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阿切是怎樣發明郵票打孔機的
阿切爾是郵票打孔機的發明者,發明的故事如下:
1848年的某一天,有位新聞記者在倫敦市中心的一家酒店邊喝酒邊撰寫當天的新聞,稿子寫好後,分別裝進信封,准備寄到幾家報館去。這時,他從衣袋裡取出一大張維多利亞女皇像郵票,想向酒店老闆借一把剪刀將郵票剪開。酒店老闆說;「先生,實在對不起,我們這里沒預備剪刀」。 稍後,這位聰明的記者順手從西服衣襟上取下一枚別針,在郵票與郵票的空隙間扎了一串均勻的小孔,然後輕輕撕開,便解決了這個難題。
記者的舉動被身旁的亨利 . 阿切爾這位有心人看到, 回去以後,他便開始研製 「郵票打孔機」。 經過努力,他設計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郵票打孔機,幾經改進後,使用效果良好。 並於1854年被英國郵政當局正式採用,同年便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枚帶齒孔的郵票 「紅便士」。
『貳』 阿切爾是怎樣發明郵票和打孔機的
郵票的發明者不是阿切爾,而是英國紳士羅蘭 .希爾,如下圖:
阿切爾是郵票打孔機的發明者,發明的故事如下:
1848年的某一天,有位新聞記者在倫敦市中心的一家酒店邊喝酒邊撰寫當天的新聞,稿子寫好後,分別裝進信封,准備寄到幾家報館去。這時,他從衣袋裡取出一大張維多利亞女皇像郵票,想向酒店老闆借一把剪刀將郵票剪開。酒店老闆說;「先生,實在對不起,我們這里沒預備剪刀」。 稍後,這位聰明的記者順手從西服衣襟上取下一枚別針,在郵票與郵票的空隙間扎了一串均勻的小孔,然後輕輕撕開,便解決了這個難題。
記者的舉動被身旁的亨利 . 阿切爾這位有心人看到, 回去以後,他便開始研製 「郵票打孔機」。 經過努力,他設計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郵票打孔機,幾經改進後,使用效果良好。 並於1854年被英國郵政當局正式採用,同年便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枚帶齒孔的郵票 「紅便士」。
『叄』 亨利.阿察爾是怎麼發明出郵票打孔機的
1948年的一天,英國發明家享利·阿察爾獨自來到一家小酒吧間,挑了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坐下來,買了 一點酒,不慌不忙地喝著。
阿察爾為了完成一項新發明,在實驗室一連奮戰了近20天,發明成功了,人也精疲力盡了。他來酒吧間正 是為了換個環境,讓緊張的大腦松馳一下。
喝著喝著,阿察爾旁邊又來了一位客人。這位客人是外地人,彷彿有什麼急事,簡單而匆忙地喝罷酒,便 扒在桌子上寫起信來,信封好後,他陶出一大張新郵票,准備裁下一枚貼上,但摸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都沒 有找到小刀。他有些著急了。
當時印製的郵票,一般幾十枚為一整張。郵政人員或者寄信人若要貼郵票,必須用小刀裁開。這樣確實很 不方便,有的人為了省事,就用手撕開,結果撕得很不齊,有時還會撕破畫面,這枚郵票就作廢了。
這位外地客人沒帶小刀,便十分客氣地問阿察爾:
「先生,請問您有小刀嗎?能否借我用一下?」
「哦,對不起,我也沒帶小刀。」阿察爾欠了欠身回答道。
這位客人看了一下旁邊桌上的人,欲問又止,最後沒有再開口。他將要用的那枚郵票周圍折了印,准備撕 下來,但又怕撕壞了,只好停下了手。看來他正 在想辦法。這時,只見他取下西服領帶上的別針,在這枚郵票 與其它郵票的連接處刺了幾行整齊的小孔,然後將這枚郵票干凈利落的扯了下來,並小心翼翼地貼在信封上。 這樣弄下來的郵票,四周有一圈波浪線似的齒紋。反而顯得別致而美觀。這位客人收起信,帶著微笑走了。
善於觀察的阿察爾,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他從內心佩服這位會動腦筋的外地客人。他想:幾十枚郵票印 在一起,用起來很不方便,既增加了郵政人員的勞動量,又給郵寄者添了不少麻煩,能否在印製郵票的時候就 在各枚之間的空白處打上一行行小孔,這樣隨手一扯就可用,根本不用小刀。回去後,他立即投入了郵票打孔 機的研究。
不久,郵票打孔機就在阿察爾的手中誕生了。英國郵政部門看了樣機後,立即採用了。打孔郵票用起來十 分方便,深受郵政人員及寄信人的歡迎。
『肆』 阿切爾是怎樣發明郵票打孔機的
阿切爾發明郵票打孔機的過程是這樣的:
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1848年的某一天,有位專新聞記者在倫敦屬市中心的一家酒店邊喝酒邊撰寫當天的新聞,稿子寫好後,分別裝進信封,准備寄到幾家報館去。這時,他從衣袋裡取出一大張維多利亞女皇像郵票,想向酒店老闆借一把剪刀將郵票剪開。酒店老闆說;「先生,實在對不起,我們這里沒預備剪刀」。 稍後,這位聰明的記者順手從西服衣襟上取下一枚別針,在郵票與郵票的空隙間扎了一串均勻的小孔,然後輕輕撕開,便解決了這個難題。
記者的舉動被身旁的亨利 . 阿切爾這位有心人看到, 回去以後,他便開始研製 「郵票打孔機」。 經過努力,他設計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郵票打孔機,幾經改進後,使用效果良好。 並於1854年被英國郵政當局正式採用,同年便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枚帶齒孔的郵票 「紅便士」。
世界上第一種有齒孔的郵票 「紅便士」
『伍』 白切爾發明郵票打孔機的過程,對你有什麼啟發
打孔機 辦公用途打孔機
手動多功能打孔機
可打1-8孔
打孔的厚度是1-50張
自設有左右可調定位按鈕
自設有前後可調定位按鈕
可選擇2.5-6MM孔直徑
底座用ABS加金屬鋼板結構
產品耐用,輕便,適合政府.學校.印刷.銀行.圖文店等使用]
重型3孔打孔機
[1]按類別分:珍珠打孔機、 激光打孔機 、 自動打孔機 、電動打孔機 、 手動打孔機
按孔數分:單孔打孔機 、 2孔打孔機 、 3孔打孔機、 4孔打孔機
打孔機配件 :沖刀墊片 、 沖刀 、 打孔針 、 打孔墊 、 打孔器
激光打孔機
激光束打孔機一般由固體激光器、電氣系統、光學系統和三坐標移動工作台等四大部分組成。
1)固體激光器工作原理
當激光工作物質釔鋁石榴石受到光泵(激勵脈沖氙燈)的激發後,吸收具有特定波長的光,在一定條件下可導致工作物質中的亞穩態粒子數大於低能級粒子數,這種現象稱為粒子數反轉。一旦有少量激發粒子產生受激輻射躍遷,就會造成光放大,再通過諧振腔內的全反射鏡和部分反射鏡的反饋作用產生振盪,最後由諧振腔的一端輸出激光。激光通過透鏡聚焦形成高能光束照射在工件表面上,即可進行加工。
2)電氣系統包括對激光器供給能量的電源和控制激光輸出方式(脈沖式或連續式等)的控制系統。在後者中有時還包括根據加工要求驅動工作台的自動控制裝置。
3)光學系統的功能是將激光束精確地聚焦到工件的加工部位上。為此,它至少含有激光聚焦裝置和觀察瞄準裝置兩個部分。
4)投影系統用來顯示工件背面情況,在比較完善的激光束打孔機中配備。
5)工作台由人工控制或採用數控裝置控制,在三坐標方向移動,方便又准確地調整工件位置。工作台上加工區的檯面用玻璃製成,因為不透光的金屬檯面會給檢測帶來不便,而且檯面會在工件被打穿後遭受破壞。工作台上方的聚焦物鏡下設有吸、吹氣裝置,以保持工作表面和聚焦物鏡的清潔。
激光打孔主要應用在航空航天、汽車製造、電子儀表、化工等行業。激光打孔的迅速發展,主要體現在打孔用YAG激光器的平均輸出功率已由5年前的400w提高到了800w至1000w。國內目前比較成熟的激光打孔的應用是在人造金剛石和天然金剛石拉絲模的生產及鍾表和儀表的寶石軸承、飛機葉片、多層印刷線路板等行業的生產中。
目前使用的激光器多以YAG激光器、CO2激光器為主,也有一些準分子激光器、同位素激光器和半導體泵浦激光器。 [編輯本段]手機中的打孔機 黑莓手機從國外運過來時,為了避海關打稅,所以手動把主板上孔鑽大點,鑽難看點,就海關人員看到當垃圾。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打孔並不是為了報銷掉整個機器。
『陸』 郵票打孔機是哪一年被阿切爾發明出來的
郵票打孔機是 1848年 被阿切爾發明出來的 。
1848年的一天,英國發回明家阿切爾到倫敦一家小酒館答喝酒,在發明家的身旁,一位先生手拿著一大張郵票,右手在身上翻著什麼。看樣子,他是在找裁郵票的小刀。那位先生摸遍全身所有的衣袋,野沒有找到小刀,只好向每枚郵票求助:「先生,您帶小刀了嗎?」阿切爾搖搖頭,說:「對不起,我也沒帶。」 那個人想了想,從西裝領帶上每枚郵票取下一枚別針,在每枚郵票的連接處刺上小孔,郵票很容易地便撕開了,而且撕得很整齊。阿切爾被哪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他想:要是有一台機器能給郵票打孔,不是很好嗎?阿切爾開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郵票打孔器造出來了。用它打過的正張郵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開,使用的時候非常方便。英國政府部門立即採用了這種機器。
『柒』 郵票打孔機是怎樣發明的
這個具體的是誰是不清楚的,只是有個故事,郵局的人在一家咖啡館喝咖啡,見到了一個記者在黏貼郵票,那個記者沒有剪刀,但是身上帶了一個針,就用針一個一個得在其周圍打上孔,然後很容易的分開了,受到這個啟發,郵局的人把它融入到了生產之中~
『捌』 郵票打孔機是怎麼誕生的
當你撕下一張郵票貼在信封上時,你可能沒有察覺到,郵票的齒孔給我們帶來多少方便啊。但是,你可知道,這小小的郵票齒孔的問世還有過一段有趣的故事哩!誰能想得到,郵票打孔機是一位新聞記者應急時的創舉。
1840年5月6日,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在英國誕生時,郵票是沒有齒孔的。郵局工作人員是用剪刀將幾十枚連成整張的郵票一張一張地剪開,出售給用戶。這樣既麻煩,又不容易裁剪整齊。
1848年冬季的一天,英國倫敦下著大雪。一位新聞記者從倫敦市的一些工廠採集到關於工人罷工方面的一些新聞。在市中心的一家飯店裡,他把當天的新聞寫成稿件,分裝在幾個大信封里,准備寄往外地的幾家報館。當他把信封封好後,取出剛剛從郵局買來的一大張郵票,准備剪開,貼在信封上。可是到處找不到剪刀,怎麼辦?他著急了,有點冒汗子,左手下意識地在胸前觸摸,結果觸及了西裝領結上的別針。他取下別針,忽然靈機一動,就這么辦!他用別針在郵票的折縫上扎出密密麻麻的一排小孔,然後,很容易就把郵票撕開了,並且整整齊齊,實在是妙極了。
這時,一個在鐵路上工作名叫亨利·阿察爾的愛爾蘭青年,目睹了這個情景,他聯想起車票票根上的齒孔就自言自語道:如果能製作一架打孔機,把每張郵票的空隙間都打上齒孔,使用起來該多方便啊!
於是,他就憑著新聞記者的啟示和自己工作中的聯想在1849年10月1日向郵政總長提出了他的申請,經郵局技術師認可,推薦給郵票稅票總監批准,終於製造了兩台打孔機。第一台裝有兩個滾輪切刀,用來打出由短切口組成的橫向和縱向齒孔。第二台裝有雙刃刀,用以在紙上沖出許多行切口。
打孔機經阿察爾進一步改進後,在1850年1月轉讓給薩默塞特印刷廠。1850年8月,由郵票稅票總監批准,1852年5月21日,調查委員會認可並批准購進。阿察爾型的新打孔機由戴維·納皮爾父子公司製造,安裝的薩默塞特印刷廠。1854年1月28日,有齒郵票正式使用。
第一個發行通用有齒郵票的國家是英國,隨後是瑞典。接著挪威、美國、加拿大也在1856、1857、1858年相繼使用打孔機。
郵票上的齒孔度是法國巴黎的雅克·阿馬勃勒·勒格朗博士在1866年發明的。這是測量在2厘米長的線段內齒孔數的簡單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並且能使集郵家精確地表述齒孔的各種變異。一枚標有「齒孔14度」的郵票,就意味著它的四邊上每2厘米(0.787英寸)有14個孔。標記「齒孔15×14度」的郵票,就意味著它的上下邊每2厘米有15個孔,它的兩側邊每2厘米有14個孔。
『玖』 郵票打孔器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848年的一天,英國發明家享利·阿察爾獨自來到一家小酒吧間,挑了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坐下來,買了
一點酒,不慌不忙地喝著。
阿察爾為了完成一項新發明,在實驗室一連奮戰了近20天,發明成功了,人也精疲力盡了。他來酒吧間正
是為了換個環境,讓緊張的大腦鬆弛一下。
喝著喝著,阿察爾旁邊又來了一位客人。這位客人是外地人,彷彿有什麼急事,簡單而匆忙地喝罷酒,便
扒在桌子上寫起信來,信封好後,他陶出一大張新郵票,准備裁下一枚貼上,但摸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都沒 有找到小刀。他有些著急了。
當時印製的郵票,一般幾十枚為一整張。郵政人員或者寄信人若要貼郵票,必須用小刀裁開。這樣確實很
不方便,有的人為了省事,就用手撕開,結果撕得很不齊,有時還會撕破畫面,這枚郵票就作廢了。
這位外地客人沒帶小刀,便十分客氣地問阿察爾:
「先生,請問您有小刀嗎?能否借我用一下?」
「哦,對不起,我也沒帶小刀。」阿察爾欠了欠身回答道。
這位客人看了一下旁邊桌上的人,欲問又止,最後沒有再開口。他將要用的那枚郵票周圍折了印,准備撕
下來,但又怕撕壞了,只好停下了手。看來他正在想辦法。這時,只見他取下西服領帶上的別針,在這枚郵票
與其它郵票的連接處刺了幾行整齊的小孔,然後將這枚郵票干凈利落的扯了下來,並小心翼翼地貼在信封上。
這樣弄下來的郵票,四周有一圈波浪線似的齒紋。反而顯得別致而美觀。這位客人收起信,帶著微笑走了。
善於觀察的阿察爾,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他從內心佩服這位會動腦筋的外地客人。他想:幾十枚郵票印
在一起,用起來很不方便,既增加了郵政人員的勞動量,又給郵寄者添了不少麻煩,能否在印製郵票的時候就
在各枚之間的空白處打上一行行小孔,這樣隨手一扯就可用,根本不用小刀。回去後,他立即投入了郵票打孔 機的研究。
正式誕生
不久,郵票打孔機就在阿察爾的手中誕生了。英國郵政部門看了樣機後,立即採用了。打孔郵票用起來十
分方便,深受郵政人員及寄信人的歡迎。
『拾』 郵票打孔機是誰發明的
郵票打孔機是英國發明家享利·阿切爾發明的。
郵票打孔機是一種針對郵票邊緣最受歡迎的加工方法,這種方法也成就了郵票這種獨一無二的外形樣式。郵票邊緣的齒其實是郵票打孔的摩登樣式。開始的時候郵票的邊緣不會怎麼被加工。沒有齒,使用者需要用剪刀方能從郵票方格分離出來。
阿切爾(Archer,1813~1858)是英國發明家,因受啟發而發明郵票打孔機。英國郵政部門看了樣機後,立即採用了。打孔郵票用起來十 分方便,深受郵政人員及寄信人的歡迎。
(10)郵票打孔機發明的經過擴展閱讀
郵票齒孔是為了方便郵票的撕開,在整張郵票的各枚之間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後,單枚郵票邊緣凹進的半圓形部分稱孔,凸出的部分稱齒,合稱為齒孔。 英國黑便士郵票問世時沒有齒孔,使用起來十分不方便,必須用剪刀一枚一枚地剪開。 直到1854年英國才出現打齒孔的郵票。
齒孔是郵票外觀的一個重要特徵。世界上最早的郵票沒有齒孔,到1854年在英國首先出現有齒孔的郵票。早期郵票的齒孔基本可分為線齒和孔齒兩類。線齒又細分為占線、弧線、蛇形、矩形幾種孔齒則有圓形、菱形等區別。
根據打孔設備和程序的不同,打孔方式主要有線式、梳式、整式三種。線式打孔在撕後,四角。不都吐四分之一的圓,每枚的票幅不一定完全相同,四方連的中心不一是完整的圓孔,邊紙四面通天。
梳式打孔在分撕後四角為四分之一圓,四方連的中心絕大多數為完整的圓孔,邊紙有一邊通天,整式,即棋盤式打孔,整版郵票一次打孔完成,分撕後的四角皆為四分之一圓,每枚票幅完成相同,四方連的中心一定是完整的圓孔,邊紙四邊不通天,我國郵票多為此種打孔。