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楊萬里,范成大創作的成就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郡治在今江蘇吳縣)人。南宋詩人。他父母早亡,家境貧寒。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初授戶曹,又任監和劑局、處州知府,以起居郎、假資政殿大學士出使金朝,為改變接納金國詔書禮儀和索取河南「陵寢」地事,慷慨抗節,不畏強暴,幾近被殺,不辱使命而歸,並寫成使金日記《攬轡錄》。後歷任靜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長官。淳熙時,官至參知政事,因與孝宗意見相左,兩個月即去職。晚年隱居故鄉石湖。卒謚 范成大文穆。他與尤袤、楊萬里、陸游齊名,號稱「中興四大詩人」。他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使金途中所寫的七十二首絕句,如《青遠店》、《州橋》、《雙廟》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們的民族感情。愛國情感激昂悲壯。其《催租行》、《後催租行》、《繅絲行》、《勞畲耕》等揭露封建剝削的殘酷,表現對人民疾苦的同情。他晚年所作《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描繪了農村景物、風俗人情和農民生活,風格清新明快,優美流暢,富有韻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這類詩在南宋末期產生極大影響。他的文賦在當時也享有盛名。詞作情長意深,前期作品與秦觀相近,後期作品則近於蘇軾。范成大的作品在南宋末年即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到清初影響更大,當時流傳著「家劍南而戶石湖」(「劍南」指陸游《劍南詩稿》)的說法。如其中《夏日》一首說:「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寫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情景,親切、淳樸,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他也寫了一些應酬唱和、山川行旅、嘆老嗟悲以至講論佛典禪里之作。楊萬里《石湖居士詩集序》說:「(范成大詩)大篇決流,短章斂芒;縟而不釀,縮而不僒。清新嫵媚,奄有鮑謝;奔逸雋偉,窮追太白。求其支字之陳陳,一唱之嗚嗚,不可得世。」生平詳見《宋史》卷三八六。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等。 [編輯本段]作品一覽四時田園雜興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bàng)桑陰學種瓜。
夏日田園雜興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惟有蜻蜓蛺(jiá)蝶飛。
《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
滿江紅·冬至
寒谷春生,熏葉氣、玉筩吹谷。
新陽後、便佔新歲,吉雲清穆。
休把心情關葯裹,但逢節序添詩軸。
笑強顏、風物豈非痴,終非俗。
清晝永,佳眠熟。
門外事,何時足。
且團欒同社,笑歌相屬。
著意調停雲露釀,從頭檢舉梅花曲。
縱不能、將醉作生涯,休拘束。
滿江紅
竹里行廚,來問訊、諸侯賓老。
春滿座、彈絲未遍,揮毫先了。
雲避仁風收雨腳,日隨和氣熏林表。
向尊前、來訪白髯翁,衰何早。
志手裡,功名兆。
光萬丈,文章耀。
洗冰壺胸次,月秋霜曉。
應念一堂塵網暗,放將百和香雲繞。
算賞心、清話古來多,如今少。
滿江紅
雨後攜家游西湖,荷花盛開
柳外輕雷,催幾陣、雨絲飛急。
雷雨過、半川荷氣,粉融香浥。
弄蕊攀條春一笑,從教水濺羅衣濕。
打梁州、簫鼓浪花中,跳魚立。
山倒影,雲干疊。
橫浩盪,舟如葉。
有采菱清些,桃根雙楫。
忘卻天涯漂泊地,尊前不放閑愁入。
任碧筩、十丈卷金波,長鯨吸。
滿江紅
罨畫溪山,行欲遍、風蒲還舉。
天漸遠、水雲初靜,柁樓人語。
月色波光看不定,玉虹橫卧金鱗舞。
算五湖,今認只扁舟,追千古。
懷往事,漁樵侶。
曾共醉,松江渚。
算今年依舊,一杯滄浦。
宇宙此身元是客,不須悵望家何許。
但中秋、時節好溪山,皆吾土。
千秋歲·重到桃花塢
北城市埭。
玉水方流匯。
青樾里,紅塵外。
萬桃春不老,雙竹寒相對。
回首處,滿城明月曾同載。
分散兩國蓋。
消減東陽帶。
人事改,花源在。
神仙雖可學,功行無過醉。
新酒好,就船況有魚堪買。
浣溪沙
催下珠簾護絝叢。
花枝紅里燭枝紅。
燭光花形夜蔥蘢。
棉地綉天香霧里。
珠星壁月彩雲中。
人間別日子春風。
浣溪沙·燭下海棠
傾坐東風百媚生。
萬紅無語笑逢迎。
照妝醒睡蠟切輕。
采〔蟲東〕橫斜春不夜,絳霞濃淡月微明。
夢中重到錦官城。
浣溪沙·新安驛席上留別
送盡殘著更出遊。
風前蹤跡似沙鷗。
淺斟低唱小淹留。
月見西樓清夜醉,雨添南浦綠波愁。
有人無計戀行舟。
浣溪沙
歙浦錢塘一水通。
閑雲如幕碧重重。
吳山應在碧雲東。
無力海棠風淡盪,半眠官柳蔥蘢。
眼前春色為誰濃。
浣溪沙·元夕後三日王文明席上
寶髻雙雙出綺叢。
妝光梅影各春風。
收燈時候卻相逢。
魚子箋中詞宛轉,龍香撥上語玲瓏。
明朝車馬莫西東。
浣溪沙
紅錦障泥杏葉韉。
解鞍呼渡憶當年。
馬驕不肯上航船。
茅店竹籬開席市,絳裙青快〔屬刂〕姜田。
臨平風物故依然。
浣溪沙
白玉堂前綠綺疏。
燭殘歌罷困相扶。
問人春思肯濃無。
夢里粉香浮枕簟,覺來煙月滿琴書。
個儂情分更何如。
朝中措·丙午立春大雪,是歲十二月九日丑時立春
東風半夜度關山。
和雪到闌干。
怪見梅梢未暖,情知柳服猶寒。
青絲菜甲,銀泥餅餌,隨分杯盤。
已把宜春縷勝,更將長命題幡。
朝中措
身閑身健是生涯。
何況好年華。
看了十分秋月,重陽更插黃花。
消磨景物,瓦盆社釀,石鼎山茶。
飽吃紅蓮香飯,儂家便是仙家。
朝中措
系船沽酒碧簾訪。
灑滿勝鵝黃。
醉後西園入夢,東風柳色花香。
水浮天處,夕陽如錦,恰似鱸鄉。
中有憶人雙淚,幾時流到橫塘。
朝中措
海棠如雪殿春餘。
禽弄晚晴初。
倦客長慚杜宇,佳辰且醉提壺。
逍遙放浪,還他漁子,輸與樵夫。
一棹何時歸去,扁舟終要江湖。
朝中措
天容雲意寫秋光。
木葉半青黃。
珍重西風祛暑,輕衫早怯新涼。
故人情分,留連病客,孤負清觴。
陌上千愁易散,尊前一笑難忘。
蝶戀花
春漲一篙添水面。
芳草鵝兒,綠滿微風岸。
畫舫夷猶灣百轉。
橫塘塔近依前遠。
國多寒農事晚。
村北村南,穀雨才耕遍。
秀麥連岡桑葉踐,看看嘗面收新繭。
南柯子
槁項詩餘瘦,愁腸酒後柔。
晚涼團扇欲知秋。
卧看明河銀影、界天流。
鶴警人初靜,蟲吟夜更幽。
佳辰只合算花籌。
除了一天風月、更何求。
南柯子
悵望梅花驛,凝情杜若洲。
香雲低處有高樓。
可惜高樓、不近木蘭舟。
緘素雙魚遠,題紅片葉秋。
欲憑江水寄離愁。
江已東流,那肯更西流。
南柯子·七夕
銀渚盈盈渡,金風緩緩吹。
晚香浮動五雲飛。
月姊妒人、顰盡一彎眉。
短夜難留處,斜河欲淡時。
半愁半喜是佳期。
一度相逢、添得兩相思。
鵲橋仙·七夕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
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水調歌頭
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
今年新夢,忽到黃鶴舊山頭。
老子個中不淺,此會天教重見,今古一南樓。
星漢淡無色,玉鏡獨空浮。
斂秦煙,收楚霧,熨江流。
關河離合,南北們日照清愁。
想見垣娥冷眼,應笑歸來霜鬢,空敝黑貂裘。
釃酒間蟾兔,肯去伴滄洲。
水調歌頭·又燕山九日作
萬里漢家使,雙節照清秋。
舊京行遍,中夜呼禹濟黃流。
寥落桑榆西北,無限太行紫翠,相伴過蘆溝。
歲晚客多病,風露冷貂裘。
對重九,須爛醉,莫牢愁。
黃花為我,一笑不管鬢霜羞。
袖裡天書颶尺,眼底關河百二,歌罷此生浮。
惟有平安信,隨雁到南州。
西江月
十月誰雲春小,一年兩見風嬌。
雲英此夕度藍橋。
人意花枝都好。
百媚朝天淡粉,六銳步月生銷。
人間霜葉滿庭皋,別有東風不老。
西江月
北客開眉樂歲,東君著意華年。
遮風藏雨晚雲天。
應怕杏梢紅淺。
不惜燈前放夜,從教雪後留寒。
水晶簾箔萬花鈿。
聽徹南樓曉箭。
宜男草
籬菊灘蘆被霜後。
裊長風、萬重高柳。
天為誰、展盡湖光渺渺,應為我、扁舟入手。
橘中曾醉洞庭酒。
輾雲濤、掛帆南斗。
追舊游、不減商山沓沓,猶有人、能相記否。
宜男草
舍北煙菲舍南浪。
雪傾籬、雨荒蔽漲。
問小橋、別後誰過,惟有迷鳥羈雌來往。
重尋山水間無恙。
掃柴荊、土花塵網。
留小桃、先試光風,從此芝草琅開口長。
秦樓月
窗紗薄。
日穿紅慢催梳掠。
催梳掠。
新晴天氣,畫檐聞鵲。
海棠逗晚都開卻。
小雲先在闌干角。
闌干角。
楊花滿地,夜來風惡。
秦樓月
珠簾狹。
卷簾春院花圍合。
花圍合。
晝長人靜,雙雙胡蝶。
花前苦殢金蕉葉。
瞢騰午睡扶頭怯。
扶頭怯。
閑愁無限,遠山斜疊。
秦樓月
香羅薄。
帶圍寬盡無人覺。
無人覺。
東風日暮,一簾花落。
西園空鎖鞦韆索。
簾垂簾卷閑池閣。
閑地閣。
黃昏香火,畫樓吹角。
秦樓月
樓陰缺。
闌干影卧東廂月。
東廂月。
一天風露,杏花如雪。
隔煙催漏金虯咽。
羅幃暗淡燈花結。
燈花結。
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秦樓月
浮雲集。
輕雷隱隱初驚蟄。
初驚蟄。
檗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
拂牆濃杏燕支濕。
燕支濕。
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惜分飛
易散浮雲難再聚。
遮莫相隨百步。
誰喚行人去。
石湖煙浪漁樵侶。
重別西樓腸斷否。
多少凄風苦雨。
休夢江南路。
路長夢短無尋處。
念奴嬌
雙峰疊障,過天風海雨,無邊空碧。
月姊年年應好在,玉闕瓊宮愁寂。
誰喚痴雲,一杯未盡,夜氣寒無色。
碧城凝望,高樓縹緲西北。
腸斷桂冷蟾孤,佳期如夢,又把闌干拍。
霧鬢風虔相借問,浮世幾回今夕。
圓缺睛明,古今同恨,我更長為客。
蟬娟明夜,尊前誰念南陌。
念奴嬌
十年舊事,醉京花蜀酒,萬葩千萼。
一掉歸來吳下看,俯仰心情今昨。
強倚雕闌,羞答雪鬢,老恐花枝覺。
指摩愁限,霧中相對依約。
聞道家宴團來,光風轉夜,月傍西樓落。
打徹梁州春自遠,不飲何時歡樂。
沾惹天香,留連國艷,莫散燈前酌。
襪塵生處,為君重賦河洛。
念奴嬌
吳波浮動,看中流翻月,半江金碧。
醉舞空明三萬頃,不管娼娥愁寂。
指點瓊樓,憑虛有路,鯨背橫東極。
水雲飄盪,闌干千丈無力。
家世回首滄洲,煙波漁釣,有鴟夷仙跡。
一笑鬧身游物外,來訪扁舟消息。
天上今宵,人間此地,我是風前客。
濤生殘夜,魚龍像聽橫笛。
念奴嬌
水鄉霜落,望西山一寸,修眉橫碧。
南浦潮生帆影去,日落天青江白。
萬里浮雲,被風吹散,又被風如織。
尊前歌罷,滿空凝淡寒色。
人世會少離多,都來名利,似蠅頭蟬翼。
贏得長亭車馬路,千古羈愁如織。
我輩清鍾,匆匆相見,一笑真難得。
明年誰健,夢魂飄盪南北。
念奴嬌·和徐尉游口湖
湖山如畫,系孤篷柳岸,莫驚魚鳥。
料峭春寒花未遍,先共疏梅索笑。
一夢三年,松風依舊,蘿月何曾老。
鄰家相問,這回真個歸到。
綠鬢新點吳霜,尊前強健,不怕衰翁號。
賴有風流車馬客,來覓香雲花島。
似我粗豪,不通姓字,只要銀瓶倒。
奔名逐利,亂帆誰在天表。
夢玉人引
送行人去,猶追路、再相覓。
天未交情,長是合堂同席。
從此尊前,便頓然少個,江南羈客。
不忍匆匆,少駐船梅驛。
酒斟雖滿,尚少如、別消萬千滴。
欲語吞聲,結心相對嗚咽。
燈火凄清,笙歌無顏色。
從別後,盡相忘,算也難忘今夕。
夢玉人引
共登臨處,飄風袂、倚空碧。
雨卷雲飛,長有桂娥看客。
簫喜生春,遍錦城如畫,雪山無色。
一夢才成,漢天涯南北。
舞餘歌罷,料宣華、回首盡陳跡。
萬里秦吳,有情應問消息。
我欲歸耕,如何重來得。
故人若望江南,且折梅花花相憶。
如夢令
罨畫屏中客住,
水色山光無數。
斜日滿江聲,何處撐來小渡。
休去,休去,
驚散一洲鷗鷺。
如夢令
兩兩駕啼何許,
尋遍綠陰濃處。
天氣潤羅衣,病起卻忺微暑。
休雨,休雨。
明日榴花端午。
菩薩蠻
小軒今日開窗了,
揉藍染碧緣階草。
檐佩可憐風,
杏梢煙雨紅。
飄零歡事少,
鬢點吳霜早。
天色不愁人,
眼前無限春。
菩薩蠻·元夕立春
雪林一夜收寒了,
東風恰向燈前到。
今夕是何年。
新春新月圓。
綺叢香霧隔。
猶記疏狂客。
留取縷金幡。
夜蛾相並看。
菩薩蠻
黃梅時節奏蕭索。
越羅香潤吳紗薄。
絲雨日曨明。
柳梢紅未晴。
多愁多病後。
不識曾中酒。
愁病送春歸。
恰如中酒時。
臨江仙
羽扇綸巾風裊裊,東廂月到薔蔽。
新聲誰喚出羅幃。
龍須將笛繞,雁字入箏飛。
陶寫中年須個里,留連月扇雲衣。
周郎去後賞音稀。
為君持酒聽,那肯帶春歸。
臨江仙
萬事灰心猶薄室,塵埃未免勞形。
放入相見似河清。
恰逢梅柳動,高興逐春生。
卜晝匆匆還卜夜,仍須月墮河傾。
明年我去白鷗盟。
金閨三玉樹,好問紫霄程。
減字木蘭花
玉煙浮動。
銀闕三山連海凍。
翠袖闌干。
不怕樓高酒力寒。
雙松凍折。
忽億衰翁容易別。
想見鷗邊。
壓損年時小釣船。
減字木蘭花
折殘金菊。
棖子香時新酒熟。
誰伴芳尊。
先問梅花借小春。
道人破戒。
染酒題詩金風帶。
愁病相關。
不似年時酒量寬。
減字木蘭花
彼嬌鬢裊。
中隱堂前人意好。
不奈春何。
拚卻輕寒透薄羅。
翦梅新曲。
欲斷還聯三疊促。
圍坐風流。
饒我尊前第一籌。
減字木蘭花
枕節睡熟。
珍重月明相伴宿。
寶鴨金寒。
香滿圍屏宛轉山。
雞人聲沓。
瑤井玉繩相對曉。
黯淡窗紗。
卻下風簾護燭花。
減字木蘭花
臘前三白。
春到西園還見雪。
紅紫花遲。
借作東風萬玉枝。
歸田計決。
麥飯熟時應快活。
身在高樓。
心在山陰一葉舟。
鷓鴣天
體舞銀貂小契丹,滿堂賓客盡關山。
從今裊裊盈盈處,誰復端端正正看。
模淚易,寫愁難。
瀟湘江上竹枝斑。
碧雲日暮無書寄,寥落煙中一雁寒。
鷓鴣天
盪漾西湖采綠蘋。
揚鞭南決袞紅塵。
桃花暖日茸茸笑,楊柳光風淺淺顰。
章貢水,郁孤雲。
多情爭似桂江春。
崔徽卷軸瑤姬夢,縱有相逢不是真。
鷓鴣天
嫩綠重重看得成。
曲闌幽檻小紅英。
酴醾架上蜂兒鬧,楊柳行間燕子輕。
春婉娩,客飄零。
殘花淺酒片時清。
一杯且賈明朝書,送了斜陽月又生。
鷓鴣天·雪梅
壓蕊拈須粉作團。
疏香辛苦顫朝寒。
須知風月尋常見,不似層層帶雪看。
春髻重,曉眉彎。
一枝斜井縷金幡。
酒紅不解東風凍,驚怪釵頭五燕乾。
好事近
雲幕暗干山,腸斷玉樓金闕。
應是高唐小婦,妒娼娥清絕。
夜涼不放酒杯寒,醉眼漸生纈。
何待桂華相照,有人人如月。
⑵ 宋代詩人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有多少首
60首。
《四時田園雜興》是南宋詩人范成大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園詩,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詩歌描寫了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四時田園雜興》(題意:四個時節田園的各種興致)共60首,宛如農村生活的長幅畫卷。分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共五個篇章,其中春日田園雜興12首、晚春田園雜興12首、夏日田園雜興12首、秋日田園雜興12首、冬日田園雜興12首。描寫了4個季節田園中的不同景象,生動繪制了一幅田園農作動態圖。
其一:
《四時田園雜興》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譯文:
白天鋤地,夜晚搓麻,農家男女都各司其事。小孩子不懂得種田織布之事,卻也學著大人在桑樹陰下種瓜。
(2)范成大創造了擴展閱讀:
范成大退隱石湖的十年中,寫了許多田園詩,其中以《四時田園雜興》最為著名。
這組詩共60首七言絕句,每12首為一組,分詠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園生活。在古代詩歌史上,田園詩事實上大多是士大夫自抒隱逸情抒情詩,如王維、孟浩然詩中的田園風光都是作為詩人靜謐心境的外化而出現的。除了少數陶詩以外,古代田園詩中對田園生活最重要的內容。農事反而是忽略不顧的,偶爾出現的樵夫、農人也往往被賦予隱士的性格。
至於農村生活的主人公農民的勞作生活及其種種疾苦,唐代詩人如元稹、張籍等往往把此類內容寫進《農家詞》、《田家詞》一類樂府詩中。這些詩中沒有田園風光的描寫,在習慣上也不被看作田園詩。范成大創造性地把上述兩個傳統合為一體,全面、真切地描寫了農村生活的各種細節。范成大成功地實現了對傳統題材的改造,使田園詩成為名副其實的反映農村生活之詩。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謂之「也算得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這類詩在南宋末期產生極大影響。
⑶ 范成大寫了幾首詩
范成大,字致能,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郡(郡治在今江蘇吳縣)人。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范成大的作品在當時即有顯著影響,到清初則影響尤大,有「家劍南而戶石湖」(「劍南」指陸游《劍南詩稿》)之說。其詩風格輕巧,但好用僻典、佛典。晚年所作《四時田園雜興》(60首)是其代表作,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謂之「也算得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他同時還是著名的詞作家,或許還可說是一位地理學家。
范成大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他使金途中所寫的七十二首絕句,如《青遠店》、《州橋》、《雙廟》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們的民族感情。愛國情感激昂悲壯。其《催租行》、《後催租行》、《繅絲行》、《勞畲耕》等揭露封建剝削的殘酷,表現對人民疾苦的同情。他晚年所作《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描繪了農村景物、風俗人情和農民生,風格清新明快,優美流暢,富有韻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這類詩在南宋末期產生極大影響。
⑷ 范成大在寫《四時田園雜興》時是神馬心情
1182-1192 1182年范成大因病請求辭職退休,被任命為資政殿學士,再次主管洞霄宮。范成大退休後,在石湖度過了長達十年閑適而優裕的晚年生活,寫下了最後的名作《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並為家鄉撰寫了《吳郡志》。 范成大退隱石湖的十年中,寫了許多田園詩,其中以《四時田園雜興》最為著名。這組詩共60首七言絕句,每12首為一組,分詠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園生活。在古代詩歌史上,田園詩事實上大多是士大夫自抒隱逸情抒情詩,如王維、孟浩然詩中的田園風光都是作為詩人靜謐心境的外化而出現的。除了少數陶詩以外,古代田園詩中對田園生活最重要的內容--農事反而是忽略不顧的,偶爾出現的樵夫、農人也往往被賦予隱士的性格。至於農村生活的主人公農民的勞作生活及其種種疾苦,唐代詩人如元稹、張籍等往往把此類內容寫進《農家詞》、《田家詞》一類樂府詩中。這些詩中沒有田園風光的描寫,在習慣上也不被看作田園詩。范成大創造性地把上述兩個傳統合為一體,全面、真切地描寫了農村生活的各種細節。范成大成功地實現了對傳統題材的改造,使田園詩成為名副其實的反映農村生活之詩。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謂之「也算得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這類詩在南宋末期產生極大影響。
⑸ 范成大是田園詩人嗎
范諸體兼善,尤以田園詩成就最高。
范成大退隱石湖的十年中,寫了許多田園詩,其中以《四時田園雜興》最為著名。在古代詩歌史上,田園詩事實上大多是士大夫自抒隱逸情抒情詩,如王維、孟浩然詩中的田園風光都是作為詩人靜謐心境的外化而出現的。除了少數陶詩以外,古代田園詩中對田園生活最重要的內容--農事反而是忽略不顧的,偶爾出現的樵夫、農人也往往被賦予隱士的性格。至於農村生活的主人公農民的勞作生活及其種種疾苦,唐代詩人如元稹、張籍等往往把此類內容寫進《農家詞》《田家詞》一類樂府詩中。這些詩中沒有田園風光的描寫,在習慣上也不被看作田園詩。
范成大創造性地把上述兩個傳統合為一體,全面、真切地描寫了農村生活的各種細節。范成大成功地實現了對傳統題材的改造,使田園詩成為名副其實的反映農村生活之詩。
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謂之「也算得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這類詩在南宋末期產生極大影響。
他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
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⑹ 范成大的資料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號此山居士,晚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名臣、文學家。
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進士第,累官禮部員外郎兼崇政殿說書。乾道三年(1167年),知處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國,不畏強暴,不辱使命,還朝後除中書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靜江府。
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閣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參知政事。晚年退居石湖,加資政殿大學士。紹熙四年(1193年)逝世,年六十八。累贈少師、崇國公,謚號「文穆」,後世遂稱其為「範文穆」。
(6)范成大創造了擴展閱讀:
一、書法成就
范成大善書。其書法清新俊秀,典雅俊潤,只可惜他為詩名所掩,書名不彰。明陶宗儀《書史會要》謂范成大「字宗黃庭堅、米芾,雖韻勝不逮,而遒勁可觀」。范成大的書法曾受他母親的影響,他的母親蔡夫人,是北宋四大書家之一蔡襄的孫女。
范成大傳世墨跡,以尺牘簡札居多。他在成都與陸游飲酒賦詩,落紙墨尚未燥,士女已萬人傳誦,被之樂府弦歌,題寫素屏團扇,可惜這些墨跡都未傳下來。現今所能見到的范成大手跡,以他54歲所書《明州贈佛照禪師詩碑》為第一,此碑早佚,但有宋拓本藏於日本東福寺。
范成大現存的手跡還有《茲荷紀念札》、《垂海札》、《荔酥沙魚札》等,他的行書《田園雜興卷》也常為人們所樂道。 明代王世貞在《弇州山人稿》中說:范成大「歸隱石湖時作即詩。無論竹枝、鷓鴣、家言,已曲盡吳中農囿故事矣!
書法出入眉山(蘇軾)、豫章(黃庭堅),間有米顛(米芾)筆,圓熟遒麗,生意郁然,真是二絕。」董史在《皇宋書錄》稱其:「(范成大)近世以能書稱」、「字宗山谷、米老,韻勝不逮而遒勁可觀。」
二、個人作品
范成大著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卷,今已佚失部分。另有《石湖詩集》、《石湖詞》、《桂海虞衡志》、《攬轡錄》、《驂鸞錄》、《吳船錄》、《吳郡志》等著作傳世。清沈欽韓有《范石湖詩集注》。《全宋詩》亦錄有其詩。
⑺ 南宋詩人范成大晚年創作了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而贏得文學史上什麼的號稱
范成大晚年創作了《四時田園雜興》組詩六十首,反映了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 藝術成就很高,使他在文學史上贏得了「田園詩人」的稱號。
《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是南宋詩人范成大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園詩,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詩歌描寫了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其中春日田園雜興12首、晚春田園雜興12首、夏日田園雜興12首、秋日田園雜興12首、冬日田園雜興12首,共60首。描寫了4個季節田園中的不同景象,生動繪制了一幅幅田園農作動態圖。
范成大
⑻ 范成大的田園詩對傳統田園詩內容做了哪些開拓
范成大成功地實現了對傳統題材的改造,使田園詩成為名副其實的反映農村生活之詩。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謂之「也算得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這類詩在南宋末期產生極大影響。范成大退隱石湖的十年中,寫了許多田園詩,其中以《四時田園雜興》最為著名。這組詩共60首七言絕句,每12首為一組,分詠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園生活。
在古代詩歌史上,田園詩事實上大多是士大夫自抒隱逸情抒情詩,如王維、孟浩然詩中的田園風光都是作為詩人靜謐心境的外化而出現的。除了少數陶詩以外,古代田園詩中對田園生活最重要的內容農事反而是忽略不顧的,偶爾出現的樵夫、農人也往往被賦予隱士的性格。
影響
范成大還寫了一些反映人民悲苦生活的小詩,如《夜坐有感》《詠河市歌者》《雪中聞牆外鬻魚菜者,求售之聲甚苦,有感三絕》等。范成大詩的語言自然清新,風格溫潤委婉,只有少數作品風格峭拔。范成大詩的藝術成就很高,然而其詩風的個性不夠鮮明。
范成大的文賦在當時也享有盛名。詞作情長意深,前期作品與秦觀相近,後期作品則近於蘇軾。他也寫了一些應酬唱和、山川行旅、嘆老嗟悲以至講論佛典禪里之作。
⑼ 宋代詩人范成大什麼時候寫的四時田園雜興
1182-1192
1182年范成大因病請求辭職退休,被任命為資政殿學士,再次主管洞霄宮。范成大退休後,在石湖度過了長達十年閑適而優裕的晚年生活,寫下了最後的名作《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並為家鄉撰寫了《吳郡志》。
范成大退隱石湖的十年中,寫了許多田園詩,其中以《四時田園雜興》最為著名。這組詩共60首七言絕句,每12首為一組,分詠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園生活。在古代詩歌史上,田園詩事實上大多是士大夫自抒隱逸情抒情詩,如王維、孟浩然詩中的田園風光都是作為詩人靜謐心境的外化而出現的。除了少數陶詩以外,古代田園詩中對田園生活最重要的內容--農事反而是忽略不顧的,偶爾出現的樵夫、農人也往往被賦予隱士的性格。至於農村生活的主人公農民的勞作生活及其種種疾苦,唐代詩人如元稹、張籍等往往把此類內容寫進《農家詞》、《田家詞》一類樂府詩中。這些詩中沒有田園風光的描寫,在習慣上也不被看作田園詩。范成大創造性地把上述兩個傳統合為一體,全面、真切地描寫了農村生活的各種細節。范成大成功地實現了對傳統題材的改造,使田園詩成為名副其實的反映農村生活之詩。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謂之「也算得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這類詩在南宋末期產生極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