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飛機的人是誰
世界上第一個架飛機的發明者是萊特兄弟。
⑵ 飛機是巴西人發明的,美國人答應嗎
巴西人認為飛機之父是 阿爾貝托·桑托斯 - 杜蒙特(Alberto Santos-Dumont),而美國人不同意這種說法。
1906年10月23日,巴西人 桑托斯 - 杜蒙特在法國用一架名為 "14bis"復翼飛機的進行了起飛和降落。巴西人都相信他的這次飛行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
⑶ 人類是怎樣發明飛機的
世界上最早發明飛機的美國飛機發明家萊特兄弟(Wright,Wilbur.1867-1912,Orville,1871—1948)的大名。兄威爾伯·菜特,生於米爾維爾,受過四年中等教育,曾獲奧伯林學院名譽博士學位,是美國航空俱樂部成員,1909年獲法國科學院金質獎章,弟奧維爾·萊特,生於代頓,受過中等教育,曾獲慕尼黑皇家技術學院、奧伯林學院、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許多高等院校名譽博士學位,是全世界幾乎所有航空協會和俱樂部名譽成員,曾獲梅里特勛章、富蘭克林獎章等。 據科技史籍記載,萊特兄弟從小聰慧過人,勤奮好學,並懷有翱翔天空的遠大理想。特別是德國著名飛行家利利恩塔爾(Li-lienthal,Otto 1848-1896,著有《鳥飛翔是飛行技術基礎》等書)經過幾千次實驗完成了人類第一次滑翔飛行的事跡,給了年輕的萊特兄弟極大的鼓舞。為實現飛行天空的理想,萊特兄弟一方面刻苦學習航空理論,鑽研數學、空氣動力學;另一方面努力實踐,進行簡單小型風洞試驗和近千次飛行試驗,終於在1903年設計製成用內燃機做動力、木料做骨架、帆布做機翼的有人駕駛雙翼飛機。同年12月17日在基蒂霍克試飛成功。飛行時間雖不足一分鍾(59秒),飛行距離只有259米,但在世界飛行史上卻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光輝一頁。這次試飛成功之後,萊特兄弟繼續努力改進飛機的結構,不斷進行飛行試驗。1908年在法國巴黎上空的一次飛行表演中,創下了飛行時間2小時22分23秒的最新紀錄,奪得最早發明飛機的「桂冠」,被人們譽為「飛機之父」。 然而,近年來,萊特兄弟最早發明飛機的結論卻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有人提出要改寫最早發明飛機的歷史。這就是從事航空史研究的權威專家、美國前空軍飛行員威廉·歐道伊爾和他的助手們,他們曾先後對《紐約時報》、《泰晤士報》記者宣稱,在萊特兄弟的雙翼飛機騰空前兩年,有一位德裔美國人古斯塔夫·懷特海德已將他發明的蝶形原始飛機試飛成功。他那架單引擎蝶形飛機使用的燃料是乙炔(俗稱電石氣)。威廉·歐道伊爾和他的助手們還依據古斯塔夫·懷特海德的原設計飛機圖紙復制了一具同樣引擎和一架原始蝶形飛機,並進行試飛與公布。當時曾邀請史密斯博物館派A出專家前去參觀和鑒定,但遺憾的是,邀請遭到斷然拒絕。史密斯博物館館長還在《國際先驅論壇報》上撰文論述萊特兄弟是世界上最早飛機的發明者。 鑒於史密斯博物館館長及專家們仍堅持原來的看法,威廉·歐道伊爾和他的助手們展開了一場為懷特海德正名之戰。威廉·歐道伊爾帶領著他的助手專程到古斯塔夫·懷特海德的故鄉以及美國各地沿著懷特海德足跡進行廣泛調查,並搜集了大量文字記錄,其中大部分是在懷特海德舊居的頂樓上發現的。這些飛機設計原始藍圖及大量航空飛行資料,足以證明懷特海德才是真正的「飛機之父」。懷特海德曾長期專心研究飛行原理、設計製造蝶形飛機並取得卓越成果,1901年8月14日在他家附近的空地上,他駕駛蝶形飛機升空離地面1米,飛行了800米,雖然升高飛行才1米,飛行距離僅800米,但它畢竟是人類航空史上「破天荒」的創舉。所以當時康涅狄格州的《橋港星期日先驅報》記者還曾特地詳細地報道過古斯塔夫·懷特海德設計、製造蝶形飛機試飛成功的經過並刊登了蝶形飛機草圖。這份一百多年前的珍貴報紙雖然顏色已變黃了,但它是重要的歷史與物證之一。 據國外傳媒披露,威廉·歐道伊爾和他的助手們已將古斯塔夫·懷特海德最早發明蝶形飛機的詳盡資料報請世界發明家協會審查與裁決,以期改變發明飛機的歷史,糾正謬誤,讓世界上第一位首創蝶形飛機的發明者古斯塔夫·懷特海德以當之無愧的最早飛機發明家身份,名列世界科技發明史冊,雄踞飛機發明家的榜首,讓萊特兄弟退居第二。究竟結果如何,尚待世界發明家協會通過調查研究做出權威結論。
⑷ 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的故事
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的故事:
萊特兄弟從小就對機械有著天生的愛好,從小就喜歡拆拆弄弄。他 們尤其對一些舊時鍾、磅秤最感興趣。不過威爾伯比奧維爾長4歲,威 爾伯常常與自己年齡相仿的男孩子們交往。奧維爾也有自己的好友。在家裡,兩兄弟自然玩在一塊了。
1878 年 6 月,他們全家從俄亥俄州的代頓市搬到了依阿華州的錫德臘皮茲市,住在該市的亞當街。聖誕節萊特兄弟的爸爸給他們帶回了一個"蝴蝶「玩具,爸爸告訴他們,這是飛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飛去。「鳥才能飛呢!它怎麼也會飛!」威爾伯有點懷疑,爸爸當場做了表演。
只見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鬆手,它就發出嗚嗚的聲音,向空中高高地飛去。兄弟這才相信,除了鳥、蝴蝶之外,人工製造的東西,也可以飛上天。於是,弟兄倆便把它拆開了,想從中探索一下,它為何能飛上天去。
從這以後,在他們的幼小心靈里,就萌發了將來一定製造出一種能飛上高高藍天的東西。這個願望一直影響著他們。為了改善家庭設施和環境,威爾伯和奧維爾一次又一次地努力著。兄弟倆先埋頭畫好圖樣,又四處尋找修繕房屋的材料,並承擔所有房子加工的車床活。他們不僅很快修建起一個舒適的前廊,並用花卉點綴走 廊的兩側,而且還重新裝修室內,改變房間的布置。
1884年他們全家從印第安納州的里士滿搬到了俄亥俄州。萊特兄弟都受到了良好教育,但都沒有得到文憑。奧維爾大學第三年(1889)就退學了,在哥哥的幫助下干起了印刷生意。維爾伯任編輯而奧維爾則是一部周刊West Side News(幾個月後成了Evening Item晚報)的出版商。
1890年初,他們研究報紙雜志的文章以及德國Otto Lilienthal的飛行器概念圖。他們對飛行的興趣隨著年齡的增長與日俱增。「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幸運地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環境里。在家裡, 大人們總是熱情鼓勵孩子們去追求知識,去調查研究一切奇特的現象。 換了另一個家庭環境,我們的好奇心也許早在它結出果實以前就被扼殺 了。」萊特兄弟高中畢業後辦起了「代頓周報」。聰明的他們把報紙辦得紅紅火火,但他們朝思暮想的還是機械。
1894年,他們把報紙典當給一家通訊社,開起了萊特自行車修理店(後成為萊特自行車公司)。從此他們開始從事自己夢想的事業。
1896年5月,他們關注了史密斯索尼安學院的Samuel Langley的蒸汽飛機模型的試飛、芝加哥工程師和致力於飛行研究的權威Octave Chanute在密歇根沙丘和湖邊幾部飛機模型的試飛。
1899年5月,威爾伯給史密斯索尼安學院寫了封信請求得到航空方面的信息和書籍。基於Sir George CAyley, Chanute,Lilienthal, Leonardo da Vinci以及Langley的草圖和靈感,萊特兄弟開始了他們的機械航空試驗。萊特兄弟完成了所有理論研究就開始動手實踐,他們的自行車店員Charlie Taylor成為了小組的重要一員,三人共同合作建造了第一架飛機引擎。
萊特兄弟不僅努力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十分注意直接向活生生的飛行物——鳥類學習。他們常常仰面朝天躺在地上,一連幾個小時仔細觀察鷹在空中的飛行,研究和思索它們起飛、升降和盤旋的機理。當年他們提出的許多新穎想法,都在以後的航空工業中得到了應用。
在吸取前人經驗教訓的基礎上,萊特兄弟開始了飛行器的研製。在無法得到別人資助的情況下,他們用自行車生意賺來的錢進行飛機的研製。兄弟倆的配合是完美無缺的。哥哥威爾伯勤勤懇懇,扎扎實實,擁有工程師的細致和謹慎;弟弟奧維爾則富有藝術家的想像力,敢於不斷創新。
兩顆智慧的大腦密切配合,相得益彰,正如威爾伯所說:「奧維爾和我一起生活,共同工作,而且簡直是共同思維,就和一個人一樣。兩兄弟認為飛機能不能順利飛行,關鍵就在於如何設計和控制它在飛行過程中各種受力間的平衡。
維爾伯·萊特用一張水平放置的紙演示了這個問題:如果讓它自由落下,在理想的平靜空氣當中,我們可以想像它一定是平穩落下,但理想條件是很罕見的,任何一點氣流都會使得紙張翻轉和飄盪。對於飛機來說,完全理想的空氣條件下,要實現上天並不難,但是天空中總是存在風,這就使得實現飛機飛行的關鍵,在於如何調節飛機前後左右各個方向的受力平衡,特別是飛機的重心和升力受力點之間的關系。
最初兄弟倆努力製造全尺寸的滑翔機,接連四個夏天,他們前往北卡羅來納州旅行,目的地是個與世隔離的岬角。氣象部門向他們建議,岬角風力大,是有利的練習場。之後不久,他們製作了第一架無人駕駛雙翼滑翔機,把它象風箏一樣放上了天。他們又在飛機的前面安裝了升降舵,也就是一種擺動舵,可以用來操縱橫軸。
萊特兄弟在公眾面前的形象始終是一體的,他們共享發明成果和榮譽。細心的傳記作者James Tobin發現威爾伯1899-1900年寫的「我的」機器和「我的」計劃之後全部由第一人稱單數改成了復數的「我們」和「我們的」,他說「很難想像奧維爾這么聰明出眾的人是以何種力量成功的,從俄亥俄州一個小店到和資本家、總統們商議,奧維爾做到了,他從始至終都是位領導者。」
1900年10月的一個傍晚,威爾伯·萊特趴在易碎的滑翔機骨架上,迎著海風飄了起來,他成功了。雖然這只是幾秒鍾的飛行,只有1米多高,但萊特兄弟的成就超過了試圖靠移動身體重量操縱飛行的李林達爾。第二年,兄弟倆在上次製作的基礎上,經過多次改進,又製成了一架滑翔機。這年秋天,他們又來到基蒂霍克海邊,一試驗,飛行高度一下子達到180米之高。
1900—1903年,他們製造了3架滑翔機並進行了1000多次滑翔飛行,還自製了200多個不同的機翼進行了上千次風洞實驗,修正了李林達爾的一些錯誤的飛行數據,設計出了較大升力的機翼截面形狀。在此期間,他們的滑翔機多次滑翔距離超過1000米。在當時看來,這可是不小的成就。
經過不斷鑽研,不斷改進,萊特兄弟不僅迅速掌握了當時的飛行器製造技術,而且在許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從1903年夏季開始,萊特兄弟著手製造這架著名的「飛行者一號」雙翼機。動力飛行首先需要一台發動機,但當時市面上根本沒有飛機的發動機出售,也沒有一家公司願意冒險製造航空發動機。
1903年12月17日。這天清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基蒂霍克還在沉睡,天氣寒冷,刮著大風,空曠的沙灘上靜靜地停放著一個帶著巨大雙翼的怪傢伙,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空曠的場地上冷冷清清,到現場觀看的只有5個人。10時35分,一切准備就緒。為了能夠率先登機試飛,兄弟倆決定以擲硬幣的方式確定誰先登機,結果弟弟奧維爾贏了。
奧維爾爬上「飛行者一號」的下機翼,俯卧於操縱桿後面的位置上,手中緊緊握著木製操縱桿,威爾伯則開動發動機並推動它滑行。飛機在發動機的作用下先是劇烈震動,幾秒鍾後便在自身動力的推動下從「斬魔丘」上緩緩滑下,在飛機達到一定速度後,威爾伯松開手,飛機象小鳥一樣離地飛上了天空。雖然「飛行者一號」飛得很不平穩,甚至有點跌跌撞撞,但是它畢竟在空中飛行了12秒共36.5米,才落在沙灘上。接著,他們又輪換著進行了3次飛行。
在當天的最後一次飛行中,威爾伯在30千米的風速下,用59秒飛了260米。人們夢寐以求的載人空中持續動力飛行終於成功了!不幸的是,幾分鍾後,一陣突然刮來的狂風把「飛行者」1號掀翻了,飛機嚴重損壞,但它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人類動力航空史就此拉開了帷幕。
「飛行者一號」是一架雙翼飛機,它的兩個推進螺旋槳分別安裝在飛行員位置的兩側,由單台發動機鏈式傳動。操縱系統採用升降舵在前、方向舵在後的鴨式布局,這也正是萊特兄弟對航空事業的最偉大的貢獻所在。李林達爾必須移動自己的身體,靠改變重心來操縱飛行器飛行,而「飛行者一號」的飛行員則通過機械裝置使整個翼尖捲曲來達到同樣的目的。
飛機的爬升和俯沖依靠安裝在飛機前部的一對雙翼升降舵;一對方向舵與機翼捲曲機構互相連接在一起,安裝在駕駛員身後。現代飛機轉彎和做機動動作的主要部件都可以從這第一架飛機上找到,盡管它是那麼原始。
⑸ 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飛機的人是誰
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飛機的人是萊特兄弟。
萊特兄弟是美國著名的發明家,哥哥是威爾伯·萊特,弟弟是奧維爾·萊特。
1901年下半年,萊特兄弟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能對模型機翼進行准確試驗的風洞,用兩個多月時間使用風洞進行了 200 多次各種類型翼面試驗,取得了一整套科學數據,並根據這些數據設計出飛機
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製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動力進行載人飛行的飛機「飛行者1號」,並且試飛成功。
1904~1905年,萊特兄弟又相繼製造了「飛行者2號」和「飛行者3號」。1904年5月26日,「飛行者2號」進行了第一次試飛。
1909年,獲得美國國會榮譽獎。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
(5)古代外國人發明飛機視頻大全擴展閱讀:
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的影響:
一、1908年初,當萊特兄弟製造第6架飛機成功之際,美國陸軍部表示願意觀看他們的一次飛行表演。此時,法國也願意購買他們的專利。
二、1908年8月8日,在法國巴黎附近的勒芒賽馬場,威爾伯駕駛「萊特A型」飛機圍著賽馬場在空中飛行了一分半鍾,飛行高度為10米,令在場觀眾驚嘆不已。
三、1908年,萊特兄弟在巴黎、倫敦和華盛頓贏得了很多榮譽,美國總統塔夫脫稱贊「這對傑出的美國兄弟全身心地投入了飛機製造事業」。至此,萊特兄弟聲名大振。
四、1909年3月,美國陸軍部正式向萊特兄弟訂貨。萊特兄弟在飛機上增加了專為瞭望員和機槍手准備的特別座位,為飛機應用於軍事奠定了基礎。
⑹ 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實用飛機的是誰
關於世界上最早的飛機到底是由誰發明的各國上存在爭議:
法國人認為世界最早的飛機由克雷芒·阿德爾(Clément
Ader)發明,於1890年10月9日在法國試飛成功。
美國人認為飛機的發明者是萊特兄弟(Wilbur
Wright和Orville
Wright),於1903年12月17日在美國試飛成功。
巴西人認為是巴西人阿爾貝托·桑托斯-杜蒙特發明了飛機,1906年10月12日桑托斯-杜蒙特的「14
bis」飛機成功地飛至60米高空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動力飛行,之前的飛行並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飛」的標准。
不過目前較為普遍的看法還是認為是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
⑺ 跪求一張動態圖。客機飛過天空,一個外國人把飛機拿下來看,又把飛機放飛!
親,是要的這個嗎??
⑻ 科學家根據什麼於1903年發明了飛機
美國人認為飛機的發明者是美國人萊特兄弟(Wilbur Wright和Orville Wright),根據鳥類飛行的原理於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點35分在美國試飛成功。
在真實且可產生升力的機翼中,氣流總是在後緣處交匯,否則在機翼後緣將會產生一個氣流速度為無窮大的點。這一條件被稱為庫塔條件,只有滿足該條件,機翼才可能產生升力。在理想氣體中或機翼剛開始運動的時候,這一條件並不滿足,粘性邊界層沒有形成。通常翼型(機翼橫截面)都是上方距離比下方長,剛開始在沒有環流的情況下上下表面氣流流速相同,導致下方氣流到達後緣點時上方氣流還沒到後緣,後駐點位於翼型上方某點,下方氣流就必定要繞過尖後緣與上方氣流匯合。由於流體黏性(即康達效應),下方氣流繞過後緣時會形成一個低壓旋渦,導致後緣存在很大的逆壓梯度。隨即,這個旋渦就會被來流沖跑,這個渦就叫做起動渦。根據海姆霍茲旋渦守恆定律,對於理想不可壓縮流體在有勢力的作用下翼型周圍也會存在一個與起動渦強度相等方向相反的渦,叫做環流,或是繞翼環量。環流是從機翼上表面前緣流向下表面前緣的,所以環流加上來流就導致後駐點最終後移到機翼後緣,從而滿足庫塔條件。由滿足庫塔條件所產生的繞翼環量導致了機翼上表面氣流向後加速,由伯努利定理可推導出壓力差並計算出升力,這一環量最終產生的升力大小亦可由庫塔-茹可夫斯基方程計算:L(升力)=ρVΓ(氣體密度×流速×環量值)這一方程同樣可以計算馬格努斯效應的氣動力。根據伯努利定理——「流體速度越快,其靜壓值越小(靜壓就是流體流動時垂直於流體運動方向所產生的壓力)。」因此上表面的空氣施加給機翼的壓力F1小於下表面的F2。F1、F2的合力必然向上,這就產生了升力。升力的原理就是因為繞翼環量(附著渦)的存在導致機翼上下表面流速不同壓力不同。
⑼ 誰發明了飛機啊美國人
飛機是20世紀初最重大的發明之一,公認由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他們在1903年12月17日進行的飛行作為「第一次重於空氣的航空器進行的受控的持續動力飛行」被國際航空聯合會(FAI)所認可,同年他們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
⑽ 最早的發明飛機的人,怎麼發明的
世界公認的最早飛機復發明制者是:美國人萊特兄弟。(兄威爾伯·萊特;弟奧維爾·萊特)。
由美國奧維爾·萊特駕駛一架由兄弟倆自製的名叫「飛鳥」的飛機試飛成功,開辟了人類航空事業的新紀元。首次試飛離開地面飛行120英尺(36.58米),持續飛行12秒,實現了持續的、有動力的、可操縱的載人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