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破腹產發明人

破腹產發明人

發布時間:2021-09-18 07:49:07

『壹』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破腹產的人是誰

第一次活體剖宮產術發生在1610年,當時外科醫生特勞特曼和顧斯(Trautmann和Gusth)第一次給產婦實行了剖宮產術,但產婦於術後25天死亡。

『貳』 剖腹產技術是誰發明

剖宮產手術發明人反對「一刀切」

『叄』 是誰在什麼時候發明的開刀

華佗 (約公元141~208 年) 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一名琢, 字元化, 沛國譙郡 (今安徽省毫縣) 人, 關於華佗的精湛醫術, 歷史上流傳著種種動人的傳說, 如他為三國蜀漢大將關雲長刮骨療毒的故事, 老幼咸知; 他編制了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套醫療保健體操--五禽戲, 一直流傳至今; 而他發明、運用中葯麻醉劑--麻沸散, 進行開腹手術的事跡, 更成為一則千古流傳, 膾炙人口的美談.在西晉陳壽撰著的《三國志·華佗傳》和南朝宋·范曄所撰的《後漢書·華佗傳》中, 都有關於華佗用麻沸散進行開腹手術情況的詳細描繪.《後漢書·華佗傳》記載: 華佗遇到病人」若疾發結於內, 針葯所不能及者, 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 即醉無所覺, 因剖剖腹背, 抽割積聚; 若在腸胃, 則斷截湔洗, 除去疾穢; 既而縫合, 敷以神膏, 四五日創愈, 一月之間皆平復.」從上述這段記載來看, 華佗進行手術的過程大致與現代的外科手術過程相符合, 即先用」麻沸散」對患者進行麻醉, 然後才開腹進行手術, 割掉病變的部分, 再行縫合, 最後敷以」神膏」並進行傷口包紮.華佗因此被後人譽為」中國醫學史上外科的開山鼻祖」、」世界上最早發明麻醉術和首創開腹手術的醫學家」, 等等.

由於華佗是我國歷史上的著名醫學家, 他運用」麻沸散」進行開腹手術的事跡, 不但在中國醫學史上有重大影響, 而且在世界醫學史上也有一定影響.但是, 長期以來, 學術界對於華佗究竟是不是首創開腹手術的醫學家, 卻存在頗多的爭議, 歸納起來, 大致可以分為」疑古派」與」信古派」這兩大家.

」疑古派」認為: 史書上有關華佗進行開腹手術的記載, 不足為信, 華佗並不是運用麻醉術進行開腹手術的首創者.這種觀點由來已久.宋代學者葉夢得在《玉澗叢書》中就說過: 」此 (指剖腹手術) 決無之理! 人之所以為人者以形, 而形之所生者以氣也.......腹背腸胃既已破裂斷壞, 則氣何由舍?安有如是而復生者乎?審佗能此, 則凡受支解之刑者, 皆可使生! 」現代著名學者陳寅恪在《寒柳堂集》中也說: 」斷腸破腹, 數日即差 (痊癒) , 揆以學術進化之史跡, 當時恐難臻此.」他還認為: 所傳華佗行剖腹術之事, 很可能是古時民間比附印度的一個神話.因為據印度一部古代經書記載: 印度古代有一名叫耆域的」神醫」, 會劈開腦袋」除諸蟲」和剖開肚皮」扭轉肝臟」.印度的佛教在華佗時代已經傳入中國, 因此這個神話也可能就隨之而來, 進而被民間加到當時稱為」神醫」的華佗身上了.萬方在《醫史研究三議》 (載《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80 年第1 期) 一文中認為: 華佗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和使用麻醉葯進行剖腹手術的說法與歷史事實不符.據蘇聯彼得羅夫主編的《醫學史》一書記載: 早在奴隸制時期的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希臘醫學中, 就可以看到當時的醫生應用植物作麻醉葯, 其中用曼陀羅花作為外科手術的主要麻醉葯, 達一個世紀之久.關於剖腹術, 在古代印度的佛經中也有許多記載, 如《耆女耆域因緣經》中就記有: 耆域從阿提梨賓迦羅學醫, 認識了很多葯物.他精研解剖學, 並能治療人體臟腑中的各種疾患, 如他剖開耆彌長者的腹腔治癒了他的腸胃疾病; 還剖開因騎馬墮地而將死的男子腹腔, 為其行肝臟復位術, 等等.可見, 在華佗的麻醉術和剖腹術之前, 古代印度就己有之.

」信古派」認為: 華佗首創開腹手術的史料記載是可信的.持這一觀點的學者比較多, 如俞慎初在《中國醫學簡史》一書中, 曾時新在《杏林拾翠》一書中, 杜石然等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和黃樺的《關於華佗首創剖腹手術的異議質疑》 (載《中華醫史雜志》1983 年第4 期) 都作如是觀.

黃樺在文章中認為: 華佗首創麻醉術和剖腹手術是符合歷史事實的, 這既是可能的, 也是現實的.其主要理由是: 一、所謂印度古代」神醫」, 只是神話中人物, 其高超的醫術, 純屬附會.印度古代真正的醫學科學著作--第一部外科學專著《蘇色盧多》裡面, 確實有不少外科方面的知識, 其中包括120 多種外科用具和具體的手術方法, 但是此書的成書時間卻晚於華佗300 多年, 因此, 根本談不上對華佗的影響; 二、麻醉是行使剖腹手術的一個重要前提, 甚至可以這樣說: 沒有麻醉劑, 只能有一般外科小手術, 而不可能有剖腹手術.華佗是世界上中葯麻醉劑--麻沸散的第一個發明者, 而麻沸散的配方, 據中外有關專家的考證, 其主葯是曼陀羅花、草烏、當歸、川芎、南星等等, 這些葯物, 大都主產於我國或僅產於我國; 三、不論華佗自己, 還是他同時代的人, 都從來沒有提到過什麼」印度神醫」的事; 四、從《周禮》一書開始, 我國歷史上已經有了關於外科手術的記載, 因此, 醫學發展到華倫時代是完全可以積累起豐富的外科手術經驗的.再加上麻沸散的發明, 更為當時的開腹手術提供了前提條件, 因此, 華佗首創剖腹手術, 應該說是水到渠成的事, 並非非要從印度」進口」不可; 五、據《世界葯學史》一書的作者拉瓦爾的研究認為: 」阿拉伯醫學家知道用麻醉劑 (進行手術) , 可能是從中國傳出去的, 因為, 中國名醫華倫擅長此術.」如果當時印度已有先進的醫術傳入中國, 為何不同時或更早地傳給鄰近的阿拉伯醫學家呢?

這兩派至今還爭論不已, 誰是誰非看來尚難定論.

『肆』 剖腹產是誰發明的有什麼壞處

剖腹產是誰發明的?這是一個醫療技術,說不上有什麼壞處,有什麼好處,這是一個不得已做的分娩手術。

『伍』 剖腹產是誰發明的

這個是中國屠夫所發明的

『陸』 感覺生物都是自然生產,人類發明了剖腹產對人類進化是否有影響

有影響的

首先,來人源的智力需要足夠大的腦容量(特別是大腦皮層的表面積)

所以你既然要點智力,那麼腦袋發育就必須越來越大。

然而,這就出現了一個毛病,婦女的骨盆腔,產道,子宮收縮能力都是有上限的,不可能無限制支撐腦袋更大的後代分娩。

於是,自然選擇先進行了第一次妥協:早產。讓腦袋的發育在出生後第一個生長期完成。

現而今,我們總是說「10月懷胎」,彷彿10月懷胎就叫足月似得。

然而,牛,羊,馬,甚至貓狗……出生後沒幾分鍾就直接站起來走路了。人做得到嗎?!

即便如此,依舊有相當數目的女性,骨盆腔狹窄,子宮收縮能力弱,或者胎兒位置不對……這就是俗稱的難產。

按自然選擇,很顯然,凡是擁有分娩缺陷的個體,極易在生殖過程中直接一屍兩命。於是人類就能找到順產和大腦容量二者的分界線。

所以,剖腹產解決了難產的問題,並充分調用了智力發育的上限,人腦容量大小不再因生產受到限制,這就為基因突變後腦容量增加提供了幫助

但與此同時,無法順產的基因可能因此發生保留並擴大

故而這是外界環境干預下,一個二元的進化影響要素。

『柒』 哪些明星是剖腹產的

趙薇、張柏芝、楊千、陳慧琳、小S,郭晶晶 葉一茜、王菲、李湘,楊雲(楊威的老婆)、李嘉欣、胡靜

『捌』 刨婦產是哪國人發明的

剖宮產術是產科領域中的重要手術。第一次活體剖宮產術發生在1610年,當時外科醫生特勞特曼和顧斯(Trautmann和Gusth)第一次給產婦實行了剖宮產術,但產婦於術後25天死亡。

『玖』 剖宮產是誰創始的

真是不知道. 不過有個有意思的事, 我知道剖宮產的英文詞是Caesarean (operation / birth / session), [美國人用cesarean], 其詞來源於凱撒, 不知道它與凱撒有什麼關系.

『拾』 歷史上那一年才有第一個刨腹產

人類要想順暢地直立行走,就要擁有一個更窄的臀部,人類的盆骨比例比其他哺乳動物的要短很多,這種設計能夠有效地在人類直立行走時支撐體重,但同時也導致產道變得狹窄和不規則,這使難產經常在人類分娩時發生。同時,在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變得越來越聰明,擁有了越來越大的大腦。胎兒頭部變得越來越大,這導致了在本已狹窄的產道通過更加困難。
古代最早的剖腹產手術,應該是在已經死亡的孕婦身上進行的。
關於剖腹產最早的權威紀錄,來自公元前700年著名的《羅馬法》:「在破腹取出孕婦肚子里的嬰兒前,禁止將孕婦埋葬。」當孕婦難產而死之後,一般要進行剖腹、取出胎兒才能下葬。這在當時是一種宗教儀式。這便是剖腹產在西方的起源。雖然它並不是作為一項產科技術出現的,但畢竟能搶救活嬰。那時剖腹手術「粗糙」得近乎殘忍—在母親斷氣後的幾分鍾內,切開腹壁和子宮,取出胎兒。多數胎兒已經死了,只有極少的嬰兒能夠存活。
直到1610年,人們才第一次在活人身上行剖腹產手術。1610年4月21日,德國維滕堡大學醫院的手術台上躺著一名箍桶匠的妻子。她必須通過剖腹取出她的第一個孩子,因為她被撞了一下,子宮位置不正。外科醫生耶雷米亞斯·特勞特曼在助產歷史上第一次為活人進行剖腹產手術。他在另外一名外科醫生和兩名助產士的協助下,首先切開產婦高高隆起的腹壁和腹部脂肪,然後沿子宮長軸切開子宮,把孩子和胎盤一起取出來。這個孩子活了9年,而母親在剖腹產手術後4周就去世了。受醫療器械和技術條件的限制,當時的醫生只知道切開孕婦的腹壁和子宮,取出胎兒之後,竟然不懂得縫合子宮切口,所以大多數產婦在剖腹產手術後,不是死於出血就是死於感染,存活率不足一半。大部分助產士把剖腹產手術稱為蓄意謀殺,所以只有因產婦骨盆小而使產道狹窄,他們才施行剖腹產手術。
到了1876年,開始有醫生為防止產婦子宮大出血或感染,行剖腹產手術時索性將子宮切除,使產婦存活率大大提高,但是做過這樣剖腹產的女人,將永遠失去再懷孕的可能。
直到1882年,一位德國醫生才正式創立了一套剖腹產手術操作規程,並發明了剖腹產手術縫合線。從此,醫生可以把產婦的子宮前壁縱行切開,取出胎兒,然後將子宮的切口縫合起來,使她們以後仍可再次妊娠、分娩,這是剖腹產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隨著麻醉術、傷口無菌處理技術的發展,剖腹產手術不斷改進,成為了一項重要的分娩處理手段。
從1970年開始,醫生開始在子宮下段行橫切口取出胎兒,它的優點是出血少、易縫合,手術後不易發生粘連,子宮切口的癒合也比較牢固,這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手術方法。
剖腹產是何時傳入中國的?
現代剖腹產技術傳到中國是在19世紀末。
1902年,一位婦女在重慶做波羅氏剖腹產手術,術後母子均存活。術後特為母子二人照了一張相片登在雜志上,這是我國現代剖腹產術後母子均活第一例。
面對難產,傳統的接生婆往往沒有任何行之有效的辦法,剖腹產在中國就開始流行開來。

閱讀全文

與破腹產發明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