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發明的罰跪

誰發明的罰跪

發布時間:2021-09-17 23:09:47

⑴ 誰發明的跪拜

中國古代的跪拜文化

中國的跪拜禮
在一些反映古代歷史的戲劇和電影中,我們經常看到古代人民行跪拜禮。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生活禮節呢?這要從古代人們的物質條件和生活習慣談起。
我國在漢以前,還沒有正式的凳椅。人們在進食、議事、看書時,只是在地上鋪一條用蘆葦、竹篾等編成的鋪墊用具,即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稱「席地而坐」。如果請客人坐正席,則多墊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就連朝廷的最高統治者也是「席地而坐」,不過,所坐的東西比普通老百姓好一些,如周代每次舉行大朝覲時,五者所坐的席位,設有綉著黑白斧形的屏風,屏風前面南向鋪設著莞草編成的席子,上面再加上五彩蒲席和桃枝竹席,左右擺設玉兒,給王者憑依。
因此,古代所謂「坐」的姿勢,和我們現代人的「坐」完全不一樣。坐時要兩膝著地,然後將臀部坐於後腳跟之上,腳掌向後向外。古人的「坐」,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的跪。在接待賓客中,每當「坐」著向客人致謝時,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變成了跪,然後俯身向下,就這樣,逐漸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禮。
古人認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禮的意思。按照周代禮儀的規定,當時對跪拜的動作和對象,作了嚴格的規范,共分稽首、頓首、空首,稱為「正拜」。行稽首禮時,拜者必須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到地,稽留多時,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重的禮節。一般用於臣子拜見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禮儀。(後來,用於僧人舉一手向人們行禮,也稱「稽首」。)
行頓首禮時,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時必須急叩頭,其額觸地而拜。一般用於下對上的敬禮。(「頓首」兩首,後來也用於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對人家恭敬。)
行空首禮時,雙膝著地,兩手拱合,俯頭到手,與心平而不到地,故稱「空首」,又叫「拜手」。這是「九拜」中男子跪拜禮的一種。
其他如振動,不僅要跪拜、頓首,拜後還要「踴」,即跳踴,一般都在喪事時,拜者往往捶胸、頓足,跳躍而哭,表示極度悲哀,凶拜,即行禮時,先頓首,後空首;吉拜,則在行禮時,先空首,後頓首;奇拜,奇為單數,即一拜;褒拜,即再拜、三拜。古代以再拜為重。
肅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禮的一種。拜時跪雙膝後,兩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時低下頭去,到手為止,故又稱「手拜」。肅,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後來在書信來往中,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往往上「謹肅」。婦女行禮也稱「端肅」,即源於此。
到了漢代以後。才漸漸有高座,凳椅先後問世,人們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來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變化。但跪拜禮仍然存在,卻變成了等級差別的標志,主要廣泛運用於官場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時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禮。在民間,如祭祀、祝壽等風俗中,仍世代相傳。後來,又增加了打千(行禮時左膝前屈,右腿後彎,上體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兩手合抱,拱手為禮)、鞠躬(彎身行禮)等禮節,直到辛亥革命勝利,隨著幾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覆滅,才結束了這種跪拜禮。

⑵ 十大酷刑是誰發明

沒有特定的記載復是誰人發制明的,其實甚至十大酷刑是那十大都有爭議。不過一般中國古代酷刑有19個:
1 剝皮
2 腰斬
3 車裂
4 俱五刑
5 凌遲
6 縊首
7 烹煮
8 宮刑
9 刖刑
10 插針或插竹簽
11 活埋
12 鴆毒
13 棍刑
14 鋸割
15 斷椎
16 灌鉛
17 梳洗
18 抽腸
19 騎木驢

⑶ 古代「人彘」有多殘忍這個刑罰是誰發明的

古代的“人彘”非常殘忍,這個刑罰是漢朝的太後呂雉發明的,拿來對付戚夫人的。

現在看來,這個刑罰真的是太殘忍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來,千萬不能得罪女人,不然會死的很慘。

⑷ 跪搓衣板是誰發明的啊

跪搓衣板最初是跪床頭。
坊間傳說 跪床頭 經有關人士考證,床頭櫃的發源地是浙江奉溪一帶。據說有位姓章的狀元,皇帝欣賞其年輕有才,將御妹許配給他。狀元做了駙馬後,不時在公主面前擺譜。公主心裡郁悶,便去跟老哥反映。皇帝就給了公主一道聖旨:「如果駙馬敢無禮,你就亮出皇牌。」一天晚上,駙馬談興正濃,公主冷不防抖出聖旨高喊:「聖旨下」,駙馬嚇得「咕咚」一聲滾下床去,跪在地上連大氣都不敢出。公主暗暗好笑,也不說「欽此」便自顧自鑽進被窩睡了,可憐駙馬在床頭凍了整整一夜。 駙馬在床頭被罰跪的消息不脛而走,「床頭跪」於是成了駙馬的綽號,也成了男人怕老婆的代名詞。
吃一塹長一智,駙馬擔心不知哪一天,又被公主用聖旨給「宣」下床去,就悄悄弄來個小櫃子藏在床邊,裡面放上些方便食品、小棉襖之類以備不時之需,床頭櫃的雛形由此產生。上流社會的玩意總是時尚的風向標,加上古代沒有電,在黑燈瞎火的夜晚,若想吃點夜宵極不方便,床頭櫃的出現正好解決了這一難題,因此迅速得以推廣普及,並沿襲使用至今。 見這小小家什可藏納諸多小物件,女人也喜愛上了它,床頭櫃於是由一個發展到一雙。
現在,床頭櫃里除太太的必需品外,還增加了帶立體聲耳機的液晶小電視、游戲機、便攜CD等小家電。其好處在萬一惹惱太太被趕下床,而又不能離其左右時,捱過漫漫長夜不至於太過無聊。
曾有一好酒之徒被太太強令戒酒,便急中生智藏了一瓶在床頭櫃里。夜深,酒蟲爬出來騷心,他便偷偷拿出酒來沽上幾口。第二天太太說,昨夜我夢見你酗酒了,還聞到了酒味呢。酒徒聽了乍驚又喜:床頭櫃真是寶,生活離不了。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常聽女人這樣罵:該死的又不準時回家,等回來罰跪搓衣板!旁邊女伴不忘火上澆油:叫他跪有棱的那一面!
雖說沒哪個主婦真捨得讓男人跪在搓衣板上面,只是過過嘴癮,也足見女人似乎都認為,罰丈夫下跪是天經地義的事。到了現在,搓衣板早已被淘汰了,但男人因犯錯誤被罰下跪的「傳統」仍沒被拋棄。朋友阿兵向太太請示要出來玩,走之前被告誡:早點回家,晚了要罰跪洗衣機。還好,阿兵家的洗衣機是滾筒式的,可以承受得住他一百六十斤的體重。

⑸ 罰跪的方法

除了跪榴槤、跪鍵盤、跪方便麵以外,還有跪酒瓶蓋,跪搓衣板,跪遙控器,跪薯片,都是比較有意思的懲罰方式。

一、跪搓衣板

這個應該是罰跪系列裡面最傳統最經典的一個,搓衣板就算沒有用過,應該也都見過搓衣板上面是一排一排的凸起、褶皺,來洗衣服非常有效果,不過現在都用洗衣機了,搓衣板用的也比較少。跪搓衣板這個操作應該是好多年之前就有,在網路流行之前,可能很多人家裡就會有這種的懲罰措施。

三、跪酒瓶蓋

我覺得這個絕對是所有罰跪方式當中最殘忍的一種,榴槤太大了,突刺太明顯,跪下去太難受。搓衣板可能又不夠疼,但酒瓶蓋絕對足夠了。啤酒瓶蓋上是一圈密密麻麻的尖牙突起,把酒瓶蓋放在地上改成滿滿的一堆,然後再跪上去,啤酒蓋就會陷入到腿肉當中,非常難受。

⑹ 怎樣罰跪更有效,跪多長時間

跪在駟馬架上(就是把手腳鎖住強制罰跪的儀器,也可以手動用繩子捆住)面壁5-24小時全裸。身體挺直,腳背腳指不能落地,小腿抬起(越高越疼)一定要挺直,保證疼,然後捆住手腳全裸跪5-24小時。

搓衣板就算沒有用過,應該也都見過搓衣板上面是一排一排的凸起、褶皺,來洗衣服非常有效果,不過現在都用洗衣機了,搓衣板用的也比較少。跪搓衣板這個操作應該是好多年之前就有,在網路流行之前,可能很多人家裡就會有這種的懲罰措施。



安全隱患:

罰跪這種事情一般都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身體疼,一種是身體累。跪搓衣板,榴槤都是比較疼的一種罰跪措施,這些上面都有非常尖銳的突起,跪在這上面腿就會覺得很疼,如果真的是跪這個,可能真的有點過分。而跪遙控器就不會疼,這個相對於跪搓衣板會更加累一些。

跪遙控器一般都會制定規則制定的規則一般都是不可以換台也就是虛跪在上面,腿不能按壓到遙控器。這是新時代網友們發明的一種新方式,但實際上這種方式的並沒有多少,只是出現在兩人玩鬧時。


⑺ 12大酷刑是誰發明的

不是一人發明的,發明的人很殘酷。

1、梳洗

這里說的梳洗並不是女子的梳妝打扮,而是一種極為殘酷的刑罰,它指的是用鐵刷子把人身上的肉一下一下地抓梳下來,直至肉盡骨露,最終咽氣。梳洗之刑的真正發明者是朱元璋,據沈文的《聖君初政記》記載,實施梳洗之刑時,劊子手把犯人剝光衣服,裸體放在鐵床上,用滾開的水往他的身上澆幾遍,然後用鐵刷子一下一下地刷去他身上的皮肉。就像民間殺豬用開水燙過之後去毛一般,直到把皮肉刷盡,露出白骨,而受刑的人等不到最後早就氣絕身亡了。梳洗之刑與凌遲有異曲同工之妙。據《舊唐書.桓彥范傳》記載,武三思曾派周利貞逮捕桓彥范,把他在竹槎上曳來曳去,肉被盡,露出白骨,然後又把他杖殺。

2、剝皮

歷史上最愛搞剝皮的人是明太祖。

由於他是貧民出身,最恨貪官污吏,一旦被他抓到貪污,下場通常就是剝皮.他即位之初,曾抓到一對父子貪污,震怒之下,下令剝皮。皮剝下來之後製成兩面鼓,掛在衙門口,以昭炯戒。

「剝皮實草」則是後來的事,並且有規定,貪污多少兩銀子以上就處以此刑。

最早的剝皮是死後才剝,後來發展成活剝。剝的時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膚分成兩半,從這里撕開,慢慢用刀分開皮膚跟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樣的撕開來...

最難剝的是胖子,因為皮膚和肌肉之間還有一堆油,不好分開。

另外還有一種剝法,不知道可信度多少。方法是把人埋在土裡,只露出一顆腦袋,在頭頂用刀割個十字,把頭皮拉開以後從這里灌水銀下去。由於水銀比重很重,會把肌肉跟皮膚拉扯開來,埋在土裡的人會痛得不停扭動,又無法掙脫,最後會有一個從頭頂的那個口「光溜溜」的跳出來,只剩下一張皮留在土裡...

3、腰斬

電視上的包青天,開鍘的時候我們看到的都是把人頭塞進去,刀起頭落,彷佛中國式的斷頭台。

但是根據歷史上的記載,包青天那三把鍘刀其實是腰斬用的。也就是一刀下去,就要把人兩段。由於腰斬是把人從中間切開,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不會一下子就死,斬完以後還會神智清醒,得過好一段時間才會斷氣。

明成祖殺方孝孺就是用腰斬,傳說一刀下去之後,方孝孺還能以肘撐地爬行,以手沾血連書「篡」字,一共寫了十二個半才斷氣,大家可以算算看一共要多少時間,而這段時間受刑人又得受多少苦痛。李斯也是被腰斬的。

補充說明一點,據說明成祖要求方孝孺執筆草詔,方孝孺執意不肯,明成祖威脅要誅他九族,方孝孺厲聲說:誅我十族也不怕!明成祖一怒之下,把他的朋友算是第十族,一並誅卻,當時株連數千人。

4、五馬分屍

五馬分屍很簡單,就是把受刑人的頭跟四肢套上繩子,由五匹快馬拉著向五個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塊。記得商鞅就是受五馬分屍之刑。不要以為這沒什麼,要把人的頭跟四肢砍下來都得花不少力氣,更何況是用拉扯的。而受刑人身受的苦處更可想而知。真到撕開的時候,恐怕受刑人已經不會覺得痛苦了。痛苦的是正在拉扯的時候。要花多少時間我不知道,不過恐怕不是幾秒鍾就可以解決的。而撕開的時候,恐怕是血雨滿天。

另外常聽到的「大卸八塊」,通常是把人殺死以後,才把人的頭、手腳剁下來,再把軀干剁成三塊。活生生的倒是沒聽過。不過歷史上有一段記載,恐怕比大卸八塊還慘。

漢高祖死後,呂後把他的寵妾如意夫人抓來,剁去手腳,割掉鼻子耳朵舌頭,眼睛挖出,丟在豬圈裡喂養,取名「人彘」。結果呂後自己的兒子看到,給活活嚇死...

5、凌遲

說到凌遲處死,那可就不簡單了。

以前聽人家罵「殺千刀的!」意思就是詛咒這個人給凌遲處死。

最早是把人殺死之後再剁成肉醬,稱為「醢」,受過此刑的記得有子路,還有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後來發展更加精細,目的還是要讓犯人受最大的痛苦,因此不但是活的時候施刑,還要求受刑人必須身受多少刀以後才死。據說發展到後來,每次凌遲要由兩個劊子手執行,從腳開始割,一共要割一千刀,也就是要割下一千片肉片才准犯人斷氣。而據說犯人若未割滿一千刀就斷了氣,劊子手也要受刑。這是明朝的規定,而受此刑最有名的人就是大太監劉瑾,聽說一共割了三天才讓他斷氣...
而更慘的是明末抗清名將袁崇煥,因為崇禎皇帝中了反間計,誤以為他通敵叛國,
判他凌遲處死,行刑前以漁網覆身(讓肌肉突出以便下刀),遊街示眾,被北京城無知的民眾沖上前去,把他的肉一塊一塊咬下來... 那種心理的痛恐怕遠高於生理的痛。

6、縊首

差點忘了這種最重要的死刑...

之所以說是最重要的,是因為在國外,絞刑是普遍使用的刑罰。

在國外來說,多半是使用絞刑台,絞刑台的構造是在受刑人腳站的地方有個活門,等繩子套好,活門一開,受刑人就兩腳懸空。不過這樣子處死的受刑人通常不是窒息而死,而是因為頸椎被拉斷了,因此不會死得太痛苦。(事實上前幾年出版的「完全自殺手冊」還推薦上吊自殺,認為這是最「安全」,痛苦也最少的自殺方式。)

三毛就是這樣自殺的,據說這樣子自殺,只需要13公分的空間就足夠把頸椎拉斷。不過中國人就沒那麼人道了,不然怎麼叫酷刑呢?中國人的絞刑是用弓弦縊殺...

就是把弓套在受刑人脖子上,弓弦朝前,行刑人在後面開始旋轉那張弓。弓越轉越緊,受刑人的氣就越來越少,最後終於斷氣...

岳飛父子就是這樣子死在風波亭,(因為他是功臣,不能斬首,要留全屍)

而明末流亡的桂王也是這樣給吳三桂親手縊殺...

7、請君入瓮

「請君入瓮」這句成語也是從酷刑來的...

那是唐朝時代,武則天當皇帝的時候,朝中有位酷吏叫來俊臣,崇尚嚴刑峻法,對不肯招供的犯人往往以酷刑對待。

方法是找個大瓮,把人塞進去,然後在瓮下面用柴火加熱。溫度越來越高,受刑人也越來越受不了,如果不肯招供的話,往往就被燒死在瓮里...

後來武則天聽說了這件事,就把來俊臣找來,問他犯人不肯招供要怎麼辦?

來俊臣很得意的把這個方法說了出來,武則天就淡淡的說了句:「則請君入瓮」,把來俊臣燒死...

武則天其實還算是個好皇帝,只是因為她是女的,就被後世史家罵得狗血淋頭。

不然她重用賢臣,懲罰酷吏,又奠定千年科舉的根基,比起後世那些亂七八糟的皇帝要好得多了...

8、閹割

談酷刑,大概絕對不能不談閹割。

而中國的歷史上,有關閹割的東西可以寫成一本書。

閹割的歷史非常久遠,有簡單的有復雜的。

簡單的就像阿拉伯人,只要犯了X罪,人家就會幫你准備一塊木坫,叫你把小弟弟擱在上頭,然後一斧頭剁掉。

復雜的就像中國人,由於代代都要靠宦官來服伺後妃(以免皇帝戴綠帽子),所以閹割的歷史久遠。

君不見司馬遷就是受了宮刑,才會寫出史記,也才會在「報任少卿書」里寫出「身直為閨閣之臣」這樣的句子。

中國人的閹割可講究了。

首先要拿繩子把小弟弟綁起來(包括子孫袋)讓血液不流通,自然壞死,然後拿利刃一刀子割掉(全部喔!不是只有小弟弟)。

割掉了以後拿香灰一蓋,止血,還得拿根鵝毛插在尿道里。等過了幾天把鵝毛拿掉,如果尿得出來,閹割就算成功了。要是尿不出來,這個人就算廢了,大概最後會死於尿毒症吧。所以如果是要閹來當宦官的話,最好趁年紀還小就閹掉,年紀大了危險性高很多。以前就會有父母因為家境不好,把自己的小孩閹掉,希望可以進宮當宦官。閹下來的東西則要保存好,以後進棺材的時候要一起放進去,才算是全屍。

9、刖刑

關於刖刑,大家的說法不太一樣。

有人說是把膝蓋以下都砍掉,也有人說是把膝蓋骨削掉,以後者比較可信。總之,刖刑是一種類似截肢的酷刑。

戰國時代,孫臏受師兄陷害,受的就是刖刑。聽說他名字本來叫孫賓,受刑之後,才改為孫「臏」。

如果是把膝蓋骨削掉,大腿小腿之間失去了保護,這個人可能連站都站不起來,要出入行走都得靠拐杖。所以稗官野史上說,孫臏受刑之後,要上陣打仗連騎馬都沒辦法,必須要坐車(馬車或人力車)。

10、插針

用插針當酷刑?沒錯,人身上有幾個地方,針插下去可是會哭爹喊娘的。

插哪裡呢?插手指甲縫。俗語說:「十指連心」,被針插進指甲縫可會痛得椎心刺骨,不信你試試看。以前這招也是用來逼供的,不知道為什麼,特別喜歡用在女生身上,有可能是因為女生的忍耐力比較差吧。不過也聽說女生耐痛的能力比男生強,生孩子那種痛都撐得過來,男生絕對沒辦法。所以為什麼喜歡對女生施這種刑呢?我也不知道。

這種酷刑很早以前就有人用了,很多筆記、小說裡面都有提過。而且現在還有人在用。

最近的例子是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前一陣子在陳豐偉的文章里看到的。

他有個病人,是以前黨外的大老,十根指頭的指甲縫永遠有個無法癒合的空隙,據說就是當年給警備總部拘留時,被警察拿針給扎的。

11、活埋

活埋是戰爭時常用的手段。因為省力,速度也快。

對日抗戰時,日軍就常用這招,另外一些第三國家的游擊隊也常用,所以常常有新聞報導在什麼地方又發現千人冢....

這些出土的屍骨,都為我們見證了戰爭的殘暴。戰爭里的活埋,都是叫戰俘自己挖坑,有時會先殺死俘虜再把他們推下去,但時間不夠的時候(或是要省子彈時),就直接把他們推進去以後蓋土。

中國的酷刑中,活埋古已有之。不過沒聽過有什麼名人受過這種刑罰。 比較狠一點的,會把人直挺挺的埋在土裡,只露出一顆頭,然後開始凌虐..

12、棍刑

這種酷刑其實我不太願意說,因為這種刑罰沒有什麼「暴力美學」可言,像凌遲、剝皮,都還要講求技巧,這種酷刑就純粹是粗暴而已,偏偏又讓人苦不堪言...不過還是寫出來供大家參考吧。

這里要說的棍刑,不是用棍子打人。

這里說的棍刑,是拿根棍子直接從人的嘴裡插進去,整根沒入,穿破胃腸,讓人死得苦不堪言。

歷史上沒有看過用這種刑罰的記載,不過金庸小說「俠客行」里有提到,還給這種酷刑起了個美名叫「開口笑」。

另外紅樓夢里,尤二娘「吞金」自殺,就是類似的原理,利用金子的重量,吞進去之後,也是穿破胃腸而死。

這種酷刑還有變形,就是對待淫婦用的「木馬」。也是拿根木樁,從下體插進去,由於木樁在木馬上,人又坐在木馬上,身體的重量會往下落,木樁便會慢慢穿入,也讓人死得很慘...

有一種剝皮,據說是魏忠賢所創,將瀝清燒溶,淋在人身上,然後用錘一敲,整層皮全脫落了.

⑻ 古代「人彘」十分殘忍,這個刑罰是誰發明的

是漢朝的呂太後呂雉。

人彘是呂後發明用來對付戚夫人的一種非常殘忍酷刑之一,劉邦死後,呂後怨恨戚夫人劉如意母子,欲對兩人進行加害。漢惠帝元年(前194年)十二月,呂後將劉如意毒死。

接著,呂後開始對已貶為奴的戚夫人下手。呂後下令將戚夫人剁去四肢、剜去雙眼、割其舌並將熏啞戳聾,做成了人彘置於廁中。

過了數日,呂後令人請惠帝觀人彘。劉盈見後問,乃知是戚夫人。於是惠帝失聲痛苦,並使人對太後道「這種事不是人作得出來的。兒臣是太後的兒子,終究沒有辦法治理天下。」大病一場,從此不理朝政。

(8)誰發明的罰跪擴展閱讀:

發明人:

呂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é xū],通稱呂後,或稱漢高後、呂太後等等。碭郡單父縣(今山東菏澤市單縣)人。

漢高祖劉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後,高祖死後,被尊為皇太後(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後和皇太後。

同時呂雉也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被司馬遷列入記錄帝王政事的本紀,後來班固作漢書仍然沿用。她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雉統治期間實行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的政策,廢除挾書律,下令鼓勵民間藏書、獻書,恢復舊典。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呂雉

⑼ 中國古代酷刑為什麼那麼殘忍是誰發明的

因為酷刑本身就是為了讓犯人恐懼、害怕而發明的。至於是誰發明的,這個答案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歷史上很多人都發明過酷刑,例如妲己、武則天,以及有些王朝都有專門發明酷刑的人。古代的酷刑非常的殘忍,例如人人最經常聽到的“凌遲處死”、“剝皮”、“腰斬”、“五馬分屍”等等。人們經常聽到的其實還是“比較好”的,真正殘忍的都讓人根本無法說出口,哪怕是酷刑的名字也無法說出口。這些酷刑最初是朝廷拿出來懲戒犯人,讓犯人認錯的,但是後來就變了意味。

酷刑的發明雖然是針對犯人的,但是從酷刑的過度殘酷程度上也可以看得出來,很多的酷刑根本就沒有必要被發明出來,因為人類根本就不可能堅持得過去。所以從這方面也證明了,人類歷史上發明的酷刑很多其實都是統治者、或者發明酷刑的人的心理變態。

閱讀全文

與誰發明的罰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