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發明了飛艇

誰發明了飛艇

發布時間:2021-09-18 07:58:57

1. 最早的飛船是誰發明

飛船又稱飛艇,從氣球發展而來。早在1670年,弗朗西斯哥·拉那就提出了充填輕於空氣的浮升氣體來製造飛船的科學設計。1755年,約瑟夫·加萊為這一設想進行了大膽的設計。1782年氣球的誕生直接為飛船的問世奠定了基礎。

第一艘載人飛船是法國亨利·吉發德於1851年試製成功,這架飛船長44米,直徑12米,體積2499立方米。由重160千克的3匹馬力的蒸汽機來帶動螺旋槳。它的外形好像一隻雪茄。1852年9月24日,吉發德把氫氣重如氣囊駕駛著這艘飛船,在巴黎郊外伊伯多羅母,以每小時10公里的速度在微風中飛行了27公里,創造了世界上第一艘飛船的飛行紀錄。

2. 飛艇是誰發明的在什麼時候發明的

飛艇是一種輕於空氣的航空器,它與氣球的最大的區別在於具有推進和控制飛行狀態的裝置。艇體氣囊內充以密度比空氣小的浮升氣體(氫氣或氦氣),藉以產生浮力使飛艇升空。

1783年,法國的蒙格菲爾兄弟和J·A·C·查理分別完成了熱氣球和氫氣球的發明,並成功地進行了載人飛行。為了解決氣球飛行無法控制,只能隨風飄飛的問題,法國軍官梅斯尼埃於二年就設計了可控制飛行的飛艇。梅斯尼飛艇的原理和形狀等與今天的軟式飛艇大至相同,但由於當時缺少相應的動力裝置,這一設想未能實現。

世界上第一艘飛艇是法國工程師H·吉法爾於1852年發明的。橄欖型的飛艇長44米,直徑12米,在軟式氣囊下有一三角型風帆用來操縱飛行方向,在吊籃內裝有一台僅3馬力的蒸汽發動機驅動一副3葉螺旋槳。1852年9月24日,吉法爾從巴黎馬戲場起飛,以大約8公里的時速飛行到28公里外的德拉普。此後內燃機的問世,使飛艇有了重量更輕、效率更高、也更安全的動力裝置。

早期軟式飛艇的氣囊要靠充氣的壓力才能保持外形。它飛得又慢又低。1890年,德國陸軍中將F·齊伯林伯爵一退役就研製新型飛艇的工作。他使用鋁材作飛艇的骨架使氣囊始終保持一定的形狀,氣囊內還有許多個分隔的小氣囊,這使飛艇的安全性有了提高。1900年7月2日,第一艘齊伯林式飛艇LZ—1號進行了首次飛行。飛艇呈雪茄形,長128米,直徑11.7米,裝有2台16馬力的內燃發動機,還裝有方向舵和升降舵。這是世界上第一艘硬式飛艇。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是飛艇發展較快的時期,英國和法國使用小型軟式飛艇執行反潛巡邏任務。德國則建立了齊析林飛艇隊,用於海上巡邏、遠程轟炸和空運等軍事活動。飛艇體積大、速度低、不靈活、易受攻擊,同時由於飛機性能的不斷提高,因而軍用飛艇逐漸被飛機所取代。但飛艇的商業飛行仍有發展。1929年德國製成的大型飛艇 「興登堡」號,長245米,直徑超過41米,總重206噸,曾10次往返飛行於美國和德國之間,運送旅客1000多人。英國和法國也先後參照齊伯林式飛艇製造了本國的大型飛艇R—100號和 「阿克隆」號。這時的飛艇大都使用氫氣作為浮升氣體,易燃易爆,很不安全。1973年, 「興隆堡」號在著陸時因靜電火花引起氫氣爆炸,35人遇難。英、美也有多艘大型飛艇大都相繼失事,此後飛艇的發展陷於停滯狀態。

70年代以來,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飛艇改用安全的氦氣,其發展又呈活躍。採用多種新技術的新型飛艇被 用於空中攝影攝像、巡邏等方面,洛杉磯、漢城和巴塞羅那奧運會和北京亞運會都可在會場上空看見它的身影。

3. 世界上第一艘飛艇是誰發明的

784年,法國羅伯特兄弟製造了一艘人力飛艇,長15.6米,最大直徑9.
6米,充氫氣後可產生1000多公斤的升力。羅伯特兄弟認為,飛艇在空中飛行和魚在水中游動差不多,因此,把它製成魚形,艇上裝上了漿,這槳是用綢子綳在直徑2米的框子上製成的。

4. 飛艇是誰發明的呢/

1872年,法國人卡奴·米亞從自行車受到啟發,設計了一種腳踏式螺旋槳飛艇;
法國的查理教授和羅...
它的形狀像紡錘,與現代飛艇很相似;
1852年,法國的齊菲爾德創造了一艘橢圓形的飛艇,長44米,
求採納

5. 飛艇是誰發明的

1784年,法國羅伯特兄弟 1784年,法國羅伯特兄弟製造了一艘人力飛艇,長15.6米,最大直徑9. 6米,充氫氣後可產生1000多公斤的升力。羅伯特兄弟認為,飛艇在空中飛行和魚在水中游動差不多,因此,把它製成魚形,艇上裝上了槳,這槳是用綢子綳在直徑2米的框子上製成的。 7月6日進行試飛,當氣囊充滿氫氣後,飛艇冉冉上升,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壓逐漸降低,囊內氫氣膨脹,氣囊越脹越大,眼看就要脹破,這可把羅伯特兄弟嚇壞了,他們趕緊用小刀把氣囊刺了一個小孔,才使飛艇安全降到了地面。 這次試驗啟示人們,應當在氣囊上留一個放氣閥門。2個月後,兄弟倆又對飛艇進行了改裝,做了第二次飛行。這次飛行由7個人劃槳作動力,飛行了7個小時,但只飛了幾公里。雖然飛行速度很慢,但它畢竟是人類第一艘有動力的飛艇。
麻煩採納,謝謝!

6. 飛艇是怎麼被發明出來的

1784年7月6日,法國巴黎的近郊,人們三三兩兩神情緊張地聚在一起,時而仰望天上,時而又蒙起眼睛。忽然,有人大聲叫了起來:「那飛魚掉下來了!」於是,便有好些膽大的人向一片曠地奔去……

他們在干什麼?

他們在看天上出現的一個奇異景象:一條約有16米長、10米直徑的大「飛魚」,正在空中浮沉。原來,這是法國的羅伯特兄弟正在做世界上的第一次飛艇試驗。

在此之前,他們的同胞兄弟蒙哥費爾已成功地進行過載人的氣球飛行。可氣球並不能控制飛行方向,作為一種游戲或表演是挺精彩的,要想利用它來進行空中的交通運輸就不行了。羅伯特兄弟萌生了這樣的念頭:在氣球上配備推進器材,使它定向飛行。

羅伯特兄弟認為,氣球在大氣中沉浮和魚兒在水中游弋的原理是一樣的。他們便把自己的氣球做成水滴形的,長有16米,直徑10米,氣囊容積940立方米,充滿氫氣後可以帶著數百千克的重物升上天去。

7月6日,第一次試飛開始了。氣囊里充進氫氣之後,這魚形氣球便順利上升了。吊籃里的7個人用力劃著木框上蒙著綢布做成的大槳,控制著氣球的航行,這條巨型「飛魚」居然能笨拙地在空中轉向。然而,還未等他們發出歡呼,羅伯特兄弟發現事情有點不太妙了——氣球一直在緩緩上升,那氣囊逐漸脹大起來,馬上就要爆炸了!

原來,氣球越向上升,大氣壓強越低,外邊大氣壓變小,氫氣球體積就要膨脹。一旦氣球脹破,這些試飛者的命運是可想而知的。情急之下,大羅伯特抓起一把匕首,冒著極大的危險,攀上吊繩,用力刺破氣囊。隨著長長的「刺——」聲,氫氣泄了出來,氣球終於安全地降落下來。

兩個月後,羅伯特兄弟駕著裝有放氣閥門的氣球升上了天空。這次,他們連續飛行了7小時,按照原計劃著陸。羅伯特兄弟的這種可以操縱方向的氣球便是飛艇。他們設計的飛艇外形很合理,符合空氣動力學的原則,以後人們製造的飛艇,基本上都取這種外形。

19世紀時,由於新的動力機械的發明,飛艇的發明掀開了新的一頁。

1852年9月24日,在巴黎郊區的競技場上,法國發明家吉法爾駕著他製作的飛艇起飛了。它有44米長,上面安裝了一台蒸汽機,能以每分鍾110轉的速度帶動一個直徑3米多的三葉螺旋槳,推動飛艇以每小時9.4千米的速度航行。只是這艘飛艇的導向裝置不大理想,所以在結束飛行時,居然不聽人的指揮了,不肯回到起飛地點去,落到了一個牧場里,壓死了8頭奶牛。

1884年8月9日,在巴黎的查萊斯默登,由勒納爾和克雷布斯這兩個軍隊里的工程師設計製造的「法蘭西號」飛艇上天了。它長51米,裝有一台6.25千瓦的電動機,帶動直徑5米的大螺旋槳,最大航速可達每小時24千米。它順利地在巴黎上空進行了25分鍾的飛行,並且准確地飛回了起飛地點。

在飛機問世以後,飛艇由於具有結構簡單、操縱方便、載重量大的優點,因此繼續得到發展。1917年,德國曾用飛艇向非洲運送葯品,往返13000多千米。它的這種運航和載重本領真是令人嘖嘖稱奇。

7. 潛水艇是誰發明的,在多少年發明的,航空母艦是誰發明的在多少年發明的飛艇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發明

1894年,萊克把他設計的第一艘潛水艇的圖紙提供給美國海軍,但遭到拒絕。於是他帶著發明去了國外。他在蘇聯工作幾年以後又回到布里奇港,建立了萊克魚雷艇公司。
大戰中,公司建造100多艘潛水艇,其中有55艘是為美國造的。在大戰中炸毀盟軍船隻的德國U型艦艇是根據萊克的發明製造的。
第一艘為飛機同時進行起降作業提供跑道的船隻是英國「暴怒」號巡洋艦,它的改造1918年4月完成。在艦體中部上層建築前半部鋪設70米長的飛行甲板用於飛機起飛。後部加裝了87米長的飛行甲板,安裝簡單的降落攔阻裝置用於飛機降落。第一艘安裝全通飛行甲板的航空母艦是由一艘客輪改建的英國的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它的改造1918年9月完成。 1918年7月19日七架飛機從暴怒號航空母艦上起飛,攻擊德國停泊在同德恩的飛艇基地,這是第一次從母艦上起飛進行的攻擊。
1917年,英國按照航空母艦標准全新設計建造了競技神號航空母艦,第一次使用了在飛行甲板右舷的島狀上層建築。第一艘服役的從一開始就作為航空母艦設計的船隻是日本的鳳翔號航空母艦,它1922年12月開始服役。從此,全通式飛行甲板、上層建築島式結構的航空母艦,成為各國航空母艦的樣版。

1784年,法國羅伯特兄弟 1784年,法國羅伯特兄弟製造了一艘人力飛艇,長15.6米,最大直徑9. 6米,充氫氣後可產生1000多公斤的升力。羅伯特兄弟認為,飛艇在空中飛行和魚在水中游動差不多,因此,把它製成魚形,艇上裝上了槳,這槳是用綢子綳在直徑2米的框子上製成的。 7月6日進行試飛,當氣囊充滿氫氣後,飛艇冉冉上升,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壓逐漸降低,囊內氫氣膨脹,氣囊越脹越大,眼看就要脹破,這可把羅伯特兄弟嚇壞了,他們趕緊用小刀把氣囊刺了一個小孔,才使飛艇安全降到了地面。 這次試驗啟示人們,應當在氣囊上留一個放氣閥門。2個月後,兄弟倆又對飛艇進行了改裝,做了第二次飛行。這次飛行由7個人劃槳作動力,飛行了7個小時,但只飛了幾公里。雖然飛行速度很慢,但它畢竟是人類第一艘有動力的飛艇。

8. 世界上最早的飛艇是那個國家和那個人發明的

是法國的名叫亨利~吉法爾。

他駕駛的飛艇,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在空中連續飛行了兩個多小時。在這以後,人們不斷對飛艇進行改良,使飛艇成為一種方便的空中交通工具。

9. 飛艇是怎麼發明的

熱氣球發明後,給人們帶來了很多驚喜,但它的飛行要依靠風力,並且難以按照人們的意志去控制飛行。到了19世紀,人們開始嘗試在氣球上安裝「舵」和「帆」,並在下面繫上雪茄形小船,進行飛行試驗。人們將這種航空器稱為飛艇。駕駛飛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方向,但是由於飛艇沒有動力,速度問題還得不到解決。

隨著蒸汽機、電動機的出現,尤其是1885年德國人卡爾?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發明了實用的汽油發動機以後,一種新式的飛行器應運而生了,它就是飛艇。飛艇靠充氣產生升力,由發動機推進,靠操縱系統控制,可以向任意方向飛行。

世界第一艘接近實用可操縱的飛艇,是法國的發明家亨利?吉法爾於1851年製造成功的。這艘飛艇長44米,直徑12米,體積為2499立方米。它由50馬力的蒸汽機緩慢地帶動一個直徑3米多的三葉螺旋槳驅動,飛艇艇囊的外形好似一支「雪茄煙」。

1852年9月24日,在巴黎郊區的競技場上,吉法爾把氫氣充入艇囊,駕駛著這艘飛艇,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在空中連續飛行了兩個多小時,由巴黎飛到了特拉普。可惜的是,這艘飛艇的導向裝置不大理想,所以在結束飛行時,居然不聽人的指揮,落到了一個牧場里,壓死了八頭奶牛。

吉法爾的這次飛行雖然未能返回原地點,卻創造了世界上第一次飛艇飛行的紀錄。在這以後,人們不斷對飛艇進行改進,使它成為一種空中交通工具。

10. 第一個飛艇是誰發明的

1784年7月6日中午,在法國巴黎的近郊,人們三三兩兩神情緊張地聚在一起,時而仰望天上,時而又蒙起眼睛。他們在干什麼呢?原來,他們正在觀看天上出現的一個奇異景象:一條大「飛魚」正在空中浮沉。

這是法國的羅伯特兄弟正在進行飛行試驗,那條「飛魚」就是一個大氣球。在此之前,蒙哥費爾兄弟已經成功地完成了載人氣球飛行,但是他們的氣球有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不能控制飛行方向,作為游戲或表演還是挺精彩的。要想利用它進行空中的交通運輸就不行了。於是,羅伯特兄弟就萌生了這樣一個念頭:在氣球上配備推進器材,使它能夠定向飛行。他們認為,氣球在大氣中沉浮和魚兒在水中游弋的原理是一樣的,便把自己的氣球做成水滴形的,長有16米,直徑10米,氣囊容積940立方米,充滿氫氣後可以帶著數百千克的重物升上天去。

第一次試飛開始了,氣囊里充進氫氣後,魚形的大氣球便順利上升了。吊籃里的七個人用力劃著木框上蒙著綢布做成的大槳,控制著氣球的航行,這條巨型「飛魚」居然能夠笨拙地在空中轉向。然而,還未等他們發出歡呼,羅伯特兄弟就發現事情有點不太妙了——氣球一直在緩緩上升,氣囊逐漸脹大起來,馬上就要爆炸了!原來,氣球越向上升,大氣壓強越低,外邊大氣壓變小,氫氣球體積不斷膨脹。一旦氣球脹破了,這些試飛者的命運不堪設想。情急之下。大羅伯特抓起一把匕首,冒著極大的危險,攀上吊繩、用力刺破氣囊。隨著長長的「刺刺」聲,氫氣泄了出來,氣球終於安全地降落了下來。

兩個月後,羅伯特兄弟駕駛著裝有放氣閥門的氣球升上天空。這次,他們連續飛行了7個小時,按照原計劃著陸。羅伯特兄弟製造的這種可以操縱方向的氣球,便是飛艇。他們設計的飛艇外形很合理,符合空氣動力學的原則,以後人們製造的飛艇基本上都採用了這種外形。

閱讀全文

與誰發明了飛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