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傣族造傣家竹樓的原因
竹樓是傣家傳統的建築形式 傣家人居住區地處亞熱帶 氣溫高 據說竹樓有利於防酷熱和濕氣
因此 傣家人家至今依然保持著多起竹樓傍水而居的習慣
2. 西雙版納傣族竹樓的介紹
西雙版納傣族竹樓是「干欄」式建築,早先以竹子為主要材料修建,建房始祖是帕雅桑目底。
3. 傣族竹樓的介紹
傣族竹樓是一種干欄式建築,主要用竹子建造,因而稱為「竹樓」。傣族竹樓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築。下層高約七八尺,四無遮欄,牛馬拴束於柱上。上層近梯處有一露台,轉進為長形大房,用竹籬隔出主人卧室並兼重要錢物存儲處;其餘為一大敞間,屋頂不甚高,兩邊傾斜,屋檐及於樓板,一般無窗。若屋檐稍高則兩側開有小窗,後面開一門。樓中央是一個火塘,日夜燃燒不熄。屋頂用茅草鋪蓋,樑柱門窗樓板全部用竹製成。建築極為便易,只須伐來大竹,約集鄰里相幫,數日間便可造成;但也易腐,每年雨季後須加以修補。傣族人民多居住在平壩地區,常年無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達21℃,沒有四季的區分,干欄式建築是很合適這種環境。
4. 傣家竹樓的簡介。
傣家竹樓
傣家竹樓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築。下層高約七八尺,四無遮欄,牛馬拴束於柱上。上層近梯處有一露台,轉進為長形大房,用竹籬隔出主人卧室並兼重要錢物存儲處;其餘為一大敞間,屋頂不甚高,兩邊傾斜,屋檐及於樓板,一般無窗。若屋檐稍高則兩側開有小窗,後面開一門。樓中央是一個火塘,日夜燃燒不熄。屋頂用茅草鋪蓋,樑柱門窗樓板全部用竹製成。建築極為便易,只須伐來大竹,約集鄰里相幫,數日間便可造成;但也易腐,每年雨季後須加以修補。
http://ke..com/view/32923.htm
5. 傣家竹樓的介紹
傣家竹樓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築。下層高約七八尺,四無遮欄,牛馬拴束於柱上。上層近梯處有一露台,轉進為長形大房,用竹籬隔出主人卧室並兼重要錢物存儲處;其餘為一大敞間,屋頂不甚高,兩邊傾斜,屋檐及於樓板,一般無窗。若屋檐稍高則兩側開有小窗,後面開一門。樓中央是一個火塘,日夜燃燒不熄。屋頂用茅草鋪蓋,樑柱門窗樓板全部用竹製成。由於該地區盛產竹材,所以許多住宅用竹子建造,稱為竹樓。粗竹子做骨架,竹編篾子做牆體,樓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頂鋪草,主柱有24條。
6. 傣家竹樓有什麼故事
西雙版納的竹樓
西雙版納傣族村寨,大多坐落在平壩江邊湖畔。掩映在翠竹叢林的竹樓,遠望影影綽綽,似隱似現,近看整齊有序,小巧別致,精工細琢,別有特色。
竹樓,顧名思義,是以竹為材料建造的房子。這種古代干欄式建築,外形像一隻躍躍開屏的金孔雀,它以「金雞獨立」的舞姿站立於翠竹綠林之中,又像一頂巨大的帳篷遮掩在藍天綠地之間。
相傳,竹樓的發明人和創建者,是古代青年帕雅桑目蒂。他勇敢、善良,想用本地盛產的竹子給傣家人建造竹樓,使人們不再棲息於叢林和大樹幹上。他終日苦思冥想,幾度構思、試驗,又幾度失敗。有一天,下起大雨,帕雅桑目蒂偶然見到一隻卧在地上的狗,雨水順著密密的狗毛由上而流淌,而狗身上卻不存水。他由此受到啟發,先試造了一個坡形的狗頭窩棚。後來,天王神帕雅英變成鳳凰飛來,不停地向他展翅示意,讓他把屋脊建成人字形;鳳凰又向他搖頭晃尾,示意屋子的兩側要用東西蒙好,才能為人們擋風遮雨。鳳凰又以高腳站立的姿勢向帕雅桑目蒂示意,要把房屋建成上下兩層的高腳樓房。帕雅桑目蒂便依照天王神的旨意為民造房,終於建造出如金孔雀站立般的傣家竹樓。
如今,當你走進傣家竹籬笆,登上多級木梯,來到樓上的室外走廊和陽台,陽台放著日用的竹筒、水罐等,這是傣家打水貯水用來做飯、洗手洗腳的必備傢具,有的竹樓上還有沖涼洗澡的浴室。小小陽台雖然結構簡易,卻是人們用來乘涼或做手工、針線活的好地方。樓房分為堂屋(正房)和卧室,堂屋設在一進門處,比較寬敞,中間鋪滿大竹席,可在此招待客人吃飯、聊天、商談各種事宜。堂屋裡都設有火塘,並支有三角鐵架,用來架鍋、商談各種事宜。堂屋裡都設有火塘,並支有三角鐵架,用來架鍋、坐壺,做菜燒飯。經堂屋向里去,便是用粗竹篾或用木板隔開的寢室,一家幾代人便在此處席而眠。外人均不可入內。傣家竹樓的整體,不僅樣式美觀,結構合理而堅固,布局得當。特別是夏季通風涼爽,最適宜於西雙版納多雨、炎熱的天氣。而且,樓分為兩層,人住上層,可避免或減少受毒蛇、毒蟲的侵襲,樓下便可用來飼養雞鴨牛羊家禽畜,還可堆放雜物、存放常用的農具等。
西雙版納盛產品種繁多、質地良好的竹子、易於供用戶就地取材。竹樓用的竹料很多,僅大柱子小柱子就要用幾十根。有的還要用百根之多。竹樓,名副其實,它的梁、柱、牆板以及連接各部分用的篾釘、楔子及其它所有部件,全部用竹料製成,用以組合連接成完整的竹樓。傣家人精心設計建成的竹樓,既別致、美觀、又很實用。
7. 傣族人建造竹樓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傣族人居住區地處亞熱帶,氣溫高,雨水多,空氣濕度大,竹樓有利於防酷熱和濕氣。所以,傣家竹樓是傣族祖先因地制宜創造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民居,一直保持至今。
8. 傣家竹樓是怎麼來的它是怎麼建造的 。
竹樓是西雙版納地區傣族古老的住房,它是一種干欄式建築。傣家人稱這種干欄式樓房為「很」,即「鳳凰展翅」的意思。相傳,竹樓的發明人和創建者,是古代青年帕雅桑目蒂。他勇敢、善良,想用本地盛產的竹子給傣家人建造竹樓,使人們不再棲息於叢林和大樹幹上。他終日苦思冥想,幾度構思、試驗,又幾度失敗。有一天,下起大雨,帕雅桑目蒂偶然見到一隻卧在地上的狗,雨水順著密密的狗毛由上而流淌,而狗身上卻不存水。他由此受到啟發,先試造了一個坡形的狗頭窩棚。後來,天王神帕雅英變成鳳凰飛來,不停地向他展翅示意,讓他把屋脊建**字形;鳳凰又向他搖頭晃尾,示意屋子的兩側要用東西蒙好,才能為人們擋風遮雨。鳳凰又以高腳站立的姿勢向帕雅桑目蒂示意,要把房屋建成上下兩層的高腳樓房。帕雅桑目蒂便依照天王神的旨意為民造房,終於建造出如金孔雀站立般的傣家竹樓。竹樓外形象一頂巨大的帳篷建架在立於地面的木柱之上,樓底木柱林立,四周無遮擋,專用於關養牲畜家禽,堆放柴禾和雜物。樓房四周或用木板裝柵,或圍以竹籬。樓室門外有一走廊,一側搭著登樓的木梯,一側搭架著露天陽台。陽台上擺有裝水的壇罐器皿,設有欄桿,專供家人洗漱沖涼。竹樓因四腳懸空,八面來風均可從腳下吹過,這使住房乾爽、透氣。人在屋內,光腳踩在涼涼的竹皮編織的地板上,或席地而坐,喝上幾口涼茶,渾身上下便愜意涼爽起來。在人字形的屋脊下,是四個屋面,上下重掾。門內樓室四周,或柵木板,或圍竹板,中間設有一道隔牆,將樓室分為內外兩間。外間稱「那晃」(堂屋)。一側設有火塘,是生火做飯、取暖和接待來客的地方,有如現代住房的客廳;內間稱為「黃暖」是全家老小的卧室。卧室內僅鋪厚墊,不用床架,床與床之間略有距離,以黑布帳子相隔,「黃暖」一般不允許外人擅自闖入。傣家竹樓均獨立成院,並以整齊美觀的竹柵欄為院牆,也有築矮牆為院牆的。以此標出院落的范圍。院內栽花種果,有芭蕉葉「搖扇」,有翠竹襯托,有果樹遮陰,有繁花點綴,一幢竹樓如同一座園林。干欄式的竹樓,可以避免地下濕氣侵入人體,又避免地表熱氣熏蒸,是熱帶、**帶地區極為舒適的居室。傣族村落都在平壩近水之處,小溪之畔大河兩岸,湖沼四周,凡翠竹圍繞,綠樹成蔭的處所,必定有傣族村寨。大的寨子集居二三百家人,小的村落只有十多家人。房子都是單幢,四周有空地,各人家自成院落。騰龍沿邊的住宅,多土牆平房,每一家屋內一間隔為三間,分卧室客堂,這顯見是受漢人影響,已非傣族固有的形式;思普沿邊則完全是竹樓木架,上以住人,下棲牲畜,式樣皆近似一大帳篷,這與《淮南子》所記「南越巢居」的情形完全符合,也正是史書所記古代僚人「依樹積木以居」的「干闌」住宅,這算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築。
9. 傣族竹樓的資料
傣族竹樓是另一種干欄式住宅。雲南西雙版納是傣族聚居地區,這里的地形高差變化較大,北部為山地,東部為高原,西部卻為平原。全區氣候差別也大,山地海拔達1700米,屬溫帶氣候;平原海拔750-900米,屬亞熱帶氣候;有的河谷平原,海拔只有500米,已經屬於熱帶氣候了。傣族人民多居住在平壩地區,常年無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達21℃,沒有四季的區分。所以在這里,干欄式建築是很合適的形式。由於該地區盛產竹材,所以許多住宅用竹子建造,稱為竹樓。
結構說明粗竹子做房子的骨架,竹編篾子做牆體,樓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頂鋪草,主柱有24條。所以竹樓用料簡單,施工方便而且迅速。
生活用途竹樓的平面呈方形,底層架空多不用牆壁,供飼養牲畜和堆放雜物,樓上有堂屋和卧室,堂屋設火塘,是燒茶做飯和家人團聚的地方;外有開敞的前廊和曬台,前廊是白天主人工作、吃飯、休息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既明亮又通風;曬台是主人盥洗、曬衣、晾曬農作物和存放水罐的地方。這一廊一台是竹樓不可缺少的部分。這樣的竹樓一防潮濕,二散熱通風,三可避蟲獸侵襲,四可避洪水沖擊。因為這里每年雨量集中,常發洪水,樓下架空,牆又為多空隙的竹篾,所以很利於洪水的通過。傣族多信佛教而且迷信禁忌也多,幾乎村村都有佛寺。規定在佛寺的對面和側向不許蓋房子;民房的樓面高度不許超過佛寺中佛像坐台的檯面。由於經濟上的懸殊差別,村裡百姓的住房本來在大小和質量上無法與頭人相比,但還在建房上作了許多規定,如勞動百姓的住房不能建瓦房,不準做雕刻裝飾,廊子不許作三間,堂屋不能用六扇格子門,甚至樓梯也不許分作兩段,樓上樓下的柱子不能用一根通長的木料,還不得用石頭柱礎等等。這種種限制的確也影響了民居建築在技術上的發展,使大量民居不可能保持很長的壽命。
10. 傣家竹樓的發展
傣家竹樓的變化
解放後,特別是近幾年來,傣家的竹樓已發生很大變化,多數竹樓已改為木樓或竹木結構的樓房,茅草蓋頂已改為木板蓋頂或瓦頂;掌房周圍也要裝木欄干,可以憑欄眺望小園幽徑,樓房開玻璃窗,懸掛美麗的窗簾給古老的竹樓抹上了現代的色彩,又別有一番情趣。
走在傣族寨子里,常常可以見到一排排長得很高的仙人掌圍成的院牆。那仙人掌上長滿了刺,或許可以更有效地起到護家的作用。可實際上,傣家人的大門是很少上鎖的。所以,那滿身是刺的仙人掌怕也只能是亞熱帶植物雕塑出的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