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築學畢業後的發展方向。。請具體點。。。謝謝
房地產公司
2. 建築學今後的發展
應該還不錯吧。。。至少中國還在發展,沒有什麼吃香不吃香這個說法,你學的好了之後,都是可以的
3. 建築學專業發展前景
建築學,從廣義上來說,是研究建築及其環境的學科。建築學是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的學科。
建築學所涉及的建築藝術和建築技術、以及作為實用藝術的建築藝術所包括的美學的一面和實用的一面,它們雖有明確的不同但又密切聯系,並且其分量隨具體情況和建築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本科建築類專業包括:建築學專業、城鄉規劃專業、風景園林等專業。
在許多理工科院校中,建築學往往都是高考錄取分數較高的專業。就業情況非常好,而且前景良好平均月工資普遍在6000元以上。有兩極分化明顯的現象,名校畢業的工資特別高,專科和一般院校則低一些。在這個專業的畢業生中,年薪20萬以上的可以佔到20%,而年薪不足5萬的也有20%。
建築學專業畢業生就業不難,但想要有大的成就相對較難。在當下的工資水平,普通本科達到年薪20萬非常難,重點院校達到年薪30萬非常難,名校達到50萬非常難。
一方面是學歷,一方面是技術,也有很大一方面靠的是經驗。造價、甲方喜好、這些都是在經驗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4. 我有一個工程建築類的發明專利
金蓄 專利
5. 建築學的未來發展
請不要擔心,網上喪氣話很多,這我們大家都能看到,但是任何行業無論是朝陽還是夕陽對於頂尖人才,對於明白人永遠有需求,這你無須擔心。中國的建築壽命沒有那麼長,舊了要拆,拆了再蓋,沒有一個盡頭的,怎麼會沒活干。再說,現在我們國家房屋質量並不好,大量建築千篇一律,幾乎不需要設計,以後大家生活水平高了,自然有更多審美需要,精心設計的方案才會漸漸取代低成本方案,設計工作也更需要有人去做。
新的建築方向。。。我作為一個學土木的,其實很想說地下建築,但是那是我們的工作。。。另外舊城區的翻新改造項目也會越來越多,具體也不太清楚。
學建築耗時是必然的,它和創意與經驗都有很大關系,雙學位也的確很少,自己的課程就很多了。
學建築的同學數量還不算太多,你看看土木,那才真是人多,但是大家也沒說活不下去了,出國的出國,轉行的轉行,即便以後不從事本專業,生活也要繼續,所以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並且開開心心的,這樣才好。。。
6. 建築學的前景
很多高校的建築學專業並不大量招生,這是因為建築學專業不同於其他專業,它是一個高門檻的學科。在學生進入高等院校建築學專業學習之前,就必須有一個良好的繪畫基礎,有較好的形象思維。這種高要求也就限制了大量學生的湧入,限制了建築學這個專業的膨脹發展。因此建築學專業一直都處在平穩向前發展的控制運行之中,建築學專業的畢業學生也始終都處在一個就業形勢良好的優越環境之中。
而且就業還是不錯的啊,我們學長沒畢業基本上就全被預定了。。
7. 建築學專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為國家建設頭頂40度高溫腳蹋160度瀝青去賣命,然而國家給我們的工資還不如那些大工小工,而且最初幾年你乾的活不比他們輕松。
8. 印度建築學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印度最早的建築出現在印度河文明時期。摩亨佐·達羅和哈拉帕是當時的兩座規模很大的城市。它們出現在公元前3000年至前2000年。從摩亨佐·達羅遺址看,古建築規劃相希臘化的犍陀羅佛陀立像,犍陀羅地區馬爾丹出土,現存白沙瓦博物館。當和諧統一,已體現出較高的水平。
印度建築藝術的真正開端是在孔雀王朝時期。這一時期的建築遺存下來的不多,但它們在歷史上卻曾對後世的印度教建築產生了深刻影響。阿育王石柱被認為是印度最早的石建築,曾經廣泛分布於孔雀帝國的許多地方。從建築的角度講,阿育王石柱顯然是象徵主義的。
阿育王時期另一種重要建築是佛塔。傳說這位虔誠信佛的皇帝曾「敕建八萬四千塔」,用以分散保存佛舍利。此數雖然未必確切,但阿育王時代造塔成風是歷史事實。在古印度所有的佛教建築中,桑奇大塔是印度早期佛塔建築的典型範例。塔的直徑約37米,高約24米。大塔中心半球形覆缽,始建於公元前3世紀,即阿育王時代,桑奇大塔的建造和完善前後跨越4個世紀,歷時近300年。在孔雀王朝之後的巽伽王朝時期,在大塔覆缽土墩外面壘砌磚石,塗以灰泥,頂上添建一方平台和三層傘蓋,底部構築沙石台基、雙重扶梯、右繞甬道和圍欄,始具現今規模。安達羅王朝時代,又在大塔圍欄四方陸續建成四座沙石塔門。桑奇大塔對後來的佛塔建築產生深遠影響。如今,桑奇大塔以它佛教聖地的地位和獨有的藝術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地憑吊佛教古跡的眾多遊客。
笈多王朝時期的佛像後來的佛教建築主要是寺院和石窟寺,散見於印度各地。其中最著名的有位於今比哈爾邦巴特那市東南的那爛陀寺。該寺建於公元5世紀上半葉笈多王朝時期,是印度佛教學術中心,後屢有擴建,規模宏大,殿宇壯觀,聲聞海外。寺內寶彩、寶海、寶洋三大殿,實際是藏書甚豐的圖書館,其中寶洋殿高達九層,極為壯觀。宋《高僧傳》卷釋迦如來苦修像三《寂默傳》稱:「那爛陀寺,周圍四十八里,九寺一門,是九天王所造。」這樣一座享有盛譽的大型寺廟群,竟在12世紀末時毀於入侵穆斯林的兵禍,連寺中收藏著的無數珍貴的典籍也未能倖免於難。隨著佛教在印度本土的衰微,佛教建築在印度也成為過眼雲煙,輝煌不再。
還出現了石窟建築,如在今比哈爾邦巴拉巴爾丘陵開鑿的蘇達馬石窟和在伽雅附近龍樹山開鑿的洛摩斯里希石窟。它們開了後世印度佛教岩鑿支提窟、毗訶羅窟等石窟建築的先河。在巽伽王朝後期,即從公元前2世紀中期起,在今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加爾利和帕賈兩地,開始大量出現岩鑿支提窟。在隨後的漫長歲月中,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的無數虔誠信徒,在印度開鑿了1200多個規模大大小小的類似支提窟的石窟,構成印度藝術史上極其重要的一頁。
9. 建築學的近代發展史
你問的是外國(歐美為主)還是中國?一般說建築學的近代發展史,都指西方近現代建築史………從工業革命開始,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建築技術的提高,傳統古典建築形式已無法適應需要……1850年代倫敦水晶宮……
10. 建築學專業的發展前景
建築學專業一直是經久不衰的報考熱門。據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本專科專業就業狀況顯示,建築學專業就業率≥90%;畢業生規模約在1萬人次至2萬人次。
建築學是目前就業前景最好的行業之一。在中國這種大興土木的年代,建築設計不可能是冷門專業。市場規律和市場價值往往反映到高考的錄取上,建築學是目前高考錄取分數最高的專業之一。
一、主要就業領域
建築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就業主要有四個方向:建築設計研究院和建築設計事務所等建築行業的設計單位,主要從事建築物的設計和有關建築的研究工作;當然還有一部分同學(碩士生和博士生居多)留在高校研究和任教;一部分同學考取公務員在城建部門從事管理規劃工作也是不錯的;另有相當一部分進入了房地產行業從事房地產開發。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達97.3%。可就業於建築設計、城市規劃設計部門,房地產開發、咨詢部門,相關科研和教學部門及政府管理部門,也可攻讀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景觀設計、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等方向研究生。
二、具體崗位
1.建築設計
就職於建築設計院、建築事務所、建築設計集團等,包括建築方案設計和建築施工圖設計,按照建設任務,把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事先作好通盤的設想,擬定好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方案,用圖紙和文件表達出來。
2.建築策劃
就職於房地產公司,通過運用各種信息收集方法與工具,揭示出業主、用戶、建築師和社會大眾等的價值體系,調查出場地、氣候等對建築的影響,將這些信息綜合起來並且就總結由設計來解決的問題進行陳述,從而為設計提供科學的依據。
3.室內裝飾設計
就職於建築裝飾公司,分為公裝和家裝,根據室內的使用性質、環境和相應的標准,運用物質手段和建築美學原理,給人創造一種合理、舒適、優美能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需要的室內環境。
4.其他就業
建築學作為建築龍頭專業,學習過程中相關專業都有所涉及,畢業後可視自身條件經自學或培訓參與建築相關的各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