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7年世界無煙日主題
2017年:煙草——對發展的威脅
歷屆主題:
1988年:要煙草還是要健康,請您選擇
1989年:婦女與煙草
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煙
1991年:在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煙
1992年:工作場所不吸煙
1993年:衛生部門和衛生工作者反對吸煙
1994年:大眾傳播媒介宣傳反對吸煙
1995年:煙草與經濟
1996年:無煙的文體活動
1997年:聯合國和有關機構反對吸煙
1998年:在無煙草環境中
1999年:戒煙。口號:放棄成長香煙
2000年:不要利用文體活動促銷煙草
2001年:清潔空氣,拒吸二手煙
2002年:無煙體育—清潔的比賽
2003年:無煙草影視及時尚行動
2004年:控制吸煙,減少貧困
2005年:衛生工作者與控煙
2006年:煙草吞噬生命
2007年:創建無煙環境
2008年:無煙青少年。
2009年:煙草健康警示。
2010年:性別與煙草。
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
2012年:煙草業干擾控煙。
2013年: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
2014年:提高煙草稅
2015年:制止煙草製品非法貿易
2016年:為平裝做好准備
2017年:煙草——對發展的威脅
2018年:煙草和心臟病
(1)2017年世界無煙日創造擴展閱讀
除了二手煙還有三手煙,可以隱藏幾個月不消失
「提醒大家不僅要警惕二手煙,還要警惕三手煙的危害。」采訪中,任小平醫生提醒說,很多人不了解三手煙,其實比比皆是,煙灰缸就是「三手煙」的一個重要來源。
三手煙是指煙民「吞雲吐霧」後殘留在衣服、牆壁、地毯、傢具甚至頭發和皮膚等表面的煙草殘留物,包含重金屬、致癌物甚至輻射物質,也是目前危害最廣泛、最嚴重的室內空氣污染源。
三手煙會在物體表面停留很長時間,甚至長達幾個月,可能通過呼吸、手口接觸、皮膚接觸等渠道進入人體,產生危害。雖然不少煙民改變了自己的吸煙習慣,在露天空曠處吸煙,但尼古丁殘留物依然會附著在吸煙者的皮膚或衣服上,它隨吸煙者回到室內後,還是會蔓延到各處,而三手煙對嬰幼兒的危害更大。
任小平提醒,去飯店、咖啡廳、KTV等吸煙者眾多的場所,衣物、皮包上都會殘留三手煙。因此,建議大家從吸煙環境回家後,將衣物全部清洗,洗頭洗澡,盡量清洗藏有煙味的家居用品,避免三手煙危害。
⑵ 世界無煙日
煙草是生長在南美洲的一種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將煙葉口嚼或做成卷煙吸吮。煙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紀,人類才開始認識到煙草對人類的危害。1977年,美國癌腫協會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煙的一種宣傳教育方式——無煙日。這天,在美國全國范圍內進行「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勸阻吸煙者在當天不吸煙,商店停售煙草製品一天。美國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為本國的無煙日。以後,英國、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制定了無煙日。
1987年11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World No-Tobacco Day),並於1988年開始執行。但因4月7日是世界衛生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衛生組織都要提出一項保健要求的主題。為了不幹擾其衛生主題的提出,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從1989年起將每年的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中國也將該日作為中國的無煙日。
香煙中含有1400多種成分。吸煙時產生煙霧里有40多種致癌物質,還有十多種會促進癌發展的物質,其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種其它金屬化合物。一支煙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殺死一隻小白鼠。香煙煙霧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嚴重地削弱了紅細胞的攜氧能力,因此,吸煙使血液凝結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風、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為嚴重的是,吸煙者還嚴重妨礙他人健康。研究結果表明,吸煙者吸煙時對旁人的危害比對他自己還大。
煙草問題已經越來越為世界各國所關注。2003年5月21日,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 上,世界衛生組織192個成員國一致通過了第一個限制煙草的全球性條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公約》要求各國至少應該以法律形式禁止誤導性的煙草廣告,禁止或限制煙草商贊助的國際活動和煙草促銷活動,鎮壓煙草走私,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在香煙盒上用30%至50%的面積標明「吸煙危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使用「低焦油」、「清淡型」之類欺騙性詞語。
全世界每年死於吸煙及其相關疾病的人數達490萬。有資料表明,長期吸煙者的肺癌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發病率高6至10倍,冠心病發病率高2至3倍,循環系統發病率高3倍,氣管類發病率高2至8倍。被動吸煙的危害更大,每天平均1小時的被動吸煙就足以破壞動脈血管。一些與吸煙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幾率比常人多出6倍。中國約有3.5億吸煙者。2002年,中國男性吸煙率為66%,女性吸煙率為3.08%。中國煙民正趨於低齡化,青少年吸煙人數高達5000萬。
目前全球吸煙人數約為11億,估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3億至17億。現在每年死於吸煙及其相關疾病的人數達490萬,每年支出的醫療費和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美元。煙草造成人的死亡和人患疾病的數量有據可查,但是它在導致貧困增長方面的作用卻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全世界有75%的吸煙者分布在發展中國家,他們用於購買香煙的家庭開支通常非常高,浪費了本該用於營養、教育等必須開支的有限家庭資源。煙草種植還危害環境。煙草作物攫取土壤營養,所使用的化肥和殺蟲劑造成污染,烤煙需大量消耗森林資源等。最新研究表明,各煙草種植國近5%的森林砍伐與煙草加工有關。
⑶ 世界無煙日簡介(急用)
煙草是生長在南美洲的一種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將煙葉口嚼或做成卷煙吸吮。煙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紀,人類才開始認識到煙草對人類的危害。
1977年,美國癌腫協會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煙的一種宣傳教育方式——無煙日。
這天,在美國全國范圍內進行「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勸阻吸煙者在當天不吸煙,商店停售煙草製品一天。美國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為本國的無煙日。
以後,英國、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制定了無煙日。
吸煙是心腦血管疾病、癌症和肺氣腫等非傳染性疾病的重要誘因,吸煙者更易感染結核病和肺炎等傳染性疾病。
1987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並於1988年開始執行。1989年起,"世界無煙日"改為每年的5月31日。
開展無煙日活動旨在提醒世人吸煙有害健康,呼籲全世界吸煙者主動放棄吸煙,號召所有煙草生產者、銷售者和整個國際社會一起行動,投身到反吸煙運動中去,為人類創造一個無煙草的環境。
世衛組織數據顯示,吸煙每年使近600萬人失去生命,如不採取行動,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800萬,其中80%的死亡將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統計數字,中國有超過3億吸煙者,佔全世界吸煙總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大約每30秒就有一人死於與煙草相關的疾病。如果煙草使用情況不下降,到2050年,我國與煙草相關的死亡人數將上漲至每年300萬人。
警惕煙草的危害
腫瘤發病率隨吸煙量增加戒煙6年方可減輕損害
"吸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嚴重危害身體健康,但仍被法律允許的行為了。"王遠東主任介紹說。全世界都已注意到吸煙的危害,我國也在2006年加入了國際控煙組織。
過去吸煙只被認為是肺癌的主要影響因素,然而隨著醫學的進步和多學科聯合治療方案的推行,吸煙已被證實與心腦血管疾病、直腸癌、胰腺癌等多種重大疾病相關。
吸煙一直被認為是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長期吸煙不僅會影響自身健康,還會讓他人承受"二手煙"的痛苦,就連吐出的氣體也會污染空氣。一直以來,科學家對吸煙的研究從未停止過。
大家都知道吸煙會對肺造成很大的傷害,而對於吸煙對大腦的影響,大多數人還是不了解。最近發現指出,長期吸煙還會增加腦萎縮的風險。
吸煙是肺癌最大病因 精神壓力大也是潛在因素
在癌症當中,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國惡性腫瘤中排第一位,隨著2015年世界抗癌日的到來,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認識肺癌,家庭醫生在線采訪了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腫瘤一科的康世均主任,請他為我們解答了相關問題。
他強調了吸煙是已知的患肺癌的最主要的因素,日常生活中長期壓力過大會導致免疫力下降,使患癌風險上升,我們應該採取主動防禦的方式預防癌症。
吸煙對身體的危害是明確的,要戒煙的市民不能聽信關於"吸煙無害"的言論;反復吸煙戒煙對身體有變本加厲的侵害,徹底戒煙、在戒煙之餘找到更多生活上的精神寄託對煙民非常重要。
⑷ 世界無煙日是那天
世界無煙日是每年的5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1987年11月建議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World No-Tobacco Day)」,並於1988年開始執行。自1989年起,世界無煙日改為每年的5月31日。
⑸ 世界無煙日是幾月幾日 近三年主題是什麼
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從1989年起將每年的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中國也將該日作為中國的無煙日。
歷年世界無煙日主題
1988年:要煙草還是要健康,請您選擇
1989年:婦女與煙草
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煙
1991年:在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煙
1992年:工作場所不吸煙
1993年:衛生部門和衛生工作者反對吸煙
1994年;大眾傳播媒介宣傳反對吸煙
1995年:煙草與經濟
1996年:無煙的文體活動
1997年:聯合國和有關機構反對吸煙
1998年:在無煙草環境中成長
1999年:戒煙。口號是「放棄香煙」
2000年:不要利用文體活動促銷煙草 口號「吸煙有害勿受誘惑」
2001年:清潔空氣,拒吸二手煙
2002年:無煙體育—清潔的比賽
2003年:無煙草影視及時尚行動
2004年:控制吸煙,減少貧困
2005年:衛生工作者與控煙
2006年:煙草吞噬生命
2007年:創建無煙環境
口號:創建無煙環境,構建和諧社會
為了下一代的健康,拒絕」香煙」
⑹ 世界禁煙日的由來
在1987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6屆吸煙與健康國際會議上建議把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World No-Tobacco Day),並從1988年開始執行.
但從1989年開始,世界無煙日改為每年的5月31日,因為第二天是國際兒童節,希望下一代免受煙草危害。煙草依賴是一種慢性疾病,煙草危害是世界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吸煙和二手煙暴露嚴重危害人類健康。
第一個世界無煙日是1988年4月7日。世界無煙日的意義是宣揚不吸煙的理念。而每年皆會有一個中心主題,表示一個在該年在關於煙草和不吸煙方面特別值得關注的話題。世界各地都會為響應而在當日舉辦不同類型的宣傳活動。
時間表
1987年,世衛組織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WHA40.38號決議,要求將1988年4月7日定為「世界禁煙日」。當天的目標是敦促世界各地的煙草使用者在24小時內不再使用煙草製品,他們希望這一行動能為那些試圖戒煙的人提供幫助。
1988年,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WHA42.19號決議,呼籲每年5月31日慶祝世界無煙日。從那時起,世界衛生組織每年都支持世界無煙日,將每年與不同的煙草相關主題聯系起來。
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建立了無煙草行動(TFI),試圖將國際資源和注意力集中在煙草的全球健康問題上。該倡議為制定全球公共衛生政策提供了援助,鼓勵社會之間的動員,並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
「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是2003年全球各國通過的全球公共衛生條約,作為實施戒煙政策的協議。
2008年,在世界無煙日前夕,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全球禁止所有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那一年的主題是「無煙青年」;因此,這一舉措特別針對針對青年的廣告宣傳。據世界衛生組織稱,煙草業必須用年輕消費者取代年長戒煙或垂死的吸煙者。
因此,營銷策略通常會在吸引年輕人的地方觀察到,例如電影,互聯網,廣告牌和雜志。研究表明,接觸煙草廣告的年輕人越多,吸煙的可能性就越大。
2015年,WNTD強調了與煙草使用相關的健康風險,並倡導有效的政策來減少煙草消費,包括結束煙草製品的非法貿易。
2016年,在5月31日舉行的世界無煙日,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呼籲各國政府為煙草製品的無裝飾包裝做好准備。
2017年,WNTD將煙草視為「對發展的威脅」。該運動旨在展示煙草業對可持續發展構成的威脅,包括所有國家公民的健康和經濟福祉。
在2018年,WNTD專注於「煙草破碎心:選擇健康,而非煙草」
(6)2017年世界無煙日創造擴展閱讀:
全球遵守
2010年5月30日星期日,在世界無煙日前一天,雅加達的醫科學生反對煙草。該行動旨在提高公眾對吸煙負面影響的認識。Bundaran Hotel Indonesia,中央雅加達,印度尼西亞。
世界各地的團體 - 從地方俱樂部到市議會到國家政府 - 都鼓勵世衛組織每年組織活動,幫助社區以自己的方式在地方一級慶祝世界無煙日。過去的活動包括向政府官員和當地報紙,遊行,公共辯論,地方和國家宣傳活動,反煙活動家會議,教育節目和公共藝術的寫信活動。
此外,許多政府使用WNTD作為實施新禁煙和煙草控制工作的開始日期。例如,2008年5月31日,「無煙安大略省法案」的一部分生效,禁止煙草「電力牆」在加拿大各省的商店展出,澳大利亞的所有醫院和政府辦公室於2010年5月31日實現無煙。
這一天也被用作討論一個與煙草有關的國家當前和未來狀況的跳板 - 例如在印度,有2.75億煙草使用者,是世界上煙草消費量最高的國家之一。
主題
每年,世衛組織選擇當天的主題,以便為WNTD創建更統一的全球信息。這一主題隨後成為世衛組織下一年與煙草有關的議程的核心組成部分。
世界衛生組織負責監督與主題相關的宣傳材料的製作和分發,包括小冊子,傳單,海報,網站和新聞稿。 視頻是2008年WNTD宣傳活動的一部分,主題是「無煙青年」,並在YouTube上發布,播客於2009年首次使用。
在其許多WNTD主題和相關的宣傳材料中,世界衛生組織強調「真理」的概念。諸如「煙草殺死,不被欺騙」(2000年)和「煙草:任何形式或偽裝致命」(2006年)等主題標題表明世衛組織認為個人可能被誤導或混淆煙草的真實性質.
2000年和2008年WNTD主題的基本原理確定了煙草業創造的營銷策略和「幻想」,作為這種混亂的主要根源。
從全球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世界衛生組織的WNTD材料對「事實」提出了另一種理解。WNTD宣傳材料對最新的與煙草有關的研究和統計數據提供了「官方」解釋,並提供了在世界范圍內制定反煙論據的共同點。
2017年世界無煙日的主題是「煙草 - 對發展的威脅」。
2018年,它是「煙草破碎心臟」。
參考資料:網路-世界無煙日
⑺ 世界無煙日是什麼時候
世界無煙日(英語:World No Tobacco Day,或譯世界無煙草日),是世界衛生組織在1987年創立的,現在每年的5月31日就是世界無煙日。第一個世界無煙日是1988年4月7日。世界無煙日的意義是宣揚不吸煙的理念。而每年皆會有一個中心主題,表示一個在該年在關於煙草和不吸煙方面特別值得關注的話題。世界各地都會為響應而在當日舉辦不同類型的宣傳活動。2013年5月31日是第26個世界無煙日,主題是「全面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煙草受害國,在控制吸煙問題與先進國家存在明顯差距,主要原因之一即在於公眾對於吸煙危害健康這一重要的科學事實缺乏深刻的認識,有效控煙仍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
⑻ 2017年控煙主題是什麼,2017年世界無煙日主題
2017年的世界無煙日的主題:煙草——對發展的威脅 。
1987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6屆吸煙與健康國際會議上建議把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World No-Tobacco Day),並從1988年開始執行。
從1989年開始,世界無煙日改為每年的5月31日。選擇5月31日作為世界無煙日是因為第二天是國際兒童節,希望下一代免受煙草危害。
(8)2017年世界無煙日創造擴展閱讀:
歷年世界無煙日主題匯總:
1988年世界無煙日宣傳主題:要煙草還是要健康,請您選擇。
1989年世界無煙日宣傳主題:婦女與煙草。
1990年世界無煙日宣傳主題:青少年不要吸煙。
1991年世界無煙日宣傳主題:在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煙。
1992年世界無煙日宣傳主題:工作場所不吸煙。
1993年世界無煙日宣傳主題:衛生部門和衛生工作者反對吸煙。
1994年世界無煙日宣傳主題:大眾傳播媒介宣傳反對吸煙。
1995年世界無煙日宣傳主題:煙草與經濟。
1996年世界無煙日宣傳主題:無煙的文體活動。
1997年世界無煙日宣傳主題:聯合國和有關機構反對吸煙。
1998年世界無煙日宣傳主題:在無煙草環境中。
1999年世界無煙日宣傳主題:戒煙。口號是「放棄成長香煙」。
2000年世界無煙日宣傳主題:不要利用文體活動促銷煙草 口號「吸煙有害勿受誘惑」。
2001年世界無煙日宣傳主題:清潔空氣,拒吸二手煙。
2002年世界無煙日宣傳主題:無煙體育—清潔的比賽。
⑼ 世界無煙日是哪一天,什麼要有無煙日,今年的主題是什麼
5月31日,1977年,美國癌腫協會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煙的一種宣傳教育方式——無煙日。這天,在美國全國范圍內進行「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勸阻吸煙者在當天不吸煙,商店停售煙草製品一天。美國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為本國的無煙日。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從1989年起將每年的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中國也將該日作為中國的無煙日。2011年主題是「煙草致命如水火無情,控煙履約可挽救生命」
⑽ 世界無煙日的由來
世界無煙日的由來:
在1987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6屆吸煙與健康國際會議上建議把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World No-Tobacco Day),並從1988年開始執行,但從1989年開始,世界無煙日改為每年的5月31日,因為第二天是國際兒童節,希望下一代免受煙草危害。
煙草依賴是一種慢性疾病,煙草危害是世界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吸煙和二手煙暴露嚴重危害人類健康。
在2015年5月31日是世界衛生組織發起的第28個世界無煙日,本次世界無煙日的主題是「制止煙草製品非法貿易」;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煙草受害國,在控制吸煙問題與先進國家存在明顯差距,主要原因之一即在於公眾對於吸煙危害健康這一重要的科學事實缺乏深刻的認識,有效控煙仍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
(10)2017年世界無煙日創造擴展閱讀:
中國的煙民最多。據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有約13億人口,共計3.15億煙民。中國人消費了超全球三分之一的香煙。印度尼西亞的煙民占總人口比例最高,年齡在15歲以上的男性中,吸煙者達75%。全球80%的吸煙者居住在中低收入國家,其中2.26億為貧困人口。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6秒鍾就有一人死於吸煙引發的疾病。每年超700萬人因吸一手或二手煙引發的疾病死亡。吸煙引發的疾病包括癌症(尤其是肺癌)、心血管梗塞、腦血管疾病、慢性阻塞型肺病等。在20世紀,因吸煙死亡的人數高達1億,多於一戰和二戰死亡的人數總和。如果以此趨勢發展下去,在21世紀將有約10億人死於吸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