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把傳統紋樣應用在VI設計里
傳統吉祥紋樣是中國圖案寶庫中最重要、最燦爛的一部分,其中的內容大部分是積極健康,追求完美的幸福生活的,我們理應把他們繼承下來,古為今用,創新發展創造具有新時代特徵的「吉祥紋樣」,從中吸取更多的靈感和啟迪,使我們的生活更豐富、美好。在現代社會,我國的Ⅵ設計在吸取外國最新的時尚元素的同時,不能放棄我國傳統的吉祥紋樣,並且要主動凸出我國的民族特色。把中國的傳統吉祥紋樣加以改造,融入到現代的文化中,設計出優秀的作品來,Ⅵ設計才能更好的邁向國界。所以說怎麼樣把中國的傳統吉祥紋樣更好的融入到現代的Ⅵ設計中是我們值得思考和探討的課題。
本文首先論述了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弘揚與發展,主要闡述了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在現代的Ⅵ設計中應用的必要性,不能忽視自身文明的特質與民族個性,應該繼承和發揚其博大精深的內涵。其次論述了中國傳統吉祥紋樣的起源與種類,通過諧音、寓意、象徵等手法表現其對生活的美好嚮往,趨吉避凶的生活態度的一套完整的藝術形式。它不僅帶給人們視覺上的美感,而且還帶給人們精神上的享受。然後針對現代的Ⅵ設計對中國傳統吉祥紋樣的借鑒,以及怎麼樣能夠與傳統吉祥紋樣更好的結合做了一些案例分析,本文的基礎部分從傳統吉祥紋樣的「形」,「色」、「意」三個方面進行剖析,即「形」的借鑒與提取、賦予色彩新生命、對「意」的挖掘成為依託。突出強調了「形」的特徵主要從「變形換色」、「概括與重構」、「追求秩序的美感」、「理想化的組建」四個方面,去改造和創新。指明了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在Ⅵ設計上的應用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最後,從社會和中國的文化角度來分析繼承傳統吉祥紋樣的功能價值取向以及在未來社會中的發展。Ⅵ設計中融入傳統吉祥紋樣並不是保守和守舊,吉祥紋樣在Ⅵ設計中的應用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因為中國的傳統吉祥紋樣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的傳統文化正煥發著魅力,而吉祥文化就是這精神文化中極具特色的產物,它的形式美與深層的意念同樣給了我們許多的靈感。因此我們對傳統的吉祥紋樣不僅要繼承,而且要不斷的創新。
對於中國傳統吉祥紋樣來說,有著特殊的更深更急迫的意義。在信息時代突飛猛進的今天,各種具有豐富內涵的傳統吉祥紋樣與現代的Ⅵ設計相結合,已經進入現代的生活中,顯現出新的活力,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說總結和整理中國傳統吉祥紋樣並且創造具有民族特色的Ⅵ設計,顯得非常的重要。
未來企業形象設計的發展首先是建立在繼承和弘揚我們優秀的傳統藝術與當代優秀藝術成果的基礎上,立足本國而面向世界,積極的借鑒和吸收外來藝術中一切對我們有用的東西。但是,有一點必須肯定: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介入,未來中國的Ⅵ設計能否受到其他民族的沖擊,能否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藝術之林,歸根到底仍然主要取決於對中國優秀傳統藝術的繼承與弘揚,中國的Ⅵ設計要得到更好的發展,需要建立在中國傳統吉祥紋樣的基礎上。
中國的傳統吉祥紋樣有人把它比作一棵大樹,樹根於中國的地理和文化的土壤中,生長的過程中曾在各個階段上伸枝吐葉展露才華。樹冠走過的每一個高度都是我們的傳統。一句話,這棵大樹就是中國的藝術,傳統就是枝葉下的樹干。悠久的歷史使它根系發達,豐富的內容使它枝幹粗壯,獨特的品質使它風姿卓越出眾,民族不沒,文化不衰,它就要堅強的茁壯成長。每一代藝術家的責任就在於給樹冠增加新的高度,新的色彩和新的風姿。它不可避免的要經過傳統,得益於傳統,並成為新的傳統,但最終的使命就是努力地吸收陽光養分伸展自己,使中國藝術的大樹更加偉岸豐茂。所以說把中國的傳統吉祥文化注入到Ⅵ設計中,必然會使中國的Ⅵ設計更具有文化性和社會性。所以我們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的吉祥文化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② 中國傳統紋樣和現代紋樣的特點有哪些
中國傳統紋樣和現代紋樣的特點有以下這些:
具象題材、抽象運用
吉祥圖案中的主要題材均直接或間接取自自然界和平民生活中常見的動植物、器皿、用具等。這些具象的事物,吉祥圖案在造型中不受具體形象的限制,往往服從視覺上的快感,而突破平凡的樊籠,體現出抽象形式的藝術美感。
2.對稱與均衡是構圖的慣用手法
吉祥圖案常常存在一中心線(或中心點),在其左右、上下或四周(三面、四面、多面)配置同形、同色、同量或不同形(色)但量相同或近似的紋樣,這種組成形式稱之為對稱與均衡的構圖。其中,對稱與不對稱是依據樣紋占據空間位置的狀況而言的,它交代了吉祥圖案組織單元的布局;而均衡與不均衡指的是紋樣各部分力量分布的狀況,它決定著吉祥圖案的平衡美感,通過對稱與均衡的構圖手法,吉祥圖案表現出一般描繪圖案不同的視覺效果,更加具有組織性,這正是吉祥圖案具備裝飾屬性的重要前提。
3.繁復求變,亂中有序
傳統圖案的繁復是有別於現代美術的一大特徵,但傳統吉祥圖案的繁復有別於現代應用美術圖案的一大特徵,但傳統吉祥圖案的繁復絕不是簡單的羅列,單純的重復,它更加講究在紛繁中體現出節奏和韻律,對比與調和,將疏密、大小、主次、虛實、動靜、聚散等做協調的組織,做到整體統一、局部變化,局部變化服從整體,即「亂中求序」、「平中求奇」。這更增加了吉祥圖案的層次和內涵,但從裝飾應用的角度看,它對加工工藝的要求顯然是比較苛刻的。
③ 中國傳統紋樣是流傳已久,它們是從何而來
中國的傳統紋樣來源不一,有的是來自於遠古圖騰的演變,有的是來自於對花鳥魚蟲的藝術化提煉,還有的是從漢字演變過來的。關注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人們都知道,中國傳統紋樣源遠流長,也體現在很多傳統器物和物品上,其中有很多都具有高超的美學價值,讓後世的人能夠從各種物品上的傳統而又多變,多彩的紋樣窺見中國傳統藝術的美。我們從一件精美的瓷器,到古人的服飾及裝飾物,再到古代園林建築的牆壁瓦片,經常能看到一些我們熟悉的紋樣,比如龍紋,鳳凰紋,牡丹紋,壽字紋,祥雲紋等等。它們的出現為這些器物物品增添了美感和意趣,也讓我們從器物中感受到流傳已久的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
另外,還有一些由漢字演變過來的紋樣。比如壽字紋、囍字紋等等,都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願望。
④ 中國傳統紋樣的起源
谷紋,渦旋紋,蝌蚪紋:象徵春天萬物蘇醒,生機勃勃的景象和人們對農業豐收的盼望。
谷紋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的玉器中,到戰國時期發展為逗號字樣,如同圈著尾巴的蝌蚪,因此俗稱蝌蚪紋。谷紋是穀物發芽葉的樣子,是農耕文明發展的產物,它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糧食有關。它象徵著萬物蘇醒,生機勃勃的景象和人們對農業豐收的盼望。《周禮·典瑞》的有「子執谷壁,男執蒲璧」說法。玉器上的谷紋漢代以後就不多見了,宋代和清代僅少量製作,但是琢工不如戰國和漢代。谷紋常與渦紋、卧蠶紋異名同稱,事實上,三者之間確實區別不大。一般來說,人們常把半球形穀粒或有萌芽線的穀粒成為「渦紋」,把具有粗壯圓實萌芽線的穀粒稱作「卧蠶紋」,到了漢代有簡化出了乳釘紋。
⑤ 傳統圖案在現代設計中的案例
中國傳統圖案與現代標志設計
廣東省絲綢成人中等專業學校 528000
佘 立(SHE LI)
摘要:在現代標志設計中,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佳作都融入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元素,設計師准確的把握了這些元素的深刻內涵,並將它和現代的設計元素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賦予了它新的時代感和生命力,讓古老的藝術可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不斷的延續下去。
關鍵詞:標志設計 傳統圖案 古為今用
中國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逐漸形成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就這一點來說,是勿庸置疑的。但是,有人說中國傳統文化已經是 「夕陽文化」,只能當作是古董或是文物而珍藏起來,對於這種觀點我有不同的看法,
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涉及的范圍也相當廣闊,傳統圖案只是它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細流。而正是這支永不枯竭的細流至今依然澆灌和滲透在許多的現代藝術領域之中,標志設計就是其中之一。
相信大家對標志並不陌生,在經濟信息文化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無論是用於公眾和社會活動的公用標志,還是用於商業性質的商標或是有關專利的專用標志,都可謂是無處不在。從設計的角度來講,標志是平面設計的一種,是具有相當視覺美感的一種藝術造型,但它同時也是實用美術,它在商品經濟中所起的作用和創造的價值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因此近年來標志成為了CI策劃的主要內容,它不僅僅是一種符號,一個產品的名稱,更是商品製造商的代言人和企業形象的象徵,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在現代商品社會中,標志屬於現代設計的范疇。
可是現代設計是不是就等於要將傳統摒棄、淘汰甚至與之隔絕,又或是束之高閣,否則就是陳舊過時而體現不出創意感和時代感呢?當然不是。我們從近年來一些膾炙人口且深入民心的標志設計的佳作中不難看到設計者是如何將傳統圖案與現代設計互相結合,互相融為一體的。
中國銀行是中國金融商界的代表,要求體現中國特色。設計者採用了中國古錢與「中」字為基本形,古錢圖形是圓與形的框線設計,中間方孔,上下加垂直線,成為「中」字形狀,寓意天方地圓,經濟為本,給人的感覺是簡潔、穩重、易識別,寓意深刻,頗具中國風格(圖1)。中國銀行標志之所以能夠給人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我想這主要還是得歸功於一直以來人們對象徵財富的古代銅錢形象的根深蒂固的認識吧。
中國電信的標志是以「中」字及中國傳統圖案的迴文作為基礎,經發展變化而成的三維立體空間圖案(圖2),寓意為四通八達的通訊網路,象徵中國電信時時暢通,無處不達,形象的表達了中國電信的特點:科技、現代、傳遞、速度、發展,該圖案裝飾效果強烈,並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感,可以說是將傳統文化運用得極具現代感的經典之作。
北京王府飯店的標志也是此類設計的佼佼者。王府飯店地處北京王府井,是一家五星級飯店,此地原是清朝皇室官宦的居住地,飯店的建築外形具有中國傳統古典風格,所以該標志採用幾何圖形構成,以中國「方勝盤長」吉祥圖案為基本形,經變化成垂直和水平直線構成上下左右對稱的正方形,有秩序的經緯穿插,表現出王府飯店的規范管理、優秀服務的含義。在細節處理上,作者在四角處的線條有意斷開,意在描繪「井」字,暗示飯店位置,同時「井」字寓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意。圖形中間的「王」,既是五府飯店的第一字,又代表飯店在同行中的王者地位。(圖3)
在標志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不僅是將本土文化自我延續,在世界信息交流方面也表現出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對樹立我國的國際形象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中國傳統向來推崇以和為貴、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的處世哲學,而最能形象生動表述出這一哲理的,則要算「太極圖」——陰陽魚合抱、互含,兩條魚的內邊銜合得天衣無縫,兩條魚的外邊是為正圓(圖4)。通過這個「太極圖」,祖聖和先賢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道理:在一個統一體之中,凡是有利於對方的,便有利於整體的和諧統一,也就必然反過來有利於自身,這個「太極和諧原理」,無論個人之間、家庭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乃至人類與自然之間,都是廣泛適用、概莫能外的。而在設計這個概念中,我們則把這種形式稱之為「互讓」。也正是因為這個太極圖所蘊含的深刻意義,聯合國選定中國傳統太極圖案作為2001年8、9月間在南非舉行反對種族歧視世界大會這一盛會的會徽。設計者對太極圖案進行了藝術加工,將黑白兩色的陰陽兩極增加了不同層次的灰色作為過渡,象徵著各國人民雖然種族、文化及地域不同,但在這個世界裡他們卻能取長補短、和睦相處。這個標志,不僅是把中國文化推向世界,更重要的是把中國一向主張和平共處的原則和團結友愛的民族精神向世界傳播。
現今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2008北京奧運會的標志了。從申辦奧運會中所設計的申辦會徽,到正式的奧運會徽,都充分展示了中國的特色,受到全世界的一致稱贊。申辦會徽由奧運五環色構成,形似中國傳統民間工藝品的「中國結」,又似一個打太極拳的人形。「中國結」象徵著吉祥如意,也體現了每一個中國人大家心心相連、團結一致的精神;太極拳則是中國的國粹,整個圖案如行雲流水,和諧生動,充滿運動感,象徵世界人民團結、協作、交流、發展,攜手共創新世紀的深刻涵義。(圖5)
正式的標志更為出色,這個標志名為「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它將中國傳統的印章和書法等藝術形式與運動特徵結合起來,傳達和代表了三層含義:一是以中國傳統文化漢字印章作為標識主體圖案表現形式,選用中國傳統顏色———紅色作為主題圖案基準色,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特點,代表著民族與國家,代表著喜慶與祥和。二是作品主體部分又似「京」字,又似舞動的「人」張開雙臂,充分反映了古老而又充滿現代氣息的中國,傳遞著友好、真誠與熱情。三是作品中巧妙地幻化成向前奔跑、迎接勝利的人形,充分體現了奧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強的宗旨,強調了以運動員為主體和健康向上的精神,充滿動感與活力。這個標志把中國文化和奧運會的精神表達得淋漓盡致。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也贊不絕口,稱其「既展現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遺產,又傳遞了一個前途光明的偉大國家青春和富有朝氣的精神」。(圖6)
其實諸如此類的設計還有很多,比如中國人民銀行標志(圖7)中所採用的中國古代刀形錢幣;港龍航空公司標志(圖8)中的象徵著生氣勃勃、飛黃騰達的龍的造型圖案等等,都深為人們所熟知並喜愛。僅是在標志設計這個的小小空間里,我們都能體會到傳統文化給我們帶來了多麼巨大的創作動力,更何況在現代其他各種文化藝術領域之中,這樣的例子是不勝枚舉的。所以說,傳統並不等於過時,傳統文化也不會如日落西山而光芒不在,關鍵是在於我們如何將它們推陳出新,古為今用並且發揚光大。我們不能只是將中華傳統文化作為歷史文物「保護」起來,更不能視之如敝履,猶恐扔之不及,我們需要的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想作為每一個從事藝術設計的工作者都應該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擔負起這一份責任。
鏈接里有圖:
http://www.sczz.cn/works/new5.htm
==============================================
⑥ 中國傳統圖案紋樣有哪些都有什麼寓意
(一)、彩陶圖案
陶器上的裝飾圖案豐富多彩、變化無窮。在題材上,以幾何紋樣為主體,也有實體形,如魚、蛙、舞蹈的人等,這些圖案造型簡練,變形幅度大。在組織排列上,已能作對稱、連續的配置,具有強烈的節奏感。
在色彩方面,常使用紅、黑、白、橙黃、橙紅、褐、黑等色。彩陶具有質朴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