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馬俊的發明

馬俊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9-15 08:52:33

Ⅰ 馬俊的簡介

馬俊,男,江西萬載人,又名馬音財,筆名開軒閉月,1987年11月出生於江西省萬載縣,畢業於內江師范學院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現為四川省簡陽市金馬鎮榿木村副書記,2009年2月-2009年9月曾在四川簡陽大眾養殖有限公司任網管、同時還是業余詩人,「廣電班」網路貼吧吧主。
他受過系統的廣播電視新聞專業教育,熟練操作電腦,擅長電腦系統維護,2006年4月至2007年6月期間曾在內江先捷電腦兼職;2008年暑假曾在南京標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網站建設和網路推廣,2008年9月至12月在四川新聞網內江頻道技術部實習,吃苦耐勞,對工作認真負責,積極進取,個性樂觀執著,敢於面對困難與挑戰。

Ⅱ 馬俊的履歷

1989.7—1990.6 東營市計劃委員會科員
1990.6—2000.7 墾利石化公司(原墾利石化總廠)技術員、車間副主任;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廠長助理、總工程師
2000.7—2001.2 墾利縣經貿委副主任兼墾利石化公司總工程師
2001.2—2003.1 墾利縣經貿局副局長
2003.1—2006.5 墾利縣政協副主席、縣經貿局副局長
2006.5—2007.12 墾利縣政協副主席、縣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
2007.12—2009.10 墾利縣政協副主席
2009.10—2011.1 墾利縣政協副主席、縣經信局局長
2011.1 至今 墾利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Ⅲ 馬俊的介紹

馬俊,男,江蘇鎮江人,1974年4月生於江西景德鎮,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陶藝專業,系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國家一級畫師、景德鎮大瓷網·大陶網藝術家庫陶瓷名家、 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西省陶瓷美術大師、景德鎮陶瓷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 江西省陶瓷行業技能人才評委、陶瓷美術專業技術人才評委、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作品風格現代簡潔、質朴,純情,一種靜謐和諧之美正顯畫面之中,不媚、不俗、不火、不凡,如同視覺音樂,給人一種深厚的真情流露。他創作手法大氣磅薄,縱橫開闔,不拘泥於一筆一畫的精雕細琢,而是追求作品的整體意象,通過粗廣豪邁的氣勢來表現細膩的內心感受,利用簡潔洗煉的筆墨來達到厚重樸拙的效果,他尊重傳統,同時又較為謹慎地吸收了一些西方現代藝術平面構成的形勢意念,而在實際使用時又把它們融合在中國的傳統筆墨表現之中。

Ⅳ 國防大學教授馬俊在國內外的影響

有點名,不過不是很有名

Ⅳ 馬均發明的馬鐙是世界上最早的馬鐙嗎

馬鐙不是馬鈞發明的。
馬鈞(生卒年不詳),字德衡,三國時期魏國扶風(今陝西省興平縣)人,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馬鈞最突出的表現有還原指南車;改進當時操作笨重的織綾機;發明一種由低處向高地引水的龍骨水車;製作出一種輪轉式發石機,能連續發射石塊,遠至數百步;把木製原動輪裝於木偶下面,叫做「水轉百戲圖」。此後,馬鈞還改制了諸葛連弩,對科學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了貢獻。
馬鐙被西方馬文化研究界稱為「中國靴子」。考古發現表明:馬鐙是中國北方游牧民族鮮卑人約在距今1700多年前發明的。最早的馬鐙實物發現於公元3世紀中葉到4世紀初的中國東北的鮮卑人活動的區域,出土地點在遼寧省西部與內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縣。1965年,考古人員在北票縣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對鎏金木芯直柄銅馬鐙。這對馬鐙長24.5厘米,寬16.7厘米,是世界上現存時代最早的馬鐙實物。
這種馬鐙是木芯長直柄包銅皮的掛式馬鐙。其後。這種馬鐙通過高句麗向東傳播,擴散到朝鮮半島和日本,繼而出現了窄踏板金屬馬鐙在歐亞大草原上的廣泛傳播。在中國南方地區,約在公元4世紀也已出現了馬鐙。總之,木芯長直柄馬鐙是東西方各類馬鐙的源頭。
歐洲最早出現的馬鐙出土於公元6世紀的匈牙利阿瓦人的墓群中,以窄踏板直柄金屬馬鐙為主。阿瓦人是來自內蒙古高原的柔然人的後代。柔然人活動重點區域是陰山以北的草原,與鮮卑人及北魏王朝發生多次戰爭。柔然人於公元6世紀戰敗後,沿歐亞草原之路西遷到匈牙利定居。因此,有西方考古學者認為:是柔然人從中國北方把馬鐙傳播到歐洲,阿瓦人的馬鐙就是中國傳統的直柄橫穿金屬馬鐙。這進一步證明馬鐙是中國北方游牧民族鮮卑人在距今1700多年前發明的。

Ⅵ 革命烈士馬俊的生平事跡

馬俊烈士墓位於日壇公園內。
馬俊烈士概況:1927年北京市第一任市委書記,民國十七年(1928年)因叛徒出賣,在北京被張作霖殺害。犧牲後葬於日壇公園內。1951年北京市政府隆重公祭並重修其墓。墓碑由郭沫若題書。1987年再次重修,墓碑改由鄧穎超題寫。同時馬駿夫人楊秀蓉的遺骨移葬於東側。墓為漢白玉石砌築,台基四周環以白石護攔。近年朝陽區再次修整此墓,並建成青少年教育基地。這個墓每年清明節都有大量的學生和青年去祭掃。

Ⅶ 青海花兒王子馬俊的資料 詳細

回族,生於1963年,青海民和縣人,祖籍甘肅省東鄉縣。
馬俊從小唱著花兒長大,上學讀書時常參加文藝演出。1985年民和縣舉行花兒調演,馬俊參賽並獲一等獎,l986年在海東地區民歌調演中再次奪魁,他英俊灑脫的形象,粗獷、奔放、富有魅力的歌聲,在表演場上贏得了雷鳴般的掌聲,也引起了縣、地、省有關部門的重視。同年8月他代表青海省參加了「全國第三屆民間音樂舞蹈調演」,獲得二等獎。之後被留在青海省民族歌舞團,成了一名專業的花兒歌唱者。他拜朱仲祿先生為師,開始向歌唱花兒的高峰沖擊。1988年,青海昆侖音像出版社發行了馬俊主唱的《青海花兒》;1989年陝西省西部音像出版社發行了他與蘇國英、溫桂蘭的無伴奏男女聲對唱《青海花兒干咂》等盒帶,對人們了解花兒的對唱和徒歌的風味,是很有幫助的。馬俊演唱的《河州三令》、《撒拉令》、《花兒尕連手令》等,最為人們所稱道,被人們稱為花兒王子。上海國際藝術節亮相 青溜溜的青海花兒紅( 2007-11-23 09:42:16)稿件來源: 青溜溜的青海花兒紅 金秋10月,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各類展演節目正如火如荼地舉行,一股來自青海高原的清新之風,更是令觀眾為之陶醉,這就是從10月20日開始的《神奇的青海——青海文化周演展系列活動》。一周之中,大型民族歌舞《青溜溜的青海》、花兒風情歌舞《六月六——高原花兒紅》和《江河之魂——青海歷史文化展》《高原奇葩——青海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品展覽》《夢境映象——青海攝影展》等相繼亮相,引領上海市民走進了神奇的青海。
主要獲獎情況:

1986年,馬俊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民歌比賽中嶄露頭角、力拔頭籌。
在這一年,參加由文化部和廣電部舉辦的「全國第二屆民族民間音樂舞蹈比賽」,以一曲《尕妹是才開的牡丹》榮獲聲樂二等獎

翌年,從京城載譽歸來的馬俊又以優異的成績在「青海花兒杯大賽」上喜摘二等獎。

1989年,在「上海至巴黎世界歌唱比賽國內選賽」上,馬俊又以一曲黃恩榮作詞作曲的《麻青稞》贏得擲地有聲的「優秀獎」

1993年擔任了「青海省花兒藝術團」的團長,躋身國家二級演員的行列。

Ⅷ 馬鈞發明了什麼

馬鈞發明了很多東西,最突出的有還原指南車、改進織綾機、改制諸葛連弩、發專明龍骨屬水車、輪轉式發石機、水轉百戲圖等,對科學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了貢獻。

馬鈞在手工業、農業、軍事等方面有很多發明創造,是三國時代最優秀的機械製造家,馬鈞的創造發明,就算拿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也非常了不起,何況是在1700多年前。

此外,馬鈞在軍事上兵器製造方面也有不少發明創造。蜀國諸葛亮在出師北伐時,曾發明了一種可以把箭接連發射出去的連發射遠器——連弩。它每次可發數十箭,威力很大,當時已經年老的馬鈞,還改進過連弩,使連續發射的威力增加幾倍。

(8)馬俊的發明擴展閱讀:

馬鈞在傳動機械方面的研究,造詣是很深的,成績也是極其卓著的。"水轉百戲"的研製成功,足以說明這一點。

一次,有人進獻給魏明帝一種木偶百戲,造型相當精美,可那些木偶只能擺在那裡,不能動作,明帝覺得很遺憾。明帝問馬鈞:"你能使這些木偶活動嗎?"馬鈞肯定地回答道:"能!"明帝遂命馬鈞加以改造。

沒有多久,馬鈞則成功地創造了"水轉百戲"。他用木頭製成原動輪,以水力推動,使其旋轉,通過傳動機構。

Ⅸ QQ是誰發明的幾幾年發明的

1999年02月,騰訊正式推出第一個即時通信軟體——「OICQ」,後改名為騰訊QQ。QQ在線用戶由1999年的2人(馬化騰和張志東)到現在已經發展到上億用戶,在線人數超過一億,是中國目前使用最廣泛的聊天軟體之一。

Ⅹ 馬俊偉的介紹

香港無線電視藝人。出生於中國潮州。於1993年作為歌手出道,發行過多張專輯,同時作為TVB的藝員主演過多部電視劇。

閱讀全文

與馬俊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