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EVE中要我發明東西
1:你在藍圖所在的空間站,機庫找到藍圖,右鍵,選擇發明.
發明以後會彈出對話框,第一版個那裡有個選擇裝權置
這個時候會彈出科學和工業,在上面"裝置"中"項目"選擇發明,"地點"選擇任意,"范圍"選擇當前星域,"類型"選擇公開
2:此時會出現所有有發明生產線的空間站,找到一個比較近的,帶著藍圖和發明所需要的所有材料飛過去.
3:到達那個空間站以後,把東西放在機庫里(不要放在貨艙里).然後重復步驟一.
4:找到你所在的空間站的那條生產線,選擇,確認.後面就不用我說了.
發明出來了記得加分哦!
Ⅱ EVE如何發明T2藍圖的藍圖原本
發明只能出T2拷貝
目前的T2原圖是以前RP抽獎得到的 現在已經沒有這種模式了 而且 據說CCP可能回收目前的T2藍圖
Ⅲ EVE藍圖發明到製造的流程~~
通過發明造出來的T2圖是不能拷貝的!!!因為不是原圖,EVE中所有藍圖只有原圖才擁有拷貝功能。
T2原圖現在已經無法從官方獲得了,只有從已有原圖的玩家手中買,不過非常貴,因為T2圖都是無價之寶,你擁有一張就可以玩一輩子EVE不花月卡,而且還能發財。。。。每張T2原圖都價值百億以上,大部分T2原圖都價值千億ISK。。。。不過一般沒有人會賣。。。。
Ⅳ EVE 發明相關
解碼器的選擇是根據當前 解碼器 數據核心價格 和 製造材料價格 取平衡點定的
這個我才算過。
T2船隻的成本=發明成本+製造成本
發明成本包括解碼器,船隻,數據核心。製造成本包括各種T2船隻組建,礦石,T1船
因為解碼器要影響製造成本,所以每個解碼器就可以列一個多元方程式。然後就可以得出不同情況下各個解碼器的拷貝圖的成本。
我計算的是考慮發明成本一定,總造價為Y,製造成本為X計算的,因為發明成本佔小部分。
拿狂熱來說,IV級技能基礎成功率30%
1.8*的解碼器成功率55%。發明一次的成本大概9KW。所以發明期望就是2E。發明出來的圖損耗率為60%,所以製造成本的系數就是1.6。5流程。所以一艘船的造價就是 Y=4000W+1.6*X
同理可得0.6*的解碼器的造價 Y=2000W+1.7*X
綜上,當X很大的時候 選擇第一種解碼器合適,當X很小的時候 選擇第二種解碼器。
具體情況還要具體分析,要綜合考慮 解碼器 數據核心價格 礦石價格 T2組建價格 甚至還要考慮自己的生產線有幾條發明線有幾條 等等 然後再自己算出來 所以EVE比較燒腦水。
一般來說,船隻發明,我都用0.6*的解碼器。裝備,我都不用解碼器。祝發財
Ⅳ eve中 對於一張藍圖「 發明」 和 「製造」 有什麼分別
發明:一定是有自己的理解的東西在裡面,就是不模仿和參照別人的經驗,靠自己完成的藍圖!
製造:是參考和借鑒了現成的東西,沒有自己的思想在裡面的藍圖!
Ⅵ EVE 發明都需要什麼材料
解碼器 各個種族的藍圖需要不同的解碼器 比如需要蓋倫特加密技術的藍圖就對應天蛇的解專碼器(盜取的屬公式,象形文字等等)每次發明只能使用一個解碼器 使用後無論如何都會導致解碼器被摧毀
不同的解碼器會提供不同的加成 並非所有的解碼器都會提升成功率 需要你自己進行查看
解碼器基本上只用於發明船隻 最便宜的解碼器差不多要1000w左右 覺得貴的話可以去各個星系進行探針掃描 雷達信號有可能出解碼器(具體教程請參考新手任務)
另外發明裝備的話還可以選擇加入衍生類物品(1-4級衍生) 單純提高成功率 是否值得使用請參考具體物品的價值
Ⅶ eve製作T3巡洋艦需要哪些技能
昨天(15號)CCP Chronotis在開發日誌(Dev Blog)中介紹了資料片《Apocrypha》新增的Tech III船艦的生產流程,新的Tech III船艦的主要來自蟲洞空間(W-Space),且必須透過採集、破解、考古等方式取得,將不同的原料組合為新的元件,再透過經逆向工程技術解譯完成的藍圖將組件組合成船艦的機體與子系統,最後將五個子系統與機體結合成一艘完整的戰略巡洋艦,可見建造戰略巡洋艦是一項十分浩大的工程!CCP Dropbear利用一張流程圖呈現這整個生產的流程(圖見本文末尾)
我們將整個生產流程簡化為:
富勒烯 → 聚合物 → Tech III元件 → 船艦機體與子系統 → 戰略巡洋艦
富勒烯
富勒烯(Fullerenes)是存在於蟲洞系統中宇宙氣體的組成成份之一,也是整個Tech III生產過程中最初階的材料,玩家必須透過新的探索系統搜尋這些氣體位置,然後透過氣體採集器(Gas Harvesters)採集富勒烯,目前已知的富勒烯有下列九種:
- C50, C60, C70
- C28, C72, C84
- C32, C320, C540
聚合物
聚合物(Polymers)的制備必須透過POS內的反應爐(Reactors)進行富勒烯(Fullerenes)與其它原料的化合,例如化合20單位的聚合物Nanotori所需要的原料為:
- 250x C50
- 50x C84
- 20x Megacyte
與其它的化合流程相同,玩家也需要聚合物化合藍圖(Hybird Polymer Reactions)來啟動合成反應,這些藍圖必須從探索基地中的箱子破解得到,接著將富勒烯與其它原料置於POS的反應串中化合,即可得到聚合物(Polymers),其反應方式基本上與目前的Tech II原料反應是相同的。
Tech III元件
接著我們將聚合物與從沉睡者(Sleepers)船艦殘骸中打撈得到的材料進行初步的組裝成為Tech III元件(Tech III Components)。生產T3元件需要四種聚合物與三種船艦殘骸,生產這些T3元件的步驟與普通製造的過程相同,需要的藍圖則必須從破解基地中獲得。
船艦機體與子系統
搭配子系統或機體藍圖,我們可以將數個T3元件組裝為成品,這個環節最麻煩的部分在於藍圖的取得方式。玩家可以從考古基地中透過分析儀(Analyzers)獲得古代文物(Ancient Relics),接著玩家需要透過逆向工程(Reserve Engineering)將這些文物轉換為有用的資料核心(Datacores)、解譯器(Decryptors)與研發介面(Data Interfaces)。逆向工程與發明(Invention)類似,其中一大差異是原先發明只有布林式的成功(True)與失敗(False)兩種結果,逆向工程則具有多個階段的還原進度,而且逆向工程只能在Caldari太空站(這里為玩家所建造的Outpost,並非NPC的Station)與POS的實驗模組內進行,進行還原工程也需要各種族的解譯器,例如使用Caldari的解譯器,則最後可以得到Caldari子系統的藍圖。
戰略巡洋艦
最後,我們將生產完成的五個子系統與船艦機體在船艦配置介面中組裝,一艘戰略巡洋艦便完成了!
Ⅷ EVE中T1、T2、T3科技體現在哪裡
剛才看到樓主贊同了我之前的一個關於T1 T2區別的問題,相信對T1,T2有了一定的了解。這邊就主要說一下T1,T2,T3幾種科技的來源吧。首先T1,就是相當於常見的生活用品,平時有很多,但是有名牌也有屌絲牌,游戲裡面衍生1-3的就是屌絲牌,衍生4是阿迪王,其他死亡裝備就是阿迪,而官員裝備就是球星簽名版。T1之所以是T1,是因為他們都可以通過打怪掉落得到。但是顯然官員裝備要好的多。不過官員畢竟少,一般只有泰坦,大航才用。
T2裝備是科研得到的。也就是我們買一張T1的藍圖,通過發明,得到T2圖紙,進行製造。就相當於我買了一雙阿迪王,然後作為一個改變世界的技術宅,我在把他改裝成了一個電話冒充國產凌凌漆。
T3裝備是通過逆向工程得到的。就是通過研究冬眠者的技術然後山寨。好比某天我抓到一個外星人,外星人穿了一雙外星阿迪,但是不幸飛船墜落現在外星阿迪面目全非,我把他的鞋脫下來回家縫縫補補,仿了一雙,盡管是山寨貨,但是睡覺咱山寨的是外星貨呢,屬性照樣得逆天啊
PS:游戲裡面只有T3船,T3船是由蟲洞裡面材料製造的。需要船體+五個子系統,不同子系統不同效果。船的屬性加成和樣子也不一樣。沒辦法,棒子仿的外星阿迪肯定得有腌泡菜的功能,我大中華仿的外星阿迪必須的雙卡雙待啊!!
Ⅸ EVE發明藍圖問題
拷貝滿流程出10流程的T2圖
Ⅹ EVE怎麼才能提高發明的成功率
1、首先盡量把和發明相關的科學技能和相關加密技術學到5,每升一級可以極大回的提高成功率答。
2、使用對應種族解碼器可以根據類型提高成功率。使用的解碼器不同,對成功率的影響也不同。可以大量增加成功幾率的解碼器最好使用在艦船發明上,因為解碼器成本極高。
3、可以對在發明開始前,放入對應的該物品T1版本物品(衍生1-4等級),增加成功率。
基礎公式:
發明成功率=基礎成功率*(1+(0.01*種族加密技術等級))*(1+((數據核心1的技能等級+數據核心2的技能等級)*(0.1/(5-衍生等級))))*解碼器調整系數
PS:主觀經驗:一次大量發明同一類型物品,只要技能過關,不論有沒有解碼器,則必然會有一定成功率。(跳貨、掠奪除外,基礎成功率過低)比如一次發明10條生產線,都是YST,必然會有1條成功。(前提技能都要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