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手機發明以前人們在幹嘛

手機發明以前人們在幹嘛

發布時間:2021-09-18 18:48:19

㈠ 誰發明了手機之前

手機是八十年代摩托羅拉發明
在此之前 人們可以用無線電步話機 在二戰諾曼底登陸戰中開始使用的 大概那個時間段

以前無線電的缺點是 機器體積大 很重 范圍段 待機時間段 信號很爛 而且只能特定人使用 也就是官方能用

以上個人看法

㈡ 手機發明以前的社會人們是如何通訊的

最開始時烽火,然後是騎馬送信,然後是寫信,然後電報,然後電話,然後大哥大,然後BB機。這個問題差不多就是通信方式的發展歷史

㈢ 發明手機的人最初的目的是什麼

主要是為了聯系更加方便,隨時隨地都可以聯系。

㈣ 手機什麼年代發明的

你是說手機還是早期的無線設電話。。。?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紐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打了一通,引得過路人紛紛駐足側目。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帕。當時,庫帕是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

這世界上第一通行動電話是打給他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的一位對手,對方當時也在研製行動電話,但尚未成功。庫帕後來回憶道:「我打電話給他說:『喬,我現在正在用一部攜帶型蜂窩電話跟你通話。』我聽到聽筒那頭的『咬牙切齒』——雖然他已經保持了相當的禮貌。」

到今年4月,手機已經誕生整整30周年了。這個當年科技人員之間的競爭產物現在已經遍地開花,給我們的現代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馬丁·庫帕今年已經74歲了,他在摩托羅拉工作了29年後,在矽谷創辦了自己的通訊技術研究公司。目前,他是這個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丁·庫帕當時的想法,就是想讓媒體知道無線通訊——特別是小小的移動通訊手機——是非常有價值的。另外,他還希望能激起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的興趣,在摩托羅拉同AT&T(AT&T也是美國的一家通信大公司)的競爭中,能支持前者。

其實,再往前追溯,我們會發現,手機這個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現了。當時,是美國最大的通訊公司貝爾實驗室開始試制的。1946年,貝爾實驗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謂的移動通訊電話。但是,由於體積太大,研究人員只能把它放在實驗室的架子上,慢慢人們就淡忘了。

一直到了60年代末期,AT&T和摩托羅拉這兩個公司才開始對這種技術感興趣起來。當時,AT&T出租一種體積很大的移動無線電話,客戶可以把這種電話安在大卡車上。AT&T的設想是,將來能研製一種行動電話,功率是10瓦,就利用卡車上的無線電設備來加以溝通。庫帕認為,這種電話太大太重,根本無法移動讓人帶著走。於是,摩托羅拉就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規定移動通訊設備的功率,只應該是一瓦,最大也不能超過三瓦。事實上,今天大多數手機的無線電功率,最大隻有500毫瓦。

從1973年手機注冊專利,一直到1985年,才誕生出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真正可以移動的電話。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盒子中,重量達3公斤,非常重而且不方便,使用者要像背包那樣背著它行走,所以就被叫做「肩背電話」。

與現在形狀接近的手機,誕生於1987年。與「肩背電話」相比,它顯得輕巧得多,而且容易攜帶。盡管如此,其重量仍有大約750克,與今天僅重60克的手機相比,像一塊大磚頭。

從那以後,手機的發展越來越迅速。1991年時,手機的重量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現了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100克的手機。此後又進一步小型化、輕型化,到1999年就輕到了60克以下。也就是說,一部手機比一枚雞蛋重不了多少了。

除了質量和體積越來越小外,現代的手機已經越來越像一把多功能的瑞士軍刀了。除了最基本的通話功能,新型的手機還可以用來收發郵件和短消息,可以上網、玩游戲、拍照,甚至可以看電影!這是最初的手機發明者所始料不及的。

在通訊技術方面,現代手機也有著明顯的進步。當庫帕打世界第一通行動電話時,他可以使用任意的電磁頻段。事實上,第一代模擬手機就是靠頻率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用戶的不同手機。第二代手機——GSM系統則是靠極其微小的時差來區分用戶。到了今天,頻率資源已明顯不足,手機用戶也呈幾何級數迅速增長。於是,更新的、靠編碼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的機的CDMA技術應運而生。應用這種技術的手機不但通話質量和保密性更好,還能減少輻射,可稱得上是「綠色手機」。

㈤ 手機在什麼時候發明的

2004-2-13 中國科普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紐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打了一通,引得過路人紛紛駐足側目。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帕。當時,庫帕是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 這世界上第一通行動電話是打給他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的一位對手,對方當時也在研製行動電話,但尚未成功。庫帕後來回憶道:「我打電話給他說:『喬,我現在正在用一部攜帶型蜂窩電話跟你通話。』我聽到聽筒那頭的『咬牙切齒』——雖然他已經保持了相當的禮貌。」 到今年4月,手機已經誕生整整30周年了。這個當年科技人員之間的競爭產物現在已經遍地開花,給我們的現代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馬丁·庫帕今年已經74歲了,他在摩托羅拉工作了29年後,在矽谷創辦了自己的通訊技術研究公司。目前,他是這個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丁·庫帕當時的想法,就是想讓媒體知道無線通訊——特別是小小的移動通訊手機——是非常有價值的。另外,他還希望能激起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的興趣,在摩托羅拉同AT&T(AT&T也是美國的一家通信大公司)的競爭中,能支持前者。 其實,再往前追溯,我們會發現,手機這個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現了。當時,是美國最大的通訊公司貝爾實驗室開始試制的。1946年,貝爾實驗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謂的移動通訊電話。但是,由於體積太大,研究人員只能把它放在實驗室的架子上,慢慢人們就淡忘了。 一直到了60年代末期,AT&T和摩托羅拉這兩個公司才開始對這種技術感興趣起來。當時,AT&T出租一種體積很大的移動無線電話,客戶可以把這種電話安在大卡車上。AT&T的設想是,將來能研製一種行動電話,功率是10瓦,就利用卡車上的無線電設備來加以溝通。庫帕認為,這種電話太大太重,根本無法移動讓人帶著走。於是,摩托羅拉就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規定移動通訊設備的功率,只應該是一瓦,最大也不能超過三瓦。事實上,今天大多數手機的無線電功率,最大隻有500毫瓦。 從1973年手機注冊專利,一直到1985年,才誕生出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真正可以移動的電話。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盒子中,重量達3公斤,非常重而且不方便,使用者要像背包那樣背著它行走,所以就被叫做「肩背電話」。 與現在形狀接近的手機,誕生於1987年。與「肩背電話」相比,它顯得輕巧得多,而且容易攜帶。盡管如此,其重量仍有大約750克,與今天僅重60克的手機相比,像一塊大磚頭。 從那以後,手機的發展越來越迅速。1991年時,手機的重量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現了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100克的手機。此後又進一步小型化、輕型化,到1999年就輕到了60克以下。也就是說,一部手機比一枚雞蛋重不了多少了。 除了質量和體積越來越小外,現代的手機已經越來越像一把多功能的瑞士軍刀了。除了最基本的通話功能,新型的手機還可以用來收發郵件和短消息,可以上網、玩游戲、拍照,甚至可以看電影!這是最初的手機發明者所始料不及的。 在通訊技術方面,現代手機也有著明顯的進步。當庫帕打世界第一通行動電話時,他可以使用任意的電磁頻段。事實上,第一代模擬手機就是靠頻率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用戶的不同手機。第二代手機——GSM系統則是靠極其微小的時差來區分用戶。到了今天,頻率資源已明顯不足,手機用戶也呈幾何級數迅速增長。於是,更新的、靠編碼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的機的CDMA技術應運而生。應用這種技術的手機不但通話質量和保密性更好,還能減少輻射,可稱得上是「綠色手機」。

㈥ 手機發展歷史

1、1983年,世界上第一台行動電話摩托羅拉DynaTAC問世,這款機器重達2磅,開發周期超過了10年。此後,手機的"瘦身"越來越迅速,1996年秋出現了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為100克的手機。此後又進一步小型化,輕型化。

2、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麥克斯韋進一步用數學公式闡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並把電磁感應理論推廣到了空間。

3、1973年,一名男子站在紐約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開始通話。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帕。當時他還是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這是當時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

4、第一代手機(1G)是指模擬的行動電話,也就是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美國等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大哥大。最先研製出大哥大的是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的 Cooper博士。

5、第二代手機(2G)也是最常見的手機。通常這些手機使用PHS,GSM或者CDMA這些十分成熟的標准,具有穩定的通話質量和合適的待機時間。

(6)手機發明以前人們在幹嘛擴展閱讀:

1、與現代形狀接近的手機,則誕生於1987年。其重量仍有大約750克,與今天僅重60克的手機相比,象一塊大磚頭。

2、此後,手機的瘦身越來越迅速。1991年,手機重量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現了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為100克的手機。此後又進一步小型化,輕型化,到1999年就輕到了60克以下。

3、1973年4月,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工程技術員「馬丁·庫帕」發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機。當庫帕打世界第一通行動電話時,他可以使用任意的電磁頻段。

4、事實上,第一代模擬手機就是靠頻率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用戶的不同手機。第二代手機——GSM系統則是靠極其微小的時差來區分用戶。到了今天,頻率資源已明顯不足,手機用戶也呈幾何級數迅速增長。

5、於是,更新的、靠編碼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的機的CDMA技術應運而生。應用這種技術的手機不但通話質量和保密性更好,還能減少輻射,可稱得上是「綠色手機」。

㈦ 手機的發明背景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紐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
話,並打了一通,引得過路人紛紛駐足側目。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帕。
當時,庫帕是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
這世界上第一通行動電話是打給他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的一位對手,對
方當時也在研製行動電話,但尚未成功。庫帕後來回憶道:「我打電話給他說:『喬
,我現在正在用一部攜帶型蜂窩電話跟你通話。』我聽到聽筒那頭的『咬牙切齒』—
—雖然他已經保持了相當的禮貌。」
到今年4月,手機已經誕生整整30周年了。這個當年科技人員之間的競爭產物現在已
經遍地開花,給我們的現代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馬丁·庫帕今年已經74歲了,他在摩托羅拉工作了29年後,在矽谷創辦了自己的
通訊技術研究公司。目前,他是這個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丁·庫帕當時的
想法,就是想讓媒體知道無線通訊——特別是小小的移動通訊手機——是非常有價值
的。另外,他還希望能激起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的興趣,在摩托羅拉同AT&T(AT
&T也是美國的一家通信大公司)的競爭中,能支持前者。
其實,再往前追溯,我們會發現,手機這個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現了。當時,
是美國最大的通訊公司貝爾實驗室開始試制的。1946年,貝爾實驗室造出了第一部所
謂的移動通訊電話。但是,由於體積太大,研究人員只能把它放在實驗室的架子上,
慢慢人們就淡忘了。
一直到了60年代末期,AT&T和摩托羅拉這兩個公司才開始對這種技術感興趣起來
。當時,AT&T出租一種體積很大的移動無線電話,客戶可以把這種電話安在大卡
車上。AT&T的設想是,將來能研製一種行動電話,功率是10瓦,就利用卡車上的
無線電設備來加以溝通。庫帕認為,這種電話太大太重,根本無法移動讓人帶著走。
於是,摩托羅拉就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規定移動通訊設備的功率,
只應該是一瓦,最大也不能超過三瓦。事實上,今天大多數手機的無線電功率,最大
只有500毫瓦。
從1973年手機注冊專利,一直到1985年,才誕生出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真正可
以移動的電話。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盒子中,重量達3公斤,非常重而且不
方便,使用者要像背包那樣背著它行走,所以就被叫做「肩背電話」。
與現在形狀接近的手機,誕生於1987年。與「肩背電話」相比,它顯得輕巧得多
,而且容易攜帶。盡管如此,其重量仍有大約750克,與今天僅重60克的手機相比,
像一塊大磚頭。
從那以後,手機的發展越來越迅速。1991年時,手機的重量為250克左右;1996年秋
,出現了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100克的手機。此後又進一步小型化、輕型化,到
1999年就輕到了60克以下。也就是說,一部手機比一枚雞蛋重不了多少了。
除了質量和體積越來越小外,現代的手機已經越來越像一把多功能的瑞士軍刀了
。除了最基本的通話功能,新型的手機還可以用來收發郵件和短消息,可以上網、玩
游戲、拍照,甚至可以看電影!這是最初的手機發明者所始料不及的。
在通訊技術方面,現代手機也有著明顯的進步。當庫帕打世界第一通行動電話時
,他可以使用任意的電磁頻段。事實上,第一代模擬手機就是靠頻率的不同來區別不
同用戶的不同手機。第二代手機——GSM系統則是靠極其微小的時差來區分用戶。到
了今天,頻率資源已明顯不足,手機用戶也呈幾何級數迅速增長。於是,更新的、靠
編碼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的機的CDMA技術應運而生。應用這種技術的手機不但通話質量
和保密性更好,還能減少輻射,可稱得上是「綠色手機」。

閱讀全文

與手機發明以前人們在幹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