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跡
抗美援朝英雄事跡如下:
孤膽勇士——胡修道故事
1952年,在上甘嶺戰役中,胡修道和班長等3人堅守在597高地的一個陣地上,敵軍200多人蜂擁般向他們沖來。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他們沉著迎戰。當敵軍離陣地前沿還有三四十米時,胡修道奮力擲出幾根手雷,炸倒七八十個敵人,其餘敵軍連滾帶爬地逃下山去。不久,班長奉命調往別處陣地。胡修道等冒著敵軍密集的炮火,又打退小股敵軍的多次沖擊。這時,成群的敵軍快要爬上左側不遠的10號陣地,情況十分危急,胡修道果斷地與戰友滕士生帶著手雷前去支援,打退了敵軍。在滕士生負了重傷,敵軍又有約兩個營的兵力上撲來時,胡修道一人堅持戰斗,奮不顧身地把手雷一個接一個地向敵軍投去,最終將敵軍打退,守住了陣地。在此次戰斗中,胡修道連續打退敵軍41次沖擊,殲敵280餘人,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楊根思的故事
1950年,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分割圍殲咸鏡南道美軍戰斗中,時任志願軍某部連長的楊根思,奉命帶1個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圍東南小高嶺,負責切斷美軍南逃退路。29日,號稱「王牌」軍的美軍陸戰第1師開始向小高嶺進攻,猛烈的炮火將大部工事摧毀,他帶領全排迅速搶修工事,做好戰斗准備,待美軍靠近到只有30米時,帶領全排突然射擊,迅猛打退了美軍的第一次進攻。接著,美軍組織2個連的兵力,在8輛坦克的掩護下再次發起進攻,他指揮戰士奮勇沖入敵群,用鐵杴展開拼殺。激戰中,又一批美軍湧上山頂,他親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擊,指揮第8班從山腰插向敵後,再次將美軍擊退。美軍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對小高嶺實施狂轟濫炸,隨後發起集團沖鋒。他率領全排頑強抗擊,以「人在陣地在」的英雄氣概,接連擊退美軍8次進攻。當投完手雷,陣地上只剩他和兩名傷員時,又有40多名美軍爬近山頂。危急關頭,他抱起僅有的兩個手雷,縱身沖向敵群,與爬上陣地的美軍同歸於盡,英勇捐軀。
羅盛教的故事
1951年,羅盛教響應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並隨部隊奔赴朝鮮。
1952年1月2日清晨,羅盛教和戰友宋惠雲一起去河邊練習。忽然,傳來了呼救聲,有人掉進冰窟窿了!羅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彎腰,直沖過去。他一邊跑一邊飛快地脫掉身上的衣服,接著跳進了冰河裡。過了好一會,羅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氣,又鑽進水裡。又過了一會,羅盛教終於將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當那少年兩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時,突然,嘩啦一聲,冰又塌了,少年連人帶冰又落入水中。這時羅盛教全身已凍得發紫,體力已快消耗殆盡,但他卻又一次潛入水中,好久,才用頭和肩將少年頂出水面。這時宋惠雲已將一根電線桿拖到河邊,少年抱住電線桿被拉上了岸。人們急切地等待著羅盛教,然而,他卻再也沒有上來。為了救落水的朝鮮兒童,羅盛教英勇獻身。
在烈火中永生——邱少雲的故事
邱少雲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出生於四川銅梁。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赴朝作戰。1952年10月,為打擊盤踞在上甘嶺的美國和南朝鮮軍隊,被選派參加部隊,並擔任了發起沖擊後掃除障礙任務。
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投擲炸彈,炸彈點燃了邱少雲的衣服。為了不被敵人發現目標,邱少雲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裡,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黃繼光的故事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佔領597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的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手雷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的火力點,為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創造了哪些舉世公認的奇跡
1、我們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偉大奇跡。
中國經濟發展的偉大奇跡,植根於新中國前30年艱苦卓絕的探索,得益於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抉擇。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在不長的時間里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改革開放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全面展開,充分釋放了中國經濟的活力,創造了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罕見的中國速度。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00309億元,經濟總量首次站上90萬億元的歷史新台階,穩居世界第二位。
2、我們創造了民生改善的偉大奇跡。
我們黨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堅持讓人民群眾共享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成果。經過70年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從解決溫飽到實現總體小康,正在邁向全面小康。1978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高達7.7億人,到2018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已下降到1660萬人。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力度之大、效果之彰,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
3、我們創造了科技進步的偉大奇跡。
多復變函數論、陸相成油理論、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等成就,高溫超導、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納米科技等基礎科學突破,「兩彈一星」、超級雜交水稻、高性能計算機等工程技術成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也為我國成為一個有世界影響的大國奠定了重要基礎。當前,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推動數字經濟、平台經濟、共享經濟井噴式發展。古老的中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中踏浪前行。
4、我們創造了制度創新的偉大奇跡。
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了制度創新的偉大探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權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構建起和諧的黨際關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優勢結合起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開辟了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的嶄新道路,等等。新中國70年的制度創新,為人類制度文明發展作出了獨特貢獻。
5、我們創造了社會保障體系的偉大奇跡
中國還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人口最多的社會保障體系。截至2018年6月,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9.25億、1.91億、2.3億。今天,廣大人民群眾過上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富足的生活。
『叄』 抗美援朝感人事例
在雲山、在黃草嶺、在松骨峰,在朝鮮的每座山嶺都發生過震撼世界的戰斗,都記載著志願軍將士創造的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業績!
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中最為著名的一仗。「聯合國軍」在上甘嶺這個不足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先後投擲炸彈190萬發。展廳里一截取自上甘嶺的布滿彈片的樹乾和一堆摻雜著彈片的碎石向人們講述著當時戰斗的激烈和殘酷。當年參與指揮上甘嶺戰役的志願軍15軍參謀長張蘊鈺回憶說:「在戰場上,已經沒法用數字來顯示部隊的戰鬥力。一個人堅守陣地,硬是能把成排成連的敵人打下去;一個人在一次戰斗中就可以消滅100多個敵人,這在上甘嶺戰役中算不得奇跡。」
排長孫占元,在戰斗中兩腿被炸傷,仍頑強指揮戰斗,並用繳獲的兩挺機槍輪流射擊,斃傷美軍80餘人,當子彈打完,敵人再次湧上來時,他拉響最後一顆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在反擊中,通信員黃繼光所在連沖到半山腰,突遭敵火力點阻攔,危急時刻,黃繼光奮勇沖上前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眼……
其實,何止在上甘嶺,又何止是黃繼光、孫占元,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這樣的激烈的戰斗隨時都在發生,這樣英雄的壯舉幾乎在每一次戰斗中都會涌現。
王海,這位在抗美援朝空戰中擊落擊傷9架敵機的「一級戰斗英雄」,站在掛有他和他的戰友的巨幅照片的展板前向人們介紹說:「在抗美援朝中,志願軍空軍共擊落擊傷敵機330架,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戰績,連時任美國空軍參謀長的范登堡都驚呼:『共產黨中國幾乎一夜之間變成了世界空軍強國。』」
當有人問:剛剛建立不久的志願軍空軍,能打敗號稱世界頭號空中強國的美國,主要靠什麼?王海不加思索地回答:「靠人的精神!」
『肆』 抗美援朝歷史事件
抗美援朝歷史事件是: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在朝中邊境及其附近地區,對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國國軍突然發起的進攻戰役。
10月25日,志願軍發起戰役,以1個軍的主力配合朝鮮人民軍在東線進行阻擊,集中5個軍另1個師於西線給「聯合國軍」以突然性打擊。
將其從鴨綠江邊驅逐到清川江以南,挫敗了「聯合國軍」企圖在感恩節前佔領全朝鮮的計劃,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第一次戰役志願軍共殲敵15000多人。
抗美援朝的戰爭影響: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以後,1950年11月15日,中財委在北京召開第二次全國財政會議,經中央同意,確定戰爭期間財政經濟的工作方針是國防第一,穩定市場第二,其他第三。朝鮮停戰談判開始後,國內經濟建設准備工作得到進一步的突出和加強,1952年明確了「邊抗、邊穩、邊建」 的方針。
1950年國防費用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例達到41.1%,次年增至43.0%,為建國後的最高峰。直至1952年,經濟建設費才略微超過了國防費。至1952年,全國工農業總產值達827.2億元,比1949年增長77.5%,鋼產量135萬噸,居世界第18位,糧食產量3088億斤,居世界第一位。
抗美援朝對於中國恢復國民經濟和開展各項建設事業直接起到了保障的作用。為中國爭取到了相當長時期的和平建設的環境。
『伍』 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創造了哪些奇跡
創造了以佔世界7%耕地解決佔世界22%人口吃飯問題
研製了"兩彈一星"
抗美援朝戰爭,一國抵抗內聯容合國軍,戰之能勝!使美軍【第一次在非勝利協議上簽字】。
從一窮二白到今天的世界第二經濟體
從幾乎沒有鐵路到全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
『陸』 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
羅盛教,1952年1月2日,在朝鮮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裡,冒著零下20度嚴寒跳入冰窟救出落水的朝鮮少年,自己光榮犧牲。
邱少雲 1952年10月12日,在朝鮮平康前線反擊攻佔金化以西391高地的戰斗中,他所在連隊擔任突擊任務。戰前,他和連隊戰友奉命到離敵人陣地僅60米的地方執行潛伏任務,但在潛伏到第二天中午前,他不幸被敵人打來的燃燒彈擊中。在這生死緊要關頭,他為了整體,為了勝利,忍受著烈火燒身的劇痛,一動不動地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時年僅21歲。他的犧牲保證了全連隊潛伏任務的勝利完成。反擊部隊在邱少雲偉大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的鼓舞下,當晚就勝利地攻佔了391高地,全殲敵軍1個加強連。
薛志高四川省簡陽縣人,一九三○年出生,一九五一年參加革命,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員,志願軍第十五軍第二十九師第八十七團第五連副班長。上甘嶺戰役中,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四日晚,他們連參加反擊537.7高地北山的戰斗,他所在班參加了突擊排。在攻擊中,班長犧牲了,他指揮全班繼續沖擊,他左臂負傷,仍堅持戰斗,並奪回了一個陣地,殲敵28名。在向另一陣地運動時,他的左腿被炮彈炸斷,不能行動,看見了雙眼被打瞎的本班戰士王合良,立即與王商量,叫王背著他,他給王指路,繼續向前沖擊。敵人反撲過來,被他們擊退。當他只剩1個手榴彈時,敵向他撲來,他拉響手榴彈與敵同歸於盡。立特等功,獲二級英雄稱號。
王合良四川省三台縣人,一九二九年出生,一九五一年參加革命,志願軍第十五軍第二十九師第八十七團第五連戰士。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四日,上甘嶺戰役中,他所在班反擊537. 7高地北山一個陣地。戰斗中,他因負重傷雙目失明,什麼也看不見。他一面呼叫著聯絡,一面往前爬,忽聽到副班長薛志高叫他,原來薛的右腿被打斷無法行動,經兩人商量,他就背起薛志高,薛給他指路繼續前進,堅持戰斗。
在戰斗中涌現出30多萬的戰斗英雄和模範,其中,楊根思、黃繼光、郭忠田、黃家富、孫占元、邱少雲、羅盛教等就是他們的傑出代表。
郭忠田1950年10月,郭忠田隨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11月30日,他帶領全排戰士在朝鮮西部龍源里北山的高地上,執行阻擊美軍南逃的任務。在這次戰斗中,郭忠田帶領全排戰士打退了美軍10餘次進攻,殲敵200餘人,繳獲滿載軍用物資的汽車58輛及槍炮彈葯等,創造了激戰一整天,全排無一傷亡的奇跡,勝利地完成了阻擊任務。
楊根思 他率領全排頑強抗擊,以「人在陣地在」的英雄氣概,接連擊退美軍8次進攻。當投完手榴彈,射出最後一顆子彈,陣地上只剩他和兩名傷員時,又有40多名美軍爬近山頂。危急關頭,他抱起僅有的一包炸葯,拉燃導火索,縱身沖向敵群,與爬上陣地的美軍同歸於盡,英勇捐軀。
『柒』 抗美援朝中有哪些英雄
1.彭德懷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原名得華,號石穿。湖南湘潭人。1898年10月24日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彭家圍子。妻子浦安修。無子女。
2. 楊根思
志願軍第20軍58師172團三連連長。1950年11月29日,第二次戰役長津湖作戰中,楊根思奉命帶1個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圍東南小高嶺,阻擊美軍陸戰一師南逃,戰斗中,楊根思抱著炸葯包沖入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
3. 楊連弟
志願軍鐵道兵第1師副連長。入朝後,冒著美軍轟炸,搶修橋梁,先後榮立戰功6次,其中大功1次。1952年5月15日上午,當楊連弟率領部隊搶修清川江大橋時,因敵人投下的炸彈爆炸,不幸犧牲。
4. 伍先華
志願軍第12軍第34師班長。1952年9月29日,秋季戰術反擊作戰中,伍先華所在部隊負責反擊金城郡官岱里以西的美軍和韓軍,伍先華率全班擔負開辟沖擊部隊前進道路的爆破任務,在身中數彈的情況下,他仍頑強地爬到敵軍坑道口,拉燃導火索,滾入坑道,與40多名敵人同歸於盡。
5. 黃繼光
志願軍第15軍第45師某連通訊員,上甘嶺戰役中,1952年10月19日,黃繼光所在部隊反擊收復597.9高地,在消滅敵人火力點過程中,黃繼光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葯用光的情況下,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機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
6. 邱少雲
志願軍第15軍第29師戰士。1952年10月12日,秋季戰術反擊作戰中,邱少雲所在部隊負責進攻韓軍防守的391高地。在戰前潛伏過程中,敵軍發射的一顆燃燒彈在邱少雲身邊爆炸,燃燒液濺到了他的身上,立刻燃燒起來。
為了戰斗勝利,為了一同潛伏的500多名戰友的安全,邱少雲任憑烈火燃燒,一動不動,直至犧牲。當晚,潛伏部隊一舉奪取391高地。
7. 孫占元
志願軍第15軍第45師排長。上甘嶺戰役爆發的第一天,1952年10月14日傍晚,志願軍四個連反攻奪回白天被敵軍佔領的陣地,孫占元率領突擊排負責奪佔597.9高地2號陣地。
戰斗中,他的雙腿被敵炮彈炸斷,仍堅持來回爬行指揮,用繳獲的機槍向反撲的美軍射擊,在戰友相繼傷亡,彈葯告罄的情況下,他拉響了最後一顆手雷,與沖上來的美軍同歸於盡。
8. 胡修道
志願軍第12軍第31師91團戰士。上甘嶺戰役中,1952年10月底,志願軍奪回了597.9高地,敵軍不甘心失敗,持續組織反攻。11月5日,胡修道及其戰友堅守597.9高地,經一天激戰,共打退敵軍40餘次進攻,胡修道一人打死打傷敵軍280餘人。
9. 楊育才
志願軍68軍203師偵察排副排長,奇襲白虎團的傳奇英雄。1953年7月,金城戰役中,楊育才奉命率小分隊執行「虎口拔牙」——突襲韓軍精銳部隊首都師第1團(即「白虎團」)團部任務。13日晚,他喬裝成「美國顧問」,12名偵察員化裝成護送「顧問」的韓軍,直插敵縱深。
他指揮小分隊沖進白虎團團部警衛室、會議室,打得敵人措手不及,亂作一團。僅用13分鍾就結束了戰斗,斃傷敵機甲團團長以下97人,俘敵軍事科長、榴炮營副營長等19人,繳獲李承晚親自授予「白虎團」的「優勝」虎頭旗,圓滿完成突襲任務。
10. 李家發
志願軍第67軍第199師戰士。1953年7月13日夜,在金城戰役奪取韓軍防守的轎岩山戰斗中,李家發機智地炸毀敵主地堡外圍3個火力點。
身負重傷後,繼續艱難地向前爬進,用最後一顆手雷摧毀敵主地堡。當反擊部隊遭到敵另一暗堡火力封鎖時,李家發從昏迷中醒來,頑強爬近敵暗堡,以胸膛堵住敵機槍射孔,為反擊部隊奪取轎岩山開辟了道路。
11. 楊春增
志願軍第12軍第35師104團副排長。1952年8月5日 ,楊春增所在的第4連向韓軍首都師第26團一個連守衛的金城座首洞東南無名高地發起進攻,一舉奪取敵軍陣地。
此後,敵軍不斷進行反撲,楊春增率隊從早晨激戰到下午,打退數倍於已的敵軍14次反撲,斃傷敵200多人。激戰到6日黃昏,陣地上只有楊春增和衛生員兩個人,這時百餘名敵軍蜂擁而至,楊春增抱起最後一顆反坦克手雷,奮勇沖入敵群,與30多名敵軍同歸於盡。
12. 許家朋
志願軍第23軍第67師第200團戰士。1953年7月6日夜,許家朋所在部隊冒大雨進攻美軍第7步兵師防守的石硯洞北山,突擊排接近主峰時,美軍一暗堡突然開火,將部隊壓制在山腰間。當執行爆破任務的戰友犧牲後,許家朋主動抱起炸葯包,沖向敵暗堡。
前進中雙腿被炸傷,他忍著傷痛,頑強爬抵暗堡,由於炸葯包被雨淋濕,爆破未能成功。他拖著傷腿繞暗堡爬行,尋找暗堡入口。在找不到入口的情況下,毅然挺身撲向暗堡射孔,用胸膛堵住正在射擊的機槍口,為部隊開辟了進攻道路。
(7)抗美援朝中創造的世界奇跡擴展閱讀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頂住了美國侵略擴張的勢頭,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參考資料
人民網-抗美援朝資料庫
『捌』 三個關於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100字左右)跪求!
在抗美援朝第5次戰役中,我志願軍戰士劉光子一個人活捉了63名英軍,創下了朝鮮戰場俘敵最高的紀錄,並且榮獲了志願軍總部授予的「孤膽英雄」稱號。1951年4月21日晚,我志願軍63軍第187師561團突破臨津江,在雪馬里地區快速穿插,將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有著150多年歷史的英國一支王牌部隊,英軍第29旅格羅斯特郡團第1營團團包圍。
英軍俘虜
於是劉光子一手高舉著手雷,一面端著沖鋒槍,將這伙英軍俘虜押送回我方的俘虜營地。在劉光子押送俘虜走在半道中,聯軍的飛機誤以為是志願軍,結果投下的炸彈反倒把一些英軍俘虜炸死,活下來的英軍俘虜紛紛指著天上的飛機大罵起來。就這樣劉光子押送著剩下來的63名俘虜回到了我方陣地。雪馬里戰斗是志願軍一個成功的戰例,不僅在軍事上重創了聯合國軍,而且志願軍戰士劉光子創造了一個人活捉63名英軍的戰爭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