lu Ju Lu, Jie Mong).

度盧度盧、罰闍耶帝(Du Lu Du Lu, Fa She Ye Di). 摩訶、罰闍耶帝(Mo He, Fa She Ye Di).

陀羅陀羅(Tuo La Tuo La), 地唎尼(Di Li Ni), 室佛羅耶(Shi Fu La Ye).

遮羅遮羅(Zhe La Zhe La), 摩么罰摩羅(Mo Mo Fa Mo La), 穆帝隸(Mo Die Lie).

伊醯伊醯(Yi Xi Yi Xi), 室那室那(Shi Na Shi Na), 阿羅參、佛羅舍利(Ou La Sen, Fu La She Li).

罰沙罰參(Fa Suo Fa Seng). 佛羅舍耶(Fu La She Ye). 呼嚧呼嚧摩羅(Hu Lu Hu Lu Mo La),

呼嚧呼嚧醯利(Hu Lu Hu Lu Xi Li). 娑羅娑羅(Suo La Suo La), 悉唎悉唎(Xi Li Xi Li),

蘇嚧蘇嚧(Su Lu Su Lu). 菩提夜、菩提夜(Pu Ti Ye, Pu Ti Ye).

菩馱夜、菩馱夜(Pu Tuo Ye, Pu Tuo Ye). 彌帝唎夜(Mi Di Li Ye),

那羅謹墀(Nuo La Jin Chi). 地利瑟尼那(Di Li Se Ni Na), 波夜摩那(Po Ye Mo Na), 娑婆訶(Suo Po He).

悉陀夜(Xi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摩訶悉陀夜(Mo He Xi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悉陀喻藝(Xi Tuo Yu Yi), 室皤羅耶(Shi Bo La Ya), 娑婆訶(Suo Po He).

那羅謹墀(Nuo La Jin Chi), 娑婆訶(Suo Po He). 摩羅那羅(Mo Na Nuo La), 娑婆訶(Suo Po He).

悉羅僧、阿穆佉耶(Xi La Sen, Ou Mu Qie Ye), 娑婆訶(Suo Po He). 娑婆摩訶、阿悉陀夜(Suo Po Mo He, Ou Xi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者吉羅、阿悉陀夜(Zhe Ji La, Ou Xi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波陀摩、羯悉陀夜(Bo Tuo Mo, Ji Xi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那羅謹墀、皤伽羅耶(Nuo La Jin Chi, Bu Qie La Ye), 娑婆訶(Suo Po He).

摩婆利、勝羯羅夜(Mo Po Lie, Sen Ji La Ye), 娑婆訶(Suo Po He).

南無喝羅怛那、哆羅夜耶(Na Mo He La Da Na, Duo La Ye Ye).

南無阿唎耶(Na Mo Ou Li Ye). 婆嚧吉帝(Po Lu Jie Di), 爍皤羅夜(Suo Bo La Ye), 娑婆訶(Suo Po He).

唵,悉殿都(An, Xi Dian Du), 漫多羅(Man Duo La), 跋陀耶(Ba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❿ 我發現我對異性不感興趣,不想談戀愛。。。

我也不想談,之前遇到過不止一個渣男,心裡留下陰影了。男人太煩,跟下棋一樣,戀愛結婚還要彼此算計,愛情婚姻又不是名利場。現在想開覺得還不如一個人樂得逍遙自在,賽似活神仙。

閱讀全文

與大悲咒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