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為創造而創造

為創造而創造

發布時間:2021-09-15 08:23:29

① 淺談如何理解為創造性而教,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激烈競爭的現代信息社會,一個民族能否創新,涉及到民族的存亡,當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將是決定性的因素之一。「在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創造能力的形成中,創造性思維作為創造力和創造性的具體運作方式,可以說是抓手和橋梁」。
創造性思維區別於「再生性思維」。它是從某些事實中尋求新關系,找出新答案的思維過程,是用新方式處理某一問題的思維過程,它具有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等三個主要特徵。
數學是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嚴密邏輯性的科學。它是人們參加社會生活、從事生產勞動、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工具。通過數學可使學生受到必要的數學教育,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特別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於提高全民族的數學素養,培養跨世紀的建設人才,迎接新技術發展的到來都是十分必要的。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作為一個新課題,受到越來越多的教師的重視。特別結合數學學科特有的思維特點,和研究問題的方法,如何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很值得每位數學教師去研究和探討。在此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幾點膚淺的認識。
一、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以知識為基礎。
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主要是藉助於知識(直接知識和間接知識),同時人們所獲得的知識要經過思維的「過濾」。在數學教學中,要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構築知識結構,掌握基本技能,學會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為處理具體問題時思路的暢通、貫通及變換打好基礎。可見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傳授知識,並不是局限於大量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簡單的累積,而關鍵是要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並能自如地運用這些知識。這樣的知識才可以作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基礎。
二、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重視對學生直覺思維能力的培養。
「科學思維主要採用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兩種形式」,創造性思維,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它是邏輯思維與直覺思維的統一。因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既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又要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過去傳統的教學中只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忽視了對學生直覺思維能力的培養,這不利於學生創造性智能的發展。直覺思維能力是科學創造的觸媒,是人的聰明才智的重要標志,牛頓曾說過:「沒有大膽的推測就作不出偉大的發現。」因而在數學教學中,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注重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和善於發現問題的能力;注重對學生的科學推測能力及對抽象內容作形象比喻能力的培養。這些思維能力的形成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尤為重要。在數學教學中特別要加強學生的數學美感教育,由於學生的數學修養有限,不能夠自覺地將數學作為審美對象,因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就要自覺地揭示數學美,做好審美示範,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美,促進學生形成數學美感。教師還可以通過刻意求美來引導探求方程的化簡,為學生作出審美示範,讓學生感受數學美。其次,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審美習慣,提高審美意識。 還要鼓勵學生從數學美的角度出發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調動學生審美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強烈的審美意識,增強數學美感。
高科技在飛速發展,只有模仿、跟隨、術而不作不行,當今世界的經濟正在迅速走向知識經濟,創造性的活動正在逐步取代重復性的,模仿性的,非創造性的活動。當今的時代是用未來設計現代的時代,只憑過去的經驗辦事,是以自然經濟為特點的小生產的思維方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知識經濟的需要,必須換以創造為最突出特點的現代化的、科學化的思維方式。
三、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
「自學能力是學生通過自己獨立學習獲得知識和技能的一種能力,它包括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獨立研究、獨立觀察、獨立實驗等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不僅對學好數學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提高學生的素質也起很大作用。國外一研究機構曾調查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的成長道路。發現他們的知識20%是在學校獲得的,80%的知識則是在離開學校後經過自學獲得的。
愛因斯坦也曾說過「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 ,「如果一個人掌握了它的學科的基礎理論,並學會獨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會找到自己的道路。」因此,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要緊緊圍繞「學思結合」的自學途徑,不是一味地讓學生自己看書,而必須讓學生有深入的思考。讓學生學會通過自己觀察提出問題,把實際發生的現象轉化為個人的思維任務。經過反復思考琢磨,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通過自己查找資料或自己動手設計實驗去探索答案。讓學生通過自己學習的過程,掌握學習的科學方法和了解探索真理的途徑。同時通過學生自己實踐的過程,培養學生探索新穎問題的能力,及創造出超出已掌握知識范圍的新思維成果的能力。使學生逐步養成不畏艱難、勇敢堅強的品質和冒險精神。
四、發揮教師的創造性思維作用。
教師的勞動過程「天然地帶有創造性的特點,一個教師完全有可能,也完全應該在這種創造性勞動中創造出具有個人風格的教學方法,創造出新的教育學知識。」(蘇霍姆林斯基)。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教師應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教師創造性的教學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前提。
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首先應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教育的能力:1、思維要具有流暢性,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左右逢源,並伴有直覺和自由聯想。2、教學要具有靈活性,能夠從多個角度考慮問題,用多種方法和手段組織教學。3、教學思想要具有獨創性,不因循守舊,不人雲亦雲,能夠使用不同於常規的方法來解決疑難問題。要善於進行靈活多樣,富有彈性的教學設計;教學信息的傳達經濟、迅速、有效;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探究」去「創新」;並能根據教學反饋信息進行機智的教學調控。
第二、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教學活動。在教學中能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關鍵。
教學中,要努力營造一個全體學生積極思考的氛圍,創造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從潛意識中產生需要探究知識的強烈願望。實踐證明:課堂討論,小組活動,制訂探究計劃,設計探究性實驗,學生動手操作等活動,既能有效啟動學生思維集中,又能刺激學生大腦思維,加快思維速度,有利於學生個性思維發展,增強學生思維情感的體驗,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第三、積極開展課外活動。開展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重要環節。
課堂教學固然是培養和訓練學生知識,能力的主要手段。但是,積極開展課外活動,也是挖掘和培養學生潛能,發揮每個學生的相對優勢,促使學生由知識型向能力型轉變的不可忽視的重要手段。
通過課外活動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發現去思考,廣泛尋覓知識;加強、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進行大量的實踐活動。培養實踐技能,挖掘每個人的潛能,發揮每個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增強獨立創新意識,在好奇中探索知識,在活動中鍛煉科學思維。以最佳心態接受信息,氣氛輕松,學習熱情和求知慾望空前高漲。可以收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無法得到的效果。課外活動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以學生探究知識為主體;以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和協作精神為核心;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為最終目標。
目前,基礎教育系統正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開展創新教育正是實現這種轉軌的關鍵所在。培養出更多的富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現代化人才已成為當今教育工作者奮斗的目標。而在教學工作中如何才能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人格已成為眾多教學工作者共同思考和探索的課題。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只要我們在重視基礎知識教學的基礎上,繼續轉變教學思想,切實改進教學方法,在揭示數學思維過程及知識結構在創造性思維中所佔的地位、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數學美感的強化等諸多方面加大力度,就一定會對學生的數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② 智慧是美的,因為是創造;而創造是美的,因為是智慧。這句話是誰說的

這句話出自巴基斯坦的阿卜杜拉·海珊的名言

③ 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而貢獻自己的什麼

價值?何為價值?現在是21世紀,我聽到最多的一個詞,也是21世紀,或許在這樣一個21世紀,價值無論在企業對員工,還是員工對自己上都一種定性要求及鞭策吧。
言歸正轉,其實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當然我可以把問題簡單化,也可復雜化。
何為簡單,作為一個公司員工來說,首先看他想要的是什麼,他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做這份工作,他想通過這份工作得到什麼。在公司裡面,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分工,因此每個人在公司里起的作用都不盡相同,目標絕對是一致的。但心態卻有差異,創造的價值也有所區別。如果說只為上班而上班,那他的思想里所包含的東西就很簡單,做好日常安排的工作,萬事就都ok,不會想到公司的現狀及今後的發展,這樣他在公司里所創造的價值或許可以用有形的數字來體現,但卻沒有涵蓋更多的東西,更多無形的東西。正所謂「智者思,憂國憂民;愚者慮,利益所驅」。
或許你會想,我這樣說是不是跑題了,不是讓我談我能為公司創造多少價值嗎?或許是吧,不過我仍然認為對於公司的發展來說與員工的心態是分不開的。
現在談談我吧,我覺得從我自身來講,對於創造價值的多少這一概念很模糊,對於多少,我說不出來,因為這不是能用數字來衡量的,每個人當然都希望自己能夠有好的發展,當然更不想讓自己在工作中成為可有可無的人,希望自己所創造的價值越多越好,我是個平凡人,我也這樣想。我不期望讓自己能夠達到一個多高的高度,只希望能一步一個台階,讓自己的明天比今天更好一點,在工作中也一樣。我希望自己踏踏實實的工作,對公司的發展盡自己應盡的義務。在日常的小事上可以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公司的業績和今後的發展上,我當然也不甘心落後。希望成為公司的主力軍,和公司共同的成長起來。
總之一句話,真誠的去待人,認真負責的去工作。我希望自己是微不足道的,也希望自己是至關重要的。這樣講應該不矛盾吧!還是那句話,就讓價值無處不在吧!

④ 創造是什麼

創造的意思:首先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

【詞語】:版創造

【拼音】:chuàng zào

一、創造基本釋權義:

首先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

二、創造引證解釋:

發明;製造前所未有的事物。

秦牧 《青春的火焰》:"有人用水稻和高粱雜交,創造了平均每穗三百粒的記錄。"

三、創造用法示例:

1、機會是自己創造的,而不能一味的等待別人的賜予。

2、生活里沒有奇跡,大部分的時候奇跡是你自己創造的。

(4)為創造而創造擴展閱讀

創造近義詞:獨創、創設

一、獨創

【詞語】:獨創

【拼音】:dú chuàng

【釋義】:獨自製造,也指獨特的創造。

示例:

1、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他們的獨創精神來自他們的博學。

2、即使你很成功地模仿了一個有天才的人,你也缺乏他的獨創精神。

二、創設

【詞語】:創設

【拼音】:chuàng shè

【釋義】:開始建立等。

示例:

1、僅在南航權證的創設上,券商就獲得了高達150億元的收益。

2、從課堂的教學情景創設,到社會的教學情景創設,都環繞著充分認識應用材料的主題,使學生主動地了解材料、分析材料、應用材料。

⑤ 幫幫忙,寫作文題:"世界為我而創造"

系統你看看吧。

世界為我而創造

一諾千金
秦文君
我做女孩時曾遇上一個男生開口問我借錢,而且張口就是借兩元錢,在當時,這相當於我兩個月的零花錢。我有些猶豫,因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很貧窮,他母親彷彿是個職業孕婦,每年都為他生一個弟弟或妹妹。她留給大家的形象不外乎兩種:一是腹部隆起行走蹣跚;另一種是剛生產完畢,額上扎著布條抱著新生嬰兒坐在家門口曬太陽。
我的為難令那男生難堪,他低下頭,說那錢有急用,又說保證五天內歸還。我不知道怎麼來拒絕他,只得把錢借給了他。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沒來上學。整個白天,我都在心裡責怪他,罵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的總想哭上一通。
夜裡快要睡覺時忽然聽到窗外有人叫我,打開窗,只見窗外站著那個男生,他的臉上淌著汗,手緊緊攥著拳頭,啞著喉嚨說:「看我變戲法!」他把拳頭擱在窗檯上,然後突然松開,手心裡像開了花似的展開了兩元錢的紙幣。
我驚喜地叫起來,他也快活地笑了,彷彿我們共同辦成了一件事,讓一塊懸著的石頭落了地。他反復說:「我是從旱橋奔過來的。」
後來,從那男生的獲獎作文中知道,他當時借錢是急著給患低血糖的母親買葡萄糖,為了如期歸還借款,他天天夜裡到北站附近的旱橋下幫菜家推菜。到了第五天拂曉他終於攢足了兩元錢,乏極了,就倒在橋洞中熟睡,沒料到竟酣睡了一個白天和黃昏。醒來後他就開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這個少年為何十萬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那是我和那男生的惟一的一次交往,但它給我留下的震撼卻是綿長深切的。以後再看到「優秀」「守信用」這類的字眼,總會聯繫上他,因為他身上奔騰著一種感人的一諾千金的嚴謹。
那個男生後來據說果然成就了一番事業。許他早已遺忘了我們相處的這一段,可我總覺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頭。
一諾千金看來只是一種作風,一種實在,一種牢靠,可它的內涵涉及到對世界是否鄭重。誠摯、嚴謹的人做人做事自然磊落、落地生根,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那種准則的含義已超出了本身,而帶著光彩的人類理想和精神、正氣在其中。
然而處在大千世界,有著太多隨意許諾,卻從不兌現的人。那種人較之於一諾千金的人似乎活得輕松。可惜,這種情景不會長久,一個人失信多了,他的諾言也就被當成戲言,大打折扣,全面降價。且不說別人會怎樣看輕他,就是他自己,那種無聊、倦怠都會漸漸襲上心。人一沾上那種潦倒的氣味,做人的光彩就會大為遜色。
去年秋天的一個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場罕見的傾盆大雨,我打著傘去車站接一個朋友,我們曾約定,風雨無阻。我在車站久等也沒見朋友露面,倒是看到一個少年,沒帶傘,抱著肩瑟瑟地站在車牌邊守候。我把傘伸過去,他感激地說謝謝,告訴我說,他也是在這兒等一個朋友。車一輛一輛開過,雨在傘邊上形成有一道道雨簾,天地間白茫茫的,怎麼也不見我們所盼望的人。我對少年說,他們也許不會來了,可少年固執地搖搖頭。又來了一輛車,突然,車上跳下一個少年,無比歡欣地叫了一聲。傘下的少年一下躥了出去,兩個人熱烈地擊掌問候,那份快樂是如此坦盪無愧,相互的欣賞流淌在那一擊中,讓目睹那畫面的我感到一種靈魂的升華。
我終於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當我失望而歸,卻在家接到朋友的電話。她說雨實在太大,所以……我想說,當時約定時為何要說風雨無阻,區區風雨又何足畏懼。不過,我什麼也沒說,只是輕輕地掛斷了電話。因為對於並不怎麼看重諾言的人,她會找出一千條為自己開脫的理由,而我,更愛騰出時間想想那兩個相會暴雨中的少年。
假如世界沒有母愛
有一種愛一生一世不求報答。

有一個人一生一世值得你愛。

是母愛,如桔梗花的花語――真誠不變的愛。

它如同一件再破爛不堪的棉衣,與你共同闖過冬天的嚴寒,不管是譏笑,嘲諷。

它如同一把陳舊的油紙傘,伴你行過夏日的驕陽與酷暑。無論多久,都不破損絲毫,失去其中的作用。

它是蠶兒蛻變的軀殼,它是小袋鼠幼兒時的育兒袋。是你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是生命中至關重要的。是創造生命的上帝或是造物主。

自幼與母親共同生活的我早已忘記平平凡凡卻幸福的一家三口。在我的記憶中僅存著母親與我的滴滴時光。可以說母愛伴我成長。

四千個朝朝暮暮,母親都在我身邊,是我形影不離炙熱,永遠不改變的紅顏知己。苦悶時我們共同承擔,歡樂時我們共同分享。

每天夜裡,媽媽都腳步極其輕微的來到我身邊,用溫熱,包含深情,孕育著愛的嘴唇親親我那在媽媽眼中永遠長不大的臉頰。時而把我不慎蹬開的被子給我蓋上。而我卻在心靈中感激著母親,把四千多份感激存於心中牢牢鎖在「母愛」寶盒裡。

母愛如源源不斷的流水揮灑著隨性激昂的浪花。雖是柔嫩的泉水卻擁有大海的寬廣,波瀾,澎湃。每一滴濺器的浪花都是母愛的一絲絲流露。它之所以是泉水而不是大海正在與泉水有甜甜的味道,那是愛的偉味道。

「天涼了,多穿些衣服」,「多吃點」「學習有沒有不懂的,我幫幫你。」「苦悶的心情到媽媽著宣洩!」「病好些了嗎?」這些話你是否注意過?我想早被丟到垃圾箱了吧。為什麼不去珍藏起來,這可是母愛的流露呀!

假如世界沒有了母愛,你會在苦楚時歡樂起來嗎?假如世界沒有了母愛,你會在遇到困難時堅強的走下去嗎?你會……在成功的度過嗎?

若不是母愛,你會嗎?

可以運用這篇文章的主題,多加入假如世界沒有母愛,你的想法是什麼
加油哦

⑥ 男性本原為維持而創造女性本原為創造而維持這句話對嗎

不對

⑦ 「營造」和「創造」有什麼區別

「營造」和「創造」的區別如下:

1、兩者的拼音不同。

營造的拼音為:yíng zào,創造的拼音是:chuàng zào。

2、兩者的含義不同。

「營造」的意思是:指建造;構造,編造;建築工程及器械製作等事宜。

「創造」的意思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論、做出新的成績或東西。

3、兩者的出處不同。

營造出自唐代房玄齡等人合著的《晉書·五行志上》:「清掃所災之處,不敢於此有所營造。」

譯文:清理打掃受災害的地方,不敢在這些位置建造其他的新東西。

創造出自南朝沈約《宋書·禮志五》:「至於秦漢,其(指南車)制無聞,後漢張衡始復創造。」

譯文:在秦漢設計的指南車,沒有什麼名氣。後來在漢朝時,張衡又重新想出新的方法製造出來。

(7)為創造而創造擴展閱讀:

1、營造的近義詞——營建[ yíng jiàn ]:營造、建造的意思。

2、營造的近義詞——興建[ xīng jiàn ]:開始建築(多指規模較大的)。

3、創造的近義詞——創設[ chuàng shè ]:指開始建立;創造條件,使原來不具備條件也能實現。

4、創造的近義詞——締造[ dì zào ]:意思是造業、建造、創立、建立。

5、創造的反義詞——模擬[ mó nǐ ]:也作摹擬。模仿現成的樣子。

⑧ 為了創造傑作而付出畢生心血的偉人

《名人傳》基礎知識試題 一、問答題 1.《名人傳》是一本怎樣的書?作者是誰? 答:《名人傳》是羅曼·羅蘭最早享譽文壇的人物傳記,它真實的記述了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三位藝術大師坎坷的生活和艱辛的創造,展現了藝術大師們偉大的心靈。 2.《名人傳》主要揭示了怎樣的主題? 答:偉大的天才必須向庸俗而且布滿敵意的社會進行不屈的斗爭,就能獲得勝利,完成天才的創造事業。 3.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什麼?是最大的幸福又是什麼? 答: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作為音樂家、作曲家卻耳朵失聰;最大的幸福是他戰勝痛苦,創造出擁抱歡樂的《第九交響樂》。 4.在《貝多芬》傳後,作者附了「海利根遺囑」的目的是什麼? 答:增加傳記「引文」的真實性,同時也是貝多芬痛苦生活和讀者心靈的一次撞擊。 5.《貝多芬》在立意和構思上扣住什麼主題選材? 答:作者緊扣「打開窗子吧!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氣味。」 6.在《米開朗琪羅傳》中,作者為什麼把人物的痛苦作為重要情節?這痛苦是作者憑空虛構的嗎? 答:不是憑空虛構,而是從歷史事實中吸收來的,為了使人物的英雄主義精神的全部偉大之處得以顯示出來,其感染力在於克服痛苦,戰勝痛苦,這是以痛苦為情節的目的所在。 7.《米開朗琪羅傳》中,作者寫到雕塑家完成的很多雕塑,可看出米開朗琪羅的雕塑有怎樣的與眾不同的特徵? 答:米開朗基羅的作品表現了與眾不同的男性的宏偉和戲劇性的結構,形式上也具有超越時代的新鮮感,因而備受眾人的尊崇。 8.羅曼·羅蘭在《米開朗琪羅傳》中探索了這位藝術大師哪兩方面的內容? 答:一是痛苦和磨難――時代與社會給他帶來的種種苦痛;二是他的藝術創作帶給他的短暫的狂歡。 9.請結合《托爾斯泰傳》談一談托爾泰的藝術觀。 答:托爾斯泰以為藝術不是一個階級的所有物;不是一種技藝,它是真實情操的表白;藝術應當鏟除強暴,它的使命是要用愛來統治一切;只有為了團結而工作的才是真正的藝術。 10.請結合《托爾斯泰傳》談一談托爾斯泰的婦女觀。 答:他反對現代的女權主義,稱贊賢妻良母,以為勇敢的妻子應該是丈夫的助手而不是他的工作障礙。 11.《托爾斯泰傳》的立意是什麼?作者的著眼點在哪兒? 答:立意是歌頌英雄主義;著眼於評論托爾斯泰的思想和創作,是一部文學創作評傳。 12.結合《托爾斯泰傳》談談你對托爾斯泰的偉大之處的看法。 答:托爾斯泰一生向善,追求真誠的、博大的愛,厭惡痛苦的民眾生活,因此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他愛的信仰、精神道德的再現,托爾斯泰的偉大在於他有一顆真誠、善良、博愛的心。 二、填空 1.《名人傳》的作者是法國羅曼·羅蘭,他是20世紀享譽國際文壇的法國現實主義作家。是一位偉大的民主主義者和人道主義者,有「歐洲的良心」之稱,他們另外一部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獲19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2.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陳筱卿翻譯的《名人傳》的封面上寫著作者的一句話,這句話是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息。 3.《名人傳》包括不同時期的三個傳記――《貝多芬傳》、《托爾斯泰傳》、《米開朗琪羅傳》這三部傳記匯集成《名人傳》。 4.《貝多芬》是一部人物傳記,牢牢圍繞貝多芬一生中取得的音樂成就,記敘了貝多芬的一生,表現了他戰勝不幸、戰勝痛苦的頑強意志,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是德國人。貝多芬的音樂天賦是他的父親發現的,當年貝多芬只有4歲。1796年開始,貝多芬得了一種永遠治不好的病是失聰,他極度傷心,1802年開始,他寫了封信給他的弟弟,世稱《海利根遺囑》。 5.在《貝多芬傳》里,作者引用了貝多芬的一句名言,這句名言是:「一心向善,愛自由高於一切,就是為了御座,也盡不背叛真理。」 6.「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一句出自《名人傳》中的《貝多芬傳》,是貝多芬的一句鼓舞人心的名言。 7.「幸福的靈魂,時間在其中不再流逝!」一句出自《名人傳》中的《米開朗琪羅傳》是米開朗琪羅的一句潸然淚下的名言 8.「不能忍受考驗的人是無法教點什麼給能忍受考驗的人的。一句出自《名人傳》中的《托爾斯泰傳》,是托爾斯泰的一句富有啟迪的名言。 9.1804年,貝多芬完成了一首大器樂曲《第三交響樂》(《英雄交響樂》),他藉此度過了生命的危機。 10.貝多芬終生未娶,他的第一個戀愛對象是伯爵小姐朱列塔·圭恰迪爾。當時貝多芬耳疾正在加重,極有失往聽覺的可能。他內心布滿矛盾和痛苦。於是1801年貝多芬寫下了著名的《月光奏鳴曲》獻給她。 11.貝多芬失聰的原因的猜測有四種:腸炎、冷水浴、傷冷、仰面跌倒。 12.羅曼·羅蘭總結貝多芬的一生,可以成為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是「用痛苦換來的歡樂」。 13.米開朗琪羅是義大利人,被人們稱為「在藝術上最有毅力和宏偉氣勢的人」。 14.青春時期的米開朗琪羅雕塑了《微笑的牧神面具》一作,贏得洛朗·特梅迭西斯親王的友誼和欣賞。 15.使米開朗其羅25歲一舉成名的作品是《哀悼基督》(《耶穌死像》),這件作品用3年雕成,表現了他愛國主義精神。 16.1501年,米開朗琪羅接手了一向沒人敢雕刻,中止了四十年的先知者像,這便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大衛像》。 17.1505年3月,米開朗琪羅被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召開赴羅馬。開始了他生涯中的英雄時代。 18.在重建聖彼得大教堂事件中,建築家布拉曼特利用尤利烏斯二世的迷信戰勝了米開朗琪羅。 19.1508-1512年,米開朗琪羅完成了西斯廷的英雄作品教堂天頂畫和牆壁畫,作品中布滿了生殺一切的精神。 20.使米開朗琪羅感到幻滅、絕望、意志破裂的情緒反映在梅迪契陵墓和尤利烏斯二世紀念物的新雕像中。 21.米開朗琪羅一生中惟一的一張別人的畫像是卡瓦列里,是他使米開朗琪羅決定完成聖彼得大教堂穹窿的木雕模型。 22.佛羅倫薩教堂沒有建成,連木型也遺失了是米開朗琪羅在藝術上最後的失望。 23.托爾斯泰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大師,《童年》是他的成名作。 24.發刊於1863年的中篇小說《哥薩克》是高加索的頌詩,也是托爾泰第一創作期最高的一座山峰。 25.被稱為近代的《伊里亞特》的作品是《戰爭與和平》。 26.《安娜·卡列尼娜》寫於1873年3月。 27.1879~1882年,托爾斯泰寫成的《懺悔錄》是他宗教狂亂的表白。 28.《復活》是他藝術上的一種遺囑,是他整個創作生涯中最後的也是最高的一峰。 29.托爾斯泰在1900-1910年間發表了關於社會論戰的含有攻擊性和神秘的文字,包括《戰爭與和平》、《大罪惡》和《世紀末》。 30.《名人傳》包括哪三個人的傳記?他們分別是哪個國家、哪個時代的藝術家? 答:《貝多芬傳》、《托爾斯泰傳》、《米開朗琪羅傳》貝多芬十八世紀托爾斯泰19世紀米開朗琪羅文藝復興時期 31.貝多芬出生於波恩,是18世紀後半葉以來世界最著名的德國音樂家。其代表作品為英雄、命運。 33.《命運》是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為深刻和宏偉的,凝聚著音樂家畢生的心血。 34.米開朗琪羅是著名的雕塑家、畫家,其代表作為《大衛》。 35.有一座先知雕像,草圖很早就畫出來,但一直無人敢接手,米開朗琪羅成功的完成了這偉大的作品,它是《摩西》。 36.米開朗琪羅至死還留在佛羅倫薩畫室里的唯一作品是《勝利者》。 37.托爾斯泰是俄國作家、改革家和道德思想家,使他獲得不朽聲譽的兩部小說是《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作品是《復活》。 38.托爾斯泰最喜歡的中國古代哲人是孔子。 39.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這三人的共同點是? 答:堅強,熱愛生命、祖國、人民。 40.貝多芬在致艾爾多迪夫人的信中有兩句話成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銘,它們是? 答:用苦痛換來歡樂。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屈服。 41.《名人傳》給你的啟示是什麼? 答:每個人的身上都會降臨苦難與災難,我們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奮斗,與其羨慕偉人,不如學習偉人人格的偉大,與其靠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不如堅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義,讓自己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 42、《名人傳》敘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義大利國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三位名人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贊美了他們的崇高品格和頑強奮斗的精神。 43、《貝多芬傳》是羅曼·羅蘭的自得之作,在文學領域內一直被奉為經典,從首次出版到現在,其具有的獨特價值讓「人們似乎從中找到了新的支撐點」,因此被評為「人類有史以來的30本最佳書」之一。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就是以貝多芬為原型的小說。 44、《第九交響曲》是貝多芬作品中最為深刻和宏偉的,凝聚著音樂家畢生的心血。 45、托爾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46、我國先哲孟子說:「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在《名人傳》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體現,請以其中一個人為例,說說他是如何在行動中體現孟子這句話的。(要求寫出人名和具體事例,不少於30字) 答:貝多芬不僅身材矮小,容貌醜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後來發展到耳朵失聰。可是這位自尊心極強的音樂家仍然相信,「誰也無法戰勝我,我要死死握住命運的咽喉。」他憑著超凡的毅力和奮斗精神,從事音樂的創作,寫出《第九交響曲》等傳世之作。 47、在西方,提起著名的傳記作家,人們首先舉出的是古代希臘史學家布呂達克,著有《名人傳》,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偶然翻閱此書,從中找到了可以幫助他忍受疾病痛苦並戰勝痛苦的精神安慰。羅曼·羅蘭由此得到啟發,他計劃編寫一組大人物傳記,以安慰和鼓勵那些不幸的人們,使他們振作起來,和命運作斗爭,從精神和道德的角度,改造社會。 48、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包括了《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三部傳記。其中,貝多芬(人名)飽受耳聾折磨。 49、請你根據《教學大綱》推薦的課外閱讀名著,在下面橫線上寫出相應的內容。讀《 》(名著名稱),我了解到(內容): 示例:讀《名人傳》,我了解到: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的一生布滿了苦難,但他卻把苦難鑄成了一支支歡快的樂曲,奉獻給了眾人。 50、請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個典型事例。 示例:1824年5月7日,在維也納舉行《第九交響曲》的第一次演奏會,獲得了空前的成功。當高度耳聾的貝多芬出場時,他受到觀眾五次熱烈地鼓掌歡迎。貝多芬在終場後感動得暈了過往。 51、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是為音樂家貝多芬傳、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文學家托爾斯泰寫的三部傳記。這三人共同的特點是:三人都是人類歷史上極富天才而創建至偉的人物,他們的人生豐富多彩,他們的作品精深宏博,他們的影響歷經世代而不衰。 52、貝多芬在致艾爾多迪夫人的心中有兩句話成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銘,它們是「唯其痛苦,才有快樂」。

⑨ 發明和創造的含義和區別

一、發復明與創造的區別

  1. 在數制量上有區別

    創造是將兩個或以上按照一定方式聯系,製造新的實物,發明不是

  2. 在對象上有不同

    創造多是指的事物,發明不一樣,可以是產品,也可以是一種方案或者一種過程


二、含義

發明

發明是應用自然規律解決技術領域中特有問題而提出創新性方案、措施的過程和成果。產品之所以被發明出來是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而發明出來產品。發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製作的新工藝、新方法。機器設備、儀表裝備和各種消費用品以及有關製造工藝、生產流程和檢測控制方法的創新和改造,均屬於發明。

創造

創造,是指將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聯系起來,主觀地製造客觀上能被人普遍接受的事物,以達到某種目的的行為。 簡而言之,創造就是把以前沒有的事物給產生出或者造出來,這明顯的是一種典型的人類自主行為。因此,創造的一個最大特點是有意識地對世界進行探索性勞動。

閱讀全文

與為創造而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