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我所創造的怪物豆瓣

我所創造的怪物豆瓣

發布時間:2021-09-16 19:06:58

① 請把這篇英文影評翻一下

終於翻完了。。。覺得這篇英文影評有點零碎,有些地方跳躍得莫名其妙,對電影的理解也一般。。。本人英語很爛,權當鍛煉,翻譯有表達不到位的地方或者語法和理解錯誤,還請諒解。
翻譯如下:
————————————————————————
許多動畫片都有極富創造性的續集,夢工廠的《怪物史萊克》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Brad Bird(布拉德伯德)的《料理鼠王》卻是真正讓我為之激動的一部動畫。雷米,這個超級可愛的,堅定的,天賦異稟並懷著一顆真誠心靈的英雄小鼠,讓我在觀影過程中非常好奇到底它的命運中會有怎樣的奇遇,現在看來,它已經征服了法國廚界,登上了烹飪藝術的巔峰。我覺得去競爭這些虛名並不是雷米想要的,{de Gaullean 不知道什麼意思,好像是某種俚語,所以整句話都無法解釋}

雷米是一個龐大耗子家族的一員(更像個耗子部落,個人覺得,這個詞更適合),混跡於巴黎郊區各種垃圾箱和下水道,一隻正常的老鼠,看起來日子就應該這么過。他慈愛的父親Django命令雷米「好好吃你的垃圾!」有著傑出嗅覺的雷米當然不從,它就這么被趕出了溫暖的小鼠窩,開始在人類村舍的天花板上出沒尋找食物,這簡直讓我們這些屏幕下的觀眾恨得牙癢(誰敢說在現實里一點都不討厭老鼠?),接著屏幕上劇情一轉,他們被下水道突如其來的激流一陣席捲,雷米開始了新的旅程。

雷米(Patton Oswalt配音)那一直牛B的或者對一隻老鼠來說更像是詛咒的優雅品味和它與生俱來的靈敏嗅覺又開始覺醒了,它開始在這個法國烹飪大師Gusteau(Brad Garrett配音)的飯店廚房裡偷偷潛伏下來。

Linguini和雷米在這里機緣巧合的認識了,可他們之間卻不能建立信任和友好的交流。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雷米挺身而出施展自己的天賦拯救了Linguini,它用幾種常用的佐料拯救了Linguini的一鍋湯,Linguini一湯成名,和雷米也終告和解,重裝上陣,組成了一對烹飪組合。這一切都始於一個有風險前提和目的,影片的成功來自卡通元素,喜劇元素,豐富的想像力,以及最重要的,擬人化。這部動畫最吸引人的就是雷米的謙虛也好,羞怯也好,都通過擬人化的方式表現了出來,即便它其實只是只老鼠。雷米的身體語言是如此的生動,生動到很多真實的人類都不一定能表現得出。

布拉德伯德和他的製片人約翰拉薩特,現在通過這部動畫已經成了3D動畫這個領域的班霸。毫無疑問,伯德製作過《超人總動員》,還有那部非常精彩的,把一個機器人的敏感,溫柔和豐富的感情都通過動畫表現出來的《鋼鐵巨人》,一如現在的雷米。伯德有著異於常人的對細節的洞察力,廚房裡的每一個道具,每一種器皿,每一類食材,在影片里都生動得那麼淋漓盡致,生動得讓我覺得如果真有一個雷米一樣的老鼠在美食頻道開個「鼠鼠皆能烹」的節目,我是決計不會換台的。

沒有任何懸念,《料理鼠王》絕對是今年最棒的電影之一。每一次一部動畫電影大熱大賣,你都得逼著自己認認真真看完,然後思考怎麼這些大賣的動畫片都已經不僅僅適合兒童,即使全家一起看也沒人郁悶,甚至老骨頭些都能各得其所,從中找些許快樂。。。這說法絕不誇張!

② 誰能告訴我,《灼眼的夏娜》好看在哪些地方 為什麼我不覺得這很好看呢求指點!!! PS 我只看

大家都是來看釘宮的(夏娜的CV)。
覺得好看的都是小說原作黨吧~
你看了十集覺得不好看,是因為劇情莫名其妙覺得看不懂吧,火霧戰士為何而戰,紅世魔王又是什麼東西。
這本小說大意就是紅世的怪物們覺得人間的東西比較好吃,所以過來吃人類,人類身上的存在之力讓他們很滿足。紅世的比較牛逼的怪物叫做紅世魔王,他們比較有遠見,認為自家小弟隨意去人間可能會導致兩個世界共同崩壞,到時候大家一起死。但是他們太牛逼了,去人間會導致破壞更嚴重,所以與人類簽訂契約。成為火霧戰士,負責消滅那些亂來的小怪。
更久遠的故事就是紅世三大終極boss之一創造神祭禮之蛇,想在人間與紅世之間創造一個凈土,能讓怪物吃的爽。不要去破壞人間,作為人類,他們並不信任創造神祭禮之蛇,畢竟你是敵方大BOSS,於是把祭禮之蛇封印了。別問我為啥祭禮之蛇這么厲害怎麼被人類封印了,可能因為他是創造神所以沒啥戰鬥力吧。也有可能他來人間只帶來了自己,本體留在紅世。
主角獲得神器,零之迷子,祭禮之蛇的崇拜者——變裝舞會找上了他,主角知道真相後和祭禮之蛇合體,創造一個凈土,讓夏娜不用再戰斗,然後在一起了。

③ 有沒有人能幫我寫個 關於 動畫片《怪物公司》的影評拜託各位大神

影片介紹 片名:怪獸電力公司 英文片名:Monsters,Inc. 電影別名:怪獸公司 國家/地區:美國 區域:歐美 出品:迪士尼/皮克斯 發行:迪士尼/皮克斯 類型:動畫 科幻 導演:大衛·西佛曼David Silverman 彼特·道格特Peter Docter 主演:比利·克里斯托Billy Crystal 詹姆斯·柯博James Coburn 約翰·古德曼John Goodman 分級:美國G 片長:92分鍾 級別:G(適合所有年齡人士觀看) 故事簡介 如果你是一個小孩子,在某個夜晚,你偷偷打開壁櫥,卻赫然發現在壁櫥角落的陰暗處,一個讓人寒毛倒豎的怪物正用綠幽幽的眼睛窺視著你,你會作何反應? 尖叫!當然是驚聲尖叫! 可你還不知道吧,這樣可就正中了怪物們的下懷。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之外,怪物們也有一個屬於他們的世界,而維持這個怪物世界的唯一動力能源就是來自小孩子受到驚嚇時所發出的高分貝尖叫,為此,怪物們還成立了自己的怪物有限公司,由這個公司中的怪物專門負責前往人類世界恐嚇孩子們,從而收集他們的尖叫。 蘇利文(約翰·古德曼)是一隻藍紫色皮毛、長著觸角的大塊頭怪物,它面目猙獰,是怪物有限公司里赫赫有名的頂級恐嚇專家之一;蘇利文的專屬恐嚇助理,同時也是它的好朋友的麥克(比利·克里斯托)是一隻綠色的獨眼怪物,別看個子比蘇利文小好幾號,脾氣可不小,常常喜歡自做主張。此外,公司里還有各式各樣性格各異的成員,CEO(是不是應該叫「首席恐嚇官」?)亨利(詹姆斯·柯博),長著蛇頭、愛開玩笑的接待員希莉婭,還有專門和蘇利文對著干,互相不服氣的鮑格斯……各類形形色色的怪物各司其職,運作得一點不比人類開辦的公司差。 不過隨著小孩子們對怪物們的恐嚇把戲越來越習以為常,想得到他們的尖叫也成了一件異常困難的事,陰險狡詐的鮑格斯在怪獸們下班後擅自把通向人類世界的門啟動了。不過這一切全被蘇利文看在眼裡,他帶著好奇走了進去,無意中卻把一個兩歲的人類小女孩阿布(瑪麗·吉布斯)帶回了怪物世界,幾千年了,只有怪物到人間,還從來沒有發生過人類來到怪物世界的先例,這下可麻煩大了,精力無比充沛的阿布將怪物世界折騰了個天翻地覆,雞飛狗跳,連自問神勇的蘇利文也拿她束手無策,而麥克本來就是綠色的臉急得更加綠了。在他們准備送阿布回家的這段時間里,阿布與他們產生了深厚的友誼,這種友誼迫使蘇利文冒著生命危險與老闆爭奪阿布。最終的結局是美滿的,老闆被抓,蘇利文接替了老闆,受阿布的啟發,他把公司改成了歡笑電力公司,用笑聲來發電 影片評價 本片是Pixar製作公司繼《玩具總動員2》和《蟲蟲特工隊》之後推出的第三部全電腦動畫片,片中所有的畫面都是由CG製作,在沒有任何現實依據的基礎上完全憑借其想像構架描繪了一個奇妙的怪物世界。 故事背景來自一個虛構的世界,這里人跡罕見,遍布大街小巷的是無數奇形怪狀的怪獸生物,他們主宰著這里的經濟命脈和生殺大權。唯一令他們憂心的是維持社會運作的能量只能寄託於人類兒童的尖叫聲!收集這種能量的工作頓時成為誘人的香餑餑,而一間頗具規模的「怪獸公司」在激烈的爭斗中脫穎而出,這里雲集了眾多辣手的「恐嚇之王」,他們日以繼夜地發揮嚇人本領,一套完善的比武制度更令他們摩拳擦掌、干勁沖天。但好景不長,一個意外流落到這里的小女孩掀起了軒然大波,不但打破了這里的刻板和平靜,也挑起了隱藏其中的矛盾與斗爭,怪獸們圍繞她展開了截然相反目的的激烈爭奪。 迪士尼動畫中擔任主要角色的大多是一些性格簡單的「正面人物」,他們甚至完美得沒有瑕疵,由外表古怪、性格奇異的怪獸出任主角,迪士尼的歷史上並不多見,這次可算是破天荒。本片雖然仍逃不脫迪士尼傳統的溫情結局,但新意和創意上可非他們以前的作品可比。故事的構思來自於帶普遍性的兒童綜合症:「房間獨處恐懼症」,可以說是涉及到心理學和精神學科方面范疇的探討,在此基礎上對這種現象的成因和發展也作出一定程度的假設和預測,並以詼諧和詭秘的形式,對此現象提供了令人憧憬的樂觀前景。同時,引用打開房門即可進入另一世界的異度空間概念去詮釋故事,在動畫片中也是一種充滿新意的嘗試。《怪獸公司》沒有把觀眾圈子局限地鎖定在兒童世界,反映的內容對成年人和成年人世界也存在積極的意義和相當的吸引力。迪士尼公司為了適應時代和形勢,除了保持獨特的溫馨和誠懇、無微不至人文關懷的同時,也在力圖改變自己的童話世界過於單一和理想化的缺陷,在挖掘心理和解構現象方面,他們作出的努力是大膽而令人鼓舞的,值得成功。 當然成功不但取決於離奇的想像力,還有賴於運作復雜的數字去實現。投資一個億、五年時間的構思、兩年半時間的製作、怪獸身上三百萬根毛發等等,這一系列的數字只能反映表面的故事,背後更多、更龐雜的製作隊伍和廢寢忘餐,才是真正的成功之本。與迪士尼緊密合作的比薩公司創造的大塊頭主角藍毛怪獸蘇利文生動無比,除了渾身抖動的長毛令人吃驚外,表情之豐富、動作之笨拙也讓人捧腹,對他的性格刻畫也沒有拘泥於淺表化,通過他的言語行動發掘了他內心的善良和可愛。長期和他嘻哈打鬧的鐵哥兒是另一隻更為怪誕的生物,只有一顆大眼睛、圓頭圓腦、光溜溜的綠色怪物麥克,這個由著名的搞笑專家比利克里斯托(Billy Crystal)配音的滑頭小傢伙與敦厚的蘇利文簡直是一對活寶,他們一唱一和、一動一靜,配合得天衣無縫的神情和舉動令人拍案叫絕。《怪獸公司》相比起其他三維動畫片,場面更為宏大、角色也更豐富,生動程度和逼真指數也是史無前例,驕人的成功更令人歡欣鼓舞,全球票房竟高達5億2千4百萬美元,是影史上僅次於《獅子王》(Lion King,1994)的第二賣座動畫片!

④ 怎麼看待《鬼怪》這部韓劇

最近,韓國又雙叒叕出了一部神劇,不用說你們應該也知道啦,就是那部《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下文簡稱《鬼怪》)。

由孔劉、金高銀、李棟旭等主演的《鬼怪》作為tvN金土劇(周五周六播出),一開播,收視率就超越了tvN的超經典劇《請回答1988》所創造的首播收視紀錄。第3集和第4集的收視率更是首播第1、2集的翻倍。

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1分,最高時足有9.3分。

《鬼怪》是《太陽的後裔》的編劇金恩淑和導演李應福繼《太陽的後裔》後第二度聯手,劇集火爆程度不輸《太陽的後裔》。

總之,《鬼怪》不管是在韓國還是在中國的好評度,都再一次證明了「tvN出品必屬精品」。
孔劉在劇中飾演一名939歲的鬼怪,名叫金侁(shēn)。

成為鬼怪之前,金侁是一名英勇的將軍,也是倍受老百姓仰慕的「戰神」。

年少善妒的王在奸臣的挑撥下,要結束金侁的生命,並拿金侁的家人和手下作威脅,王妃也因金侁而死。

為了不再殃及他人,金侁在打了勝仗、凱旋歸來的那天,死在了自己的劍下。

傳說若靈魂附在某人的舊物或沾了血的物件上,便會成為鬼怪。金侁的劍,上過無數戰場,染過無數鮮血。從那開始的939年間,金侁一直作為鬼怪活著,看著身邊的人一個接一個死去而獨自痛苦。

金侁想要結束無限循環的生活,必須找到「鬼怪新娘」拔出身上的劍(只有鬼怪新娘可以看到劍)。

所以,女主角必定就是鬼怪新娘啦~

由金高銀飾演的鬼怪新娘池恩倬,原本還在母親池蓮熙肚子里時,母親遭遇了車禍,母女倆一起離開了人間,但卻被不應該干涉人類生死的鬼怪金侁在「地獄使者」來之前救活重生了。

池蓮熙生下女兒池恩倬後,池恩倬被鬼怪認定為是鬼怪新娘。

池蓮熙雖然重生了並生下了女兒,但倆人仍在陰間生死簿上有記載,重生9年後,池蓮熙難逃命運離世,而擁有了名字的池恩倬因為當時還在母親的肚子里還沒有名字而逃過這一劫。

不過,池恩倬是如何做到小時候是大眼睛雙眼皮而長大後變成小眼睛單眼皮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地獄使者」由李棟旭扮演,他的工作就是專門負責收走死者的靈魂。

只要帶上這頂黑帽子,人類是看不見他的,一般他帶上帽子了也就是他去「工作」了。

街上的鬼魂、鬼怪如果與地獄使者對視,就會被收走。
不過,金侁因為只有鬼怪新娘拔劍後才能死去,所以可以和地獄使者「和平共處」。
金侁和池恩倬的人物設置類似蘿莉和大叔——19歲高中女生和看上去像30多歲的蜀黍,年齡差、身高差什麼的都非常戳少女心。

倆人第一次相遇是在雨中擦身而過。

後來,作為鬼怪新娘池恩倬發現只要吹滅火焰就能召喚金侁來到自己身邊。
比如池恩倬第一次發現這個事情是在生日吹蠟燭許願的時候~

從毫無相識到產生感情,就是發生在一次又一次或有意或無意的召喚中。
比如吹滅被路人仍掉的煙頭而燒著其他物品的火苗▼

比如吹滅被烤糊的章魚上的火焰▼

比如吹滅吹蠟燭APP上的火苗▼

有時,金侁正在吃飯,沒有一絲絲防備就被召喚來了。

此後,金侁為了在池恩倬面前留下良好並且帥氣的印象,隨時做好突然被召喚的准備。

一個大叔這樣也真是可愛!!!
金侁和池恩熙的感情雖然並沒有發展得非常快,但依舊是說不出的甜。
比如,當金侁知道池恩倬在媽媽去世後在姨媽家備受欺凌後,便用超能力狠狠的教訓了姨媽一家。

比如,池恩倬被姨媽的債主綁架後,金侁前去救他,並且用超能力把債主的車劈為兩半,債主也受到了懲罰。

比如,兩個人吵架鬧別扭,金侁一郁悶就下雨。

倆人要是相處得比較甜蜜,金侁一開心,即使是深秋也能一夜之間讓花都開好了。

比如,池恩倬抱怨自己沒有超能力,金侁就讓斑馬線變成了她的紅毯……

怎麼樣?就問你們蘇不蘇???甜不甜???
編劇金恩淑從《太陽的後裔》開始,摒棄了以往韓劇里男女主感情線拖泥帶水的習慣,開始讓男女主的感情變得干凈利落脆,愛了就是愛了,不再誤會來誤會去的,愛得勢均力敵,觀眾也看得非常過癮。

《鬼怪》也繼承了《太陽的後裔》中非常直接的風格,女主角池恩倬和金侁見了幾面後,「我愛你」啊、「我要嫁給你」啊什麼的就能脫口而出。而且女主的人設非常的討喜,雖然女主的長相並不是典型女主角的長相,但非常耐看,還因為角色會讓觀眾覺得她越看越好看呢~

不過一開始金侁尋找鬼怪新娘是為了求死,當他遇見池恩倬並愛上了池恩倬後,可想而知內心會有多糾結……而池恩倬又並不知道拔掉金侁胸口的劍後他會死掉……艾瑪~光是想想後面的劇情發展就差點哭出聲來……

對了,這部劇除了男女主的感情又蘇又甜之後還會虐(猜的)之外,還有不少觀眾非常萌一對男男CP——金侁和地獄使者。

機緣巧合下,倆人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因為倆人的身份比較「敵對」,所以總是沒事兒就斗個嘴或者用超能力較個勁什麼的……

每分每秒相愛相殺的日常,也是非常的~特別的~有趣~

⑤ 怪物史萊克4 英文版觀後感

觀後感不同於影評。
前者是「感」,有感而發,嬉笑怒罵。可以恬著一張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的大臉,抱著愛誰誰的態度,釋放自己的情緒。所謂「感」情,那意思就是,「視聽味觸嗅」五「感」「情」緒化的產物,千人千面,無對無錯,大家大可不必較真。
而後者是「評」。評者「言平」之意也。換句話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人人聽之皆能心平氣和。「憐愛者」擊節叫好時,「厭惡者」亦能點頭稱是,四個字「客觀公正」。
顯然,以我的性格和水平,這輩子充其量只能寫寫「感」,且樂得寫「感」。

我喜歡《史3》。
比起《變形金剛》《哈利波特》和《導火線》,我毫不猶豫的說我喜歡《史3》。看累了《變》的緊張刺激,看膩了《哈》的暗黑記憶,也看煩了《導》的老套程序。7,8月的電影讓我看得很「不輕松」。不是說上三部拍得不好,說實話都是可圈可點的大作。按同去美女的話說,一部片子拍出來,說好說壞都是成功,最怕的是什麼都說不出來。
90分鍾的時間,同去的美女看著我像個傻孩子似的笑了一個多小時。沒轍,不是我的笑點太低,實在是《史3》將搞笑進行的太過徹底。
個人認為《史3》不應算作經典。《史3》不是《教父》不是《肖恩克的救贖》,也不是《廊橋遺夢》,《燃清歲月》。想以那種欣賞經典的眼光去看《史3》的人,最好放棄這種念頭。就像是一盤剛烤得的,刷了3層蜜汁,3層的辣醬的香噴噴的熱雞翅,您非要在巴赫的鋼琴曲的背景音下,用銀質的餐刀細細的碎了它,再用雕滿花紋的餐叉一片片的叉好,小心翼翼的放進嘴裡,生怕那油汪了嘴,於是小小口的嚼它,那味道想必是會大打折扣,不說別的我們看著您就覺得累。您那吃法是吃「大餐」的。吃雞翅就是要一手拿著鐵釺子,一張嘴湊上去,狠狠的著著實實的給它一口,外焦里嫩的,油也好醬也好蹭的腮幫子上都是,辣也好燙也好次牙咧嘴的直吸溜,臉上卻燦爛著,嘴裡鼓鼓囊囊的不忘了說句:「好吃,太~~~刺激了。」
我看《史3》就像是在路邊攤吃烤雞翅,雖登不了大雅,確樂得解饞。

周星星曾經問過:「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需要嗎?」無人作答。其實怎麼會沒有理由呢?世上人如天上繁星,我偏偏獨愛你那一顆,定是你有不同之處。這就是理由。我喜歡《史3》就是因為他的不同,說出來大家品評。

第一個理由:顛覆
從心理學角度上講,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最大特徵之一就是人的矛盾心理。人類總是樂於在辛辛苦苦營造了一個觀念並上升到理念後,再有意無意的摧毀它。就像人們期盼和平,卻往往用戰爭來換取,「自我毀滅說」在哲學,社會學界炒得沸沸揚揚。
傳統與反傳統的斗爭自從有了人類的那一刻起就沒有中止過。有意思的是,在這場力量懸殊的較量中,人人往往記住的是那些「顛覆者」的名字。從「伽利略」到「朋克一族」從「武則天」到「吉米姐姐」古今中外,男女老少,皆是此理。舊有的觀念不斷的被新的理念取代,人們一方面痛斥這種「反傳統」的做法,一方面又「自我滿足」與其中。不知何時「顛覆」成了「前衛進步」的代名詞。《怪物史萊克》就是這樣一部「顛覆」的作品。

首先,顛覆性的概念沖擊
《史》在顛覆我們心理的一些傳統概念,比如:動畫片,童話,好壞,美醜,善惡。
《史萊克》不是兒童動畫片。
動畫片往往讓人和兒童片畫上等號。比如《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大臉貓,藍皮鼠》之類。這一現象,在國內尤為突出。也曾看過一些影評,說《史3》是適合5歲左右的幼兒觀看的影片。對此實實的不敢苟同。
《史3》5月美國上映,3天票房收入1億2千多萬,創下動畫電影首映周最高票房紀錄。在票房分析中50%是家庭觀眾,剩下的是普通觀眾。可見在美國《史》的真正受重觀眾群並不是兒童,成人佔了大多數。以我去看電影那天來說,由於是周二上午,上座率在7成左右,大部分是還在放假的大中學生,也有個別小朋友。但絕不是想像中的兒童包場。
且不說劇終屢屢出現的黑灰色幽默孩子們是否看得懂,單說那沒有中文配音的原版英音中字,就難免讓孩子們個個變「大頭兒子」。只適合5歲以下兒童觀看一說,有點不負責任。
想借用《史1》中一句經典的台詞:「我們怪物就像是一棵洋蔥,我們是有層次的,層次……一層層的,懂不懂……」《史3》就像是一棵洋蔥,天真爛漫的小朋友們可能只能看到最外面的那層絳紫色外皮,鮮艷艷的甚是好看;告別幼齒,正經歷成長煩惱的學生朋友們則可以撥去那層紫皮看到裡面白白的洋蔥片,摸上去滑滑嫩嫩的很是有趣;還有一些喜歡究其終結且有些人生閱歷者,執著的一層層的撥下去,最後任由被洋蔥嗆出的淚水狂飆,心中有所感悟:「不管多麼大的洋蔥,撥到最後還是皮,過程有時候比結果更重要。」
《史3》顛覆了動畫片是兒童片的觀念(雖然這一點在國外早就認同),個人定義它是一步適合各個年齡層面觀賞的「洋蔥」片。
史萊克不是童話。
童話,字面意義來講就是兒童說的話,或者說給兒童的話。白雪公主,神筆馬良,拇指姑娘,九色鹿……童話中的主人公,故事情節,哪個不是黑白分明,善惡昭彰。沒有不美麗善良的公主,也沒有不英俊瀟灑的王子,惡毒的皇後必定受苦,吝嗇的繼母一定遭殃。沒有人認為這樣不好,因為這是給孩子們講的故事。在沒有理解什麼是「絕對」的時候就告訴單純的他們什麼叫做「相對」是一件「困難」且「殘忍」的事情。 記得看過《史2》後,一個朋友的孩子問我:
「史萊克」是好人嗎?「
「是呀。」
「那他為什麼那麼丑?」
「……」
「還那麼臭」
「長得丑也可以是好人的。」
「那張得好看又是好人不是更好。」
「……」
「公主的爸爸是壞人嗎?」
「不算是吧……」
「他是壞人!」
「為什麼?」
「他做錯了事,所以仙姑懲罰他讓它變成了青蛙。」
「……」
「公主是好人嗎?」
………
那次後,我拒絕和孩子們討論《史萊克》的問題……

孩子們的眼睛是很乾凈的,思維也是線性的。美就是善,惡就是丑,這是他們的邏輯。童話就是遵循這種邏輯編造出來的故事。顯然《史》絕對不是這種童話。倒是覺得它和我最近看的一本《娃娃看天下》(另譯「瑪法達的世界」)有點像。借著孩子的口,說一些大人的話。不是大人給孩子講的童話,而是孩子講給大人的「童話」。
其次, 顛覆性的角色定位
給你一次作王子的公主的機會,你會怎麼「外包」自己?一萬個人心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就是哈姆雷特,不可能變成卡西莫多。恕個罪扯遠點說,就說紅樓選秀,拋開黑幕不提,哪個不是千里挑一,萬里拔萃的美女帥哥,您不是還不滿意。為什麼呀?因為在您心裡已經定了性,林妹妹就應該是陳曉旭那樣的,賈寶玉也要珠圓玉潤的歐陽哥哥的樣子才好。非弄個現代版的圓臉林妹妹,長臉寶哥哥您就看著別扭。這就叫顛覆。
《史》的角色顛覆可謂是徹底性的。我們的公主菲歐娜,有著沈殿霞的身材,綠巨人的肌膚,虎妞的脾氣秉性和「食蟲浴泥」的生活習慣。男主人更是4頭身的身材,雜草般的兩撇眉毛下,牛鈴巨眼,嘴巴大能到讓青蛙自卑的「投河自盡」的地步。不僅如此由於自小受到「家暴」的心理陰影(史3中自爆幼年時期差點被爸爸吃掉。)男主角在性格上顯現出比較明顯的缺陷,比如《史1》中的自閉,自卑。《史2》中的暴躁,無主見。《史3》中的不成熟和逃避責任。試問,放眼王子公主片,可有這樣的一對活寶夫妻?
再看配角。普通觀念里愚蠢的驢子變得最能說會道,素喜離群索居的貓咪成了大眾情人。青蛙王子換成了青蛙國王,本應殘暴的紅龍上演 「大鳥依人」,菲歐娜媽媽的鐵頭功讓人驚嘆「皇後也瘋狂」。
個人感覺《史3》的亮點之一還在於它的反角設置。看到白馬王子在酒吧煽動反派角色時,真覺得他說得有點道理。確實為鉤子船長,白雪的繼母皇後,灰姑娘的二個姐姐等人惋惜,其實他們又有什麼錯,被打成反面角色一輩子不能翻身。不是想模糊善惡觀念,現實中的霍克船長之流們,因為偏見的原因喪失了多少改邪歸正的機會,不得而知。
所有的角色定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沒有一個角色在他原有的位置上,就連扮演普通大眾的「群眾演員NPC」們都那麼有性格,不是看著提示板作現場配合,就是跟著台下起鬨……對此你卻看得毫不介意,為何?因為它顛覆的精彩,顛覆的有趣。

再次,顛覆性的劇情安排
《史》的劇情的顛覆性,有點近乎於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說白了以和我們的主觀判斷對著干為原則,將顛覆進行到底……
你說公主王子金童玉女,我偏搞成怪物夫妻。第一集先是放棄了公主變成美女的機會,讓大家明白不要從外觀去判斷一個人的好壞。第二集又放棄了怪物變成帥哥的機會,告訴大家真愛是不會受任何因素影響的。(在這點上就比《瘦身男女》來的高桿,我就不喜歡最後兩個人都變得精瘦,再次相遇的結局,胖胖的他們更可愛。)第三集放棄了王子公主變國王王後的機會,告訴大家要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每集的主線劇情都不按著主流的思想脈絡而反其道而行之。
你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偏說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聽聽酒吧里反派角色們的控訴,看看獨眼鬼和疼愛自己女兒的鏡頭,你不會覺得他也很美麗嗎?
你說,自古紅顏多薄命,我偏說婦女能頂半邊天。整部《史萊克》有一個若不經風的女人嗎?白雪,睡美人,灰姑娘成了新版「霹靂嬌娃」。菲歐娜的家傳絕學更是實用性超強,不像什麼《越獄》越了一年多才越出來,好不容易出來了,最後米帥還不是又給抓了回去。這一下子何年何月能在越出來,不得而知。看人家菲媽一個頭槌,撞出來了事。
你說應該王者霸氣歸來,我偏寫成弱者另闢蹊徑。亞瑟國王在歷史上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正直,有力,精明,強悍。而我們的亞瑟卻是一個在學校被欺凌的「面瓜少年」。人人覺得他一無是處的情況下,你又編排他可以發揮「快男」秘籍,用眼淚殺死對方……
在逼問公主下落的白馬Charming王子的面前,最先招供的不是那個喜愛撒謊的懦弱少年皮諾曹,而是勇斗大灰狼的三隻「聰明的小豬」。皮諾曹弟弟那套「可是」「如果」「但是」「必須」「因此上」「想當然」的從句連環套,夠二外英語老師給15個人講半個月的,比起他我倒覺得我是個榆木腦袋。
此例太多,不可枚舉。大家不妨自己去找找看。
第二個理由:惡搞
我是個唯恐天下不亂的人。惡搞是我的最愛。與其看「無聊至極」的《無極》,我更愛看《饅頭血案》。與其看雅閣女為青娛樂造勢創作的「自戀視頻」,我更喜歡看各路高人怎麼用唾液淹死她,見識到了北京女孩毛毛「罵人不見血」的絕世氣功,也領教了東北姑娘「狂風暴雨般」的地毯式轟炸……。
《史萊克》把美國娛樂界文化中,當紅的一切可以惡搞因素一網打盡。第一集,菲歐娜的功夫顯然來自《駭客帝國》尼奧的真傳。魔鏡介紹公主時也套用了美國電視脫口秀的套路。第二集,魔戒空中落下套在菲歐娜的手上,紅地毯上眾星雲集的場面我們都不陌生。到了第三集,同時上映的《哈利波特》當仁不讓的成了惡搞對象,亞瑟穿著赫格兀茲的校服,在大教堂里的演講,魔法師們的掃把飛行陣,亞瑟的瘋瘋癲癲的魔法老師更是讓我聯想到了「老頑童」版的鄧布里多。細心的人可以找找看,其中隱藏的大片又何止上述幾部。
山上的FAR FAR AWAY換掉了原來的HOLLYWOOD。自己棲身之地的好萊塢都可以拿來惡搞,夢工廠三大老闆之一卡森?伯格,又怎麼可能放過把曾是迪斯尼公司高層主管的自己,掃地出門的老東家。以白雪公主為首的一票迪斯尼經典童話形象,一個不漏的被拿來惡搞。滿足一下報復心理的同時,也提醒觀眾們是該向純潔無瑕、嬌嫩柔弱的迪斯尼人物和題材潑一點真實世界的「污水」的時候了。
第三個理由:想像
好萊塢八大製片公司(合並後准確地說是6大)。最喜歡夢工廠的LOGO。雲層中,半依在淡淡的月牙上的小男孩,細細的魚線垂到水面,一陣漣漪。夢幻一樣的LOGO自然揭示「夢幻」的主題。夢工廠自從創立以來到最後被派拉蒙收購短短10幾年時間,《小雞快跑》,《埃及王子》《角鬥士》《拯救大兵瑞恩》《小蟻神兵》戰績不俗,新銳的它儼然成了其他傳統公司的掘墓人。製造夢幻的人,首先要有超人的想像力。
喜歡看一群天才的想像力的集合體創造出的「夢幻」世界。
驢子和龍相愛的結晶應該是什麼樣子?
天才答案:驢龍(造型太可愛了)
一隻貓為什麼要穿著靴子?
天才答案:要藏好裝錢的袋子
癩蛤蟆和蛇怎麼才能成為浪漫的愛情禮物。
天才答案:吹成氫氣球
灰姑娘的貼身武器會是什麼?
天才答案:水晶鞋式飛鏢
…………
一個造夢的工廠。聽上去就浪漫的一塌糊塗,怎麼能不愛上你呢……
第四個理由:精緻
同樣的烤雞翅,雖然平民化,但不意味著粗陋。
《史3》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是他在動畫創作上的飛躍。回家重溫了一下前兩部,不論是色彩的逼真度還是皮膚紋理的細膩度上,其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明顯的。據說該片目前採用了最最先進的PDI技術,人物的表情和形體不只是簡單的描繪,而是從骨頭開始,到肉體再到衣服一層一層向外「製作」,一個小關節便有成千上百個可控制的「機關」,光是公主一個人物便有近30個電腦動畫製作師負責(全片有275名電腦繪制師,耗時數年完成)。視覺的真實性已達到空前的水平。《史3》的最大技術亮點在於動作的設計,表情的豐富程度是每個人物真真正正的活了起來,曾經一直對動畫人物的表現力存有保留意見的我,真的是被折服了。「看來真的是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其實在動畫技術方面,國內的專業水平並不吃虧。《史3》的導演之一就是曾在中國Quantum工作室工作過的香港人許誠毅。國產3D一直低迷我想問題可能出在兩個方面,一是創造力的,二是敬業精神。
動畫公司曾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在創作《怪物史萊克》過程中,夢工廠的工程師們在走廊上遇見卡森伯格時,都要繞道而行。這個躲避源於在《怪物史萊克》中,卡森伯格要求有2.8萬棵樹,樹上的30億片葉子如果首尾相接,組成一座樹葉橋,其長度相當於從地球到月球距離的4倍;卡森伯格希望在這部片子里能製作一個充滿真實感的環境:每棵樹上的樹葉在晃動;空氣中有飛舞的灰塵;大風掀起的塵土 ——要讓觀眾覺得所有構成環境的這些因素都是真的,甚至可以聞到它們的氣息!即使普通觀眾在看卡通片時,不會去細究那驢子身上的毛如何在不同的光線下展現不同的光澤;但夢工廠的動畫製作人們卻會開幾十次會議討論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我們做得到嗎?也許我們也可以做到,但是我們會去做嗎?

第五個理由:聲音
動畫人物永遠不會取代真人。因為即便有一天技術可以發展到以假亂真的地步,沒有配音演員的幫助,我們只能重回默片時代。
由於技術方面的問題,《怪物史瑞克3》僅限於在符合數字電影DCI標準的影院上映。由此,該片只能用英文原聲中文字幕版上映,而沒有中文配音版。這就讓我們有幸可以一飽耳福。卡梅倫-迪亞茲的菲歐娜公主,邁克-邁爾斯的史萊克,「驢子」埃迪-墨菲,「靴貓」班德拉斯,就連賈斯丁也來客串了一把亞瑟王。對給動畫片配音的演員我一向推崇,因為好的演員不僅可以用表情肢體來創作,聲音也是體現演員功力的試金石。想想《虎口脫險》的經典,就應該明白我的意思了。

⑥ 為什麼穆赫蘭道在豆瓣上評分很高

因為《穆赫蘭道》在主題和概念上更具吸引力。該片並沒有講述偉大的電影是如何實現的,而是講述了一部偉大的電影可以實現什麼。該片的夢幻色彩創造了很多難解之謎,讓人十分困惑,但卻自然而然地激發了人們的解讀慾望。

該片中還有些令人難忘的插曲,包括20世紀60年代流行音樂的演繹,某種方面來說,營造了既庸俗又難以捉摸的音樂氛圍。所以在豆瓣上評分很高。



(6)我所創造的怪物豆瓣擴展閱讀

主要劇情:深夜的穆赫蘭道發生一樁車禍,女子麗塔(勞拉·赫利 Laura Harring 飾)在車禍中失了憶。她跌跌撞撞來到一個公寓里藏身。

一名男子說他常常夢見一個叫雲奇的地方,那裡有個惡魔盯著他。於是就來到雲奇,果真見到牆後有怪物出現,男子當場暈死。另有一名殺手殺死了他面前 的男人,然而蹩腳的他卻惹來了不少一連串的麻煩。

故事回到一個剛到好萊塢「尋夢」的女子貝蒂(娜奧米·沃茨 Naomi Watts 飾),她的姨父姨母在電影圈有廣泛人緣,讓貝蒂的發展如虎添翼,試鏡大受好評。同時,她所住的公寓,正好是麗塔藏身之地。貝蒂收留了麗塔,二人感情融洽。面對記不起自己是誰的麗塔,貝蒂決定幫助她尋找回自己的記憶。

一名導演想自己決定新戲的女主角,卻被他人強行安排人選。工作不順意的他還發現妻子和清潔工睡在一起。這些看似鬆散的事件,就像一個迷宮,引向一個讓人猜不透的世界。

⑦ 求《寂靜嶺》的影評,謝謝!

◎影評&幕後

春季最後一趟驚悚之旅

二三月美國影院不斷地上演血流成河驚悚嚇人的片子,高唱著恐怖與游戲改編兩大主旋律的《寂靜嶺》也趕在4月底借最後一抹春光,擺脫這兩年來游戲改編類電影和恐怖電影惹的一身晦氣。

改編自同名著名死亡生存游戲的《寂靜嶺》弱化了原作中的宗教話題,著力講述幽閉環境下的親情故事,只是「尖叫並溫馨著」的題材已被《鬼水怪談》、《空中危機》之流上天下水的演傷了,光憑故事,似乎難逃拾人牙慧的質疑。

不過,該片以「名導+名編+名製作人」鐵三角組合取了大牌演員的策略占盡了游戲素材、動作場面與精湛劇本三張王牌,編劇羅傑·艾弗瑞與導演克里斯托弗·甘斯又玩起「純女性電影」的噱頭,全片僅一個男性角色,名號最響的男一號肖恩·賓也只能在《國家寶藏》後繼續甘草,分量被精簡得剛好配合劇情而已;出演母親角色的拉達·米歇爾雖然星味尚淺,氣質卻沉穩獨立,淺金短發、瘦削柔韌的形象與游戲原角色的設定幾乎如出一轍。

除了精準的人物造型,創作力求高度忠於原著的甘斯把故事發生的環境也完整地從顯示器重現到銀幕上,為了保持寂靜嶺游離在現實和幻境之間的詭異感,小鎮的建築全是以游戲設定為基礎搭建的實景,而此類影片常用的CG特效只集中運用於塑造整個氣氛的牽引因素-彌漫的濃霧上。與大多恐怖片中的處處伴有血色的濃郁色調相比,霧靄重鎖的《寂靜嶺》顯得陰冷凝重,彌漫原作中與情節絲絲入扣的邪教色彩,恐懼也因這異樣的含蓄更加無所不在。所以在預告片推出後,游戲迷和恐怖片迷都表現出強烈的期待。

步《生化》後塵還是游戲改編電影之救星?

接連著遭如潮惡評的《古墓麗影2》、《生化危機2》和更多如《死亡之屋2》的粗糙之作,讓游戲改編風潮墮入了「火則必改、改則必爛」的怪圈,風頭火勢下挺身而出的《寂靜嶺》要逃過必死魔咒,首先要打破近年恐怖電影和游戲改編電影情節薄弱、創意匱乏,與原作形似神散等死穴。

經過《哭泣殺神》和《狼族盟約》的鍛煉,克里斯托弗·甘斯已表現出把動作、驚悚等娛樂元素運用於角色塑造與故事構建的成熟功力,而且作為一名游戲死忠分子,他有對游戲與電影之關系更讓人信服的詮釋能力,也因此,甘斯把游戲情節與電影片段剪接成草稿,寄給游戲商Konami毛遂自薦,Konami看後當即拍板:導演非他莫屬!

甘斯隨即把同名游戲搬上銀幕的構思告訴了密友-羅傑·艾弗瑞,並邀其出任編劇。既是憑《低俗小說》劇本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的金牌編劇,又是《寂靜嶺》系列的忠實游戲迷,艾弗瑞深諳此類電影的成敗關鍵,在游戲主幹情節上重新創作,使其結構和語言更符合電影的表現手法。《寂靜嶺》中很大分量的劇情是在迷宮般的靜默中推進,艾弗瑞也一改「話癆」本色,以富有張力的大段留白和簡練對話,配合甘斯對環境語言的調動,通過層層因果關系來推動故事發展並促使角色與觀眾的心理與環境互動,把被動、強加的電影背景轉化為銀幕內外人物共同主動探索的情節,創造出此類電影前所未有的敘事特色。

游戲和電影在彼此深入對方領域,可流行風刮過卻是精品寥寥。展露出些微新意的《寂靜嶺》雖然還不能說是樹立了標志游戲改編類電影咸魚翻生的旗幟,但或許為同行和後來者提供一個榜樣。

⑧ 怪物史萊克1的影評,1500字左右,看好,是第一部的影評

怪物史萊克1》(Shrek,2001)講述的是一個具有童話故事敘事策略的,但情節與一般童話大不相同的成人故事,我們也可以把它視為一個童話。我這里所說的「童話」,指的是「fairytales」(幻想故事),而非「tales for children」(兒童故事)。畢竟許多人說,《史萊克》中令人發笑的場景並不是為少年兒童專門設置的。實際上,自18世紀開始的大眾文化收集和研究的潮流,早已告訴我們,所謂的「fairytales」,從來源上分析實際是「folktales」(民間故事),這其中不僅僅包括有民間故事收集者的有文字的文本,還包括一大批以口頭形式傳播的文本,有時,這種口頭形式會以「ballads」(民謠)的方式出現。

德國人格林是童話的鼻祖,他以語言學研究出身,成就他盛名的卻是《格林童話集》的編撰。去年是安徒生年,我們更不能忘記這位丹麥人。另一個《史萊克》之前的偉大傳統是迪士尼公司,但我們這一輩的童年還對紙本的童話書記憶猶新時,90年代末的孩子們早已通過卡通電視和電影來獲得對傳統的認知了。在略過了希臘的神話傳說和伊索寓言之後,我們來到了夢工廠創造的新世界。我們再也不能將夢工廠的故事稱作是一種來自民間的傳統,它是徹徹底底的幻想故事。《史萊克1》是夢工廠的成名之作,它首先要做的就是確立它的新世界在傳統面前的地位。於是我們就能看到「Ogre」(綠魔)史萊克(Shrek)在情節中如何施展他的權威了。

影片一開始,是對史萊克這個完全新的角色的引入。「Ogre」這一符號化的形象,絕大程度上來自於18和19世紀的浪漫主義文學運動中的魔幻文學體裁,顯然這是與民間口頭文學傳統是有一定距離的。史萊克作為一名傳統認為的惡魔,過著排斥外人的獨居生活。直到有一天,一隻會說話的驢子闖入了他的生活,後來,更多的來自「傳統」的角色人物紛紛向史萊克的住所圍來,並有侵佔他住所的意圖。而這一切,來自於大反派Lord Farquaad,他的王國DuLoc似乎就是那傳統所居住的王國——據情節介紹,傳統的童話故事人物過去都住在這里。但後來Farquaad扮演了一次中國城管,所有童話人物都被趕出了城,並劃定史萊克居住的森林為他們新的住所。史萊克希望能同Farquaad談判。史萊克這一「非傳統」因素的出現,使Farquaad主動改變了想法,雖然他是完全有兵力將史萊克殺死的。大反派本希望完成一次傳統意義的英雄救美行動,本希望迎來傳統意義的某個童話結局,但當他利用史萊克去為他拯救公主的時候,他自己就開始走上一條非傳統的情節發展的軌道了。所以,Farquaad實際上並不能指望這種非傳統的方法可以給他帶來傳統的結局。

史萊克與會說話的驢子共同來到噴火的巨龍居住的城堡,城堡的高塔里就囚禁著(不如說被安排著)公主。魔鏡對Farquaad說的是一種傳統的情節,即公主需要一位英雄的吻才能從沉睡中醒來。這里實際上是省略了另一條傳統,即英雄必須首先屠龍,英雄最後必須與公主相愛並結婚——這是故事發展的最終目的。但史萊克既然不是為著這個目的來的,他也就完全不會「合情合理地」按故事書所寫來做。但我們看到,史萊克並不是可以徹底拋棄傳統的。他一開始就在閱讀一本傳統的故事書,而在巨龍城堡中,當驢子問他怎麼會知道公主被囚於高塔,史萊克回答說,故事書上就那樣寫的。最後,史萊克是被龍尾巴恰巧甩進了高塔,沒有吻醒公主而是搖醒了公主,並在沒有屠龍的前提下逃出了魔窟。

我們看到,公主本質上是非傳統的(故事的結局),所以,當她試圖在傳統的束縛中(故事用巫師的咒語來比喻)獲得「真愛」時失敗了,她只有用最真實的自我來談一場現實的戀愛,或者說,一場影片所認為的「True Love」。她為史萊克做早餐,又施展黑客帝國的拳腳打敗了羅賓漢一行(羅賓漢的法語口音非常有意思,這是我學了法語才感覺得到的),她越來越讓史萊克吃驚;而當她放下傳統的架子的時候,史萊克終於愛上了這位與自己同質的人。可以說,到這時我們已經知道史萊克並非愛公主的美貌,否則影片是難以自圓其說的。公主在夜晚顯現出另一幅相貌,是整個故事脫離傳統的高潮的到來,而故事的最高潮,實際上是在觀眾了解到公主的真貌就是綠種人的時候。

公主對驢子說,她在很小很小的時候被巫婆施了咒,白天是一個樣子,晚上是另一個樣子;這種魔法要等到一名真正愛她的男人親吻她之後才能解除。她當時以為,晚間醜陋的樣子是她的假相,她說,她之所以不在晚間露面,是因為有誰會愛上一個綠皮膚的醜八怪呢?結果,在門外偷聽的史萊克以為公主這是在說她,就很不高興,立即把公主交到了Farquaad手裡。故事的結局是,史萊克在驢子的勸說下,攪黃了Farquaad的婚禮,並在DuLoc教堂中為公主解除了魔法,公主終於露出了真貌,即晚間的相貌才是她的真貌。兩人就開始一起生活了。

除了稍顯牽強的驢子與巨龍的愛情之外,該片令我印象深刻的是DuLoc城居民與幾位故事主人公的互動。在Farquaad的專制統治下,他們必須依照大王的意思反應。於是專門有幾位士兵負責向觀眾舉牌子,上面公正地書有「歡呼」「鼓掌」「大笑」「驚訝」等等。這些DuLoc市民始終非常聽話,雖然在不舉牌時他們會有自己的行動,但只要有牌子舉起,他們沒有一個不按照牌子來行動的,即便是Farquaad被巨龍吞食了以後(這個有點像《侏羅紀公園》)。城堡的士兵表現得比市民更有自由意志,他們在大反派消失以後,主動在牌子上書寫了潦草的「AWWWW」的行動,請市民為史萊克和公主的親吻高興。這些細節很有諷刺意味。

《怪物史萊克1》美國Pop風格的音樂也引人入勝,不少觀眾在事後紛紛尋找原聲碟收藏。

該片是夢工場對抗迪斯尼的勝利,也是當代美國主流社會消解一部分傳統的勝利。

閱讀全文

與我所創造的怪物豆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