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時發明了「地震儀」為什麼今天的中國沒有預測
地動儀只能知道地震的方位和烈度,無法預測地震的。
『貳』 地動儀被發明之前,古代人是如何預測地震的
地震到來的時候,人們往往是手足無措的,雖說“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可求生慾望是每個人都有的。如今很多城市都有地震預警系統,甚至提前30秒就開始預警了,按照如今的技術來說沒什麼,可是在古代,人們並沒有如此先進的科技,可是古代地震卻很少發生人員傷亡事件,那麼他們是如何做到,在地震來臨之前提前做好預防措施的呢?
古代將地震稱為地動,一般人認為是和洪災、旱災一樣,是老天對於當今時代的懲罰,因此每次出現天災的時候,最頭疼的是皇帝。因為這時候百姓會認為,因為皇帝的無能,導致上天要懲罰人間,這時候皇帝怎麼做就很重要了。
雖然地震從古至今就能做出預測,可是地震的危害性大,怎樣在地震來臨之前,做好預防措施,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這才是最重要的。雍正時期就發生過一次大地震,當時雍正皇帝驚慌失措,帶著隨從和家人從紫禁城跑出來,最後他想辦法跑到船上避難,因為他覺得在水上肯定就感受不到振幅。後來朝鮮王朝知道這件事,還因此笑話過雍正。
其實古人逃生比現代要方便得多,首先古代房屋不多,到處都是空曠的土地。其次古代都是平房,幾乎都是木頭或是竹子製造的,竹木結構不僅柔韌、質輕,而且抗震性非常好,況且古人在建造房屋的時候,會嚴格參考中國古代建築物的修建風格,所以如果不是殺傷力格外巨大的地震,一般不會對房屋造成損壞。
其實我們根本不用替古人擔憂,因為我們現在使用的很多東西和方法,都是前人為我們流傳下來的寶貴財富。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就要保持一顆熱忱的心,相信有前人的精神留給我們,我們在面臨任何困難的時候,都能夠展示出中國人堅韌不拔的性格。
『叄』 哪位古代科學家發明了「混天儀」來預測地震
這個很簡單嘛,張衡!
『肆』 古代的人是怎麼預測現在地震
什麼古代人啊。。。。李四光預測的幾個地震帶
是根據地質機構來推斷的,而且不一定會發生,即是發生也不一定會對你造成影響,稍安勿躁
當年李四光預言了中國的4個有可能隨時發生的地震帶:
1、唐山——邢台(已震)
2、新疆 (已震)
3、雲南 (已震)
4、山東郯城——日照或是連雲港(未震)
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根據地質力學的觀點,我國大致可分為20個地震帶。
1.台灣帶;
2.閩粵沿海帶;
3.東北深震帶;
4.郯城-廬江帶;
5.河北平原帶;
6.海原-松潘-雅安帶;
7.山西帶;
8.渭河平原帶;
9.銀川帶;
10.蘭州-天水帶;
11.河西走廊帶;
12.馬邊-巧家-通海帶;
13.冕寧-西昌-魚鮓帶;
14.騰沖-瀾滄帶;
15.哀牢山帶;
16.爐霍-乾寧帶;
17.花石峽帶;
18.拉薩-察隅帶;
19.西藏西部帶;
20.天山帶
華北地震區是我國東部大陸地區地震活動最強烈的一個地震區,也是我國晚第四紀構造活動強烈的地區,8級以上的地震就發生了5個,最大的地震為1668年郯城8.5級大地震。自西向東斷裂活動具有明顯的分帶性,潛在震源區就沿這些構造活動帶展布。
郯廬斷裂於蘇、魯交界交匯部位,自1990年以來一直被國家地震局列為地震危險重點監視區,郯廬斷裂帶處在強烈擠壓並兼有右旋扭動的斷裂段。由於它遭受的正應力大,剪切應力也大,易於積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難於以中、小地震的形式來釋放,故該段地震強度大,頻度低。
這個地震帶上發生過的地震有:
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
1969年渤海7.4級地震
1974年海城7.4級地震
1983年11月7日山東菏澤5.9級地震
1995年9月20日山東臨沂市蒼山縣5.2級地震
2003年6月山東青島4.3級小震群活動
2006年2月9日臨沂市湯頭鎮3.5級地震
據說,李四光前輩去世前,念念不忘的就是郯-廬地震帶,他曾經預測,一旦發生地震,其毀滅性可能是唐山大地震的好幾倍。希望最近中國G-ON-VEN-MENT這些年來的防震措施能積極、有效
『伍』 中國古代不是有人發明了可以測地震的東西嗎 怎麼現在沒了額
中國一直都沒有發明可以測地震的東西,地震儀的作用是在另一個地方提前了解在什麼方向發生了地震
『陸』 古代時發明了「地震儀」為什麼今天的中國沒有預測到地震會發生在中國
地動儀是古代的東西,現在根本沒用——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四川汶川(東經103.4度,北緯31.0度)發生M7.8級地震。地震造成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感,很多網友都在質疑今天的地震為什麼沒有預報,但記者查閱網上信息時,卻發現之前很多現象表明將有地震發生。 5月9日,網路貼吧有網友發帖:19:15,我在臨沂看見大片地震雲,不知今明兩天哪裡要發生6級以上強震。 而在同一天,人民圖片發布新聞稱:江蘇省泰州市市區的東風大橋上突然出現數萬只小蟾蜍,並被理解為「近期河水缺氧,大量小蟾蜍為了尋找新的生存空間,只得集體遷移」。 四川地震前三天數十萬蟾蜍異動 另據從地震科普網了解。對於地震災害,目前尚不能准確做出預報,但是長期的觀察研究表明,地震前是會出現一些徵兆的,如動物出現異常、地下水發生異常等等。這對於預防地震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附:地震現象歌訣 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圈,釺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亂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貓攜著小貓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躍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家家戶戶都觀察,綜合異常作預報。
『柒』 古代人怎樣預測地震
地震前自然界出現的與地震孕育有關的現象稱為地震前兆、我國古代人民在長期實踐中,早就開始認識到地震是有前兆的,並留下了豐富的關於地震前兆的記載。例如:1739年寧夏銀川地震以後,有人就總結出地震與井水變化、動物不安、震前地下發聲、天氣反常現象之間可能存在某些聯系。
古書《隆德縣志》上出記載了古人總結的六種地震前兆現象。現代地震科學的深入研究表明,地震之前確實存在多種多樣的前兆現象。地震前兆分為宏觀前兆和微觀前兆。
1.地震的宏觀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覺察到地震前兆稱為地震的宏觀前兆,簡稱宏觀前兆。比較常見的有,井水陡漲陡落、變色變味、翻花冒泡、溫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變化,溫泉水溫的突然變化,動物的習性異常,臨震前的地聲和地光等。
宏觀前兆在地震預報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75年遼寧海城7.3級地震和1976年松潘一平武7.2級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廣大群眾曾觀察到大量的宏觀異常現象,為這兩次地震的成功預報提供了重要資料。不過也應當注意,上面所列出的多種宏觀現象可能由多種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預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小組漲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關,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響,井水的變色變昧可能因污染引起,動物的異常表現可能與天氣變化、疾病、發情、外界刺激等有關,還要注意不要把電焊弧光、閃電等誤認為地光,不要把雷聲誤認為地聲,不要把燃放煙花爆竹和信號彈當成地下冒火球。
—旦發現異常的自然現象,不要輕易作出馬上發生地震的結論,更不要驚慌失措,而應當弄清異常現象出現的時間、地點和有關情況,保護好現場,向地震部門或政府報告,讓地震部門的專業人員調查核實弄清事情的真相。
2.地震的微觀前兆
人的感官無法覺察,只有用專門的儀器才能測量到的地震前兆稱為地震的微觀前兆,簡稱微觀前兆,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地震活動異常。大小地震之間有一定的關系。大地震雖然不多,中小地震卻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動的特點。有可能幫助人們預測未來大震的發生。
地形變異常。大地震發生前,震中附近地區的地殼可能發生微小的形變,某些斷層兩側的岩層可能出現微小的位移,藉助於精密的儀器,可以測出這種十分微弱的變化,分析這些資料,可以幫助人們預測未來大震的發生。
地球物理變化。在地震孕育過程中,震源區及其周圍岩石的物理性質可能出現—些變化,利用精密儀器測定不同地區重力、地電和地磁的變化,也可以幫助人們預測地震。
地下流體的變化。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層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氣、地下岩層中還可能產和貯存一些其它氣體,這些都是地下流體。用儀器測地下流體的化學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們的變化可以幫助人們預測地震。
3.地震觀測台網
要捕捉地震的微觀前兆,就必須建立覆蓋面積地區的地震觀測台網,進行長時間的精密觀測。
記錄地震的儀器叫地震儀.專門從事地震觀測的台站叫地震台或測器台。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張衡就發明了世界第一台地震儀——「候風地動儀」。現代的地震儀已經採用了最先進的電子技術,具有極高的靈敏度,甚至還有專門的海底地震儀和深井(鑽孔)地震儀。相當一部分地震台站現在已經不需配備專人進行觀測,就能自動記錄地震信號,通過電纜或無線電波將信號自動傳送到接收中心,再由計算機進行自動處理這叫做遙測地震台網,、包括四川省在內,我國許多地區都已建立了現代化的遙測地震台網。此外,還有地電、地磁、重力、地形變、地下流體等地震前兆觀測台站。
『捌』 古代的地動儀可以預測地震嗎
地震儀是用來測量地震的方位的儀器。我國漢朝的科學家張衡,在公元132年就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地動儀。
這架儀器是銅鑄的,形狀像一個酒樽,四周有八個龍頭,龍頭對著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向。龍嘴是活動的,各自都銜著一顆小銅球,每一個龍頭下面,有一個張大了嘴的銅蛤蟆,儀器的內部中央有一根銅質「懸垂擺」,柱旁有八條通道,稱為「八道,還有巧妙的機關。當某個地方發生地震時,懸垂擺撥動小球通過「八道」,觸動機關,使發生地震方向的龍頭張開嘴,吐出銅球,落到銅蟾蜍的嘴裡,發生很大的聲響。於是人們就可以知道地震發生的方向。
經過公元134年的甘肅西南部的地震試驗,完全證實了它檢測地震的准確性。它比歐洲創造的類似的地震儀早了1700多年。
『玖』 古代張衡發明的地震儀能預知地震么
前段時間,看《國寶檔案》得知:張衡的地動儀是今人(科學家)根據張衡述說研製出來的,只有實時「報道」功能,沒有「預報」功能。
古代張衡發明的地震儀,實際只是地動儀,不過是測定地震的,不是預測地震的。它能夠感覺出來哪裡有地震,而不能預報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