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維多利亞時期的發明

維多利亞時期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9-15 20:40:36

1. 維多利亞時代 具體指的是什麼

亞利山德拉·維多利亞於1837年繼承王位(當時她18歲),統治英國直到1901年逝世,是英國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一位君主。她統治英國近一段時期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是英國歷史上最為光輝燦爛的盛世。

維多利亞時代被認為是英國工業革命的頂點時期,也是大英帝國經濟文化的全盛時期。

維多利亞時期以崇尚道德修養和謙虛禮貌而著名,也是一個科學、文化和工業都得到很大發展的繁榮昌盛的太平盛世。印刷術的發展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空前繁榮,這一時期還形成了男女平等和種族平等的進步觀念,美國的廢奴運動正是這一思想進步的體現。

維多利亞時代科學發明浪潮洶涌澎湃,維多利亞人信仰科學進步,對於工業革命充滿了樂觀和信心。汽船的出現使得運輸和貿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興旺,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貫穿東西南北。

維多利亞時代的文藝運動流派包括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派藝術,以及後印象派等。藝術界呈現出群星奪目的盛景。

維多利亞時代還涌現出了許多偉大的作家、詩人和他們的傳世之作,如英國女作家夏洛特·勃朗特(《簡·愛》)以及著名現實主義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霧都孤兒》)等。

當時還出現了許多代表各個時期風格的建築。在這一時期,西方世界的建築以簡潔的形式重現了以往各個時代的古典風格,如:希臘風格、哥特式建築風格以及文藝復興時代的風格。

那個時代的中上層階級對於飲食非常講究,他們從遙遠的國度進口各種異國情調的香料調料,用於精心烹制的食品中。維多利亞時代有了歷史上最早的烹調學校,名廚編寫的烹調書籍風行英國,在這個時代人們最早將具體烹調方法如調料用量等詳細寫入書中。一些廚房小用具也流行起來,如開罐器等,維多利亞時代還形成了許多進餐禮儀。

這個時期,英國盛行下午茶,貴族們早餐豐富,午飯簡單,晚飯很晚。據說,維多利亞女王的女侍從官——女公爵安娜每到下午就會覺得很餓,於是便讓僕人拿些小茶點來吃,許多人紛紛效仿,下午茶漸漸成為一種例行儀式。事實上,圍繞著這種下午茶習俗形成了多彩的茶文化,高雅的旅館開始設起茶室,街上有了向公眾開放的茶館,茶話舞會更成為一種社會形式,維多利亞時代的淑女小姐們在那裡與男友們會面。

這個令人神往的時代,並沒有隨著維多利亞女王的去世而結束。很多歷史學家認為,所謂「維多利亞時代」的真正結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而令我們中國人印象深刻的是1840年,中英爆發鴉片戰爭。中國由此漸漸步入半殖民地深淵。而當時,英國正處於「維多利亞時代」。

維多利亞時代(1839-1901)是不是英國海外擴張的鼎盛時期,我們留給歷史學家去討論。「星期六」讀「文化廣場」的人大概有興趣知道蒸汽機是這個時候產生的;世界博覽會(也叫萬國博覽會)是這個時期產生的;下午茶是這個時期產生的;「美人靠」之類的維多利亞式傢具是這個時期產生的;狄更司的小說是這個時期產生的……為什麼偏偏是英國?這個問題大概也要留給能夠回答今天為什麼偏偏是美國的學者們去回答,我們繼續「星期六」吧。你要是不怕費腦子,我順便一提:薩義德在《文化與帝國主義》一書里研究狄更司的《遠大前程》,說那裡面的主人公發跡,很有英國殖民擴張的背景。奧斯汀的《曼斯菲爾德庄園》有帝國思想。蓋斯凱爾夫人的小說也有帝國色彩。你大概沒有興趣再探究下去了吧。那好,我跟你說,維多利亞時期印製的紙牌很受收藏家青睞呢!維多利亞時期的女裝現在來看仍舊很美很時尚呢!對了,時尚這個詞兒,雖然很有法國味道,但是,維多利亞這個美麗的名字一跟時尚連上,馬上不分伯仲,甚至還要佔一點便宜。消費文化雖然以現在的美國為極致,但要是探源頭,至少英語文化圈是從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開始的。研究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史家早就把那時中產階級的收入和消費方式作為課題了。碰巧了,馬克思寫《資本論》的時期恰好就是維多利亞時期。沒有對當代經濟生活的觀察,光是在大英博物館里思考閱讀,這樣的巨著是產生不了的。

維多利亞時代是藝術的時代,「前拉斐爾派」是這個時期誕生的……我還是把高雅的藝術留給美術史家去談,這里只附上一些大家能夠看得賞心悅目的插圖。好在關於維多利亞時代,我是舊書新書都有。之所以收藏這些書,是因為裡面有精美的插圖,因為維多利亞時代令我產生許多聯想,因為維多利亞女王年輕時的畫像很美。

英國散文家普利斯雷(J.B.Priestley)說:「單單去寫維多利亞鼎盛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他老人家還真的就完成了一本,書名就叫《維多利亞鼎盛期》(Victoria』sHey�day)。我很少保留近幾十年出的英文書,卻因為喜歡普氏的散文和倫敦版美麗鮮艷的插圖而收藏了這一本紅封布面的大書。關於維多利亞生平的書,記得手裡有一本林登·史特拉奇寫的《維多利亞女王傳》,可是藏書沒有歸類一時找不出來;倒是找出一本1912年版克萊爾·傑羅德(CLAREJERROLD)寫的《維多利亞女王早期的宮廷生活》,作者聲稱寫的是「真實的人」「自然的人」的青春時代。我自己最喜歡讀的還是1934年牛津大學出版的《維多利亞王朝初期的英國1830-1865》,這本書的主編是G。M。揚。揚編已經顯示出社會風俗在史料中的地位。我這次提供的圖片,很多是從這本書里來的。

維多利亞時代在英國是科學和工業發明昌盛的年代,也是文學藝術繁榮的年代。維多利亞時代是個大話題,報紙的篇幅不宜展開論述,我只想借幾張圖展示一下那個時代英國的風貌,讓學經典英語的讀者對英國文化的背景有個大致的了解。

維多利亞時代是藝術的時代,「前拉斐爾派」是這個時期誕生的……我還是把高雅的藝術留給美術史家去談,這里只附上一些大家能夠看得賞心悅目的插圖。好在關於維多利亞時代,我是舊書新書都有。之所以收藏這些書,是因為裡面有精美的插圖,因為維多利亞時代令我產生許多聯想,因為維多利亞女王年輕時的畫像很美。

《祈禱的時間》是1854年由充滿抒情意味的畫家韋斯特(CHARLESWEST)所作。此畫表現的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居家理想,有很濃的宗教色彩。韋斯特擅長畫裝飾畫,最經常表現的主題是母親和孩子。其他代表作有《善行》,畫一個女孩扶著父親走上教堂台階時的情形。《心跳》則描繪一個青年女子等待郵差時的神情。

維多利亞時代青年女子的理想模式——美麗而嫻靜。喜歡女紅但又不失浪漫。這幅作品是1850年英國皇家學院院長格蘭特爵士為女兒畫的。畫作完成不久,這個女孩就離開了人世。

2. 維多利亞時代的時代特點

維多利亞時代被認為是英國工業革命的頂點時期,也是英國經濟文化的全盛時期,當時英國的經濟佔到了全球的70%。
維多利亞時代科學發明浪潮洶涌澎湃,維多利亞人信仰科學進步,對於工業革命充滿了樂觀和信心。汽船的出現使得運輸和貿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興旺,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貫穿東西南北。
維多利亞時代的文藝運動流派包括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派藝術,以及後印象派等。藝術界呈現出群星奪目的盛景。
維多利亞時代還涌現出了許多偉大的作家、詩人和他們的傳世之作,如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簡·愛》)以及著名現實主義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霧都孤兒》)等。

3. 維多利亞時期的發明

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4. 維多利亞時代的輝煌成就有哪些

當時還出現了許多代表各個時期風格的建築。在這一時期,西方世界的建築以簡潔的形式重現了以往各個時代的古典風格,如:希臘風格、哥特式建築風格以及文藝復興時代的風格。 在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皆飛速變化,其最顯著的結果就是富裕的中產階級的劇增。財富的擁有及身份的提升喚起了中產階級改變居住環境和室內裝飾樣式的意識,他們急於在住宅建築上明確和標榜他們的成就。於是,以裝飾為主的「維多利亞風格」應運而生。工業革命使得批量生產成為可能,那麼「安樣式」設計製造便成為一種方便、廉價、普遍的標准,這為喜歡對所有樣式的裝飾元素進行自由組合的維多利亞式風格帶來了最簡便的機會,並使之最終擊敗了其他各種樣式。事實上,你很難對維多利亞樣式進行准確的分類,它其實包括了各種裝飾元素,樣式的混合和沒有明顯樣式基礎的創新裝飾的運用,是當時傢具和其它用品設計的典型特徵。 在建築上,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歷史上各種建築式樣的復興在整個維多利亞時期形成一種風尚。哥特復興樣式在英國首先備受推崇,新興的富商、資產階級渴望與貴族有同等的生活,他們對風格的准確性沒有興趣,因此經常隨機地使用幾種風格的元素:文藝復興式、羅曼式、都鐸式、伊麗莎白式或義大利風格。只是,維多利亞時期對這些風格的重新演繹並非只是簡單的復制,而是加入了更多現代的元素,並運用了新的建築材料,改進了原有的建造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原有風格進行了完善,是對多種風格所作的融合。毫無疑問,以當時英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影響,美國以及當時的英國殖民地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印度等地也開始風行維多利亞風格。不一樣的是,他們都採用了地方性的可利用材料和製作工藝,並按當地不同的氣候條件來適時改造住宅的式樣。例如,在美國,這個時期至少形成了八種不同的風格,如一開始的哥特復興式和義大利風格,接下來的粘貼式風格,19世紀後期的美國安妮女王風格、理查德森羅曼式、屋頂風格和殖民復興風格等,同時,埃及和東方特徵也融入其中,這些風格在時間上相互重疊,沒有特別明顯的開始和結束,多數的住宅都是混合風格,個人化的演繹非常豐富。 維多利亞時期新材料和新技術的發展使得物品的種類面目一新,膠合板、鐵與黃銅管都能製造出簡單而實用的物件,也適用於裝飾設計,他們使得裝飾變得豐富起來。大部分的維多利亞式的設計是裝飾性的,傢具採用曲線的形式,凸出的裝飾和復雜雕飾的框架,用機器復制裝飾細部。室內的傢具既要舒適,又要顯得華麗,墊子於木框匹配,傾向於厚和突出,有些褶皺和束卷,墊子里的彈簧用以支撐柔軟而飽滿的表面,帶有精製而艷麗的編織圖案是其外部覆蓋材料的標准。這些傢具都有大的尺度和過分的裝飾,它是展示身份的象徵。在維多利亞時期,裝飾性的頂棚深受人們喜歡,大型住宅中的頂棚為石膏提供了大量的機會,石膏的玫瑰、圓形大浮雕從新古典的時代一直持續下來,在各種不同復興風格中被廣泛使用。精細的垂花、肋狀物和花卉以及結綵。如同檐口的圖案一樣,都充分表現出他們的本質特徵。淺浮雕廣泛流行,它是一種壓縮的輕質帶有線腳的牆紙,用在平淡的頂棚上增加質感。牆紙也是特別流行的牆壁處理方式,可用在木牆板上或樸素的粉牆上,其圖案也許是幾何形的,花卉的,甚至風景,牆紙邊緣設計一蛋箭或希臘線腳來收頭,以創造出合適的構圖。在一些樸素的住宅中,一般使用平松木地板,並用地毯覆蓋,然後用蜂蠟和松脂對其分色和磨光,用小塊不同著色的硬木鋪設成幾何圖案,也是不錯的選擇。大廳通常採用有裝飾的油彩的瓷磚,鋪設成幾何圖案。花飾瓷磚提供了一個耐久且易清洗的表面,在過廳及浴室中都很流行,豐富的色彩和肌理市的地面色彩紛呈。

5. 關於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歷史

從時間上講,維多利亞文學時期恰好與維多利亞女王1836年至1901年執政期相吻合,這一時段是英國歷史上最光輝燦爛的時段。 維多利亞執行初期,英國面臨著飛速的經濟發展及嚴重的社會問題。1832年改革法案通過後,國家政權從腐朽沒落的貴族手中移向新興的中產階級工業資本家,不久,大工業革命高潮迭起,各種科技發明與技術創新為國家經濟帶來新生力量,如火車、蒸汽船、紡織機器、印刷機器等。英國一度成為"世界工廠",通過向海外發展市場與剝削殖民地的各種資源積累了大量財富。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全世界的經濟第一強國。但在這繁榮與財富下掩蓋的是工人階級的貧困與不幸,為了謀生連婦女和兒童都要受僱到艱險骯臟的工廠礦山去賣苦力。日趨尖銳的階級矛盾終於引發了1836至1848年著名的英國憲章運動。工人階級團結一致推出《人民憲章》,要求政府保障人權,改善生活與工作環境。運動席捲了幾乎所有城市。這次運動盡管在1848年衰落下去,但卻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時也標志著工人階級的覺醒。 在意識形態方面,維多利亞時代經歷了巨大的變革。科學技術的大發展與各個領域的新發現打破了人們過去堅定的宗教信仰,宗教大廈開始坍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1859〉與《人類的進化》(1871)都是動搖了傳統信仰的理論基。詩人丁尼生在長詩《悼念》中就明確表述了自己對宗教與上帝的懷疑。另一方面,實用主義大行其道,任何事物都要經過實用的檢驗方可定其價值,由於物質進一步戰勝精神。《聖經》與《福音書》等宗教經典都被認為是過時的迷信,或乾脆也要接受實用主義的檢驗。這些觀念都使得資本家進一步殘酷剝削勞動人民,不再有精神道德上的顧慮。狄更斯、卡利爾、拉斯金及許許多多有社會責任感的作家們都極力批駁實用拜金主義,尤其是它對文化道德的貶低及對人類情感的漠然。 維多利亞文學作為一個時代的產物,自然帶有宏大與多樣性的特點。它是多側面而且復雜的從各個角度,包括浪漫的與現實的反映了人民生活中的各種巨大變化,這個時代也誕生了一大批頂天立地的文學巨人。 這個時期,小說廣泛流行,繁榮發展。著名小說家有批判現實主義的狄更斯、薩克雷、勃朗蒂姐妹、哥斯凱爾夫人(1810-1865〉與特羅洛普(1815-1882)等人。這些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一方面重新倡導18世紀的現實主義,一方面又肩負起批判社會,保衛人民利益的責任。盡管他們的創作角度與風格各不相同,但共同特點是關心廣大百姓的生活與命運,他們為不人道的社會機構、墮落的社會道德、拜金主義的盛行及大面積的貧困與不公深感憤慨。他們作品中對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和對社會制度的無情批判喚醒了公眾對社會問題與社會發展的意識。在19世紀末還出現了一位勇敢的女性小說家喬治·埃略特與一個不僅揭露批判社會丑惡現象,還大膽向維多利亞傳統道德觀發起攻擊的文學家哈代。 維多利亞時代還產生了許多偉大的散文家,如托馬斯·卡利爾(1795-1881)、托馬斯·B ·麥考和j(1800-1859)、馬修·阿諾得(1822-lg88)、約翰·亨利·紐曼〈1801一」1890)、約翰·斯圖亞特·米爾(1806一1873)、約翰·拉斯金〈1819一1900)以及托馬斯·亨利·哈克斯雷(1825-1895)等。其中許多人與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一道揭露抨擊社會陰暗面,並在意識形態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他們創作了大量重要的歷史事件評述、宗教論文、散文及各種主題的演講稿,同時他們將英國的散文與文學評論發展到一個新高點。當時最有名的散文作品有卡利爾的《法國革命》(1837)與《憲章主義》(1840),麥考利的《英國歷史》(1849-1861)拉斯金的五卷《現代畫家》(1843一1860)及哈克斯雷的部分演講稿。 維多利亞時期的詩歌具有風格標新、表達立異的特點,嘗試這種改革的詩人有羅伯特·布朗寧,他創造了一種詩體小說,即把小說中對人物的塑造方式引用到詩歌中。這使得詩體小說重點,從單純對故事的敘述向人物內心世界的探究轉變,使得維多利亞時期的詩歌帶有心理分析的因素。其餘詩人,如丁尼生、馬修·阿諾得、愛德華·菲茲傑拉德(1809-1883)、但丁·G ·羅塞提(1828-1882)及他的天才妹妹克利斯蒂娜(1830-1894)、傑拉德·M ·霍普金斯(1844-1889)和阿爾傑農·查爾斯·斯溫伯思(1837-1909)都在詩歌改革方面大有嘗試,為二十世紀的現代詩歌開辟了道路。

求採納

6. 維多利亞時代(詳解)

亞利山德拉·維多利亞於1837年繼承王位(當時她18歲),統治英國直到1901年逝世,是英國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一位君主。她統治英國近一段時期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是英國歷史上最為光輝燦爛的盛世。

維多利亞時代被認為是英國工業革命的頂點時期,也是大英帝國經濟文化的全盛時期。

維多利亞時期以崇尚道德修養和謙虛禮貌而著名,也是一個科學、文化和工業都得到很大發展的繁榮昌盛的太平盛世。印刷術的發展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空前繁榮,這一時期還形成了男女平等和種族平等的進步觀念,美國的廢奴運動正是這一思想進步的體現。

維多利亞時代科學發明浪潮洶涌澎湃,維多利亞人信仰科學進步,對於工業革命充滿了樂觀和信心。汽船的出現使得運輸和貿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興旺,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貫穿東西南北。

維多利亞時代的文藝運動流派包括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派藝術,以及後印象派等。藝術界呈現出群星奪目的盛景。

維多利亞時代還涌現出了許多偉大的作家、詩人和他們的傳世之作,如英國女作家艾米麗·勃朗特(《簡·愛》)以及著名現實主義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霧都孤兒》)等。

當時還出現了許多代表各個時期風格的建築。在這一時期,西方世界的建築以簡潔的形式重現了以往各個時代的古典風格,如:希臘風格、哥特式建築風格以及文藝復興時代的風格。

那個時代的中上層階級對於飲食非常講究,他們從遙遠的國度進口各種異國情調的香料調料,用於精心烹制的食品中。維多利亞時代有了歷史上最早的烹調學校,名廚編寫的烹調書籍風行英國,在這個時代人們最早將具體烹調方法如調料用量等詳細寫入書中。一些廚房小用具也流行起來,如開罐器等,維多利亞時代還形成了許多進餐禮儀。

這個時期,英國盛行下午茶,貴族們早餐豐富,午飯簡單,晚飯很晚。據說,維多利亞女王的女侍從官——女公爵安娜每到下午就會覺得很餓,於是便讓僕人拿些小茶點來吃,許多人紛紛效仿,下午茶漸漸成為一種例行儀式。事實上,圍繞著這種下午茶習俗形成了多彩的茶文化,高雅的旅館開始設起茶室,街上有了向公眾開放的茶館,茶話舞會更成為一種社會形式,維多利亞時代的淑女小姐們在那裡與男友們會面。

這個令人神往的時代,並沒有隨著維多利亞女王的去世而結束。很多歷史學家認為,所謂「維多利亞時代」的真正結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而令我們中國人印象深刻的是1840年,中英爆發鴉片戰爭。中國由此漸漸步入半殖民地深淵。而當時,英國正處於「維多利亞時代」。

維多利亞瀑布位於辛巴威、尚比亞、波札那三國交匯點東的津;贊邊界上。
寬闊的贊比西河滔滔東流,至利文斯敦近處,突為百米深谷橫腰截斷,滿江河水猶如萬馬奔騰,排山倒海,傾瀉而下,直沖谷底。轟鳴四野,聲聞幾十里。水霧飛揚,升騰數百米,蔚為奇觀。

瀑布寬1600餘米,最高落差106米。由於利文斯島當江阻隔,將其分為五段,形成魔鬼瀑布、主瀑布、馬蹄形瀑布、彩虹瀑布和江瀑布。

魔鬼瀑布雄偉絕世。滾滾流水,洶涌飛落。雷霆萬鈞,風吼谷應,驚天動地。遊人至此,感覺大地都是在顫抖。

主瀑布,以水流量最大稱著。滿目水簾,垂掛懸崖。半空銀光飛瀉,深谷雲騰霧繞。氣盪聲鳴,令人嘆為觀止。

馬蹄形瀑布,水流不大,以其形似馬足而得名。

彩虹瀑布,平野出勝。遠望一片開闊墓地,陽光下橫空映出道道彩虹。臨近方覺細雨淋身,飛瀑如潮,彩練生輝。水霧聲景。渾然一氣。置身其境,彷彿飄飄欲仙。

東瀑布屬尚比亞境內,這里遊人可以貼近觀看。粒粒璣珠,朵朵水花,縷縷銀絲,跳躍躦動,就在眼前。面對飛瀉的流水,不由頓生「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感。

在東瀑布與彩虹瀑布之間,橫跨空谷有一座「刀刃橋」,長30餘米,寬約2米。走在橋上如懸在半空,四周大雨滂沱,別有一番情趣。但非勇敢者切莫輕試。

瀑布下有一深潭,名「沸騰渦」。站在辛巴威與尚比亞交界的鐵橋上,居高臨下,對其全貌可一覽無余。五股瀑布的水流在谷底匯合後,洶涌澎湃,注入「沸騰渦」。潭水滾滾,翻江倒海,沸騰一般。經過「沸騰渦」後,水流稍事平靜,贊比西河繼續奔騰東流。

維多利亞瀑布以它永不停歇的轟隆歌聲,經年累月地伴送遠去的贊比西河

7. 維多利亞時代有哪些成就

維多利亞女王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她在位的63年期間(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國最強盛的所謂「日不落帝國」時期,她在位期間直到她去世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1914年,英國都稱為維多利亞時代,1914年以後,維多利亞時代結束。

主要成就:

1,英國完成了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為了滿足國家尋找原料地和銷售市場的要求,英國開始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自治領。

2,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期間,英國的經濟迅速成長,不斷繁榮強大。女王登基的時候,英國只有幾條鐵路,但她去世的時候,英國已經擁有一個連接各大城市的發達鐵路網。

3,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君主立憲製得到充分成熟。她在位期間,大英帝國極度擴張,達到空前的繁盛。

4,維多利亞時代,英國自由資本主義由方興未艾到鼎盛、進而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的轉變時期,英國極度強盛,文化空前繁榮,科學、藝術都有很大的發展。


維多利亞女王性格鮮明,秉性真摯。她忠於職守,具有治國之才;她不僅把時光消磨在工作上,也消磨在為家務操勞上;她忠於自己的丈夫,對子女要求嚴格,成為一代楷模。「維多利亞時代」被許多英國人所懷念。

8. 維多利亞時代

http://ke..com/view/165737.htm

這里有詳細的解釋

9. 介紹維多利亞時期發明的英語作文

就nhill一個吧。
簡介:1893年成立的英國男裝品牌,強調將現代與傳統相結合,帶著濃濃紳士味的登喜路時裝的確令人賞心悅目。
從艾爾弗雷德·登喜路一百多年前開設他的第一家汽車配飾產品專賣店開始,到二十一世紀初所贊助的國際汽車賽事,這種無畏的冒險精神貫穿了登喜路發展歷史的全程,並成為登喜路的風格和特點。這份冒險精神加上對奢華獨到的理解造就了登喜路輝煌的今天。
「登喜路駕車族」是年輕的艾爾弗雷德·登喜路為公司起的名字,這個偉大的事業開始於二十世紀早期的倫敦。在當時,駕車只是少數人消遣和娛樂的方式,這些人一般都是富家的公子、喜歡冒險的貴族,或是那些富有且行為不羈的人們。
當維多利亞時期年輕的賽車手們終於得以真正地放開手腳,將汽車駕駛到極至,享受愉悅、瘋狂而刺激時,適合身份的駕車服就成了問題,需要配備一些特殊的服裝。而艾爾弗雷德·登喜路正是為他們提供這種裝備的人。
登喜路擁有一個忠實而尊貴的顧客群,他們每一位都是當時流行時尚的引領者。這份名單包括:西班牙阿方索國王,挪威肯特公爵、暹羅(今天的泰國)國王、埃及國王法魯克、荷蘭王子貝恩哈德、印度大公,以及薩默塞特·毛姆、奧利弗·哈代等等。幾乎每個人都很喜愛登喜路的香水,享用登喜路的雪茄,同時希望通過登喜路的手錶來知曉時間,用登喜路的鋼筆和文具給親朋好友寫信。
登喜路在戰爭時期最著名的顧客是英國首相邱吉爾。戰後,眾多明星也加入了登喜路客戶的陣營。如今,人們可以在Chartwell一睹這些名人明星喜愛的那些獨特的古董產品的風采。
登喜路在美國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登喜路的Rollagas打火機就是「貓王」Elvis的至愛。
艾爾弗雷德在揣測客戶消費心理方面是個不折不扣的天才。更重要的是,他還是一名忠實的駕車愛好者,甚至有點狂熱。1903年,艾爾弗雷德因在科巴姆的朴次茅斯公路上以遠超過每小時12英里的限速的時速駕駛著他的de Dion汽車而被警察抓到。因這個事件,他發明了頗有爭議的「警察探測器」。這種探測器從外觀看像是一種介於駕車護目鏡和雙筒望遠鏡之間的過渡產品。有它後,即便是警察將自己偽裝成紳士,汽車駕駛者也可以在半英里之外就發現他們的存在。在為這種超值的服務支付42或63先令後,二十世紀初的石油巨頭們便有了充分的時間來盡情地享受駕駛樂趣。

標識:黑體字nhill成為識別登喜路的最顯著標志。

附屬產品:皮具、香煙、煙具、領帶、手錶、筆具、香水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35304177
http://ke..com/view/40709.htm

10. 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有什麼發明

維多利亞 女王(亞利山德拉·維多利亞,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於1837年繼承王位(當時她18歲),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在位時間長達63年。維多利亞 女王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她在位的63年期間(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國最強盛的所謂「日不落帝國」時期,她在位期間直到她去世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1914年,英國都稱為 維多利亞時代 ,1914年以後,英國開始走向衰落。 1733年機械師凱伊發明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效率。 1764年-1767年紡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提高了紡紗效率。 1769年鍾表匠阿克萊特又發明了水力紡紗機,過了2年,他就在曼徹斯特建立了第一家棉紡廠。 1779年克工人隆普敦又結合兩種紡紗機的優點發明了騾機(mule),後背改良成自動棉紡紗機。 1785年,牧師艾德蒙特?卡特萊特又發明了動力織布機,並且在1791年建造了第一座動力織布機工廠。隨後其他紡織機器相繼發明,實現了紡織行業的機械化生產。當時紡織的動力依靠水力,這限制了工業的發展,於是蒸汽機被發明出來。 1769年詹姆斯?瓦特根據前人的成果,成功發明了單向蒸汽機 1782年又製造出雙向蒸汽機。蒸汽機的出現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1800年,英國擁有蒸汽機321台、5210匹馬力 1825年猛增到15000台,375000馬力。 運輸革新 1759年 - 1830年英格蘭2200英里的運河。 1807年,美國人富爾敦發明了汽船 1811年英國也開始仿製。在陸路交通方面 1765年英國開始使用鐵軌 1788年開始架設鐵橋。 1814年史蒂芬遜發明蒸汽機車 1825年於英國的第一條鐵路上試車成功。 1844年,英國鐵路已經長達2235英里。

閱讀全文

與維多利亞時期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