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幼兒美術創造活動教案

幼兒美術創造活動教案

發布時間:2021-09-17 21:13:54

❶ 幼兒園小班美術裝飾畫活動教案

設計意圖:
幼兒對顏色有較高的興趣,能大膽而富有個性的塗色。本活動將營造繽紛多彩的語言環境,通過幼兒的想像力,運用多彩的短線和圓點創造出富有個性的七彩雨,以引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針對我班幼兒現有的繪畫基礎,引導幼兒從熟悉的小雨點突破口,按照自己的意願

❷ 如何通過美術教育活動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提出的背景

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是提高孩子自信心,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途徑。在教學實踐中根據幼兒的興趣差異、基礎水平不同,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因人利導,善用鼓勵,合理安排幼兒學習與活動時間,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一、激發幼兒興趣,因勢利導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內部動機,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就是游戲。如果能把游戲和美術教學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孩子們的興趣便會油然而生。孩子們在學習中所獲得的新知識和技能,也就會在游戲過程中得到鞏固和加強,並在多次嘗試、體驗、感悟後,使創造力得到充分地發展。創造性思維是形成創造力的一個重要基礎。讓幼兒從小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掌握思考的方法,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必由之路。怎樣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呢?這就需要教師為幼兒提供能激發創造性思維的材料,選擇能激活幼兒思考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我把幼兒帶來的舊掛歷裁成大小合適的紙張,另外,又准備了五六種色彩顏料盤。當然,我並不是讓幼兒認識顏色,而是讓幼兒通過玩色知道世界上色彩很多很多、很美很美,從而對美工活動產生興趣,產生美的情感。當我把各種顏色一一擺出來時,鮮艷的色彩立刻吸引了很多孩子圍上來。我用瓶蓋沾上顏料塗抹了一隻小豬,又隨意塗抹了一座房子,看著孩子們躍躍欲試,興趣激發起來了,我抓住時機加以點撥。瞧孩子們塗抹的作品還真有趣,像車、像人、像魚,紅一片,綠一片,看起來都很美。由於這些活動是幼兒感興趣的,所以他們會一直處於主動、積極的狀態。
二、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發現美的興趣
幼兒在教學活動中,選材一定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生動有趣,幼兒對其感興趣的。根據自己的經驗所得,幼兒簡筆繪畫、編兒歌,這種形式的操作性、趣味性比較強。幼兒邊念兒歌邊畫畫,不僅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對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有一定的作用。如:我在教幼兒畫老鼠時,示範編的兒歌是「遠看一座圓頂山,坡上兩座蘑菇圓,青草長在山腳下,山後小溪繞山前」;還有畫牛的兒歌是:「一張方桌子,一個大麵包,兩片樹葉兩邊掛,兩只月牙對著瞧,桌子上面兩蘋果,麵包上面割一刀」等。這種語言與繪畫相結合的活動,使幼兒處在愉快、輕松的學習環境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評價作品時要多鼓勵幼兒,肯定幼兒的作品,把作品張貼到牆上去,激發他們對美術繪畫的興趣。
三、採用多種形式,挖掘幼兒創造力
根據幼兒美術活動的內容,幼兒美術教學包括繪畫、手工、欣賞三大方面。豐富的美術活動內容,離不開多種多樣的材料,所以我們重視發揮美工區在美術活動中的重要作用。美工區具有開放性、靈活性、多樣性三大特點,在美工區中進行豐富的美術活動,能使幼兒自由地進行自已喜歡的活動,照自已的意願和興趣表達自已的體驗和情感,從而做到表現美和創造美。一是在美工區中應投放豐富的材料,為美工活動做好准備。在美工區中准備各種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質地的紙,以及畫筆和顏料。豐富的材料,有效地激起幼兒學習使用不同工具和材料的慾望。二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分層次、有計劃地教給孩子們不同的表現技法,為逐步增強幼兒的創造力和表現力提供前提條件,從而充分挖掘孩子們潛在的創造力。三是教師除了指導幼兒把觀察到的、感受到的、印象最深的形象記在腦子里,表現在畫面上,還要指導幼兒通過大膽想像和合理設計去表現。
四、引導孩子表現創造美
每個幼兒都有想像創造的潛力,想像創造性地學習不是,你想怎麼畫就怎麼畫」、「大膽地去畫」、「要畫得和別人不一樣」等空洞的鼓勵。我鼓勵幼兒創新,使孩子現有作品不同與自己以前的創作不一樣,讓孩子不滿足與自己已經掌握的方法;其次,要把「不一樣」具體、明確化,如:小變大、低變高、紅變綠等,應該盡量為幼兒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表現自己獨特的思想感情。
加登納曾說過:「差不多每一個孩子到4―7歲時,在有合適環境的鼓勵下,都是極賦予創造性的,對於所有的孩子來說,這個階段正是最自由的階段。」到了中班,我教他們初步按著各部分大小的最明顯的相互關系畫畫。他們的美術創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運用已有的技能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情感。如我給孩子一個方形,讓孩子想像創造畫,孩子們創造出美麗的不同的小手帕,小桌子。引導幼兒發現探索,用自己的方式創造圖像,表達自己的認識,是想像創造性美活動的重要特徵。我畫一桿國旗,中班李榮鈺小朋友畫出了,國旗,捐款…….,「中國加油」的畫。通過對生活環境的觀察描繪,提醒幼兒注意比較物體的相對大小,幫助他們較為正確地表現物體之間的比例關系。幼兒每前進一步,即是上一步的發展,又是下一步的准備。作為教師,應善於分析、了解幼兒產生哪些問題?應該如何引導幼兒自己解決這些問題?幼兒發現這些問題是由自己去探索、發現,找到答案時,他們就會在成功的喜悅中對自己充滿信心,並有更大的勇氣去迎接新的挑戰。
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孩子創造力的方法很多,有待我們去探索、總結。創造力不是神秘和高不可攀的,而是一種普遍的心理能力,每個孩子都有巨大的潛能。只要我們付出時間、精力和智慧,充分挖掘和發揮美工活動的優勢,為孩子們提供充滿樂趣、充滿探索精神和積極創新的天地,幼兒的創造力是會得到較好發展的

❸ 中班美術活動鑒賞教案《蒙娜麗莎》

教材分析:
美術課程被公認為是對創造力培養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想像力既是藝術創造的源泉,也是科學發明的源泉。"而在幼兒園繪畫領域的人物畫繪畫活動中,常常出現幼兒不理解人物內心情感變化,無法產生共鳴,從而導致很難靈活地運用畫筆來創作,唯有機械地臨摹出人物面部表情。針對這一點,我展開了圍繞以人物有趣的表情變化為主線,符合中班年齡特點,貼近幼兒實際發展水平的富有心理撫慰功效的主題式繪畫活動。本節課為系列課程的第一課時,設計生動有趣、富有挑戰與創意的游戲情節和操作環節等,旨在啟發幼兒通過初步觀察喜怒哀樂的表情下,人的眉眼鼻嘴不同的變化;給予幼兒發揮個性的自由,表現獨特個性的空間,在初步感知、了解人臉部的基本特徵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從而發展其想像力與創造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多感官參與,幫助幼兒理解喜怒哀樂時,眉、眼、鼻嘴的特徵變化,初步掌握人物面部表情變化規律。(教學重點)2.學習運用線條、色彩和形狀,初步繪畫出人物生動而豐富的表情。(教學難點)3.鼓勵幼兒細致觀察,激發其對人物畫的繪畫興趣。
教學准備:
1.幼兒用具准備:繪畫紙、彩筆、五官操作教具、小鏡子。
2.教師教具准備:音樂、展台。
教學過程:
1. 師生共同演唱歌曲《表情歌》,在游戲情景中體驗高興、害怕、生氣等情緒。
2. 出示表情拼圖,請幼兒根據需求,自由選擇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臉型和五官造型來進行拼擺。
3. 交流小結:你拼擺出的"臉兒"是什麼樣的表情,照著小鏡子學一下。
4. 提問:這樣的表情說明他心裡怎麼樣,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幼兒回答:皺眉的表情說明他不開心,他一定是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哈哈大笑的表情說明他非常開心……5. 教師小結:我們的心裡藏著一間小房子,當你不開心時,小房子里就會黑黑的,塞滿了東西,感覺悶悶的堵堵的。如果這樣下去時間一長,人就會生病。所以,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像出去走一走、聽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好朋友在一起等,讓小房子打開窗,投進陽光,真正讓自己快樂起來。
6. 提供繪畫材料,請幼兒自由繪畫有趣的臉。(教師提出繪畫要求:幼兒邊照鏡子邊做出各種表情,啟發其認真觀察眉、眼、鼻、嘴的特徵變化,並主動嘗試繪畫創作。)7. 幼兒間講述自己的美術作品,游戲:學一學(模仿好朋友畫紙上的面部表情)。
8. 自然下課。
活動延伸:
1. 親子繪畫活動:微笑的媽媽,打呼嚕的老爸2. 幼兒園季節課程:小樹葉的表情3. 結合日常生活,啟發幼兒善於觀察,會簡單的自我排解煩惱和幫助好朋友疏通不良情緒。
4. 在區角游戲區投放操作材料,提供繼續深入、持久地探究人物面部表情變化的規律。
5. 名畫欣賞:達芬奇《蒙娜麗莎》,畢加索《夢》,蒙克《吶喊》等。

❹ 中班美術教案《圓圓的月亮》

設計意圖
藝術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手段。幼兒繪畫的源泉,來自於生活中各種物體在頭腦中的影像,讓幼兒動手學畫,首先要給幼兒提供繪畫內容的相關資料,實物、圖片或是錄影帶等,為幼兒提供切實的生活體驗。因此,設計了美術活動《爬到月亮上》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發揮孩子們的聰明才智,動腦、動手去製作,創造出多姿多彩畫面。通過活動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引導幼兒學習去感受美、欣賞美並創造美的情趣。
教學目標:
1、能根據已有的橫禍經驗,感受作品表達的內容。
2、能自由想像和創作「爬到月亮上去」的情景。
教學准備:
1、掛圖。
2、《美工》第9頁。
教學過程:
一、爬樓梯
談談爬樓梯的經驗
1、為什麼我們每天都要爬樓梯呢?樓梯是什麼樣子的?你怎麼爬的?
2、還有什麼好辦法爬樓梯?一次爬幾個台階?你覺得爬樓梯像什麼?
二、爬到月亮上去
1、創造情境
我們前面聽過一首歌,再聽聽好嗎?月亮爬到了天空中,我們一爬到月亮上去吧。但是我們沒有翅膀,不會飛,我們的飛機也飛不了那麼高。還是讓我們做一把梯子吧。大家想一想,要多高的梯子才能到月亮上去呢?
2、欣賞米羅的作品《犬吠月》
(1)我們來看看藝術家做了一把怎樣的梯子。這個梯子有多高?給你什麼樣的感覺?畫里的人到月亮上了嗎?
(2)畫畫上什麼地方最明亮?什麼地方最暗?你覺得畫家為什麼要畫成這樣?你最喜歡畫里的哪個地方?為什麼?
3、幼兒自由想像和創作「爬到月亮上去」的情景。
三、作品欣賞和交流
1.分享成果:請每個小朋友將作品放於桌子中間,小朋友之間相互之間欣賞作品。
2.幼兒評價哪個小朋友做的最漂亮。
3.教師總結評價。
活動反思
幼兒美術教育最富有意義的,就是發掘幼兒的創造潛能。在幼兒美術活動中應把發揮幼兒的創造性放在首位,不偏重知識技能的傳授,應該盡量為幼兒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表現自己獨特的思想感情。學習觀察生活,了解生活,提高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和創作力。大膽地按自己的意願畫畫。相信通過這樣踏實的實踐,孩子們的美術能力會更好。
美術創作是一個極端個別化的活動,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構想與表現,但個人的思路畢竟是有限的。在幼兒活動過程中,教師介紹個別幼兒的創作思路和獨特表現,既不會對集體產生干擾,也不會限制其他幼兒的創造。相反,我認為是對幼兒創造的推動。但如果把這種介紹交流推遲到幼兒作品完成以後,幼兒再想學習、創造、超越的契機已經錯過了,其意義就非常小。
我堅信,只要不斷地引導幼兒感知、欣賞他人的作品、激發幼兒美感和創造興趣,他們的繪畫水平、鑒賞水平都會有質的變化。假如一味的急於求成,埋怨孩子,反而會適得其反,影響他們的作畫興趣,扼殺他們的創作慾望。

❺ 幼兒園美術課教案《點點星空》

活動目標:
1.欣賞圖片,觀察星星、月亮的形狀和色彩的變化,感受色彩強烈對比的美。
2、學習選擇鮮艷的色彩表現星空的燦爛,感受色彩塗抹帶來的快樂。
3、嘗試與同伴共同使用繪畫材料,共享操作空間。

活動准備:
1.圖片"星空"
2.畫紙每組一張,蠟筆每組一盒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欣賞圖片問題導入,師:"小朋友們,你們觀察過晚上的天空嗎?晚上的天空上有什麼呢?"
1、師:"有個叫梵高的老爺爺喜歡看晚上的天空,還很喜歡畫晚上的天空,我們一起來看看梵高老爺爺的畫吧!""美嗎?你覺得它美在哪兒?你看到了什麼?"
2、師:"那畫上什麼最亮呢?

二、引導幼兒從顏色、線條上欣賞作品
1、從顏色上觀察作品
師:"這幅畫上有哪些顏色呢?什麼顏色用的最多?你看到這些顏色有什麼感覺?
小結:梵高老爺爺用了深藍色、藍色、黃色等,色彩很美,對比也很強烈,給人很不安、害怕的感覺。
2、從線條上觀察作品師:"這幅畫里有哪些線條呢?哪兒用了波浪線呢?還有一圈一圈的像什麼?"

三、引導幼兒整體感受作品
師:"你看了這幅畫,有什麼感覺?"小結:星星和月亮好像被旋渦圍住了,大樹像火苗一樣向上旋轉著上升,表達了自己緊張、憂郁、難過的感情。

四、合作完成作品,創作星空。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梵高老爺爺畫的星空,接下來我也請小朋友們來畫畫你想像中的星空"
小組合作的方法
師:"老師今天給每組小朋友准備了一張畫紙,這么多小朋友怎麼在一張紙上畫畫呢?人多怎麼辦呢?
師:"對了,找空的地方畫,一組的小朋友一起來完成這幅畫,看看哪一組的星空最美。"

五、作品展示、交流分享
師帶領幼兒展示每組小朋友的作品並請個別幼兒說說畫中有什麼。

❻ 如何在美術活動中激發幼兒創造性的火花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以前的幼兒美術課只是讓幼兒機械地模仿,畫一幅與教師范畫相同的畫,畫面的要求只是拿像不像來評價幼兒的美術作品。這樣的教學一定會束縛了幼兒的思維,對幼兒的審美能力、創新能力都起到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使幼兒很容易就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一旦幼兒對繪畫產生濃厚的興趣,幼兒的創新能力就能夠得到提高,他們會朝著正確的方向走下去,隨時隨地即興發揮。幼兒美術課堂要幫助學生創設無拘無束的繪畫環境,使他們的繪畫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如果我們機械地要求幼兒應該怎樣畫或不應該怎樣畫,孩子的興趣可能立刻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想好的繪畫構思也不復存在了,有可能畫出一幅很好的畫,然而就這樣「煙消雲散」了。在美術課堂上,老師尤其要注意啟發幼兒參與繪畫的興趣,並利用幼兒喜歡做游戲的特點,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畫畫,體味繪畫的樂趣。如畫「小動物」時,首先讓孩子們扮成各種小動物,通過表演各種小動物豐富、形象的表情變化,讓幼兒親身體驗,使幼兒很快的畫出小動物的外形來。
二、實施創新的教學方法。
幼兒的繪畫能力一方面是先天的靈感,另一方面也要靠後天的努力,通過教師的引導才會在這個領域上取得一定的成就。教師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發掘幼兒的智慧,教會他們繪畫的本領,培養他們繪畫的能力和技巧,讓他們畫出最美最好的圖畫。既要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和想像力,又要拓寬他們的思路,使他們張開想像的翅膀,創造出不落窠臼的繪畫手法,發展他們的創新能力。在幼兒美術教學中,結合幼兒的美術技能,使幼兒產生不同的藝術感受和情趣。這就要教師善於創造新穎、獨特的方法。
教師要培養積極健康、富有教育意義,能夠激發幼兒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的能力,同時要開展一些有利於培養他們良好的情感及感受題材的教學活動,內容要豐富多彩、富有想像和創造的餘地。例如,教師可以給幼兒選擇一些富有童趣的或擬人化或帶科幻色彩的內容題材,這能夠吸引住他們的好奇心和興趣,進而激發他們創作慾望。同時,還要考慮其內容是否與幼兒技能水平和表現特點相適應。只有教師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開闊幼兒的視野,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創新能力。
三、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
幼兒美術課堂教學的本質在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活動中盡量為幼兒創設輕松、快樂、自由的環境,使他們從繪畫過程中發現想像的世界,最大能力地培養創新能力。教師要經常帶幼兒走向大自然,去細心觀察、捕捉美好的題材,讓幼兒的身心得到釋放發展,使他們的想像力和創新能力得到開發。因此,在教幼兒繪畫時,不採用固定的模式,只教幼兒基本的方法,讓幼兒從自己的角度去感悟世界。
首先,增強幼兒情感體驗,促進幼兒學習興趣,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時,
要尊重幼兒,順應他們自然發展,進而啟發、引導他們的思維。更多地使用游戲式的方法完成教學輔導。作為一名美術教師,要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自然的活動環境,讓他們產生畫畫的興趣。然後,豐富幼兒感知,積累創作的素材,教師作為幼兒探索創造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更多組織幼兒觀察周圍的人和事,讓幼兒認知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欣賞不同類型的圖畫。最後,啟發幼兒的想像,激發創作熱忱。例如:在上中班「美麗的汽車」美術活動課時,先帶小朋友到大街上參觀,觀察各種各樣不同的汽車,組織談話說出汽車的種類、特徵。接著,讓幼兒自己設計汽車,畫出設計圖培養幼兒想像力和創造能力和繪畫的審美能力。然後,選擇和整理材料,幼兒自己搜集生活中常見的汽車。最後,成品展示,教師對每一個幼兒作品的創造性給予肯定,進而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創新精神,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❼ 中班(下)藝術與創造《花兒開了》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對不同質地紙的觀察和比較,使幼兒感知紙的特徵及吸水性的強弱。
2.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和實驗能力。
〔活動准備〕
面巾紙、圖畫紙、包裝紙、手工紙、白紙、報紙、宣紙、糖紙、錫紙、盆、水、沙土。
〔活動過程〕

探究活動一
探究的問題:用紙做的紙花能開嗎?
幼兒討論。
(1)不能開,紙花是假花,它不可能開花。
(2)能開,因為我們給花澆水,花就能開了
試一試:紙花在哪裡能開花?
幼兒分別把紙花放在土裡、水裡進行觀察。
(1)把紙花放在土裡。
(2)把紙花放在水裡。
說一說我的發現。
(1)紙花在水裡開了。
(2)小紙花太幹了就不開花;真花在土裡能開,假花在土裡開不了。
探究活動二
探究的問題:將不同質地的紙花(包裝紙、手工紙、圖畫紙、報紙、面巾紙、宣紙、糖紙、錫紙)放入水中,哪朵開得快?
幼兒討論。
(1)厚的紙花開得快。
(2)報紙、面巾紙、宣紙做的紙花開得快。
試一試:放進去的紙花哪朵開得快?哪朵開得慢?
幼兒把各種材料的紙花同時放入水中並認真觀察。
說一說我的發現。
(1)包裝紙、手工紙、圖畫紙做的花開得慢。
(2)報紙、面巾紙、宣紙做的花開得快。
(3)開得最快的花是用面巾紙做的,包裝紙做的花開得最慢。
(4)糖紙、錫紙做的花沒有開。
(5)面巾紙吸水最快,包裝紙吸水最慢。
玩一玩,我做的花兒開了。
將不同顏色的紙花放到花叢中,帶領小朋友用噴壺澆花,紙花逐漸開放,體驗花開的快樂。
注意事項
1.教師在實驗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
2.如幼兒園的條件較好,幼兒可分組進行活動,讓幼兒在充分玩的過程中感知體驗並得出結論,同時它還能便於教師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進行指導。
3.活動中最好讓孩子卷好袖子,帶上圍裙,以免弄濕衣服。
拓展思路
1.彩色水會不會順著小棒爬上來?
在兩個燒杯中分別放入顏色水(約2厘米高即可),將卷好的紙棒和塑料棒(或玻璃棒)的一端分別放在兩個燒杯的顏色水裡,觀察結果。
2.雨衣、雨傘、窗戶、皮鞋、杯子、毛巾、衣服、抹布等物品中,哪些吸水哪些不吸水,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麼作用?

閱讀全文

與幼兒美術創造活動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