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生物和發明

生物和發明

發布時間:2021-09-16 16:45:52

A. 仿照生物的發明了什麼

由螢火蟲發明了人工冷光
由蒼蠅發明了宇宙飛船
由蝙蝠發明了聲納和雷達內
由動物的巢穴發明了房容屋
由螳螂發明了鐮刀
由蜻蜓發明了飛機
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

科學家根據野豬的鼻子測毒的奇特本領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

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魚反沖原理。

科研人員通過研究變色龍的變色本領,為部隊研製出了不少軍事偽裝裝備。

科學家研究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

美國空軍通過毒蛇的「熱眼」功能,研究開發出了微型熱感測器。

人類還利用蛙跳的原理設計了蛤蟆夯(hang)。

人類模仿警犬的高靈敏嗅覺製成了用於偵緝的「電子警犬」。

B. 人類靠生物發明了什麼

1)帶鋸刺的小草和鋸子 相傳我國古代的著名工匠魯班,他在土木工程方面有許多創造發明。有一次,魯班上山伐木被野草劃破了手。他摘下草葉輕輕一摸,發現葉子邊緣有許多鋒利的小齒。於是魯班就在鐵片上做出小齒,經過反復試驗和改進,終於發明了當時急需的木工用鋸子。

(2)飛蓬草和輪子 飛蓬草是菊科植物,生長在山坡、草地、牧場或林帶邊緣。它的莖直立高達60厘米。由於它枯後根斷,遇風飛旋,因此叫飛蓬。傳說古人是受飛蓬的啟示後發明輪子的。

(3)蛋殼和屋頂 蛋殼呈凸曲面,凸曲面能把外力沿著曲面均勻地分散開來,避免應力集中。因此,能抵擋很大的外來壓力。人們從蛋殼等生物的凸曲面殼體表現出來的良好抗壓能力受到啟發,設計了薄殼結構屋頂。北京火車站的大廳、上海動物園的象房等建築,都採用了薄殼屋頂。

(4)海豚和潛水艇 海豚是游泳能手,時速可達53千米,在追捕食物和逃避敵害時,速度還能增大一倍。主要原因是海豚的體形呈良好的流線型,還有特殊的皮膚結構像個很好的消振器,所以海豚在水中受到的阻力很小。現代潛艇的外形很像海豚,還在潛艇表面上覆蓋人造海豚皮,使潛艇在水中受到的阻力至少降低一半,使潛艇的速度大大提高,也節約了燃料。

(5)杉樹和電視塔 雲杉為適應山上長年累月的狂風襲擊,樹干底部顯著增粗,形成圓錐形。人們模仿雲杉對大風的適應,把建造在風速達80米/秒山頂上的電視塔設計成類似圓錐體,就能抵抗住大風襲擊。

(6)飛機和蜻蜓翅膀 蜻蜓在長期的進化中有一種抗顫振的結構,那就是在翅膀末端前緣長有「翅痣」,如果把它們切除,蜻蜓就飛不好。現代飛機機翼末端前緣也有類似的「配重區」,用來消除顫振。

(7)狗鼻和電子鼻 狗的嗅覺十分靈敏,它的嗅覺比人靈敏100萬倍。現在人們已研製成功比狗鼻靈敏1000倍的電子鼻。電子鼻是一種氣體檢測器。各種電子鼻的構造、原理、靈敏度不盡相同。它常被用來檢驗化學物品,鑒別食物好壞,測定空氣污染程度,分析密閉艙的氣體成分,甚至用來幫助醫生診斷疾病。此外,高分辨力、高靈敏度的電子鼻還可用來代替警犬,進行偵緝、反毒、防衛、救援等工作,因此也叫電子警犬。

(8)蝙蝠和雷達 蝙蝠採用回聲定位的方式來探測目標。它在喉內產生超聲波,通過口

或鼻孔發射出來。被物體反射回來的超聲信號,由蝙蝠的耳朵接收,蝙蝠就根據反射信號判

定目標的性質和距離。雷達的工作原理和蝙蝠的回聲定位方式相似。

(9)袋鼠和跳躍器 袋鼠是生活在開闊草原、沙漠地區的哺乳動物,它的運動方式十分

特殊,用強有力的後肢跳躍前進,每小時可跑40千米~50千米。跳躍器是模仿袋鼠運動方式的無輪汽車,它能在崎嶇不平的地方和沙漠地帶通行無阻。

(10)人和機器人 機器人早已由科學幻想變成現實,目前世界上成千上萬的機器人在各行各業大顯身手。它們模仿人的動作、人的感覺甚至人的思維,代替人在環境惡劣、危險場所或動作要求精細復雜的工作崗位上不知疲勞地工作著。新一代的機器人還將模仿人的自學本領,更好地代替人的勞動。

C. 人們根據啊些生物發明了什麼

由螢火蟲發明了人工冷光
由蒼蠅發明了宇宙飛船
由蝙蝠發明了聲納和雷達
由動物的巢穴發明了房屋
由螳螂發明了鐮刀
由蜻蜓發明了飛機
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
科學家根據野豬的鼻子測毒的奇特本領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
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魚反沖原理.
科研人員通過研究變色龍的變色本領,為部隊研製出了不少軍事偽裝裝備.
科學家研究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
美國空軍通過毒蛇的「熱眼」功能,研究開發出了微型熱感測器.
人類還利用蛙跳的原理設計了蛤蟆夯(hang).
人類模仿警犬的高靈敏嗅覺製成了用於偵緝的「電子警犬」.

D. 生物發明

仿生學

蒼蠅,是細菌的傳播者,誰都討厭它。可是蒼蠅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導航儀」,人們模仿它製成了「振動陀螺儀」。這種儀器目前已經應用在火箭和高速飛機上,實現了自動駕駛。蒼蠅的眼睛是一種「復眼」,由30O0多隻小眼組成,人們模仿它製成了「蠅眼透鏡」。「蠅眼透鏡」是用幾百或者幾千塊小透鏡整齊排列組合而成的,用它作鏡頭可以製成「蠅眼照相機」,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張相同的相片。這種照相機已經用於印刷製版和大量復制電子計算機的微小電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質量。「蠅眼透鏡」是一種新型光學元件,它的用途很多。
自古以來,自然界就是人類各種技術思想、工程原理及重大發明的源泉。種類繁多的生物界經過長期的進化過程,使它們能適應環境的變化,從而得到生存和發展。勞動創造了人類。人類以自己直立的身軀、能勞動的雙手、交流情感和思想的語言,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促進了神經系統尤其是大腦獲得了高度發展。因此,人類無與倫比的能力和智慧遠遠超過生物界的所有類群。人類通過勞動運用聰明的才智和靈巧的雙手製造工具,從而在自然界里獲得更大自由。人類的智慧不僅僅停留在觀察和認識生物界上,而且還運用人類所獨有的思維和設計能力模仿生物,通過創造性的勞動增加自己的本領。魚兒在水中有自由來去的本領,人們就模仿魚類的形體造船,以木槳仿鰭。相傳早在大禹時期,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觀察魚在水中用尾巴的搖擺而游動、轉彎,他們就在船尾上架置木槳。通過反復的觀察、模仿和實踐,逐漸改成櫓和舵,增加了船的動力,掌握了使船轉彎的手段。這樣,即使在波濤滾滾的江河中,人們也能讓船隻航行自如。

鳥兒展翅可在空中自由飛翔。據《韓非子》記載魯班用竹木作鳥「成而飛之,三日不下」。然而人們更希望仿製鳥兒的雙翅使自己也飛翔在空中。早在四百多年前,義大利人利奧那多·達·芬奇和他的助手對鳥類進行仔細的解剖,研究鳥的身體結構並認真觀察鳥類的飛行。設計和製造了一架撲翼機,這是世界上第一架人造飛行器。

以上這些模仿生物構造和功能的發明與嘗試,可以認為是人類仿生的先驅,也是仿生學的萌芽。

閱讀全文

與生物和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