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單擺發明者

單擺發明者

發布時間:2021-09-15 05:33:02

1. 首先發現單擺等時性的科學家是誰利用這種原理發明單擺的又是誰

伽利略
全是他

2. 第一台擺鍾的發明者是誰

錐形蝸輪的形狀恰好能夠補償發條出力的變化。當發條卷緊時,作用力強烈地作用在錐形專蝸輪的頂端,這里的杠屬桿作用較弱;當發條慢慢放鬆時,它的拉力就減弱,作用力作用在蝸輪輪子的底部,而這里的杠桿作用則較強。因此,鍾表機械得以均勻地運轉。

1657年,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首先把重力引入鍾表,做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精確的擺鍾。擺鍾不像以前的鍾表要另設驅動機構來推動對稱橫臂,而是由地球重力推動。隨著單擺被用於時鍾,時鍾的精度越來越高,到了17世紀中葉,鍾表的最小誤差已由每天15分鍾,減少到10分鍾。精確時鍾的出現,使各地區的時間協調統一起來。

3. 單擺等時性是誰發現的

伽利略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每周都堅持到教堂做禮拜。1582年的一天,教堂里一個被修理工無意碰到而擺動起來的大吊燈引起了伽利略的注意。他的腦海里突然閃出測量吊燈擺動時間的念頭。憑著自己學伽利略的擺鍾模型醫的經驗,伽利略以脈搏計時,同時數著吊燈的擺動次數。

起初,吊燈擺動速度較大,過了一陣子,吊燈擺動的幅度變小了,擺動速度也變慢了,直到停止了擺動。令伽利略驚奇的是每次測量的結果都表明來回擺動一次需要相同的時間。通過這些測量伽利略發現:吊燈來回擺動一次需要的時間與擺動幅度的大小無關,無論擺幅大小如何,來回擺動一次所需時間是相同的。即吊燈的擺動具有等時性,這就是伽利略最初的發現。

伽利略的試驗並沒有就此結束,回到房間後,他到處尋找試驗所需要的東西。他找來絲線、細繩、大小不同的木球、鐵球、石塊,用細繩的一端繫上小球,將另一端系在天花板上。這樣,一個單擺就做成了。用這套裝置,伽利略繼續測量擺的擺動周期。試驗證明,無論用銅球、鐵球,還是木球,只要擺長不變,單擺來回擺動一次所用時間就相同。這表明單擺的擺動周期與擺球的質量無關。

為了找出決定擺動周期的因素,伽利略繼續從試驗中尋找答案。多次試驗之後,伽利略發現利用不同的擺長,可以十分簡便地得到不同的擺動周期。由此可見,擺的長度是影響擺動周期的惟一因素。在實驗基礎上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伽利略證明了單擺周期與擺長的平方根成正比,與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但讓伽利略沮喪的是,他始終無法對自己發現的這一奇妙規律給出一個明確合理的解釋。直到100多年後,當牛頓發現地心引力時,這個規律才有了圓滿的解釋。

但是伽利略很快就發現可以利用擺來製造一台精確的時鍾,而這個建議也一直未被採納。直到1656年第一架擺鍾出現以前,人們仍然經常為短時間計時而感到困難,不得不用脈搏或水滴來粗略地計時。

伽利略的擺鍾模型

4. 單擺的重要性是誰發現的

伽利略發現了擺的等時性原理.

5. 是誰發明了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他在《擺鍾》(1658)及《擺式時鍾或用於時鍾上的擺的運動回的幾何證明》(1673)中提答出著名的單擺周期公式,T=2P(l/g)^0.5【注】,其中P為圓周率,l為擺長,g為重力加速度.
望採納

6. 首先發現單擺等時性的科學家是誰

首先發現單擺等時性的科學家是伽利略

有一次,伽利略站在比薩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著天花板,一動也不動。他在干什麼呢?原來,他用右手按左手的脈搏,看著天花板上來回搖擺的燈。他發現,這燈的擺動雖然是越來越弱,以至每一次擺動的距離漸漸縮短,但是,每一次搖擺需要的時間卻是一樣的。

於是,伽利略做了一個適當長度的擺錘,測量了脈搏的速度和均勻度。從這里,他找到了擺的規律。鍾就是根據他發現的這個規律製造出來的。

從公式中可看出,單擺周期與振幅和擺球質量無關.從受力角度分析,單擺的回復力是重力沿圓弧切線方向並且指向平衡位置的分力,偏角越大,回復力越大,加速度(gsinθ )越大,在相等時間內走過的弧長也越大,所以周期與振幅、質量無關,只與擺長l和重力加速度g有關。

7. 單擺等時性是怎麼被發現的

伽利略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每周都堅持到教堂做禮拜。1582年的一天,教堂里一個被修理工無意碰到而擺動起來的大吊燈引起了伽利略的注意。他的腦海里突然閃出測量吊燈擺動時間的念頭。憑著自己學醫的經驗,伽利略以脈搏計時,同時數著吊燈的擺動次數。

起初,吊燈擺動速度較大,過了一陣子,吊燈擺動的幅度變小了,擺動速度也變慢了,直到停止了擺動。令伽利略驚奇的是每次測量的結果都表明來回擺動一次需要相同的時間。通過這些測量伽利略發現:吊燈來回擺動一次需要的時間與擺動幅度的大小無關,無論擺幅大小如何,來回擺動一次所需時間是相同的。即吊燈的擺動具有等時性,這就是伽利略最初的發現。

伽利略的試驗並沒有就此結束,回到房間後,他到處尋找試驗所需要的東西。他找來絲線、細繩、大小不同的木球、鐵球、石塊,用細繩的一端繫上小球,將另一端系在天花板上。這樣,一個單擺就做成了。用這套裝置,伽利略繼續測量擺的擺動周期。試驗證明,無論用銅球、鐵球,還是木球,只要擺長不變,單擺來回擺動一次所用時間就相同。這表明單擺的擺動周期與擺球的質量無關。

為了找出決定擺動周期的因素,伽利略繼續從試驗中尋找答案。多次試驗之後,伽利略發現利用不同的擺長,可以十分簡便地得到不同的擺動周期。由此可見,擺的長度是影響擺動周期的惟一因素。在實驗基礎上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伽利略證明了單擺周期與擺長的平方根成正比,與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但讓伽利略沮喪的是,他始終無法對自己發現的這一奇妙規律給出一個明確合理的解釋。直到100多年後,當牛頓發現地心引力時,這個規律才有了圓滿的解釋。

但是伽利略很快就發現可以利用擺來製造一台精確的時鍾,而這個建議也一直未被採納。直到1656年第一架擺鍾出現以前,人們仍然經常為短時間計時而感到困難,不得不用脈搏或水滴來粗略地計時。

8. 發現單擺等時性的科學家是()A.惠更斯B.伽利略C.牛頓D.亞里士多

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對教堂中吊燈的擺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自己用鐵塊製成了一個擺,通過實驗發現:不論擺動的幅度大些還是小些,完成一次擺動的時間是相等的.這在物理學中稱為擺的等時性原理,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閱讀全文

與單擺發明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