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的發明在人類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電不是被發明的,本來就存在的,只是被人類發現利用罷了。
遙說自從人類學會使用火,就從蠻荒時期的獸性群居,邁進到人性社會的文明時代。這是經過了一個極其漫長的歷史時期。
當人類掌握了『電』的一刻起,就飛速地發展了文明的進程。從毛皮摩擦玻璃產生了能吸附微小塵埃的一刻起,人們逐漸認識了那看不見,摸不著的『電荷』的存在。最初,人們只知道空中閃電具有發光的能量,但是不知道怎樣去獲取這種能量。為了獲得閃電的能量,曾經為了接收閃電而被雷電劈死。後來知道磁與電的轉換關系,就發明了發電機,讓磁力變成電力;再接著有了電動機,就將電能轉變成各種可用的能源。
現在人類獲取電能的方法很多,從最初的火力發電,用過熱蒸汽推動汽輪機的葉片轉動,讓汽輪機的軸心連接三組線圈,在一個巨大的磁場中飛速轉動,線圈裡就產生了電流。再後來就是用高勢能水的沖力,推動水輪機的葉片轉動;或者用風力來推動風輪機的葉片轉動。更先進的是利用核能發電;利用太陽能發電。
試想一下現代社會要是沒有了電,人類的生活根本就無法進行。幾十年前美國的一個小范圍突然停電,地鐵里困住了旅客;工廠停止生產;一切機構都陷於癱瘓。據說只停了短短的幾分鍾,就損失了千億美金。這件事以後人們才開始有了防禦突然停電的應急措施。
正因為有了電,才有了後來的電訊,有了收音機,有了電視,有了電腦;有了光碟;有了人造衛星;有了網路通訊,有了手機,。。。。。現在人們完全生活在電磁波交錯的環境里。
正因為有了電,地球上老死不相往來的人們互相有了了解。麥克爾傑克遜的歌聲和舞蹈才能顛覆世界各國的人們。否則傑克遜家族的歌舞頂多也只能走街串巷地輪回表演。
我們每天看電視新聞、文藝表演,每天上網對世界各國的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這都依賴對電的利用
。沒有電,我們的生活將索然無味。
我們要感謝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泡,讓人類離開火的照明,使夜晚世界變得璀璨光明。從人造衛星上看地球的夜晚,比天上的繁星還要密集的燈光,讓人們的夜生活豐富多彩。世界各大城市,被五顏六色的霓虹燈裝扮得五彩繽紛,爭奇斗艷。下面發一組世界幾座大的名城的夜景。
② 電力發明對歷史發展產生的主要影響有
電的發明使人類工業社會進入到了 一個嶄新的時代,促進了冶金技術、化工技術的發明,促進了以重工業位基礎的發展,象鋼鐵工業、冶金工業、化學工業等等,而工業的發展又促進了英國、美國等國家主要城市的發展。美國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的最後一個發展起來的國家,在1920年就完成了城市化的進程,當時它的城市化水平達到了51.4%。眾所周知,城市化水平如果達到50%,就可以稱之為一個城市國家。 磁與電1、人類早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就已經知道電和磁的自然形態了。如:用力摩擦過的琥珀能吸住羽毛,天然磁鐵石能吸牢小鐵片,指南針的使用等。但第一個真正證明磁和電與魔術無關的,是英國物理學家和醫學家威廉.吉爾伯特(1540-1603)。他科學地檢驗了磁力,並在公元1600年他的《認磁》一書中發表了以下理論:地球是具有兩個極的大磁體,它使指南針的磁針始終指向北方。
2、美國政治家及科學家傑明.富蘭克林(1706-1790)把自然界的閃電解釋為大氣層向地球的放電現象並為此做了一次危險的風箏實驗。這次實驗導致避雷針的發明,並證實了在這以前80多年居列克關於電與閃電一致性的看法。
3、在電學研究上首先遇到的困難是,較大的電量無法貯存起來。1746年,荷蘭萊頓發明的萊頓瓶解決了這人問題。隨後,威.華生用這些萊頓瓶使大約2公里長的導線通電,雖然不流不穩定。這一事實導致後來義大利物理學家亞歷山大羅.伏特(1745-1827)研製成功最早的電池(組),它是人們電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突破。
4、利用穩定電源——電池(組)進行卓有成效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之一是漢弗.戴維(1778-1829)。他的貢獻有:(1)發現了蘇打官司碳酸鈉)經通電後分解成金屬鈉和水;(2)發明了礦工用的安全燈;(3)發現了笑氣(氧化亞氮)的麻醉性;(4)作出的最大貢獻是在化學鍵的電性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戴維的助手邁克爾.法拉第後來繼續了他的工作。
5、法拉第(1791-1867)的重要貢獻是完全證實了電和磁之間的關系,從此他奠定了電化學、現代原子科學和電子學的基礎。
6、大約在法拉第發現的30年後,蘇格蘭物理學家詹.克.麥克斯韋(1831-1879)根據法拉第的實驗結果建立了反映磁和電之間關系的方程組。他的重要觀點和發現包括:(1)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認為振盪著的電荷會產生電磁波,這種波兼具電的性質和磁的性質;(2)從理論上計算了電磁波的速度,發現它與光速是一樣的,因此斷定光本身就是一種電磁現象。
7、德國物理學家赫茲(1857-1894)在1888年最後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根據他的證明,所得重要結論有二:(1)電磁波(除頻率較低者外)與光和熱輻射具有同樣的性質;(2)有一個完整的電磁波光譜存在著,電磁波的波長比光波長得多。赫茲的研究成查,為無線電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8、1879年,英國化學家兼物理學家克魯克斯(1832-1919)製成了高真空度(10-7大氣壓)放電管,隨後科學家們對由此而來的陰極射線和粒子說展開過辯論。在爭論的基礎上,德國科學家倫琴(1845-1923)開展了一系列實驗研究工作,終於在1895年發現了一種直線傳播、穿透力強、看不見的射線,他用數學上表示示知數的X取名,稱之為「X射線」。「X射線」的發現,使倫琴在1901年成為榮獲世界上第一個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由於「X射線」不隨磁場而偏轉,從而又在電磁波的領域之內,大大地擴展了人們的科學視野,將人們引入一個完全陌生卻又色彩斑讕的微觀世界<
③ 人類為什麼要發明電網
您好:
為了方便生活、促使社會進步,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電,無論是手機亦或城市的燈光,沒有了電,世界就是黑暗的,所以電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④ 電的發明與普及有什麼意義
電給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方便。現代社會沒電就徹底灘渙。想必你也深有體會。
⑤ 電的發明意義
首先聲明下,電不是發明的,是發現的,1786年,義大利科學家伽伐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放在兩塊不同金屬之間的蛙腿會發生痙攣現象,他認為這是一種生物電現象,1791年伏特得知這一發現,引起了極大的興趣,作了一系列實驗。1793年伏特發表一篇論文,總結了自己的實驗。後來,伏特通過進一步的實驗研究,終於發現兩片不同金屬不用動物體也可以有電產生,並據此發明了電池,伏特高興得稱它為人造發電器。伏特電池的發明,使得科學家可以用比較大的持續電流來進行各種電學研究,促使電學研究有了一個巨大的進展。
1839年英國法官William Grove在一項業余的實驗中發現了神奇的燃料電池。
1866年,德國工程師西門子,發明強力發電機,並用於機車上,電真正進入人類社會生產,為人類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⑥ 電力革命有什麼意義
電力革命使人民的生活也發生了巨變。1877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發明了錄音器,並由此製造出留聲機、錄音機、麥克風等;1879年愛迪生又發明了電燈,1910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用鎢絲製造燈泡,提高了燈泡的耐用度,電燈逐漸在家庭中普及。1924年在美國用電照明戶已佔50%以上比例;在英國1920年用電戶73萬戶,1939年達900萬戶。1893年,愛迪生又發明了電影放映機,20世紀初,出現了最早的電影院。電氣化使家用電器也發展起來,1921年美國有4000台電冰箱,1929年達到90萬台;電熨斗、洗衣機、吸塵器等在1920~1930年逐漸走入美英等西方國家的家庭。
⑦ 電力的作用
20世紀出現的大規模電力系統是人類工程科學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等環節組成的電力生產與消費系統。它將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過機械能裝置轉化成電力,再經輸電、變電和配電將電力供應到各用戶。
當今是互聯網的時代,我們仍然對電力有著持續增長的需求,因為我們發明了電腦、家電等更多使用電力的產品。不可否認新技術的不斷出現使得電力成為人們的必需品。21世紀能源科學將為人類文明再創輝煌,例如,燃料電池是將氫、天然氣、煤氣、甲醇、肼等燃料的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一類化學電源。
(7)電力發明的意義擴展閱讀:
電力的發電方式:
1、火力發電
燃料容易獲取,熱機效率高,調峰較易實現,建設成本低,容易與冶金、化工、水泥等高能耗工業形成共生產業鏈。對電站附近環境造成粉煤灰污染,對人們的生活及植物的生長造成不良影響。全國每年產生1500萬噸煙塵。
2、核能發電
基本不受自然資源產地限制,運行成本低,無溫室氣體排放。鏈式反應必須能由人通過一定裝置進行控制。失去控制的裂變能不僅不能用於發電,還會釀成災害。
3、水力發電
幾乎完全無污染,運營成本低,便於調峰,可再生,有航運、水利等邊際效益。水力發電要淹沒大量土地,有可能導致生態環境破壞,而且大型水庫一旦塌崩,後果將不堪設想。另外,一個國家的水力資源也是有限的,而且還要受季節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力
⑧ 電燈的發明有什麼意義
打破了大自然對人類在黑暗環境下遠距離照明、無氧環境下探測等方面的禁錮,極大提高了回人類探索答自然戰勝自然的能力!
例如:沒有聚光燈,汽車火車晚上就沒法高速行駛;沒有電燈,礦井用火把照明將十分危險;沒有防水電燈,深海探測也無法進行。還有激光切割機、激光測距儀,也是將電能轉化為光能,
⑨ 電的發明和廣泛應用有何意義
首先聲明下,電不是發明的,是發現的,1786年,義大利科學家伽伐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回發現,放在答兩塊不同金屬之間的蛙腿會發生痙攣現象,他認為這是一種生物電現象,1791年伏特得知這一發現,引起了極大的興趣,作了一系列實驗。1793年伏特發表一篇論文,總結了自己的實驗。後來,伏特通過進一步的實驗研究,終於發現兩片不同金屬不用動物體也可以有電產生,並據此發明了電池,伏特高興得稱它為人造發電器。伏特電池的發明,使得科學家可以用比較大的持續電流來進行各種電學研究,促使電學研究有了一個巨大的進展。
1839年英國法官William Grove在一項業余的實驗中發現了神奇的燃料電池。
1866年,德國工程師西門子,發明強力發電機,並用於機車上,電真正進入人類社會生產,為人類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⑩ 電力得到廣泛應用的意義歷史
電的發現和應用極大的節省了人類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使人類的力量長上了翅膀,使人類的信息觸角不斷延伸。電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有兩方面:能量的獲取轉化和傳輸,電子信息技術的基礎。電的發現可以說是人類歷史的革命,由它產生的動能每天都在源源不斷的釋放,人對電的需求誇張的說其作用不亞於人類世界的氧氣,如果沒有電,人類的文明還會在黑暗中探索。
消費類電子產品在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有不同的內涵,在同一國家的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內涵。
中國消費類電子產品是指用於個人和家庭與廣播、電視有關的音頻和視頻產品,主要包括:電視機、影碟機(VCD、 SVCD、DVD)、IPTV、錄像機、攝錄機、收音機、收錄機、組合音響、電唱機、激光唱機(CD)等。而在一些發達國家,則把電話、個人電腦、家庭辦公設備、家用電子保健設備、汽車電子產品等也歸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中。隨著技術發展和新產品新應用的出現,數碼相機、手機、PDA等產品也在成為新興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開始,融合了計算機、信息與通信、消費類電子三大領域的信息家電開始廣泛地深入家庭生活,它具有視聽、信息處理、雙向網路通訊等功能,由嵌入式處理器、相關支撐硬體(如顯示卡、存儲介質、IC卡或信用卡的讀取設備)、嵌入式操作系統以及應用層的軟體包組成。廣義上來說,信息家電包括所有能夠通過網路系統交互信息的家電產品,如PC、機頂盒、HPC、DVD、超級VCD、無線數據通信設備、視頻游戲設備、WEBTV等。音頻、視頻和通訊設備是信息家電的主要組成部分。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也發展成為了信息家電,並構成智能家電的組成部分。
現代的電力供應由於常規能源的日益減少而出現了供應危機,世界各國均以新能源作為發展方向,主要推廣的有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隨著技術的進步,電力供應的常規能源消耗將被取代!人類的生活環境會得到改善!但也造成了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