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路由器是那一年發明的
思科公司在1986年推出的第一款多協議路由器AGS路由器是一種用於連接多個網路或網段的網路設備。
1984年,一個來自斯坦福大學的Leonard Bosack和Sandy Lerner教師夫婦在美國矽谷的聖何塞成立了一家明為思科(Cisco)的電子公司。
思科公司設計了一種名為「多協議路由器(Access Gateway Server)」的聯網設備,可以使斯坦福大學中不兼容的計算機網路聯在一起。這就是如今被喻為網路交警的路由器(Router)的前身。
這些網路可以是幾個使用不同協議和體系結構的網路(比如互聯網與區域網),可以是幾個不同網段的網路(比如大型互聯網中不同部門的網路),當數據信息從這樣各不相同的一個網路傳輸到另外一個網路時,其工作就是由路由器來完成。
(1)路由器的發明者擴展閱讀:
原理:
網路中的設備相互通信主要是用它們的IP地址,路由器只能根據具體的IP地址來轉發數據。IP地址由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組成。在Internet中採用的是由子網掩碼來確定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子網掩碼與IP地址一樣都是32位的,並且這兩者是一一對應的。
子網掩碼中「1」對應IP地址中的網路地址,「0」對應的是主機地址,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IP地址。在同一個網路中,IP地址的網路地址必須是相同的。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只能在具有相同網路地址的IP地址之間進行。
如果想要與其他網段的計算機進行通信,則必須經過路由器轉發出去。不同網路地址的IP地址是不能直接通信的,即便它們距離非常近,也不能進行通信。路由器的多個埠可以連接多個網段,每個埠的IP地址的網路地址都必須與所連接的網段的網路地址一致。
2. 路由器是誰發明的
1984年,一個來自斯坦福大學的Leonard Bosack和Sandy Lerner教師夫婦在美國矽谷的聖何塞成立了一家明為思科(Cisco)的電子公司,思科公司設計了一種名為「多協議路由器(Access Gateway Server)」的聯網設備,可以使斯坦福大學中不兼容的計算機網路聯在一起。這就是如今被喻為網路交警的路由器(Router)的前身。
思科公司在1986年推出的第一款多協議路由器AGS
路由器是一種用於連接多個網路或網段的網路設備。這些網路可以是幾個使用不同協議和體系結構的網路(比如互聯網與區域網),可以是幾個不同網段的網路(比如大型互聯網中不同部門的網路),當數據信息從這樣各不相同的一個網路傳輸到另外一個網路時,其工作就是由路由器來完成。
與網橋不同的是路由器不再工作於網路模型中的鏈路層,而是提升的一層工作於網路層,即第三層。由此帶來的好處是,各種不同的網路協議,大都可以在網路層上運行IP協議,這樣路由器可方便地連接不同類型的網路。而且此時的路由器還可以利用網路中定義的IP地址來完成對於每台電腦的定位,而不是網橋中的物理地址。採用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由於每個網路中的IP地址都是在一定范圍內不沖突的、唯一的,路由器就可依此來對各個不同的網路來分組進行區別、判斷,從而在實現網路的互連的同時還可保持各自網路的獨立性。這樣用來組建由許多個小型網路來互連形成的大型的網路或者超大型的網路成為了可能。此外路由器不轉發廣播消息,而把廣播消息限制在各自的網路內部。需要發送到另外網路的數據會被先被送到路由器進行,處理和判斷,再由路由器轉發到目的網路中的電腦去,這樣網路風暴的情況就得以避免。
隨著路由器的發展,路由器的處理性能不光越來越強大,可以連接更大的網路,而且加入了多個埠功能,用於連接多個IP子網,加入了管理功能使得智能化程度更高等等,這些都是傳統的網橋所不能比擬的。所以,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路由器成為了網路節點中比不可少的設備,成了連接區域網與互聯網的橋梁,被各種區域網絡內部之間、區域網絡與區域網絡之間以及區域網絡和互聯網之間連接的樞紐,被稱為「網路交警」再合適也不過。
3. 無線路由器是誰開發出來的
無線抄路由器誰開發的不好說,因為他是在路由器的多協議路由器接觸上加入了無線協議做出來的。William (Bill) Yeager 這位生於1940年的66歲老人作為多協議路由器的發明者見證了此設備加速網路發展的里程。
4. 「網路路由器之父」到底是誰
中南大學校長:院士張堯學。是國內首台路由器和路由交換機的發明者
1984年,隨著思科公司的創立,其創始人設計了一種叫做「多協議路由器」的全新網路設備。使得斯坦福大學中相互不兼容的計算機網路聯接到了一起,這就是路由器的前身。隨後,思科公司在1986年正式推出了第一款多協議路由器——AGS。
5. 發明智能路由器的第一人是誰
William (Bill) Yeager 這位生於1940年的66歲老人作為多協議路由器的發明者見證了此設備加速網路發展的里程。NetworkWorld采訪了這位老人,讓我們了解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下面是節選。
有趣的是這位老人好像很喜歡中國,曾經來過中國,並且目前還在學習中文中,這位倔老頭離開了斯坦福,離開了Sun現在創建自己Peerouette公司中。
6. wiFi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又是誰發明的
無線網路技術的發明人是悉尼大學工程系畢業生Dr John O'Sullivan領導的一群由悉尼大學工程系畢業生組成的研究小組 。
90年代發明並於1996年在美國成功申請了無線網技術專利。
在1999年IEEE官方定義802.11標準的時候,IEEE選擇並認定了CSIRO發明的無線網技術是世界上最好的無線網技術,因此CSIRO的無線網技術標准,就成為了2010年Wi-Fi的核心技術標准。
(6)路由器的發明者擴展閱讀:
組成架構:
一般架設無線網路的基本配備就是無線網卡及一台AP,如此便能以無線的模式,配合既有的有線架構來分享網路資源,架設費用和復雜程度遠遠低於傳統的有線網路。
AP為Access Point簡稱,一般翻譯為「無線訪問接入點」,或「橋接器」。它主要在媒體存取控制層MAC中扮演無線工作站及有線區域網絡的橋梁。有了AP,就像一般有線網路的Hub一般,無線工作站可以快速且輕易地與網路相連。
如果只是幾台電腦的對等網,也可不要AP,只需要每台電腦配備無線網卡。
AP為Access Point簡稱,一般翻譯為「無線訪問接入點」,或「橋接器」。它主要在媒體存取控制層MAC中扮演無線工作站及有線區域網絡的橋梁。有了AP,就像一般有線網路的Hub一般,無線工作站可以快速且輕易地與網路相連。
7. 路由器是什麼時候發明出來的
1984年,一個來自斯坦福大學的Leonard Bosack和Sandy Lerner教師夫婦在美國矽谷的聖何塞成立了一家明為思科(Cisco)的電子公司,思科公司設計了一種名為「多協議路由器(Access Gateway Server)」的聯網設備,可以使斯坦福大學中不兼容的計算機網路聯在一起。這就是如今被喻為網路交警的路由器(Router)的前身。
思科公司在1986年推出的第一款多協議路由器AGS
路由器是一種用於連接多個網路或網段的網路設備。這些網路可以是幾個使用不同協議和體系結構的網路(比如互聯網與區域網),可以是幾個不同網段的網路(比如大型互聯網中不同部門的網路),當數據信息從這樣各不相同的一個網路傳輸到另外一個網路時,其工作就是由路由器來完成。
與網橋不同的是路由器不再工作於網路模型中的鏈路層,而是提升的一層工作於網路層,即第三層。由此帶來的好處是,各種不同的網路協議,大都可以在網路層上運行IP協議,這樣路由器可方便地連接不同類型的網路。而且此時的路由器還可以利用網路中定義的IP地址來完成對於每台電腦的定位,而不是網橋中的物理地址。採用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由於每個網路中的IP地址都是在一定范圍內不沖突的、唯一的,路由器就可依此來對各個不同的網路來分組進行區別、判斷,從而在實現網路的互連的同時還可保持各自網路的獨立性。這樣用來組建由許多個小型網路來互連形成的大型的網路或者超大型的網路成為了可能。此外路由器不轉發廣播消息,而把廣播消息限制在各自的網路內部。需要發送到另外網路的數據會被先被送到路由器進行,處理和判斷,再由路由器轉發到目的網路中的電腦去,這樣網路風暴的情況就得以避免。
隨著路由器的發展,路由器的處理性能不光越來越強大,可以連接更大的網路,而且加入了多個埠功能,用於連接多個IP子網,加入了管理功能使得智能化程度更高等等,這些都是傳統的網橋所不能比擬的。所以,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路由器成為了網路節點中比不可少的設備,成了連接區域網與互聯網的橋梁,被各種區域網絡內部之間、區域網絡與區域網絡之間以及區域網絡和互聯網之間連接的樞紐,被稱為「網路交警」再合適也不過。
8. 路由器什麼時候發明的
1984年,隨著思科公司的創立,其創始人設計了一種叫做「多協議路由器」的全新網路設備。使得斯坦福大學中相互不兼容的計算機網路聯接到了一起,這就是路由器的前身。隨後,思科公司在1986年正式推出了第一款多協議路由器——AGS。
9. 中國最早是誰發明出來路由器
張堯學——首台路由器的發明者
張堯學,1956年1月出生於湖南省澧縣
10. WiFi是什麼時候發明的誰發明的
WIFI是由澳大利亞一位名為約翰.沙利文博士率領的團隊創造出來的,他們所屬澳大利亞最大的科研機構,叫做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所以,WIFI是屬於澳大利亞的,當地政府因為這項發明,時至今日,每年都可以獲得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專利使用費。
這項技術,於90年代誕生。當時,沙利文博士帶領著研究所內其他的同事,開始研究如何能在一個密閉的空間里,讓無線網路信號進行傳輸,後來,經過長時間的不斷努力,當它與有線網路傳輸一樣穩定、快捷的時候,標志著WIFI問世。並於1996年申請了專利。
(10)路由器的發明者擴展閱讀:
自1997年起,逐漸有一些其他的機構獲得了澳洲政府的非獨家授權,允許其商用。見此情形,國際WIFI聯盟想要說服澳大利亞政府,勸其開放無線網的使用,意思是放棄專利,可以讓全世界的人都享受到無線網帶來的便捷。
再加上當時出現了一些未經授權便私自將WiFi商用的機構,澳大利亞政府並未接受這個提議,還將那些私自商用的機構全部告上了法庭。
包括我們現在能想像得到的各種生產手機、電腦的廠商,都和他們打過官司,比如蘋果、索尼、戴爾以及微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