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圍棋是韓國發明的

圍棋是韓國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9-15 07:03:12

⑴ 圍棋是誰發明的,起源於什麼時候,哪個國家

圍棋,起源於中國,傳為堯作。中國古代稱為弈,可以說是棋之鼻祖,圍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據先秦典籍《世本》記載,「堯造圍棋,丹朱善之。」晉張華在《博物志》中繼承並發展了這種說法:「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或雲: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隋唐時經朝鮮傳入日本,流傳到歐美各國。有學者認為,圍棋蘊含著漢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是中國文化與文明的體現。

圍棋使用方形格狀棋盤及黑白二色圓形棋子進行對弈,棋盤上有縱橫各19條直線將棋盤分成361個交叉點,棋子走在交叉點上,雙方交替行棋,落子後不能移動,以圍地多者為勝。中國古代圍棋是黑白雙方在對角星位處各擺放兩子(對角星布局),由白棋先行。現代圍棋由日本發展而來,取消了座子規則,黑先白後,使圍棋的變化更加復雜多變。圍棋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復雜的棋盤游戲。

棋具:
棋子:棋子分黑白兩色。多為扁圓形(也有雙面突起的應氏棋子)。棋子的數量以黑白子各180個為宜。(參見中國圍棋規則(2002版))。棋子呈圓形。中國一般使用一面平、一面凸的棋子,日本則常用兩面凸的棋子。中國雲南所產的「雲子」為歷來的弈者所青睞,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較為珍貴的棋子材料有瑪瑙、貝殼等。
棋盤:盤面有縱橫各十九條等距離、垂直交叉的平行線,共構成19×19=361個交叉點(以下簡稱為「點」)。盤面上標有九個小圓點,稱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稱「天元」。下讓子棋時所讓之子要放在星上。棋盤可分為「角」、「邊」以及「中腹」。啟蒙學習中,有13×13、9×9的棋盤。另外,現代出土文物中還有一些是較罕見的15×15、17×17路棋盤。
棋鍾:正式的比賽中可以使用計時器對選手的時間進行限制。非正式的對局中一般不使用計時器。
棋譜:指記錄棋局的工具,通常以筆記本的形式出現。

⑵ 圍棋是中國人發明的,現在美國卻是韓國人在比賽,中國人的臉面何在為什麼中國的偉大發明都是在國外得到

我不知道這個「韓國人在美國比賽」消息從何而來?多半是假的謠言。
美國棋院制度是韓國幫忙建立的,歐洲棋院制度是中國幫忙建立的。但是有意思的是,美國頂尖圍棋選手都是華裔,比如Andy Liu(劉志遠)和李立言。圍棋雖然在國內依舊小眾,但是從世界范圍內圍棋界角度考慮,中國對圍棋的弘揚還是遠超過美國的。中國圍甲相當於圍棋界的NBA,優秀的棋手在國內比賽,優秀的韓國棋手來國內參加圍甲。而且現在圍棋在美國得到發揚,我們應該感到高興才是。
最後,圍棋水平是因人而異的,不是說我國圍棋厲害,中國人就一定能贏過外國人。有了普及之後,就能發掘出更多的人才了。

⑶ 圍棋是韓國人發明的嗎

圍棋不是韓國人發明的,圍棋起源於中國,傳為帝堯作,春秋戰國時期即有記載。隋唐時經朝鮮傳入日本,流傳到歐美各國。圍棋蘊含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它是中國文化與文明的體現。

⑷ 圍棋的起源是那個國家1韓國 2日本 3中國 4印度

3中國

圍棋的起源

傳說在約五千年前的原始社會,也就是原始的共產主義社會時期,人們共同圍獵、耕種、采擷食物,平均分配吃的東西,共同商議生存發展的方針政策。

不過那個時候人類的生存狀況確實差得很,他們最大的困難是面臨著生存的危機,既要抵抗大自然的災害,比如地震啦、洪水啦什麼的,還要與自然界中的蟒獸搏鬥。也許那個時候還有吃人的恐龍,獠牙利爪,凶得嚇死人,就象《侏羅紀公園》里的那樣。不過因為時間隔得太遠,只能是猜測。總之,比起我們今天吃香的、喝辣的、穿好的、住好的,可以說一個在天堂,一個在地獄,讓人不能不珍惜今天的好日子。主要是交待一下故事發生的時間、地理和社會環境,下面就說到正式的故事。

五帝時期的堯帝,有個兒子叫丹朱,傳說這個傢伙出世時全身紅彤彤的,紅皮膚、紅臉蛋、紅鼻子、紅耳朵,連眉毛也是紅的,頭上的胎毛也是紅的,堯帝高興得不得了,也吃驚得不得了,想都不想就給起了個名字叫丹朱,意思是紅上加紅。今天看來這個名字不錯,紅太陽、紅燈籠、紅紅火火的日子,多美呀!不過就是有點女孩味。 果然,那丹朱從小就喜歡和小女孩一起玩耍,而且膽子還出奇的大,整天東跑西顛,喜歡在山野咆哮的大水中嬉戲,喜歡看爆發的火山,望著火山口的紅火焰大呼小叫。

小的時候堯帝還不太擔心,畢竟還小嘛,再說堯帝也很忙,整天要忙著整治洪水,圍獵捕食,管理「國家大事」,心思也不可能全放在兒子的身上。 那知丹朱長成青年之後,越玩越邪乎,他和他的「狐朋狗友」想出點子,砍下桑木造了一艘船,仗著自己的老爸是帝王,讓別人當纖夫,拉著他們在山間林莽逍遙,還說是「陸地行舟」。纖夫們拉著千年枯滕做的纖繩,踩著崎嶇不平的山路,在烈日下拚命拉纖,肩膀上流出了血,腳底下也是血肉模糊,深深感到了命運的不公! 堯帝知道這件事後非常悲痛,好歹是公平社會,哪能讓兒子胡來,自己的一世英明不能被兒子糟踏,思量著用一個什麼辦法把兒子給拴住。其實堯帝還想把帝位傳給丹朱呢,丹朱也是知道這件事的,可問題就出在這里,先暫且不表,看看堯帝是想出什麼辦法拴住丹朱的吧。

話說堯帝思量很久,一天和族人一起圍捕犀牛的時候突然想出了一個辦法,這個辦法是:用桑樹劈成一個方正的盤子,上面畫成橫豎交叉的線條,就象圍獵時分開一個一個獵物,然後把犀牛角和象牙砸成塊片,象牙塊和犀牛塊雙方輪流在交叉點上走,好象人與獸的較量。這就是最早出現的圍棋模型。想出了這個辦法,堯帝大喜,這樣丹朱在格子上就能體驗冒驗的樂趣,不用東跑西顛冒生命危險玩樂了,還可以知道圍棋的方法,真是一舉多得! 那丹朱玩起這個游戲果然十分喜愛,從此不再到處「鬼混」,整天和夥伴一起玩犀象游戲。

又過了幾年,堯帝年老體衰要退休了,找來丹朱商量要把帝王位傳給了,讓他談談自己的想法。誰知丹朱馬上推卸,他說:「我的性格不適合當帝王。我喜歡在大自然中暢游,吸引大自然的精髓,搞點發明創造。」堯非常不高興,問他哪有什麼發明創造。丹朱說:「我青年時就想出了造船,現在又把您教給我的犀角象牙游戲發揚光大了,把九路改成了十一路,變化復雜多了,好玩多了。我不想當帝王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我們選帝王不能搞世襲制,應該讓最能乾的人當帝王。我認識了一個叫舜的朋友,他不但犀象游戲玩得好,而且還注重實踐,每次圍獵都很多,我向您推薦這個人。」

堯帝經過考察,發現舜不僅圍獵有辦法,耕種、治水也很有一套,加之丹朱又不想當帝王,於是就把帝位傳給了舜。

後人把堯、舜當帝王的時期稱為堯舜時代,據晉朝人張華《博物志》記載,圍棋的起源就是在這個時期。

⑸ 圍棋的發明者是誰

中國帝堯 相傳,上古時期堯都平陽,平息協和各部落方國以後,農耕生產和人民生活呈現出一派繁榮興旺的景象。但有一件事情卻讓堯帝很憂慮,散宜氏所生子丹朱雖長大成人,十幾歲了卻不務正業,游手好閑,聚朋囂訟鬥狠,經常招惹禍端。大禹治平洪水不久,丹朱坐上木船讓人推著在汾河西岸的湖泊里盪來盪去,高興地連飯也顧不上吃了,家也不回了,母親的話也不聽了。散宜氏對帝堯說:「堯啊,你只顧忙於處理百姓大事,兒子丹朱越來越不像話了,你也不管管,以後怎麼能替你干大事呀!」堯帝沉默良久,心想:要使丹朱歸善,必先穩其性,娛其心,教他學會幾樣本領才行。便對散宜氏說:「你讓人把丹朱找回來,再讓他帶上弓箭到平山頂上去等我。」
這時丹朱正在汾河灘和一群人戲水,忽見父親的幾個衛士,不容分說,強拉扯著他上了平山,把弓箭塞到他手裡,對他說:「你父帝和母親叫你來山上打獵,你可得給父母裝人啊。」丹朱心想:射箭的本領我又沒學會,咋打獵呢?丹朱看山上荊棘滿坡,望天空白雲朵朵,哪有什麼兔子、飛鳥呢?這明明是父親母親難為自己!「哼,打獵我就是不學,看父母能把我怎麼樣!」衛士們好說歹勸,丹朱就是坐著動也不動。一夥人正吵嚷著,堯帝從山下被侍從攙扶著上來了,衣服也被刮破了。看到父帝氣喘吁吁的樣子,丹朱心裡不免有些心軟,只好向父帝作揖拜跪,唱個喏:「父帝這把年紀要爬這么高的山,讓兒上山打獵,不知從何說起?」堯帝擦了把汗,坐到一塊石上,問:「不孝子啊,你也不小了,十七、八歲了,還不走正道,獵也不會打,等著將來餓死嗎?你看山下這么廣闊的土地,這么好的山河,你就不替父帝操一點心,把土地、山河、百姓治理好嗎?」丹朱眨了眨眼晴,說:「兔子跑得快,鳥兒飛得高,這山上無兔子,天上無飛鳥,叫我打啥哩。天下百姓都聽你的話,土地山河也治理好了,哪用兒子再替父帝操心呀。」堯帝一聽丹朱說出如此不思上進、無心治業的話,嘆了一口氣說:「你不願學打獵,就學行兵征戰的石子棋吧,石子棋學會了,用處也大著哩。」丹朱聽父帝不叫他打獵,改學下石子棋,心裡稍有轉意,「下石子棋還不容易嗎?坐下一會兒就學會了。」丹朱扔掉了箭,要父親立即教他。堯帝說:「哪有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東西,你只要肯學就行。」說著拾起箭來,蹲下身,用箭頭在一塊平坡山石上用力刻畫了縱橫十幾道方格子,讓衛士們撿來一大堆山石子,又分給丹朱一半,手把著手地將自己在率領部落征戰過程中如何利用石子表示前進後退的作戰謀略傳授講解給丹朱。丹朱此時倒也聽得進去,顯得有了耐心。直至太陽要落山的時候,帝堯教子下棋還是那樣的盡心盡力。在衛士們的催促下,父子們才下了平山,在乎水泉里洗了把臉,回到平陽都城。
此後一段時日,丹朱學棋很專心,也不到外邊遊逛,散宜氏心裡踏實些。堯帝對散宜氏說:「石子棋包含著很深的治理百姓、軍隊、山河的道理,丹朱如果真的回心轉意,明白了這些道理,接替我的帝位,是自然的事情啊。」誰料,丹朱棋還沒學深學透,卻聽信先前那幫人的壞話,覺得下棋太束縛人,一點自由也沒有,還得費腦子,犯以前的老毛病,終日朋淫生非,甚至想用詭計奪取父帝的位置,散宜氏痛心不已,大病一場,怏怏而終。帝堯也十分傷心,把丹朱遷送到南方,再也不想看到丹朱,還把帝位禪讓給經過他三年嚴格考察認為不但有德且有智有才的虞舜。虞舜也學堯帝的樣子,用石子棋教子商均。以後的陶器上便產生圍棋方格的圖形,史書便有「堯造圍棋,以教丹朱」的記載。今龍祠鄉晉掌村西山便有棋盤嶺圍棋石刻圖形遺跡。(這些是來源,期望採納)

⑹ 圍棋是誰發明的起源於何時

《大英網路全書》中說:「圍棋,公元前2356年起源於中國」。《美國網路全書》說:「圍棋於公元前2300年由中國發明。」公元前2356年,即堯即位元年,顯然世界上最權威的網路全書,所依據的也是中國「堯造圍棋」的傳說。
圍棋的起源:圍棋的起源在中國流傳最久最遠的說法是「堯造圍棋,丹朱善之」。這句話據傳是出自已佚名的《世本》一書,《世本》相傳成書於戰國時期,司馬遷曾採用過不少《世本》中的資料,但《世本》並沒有流傳下來,現在能見到的多是明、清文人的輯本。
另一個關於圍棋起源的有名傳說是「河圖」、「洛書」說。相傳在遠古的伏羲氏時代,黃河裡跳出一匹龍馬,馬背畫著一幅圖畫,人們稱之為「河圖」。大禹治水時,洛水裡現出一隻神龜,神龜背上也畫有一幅圖,名「洛書」。一般認為「河圖」為圓,象徵天;洛書為方,象徵地。古人認為地是方的,故圍棋盤也是方的。星星是圓的,引申為圍棋的子也是圓的。
圍棋起源於「八卦」說的人們更具體指出,「圍棋盤上的『天元』代表著宇宙和大地上的共同中心。分布在棋盤上的8個『星』,分別代表了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8個方位。」《敦煌棋經》中說:「棋子圓以法天,棋局方以類地。」是和「八卦」說相一致,並成了「八卦」說中的有力憑證。圍棋是否起源於「八卦」,僅憑《敦煌棋經》中的幾句話還是無法作定評的。

⑺ 圍棋最早誰發明的

相傳,上古時期堯都平陽,平息協和各部落方國以後,農耕生產和人民生活呈現出一派繁榮興旺的景象。但有一件事情卻讓堯帝很憂慮,散宜氏所生子丹朱雖長大成人,十幾歲了卻不務正業,游手好閑,聚朋囂訟鬥狠,經常招惹禍端。大禹治平洪水不久,丹朱坐上木船讓人推著在汾河西岸的湖泊里盪來盪去,高興地連飯也顧不上吃了,家也不回了,母親的話也不聽了。散宜氏對帝堯說:「堯啊,你只顧忙於處理百姓大事,兒子丹朱越來越不像話了,你也不管管,以後怎麼能替你干大事呀!」堯帝沉默良久,心想:要使丹朱歸善,必先穩其性,娛其心,教他學會幾樣本領才行。便對散宜氏說:「你讓人把丹朱找回來,再讓他帶上弓箭到平山頂上去等我。」 這時丹朱正在汾河灘和一群人戲水,忽見父親的幾個衛士,不容分說,強拉扯著他上了平山,把弓箭塞到他手裡,對他說:「你父帝和母親叫你來山上打獵,你可得給父母裝人啊。」丹朱心想:射箭的本領我又沒學會,咋打獵呢?丹朱看山上荊棘滿坡,望天空白雲朵朵,哪有什麼兔子、飛鳥呢?這明明是父親母親難為自己!「哼,打獵我就是不學,看父母能把我怎麼樣!」衛士們好說歹勸,丹朱就是坐著動也不動。一夥人正吵嚷著,堯帝從山下被侍從攙扶著上來了,衣服也被刮破了。看到父帝氣喘吁吁的樣子,丹朱心裡不免有些心軟,只好向父帝作揖拜跪,唱個喏:「父帝這把年紀要爬這么高的山,讓兒上山打獵,不知從何說起?」堯帝擦了把汗,坐到一塊石上,問:「不孝子啊,你也不小了,十七、八歲了,還不走正道,獵也不會打,等著將來餓死嗎?你看山下這么廣闊的土地,這么好的山河,你就不替父帝操一點心,把土地、山河、百姓治理好嗎?」丹朱眨了眨眼晴,說:「兔子跑得快,鳥兒飛得高,這山上無兔子,天上無飛鳥,叫我打啥哩。天下百姓都聽你的話,土地山河也治理好了,哪用兒子再替父帝操心呀。」堯帝一聽丹朱說出如此不思上進、無心治業的話,嘆了一口氣說:「你不願學打獵,就學行兵征戰的石子棋吧,石子棋學會了,用處也大著哩。」丹朱聽父帝不叫他打獵,改學下石子棋,心裡稍有轉意,「下石子棋還不容易嗎?坐下一會兒就學會了。」丹朱扔掉了箭,要父親立即教他。堯帝說:「哪有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東西,你只要肯學就行。」說著拾起箭來,蹲下身,用箭頭在一塊平坡山石上用力刻畫了縱橫十幾道方格子,讓衛士們撿來一大堆山石子,又分給丹朱一半,手把著手地將自己在率領部落征戰過程中如何利用石子表示前進後退的作戰謀略傳授講解給丹朱。丹朱此時倒也聽得進去,顯得有了耐心。直至太陽要落山的時候,帝堯教子下棋還是那樣的盡心盡力。在衛士們的催促下,父子們才下了平山,在乎水泉里洗了把臉,回到平陽都城。圍棋此後一段時日,丹朱學棋很專心,也不到外邊遊逛,散宜氏心裡踏實些。堯帝對散宜氏說:「石子棋包含著很深的治理百姓、軍隊、山河的道理,丹朱如果真的回心轉意,明白了這些道理,接替我的帝位,是自然的事情啊。」誰料,丹朱棋還沒學深學透,卻聽信先前那幫人的壞話,覺得下棋太束縛人,一點自由也沒有,還得費腦子,犯以前的老毛病,終日朋淫生非,甚至想用詭計奪取父帝的位置,散宜氏痛心不已,大病一場,怏怏而終。帝堯也十分傷心,把丹朱遷送到南方,再也不想看到丹朱,還把帝位禪讓給經過他三年嚴格考察認為不但有德且有智有才的虞舜。虞舜也學堯帝的樣子,用石子棋教子商均。以後的陶器上便產生圍棋方格的圖形,史書便有「堯造圍棋,以教丹朱」的記載。今龍祠鄉晉掌村西山便有棋盤嶺圍棋石刻圖形遺跡

⑻ 圍棋是誰發明的

明朝林應龍在《適情錄》中認為,圍棋是容成公發明的。

一、起源

圍棋,起源於中國,中國古代稱為「弈」,可以說是棋類之鼻祖,圍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二、發展

1、春秋戰國

圍棋這時已在社會廣泛流傳了。《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載:

「衛獻公自夷儀使與寧喜言,寧喜許之。大叔文子聞之,曰:

『嗚呼……今寧子視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而況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可靠的涉及圍棋的記載,時間是公元前548年。

2、秦漢三國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有關圍棋的活動也鮮有記載。到東漢初年,社會上還是「博行於世而弈獨絕」的狀況。直至東漢中晚期,圍棋活動才又漸盛行。晉代葛洪《西京雜記》卷二:

「杜陵杜夫子善弈棋,為天下第一。人或譏其費日,夫子曰:「精其理者,足以大裨聖教。」」

3、南北朝

由於南北朝時期玄學的興起,導致文人學士以尚清談為榮,因而弈風更盛,下圍棋被稱為「手談」。上層統治者也無不雅好弈棋,他們以棋設官,建立「棋品」制度,當時的棋藝分為九品。日本圍棋分為「九段」即源於此。

4、隋唐宋元

由19道棋盤代替了過去的17道棋盤,從此19道棋盤成為主流。這時的圍棋,已不僅在於它的軍事價值,而主要在於陶冶情操、愉悅身心、增長智慧。弈棋與彈琴、寫詩、繪畫被人們引為風雅之事,成為男女老少皆宜的游藝娛樂項目。

5、明清

明清兩代,棋藝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其表現之一,就是流派紛起。滿族統治者對漢族文化的吸收與提倡,也使圍棋游藝活動在清代得到了高度發展,名手輩出,棋苑空前繁盛。

三、傳播

到19世紀中葉後,日本的圍棋水平趕上中國,並在其後的一百年間,將中國遠遠拋在後面。中國和越南的交往可以上溯到秦漢時期,西漢時曾置交趾郡,轄境包括越南的大部分地區。此後,越南長期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明代鄭和下西洋時,曾看到圍棋在東南亞國家很受歡迎的情況。

圍棋傳到歐洲的時間有不同的說法,一般認為是17世紀中葉。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不少歐洲人都以為圍棋是日本人發明的。後來他們才逐漸知道,圍棋實際上最早出現於中國。

五、近現代

日本圍棋明治維新以後,棋手失去幕府支持,開始謀求新的謀生手段,導致新聞棋戰和現代段位制的出現,並創立全國性的日本棋院。

(1)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創建後,中國專業圍棋水平相當低。從1960年開始,每年舉辦中日圍棋友誼賽。其中,1961年第二屆來華訪問的日本圍棋代表團中的55歲伊藤友惠五段(女性)橫掃中國當時頂尖棋手,八輪全勝。

(2)1988年4月16日中國國家體委發布《圍棋國家段位標准》《圍棋國家段位標准實施細則》和《圍棋地方段位制》。

(3)1988年,韓國人曹薰鉉在第一屆應氏杯世界圍棋錦標賽中奪冠,同樣引發韓國圍棋的熱潮。此後,大量世界性新聞棋戰出現。在這些棋戰中,李昌鎬從眾多棋手中脫穎而出,成為當時棋界第一人。

(4)2013年,中國眾多棋手崛起,包括江維傑、范廷鈺、時越等年輕棋手接連贏得世界比賽冠軍,羋昱廷、陳耀燁、周睿羊、檀嘯等棋手大放異彩,人才輩出。

(5)2016年3月9日至15日舉行的圍棋人機大戰中,谷歌開發的人工智慧程序「阿爾法圍棋」(AlphaGo)大比分4:1戰勝了圍棋世界冠軍、韓國頂級選手李世石九段,在圍棋上已顯示出趕超人類的趨勢。

(6)2017年初,升級版的AlphaGo以「Master」的神秘賬號在多家網路圍棋平台戰勝包括聶衛平、柯潔、朴廷桓、井山裕太在內的數十位中日韓圍棋高手,在30秒一手的快棋對決中,以60∶0的成績完勝,引發熱議。

六、基本下法

1、對局雙方各執一色棋子,黑先白後,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2、棋子下在棋盤上的交叉點上。

3、棋子落子後,不得向其他位置移動。

4、輪流下子是雙方的權利,但允許任何一方放棄下子權而使用虛著。

一個棋子在棋盤上,與它直線緊鄰的空點是這個棋子的「氣」。棋子直線緊鄰的點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則它們便相互連接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無氣狀態的棋子不能在棋盤上存在,也就是提子。

把無氣之子提出盤外的手段叫「提子」。棋盤上的任何一子,如某方下子後,該子立即呈無氣狀態,同時又不能提取對方的棋子,這個點,叫做「禁著點」,禁止被提方下子。

圍棋現存在三種規則。中國大陸採用數子規則,台灣採用應氏計點規則,日韓採用數目規則。因為黑方先行存在一定的優勢,所以所有規則都採用了貼目制度。


(8)圍棋是韓國發明的擴展閱讀:

圍棋比賽前的注意事項:

1、 做好賽前准備工作,少喝水,比賽間隔不要吃得太飽,每場比賽前把上廁 所的問題解決好,以免中途離開,影響比賽;

2、比賽前不要搭話,更不要問對方水平,以免影響判斷;

3、開局要綳緊,要自信;

4、對局心理要有3顆子的優勢,且要慢下和下慢;

5、冬天比賽應注意自己的袖口,以免在下棋時碰亂棋子,影響比賽結果;

6、比賽結束時要舉手示意裁判,不要擅自離開自己的棋盤,且不能轉身,以免引起勝負糾紛

7、每一盤棋下完後,不要過分在乎輸和贏,輸的棋要忘掉,全力准備下一盤的比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圍棋 (國際通行棋種)

閱讀全文

與圍棋是韓國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