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霍金21歲患漸凍症,大半生都在輪椅上,他的家庭是如何的
霍金,也許不是當代成績最為突出的物理學家,但他一定是當代最廣為人知的物理學家。
他的著作《時間簡史》一版再版,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科普讀物之一,他提出的「蟲洞」理論充滿了科學而神秘的色彩。
霍金的名字必定彪炳史冊,而對於人類歷史的書寫,對於宇宙無盡地探索,仍然要求我們後來人扛起責任。
B. 霍金離世後,價值8億的輪椅究竟歸蘋果還是微軟
霍金是2018年3月14日離世的,作為一名優秀的物理學家、世界上最偉大的科普作家(沒有之一)、身殘志堅的典範,霍金的離世可以說讓很多人傷感。但是霍金走了,他還留下了很多東西,其中之一就是他的傳奇的「座駕」——輪椅。
霍金一生換過不止一個輪椅,比如說下面這台電動輪椅就是霍金身體狀況尚好的時候在使用的,其功能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這架輪椅在2018年10月30日的一次拍賣會上以30萬英鎊的價格被拍賣,買家不明。
目前沒有見到公開報道。有人說因為英國政府的干預所以被捐給英國皇家博物館了,這也是謠言。
首先英國只有大英博物館,沒有什麼英國皇家博物館。另外,不管是用HawkingWheelchair搭配BritishMuseum還是BritishRoyalMuseum搜索,都沒有一絲一毫的信息——按理說這么大的事情,總該有國外媒體報道,但是除了中文媒體各種小道消息這么說,其他沒有,只能說明是有人造謠了。
C. 霍金有哪些發明
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著作如下:
(3)微軟是霍金創造的嗎擴展閱讀:
斯蒂芬·威廉·霍金的主要成就:
20世紀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憑一本薄薄的《時間簡史》征服了全世界3000萬讀者。黑洞理論使量子論和熱力學在「霍金輻射」中得到完美統一,而他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無邊界設想的量子宇宙論,解決了困擾科學界幾百年的「第一推動」問題。
家庭背景: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他的父親弗蘭克與母親伊莎貝爾都就讀於牛津大學,弗蘭克主修醫學,伊莎貝爾學習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弗蘭克原本想要從軍報國,上級認為他如果從事研究工作可以對國家給出更有價值的貢獻,他於是在一所醫學研究院任職研究員,伊莎貝爾也在這所研究院找到一份秘書工作。
他們在這里相遇並且墜入愛河、共結連理。婚後,他們住在倫敦附近郊區海格特。那時正值納粹德軍轟炸英格蘭,倫敦遭受幾乎夜夜不停的空襲。
夫妻二人被迫決定,伊莎貝爾應該搬遷到較為安全的牛津把孩子生下來。等到史蒂芬誕生後,伊莎貝爾才又回到海格特。在史蒂芬1歲與5歲時,他們還生了兩個女兒菲莉帕與瑪莉,史蒂芬14歲時,他們又收養了一個兒子愛德華。
D. 霍金去世後,他那價值「8個億」的輪椅被蘋果和微軟瘋搶,結果怎樣了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英雄與天才,他們有的為了國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有的在自己擅長的學科領域不停探索,推進整個人類科技的進步,他們所做出的貢獻,所提出的理論不斷刷新人類對世界真理的認識,慢慢解開這個世界這個宇宙給我們留下的難題。我們今天所提到的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這樣的存在,他的名字叫做霍金,說起他相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去世之後,價值「8個億」的輪椅被蘋果和微軟瘋搶,結果怎麼樣了呢?
霍金於2018年3月14日與世長辭了,這讓無數的人為之可惜,那個曾經鮮活的存在在我們的生命中,打破保守思維,大膽預言的霍金就這樣去世了。他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精神與我們永在。在她去世之後,很多人都關心這個曾經花費1.2億美元打造的輪椅,究竟到哪裡去了呢,據說蘋果和微軟兩家公司都想將它占為己有,兩家公司爭相競價,將這個輪椅的價格抬到了八億美元,可以說一時之間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但最終這個輪椅被英國博物館收藏了,讓敬仰霍金的人們可以來到博物館參觀緬懷,可以說是對霍金最大的尊重。對此,屏幕前的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E. 霍金,創造了什麼
70年代霍金與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造宇宙的「幾何之舞」。盡管他那麼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他的思想卻出色地遨遊到光袤的時空,解開了宇宙之謎。
F. 霍金那個價值8億的輪椅,在他死後究竟花落誰家
科學是沒有邊際國界的,每一個為科學獻身的科學家都應該被世界各國人所銘記,牛頓、愛因斯坦、霍金、愛迪生,等等一系列的科學家,都是世界上所有人類的寶貴財富,正是因為世界上有了這些傑出的科學家們,我們生活的世界才會變得如今這般美好。
G. 霍金離世後,造價8億的輪椅遭蘋果和微軟爭搶,最後的結局如何
提起霍金應該是有很多人都不陌生的吧,畢竟他也是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過努力的眾多科學家中的一員。尤其是一些比較喜歡天文學的人,對於霍金的關注和了解可能就更多了,只是,讓人感到可惜的是,霍金先生已經去世離開了。但即便他已經離開這個世界,很多人對他的關注去還是有的,因為他留下的知識和精神財富是依然可以為我們所學習的。
當然了光靠助理是製作不出來這個輪椅的,蘋果公司為這個輪椅提供了面部識別和眼球追蹤技術,而輪椅內的電腦系統則是來自於微軟公司。兩家公司總共為該輪椅投入了1.3億美元。
H. 史蒂芬.霍金發明了什麼
奇性定理奇性定理
愛因斯坦創立的廣義相對論被科學界公認為最美麗的科學理論。但是霍金和彭羅斯一道證明了廣義相對論是不完備的。奇性定理是指在現在的宇宙膨脹相的開端,時空被高度地畸變,並且具有很小的曲率半徑。霍金與彭羅斯一起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
黑洞理論
1974年霍金發表了《黑洞在爆炸嗎?》一文。這是20世紀引力物理在愛因斯坦之後的最偉大論文。在論文中,他把量子理論效應引進了黑洞研究,證明了從黑洞視界附近會蒸發出各種粒子,這種粒子的譜猶如來自黑體的輻射。隨之黑洞質量降低,溫度就會升高,最終導致黑洞的爆炸。黑洞理論是科學史上非常罕見的例子,它首先在數學形式上被詳盡的研究,後來才在天文學的許多觀測上證實了它的普遍存在。現在,人們的共識是,每個星系的中心都是一顆極其巨大的黑洞。
無邊界宇宙理論無邊界條件
霍金在80年代初,創立了量子宇宙學的無邊界學說。他認為,
時空是有限而無界的,宇宙不但是自洽的,而且是自足的,它不需要上帝在宇宙初始時的第一推動。宇宙的演化甚至創生都單獨地由物理定律所決定。這樣就把上帝從宇宙的事物中完全摒除出去。上帝便成了無所事事的「造物主」,它再也無力去創造奇跡。
亞里士多德、奧古斯丁、牛頓等人曾在宇宙中為上帝杜撰的那個關於「第一推動」的神話,完全是虛幻的。量子宇宙學的主要預言之一是關於宇宙結構的起源。若干年前,宇宙背景輻射探測者對太空背景溫度起伏的觀察證實了這個預言。
(8)微軟是霍金創造的嗎擴展閱讀:
斯蒂芬·威廉·霍金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1963年,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
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獲得CH(英國榮譽勛爵)、CBE(大英帝國司令勛章)、FRS(英國皇家學會會員)、FRSA(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會員)等榮譽。
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熱播美劇《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參與了客串。2017年為英國BBC錄制紀錄片《探索新地球》。
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11月6日表示,技術有望逆轉工業化對地球造成的一些危害,有助於消除疾病和貧困,但人工智慧需要加以控制。2017年11月,霍金預言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將變成「火球」。
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享年76歲。霍金逝世後,引發全球各界悼念。
I. 霍金說過的四大預言是什麼
霍金預言一:2032年行星撞地球
據悉,烏克蘭科學家曾經發現一顆對地球有危險的小行星,或將在2032年有幾率撞上地球,撞擊威力相當於3000多顆核彈爆炸,相當駭人。
事實上,美國SpaceX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微軟創始人兼慈善家比爾·蓋茨,也都警告過要注意人工智慧的「危害」。
人工智慧的崛起,勢必會給人類未來的命運帶來隱憂,能否真正控制住機器怪獸,將是未來人類要克服的嚴峻課題,這種憂慮,並不能簡簡單單概括為霍金預言智能機器將是人類終結者這么武斷。
網上有關於霍金預言之類的文章與表述,大都是曲意歪解,並不能信。
J. 霍金是什麼時候癱瘓的
1963年,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霍金被譽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理論物理學家。
霍金1942年1月8日在英國牛津出生。霍金是天文學、理論物理學家,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童年時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復雜的玩具。他於1959年在牛津取得自然科學一級榮譽學士學位,20歲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1963年,22歲的霍金被診斷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醫生當時認為,他只能存活2-3年。然而,醫生的預測並不準確,霍金繼續進行他的科研工作,結了兩次婚,並育有三個孩子。
1985年,霍金因肺炎而漸喪失說話能力。他只能靠右眼的肌肉移動特製眼鏡的按鈕,操作發聲器「講話」。
1988年,霍金出版《時間簡史》,解釋宇宙、黑洞和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學理論。《時間簡史》被譯成40餘種文字,出版逾1000萬冊,但因書中內容極其艱澀,很多人買回家並不看,因此被戲稱為「讀不來的暢銷書」。
即使全身癱瘓,霍金仍然積極生活:他從事科研,教書,做報告,藉助電腦語音合成器與世界交流。他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飾演霍金的英國男星艾迪·瑞德曼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影帝。霍金還曾在美國喜劇《辛普森一家庭》和科幻影集《星際迷航記》中客串。
霍金語錄一:「外星人」在看著你
在2015年倫敦皇家科學學會尋找外星生命跡象的啟動儀式上,霍金就說過:「在無限的茫茫宇宙中,一定存在著其它形式的生命。」他說:「或許外星生命會正盯著我們看呢。」「不管最終地外智慧生命到底存在還是不存在,現在該是有人正式投入進來。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弄個明白。」
霍金語錄二:千年內人類須移民外星否則「滅絕」
霍金在美國洛杉磯發表演講時稱,他認為,未來1000年內,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地球會因某場大災難而毀滅,如核戰爭或者溫室效應。因此,他強調人類必須移居其它星球。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格里芬也表示,單獨一顆行星上的物種,是不可能永久生存下來的。
在太陽系中,火星是除地球之外可供人類居住的最佳選擇。但火星載人探測要幾十年之後才能實施,探測一次往返要450天。霍金錶示:「人類滅絕是可能發生的,但卻不是不可避免的,我是個樂觀主義者,我相信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最終可以帶人類沖出太陽系,到達宇宙中更遙遠的地方。」
霍金語錄三:智能機器是真正人類「終結者」
霍金多次表示,「徹底開發人工智慧可能導致人類滅亡」。按照霍金的說法,人工智慧科技在初級發展階段的確為人類生活帶來便利,但是,機器將可能以不斷加快的速度重新設計自己。而人類則受制於生物進化速度,無法與其競爭,最終被超越。科學界把這種人工智慧超越人類智慧的轉折點命名為「奇點」。
事實上,美國Space
X首席執行官、大名鼎鼎的「鋼鐵俠」原型設計者埃隆·馬斯克,微軟創始人兼慈善家比爾·蓋茨,也都警告過要注意人工智慧的「危害」。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科學家、谷歌、IBM和微軟等企業員工及與人工智慧領域有關的投資者,也聯名發出公開信,表達同樣的憂慮。
霍金語錄四:「黑洞」不存在,只有「灰洞」。
在一篇《黑洞的信息保存與氣象預報》的論文中,霍金指出黑洞其實是「不存在」的,不過「灰洞的確存在」,再次震驚物理學界。
霍金1976年提出著名的「霍金輻射」理論,即黑洞在形成中質量減少的同時,還不斷在以能量形式向外界發出輻射。但一旦黑洞濃縮並蒸發消失後,其中所有信息就隨之消失,與量子力學認定該類物質信息永不會完全消失的理論相矛盾。這就是所謂的「黑洞悖論」。
30多年來,霍金試圖以各種推測來解釋這一矛盾觀點。現在看來,他給了一個更具說服力的答案。霍金承認,自己最初有關黑洞邊界「視界」的認識是有缺陷的,光線其實是可以穿越視界的。他稱,黑洞從來都不會完全關閉自身,物質和能量在被黑洞困住一段時間以後,又會被重新釋放到宇宙中。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霍金逝世享年76歲 被譽為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理論物理學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斯蒂芬·威廉·霍金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一定有外星人、人工智慧會終結人類……歷數霍金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