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是什麼時候發明的u
電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不存在被發明出來的說法,應該說是被發現。
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科學家,1752年7月用風箏吸引雷電的危險試驗,使人們認識到雷電是一種電。此後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在歐洲廣為推廣。
1786年,義大利科學家伽伐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放在兩塊不同金屬之間的蛙腿會發生痙攣現象,他認為這是一種生物電現象,1791年伏特得知這一發現,引起了極大的興趣,作了一系列實驗。1793年伏特發表一篇論文,總結了自己的實驗。後來,伏特通過進一步的實驗研究,終於發現兩片不同金屬不用動物體也可以有電產生,並據此發明了電池,伏特高興得稱它為人造發電器。伏特電池的發明,使得科學家可以用比較大的持續電流來進行各種電學研究,促使電學研究有了一個巨大的進展。
1839年英國法官William Grove在一項業余的實驗中發現了神奇的燃料電池。
1866年,德國工程師西門子,發明強力發電機,並用於機車上,電真正進入人類社會生產。
Ⅱ 是誰發明了.電.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用電的呢
1、電是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並不是人發明的。
電是一種自然現象,指電荷運動所帶來的現象。自然界的閃電就是電的一種現象。電是像電子和質子這樣的亞原子粒子之間產生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種屬性。
它是自然界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之一。電子運動現象有兩種:我們把缺少電子的原子說為帶正電荷,有多餘電子的原子說為帶負電荷。
2、電是被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發現的。
1732年,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認為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物體中。
當物體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電就稱為帶正電;若少於正常份量,就被稱為帶負電,所謂「放電」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人為規定的),這個理論並不完全正確,但是正電、負電兩種名稱則被保留下來。此時期有關「電」的觀念是物質上的主張。
1752年,富蘭克林提出了風箏實驗(。其他科學家在實驗中,將繫上鑰匙的風箏用金屬線放到雲層中,被雨淋濕的金屬線將空中的閃電引到手指與鑰匙之間,證明了空中的閃電與地面上的電是同一回事。後來他根據這個原理,發明了避雷針。
(2)電力什麼時候發明的擴展閱讀
電的發現和應用極大的節省了人類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使人類的力量長上了翅膀,使人類的信息觸角不斷延伸。電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有兩方面:能量的獲取轉化和傳輸,電子信息技術的基礎。
電的發現可以說是人類歷史的革命,由它產生的動能每天都在源源不斷的釋放,人對電的需求誇張的說其作用不亞於人類世界的氧氣,如果沒有電,人類的文明還會在黑暗中探索。
在1800年,義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銅片和鋅片浸於食鹽水中,並接上導線,製成了第一個電池,他提供首次的連續性的電源,堪稱現代電池的元祖。
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場效應的變化,展示感應電流的產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電力線的概念。這是首次強調從電荷轉移到電場的概念。
Ⅲ 電是什麼時候發明出來的。
1904年法拉第發現磁生電從此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Ⅳ 電的發明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今日的世界已是電的世界,我們幾乎沒有一天可以離得開電。早上起來,被用電池驅動的鍾吵醒,扭開電燈,掀開暖和的電毯被,打一個呵欠,開始了忙碌的一天。而這一天沒有電,你會覺得忽然變得無所事事,因為大部分的工作都得停止。沒有電,洗衣機不能用,衣服不能洗、不能烘、電視不能看;電腦不能打;十字路口的紅綠燈不能亮等等。看樣子這真是一個寸步難行的世界。
電的發明和應用是伴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而開始的。
在電力的使用中,發電機和電動機是相互關聯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發電機是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電動機則是將電能轉化成機械能。早在1819年,丹麥科學家奧斯特就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現象。1820年,法國科學家安培根據奧斯特的報告,對磁場與電流之間的關系作了進一步的整理與研究。他認為,兩條電線平行放置的時候,電流流動的方向相同時,會相互排斥;相反,則會相互吸引。如果將電線繞成線圈,通電後,線圈就會像自然的磁石一樣。現在,安培的名字已經家喻戶曉,成為電流強度單位的名稱。大約在同一時期,德國人歐姆發現了電阻定律:導體上存在著一種阻力,隨著它長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隨著截面面積的增加而減小。電阻的存在使電流隨著電線長度的增加而逐漸減弱。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提出了發電機的理論基礎。法拉第是近代電磁學的奠基人,他的發現為電的應用開拓了廣闊的道路。
從19世紀60年代起,出現了一系列的電氣發明。1866年,德國工程師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但是,這種直流發電機還不夠完善。1870年,比利時人格拉姆發明了電動機,電力開始被用來帶動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氣動力的新能源。隨後,電燈、電話、電焊、電鑽、電車、電報等,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各種電動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出現,導致了對電的大量需求。同時,把電力應用於生產,必須解決遠距離輸送問題。1882年,法國學者德普勒發現了遠距離送電的方法。同年,美國著名發明家愛迪生在紐約創建了美國第一個火力發電站,把輸電線連接成網路。隨著對電能需求的顯著增加和用電區域的擴大,直流電機顯示出成本高、易出事故等缺點。從19世紀80年代起,人們又投入了對交流電的研究。交流電具有通過變壓器任意變化電壓的長處。1885年,義大利科學家法拉里提出的旋轉磁場原理,對交流電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們創制出三相非同步發電機,這種比較經濟、可靠的三相交流電迅速得到推廣,電力工業的發展進入新的階段。電力照亮了城市和農村,為工廠和礦山提供了方便靈活的強大動力,成為生產、交通運輸、通訊等全面轉向工業化的決定因素。
電力作為一種新能源,不僅為工業提供了方便而廉價的新動力,而且有力地推動了一系列新興工業的誕生。以發電、輸電、配電為主要內容的電力工業和製造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電線電纜等的電氣設備工業迅速發展起來。列寧指出:「電力工業是最能代表新技術成就,代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資本主義的一個工業部門。」隨著電力的廣泛應用,人類社會由蒸氣時代進入電氣時代。
Ⅳ 電是誰發明的 ,什麼時間簡介
電是自然界存在的
不需要發明,只要發現
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效應。依據這一發明出現了發電機
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效應。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
貝爾發明了電話。
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是美國的一位傑出政治家、教育家和科學家。他在電學研究領域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績,
Ⅵ 電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其實電是一直存在的,比如說閃電、靜電,所以我們不能說電是誰發明的,而應該是電是誰發現的。最早提出電這個概念的是公元前五六百年的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
一說,泰勒斯這個人閑著沒事,拿家裡的琥珀棒蹭家裡的小貓。蹭著蹭著發現,琥珀棒把小貓的毛吸起來了,還能吸起來羽毛。擱現在大家都知道這是靜電反映,可當時沒有這個條件,泰勒斯以為這是和磁鐵一個原理呢。他把這種不可理解的力量叫做「電」。
又說公元前600年左右,股襲來發展到了鼎盛時期,貴族富人喜歡穿絲綢、佩戴琥珀做的首飾。但即便是出門前擦拭的乾乾凈凈的琥珀,也會很快吸上一層灰。許多人都發現了這種現象,但一時無解。這個時候泰勒斯研究了這個神奇的現象,經過仔細觀察和思索,他發現掛載脖頸上的琥珀項鏈在人走路的時候會與衣服產生摩擦,從而吸引灰塵、絨毛等細小物體。於是,就將這種不可理解的力量叫做「電」。
又過了2000多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御醫發現電和磁是兩碼事,於1600年出書,即傳世名著《論磁》,其中舉例說除了琥珀,許多東西摩擦後都可以吸引輕小的物體。而磁鐵是不用摩擦的,所以磁和電是兩碼事。
而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電,直到1752年,富蘭克林才出現,做了風箏實驗,而後發明了避雷針。
1821年,法拉第發明電動機,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電動機的鼻祖。1831年,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能產生連續電流的發電機。
Ⅶ 電是在什麼時候發明的
所謂發明,是指原先不存在的事物,被人工的創造出來。電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不存在被發專明出來屬的說法,應該說是被發現。
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科學家,1752年7月用風箏吸引雷電的危險試驗,使人們認識到雷電是一種電。此後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在歐洲廣為推廣。
1786年,義大利科學家伽伐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放在兩塊不同金屬之間的蛙腿會發生痙攣現象,他認為這是一種生物電現象,1791年伏特得知這一發現,引起了極大的興趣,作了一系列實驗。1793年伏特發表一篇論文,總結了自己的實驗。後來,伏特通過進一步的實驗研究,終於發現兩片不同金屬不用動物體也可以有電產生,並據此發明了電池,伏特高興得稱它為人造發電器。伏特電池的發明,使得科學家可以用比較大的持續電流來進行各種電學研究,促使電學研究有了一個巨大的進展。
1839年英國法官William Grove在一項業余的實驗中發現了神奇的燃料電池。
1866年,德國工程師西門子,發明強力發電機,並用於機車上,電真正進入人類社會生產。
Ⅷ 請問人類什麼時候發明電的
我們現在每天用著的東西大多數都需要「電」來啟動!但是,究竟是誰發明「電」的呢?
「電」這個名詞是由希臘語「琥珀」轉來的
人類最早發現的電現象是摩擦起電現象。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臘正處於文化鼎盛的時期,貴族婦女外出時都喜歡穿柔軟的絲綢衣服,帶琥珀做的首飾。琥珀是一種樹脂化石,把它對著光就呈顯出黃色或紅色的鮮艷色澤,是當 時較為貴重的裝飾品。人們外出時,總把琥珀首飾擦拭得乾乾凈凈。但是,不管擦得多干凈,它很快就會吸上層灰塵。雖然許多人都注意到這個現象,但一時都無法解釋它。有個叫 泰勒斯的希臘人,研究了這個神奇的現象。經過仔細的觀察和思索,他注意到掛在頸項上 的琥珀首飾在人走動時不斷晃動,頻繁地摩擦身上的絲綢衣服,從而得到啟發。經過多次實驗,泰勒斯發現用絲綢摩擦過的琥珀確實具有吸引灰塵、絨毛、麥稈等輕小物體的能力 。於是,他把這種不可理解的力量叫做「電」。
愛迪生發明燈泡前已有發電機了。歷史背景如下:
1660年居里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轉動摩擦發電機,不過產生的是靜電,難有實用。
1780年義大利醫生加法尼通過從動物組織對電流的反應開始研究化學作用而不是靜電產生的電流。他宣稱動物組織能產生電。雖然他的理論被證明是錯的,但他的實驗卻促進了對電學的研究。
1799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伏特表明,加法尼的電流不是來源於動物,把任何潮濕物體放在兩個不同金屬之間都會產生電流。這一發現直接導致伏特在1800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塊電池。
1821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動機。雖然裝置簡陋,但它卻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電動機的祖先。這是一項重大的突破。只是它的實際用途還非常有限,因為當時除了用簡陋的電池以外別無其它方法發電。
1831年法拉第發現當磁鐵穿過一個閉合線路時,線路內就會有電流產生,這個效應叫電磁感應。是法拉第的一項最偉大的貢獻。並由此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能產生連續電流的發電機。以後的發電機都是根據同樣的電磁感應原理製成的。
從此人類進入了電器應用時代,各種實用電器開始紛紛涌現。
1879年愛迪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隻實用的白熾燈泡。
自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後,各地的發電廠才迅速發展起來。
1882 年在紐約曼哈頓地區投運的珍珠街發電廠被稱為世界最早的發電廠,它擁有 6 台 120 kW 的蒸汽機發電機組。
中國最早的發電廠也是1882年建成的,它是英國人在上海租界設立的上海電光公司。當時的發電廠就是專為電燈照明供電的。老上海人把發電廠稱為電燈公司,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吧。
Ⅸ 電是誰發明的
1、電是被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發明的。
2、1732年,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認為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物體中。當物體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電就稱為帶正電;若少於正常份量,就被稱為帶負電,所謂「放電」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人為規定的),這個理論並不完全正確,但是正電、負電兩種名稱則被保留下來。此時期有關「電」的觀念是物質上的主張。
3、1752年,富蘭克林提出了風箏實驗(。其他科學家在實驗中,將繫上鑰匙的風箏用金屬線放到雲層中,被雨淋濕的金屬線將空中的閃電引到手指與鑰匙之間,證明了空中的閃電與地面上的電是同一回事。後來他根據這個原理,發明了避雷針。
4、富蘭克林讓別人做了多次實驗,進一步揭示了電的性質,並提出了電流這一術語。富蘭克林對電學的另一重大貢獻,就是通過設計1752年著名的風箏實驗,「捕捉天電」,證明天空的閃電和地面上的電是一回事。
(9)電力什麼時候發明的擴展閱讀:
1、物質中的電效應是電學與其他物理學科(甚至非物理的學科)之間聯系的紐帶。物質中的電效應種類繁多,有許多已成為或正逐漸發展為專門的研究領域。
2、電的發現和應用極大的節省了人類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使人類的力量長上了翅膀,使人類的信息觸角不斷延伸。電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有兩方面:能量的獲取轉化和傳輸,電子信息技術的基礎。
3、電的發現可以說是人類歷史的革命,由它產生的動能每天都在源源不斷的釋放,人對電的需求誇張的說其作用不亞於人類世界的氧氣,如果沒有電,人類的文明還會在黑暗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