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第一個發明的人

第一個發明的人

發布時間:2021-09-17 20:31:44

① 第一個發明手機的的人是誰

第一部手機的發明者是馬丁·庫帕。

馬丁·庫帕說,他發明手機的靈感來自於電視劇《星際迷航》,「當我看到劇中的考克船長在使用一部無線電話時,我立刻意識到,這就是我想要發明的東西。」

那時正在播放電視劇《星際迷航》,考克船長的那部無線電話,就成為庫帕和他的團隊發明手機的原型。「任務急迫,公司要求我們在六個星期內製作出手機模型。」

因為當時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正在考慮是否允許AT&T 在美國市場建立移動網路,並提供無線服務;此外,AT&T 自己也有開發行動電話的計劃。摩托羅拉不願意讓大好商機溜走。三個月以後,第一部手機模型大功告成。

馬丁.庫帕講了一段手機發明中的趣事。「第一部手機的外形其實由5個工業設計小組相互競爭的結果,可是選擇了其中最簡單的一個方案(它的基礎設計流行了差不多15年)。 原本的設計很小巧,只不過電子系統工程師要把上百個零部件塞進去,最後的手機是原本設計的5倍大,也重得多。

(1)第一個發明的人擴展閱讀:

1973年4月3日,位於紐約曼哈頓的摩托羅拉實驗室里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我們成功了!」實驗室里的研究人員歡呼雀躍。

研究團隊的領導者馬丁·庫帕(Martin Cooper)舉著他們的研究成果——世界上第一部手機,激動地問道:「我親愛的朋友們,我就要走上大街,用這部手機給一個人打電話,你們猜是誰?」 「您的家人?」「您的朋友?」在場的人紛紛猜測。 「不,你們都猜錯了。」庫帕神秘地笑著。

隨後,他走出實驗室,來到曼哈頓的大街上。從他身邊經過的人,無不停下腳步,盯著他手上那個沒有線的電話,駐足觀望。在此之前,人們從來沒見過沒有繩子的電話。 在眾人的注視下,庫帕按下了一串電話號碼。

電話通了,那頭傳來了一個男人的聲音:「這里是尤爾·恩格爾(JoelEngel)。」庫珀興奮地用幾乎顫抖的聲音說道:「尤爾,我正在用一個真正的行動電話和你通話,一個真正的手提電話!」手機那頭沉默了。

接電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庫珀長期以來的競爭對手—貝爾實驗室的一名科學家尤爾·恩格爾。 庫帕手上拿的正是世界上第一部手機Dyna TAC。

和今天的手機相比,這部手機顯得又笨重又誤事—內部電路板數量達30個,通話時間只有35分鍾,而充電時間卻要10小時,僅有撥打和接聽電話兩種功能。 可在當時,這部手機的誕生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無線通信的誕生。

② 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飛機的人是誰

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飛機的人是萊特兄弟。

萊特兄弟是美國著名的發明家,哥哥是威爾伯·萊特,弟弟是奧維爾·萊特。

1901年下半年,萊特兄弟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能對模型機翼進行准確試驗的風洞,用兩個多月時間使用風洞進行了 200 多次各種類型翼面試驗,取得了一整套科學數據,並根據這些數據設計出飛機

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製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動力進行載人飛行的飛機「飛行者1號」,並且試飛成功。

1904~1905年,萊特兄弟又相繼製造了「飛行者2號」和「飛行者3號」。1904年5月26日,「飛行者2號」進行了第一次試飛。

1909年,獲得美國國會榮譽獎。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

(2)第一個發明的人擴展閱讀:

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的影響:

一、1908年初,當萊特兄弟製造第6架飛機成功之際,美國陸軍部表示願意觀看他們的一次飛行表演。此時,法國也願意購買他們的專利。

二、1908年8月8日,在法國巴黎附近的勒芒賽馬場,威爾伯駕駛「萊特A型」飛機圍著賽馬場在空中飛行了一分半鍾,飛行高度為10米,令在場觀眾驚嘆不已。

三、1908年,萊特兄弟在巴黎、倫敦和華盛頓贏得了很多榮譽,美國總統塔夫脫稱贊「這對傑出的美國兄弟全身心地投入了飛機製造事業」。至此,萊特兄弟聲名大振。

四、1909年3月,美國陸軍部正式向萊特兄弟訂貨。萊特兄弟在飛機上增加了專為瞭望員和機槍手准備的特別座位,為飛機應用於軍事奠定了基礎。

③ 第一個發明電腦的人叫什麼

嚴格意義上說第一台電腦不是一個人發明的,電腦的發明是一群科研人員共同努力的成果,但其中數學家馮·諾依曼的設計思想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馮•諾依曼自小就顯示出過人的天賦。他6歲能心算八位數除法,8歲掌握微積分,12歲能讀懂波萊爾的《函數論》。馮•諾依曼一生在數學、量子物理學、邏輯
學、軍事學、對策論等諸多領域均有建樹,但參與人類第一台實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的研究卻始於偶然。時至今日,遍布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計算機都仍然遵循著馮•
諾依曼的計算機基本結構,統稱之為「馮•諾依曼機器」。所以,人們尊稱馮•諾依曼為現代計算機之父。

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電工系由莫利奇和艾克特領導,為美國陸軍軍械部阿伯丁彈道研究實驗室研製了一台用於炮彈彈道軌跡計算的「電子數值積分和計算機」(簡稱ENIAC)。這台叫做「埃尼阿克」的計算機佔地面積170平方米,總重量30噸,使用了18000隻電子管,6000個開關,7000隻電阻,10000隻電容,50萬條線,耗電量140千瓦,可進行5000次加法/秒運算。這個龐然大物於1946年2月15日在美國舉行了揭幕典禮。這台計算機的問世,標志著電腦時代的開始。

④ 世界上第一個發明手機的人是誰

1902年,一個叫做「內森·斯塔布菲爾德」的美國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鄉版下住宅內製成了第一個無線電權話裝
內森.斯塔布菲爾德
置,這部可無線移動通訊的電話就是人類對「手機」技術最早的探索研究。

193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為美國軍方製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手機

1973年4月,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工程技術員「馬丁·庫帕」發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機,「馬丁·庫帕」從此也被稱為現代「手機之父」。

⑤ 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電腦的人是哪位

世界上第一台現代電子計算機是「埃尼阿克」(ENIAC)

承擔開發任務的「莫爾小組」由四位科學家和工程師埃克特、莫克利、戈爾斯坦、博克斯組成,總工程師是埃克特。

⑥ 第一個發明文字的人

從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資料——商代甲骨文字算起,漢字已有3000年的歷史.由於甲骨文字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體系,我們可以推斷漢字的發生一定遠在3000年以前.漢字的發展可以劃分為兩個大階段.從甲骨文字到小篆是一個階段;從秦漢時代的隸書以下是另一個階段.前者屬於古文字的范疇,後者屬於近代文字的范疇.大體說來,從隸書到今天使用的現代漢字形體上沒有太大的變化.\x0d從漢字跟漢語的關系看,漢字是一種語素文字.從漢字本身的構造看,漢字是由表意、表音的偏旁(形旁、聲旁)和既不表意也不表音的記號組成的文字體系.\x0d相傳發明文字的,是一個叫蒼頡的賢人,漢代的《淮南子》這本書上記載,在蒼頡製造文字的時候,是「天雨粟,鬼夜哭」.這個出現這種非常特異的現象,就是說製造文字的時候,天上往下掉糧食,下糧食雨,鬼神都在夜裡邊痛哭流涕.拿我們現在的話說,是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這樣一個壯舉.\x0d傳說是黃帝時期的史管倉頡所造,距離今天已經有5000年歷史了.\x0d中國古書上有結繩記事、契木為文等記載,這是早期記事常用的方法,可惜這些物質無法長久保存下來,所以當時的記事情況已無法知曉了.但安陽小屯發現了十五萬片甲骨卜辭,在龜甲與牛胛骨上刻的文字相當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總字數達到3500個上下.從甲骨文字結構來說,除了象形以外,形聲、會意、假借等比較進步的造字方法已普遍被應用.可見在三千餘年前的商代文字已達到了相當完備程度,那麼在它以前一定有個更長的發展過程.\x0d考古發現證明,中國先民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在龜甲上刻畫符號了.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中發現了在陶器上刻畫的符號有數十種之多,其中有些與甲骨上所見的字類似,因而有人認為它們就是早期文字.至於在龍山文化早期的陶罐上發現的朱書可以肯定是文字,充分表明中國的漢字至少已有四千餘年的歷史.

⑦ 第一個發明計算機的人是誰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

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隨著物理元、器件的變化,不僅計算機主機經歷了更新換代,它的外部設備也在不斷地變革。比如外存儲器,由最初的陰極射線顯示管發展到磁芯、磁鼓,以後又發展為通用的磁碟,現又出現了體積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讀光碟(CD—ROM)。

(7)第一個發明的人擴展閱讀:

計算機內部電路組成,可以高速准確地完成各種算術運算。當今計算機系統的運算速度已達到每秒萬億次,微機也可達每秒億次以上,使大量復雜的科學計算問題得以解決。例如:衛星軌道的計算、大型水壩的計算、24小時天氣算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而在現代社會里,用計算機只需幾分鍾就可完成。

計算機不僅能進行精確計算,還具有邏輯運算功能,能對信息進行比較和判斷。計算機能把參加運算的數據、程序以及中間結果和最後結果保存起來,並能根據判斷的結果自動執行下一條指令以供用戶隨時調用。

計算機內部的存儲器具有記憶特性,可以存儲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不僅包括各類數據信息,還包括加工這些數據的程序。

⑧ 歷史上第一個發明紙的人是誰

1. 古代文明曾採用過各種材料書寫文字。古巴比倫人將楔形文字刻在泥板上,古埃及人在莎草紙上書寫,古阿玆提克人及瑪雅人以桑科植物樹皮製作的厚紙書寫繪畫,古印度人用貝葉(棕櫚葉)刻寫佛經,古近東人與中古歐洲人用野獸皮書寫,而古代中國的甲骨文刻在龜甲和獸骨上,西周銘文刻在青銅器上,秦漢陶文刻在陶器上,以後還有刻石、竹簡、木片、絲帛等等作為過書寫的載體,但是它們各有缺點:或是太沉重,或是太昂貴,不能大量使用,部分更不能修改。

2. 以往認為中國造紙起源東漢,但近年來的一些考古遺跡有了新發現,例如:

1934年在新疆羅布淖爾烽燧台廢墟發現古麻紙,約長10公分,寬4公分,年代為公元前1世紀。

1942年在甘肅額濟納河東岸查科爾帖漢代烽燧遺址出土「查科爾帖紙」

1957年在西安東郊漢墓出土的「灞橋紙」,約10公分見方,年代為公元前二世紀。

1973年在甘肅額濟納河東岸漢金關烽燧遺址出土「金關紙」

1978年在陝西扶風中顏村發現公元前1世紀紙殘片,上有四個手寫的字。

1986年在甘肅天水放馬灘漢代墓葬群中出土「放馬灘紙」,繪有地圖。

1990年在甘肅敦煌甜水井漢代懸泉郵驛遺址出土「懸泉紙」。

2.1這些考古樣本包括在中原確認年代遺址中被發現的,為中國造紙起源於前漢之說提供確切的佐證。宋朝蘇易簡《文房四譜》卷四亦載:「漢初已有幡紙代簡。……蔡倫銼故布及魚網、樹皮,而作之彌工,如蒙恬之前已有筆之謂也」。所謂幡紙即以蠶絲絲絮壓制粘合成的紙。

3.東漢蔡倫改良造紙術。

⑨ 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作業的人是誰

關於第一個發抄明家庭作業的襲人,各國為此爭論不休。比較靠譜的一個說法,家庭作業是被義大利一位名叫羅伯特維納利斯的老師發明的。羅伯特的班上學生十分不聽話,從不按要求完成他的任務,就連上課的時候也在底下竊竊私語不認真聽講,而且學習成績還直線下滑。

誰調皮搗蛋,就有成堆的作業等待著他。這種方法威力巨大。學生們不但乖乖聽話,而且學習成績有所提高,這就是家庭作業的雛形。而後這種課後作業迅速流傳各個國家,老師們紛紛效仿。

(9)第一個發明的人擴展閱讀:

對孩子來說通過家庭作業。可以及時鞏固所學的知識。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時反饋和糾正,請教老師或同學,改進學習方法。

對老師來說布置家庭作業是獲取教學反饋的重要手段。通過批改學生的作業。老師可以及時獲得教學的反饋信息。發現學生學習的難點和弱點。

閱讀全文

與第一個發明的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