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塑料下水管是誰發明的
我是金羊管道的,
塑料下水管是1906年 比利時人貝克蘭發明的。
2. 自然水管是誰發明的
第一代自來水管是古羅馬人發明的。古羅馬城用鉛管鋪設了龐大的、蜘蛛網般縱橫交錯的城市供水系統。當時的羅馬人曾經為自己的城市具有如此先進的供水系統歡欣鼓舞,引以為傲。
3. PPR熱水管是誰發明的
義大利發明的吧,闊盛那個時候都是從義大利拿的成品
4. 哪個國家什麼人什麼時候最先發明使用水龍管把水引進家庭
第一代自來水管是古羅馬人發明的。古羅馬城用鉛管鋪設了龐大的、蜘蛛網般縱橫交錯的城市供水系統。當時的羅馬人曾經為自己的城市具有如此先進的供水系統歡欣鼓舞,引以為傲。誰能想到,古羅馬人自從可以方便地打開水龍頭便得生活、飲用水之日起,就難見到長壽之人了。據史書記載,古羅馬人平均壽命僅40多歲。 很久很久以後,古羅馬的學者才明白,是鉛制自來水管污染了水質:鉛制水管源源不斷地向自來水釋放有毒的鉛、鎘等重金屬離子,這些重金屬離子隨著外表清澈透明的自來水進入人體,並在人體中慢慢積聚,最終造成了羅馬人慢性中毒。但到此認識之時,已有幾代古羅馬人為這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價。
自來水是指通過自來水處理廠凈化、消毒後生產出來的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的供人們生活、生產使用的水。它主要通過水廠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並經過沉澱、消毒、過濾等工藝流程,最後通過配水泵站輸送到各個用戶。 由自來水廠按照《國家生活飲用水相關衛生標准》處理後,用機泵通過輸配水管道供給用戶使用。
農村飲水工程
目前國內惠及普通百姓的農村飲水工程,由於地形地勢的多樣性,很多地方的自來水並不採用
水泵輸送,這些高山上來的自流水也屬於自來水。它是新中國一項非常出色的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舉措。這些自流的地下水大多水質好並含有大量的有益元素可以用於生產礦泉水。
原理
由於自來水通過水泵動力或重力勢能作用輸送後,受到管道結構,特別是蓄水塔與管道的材料(不銹鋼金屬管,PVC等)的影響,由機泵通過輸配水管道供給用戶的水,往往達不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一般情況下將其煮沸後方可飲用。受到生活用水市場的刺激,目前,在水務方面的學術研究進展較快。而且,有關方面也希望自來水提供方多承擔一些責任,讓輸送到用戶端的水也完全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相關衛生標准》。
中國的自來水事業,誕生於清朝末期的1908年,得到當時慈禧太後的大力支持。2008年是北京自來水事業的百年華誕。
5. 水管的起源與發展
序: 最近35年 我們身邊的家裝水管已經歷了從鍍鋅鐵管、PVC-U給水管、鋁塑復合管、到PPR塑料水管、銅水管、再到不銹鋼水管的不斷更新換代的過程。
不銹鋼水管簡介:
1.不銹鋼材料是目前所有製作水管的材料中唯一一個可以植入人體的健康材質(比如醫用手術刀,骨折了植入人體的鋼板鋼釘,高端廚具比如德國雙立人的炒鍋都採用不銹鋼材質),不銹鋼管道內壁光滑,長期使用不會積垢、不易被細菌粘污,無須擔心水質受影響,更能杜絕管道對水質的二次污染。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有關飲用水標准要求,所以對飲用水管來說,選用不銹鋼管道是最有利健康的。
2.不銹鋼水管抗拉強度大於530MPa ,是銅管的3到4倍,塑料管的8到10倍,而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韌性,低溫不變脆,高溫不變形,不爆裂,防火,抗地震。能夠承受很高的供水壓力,可達10MPa以上,特別適合高樓供水。也不會發生PPR塑料水管因熱熔溫度不易控制而造成的縮徑問題。
3.西方國家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在飲用水處理和配送系統中採用不銹鋼。40多年來,不銹鋼管已在美國,日本,台灣,義大利,德國,法國等發達國家,被普遍應用於飲用水管,高樓供水管,城市自來水供水管網等領域,獲得了非常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優勢。從發達國家的發展軌跡看,不銹鋼管已成全球趨勢,是未來質感生活的趨勢所向。
6. PPR管道是哪個國家發明的嗎
全球最早的PP-R管是一九七八年在德國發明的。
7. 水管是誰發明的
第一代自來水管是古羅馬人發明的。古羅馬城用鉛管鋪設了龐大的、蜘蛛網般縱橫交錯的城市供水系統。當時的羅馬人曾經為自己的城市具有如此先進的供水系統歡欣鼓舞,引以為傲。
參考資料: http://www.liang8.cn/ShiShangJuJia/ZhuangXiuCaiLiao/33253.html
8. 管道的發展和起源
管道,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代,用於防洪排澇系統。
那麼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早期的水管是什麼樣的呢?事實上,古人的智慧可以讓現代驚嘆無數次。你知道下面這個地下排水管是什麼時候的嗎?
據1979年考古發掘,從北京古城南門門道之下挖出殘長5米多的陶制排水管道三條,下面一條,其上再並列鋪兩條,管道每節長0.35-0.45米不等。經測定距現在約4000年。
2006年在西安市西郊阿房宮遺址附近驚現的戰國秦朝時的排水管道!這組陶制排水管道一節58厘米,外表繩紋,一頭粗一頭細,大頭套著小頭,東西長達到78米,南北長10米。另外在西邊還有一處18米長呈南北走向的排水管道。
通過出土的部分管道來看,此處應該是距今2000多年以前戰國秦時期的皇家宮殿建築的排水管道。
古代排水管道的起源是伴隨著城垣的形成與發展而產生的。各種排水管道的出現與發展,與當時的城垣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同古代文明的進程有著密切的關系。看看下面這個:
這是距今3300多年前的商朝,商王盤庚遷殷之後,社會秩序獲得穩定,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取得重大成就。這就是在安陽殷墟出土的陶制水管,其三通與直接的樣式跟當代產品幾乎一模一樣。
2010年,河南淮陽平糧台古城出土的距今4000多年的陶制排水管道在上海世博會亮相。
中國古代城市排水系統起源甚早,距今4300多年的河南淮陽平糧台古城在南門門道路土之下就發現有鋪設的陶質排水管道。這些排水系統不斷完善,在一些城市中還發現了水關(水閘)遺址,經過科學考古發掘的有廣州南越國時期的水閘遺址、北京金中都的水關遺址和北京元大都的水關遺址。
2012年,重慶寶林博物館帶著近20件藏品走進大渡口區一建築工地,為工人們做展覽。
這是一節保存完好的漢代排水管,長63厘米,一頭大一頭小,最寬處約20厘米,最窄處15厘米。壁厚約1.5厘米,管壁上還沾著泥土。據介紹,兩根排水管相接時,將小的一端插進大的一端,既可以穩固也不會漏水,古代的下水道就是這樣一節一節連接起來的。據介紹,如今室外的排水管,也是一端大一端小,沿用了古代的經驗,不過為了加固,還會套上膠圈。「從它的粗細,可以推斷當時城市的人口。」如果放到現在,可供1000人排水。
2014年,重慶永川區漢東城遺址考古發掘近日驗收,這一唐宋古城不僅出土了大量精品瓷器,而且展示出古代重慶十八驛之一的漢東驛的面貌,陶制下水管連通居民家。考古現場負責人代玉彪介紹,古城的主幹道寬約3米、用厚度約10厘米的巨石均勻平整砌成,路基由黃色黏土和鵝卵石築成,民居就臨近道路而建。房屋的柱洞、排水溝和牆體的基座等都被完整保留下來。排水溝呈長條形,是用加工規整的石板構築而車工內,可以盡可能地排水。民居內修建有直徑達10餘厘米的下水管道,都是用陶土燒制而成,連接後將屋內污水排到屋外的排水溝。代玉彪說,這里的排水系統設計非常科學,保證了位於長江邊的這座古城能夠經受住暴雨的肆虐。
重慶永川區漢東城遺址發掘出的宋朝時期遺址
2015年8月,施工人員在宜昌市老城改造獻福路拆遷工地,意外發現兩米多長的一段明清時期城市用陶制排水管。排水管已有兩三百年歷史,呈竹節狀連接。宜昌市檔案局原局長孫維玉現場查看後介紹,排水管外紋路叫「純紋」,是燒制之初刻制,排水管是宜昌善溪窯生產,主要用於古城裡大型建築物的排水。
世界現代管道始於19 世紀中葉。1859 年8 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打出第一口油井,1863-1865 年試用鑄管輸送原油,因漏水未能實際應用。到1895 年才生產出質地較好的鋼管。1879 年,中國用鑄鐵管從旅順市的龍引泉引水供水師營駐軍用水,這標志著引進西方供水技術的開始。
不銹鋼管在世界上有悠久的歷史,早期的主要是厚壁螺紋連接和焊接連接。由於厚壁不銹鋼管的成本造價高,雖然衛生、性能優越,但未完全符合節能的社會發展觀念,因此引發於一些專家對不銹鋼「薄壁」連接的技術研究,最終薄壁不銹鋼管最早的連接技產生於1959年瑞典,因為產品應用效果良好,很快就得到推廣,隨之發展到德國、英國、中國和台灣等地。薄壁不銹鋼管連接技術的不斷發展,保障了給排水設計所需的技術性能,並克服了厚壁不銹鋼管的高價位和螺紋連接的不穩定性。市場需求的自然發展,促進薄壁不銹鋼管普及應用,是必然的。
日本
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薄壁不銹鋼在日本首次應用於城市供水和污水處理,至今已成為世所公認的最佳飲用水容器材料",日本的自來水管道和建築內給水管道使用不銹鋼已經有50年的歷史了。
日本東京的自來水供水管道經歷了鍍鋅管──塑料管(PPR)和復合鋼管──薄壁不銹鋼管的發展歷程,1955年以前,普遍使用的是鍍鋅管,1955-1980年間,塑料管和不同材料的復合鋼管廣泛應用於建築物內的水管和部分室外水管,但不論是鍍鋅管還是塑料管,各種復合管,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由於其材料耐腐蝕性不佳而受到腐蝕、因外力作用(如熱脹冷縮、施工破壞等)造成的漏水現象十分普遍。為此,東京供水局經過10多年的調查研究後決定從1980年5月份開始,凡50毫米以下直徑的供水管道、管接頭、水龍頭全部採用不銹鋼材質,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漏水問題。
美國
美國紐約的供水系統自20世紀60年代起採用不銹鋼。紐約市原有的飲水配送系統老化陳舊,無法滿足需求,當局在對備選材料進行15年評估的基礎上,於1993年在城市輸水管道的大口徑立柱管和其他管道建設中均大規模地採用了304L不銹鋼,其目標是建立一套使用壽命長達100年的系統。華盛頓地區供水管網改造,也採用了不銹鋼水管,當局考慮的出發點是整個壽命期的成本,與其他材料相比,不銹鋼在整個壽命期內的總成本是最低的。利用不銹鋼的耐腐蝕耐磨損長壽命的特點,以期降低管網的維護和更換費用。
義大利
自1995年起,義大利各城市普遍採用一種不挖溝技術,將原輸水主管道更換成不銹鋼管道。經驗表明:不銹鋼管道耐腐蝕、強度高,能夠耐地面下沉和地震,壽命至少為70年,比塑料管等代用管材更經濟。
瑞典
瑞典Karlskoga市經過10年試驗,球墨鑄鐵和PVC埋地供水主管道已經全部換成316不銹鋼管道。
英國
英國的醫院(蘇格蘭)過去採用的是銅水管,但蘇格蘭偏軟的水質導致銅水管的腐蝕和失效,政府花費了巨資研究失效的原因和解決方案,現已將冷熱水管道由原來的銅水管全部更換成不銹鋼水管和接頭。
馬來西亞
自1997年來馬來西亞水務當局與水工業各方合作,起草了供水系統使用不銹鋼焊管和不銹鋼管件的標准規范。2001年4月,馬來西亞水務當局正式頒布相關標准,規定與公共輸水主管道相連的水表前後的給水管道只允許使用奧氏體不銹鋼焊管。
新加坡
新加坡水務當局正准備將所管轄的給水管更換成不銹鋼管,目的是為21世紀的新加坡人民提供可持續的水資源,顯著改善水質,提高系統運行可靠性和大大降低運行成本。同時將採用數千噸的不銹鋼對現有的污水處理系統進行大規模的更換和改造。該項目將歷時20年耗資70億新元,並由此帶來高達幾十億新元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其他國家
如加拿大、荷蘭等越來越多的國家要求飲用水系統的管道和系統部件必須採用304/304L、316/316L材質的不銹鋼,以此作為健康保證的基礎。
中國
國內薄壁不銹鋼水管是20世紀90年代末才問世的新型管材,由於其具有安全衛生、耐蝕性、堅固耐用、壽命長、免維護、美觀等特點,目前不銹鋼水管發展勢頭強勁,已大量應用建築給水、直飲水和太陽能系統管道。起初,還有部分工程項目設計銅管的,最後一個個改為薄壁不銹鋼管。現在,銅管已逐漸退出市場,除了民用家裝市場之外,酒店、會館、樓盤、醫院、學校、已經基本普及設計和應用薄壁不銹鋼水管。
9. 馬桶的U型管道是誰發明的
18世紀後期,英國發明家約瑟夫•布拉梅在克明斯發明的基礎之上,又改進了抽水馬桶的設計。他採用了一些構件,諸如控制水箱里水流量的三球閥,它能把出口封住;另外還有U形管,它能夠保證污水管的臭味不會讓使用者聞到。布拉梅改良的抽水馬桶1778年取得了專利權。
10. 誰發明了石油管道運輸
闊盛可是在1978年就獨家首創發明了PP-R管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