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恐龍是上帝創造的嗎啊!!!
在今年暑假時,辦公室來了位年輕的女性大學生做一個月的「實習」,她在北京某個工業大學讀大學三年級,平常,我就是跟她打個招呼,一起吃個飯,也沒有做任何交談。 自從三月份我開始寫「分析基督教」的博客以來,辦公室的人漸漸搞清楚我到底在干什麼了,但是,李小姐到底年輕,而且因為是實習生,平常她就埋頭苦幹,也沒有聽到我們在聊什麼。 有那麼一天,辦公室的幾位年紀比較大的小姐正在跟我討論基督教的議題時,這位年輕的李小姐忽然好像在夢中醒過來,知道我們正在談她又興趣的題目「基督教」,她就小聲的問我「劉先生,你也懂基督教啊?」,我說「當然,我從小就是教會家庭長大,後來脫離了基督教」,她盯著我看了一會,好像覺得我做的不對,我可以感覺到她也正在研究基督教,可能正一步一步走向錯誤。 於是,我腦筋一動,就很快的想到我平常最喜歡問的問題,那就是「恐龍是上帝創造的嗎?」,當她聽到我拋出的問題,立刻就愣了一愣,然後,站了起來,然後走到我的身邊,然後,一個手的食指指著前面,而且,臉上有我這一輩子能看到的最奇怪的表情問我「劉先生,這個關於恐龍也要包括在基督教的問題里嗎?」,我很快的就轉頭反問她「難道研究聖經或基督教,恐龍不應當包括進去嗎?」, 「不是說上帝創造了整個世界嗎?為什麼不包括恐龍??」。 聽完我的「反問題後」,她立刻就楞住了,然後,返回她坐的椅子就坐了下去,我就告訴她「李小姐,你有個任務,就是想辦法想通恐龍是不是上帝造的??然後跟我解釋一下,為什麼聖經里從來沒有提過恐龍啊??」,「還有,伊甸園里有恐龍嗎?」, 「還有,諾亞方舟上,不是把地球上每一對動物要帶一對上方舟嗎??那麼恐龍也在裡面嗎??」,「恐龍這么超大體型,而且種類非常多,那個小小的方舟,放的下嗎??」 後面的幾天,每次看到她時,就看到她在傻傻的發愣,然後,我就開玩笑似的問她「李小姐,恐龍的問題想清楚了嗎??」,她總會很苦惱的搖一搖頭。一直到她離開公司,回到學校,始終,她沒想出來如何回答這個簡單問題。 我們都知道,地球差不多有45億年的生命,恐龍大約出現在兩億兩千萬年前,然後再六千萬年前消失,地球上到處留下了「龐大的恐龍骨頭」,有散落的,也有整體的,甚至還有恐龍蛋,還有胚胎,所以,恐龍的出現時肯定的,不是科學家幻想出來的動物。 但是,聖經,你不管如何去推算,上帝是在兩萬兩千年前創造世界的,這兩者間的數字實在相差太大,所以,只能說,聖經是「神話故事」。 而且,單是恐龍就有上千種類,有的身形巨大無比,可能一隻巨大型恐龍就可以把所謂的「諾亞方舟」給壓垮,變成「諾亞沉舟」,所以,諾亞方舟的故事,一聽就是瞎扯。 任何基督徒都不能否認恐龍的存在,我們今天用的「石油」英文名叫FOSSIL FUEL就是「化石燃料」,我不是恐龍方面專家,我也不是石油方面專家,但是,如果我沒有搞錯,石油應當就是這些龐大恐龍的化石屍體被地殼用高壓高溫給「提煉」了千萬年後得來的。 基督教一般都會「迴避」恐龍的問題,因為他們不可能有正確答案,因為,這個世界不是基督教所說的「人性上帝」所創造的,而是自然發生的。 有一派基督教的派系,甚至說「恐龍的骨頭是魔鬼故意做出來的,然後埋在地下好迷惑人類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多幼稚啊。所以,朋友們,在基督徒無法跟您合理的解釋恐龍跟上帝的關系之前,您最好還是別信基督教的。以免到時候會講不清楚。謝謝
『貳』 恐龍是什麼時候創造的,和人的關系是什麼
恐龍是前天創造的,後來上帝覺得它應當為人類讓位,
於是又毀滅了它.
『叄』 「恐龍」這個名稱是誰創建的
http://ke..com/view/3232.htm1.1名稱由來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發現禽龍之前,歐洲人就已經知道地下埋藏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巨大骨骼化石。直到古生物學家曼特爾發現了禽龍並與鬣蜥進行了對比,科學界才初步確定這是一群類似於蜥蜴的早已滅絕的爬行動物。 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查理德·歐文創建了「dinosaur」這一名詞。英文的dinosaur來自希臘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動物)。對當時的歐文來說,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動物」是指大的滅絕的爬行動物(實則不是)。實際上,那個時候發現的恐龍並不多。自從1989年南極洲發現恐龍化石後,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龍的遺跡。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龍至少有650至800多個屬(古生物學上的種屬,不完全同於現代動物的分類方式)。 後來,中國、日本等國的學者把它譯為恐龍,原因是這些國家一向有關於龍的傳說,認為龍是鱗蟲之長,如蛇等就素有小龍的別稱
『肆』 誰創造了「恐龍」這個名字
恐龍 :(Dinosaur)這個詞字面上的意義是「可怕的蜥蜴」。這個詞是由英國解剖學家理查歐恩爵士(1804-1892)所創造,用來描述不符合現今生物的化石遺骸。其中多數肉食恐龍長有羽毛。
『伍』 創造恐龍這個詞的是誰
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查理德·歐文創建了「dinosaur」這一名詞。英文的dinosaur來自希臘文deinos(恐怖專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屬動物)。對於當時的歐文來說,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動物」是指大的滅絕的爬行動物(實則不是)。實際上,那個時候發現的恐龍並不多。自從1989年南極洲發現恐龍化石後,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龍的遺跡。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龍至少有650至800多個屬(古生物學上的種屬,不完全同於現代動物的分類方式)。 後來,中國、日本等國的學者把它譯為恐龍,原因是這些國家一向有關於龍的傳說,認為龍是鱗蟲之長,如蛇等就素有小龍的別稱。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陸』 恐龍的來歷
恐龍的來歷:
恐龍屬脊椎動物爬蟲類,在古代期間大約五億七千萬至二億四千八百萬年前,柔軟無骨的生物演變出具有體內骨架的魚類;魚類又產生了在陸地上行走的兩生類,並接著演變出爬行類。其中一支爬行類演化為初龍類。
最早的恐龍出現大約距今二億四千萬年前,曾產於中生代之陸上沼澤,中頸尾皆長,後肢比前肢長且有尾,能夠直立。
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歐文爵士(1804-1892)用拉丁文給它們創造了一個名稱,即「恐怖的蜥蜴」。「恐龍」一詞由日本生物學家創造並引進中國。把這個拉丁名翻譯成了「恐龍」。恐龍不是蜥蜴。為地球首批可以單獨直立行走的高級生物體。
(6)恐龍誰創造擴展閱讀:
恐龍滅絕的原因如下:
1、氣候變遷說
6500萬年前,地球氣候陡然變化,氣溫大幅下降,造成大氣含氧量下降,令恐龍無法生存。也有人認為,恐龍是冷血動物,身上沒有毛或保暖器官,無法適應地球氣溫的下降,都被凍死了。
2、火山爆發說
因 為火山的爆發,二氧化碳大量噴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使得食物死亡。而且,火山噴火使得鹽素大量釋出,臭氧層破裂,有害的紫外線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滅亡。
『柒』 恐龍這個詞是誰發明的
曼特爾夫婦 在英國南部的蘇塞克斯郡有一個叫做劉易斯的小地方。180年前,這里曾經住著一位名叫曼特爾的鄉村醫生。這位曼特爾先生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心,特別喜愛收集和研究化石。行醫治病之餘,他常常帶著妻子一起爬山涉水去尋找和採集化石,足跡踏遍了周圍有岩層出露的溝溝坎坎。久而久之,曼特爾夫人也成了一位「自然之友」和化石採集高手。 1822年3月的一天,天氣非常的寒冷,可是曼特爾先生還是照常出門去給病人看病。夫人在家裡等著丈夫回來,心理總是惦記著他會不會著涼。後來,曼特爾夫人實在坐不住了,就帶上一件丈夫的衣服出門向著他出診的方向去迎接他。她走在一條正修建的公路上,公路兩旁新開鑿出的陡壁暴露出一層層的岩石。她習慣性地邊走邊觀察兩邊新裸露出來的岩層,忽然,一些亮晶晶的東西引起了她的注意。「這是什麼東西呢?」她一面自言自語,一面走上前去仔細觀看。哇!原來是一些樣子奇特的動物牙齒化石。這些化石牙齒太大了,曼特爾夫人從來沒有見到過這么大的牙齒。發現的興奮使得曼特爾夫人忘記了給丈夫送衣服這件事。她小心翼翼地把這些化石從岩層中取出來帶回了家裡。 晚些時候,曼特爾先生回到了家中。當夫人將新採集到的化石呈現在他眼前的時候,他驚呆了。他見過許許多多遠古動物的化石牙齒,可是沒有一種能夠與這么大、這么奇特的牙齒相似。 在隨後不久,曼特爾先生又在發現化石的地點附近找到了許多這樣的牙齒化石以及相關的骨骼化石。為了弄清這些化石到底屬於什麼動物,曼特爾先生把這些化石帶給了法國博物學家居維葉,請這位當時在全世界都是最有名的學者給予鑒定。 說實在的,居維葉也從來沒有見過這類化石,而他讀過的所有的由前輩科學家撰寫的書籍和論文中也從來沒有提到過這種化石。不過,居維葉還是根據他掌握的相當豐富的動物學知識做了一個判斷,他認為牙齒是犀牛的,骨骼是河馬的,它們的年代都不會太古老。 曼特爾先生對居維葉的鑒定非常懷疑,他認為居維葉的結論太草率了。他決定繼續考證。從此,只要一有機會,他就到各地的博物館去對比標本、查閱資料。 兩年後的一天,他偶然結識了一位在倫敦皇家學院博物館工作的博物學家,此人當時正在研究一種生活在中美洲的現代蜥蜴——鬣蜥。於是,曼特爾先生就帶著那些化石來到倫敦皇家學院博物館,與博物學家收集的鬣蜥的牙齒相對比,結果發現兩者非常地相似。喜出望外的曼特爾先生就此得出結論,認為這些化石屬於一種與鬣蜥同類、但是已經絕滅了的古代爬行動物,並把它命名為「鬣蜥的牙齒」。 後來,隨著發現的化石材料越來越多,人類對這些遠古動物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我們知道所謂的「鬣蜥的牙齒」這種動物實際上是種類繁多的恐龍家族的一員;它確實與鬣蜥一樣屬於爬行動物,但是它與真正的鬣蜥的親緣關系比起與其它種的恐龍的關系還要遠呢!但是,按照生物命名法則,這種最早被科學地記錄下來的恐龍的種名的拉丁文字並沒有變,依然是「鬣蜥的牙齒」的意思。不過,它的中文名稱則被譯成為禽龍。 因此請記住:禽龍是科學史上最早記載的恐龍。同時,別忘了曼特爾這個名字以及他那位熱愛大自然的妻子。 曼特爾夫人發現恐龍的故事確實很浪漫,曼特爾先生又能夠以一種嚴謹求實的態度來探索恐龍的歸屬問題,確實是邁出了人類科學地研究恐龍、認識恐龍的第一步。 但是在歷史上,人類早就發現過恐龍的化石,只不過是當時由於知識水平有限,還不能對這些化石進行正確的解釋而已。 早在1000多年前我國的晉朝時代,四川省五城縣就發現過恐龍化石。但是,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那是恐龍的遺骸,而是把它們當作是傳說中的龍所遺留下來的骨頭。 英國里丁大學的一位名叫哈士爾特德的研究人員根據一部歷史小說《米爾根先生的妻子》中發現的線索,經過很長時間的研究,翻閱了大量的資料,最近宣布他終於發現了如下的事實:1677年,一個叫普洛特的英國人編寫了一本關於牛津郡的自然歷史書。在這本書里,普洛特描述了一件發現於卡羅維拉教區的一個採石場中的巨大的腿骨化石。普洛特為這塊化石畫了一張很好的插圖,並指出這個大腿骨即不是牛的,也不是馬或大象的,而是屬於一種比它們還大的巨人的。 雖然普洛特沒有認識到這塊化石是恐龍的,甚至也沒有把它與爬行動物聯系起來,但是他用文字記載和用插圖描繪的這塊標本已經被後來的古生物學家鑒定是一種叫做巨齒龍的恐龍的大腿骨,而這塊化石的發現比曼特爾夫婦發現禽龍早出145年。因此,哈士爾特德認為,普洛特應該是恐龍化石的第一個發現者和記錄者。
『捌』 恐龍的名字是誰創造的
漢字"恐龍"是舶來詞,從日本來的.
"恐龍」一詞,是由希臘文Dinosaur翻譯而來,Dinos是恐怖的意思,Sauros是蜥蜴,Dinos和Sauros組合成Dinosaur,就是「恐怖的蜥蜴」的意思,日本學者最先譯為「恐龍」,後來中國也沿用了這個名稱。
恐龍,就是Dinosaur,就是對史前一些爬行動物的統稱。
龍,英文譯為Dragon,具有蛇身、蜥腿、鷹爪、鹿角、魚鱗等奇異的外形,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一種神異的瑞獸,與所謂的Dinosaur的概念並不相同。
『玖』 恐龍的姓名怎麼來的!誰最先發明這個名詞的
恐龍(Dinosaur)一詞來自希臘語,意謂『恐怖的蜥蜴』(十九世紀中葉,英國學者以希臘文的dino(恐怖的)和saur(蜥蜴)命名)。 因此,由它的名字看來使人們深信恐龍是一種巨大又恐怖的動物。當初發現恐龍的化石時,是一種巨大的恐龍化石,所以取了「恐龍」這個名詞;後來又陸續地發現小巧且溫馴的類別,但就沒有再改名稱,仍取之為「恐龍」。
1842年,英國古生學家查理德·歐文創建了「恐龍」這一名詞。英文的dinosaur來自希臘文deinos(意思是恐怖)Saurosc(意思是蜥蜴或爬行動物)。對於當時的歐文來說,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動物」是指大的滅絕的爬行動物。實際上,那個時候發現的恐龍並不多。自從1989年南極洲發現恐龍後,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龍的遺跡。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龍至少有650至700多種(生物學上的物種)。
隨著恐龍的大量發現及其研究的深入,恐龍的含義已有質的變化。這個最本質的變化就是:恐龍不僅是已滅絕的、巨大的遠古爬行動物,而且是能直立行走的遠古爬行動物。有些遠古的爬行動物,比如與恐龍同時代的翼龍、魚龍、蛇頸龍等,也是巨大而已經滅絕的動物。但它們不能用兩條或四條腿在陸地上行走,所以它們不是恐龍。爬行動物有的是匍匐前進的,走路時腹部緊貼著地面,四肢的著力支撐點在身體的兩側,如現今的龜、鱷等;有的走路時身體稍微離開地面,但只能走很短的路,如一種名為龍派克鱷的古代鱷魚,以及現代某些鱷;另外就是像恐龍一樣能在生物進化史上最成功的地方。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恐龍是生活在距今大約235億年至6500萬年前的、能以後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的、已滅絕的一類陸生爬行動物。
『拾』 是誰最先創造了"恐龍"這個名詞
「恐龍」一詞在西方指恐蜥(恐怖的蜥蜴),日本的古生物學家譯為恐龍,專後來流行於中國。古屬希臘語蜥蜴(Saurosc),特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類似蜥蜴的爬蟲。東方譯名這種語境里的「龍」特指該希臘語蜥蜴家族,如主龍、暴龍、異齒龍、梁龍、霸王龍等。就像「壁虎」的虎字是轉用性質。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