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國發明創新大賽獲獎作品
http://space.30e.com/04690420/ReadArticle.aspx?ID=1c2a43fa-23c5-4f65-8b71-73ef7de4f05d
⑵ 1A3P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值得提醒的是,在外借讀需回戶口所在地參加高中招生學業考試的考生,直接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報名(回海曙區、江東區、江北區的外地借讀生須於3月底前向市教育考試中心報名,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這些考生的綜合素質測評等第原則上由其就讀的初中學校進行測評。社會考生的綜合素質測評等第原則上分別視為P等,經參加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項目測試或認定(海曙區、江東區、江北區的社會考生參加市教育考試中心組織的項目測試和認定),符合條件者可獲得A等。 進省一級重高,綜合素質評價應達到1A3P 綜合素質測評 學生怎樣能拿到A 審美與藝術類 包含音樂與美術兩個分項。若兩個分項測評結果含有A等而無E等,則本類測評結果為A等。 音樂 A等(學生在達到P等基礎上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初中階段通過省教育廳組織的藝術特長水平(音樂方面)A級測試; (2)初中階段通過市教育局組織的藝術特長水平(音樂方面)B級、小B級測試; (3)初中階段參加縣(市、區)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各項藝術活動並獲得獎項者。 美術 A等(學生在達到P等基礎上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初中階段通過省教育廳組織的藝術特長水平(美術方面)A級測試; (2)初中階段通過市教育局組織的藝術特長水平(美術方面)B級、小B級測試; (3)初中階段參加縣(市、區)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各項藝術活動並獲得獎項者。 實踐與服務類 實踐與服務包含社會實踐、社會服務兩個分項。若兩個分項測評結果為1A1P或2A,則實踐與服務測評結果為A等。社會實踐測評的內容包括完成課時情況及社會實踐表現兩個方面。 完成課時情況 A等(2個P等的基礎上,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1)初中階段在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榮獲校級及以上「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個人」、「社會實踐活動優秀成果獎」等社會實踐類榮譽稱號,並經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校級比例控制在10%以內); (2)初中階段參加由市教育局和市科協聯合主辦的中小學航空航天、航海、車輛模型比賽並獲獎的; (3)初中階段參加寧波市級及以上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含發明及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並獲獎的; (4)初中階段參加寧波市中學生勞動技術操作比賽並獲獎的; (5)初中階段參加縣(市、區)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或教育行政部門和科協聯合主辦的中小學科技活動並獲獎的。 社會服務測評A等:學生在P等的基礎上,初中階段榮獲校級及以上「優秀志願者」、「學雷鋒積極分子」等社會服務類榮譽稱號,並經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 運動與健康類 測評內容包括學習品質、運動技能、健康水平等三項。「三殘」學生憑有效證明,直接視作P等,但不能確定A等。 A等(達到P等基礎上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初中階段參加過城運會、省運會、市運會各項體育比賽者; (2)初中階段參加過縣(市、區)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各類體育項目比賽者; (3)初中階段參加過學校組織的各項體育競賽活動並獲得名次者。 探索與研究類 探索與研究包含信息技術、科學實驗操作、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等三個分項。 A等(達到P等基礎上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初中階段參加省青少年信息學(計算機)競賽成績為合格以上者: (2)初中階段參加省中小學信息技術等級考試獲計算機二級以上證書者; (3)初中階段參加寧波市中學生縱橫碼漢字輸入比賽獲獎者; (4)初中階段參加寧波市中學生計算機程序設計競賽獲獎者。 科學實驗操作測評內容為《科學》教材規定的學生必做的分組實驗,實驗項目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門選取其中10個實驗,在測評前一周公布。測評前15分鍾,每個學生抽取其中一個實驗題目,並分批進入相應的測評場所參加測評。每個實驗的測評時間為20分鍾。測評由兩名監測人員對應7名學生。扣分分值應由兩名監測人員共同商定,並在學生的測評試卷上註明扣分點,當場在登記表上記分並簽名。 每個實驗總分為20分。其中17-20分可評定為A等,10-16分可評定為P等,0-9分可評定為E等。經補測成績及格(10分及10分以上)直接評定為P等。
⑶ 北京發明創新大賽負責人職稱如何填寫
你可以按照邀請表的要求一一填寫,不就完了嗎?有那麼復雜嗎?在這上問我覺得沒那麼復雜,就像你填入職表一樣一樣的,只不過是你把你的創新產品介紹一下
⑷ 請問目前青少年科技類的競賽有哪些詳細一點,謝謝!
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科學奧賽「夏令營」 ,青少年發明創新大賽,青少年OM知識競賽,小發明家競賽(包括物理,化學,天文,生物)
⑸ 中考加分政策
各個地方的中考加分政策不一樣,像我們這邊的就是,獨生子女和純女戶是加五分的。而本地戶籍和外地戶籍錄取線相比相差10到20分左右。獲獎的現在基本不加分
⑹ 海曙區的社會
海曙區體育中心建設有序推進。舉辦第九套廣播操、健身氣功、健身球、柔力球等各類培訓班17期。
組隊參加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獲6金1銀6銅,團體總分157分,位列縣市區初中組第三。參加寧波市乒乓球、網球、短網、羽毛球、游泳、田徑、射擊、摔跤等項目比賽,獲35金41銀32銅,團體總分名列全大市第四名。十五中學楊洋同學參加倫敦殘奧會獲得4枚金牌。 2006年海曙區財政預算對教育的投入為1.16億元,比上年增長2.9%。全區現有中小學33所(其中民辦小學4所),在校中小學生3.07萬人。義務段入學率、中小學年鞏固率及初中升入高中的比例均為100%。有幼兒園41所,3-5周歲入園幼兒8187人,學前三年幼兒毛入園率達131.1%。優質學校群體繼續壯大,有省、市示範性文明學校14所,市現代化達綱校(園)25所;小學優質教育在校生比達到70.3%,幼兒園三星級以上優質教育資源達到29所。年末共有教職工2093名,其中專任教師1738名。中、小學教師合格學歷均達100.0%,其中高一層學歷分別達86.3%和87.9%;幼兒教師合格學歷達100%,其中高一層學歷達92.5%。
2012年海曙區現有中小學24所,在校中小學生26402人。義務段入學率、中小學鞏固率、初中升入高中段比例、三殘兒童入學率均達100%。現有幼兒園41所,3一5歲入園幼兒11093人,學前三年幼兒凈入園率達99.8%。市現代化達綱學校22所,市現代化達綱幼兒園21所。學年末在編教職工2077名,其中專任教師1967名。中小學專任教師合格學歷分別達99.8%和100%,其中高一層學歷分別達到95.0%和97.6%;幼兒園專任教師合格學歷達100%,其中高一層學歷達97.5%。 2006年末,有直屬衛生機構12個、門診部以上民營衛生機構21個,擁有床位535張。全年門診量達241.35萬人次,五苗接種率為99.6%。社區衛生服務網路逐步完善,年末擁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5個,社區衛生覆蓋率達100%。深化社區基本醫療服務,向沒有醫保的困難居民發放《社區基本醫療服務證》6978本,提供低價社區基本醫療服務1.77萬人次,服務滿意率達97.9%。
2012年海曙區成功創建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和省級衛生應急工作示範區。擁有直屬醫療衛生機構12個,門診部以上社會辦醫療機構26個,擁有床位620張,全年門診量432.4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2%,貫徹落實新一輪葯品集中采購,對海曙區增補的100種品規常用葯品進行了更新。全區3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全面實行葯品零差價銷售,配備基本葯物(包括省增補)457種。 2006年財政預算對科技的投入為4087萬元,同比增長12.9%,其中「科技三項經費」為1820萬元。全年獲市級以上科技項目34項,其中國家級3項;獲國家科學進步獎1項;實現授權專利296項,其中發明專利13項。加大科技合作力度,組織區屬單位與中科院、浙江大學、上海交大等高校院所對接,共簽定科技合作項目9項。積極開展全區科普宣傳,組織了「全民科學素養行動計劃」試點大型科普宣傳咨詢活動,完成了「普網工程」,共培訓學員2200餘人。
2012年海曙區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家,新增2家。現有市級以上工程技術中心7家,其中省級4家。市級科技型企業9家,市級農業科技創新型企業3家,市農業星火示範基地2個,區級創新示範(試點)企業27家,達到國家級實驗室標準的實驗室1家。獲得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136項,其中,國家級7項。網上技術市場及產學研平台簽約技術難題20項,簽約j項,j家企業與高校合作成功對接,合同金額1210.2萬元。全年實現授權專利2098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77項。24項專利在第八屆寧波發明創新大賽中獲獎。
⑺ "全國青少年創造發明比賽"是哪一年
1990年前是2年一屆,以後是每年一屆。
屆次 舉辦年份和舉辦地 每屆大賽的名稱
1 1982 上海 第一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創造發明比賽和科學討論會
2 1984 雲南昆明 第二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創造發明比賽和科學討論會
3 1986 甘肅蘭州 第三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創造發明比賽和科學討論會
4 1988 北京 第四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創造發明比賽和科學討論會
5 1990 四川成都 第五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創造發明比賽和科學討論會
6 1991 北京 第一屆全國青少年生物百項活動
7 1992 遼寧沈陽 第六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和科學討論會
8 1993 上海 第二屆全國青少年生物百項活動
9 1994 廣西南寧 第七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和科學討論會
10 1995 湖南長沙 第三屆全國青少年生物百項活動
11 1996天津 第八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和科學討論會
12 1997 青海西寧 第四屆全國青少年生物百項活動
13 1998 香港 第九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和科學討論會
14 1999 內蒙古呼和浩特 第五屆全國青少年生物與環境科學實踐活動
15 2000 安徽合肥 第十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16 2001 福建福州 第六屆全國青少年生物與環境科學實踐活動
17 2002 河南鄭州 第十七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18 2003 甘肅蘭州 第十八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19 2004 四川成都 第十九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20 2005年 北京 第二十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21 2006年8月 澳門 第二十一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