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兵器戰爭主要是什麼的戰爭形態
主要是火葯的發明,從根本上改變了戰爭的方式。使用以火葯能釋放為機理的槍、炮等火器所進行的戰爭。它標志著人類戰爭從近戰開始轉入遠戰,實現了以兵力搏殺轉為火力突擊的第一次軍事革命。
2. 我國戰爭史上開創了火器與冷兵器並用的時代是什麼時候
我國戰爭史上開創了火器與冷兵器並用的時代宋代。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以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這是現代霰彈槍的真正起源。
(2)什麼的發明使戰爭進入冷熱兵器並用的擴展閱讀:
發展史: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 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以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這是現代霰彈槍的真正起源。
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葯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製,稱之為鳥銃,直到公元1525年,義大利人芬奇發明了燧發槍,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才逐漸克服了氣候的影響,且簡化了射擊程序,提高了射擊精度。
後裝槍的發明是19世紀槍械的一次重大變革,它結束了步槍出世500年都是從膛口用探條把彈丸裝進槍膛內的歷史,被有些史書稱之為「開辟了輕武器和步兵戰術的新紀元」。
3. 戰爭進入熱兵器時代大致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
1370年代開始,英法百年戰爭中當時處於反攻階段的法國將大批新從阿拉伯傳來的大炮應用於攻城戰,歐洲第一批炮兵的出色表現使得攻城戰不再是帶有重大傷亡的沖鋒肉搏,只用炮火就可能使城牆打開無法彌合的缺口。火炮成為戰爭的新武器,而50門火炮也足以使後來的查理七世在1449年佔領了半個 義大利。
同一時期,法國軍隊也出現了火槍兵,與炮火轟擊對方陣地相呼應,應用於野戰上射擊沖鋒的敵人。火槍因射程遠、穿甲性能高,使30年前還在法國耀武揚威的英國弓箭兵難以與之抗衡。從此時起,弓箭在各個國家開始被火槍淘汰。1550年左右,西歐弓箭兵已經全部絕跡,改用火槍。
但即使到了1750年,作戰沖鋒的主要力量仍然是揮舞馬刀的騎兵和拿著長矛的步兵。美國獨立戰爭最重要的決勝兵種也仍是拿著馬刀沖鋒的騎兵和拼刺刀、拼長矛的步兵:火槍、大炮只是遠射武器且發射效率低下,無法有效阻止對方沖鋒逼近,因此近戰肉搏仍然是勝負的關鍵點,冷兵器仍然具有著卓越作用。
真正的改變出現在1800年左右,盡管1789年佔領巴士底監獄的法國人手裡都拿著長矛,但稍後而起的拿破崙戰爭中因為拿破崙對火炮配置的劃時代革新和各國火槍性能的不斷提升,使得步兵單純用冷兵器沖鋒已經是件傷亡慘重的事,因此長矛兵徹底為端著上有刺刀的火槍兵所取代。
不過騎兵因為沖鋒速度快、馬刀砍殺威力巨大,從此直到1900年仍然保持馬刀+駿馬的模式,如果硬要說與以前有不同,就是騎兵們都普遍配備了短柄火槍,不過主戰武器仍然是馬刀。導致冷兵器的最後一個兵種——騎兵也退下來的原因主要有兩個:1842年以後,機槍的不斷革新從當初連發12發子彈變成了1880年代的無限制續彈,使沖鋒不再是件容易的事;柴油機、石油能新動力的開發,使更高效高速並且可以配置機槍的摩托化部隊成為戰場新寵。終於在一戰的戰場上,騎兵被證明為過時兵種。至此,整個冷兵器時代終於終結了。
4. 什麼的發明和使用,使得武術逐漸從軍事技能向體育技能轉化
以火葯為代表的
熱兵器
的發明和使用,使武術逐漸從軍事技能向體育技能轉化。
5. 戰爭從冷兵器時代發展有哪幾個階段
世界各國、各地R冷兵器的發展過程各有特點,但基本可歸結為冷兵器、黑火葯時代、近代兵器時代、現代兵器時代和熱核兵器時代。
其中石木兵器時代延續的時間最長。銅兵器時代和鐵兵器時代是冷兵器的鼎盛時代,冷兵器與火器並用時代是冷兵器逐漸衰落的時代,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冷兵器更為精良,使用更為合理。
冷兵器的性能,基本都是以近戰殺傷為主,在冷兵器時代,兵器只有量的提高,沒有質的突變。火器時代開始後,冷兵器已不是作戰的主要兵器,但由於它的特殊作用以及在各國、各地區的發展迸程不同,冷兵器一直延用至今。
(5)什麼的發明使戰爭進入冷熱兵器並用的擴展閱讀:
冷兵器的分類
按用途可分為進攻性兵器和防護裝具,進攻性兵器中又可分為格鬥、遠射和衛體三類;按作戰使用可分為步戰兵器、車戰兵器、騎戰兵器、水戰兵器和攻守城器械等。
按結構形制可分為短兵器、長兵器、拋射兵器、系兵器、護體裝具、器械、兵車、戰船等。許多冷兵器是復合材料製成並兼有兩種以上的用途、性質的。因以其主要材料和用途、性質劃分類別。
6.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特點是什麼
古代軍事思想是在冷兵器時代、火器和冷兵器並用時代的軍事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經歷了由原始社會末期到封建社會晚期漫長的歷史過程。
以金屬兵器的廣泛使用為標志的第一次軍事革命,促進了古代軍事思想的發展。中國從奴隸制社會到封建社會前期,軍事思想的發展水平一直居於世界前列。
遠古時代,伴隨著戰爭和戰爭准備活動的出現,人們開始了對戰爭等軍事問題的思考,軍事思想開始萌芽。由於那時人類社會還普遍處於蒙昧狀態,人們最初往往把戰爭發生和勝負的原因歸結為「天意」「神旨」等。
中國上古時代傳說的黃帝、炎帝、蚩尤部落間的戰爭,兩河流域蘇美爾人關於「秩序」之神戰勝「混沌」之魔的傳說,反映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況。
秦代修築萬里長城體現的「用險制塞」思想;漢代推行軍屯實邊措施;隋至唐初將全國劃分為若干軍事戰略區,採取強干弱枝、居中馭外、中外相維的兵力部署原則;
明代提出的哨於遠洋、擊於近海、鞏固海岸、嚴守要城的海防思想,使中國古代國防思想有了新的發展。唐代李世民的「持久」防守和圍城打援、一舉兩克的戰法;
《衛公兵法》提出的速決和持久不可偏廢的觀點;火器出現後,明代有人提出火器在線、各兵種配合作戰的思想,進一步豐富了中國古代作戰指導思想。
7. 從冷兵器、熱兵器直至高技術局部戰爭的發展過程來看:試述科技的發展,強制性地改變了戰爭的形態和方式
冷兵器->熱兵器:由於火葯的發明,火炮,槍支的出現,對於冷兵器時代非常重要的騎兵與防禦工事失去了作用,於是軍事大國為了保持其優勢開始使用熱兵器
熱兵器->高技術局部戰爭:熱兵器的發展使戰爭的科技含量的提高,士兵的技術要求也提高,其培訓費用也相應提高,士兵的個人價值大大提高,也就是說戰爭中已經死不起大量的士兵,於是士兵的不能進行肉搏,因為這樣士兵損失太大.於是要求開始使用由少量人操作的兵器或無人兵器,也就是高技術戰爭.因為大規模高技術戰爭1現在難以操作,信息數量太大現在的傳輸方式還是一個問題2後勤保障難以跟上3支出太大.
8. 中國古代戰爭中最早使用的冷兵器是什麼
.弓箭。簡稱「弓」或「箭」。約在公元前3千年,中國就已使用冷兵器——弓箭。它是世界上最早問世、久戰沙場的遠射冷兵器。由於早期的弓和箭桿為木、竹等材質製成,難以保存至今。乞今發現創制年代最早的弓箭,有1963年從山西省塑峙峪舊石器時代晚期(約公元前2千年)遺址中,出土的一件用很簿的燧石片打制而成的,長約2.8厘米的石鏃及從湖南省長沙市楚墓中出土的一件戰國時期(公元前476~221年)的復合弓,其長140厘米,寬4.5厘米,厚5厘米,兩側裝有角質弓弭;弓臂為竹質,弓中間段用4層竹片疊成,其外粘有呈膠質薄片狀的動物筋、角,再纏絲塗漆加固而成。弓箭問世已歷經5千多年,至今仍被人們使用,並列為人們喜愛的體育競技項目的器具。我國古代曾流傳下來了許多美好動人的有關弓箭的故事。象發生在1千3百多年前的「薛仁貴『三箭定天山』」。唐代明將薛仁貴(公元614~683)受命率兵西出天山征討鐵勒叛軍,在兩軍對峙中,薛仁貴拔箭拉弓,連發3箭,將鐵勒叛軍的3名將領射死,鐵勒叛軍頓時大驚,四處奔逃,兵敗投降。從此,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故事流傳至今。
9. 火槍廣泛使用的時代叫什麼時代,冷兵器時代還是熱兵器時代怎麼稱謂,在線等!
這個應當是叫冷兵器時代了吧。距今約四千六百年的新石器時代,才出現人被箭殺傷的證據──被骨鏃射中的人骨,而直到工業時代,殖民爭霸時才算真正進入了熱兵器時代,而事實上中國早在明代朱元璋起家時,就有了簡陋的火葯統投入到戰爭中。
10. 中國什麼進入熱兵器時代
中國第一支成建制的火槍兵是朱元璋的養子 大將沐英(就是後來沐王府的祖先)
他率先使用了火槍兵 而且是三段擊
朱棣的神機營就是一直非常強大的火槍兵部隊
還有鄭和下西洋的船隊 裝備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器
他的旗艦就是一艘名副其實的炮艦 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炮艦
萬曆年間 朝鮮戰爭
主帥李如松就充分使用了火器
也是第一個使用馬拉火炮的將軍
明末 袁崇煥的關寧鐵騎 使用的主要武器是三眼火銃
這個東西在北京軍事博物館有 可以去查看
所以袁崇煥才能帶著9000人阻擋皇太極的10萬大軍
你去買套《明朝那些事兒》看看就知道了
清朝開始後 所有的火器全部被壓箱底
清朝也有神機營 不過變成了弓箭兵 不再是火槍兵
明朝的單兵火器是領先世界的
最牛的火器是五眼火銃 相當於左輪手槍
不足的地方是重火器 重型火炮是當時明朝的軟肋
所以才從葡萄牙進口紅衣大炮
還有一點 明朝的炮彈是能炸的
清朝時侯打出去的炮彈退步成鐵球了
所以才說清朝使中國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