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家美德

發明家美德

發布時間:2021-09-16 21:13:43

⑴ 可以告訴我一些關於傳統美德的名人事例嗎

名人事例——寬容

春秋時期,「問鼎」的楚莊王。
一天晚上,攜愛妃舉辦燭光晚會,大宴群臣。酒至半酣,忽然一陣大風把蠟燭吹滅。一名武將欲乘黑調戲愛妃,被愛妃一把扯下盔上紅纓,愛妃建議楚王即刻點燈,看看哪個傢伙盔上紅纓已失,嚴加懲辦。朋友妻不可欺呀,何況是領導之妻呢?豈料庄王大度能容,下令眾將全都摘去盔上紅纓,然後方可點燈。不久,楚王御駕親征與敵國開戰,被困重圍,手下兵將四散奔逃,楚王命懸一發,忽然竄出一將拚死力戰,保楚王殺出重圍,撿回一條性命。楚王激動地說:「別人都自逃性命,唯有愛卿肯捨命救駕,你叫什麼?是哪個單位的?」該將答曰:「俺就是那日燭光晚會上調戲您媳婦的人啊!」

(傳說中,因為我說不出資料來源!)愛迪生製造了第一個燈泡,他讓他的一個弟子拿去試驗,卻被他摔碎了!弟子很羞愧。但是,當愛迪生製造出第二個燈泡時,不顧其他人的反對,依然給那弟子去試驗。愛迪生說「最大的寬容就是再給他機會!」

到報道的日子,林肯來到報道處考試,當他來到報道處時,發現監場的人是他曾經得罪過的人,他帶著沉重的考完。當他問起那件得罪過他的事時,那個人說:「有嗎?我不記得了。」

"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恕."安德魯·馬修斯在《寬容之心》中說了這樣一句能夠啟人心智的話.

http://..com/question/1885134.html

名言警句及名人事例

http://www.cnrr.cn/rr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2105&ID=20569

⑵ 關於愛迪生事跡的材料作文

12歲那年,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愛迪生開始在一趟列車上做報童。他每天凌晨早早登車,常常是晚上8、9點鍾方回到家裡,盡管累了一天,他還不肯休息,在實驗室里一呆就是半夜。後來,他覺得賣完報的空餘時間浪費掉了實在可惜,正巧列車上有一間吸煙室未被利用,經車長同意,愛迪生就把自己的實驗室搬到了列車上,利用一切閑暇來做實驗。在列車上做報童的日子裡,他還學會了使用印字機,自己創辦了一份獨具特色的報紙。然而,這樣的日子沒有堅持多久,不幸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在一次行車中,由於列車震動過大,一瓶白磷摔在地上自燃起來,多虧及時撲救才沒有發生大的損失,氣急敗壞的車長狠狠地抽了他一耳光,並把他的所有物品扔下了列車。

因為這一耳光,愛迪生的一隻耳朵喪失了聽力。然而列車長可以打聾愛迪生的耳朵,卻永遠不可能讓愛迪生真正趴下。愛迪生的一生中碰到過無數的困難和挫折,每一次他都堅強地挺了過來。

在不懈的努力下年,愛迪生的第一個發明——自動數票機問世了,他欣喜的把機器抱到了國會,遭到的卻是無情的拒絕,資本主義制度下,選票上玩花招是必然的,他們不需要清醒的機器。

愛迪生的第一個發明就這么破產了,沒有花費時間去悲傷,他很快把精力投入了下一項發明。從1869年到1910年,短短的41年間愛迪生共申請得1325項發明專利,平均每10多天就有一項,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在所有的發明中,電燈當屬愛迪生對人類最大的貢獻,這也是耗費他精力最多的一項發明。為了找到理想的燈絲,他先後試驗了1600多種耐熱材料和6000多種植物纖維,共失敗了8000多次。助手喪失了信心,家人也勸他放棄,他沒有搖頭,他不斷鼓勵著他們,努力嘗試著任何有可能的材料,連朋友的紅鬍子和中國的扇子都曾為他的試驗品,最後他終於獲得了勝利年10月21日,即他的葬禮舉行的日子,全美國所有的電燈都同時熄滅一分鍾,以此來紀念我們這位偉大的發明家,來紀念他這一重大發明。

在愛迪生的身上具備著人類的許多美德,勤奮無疑是這些美德中最顯著的一條。在他還是一個少年的時候,讀的書已比他自己還高。成年以後,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實驗室中度過的。每天只睡4、5個小時,常常是太累了就在實驗室里枕著書睡一會兒,睡醒後接著工作。在愛迪生心中,實驗室是他最好的休養場所,連新婚的日子都在實驗室中度過了。

⑶ 微笑提升美德的名人故事

司馬遷,《史記》作者,曾受腐刑,仍意志堅定著成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孫武,《孫子兵法》作者,曾在魏國謀官,卻被同門師兄龐涓嫉妒其才能,被誣告獲罪,施以臏刑。 貝多芬,偉大的作曲家,留下《命運》等交響曲,卻因耳朵失聰,一直與命運作斗爭,留下名言「扼住命運的咽喉」 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家貧,與貧窮作斗爭,據說《賣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自己的影子。 梵高,印象派大師,是天才卻也是瘋子,曾割掉自己的耳朵,應該說一直在備受病痛折磨,與病痛作斗爭 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一天給他的學生上課。他說:同學們,我們今天不講哲學,只要求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動作,把手往前擺動300下,然後再往後擺動300下,看看誰能每天堅持。過了幾天,蘇格拉底上課時,他請堅持下來的同學舉手,結果,90%以上的人舉起了手。過了一個月,他又要求堅持下來的同學舉手,只有70%多的人舉手。過了一年,他又同樣要求,結果只有一個人舉手,這個人就是後來也成為了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美國的「石油大王」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從小家教很嚴,靠給父親做「僱工」掙零花錢。他清晨便到田裡干農活,有時幫母親擠牛奶。他有一個專用於記賬的小本子,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後,按每小時0.37美元記入賬,爾後與父親結算。這是他做得很認真,感到既神聖又趣味無窮。更有意味的是,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嚴格照此辦理,並定期接受檢查,否則,誰也別想得到一分錢的費用。 洛克菲勒這樣做並非家中一貧如洗,也不是父母有意苛待孩子,而是為了從小培養孩子勤勞節儉的美德和艱苦自立的品格。那小賬本上記載的豈止是孩子打工賣力的流水賬,分明是孩子接受磨難和考驗的經歷! 其實,在不少發達國家,對待在校學習的孩子,要求也是非常「刻薄」的。在日本,許多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飯店洗碗,端盤子,在商店售貨或照顧老人,做家教等,掙錢交學費零用。美國人一貫教育孩子自主自立,七八歲的小孩就成了「小生意人」,出售他們的「商品」掙錢零用。美國中學生有個口號:「要花錢自己掙。」每逢假期,他們就成了打工族,學習自食其力。 愛迪生 (1847-1931) 19世紀被譽為科學的世紀,也是以科學的技術化和社會化為突出特徵的世紀。科學在這個世紀開始成為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風起雲涌的偉大創新轉變成為技術科學的巨大威力。這個世紀的一些科技巨擘繼續活躍於20世紀。托馬斯·阿爾沃·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就是其中之一。美國《生活》周刊不久前評出的過去1000年的100位最有影響力人物中,愛迪生名列第一。 愛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貧困,他的「學歷」是一生只上過3個月的小學,老師因為總被他古怪的問題問得張口結舌,竟然當他母親的面說他是個傻瓜、將來不會有什麼出息。母親一氣之下讓他退學,由她親自教育。這時,愛迪生的天資得以充分地展露。在母親指導下,他閱讀了大量的書籍,並在家中自己建了一個小實驗室。為籌措實驗室的必要開支,他只得外出打工,當報童、辦報紙。最後用積攢的錢在火車的行李車廂建了個小實驗室,繼續作化學實驗研究。後來,化學葯品起火,幾乎把這個車廂燒掉。暴怒的行李員把愛迪生的實驗設備都扔下車去,還打了他幾記耳光,據說愛迪生因此終生致聾。 愛迪生是美利堅民族崇尚的那種傳奇般的人物——雖未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但憑個人奮斗和非凡才智獲得巨大成功。他自學成才,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熱情和精力從千萬次的失敗中站了起來,克服了數不清的困難,成為美國發明家、企業家。他早年曾制定雙工式和四工式電報系統,發明自動電報幫電機。1877~1879年發明留聲機;實驗並改進了電燈(白熾燈)和電話。以後又制定了照明系統,並為實現集中供電進行了許多工作。他提出並採用直流三線系統。製成當時容量最大的發電機,並於1882年利用該機建成了第一座大型發電廠。在同時期,作了鐵道電氣化的試驗。1883年發現「愛迪生效應」,即熱電子發射現象。在電影技術、礦業、建築、化工等方面也有不少著名的發明,僅從1869年到1901年,就取得了1328項發明專利。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項新發明,他因此而被譽為「發明大王」。 愛迪生獻身科學、淡泊名利。在研製電燈時,記者對他說:「如果你真能造出電燈來取代煤氣燈,那你一定會賺大錢。」愛迪生回答說:「一個人如果僅僅為積攢金錢而工作,他就很難得到一點別的東西——甚至連金錢也得不到!」他一直被稱作現代電影之父,可是在電影界人士為他77歲壽辰舉行的盛大宴會上,他說:「對於電影的發展,我只是在技術上出了點力,其他的都是別人的功勞。」 愛迪生胸襟開闊、善處逆境。針對自己的耳聾不便,他說:「走在百老匯的人群中,我可以像幽居森林深處的人那樣平靜。耳聾從來就是我的福氣,它使我免去了許多干擾和精神痛苦。」1914年某天晚上,愛迪生的電影

⑷ 發明家牛頓的故事,有嗎急!急!急!

艾薩克·牛頓是曾出現過的最偉大、最有影響的科學家。他於1642年聖誕節出生在英格蘭伍爾斯索蒲村,這一年正值伽利略與世長辭。和穆罕默德一樣,牛頓也是一個遺腹子。童年時代的牛頓就顯示出巨大的力學天賦。他有一雙非常靈巧的小手。他聰明伶俐,但對功課卻總是粗心大意,在學校並未引起特別的重視。十幾歲時,母親讓他輟學,希望他能成為一位象樣的農民。幸虧他的母親被說服了,她相信了兒子的主要天賦不在於務農,而是另有所為。十八歲的牛頓進入劍橋大學後,迅速地掌握了當時的科學和數學知識,很快就開始進行獨立的研究工作。他在21到27歲期間為科學理論奠定了基礎,使隨後的世界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十七世紀中期是一個科學鼎盛的時期,該世紀初期望遠鏡的發明,使天文學的研究發生了徹底的革命。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和法國哲學家勒內·笛卡爾都極力勸告所有歐洲的科學家,再不要依賴亞里士多德的權威,而要親自做觀察和實驗。培根和笛卡爾的倡導為偉大的伽俐略所實踐。他用新發明的望遠鏡所做的天文觀測給天文學帶來了革命,他的力學試驗建立了現在人稱的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其他偉大的科學家,如發現血液循環的威廉·哈維和發現行星繞日運動定律的約翰尼斯·開普勒都為科學領域提供了新的基本知識,而且純科學成了知識分子的一種消遣,但還無法證明弗朗西斯·培根的預言:當科學被運用到技術領域時,就會使人類的全部生活方式發生革命。
雖然哥白尼和伽俐略澄清了古代科學中的一些錯誤觀念,為人類更好地了解宇宙作出了貢獻,但是還沒有一套系統的定律來把這些似乎是互不相乾的發現變成可以做科學預測的統一學說。是艾薩克·牛頓提出了這種統一的學說,從而使現代科學進入了它一直所遵循的航程。
牛頓一般不願意發表他的研究成果。早在1669年他就在他的大多數著作里對基本概念作了系統的闡述,但是他的許多學說卻在很久以後才公開發表出來。他公布的第一個發現是有關光的性質的一項突破性的貢獻。牛頓經過一系列認真的試驗,發現普通光是彩虹所有的不同色光的混合光。他還對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結果做了認真的分析,根據這兩個定律,1668年他設計並真正製造出了第一台反射望遠鏡,如今大多數天文台都使用這類望遠鏡。牛頓29歲時把他的這些發現及其許多其他光學試驗結果呈交給英國皇家學會。
僅就光學方面的成就或許就可以使他在本書中佔有一席之地,但是他在這方面的成就比起他在數學或力學方面的成就來,那就相形見絀了。他對數學的貢獻主要是發明了積分,這一成就可能是他在二十三、四歲時做出的,這一發明是當代數學中最偉大的成就,它不僅僅是許多現今數學學說產生的種子,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沒有這一工具現代科學在隨後就不會取得進展。如果牛頓僅僅發明了積分而別無所獲,也可以使他在本冊中排到相當高的名次。
但是牛頓最重要的發現是在力學方面,力學是研究物體運動的科學。伽俐略發明了第一運動定律,這一定律描述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物體運動的情形。當然在現實中所有的物體都受外力作用,力學中最重要的問題是這種情況下物體怎樣運動。牛頓提出的最著名的第二運動定律,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一定律可能被理所當然地視為經典物理學中最基本的定律。他的第二定律(其數學表達式為F=ma)可表述為: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即速度變化率),與作用在該物體上的合力成正比,與物體的質量成反比。除了這兩個定律外,牛頓又提出了著名的第三運動定律(這定律可表述為,有作用力即外力就必然有反作用力,且兩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和他的科學定律中最著名的定律——萬有引力定律。這四條定律一起構成一個統一的體系,實際上所有的宏觀力學體系都可以利用這一體系來加以研究和預測,從單擺的振動到行星繞日在其軌道上運動都用得上。牛頓不僅提出了這些力學定律,而且還利用積分這一數學工具說明了如何利用這些基本定律來解決實際問題。
牛頓定律可以而且已被用來解決極其廣泛的科學和工程學方面的問題。牛頓在世時,他的定律的最有戲劇性的應用是在天文學領域里。他在這個領域里也處於領先地位。1687年發表了他的偉大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人們通常只稱作《原理》),在該書中他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和運動定律,並說明如何利用這些定律來准確預測行星繞日的運動。牛頓的這一壯舉圓滿地解決了動力天文學的主要問題,即准確預測星體和行星的位置和運動。因此牛頓常被認為是所有的天文學家之魁。
應該怎樣評價牛頓在科學中的重要地位呢?如果我們翻閱一部科學網路全書的索引,就會看到提到牛頓及其定律和發現的條目比任何其他一個科學家都要多(也許多二到三倍)。況且我們還要考慮其他偉大的科學家對牛頓的評價。萊布尼茲決不是牛頓的朋友而是與他進行過唇槍齒劍之爭的對手,他寫道:「從有世以來,到牛頓所處的時代,他在數學領域所做的工作佔了整個的絕大部分。」偉大的德國科學家拉普拉斯寫道:「《原理》一書比任何其他天才的作品都出類拔革。」拉格朗日常說牛頓是曾經出現過的最偉大的天才。厄恩斯特·馬赫在1901年寫道:「自從牛頓時代以來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牛頓力學在演繹上、形式上和數學上的進展。」這也許說出了牛頓的偉大成就的關鍵所在:他發現科學是一門由孤立的事實和定律構成的雜學,它能描述一些現象,但只能預測幾種現象,他為我們留下了一個統一的定律體系,這個體系能解釋大量的物理現象,能用來做准確的預測。
由於篇幅有限,不能把牛頓所有的發明都一一包羅進來,因此他的小發明就其本身來看雖然也是重要的成就,但這里只好忽略不提了。牛頓對熱力學(對熱的研究)和聲學(對聲的研究)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他提出了極其重要的物理學定律:動量守恆定律和角動量守恆定律;他發現了數學中的二項式定理;他第一次對星體起源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釋。
現在讀者雖然會認定牛頓是曾出現過的最偉大、最有影響的科學家,但是仍然會提出為什麼把牛頓排在如亞歷山大大帝和華盛頓這樣重大的政治人物以及如耶穌·基督和喬達摩·佛倫這樣重大的宗教人物之前呢?我自己的觀點是:盡管政治變化是重大的,但仍有理由認為在亞歷山大之死前後1000年間的大多數生活方式並沒有發生變化。同樣,就主要的日常活動而論,大多數人在公元前後3000年間的生活方式也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在過去的500年中,隨著現代科學的出現,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發生了徹底的變化。但是與1500年的人們相比,我們的吃喝穿戴有了變化,我們的娛樂活動也有了很大的改觀。科學發現不僅僅使技術和經濟發生了革命,而且使政治、宗教思想、藝術和哲學發生了徹底的變化。科學革命使人類所有的活動方式均有變化。正因為如此,許多科學家和發明家才被列入本冊。牛頓不僅僅是無與倫比的科學家,而且是科學理論發展中最有影響的人物,因此在任何一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人物冊上,他名列前茅是當之無愧的。

⑸ 富蘭克林用哪13種美德約束自己

本傑明·富蘭克林用節制、沉默寡言、生活有秩序、決斷、儉朴、勤勞、誠懇、正直、中庸、清潔、寧靜、貞節、謙虛等十三項美德來約束自己。

其實,早在1725年富蘭克林就已經關注了中國的文化,其中就包含了中國的傳統的道德文化,他希望能夠將中國的文化以自己的方式搬回自己的國土,並使其得到廣泛 傳播。

1738年,32歲的富蘭克林通過閱讀杜海爾德所編的《中華帝國概況》一書,對中國文化有了更加深入而廣泛的了解。

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欣賞不只停留在表面上。本著實用主義的原則,他把從中國文化中吸收的精華運用於美國社會和文化的構建和發展。富蘭克林在接觸中國文化時是多方面的。根據王學良博士的研究,富蘭克林從當時中國森林資源的砍伐中預見了能源的缺乏;從中國北方的取暖方法中獲得啟示而改良了美國的取暖爐,發明了富蘭克林式火爐;他直接或間接地了解了中國社會及政治制度、中國的絲織和瓷器製造、中國的園藝、造船和航海等。作為美國的開國元勛,富蘭克林把這些成果恰到好處地運用到了美國社會和生活中。

⑹ 富蘭克林制定的美德計劃對他一生有什麼影響

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 (又譯班哲明·富蘭克林).[1] 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美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同時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傑出的外交家及發明家。他是美國獨立戰爭時重要的領導人之一,參與了多項重要文件的草擬,並曾出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成功取得法國支持美國獨立。本傑明·富蘭克林曾經進行多項關於電的實驗,並且發明了避雷針。他還發明了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本傑明·富蘭克林是共濟會的成員,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他曾是美國首位郵政局長。法國經濟學家杜爾哥評價富蘭克林:「他從蒼天那裡取得了雷電,從暴君那裡取得了民權。」

⑺ 「慧駰國」的兩大美德是什麼

「慧駰國」的兩大美德是友誼和仁慈。

慧駰國(Houyhnhnms),是喬納森·斯威夫特傑出的游記體諷刺小說《格列佛游記》中虛構的國家名。書中的主人公格列佛被放逐到"慧駰國"。

格列佛被放逐到"慧駰國"。這兒馬是該國有理性的居民和統治者。而"列胡"(雅胡、野胡、耶胡、野猢等多種名稱是翻譯的問題)則是馬所豢養和役使的畜生。

格列佛的舉止言談在"慧駰國"的馬民看來是一隻有理性的"列胡"。 在"慧駰"各種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駰"國。然而"慧駰"國決議要消滅那裡的列胡。

所以格列佛的願望無法實現。無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離開該國打道回府。格列佛懷著對"慧駰國"的嚮往,一輩子與馬為友,並且厭棄了世俗,決心不與他人同流合污。將慧馬與列胡作對比,凸顯了理智、仁慈、友誼的人性的可貴和貪婪、無信,嫉妒的醜陋。

(7)發明家美德擴展閱讀:

一、主題思想

小說第一卷中所描繪的小人國的情景乃是大英帝國的縮影。英國國內托利黨和輝格黨常年不息的斗爭和對外的戰爭,實質上只是政客們在一些國計民生毫不相乾的小節上勾心鬥角。

小說的第二卷則通過大人國國王對格列佛引以為榮的英國選舉制度、議會制度以及種種政教措施所進行的尖銳的抨擊,對英國各種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懷疑和否定。

小說的第三卷,作者把諷刺的鋒芒指向了當時的英國哲學家,脫離實際、沉溺於幻想的科學家,荒誕不經的發明家和顛倒黑白的評論家和歷史家等。

小說第四卷,作者利用格列佛回答一連串問題而揭露了戰爭的實質、法律的虛偽和不擇手段以獲得公爵地位的可恥行為等。

二、作品賞析

作者的文筆樸素而簡練。例如文中寫到格列佛在小人國抄錄了一段官方文告,它贊頌國王是「舉世擁戴」的「萬王之王」,「腳踏地心、頭頂太陽」,等等。格列佛還在括弧里不動聲色地解釋道:「周界約十二英里」。

隨著這句解釋,那「直抵地球四極」的無邊領土陡然縮為周邊不過十餘里的彈丸之地。這種反差令人捧腹。括弧里的話顯示出作者樸素又實事求是的敘述風格,他似乎無意對此評論,只是在客觀忠實地為我們解釋利立浦特的尺度。

他曾經聲明:「我寧願用最簡單樸素的文筆把平凡的事實敘述出來,因為我寫這本書主要是向你報道,而不是供你消遣。」

盡管小人國、大人國、慧駰國的情景各異,主人公的境遇也不相同,但整部小說的布局、風格前後一致,格列佛每次出海的前因後果都有詳盡的交待,復雜紛繁的情節均按時間、空間順序依次描述,文字簡潔生動,故事性強,因而數百年來,《格列佛游記》在歐洲各國雅俗共賞,婦孺皆知。

《格列佛游記》以較為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幻想的離奇情節,深刻地剖析了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作品熔現實與幻想與一爐,將兩者進行對比,用虛實的反差來完善諷刺的藝術效果,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⑻ 影響世界的大發明家故事的介紹

大風車好故事系列叢書和小讀者們見面了,本套叢書包括唐詩、中國寓言故事、伊索寓言故事、成語故事、安徒生童話故事、格林童話故事、中國神話故事、外國神話故事、拼搏進取故事、傳統美德故事,以及影響世界的大科學家和大發明家的故事等。整套書內容豐富、結構合理,設計獨具匠心,適合各年齡段小讀者輕松閱讀。《影響世界的大發明家故事》從軍事、化工、機械、醫葯等多方面精選了古今中外有影響的發明創造故事,並以清新流暢的文筆真實反映了世界各國各個時期的科學發明及發明家的艱辛而又傳奇的發明經歷。為了方便小讀者的閱讀,我們特別標注拼音,並根據故事情節,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圖,使小讀者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接受心靈的啟迪,靈魂的震撼,才智的吸納。希望本套叢書能成為小讀者們的良師益友,使他們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還能夠達到啟迪心靈、開發心智的目的。

⑼ 求中國古代 各種美德的代表人物 具體如下

HELLO,最最是春天為您解答


個個草包

權臣和珅新修了一所府第,請紀曉嵐題一匾額。紀曉嵐提筆給他題了「竹苞」二字,說是「竹苞松茂」之意。和珅高興地把它懸在正廳,乾隆皇帝見了,對和珅說:「卿被紀曉嵐捉弄了!把『竹苞』二字拆開來,不就變成『個個草包』四個字嗎?」和珅哭笑不得。

曹沖 : 王氣逼人的神童 典故:曹沖稱象 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象的重量,沒人知道怎樣稱象的重量。曹沖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於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太祖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作了。

晉代車胤小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晉代孫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

沈萬三:名富,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曾助朱元璋修南京城,個人承包三分之一工程費用。其孫捲入藍玉之案被充軍雲南,財產沒收。其財富來源一說為海上貿易所得,可能算是歷史上最早得國際貿易商人。建議入選。

閱讀全文

與發明家美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