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發明的高速公路
秦國人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可以說就是秦直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陽軍事要地版雲陽權林光宮 (今淳化縣梁武帝村),北至九原郡 (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南孟家灣村),穿越14縣、700多公里。路面最寬處約60米,一般亦有20米。據《史記》載:「自九原抵甘泉,塹山堙谷,千八百里。」《漢書》稱:「道廣五十丈,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可見其工程的艱巨、宏偉。
B. 馬路是誰發明的
早在古羅馬時代,義大利龐貝市的一些街道上,人、馬、車混行,交通經常堵塞,事故經常發版生。為了解決這個權問題,人們把人行道加高,使人與馬、車分離。後來,又在接近馬路口的地方,橫砌起一塊塊凸出路面的石頭,叫做跳石,作為指示人通過的標志。行人可以踩著跳石穿過馬路,而跳石剛好在馬車的兩個輪子中間,馬車可以安全通過。 19世紀出現了汽車。汽車的速度及其危險性都超過了馬車,所以,跳石已與此不相適應了。經過多次試驗,於19世紀50年代初在英國倫敦的街道上,首先出現了當今這種橫格狀的人行橫道線,這就是第一條人行橫道線的由來。從它出現到現在,對指示車輛、行人在街道上有秩序的行進和停止,對減少交通事故和保護人身安全起了很大的作用。
C. 高速公路是哪個國發明的
德國。20世紀30年代,德國全面發動第二次世紀大戰,為實施閃電戰策略,修建3900千米多車道立體交叉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一經出現就發揮巨大作用,當時法軍統帥認為德軍最快需三天抵達進攻地點,而德軍憑借高速公路的快捷交通,僅一天就趕到前線,並繞道至馬奇諾防線之後,法軍頃刻間瓦解。二戰以後,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掀起高速公路建設高潮,興起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經濟發達國家的汽車文化。
(3)誰發明的公路擴展閱讀
高速公路交通量:
1、四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輛。
2、六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輛。
3、八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輛。
高速公路組成部分:高速路麵包括主道、匝道和輔助車道幾大部分。主道即車行道,根據不同數量由左向右依次設為超車道、快車道和慢車道(行車道)。
匝道形式復雜多樣,根據具體功能細分立交匝道、加速車道、減速車道、引道、集散車道、以及轉向匝道等。輔助車道有應急車道(緊急停車帶)、掉頭車道、爬坡車道、避險車道以及降溫池車道等。
D. 公路上劃的線是誰發明的最早的公路劃線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道路標志線的發明者:瓊瑪卡若(June McCarroll)
瓊瑪卡若是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一名外科醫生。她在日常工作中看到太多因車禍受傷的患者。傷者的痛苦時時讓她如同身受。於是她開始思考如何能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瓊瑪卡若注意到駕駛員總喜歡靠公路的中間行駛,正是這個偏好讓汽車相撞的可能大大增加。一個念頭閃現在她腦海里:在公路中間畫一條醒目的線,讓不同方向行駛的車輛各行駛在線的一側。
當她把自己的想法提供給有關部門時,卻得到了他們的冷默和拒絕,他們認為自從有汽車那天起從沒人懷疑過汽車在公路上跑還用畫什麼線,至於汽車相撞那是不可避免的,快速行駛不相撞才不正常!對於瓊瑪卡若的提議他們笑她是異想天開。
瓊瑪卡若並沒有忘記醫院里傷員痛苦的表情與呻吟,他不停地向有關部門呼籲,經過七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在1924年內布拉斯加州的公路管理委員會終於同意在一條99號的高速公路上做試驗,試驗的結果是該州的所有公路都畫上了 「瓊瑪卡若線」,並以此為榮。
現在,我們對公路中間的那條線再熟悉不過,只是很少有人能說出它的名字叫「瓊瑪卡若線」。
E. 馬路上的線是誰發明的
瓊瑪卡若抄
瓊瑪卡若是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一名外科醫生。她在日常工作中看到太多因車禍受傷的患者。傷者的痛苦時時讓她如同身受。於是她開始思考如何能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瓊瑪卡若注意到駕駛員總喜歡靠公路的中間行駛,正是這個偏好讓汽車相撞的可能大大增加。一個念頭閃現在她腦海里:在公路中間畫一條醒目的線,讓不同方向行駛的車輛各行駛在線的一側。
當她把自己的想法提供給有關部門時,卻得到了他們的冷默和拒絕,他們認為自從有汽車那天起從沒人懷疑過汽車在公路上跑還用畫什麼線,至於汽車相撞那是不可避免的,快速行駛不相撞才不正常!對於瓊瑪卡若的提議他們笑她是異想天開。
瓊瑪卡若並沒有忘記醫院里傷員痛苦的表情與呻吟,他不停地向有關部門呼籲,經過七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在1924年內布拉斯加州的公路管理委員會終於同意在一條99號的高速公路上做試驗,試驗的結果是該州的所有公路都畫上了 「瓊瑪卡若線」,並以此為榮。
現在,我們對公路中間的那條線再熟悉不過,只是很少有人能說出它的名字叫「瓊瑪卡若線」。
F. 高速公路是誰發明的
早在1923年底,希特勒在策動「慕尼黑暴動」失敗後,被囚禁於藍斯堡監獄的時候,他的一位做汽車生意的朋友來探監時給他帶來一本汽車大亨福特的自傳《我的生命和工作》。這本書勾起了希特勒無窮的聯想:製造經濟適用的家庭轎車,使得家家擁有汽車;興建只供汽車適用使用的高速公路,把各大城市連為一體,便捷運輸。
但是,在當時吃飯都困難的德國,希特勒的「狂想」自然遭到了很多德國人民的反對。不過,在上任後半年多的時間里,希特勒就跑遍德國各地,用口號忽悠德國人民,讓失業工人參加他的高速公路建設,並成立了「帝國道路公司」。到了1933年9月23日,希特勒的高速公路計劃終於開始實施了。
除此之外,希特勒還親自為德國高速公路的建設制定標准:一般路段設計為四車道34米寬;中間有5米的綠化隔離帶;不設置路燈,但每隔200米設立一塊可反光的水泥柱;為了防滑,不僅要求路面的坡度要小,而且轉彎半徑要盡量大,同時還要求將路面進行了特殊處理得較為粗糙的。他任命的高速公路項目負責人托德博士,甚至將緊急停車帶、高架橋、封閉立交橋以及帶有加油站和餐廳的服務區等現代高速公路所需的大部分設施,都列在了他的設計之內。
據了解,希特勒統治時期,德國總共修建了4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時至今日,德國境內正在使用的1.24萬公里的高速公路中,仍有約四分之一的道路是那個時期修建的。而美國的高速公路建設,也是源於艾森豪威爾受到德國高速公路在作戰時表現出來的快速高效的啟發,而決定在美國也修建高速公路。
縱觀世界高速公路發展的歷史,我們不得不得出這樣的結論:希特勒是現代高速公路之父。
G. 世界上公路劃分道線誰發明的
分道線是美國瓊斯·卡羅爾提出的泳道間及道路間等的線條。
H. 高速公路是誰在什麼時候發明的
上世紀20年代,在柏林西南部建成了一條數公里的試車跑道,這成為後來高速公路的雛形;現如今這段跑道已經成為A115號高速公路的一部分。
1932年8月6日,在經過3年的建設後,科隆至波恩20公里長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當時的科隆市長、戰後西德第一任總理阿登納在落成典禮上宣告:公路將以此展現其未來。如今這段高速公路仍在使用,是A555號高速公路的一部分。
在經濟危機橫掃全球的時代背景下,幾個月後,希特勒於亂局中被選舉上台。他敏感地意識到了高速公路的巨大價值,大規模地徵集失業人員修建高速公路,迅速降低了失業率,在短期內扭轉了經濟形勢,贏得了選民信任。同時,以這種寓軍於民的方式,德國也悄悄修建了戰時快速運輸網路。目前德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的1.1萬公里中,有1/4是這種所謂的「 希特勒的高速公路」。
I. 高速公路是那個國家發明的
西元前二一二年,統一六國之後的秦始皇,除以首都咸陽為中心,修築了通專向原六國屬首都的「馳道」之外,為防禦匈奴,還下令大將蒙恬由距咸陽不遠的陜西淳化雲陽郡為起點,修築一條通向包頭西側九原郡的大道,歷時兩年修建完成。它北起九原郡(今內蒙包頭市九原區),南抵秦都咸陽附近(今陜西淳化縣北甘泉宮),全長七百多公里,基本保持南北走向,所以稱「直道」。現存路面一般寬廿三至廿六公尺,最寬處達到四十七公尺,坡度平緩,相當於今天的二級公路(省道)標準。這便成了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
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